本實用新型涉及礦物冶煉的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適用于熱態(tài)銅锍處理的環(huán)保轉爐。
背景技術:
銅锍吹煉是銅火法冶煉過程中重要的中間環(huán)節(jié),目前國內外使用的銅锍吹煉有熱態(tài)銅锍P-S轉爐吹煉和冷態(tài)銅锍的吹煉,相比而言,熱態(tài)銅锍P-S轉爐吹煉應用最廣泛也最為成熟,投資小,能耗低。傳統(tǒng)的P-S轉爐吹煉工藝需要利用起重機倒運銅锍包子,煙氣直接排放至大氣中,這樣就會存在低空污染及能源浪費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用于熱態(tài)銅锍處理的環(huán)保轉爐,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轉爐存在能源浪費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適用于熱態(tài)銅锍處理的環(huán)保轉爐,包括:轉爐本體,轉爐本體包括轉爐外殼和進風裝置,轉爐外殼內形成容納空間,進風裝置通過風眼向容納空間內送風,轉爐外殼上設置有第一連通口,容納空間通過第一連通口與外部連通;驅動裝置,驅動裝置與轉爐外殼相連接以驅動轉爐外殼轉動;煙氣收集裝置,煙氣收集裝置與轉爐外殼相連接,煙氣收集裝置包括第一出煙通道,第一出煙通道與第一連通口相連通;物料從第一連通口進入容納空間。
進一步地,吹煉后的物料和渣均通過第一連通口排出。
進一步地,驅動裝置包括第一支撐裝置和第二支撐裝置,第一支撐裝置位于轉爐本體的第一端,第二支撐裝置位于轉爐本體的中部,進風裝置包括多個風眼,多個風眼設置在第一支撐裝置和第二支撐裝置之間。
進一步地,進風裝置還包括兩根進風管和與兩根進風管相連通的出風管,出風管通過多個風眼送風進入容納空間。
進一步地,兩根進風管和出風管固定設置在轉爐外殼的外壁上,出風管與容納空間通過風眼相連通。
進一步地,轉爐還包括萬向接頭,兩根進風管通過萬向接頭與外部的進風設備相連通。
進一步地,驅動裝置還包括電機,電機與第一支撐裝置相連以驅動轉爐本體轉動。
進一步地,第一連通口設置在轉爐外殼的第二端。
進一步地,煙氣收集裝置還包括第二出煙通道和封堵罩,通過封堵罩封堵或打開第一出煙通道,通過第二出煙通道連接管路上的閥門封堵或打開第二出煙通道。
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適用于熱態(tài)銅锍處理的環(huán)保轉爐在正常使用時,物料通過第一連通口進入,煙氣收集裝置將轉爐本體內的煙氣收集并通過第一連通口排出,這樣物料和煙氣均通過第一連通口且物料和煙氣的運動方向相反。這樣熱的煙氣和物料能夠進行換熱,保證了加入物料的溫度,上述結構充分利用煙氣的熱量起到節(jié)能的作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有效地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適用于熱態(tài)銅锍處理的環(huán)保轉爐的能源浪費問題。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適用于熱態(tài)銅锍處理的環(huán)保轉爐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以及
圖2示出了圖1的轉爐的煙氣收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
10、轉爐本體;11、轉爐外殼;12、進風裝置;121、進風管;122、出風管;20、驅動裝置;30、煙氣收集裝置;31、第一出煙通道;32、第二出煙通道;33、封堵罩;40、第一支撐裝置;50、第二支撐裝置;60、萬向接頭;100、容納空間;200、出風口;300、第一連通口。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應該指出,以下詳細說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對本申請?zhí)峁┻M一步的說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申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相同含義。
為了便于描述,在這里可以使用空間相對術語,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來描述如在圖中所示的一個器件或特征與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間位置關系。應當理解的是,空間相對術語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圖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圖中的器件被倒置,則描述為“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將被定位為“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之下”。因而,示例性術語“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兩種方位。該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轉90度或處于其他方位),并且對這里所使用的空間相對描述作出相應解釋。
現在,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然而,這些示例性實施方式可以由多種不同的形式來實施,并且不應當被解釋為只限于這里所闡述的實施方式。應當理解的是,提供這些實施方式是為了使得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徹底且完整,并且將這些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構思充分傳達給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附圖中,為了清楚起見,擴大了層和區(qū)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將省略對它們的描述。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適用于熱態(tài)銅锍處理的環(huán)保轉爐包括:轉爐本體10、驅動裝置20和煙氣收集裝置30。轉爐本體10包括轉爐外殼11和進風裝置12。轉爐外殼11內形成容納空間100,進風裝置12通過風眼200向容納空間100內送風。轉爐外殼11上設置有第一連通口300,容納空間100通過第一連通口300與外部連通。驅動裝置20與轉爐外殼11相連接以驅動轉爐外殼11轉動。煙氣收集裝置30與轉爐外殼11相連接,煙氣收集裝置30包括第一出煙通道31,第一出煙通道31與第一連通口300相連通。物料從第一連通口300進入容納空間100。
應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適用于熱態(tài)銅锍處理的環(huán)保轉爐在正常使用時,物料通過第一連通口300進入。煙氣收集裝置30將轉爐本體10內的煙氣收集并通過第一連通口300排出,這樣物料和煙氣均通過第一連通口300且物料和煙氣的運動方向相反。這樣熱的煙氣和物料能夠進行換熱,上述結構充分利用煙氣的熱量起到節(jié)能的作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有效地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適用于熱態(tài)銅锍處理的環(huán)保轉爐的能源浪費問題。
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吹煉后的物料和渣均通過第一連通口300排出。轉爐內的冶煉渣較底部的粗銅熔體較輕,會漂浮與粗銅熔體的上表面,排渣時將上表面的冶煉渣通過第一連通口300排出,冶煉后得到的粗銅熔體也通過第一連通口300排出。這樣在轉爐上只需開設一個開口即可實現進料、排煙、排渣以及出料等功能,上述結構加工容易,減少了不必要的開口,提高了適用于熱態(tài)銅锍處理的環(huán)保轉爐的強度。
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驅動裝置20包括第一支撐裝置40和第二支撐裝置50,第一支撐裝置40位于轉爐本體10的第一端,第二支撐裝置50位于轉爐本體10的中部,進風裝置12包括多個風眼200,多個風眼200設置在第一支撐裝置40和第二支撐裝置50之間。具體地,進入轉爐本體10的氣體在第一支撐裝置40和第二支撐裝置50之間的位置,這樣氣體不會使轉爐內的物料到處飛濺。同時根據加入的銅锍的品位的不同,上述結構能夠把進風裝置進風壓力,由現在的1~2bar,增至6bar至12bar。
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進風裝置12還包括兩根進風管121和與兩根進風管121相連通的出風管122,出風管122通過多個風眼200送風進入容納空間100。上述結構設置容易,節(jié)省成本。
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進風管121和出風管122固定設置在轉爐外殼11的外壁上,出風管122與容納空間100通過風眼200相連通。兩根進風管121設置在轉爐本體10的外側,上述結構避免了進風管121需要承受轉爐本體10內高溫。將進風管121和出風管122固定的結構使得進風管121和出風管122不會隨意擺動,這樣可以穩(wěn)定出風管的出風壓力。
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轉爐還包括萬向接頭60,進風管121通過萬向接頭60與外部的進風設備相連通。上述結構使得轉爐在轉動過程中進風管121與外部進風設備相連時具有跟隨移動的功能。
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驅動裝置20還包括電機,電機與第一支撐裝置40相連以驅動轉爐本體10轉動。上述結構設置簡單,容易實現。具體地,電機和第一支撐裝置之間設置有減速裝置和傳動裝置,這樣能夠使轉爐本體10的轉動平穩(wěn)。當然,作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知道,電機還可以實現變頻控制。
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第一連通口300設置在轉爐外殼11的第二端。上述結構使得轉爐本體10內的物料在飛濺時不會從第一連通口300吹出,或者吹入排煙通道等其它位置。
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煙氣收集裝置30還包括第二出煙通道32和封堵罩33,通過封堵罩33封堵或打開第一出煙通道31,封堵罩33可移動。通過與第二出煙通道32連接管路上的閥門封堵或打開第二出煙通道32。當第一出煙通道31工作時,通過第二出煙通道與外界連通的管道上的閥門關閉以將第二出煙通道32封堵,這樣煙氣通過第一出煙通道31排出。當第二出煙通道32工作時,封堵罩33移動至第一出煙通道31的位置以將第一出煙通道31封堵,這樣煙氣通過第二出煙通道32排出。
當轉爐正常使用時第一出煙通道31打開,第二出煙通道32封堵。第一出煙通道可以與余熱鍋爐等相連通以實現煙氣余熱的再次利用。當轉爐出現問題時,第二出煙通道32打開,第一出煙通道31封堵,第二出煙通道32與環(huán)保設備相連通,這樣可以有效地將第二出煙通道32排出的煙氣進行處理,處理合格后的煙氣再排入空氣。
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進風裝置的進風管121可以為環(huán)形風管,進風管121與出風管122相連通。具體地,進風管121與出風管122在連通時需要考慮出風管122的出風均勻性。每根進風管121的管壁上設置多個連通管,連通管的一端與進風管121相連,連通管的另一端與出風管122相連通,出風管122的管壁上開有均勻的風眼200。出風管122的長度只要滿足風眼200在第一支撐裝置40至第二支撐裝置50之間即可。出風管122太長造成材料浪費,出風管122太短會造成風眼200的設置不合理。經過上述改造,送風箱送入至進風裝置的壓力為6bar至10bar,這樣采用新型風眼可以防止風眼堵塞,從而不使用捅風眼機捅打作業(yè)。
第一支撐裝置40和第二支撐裝置50還起到了對轉爐本體的定位作用。具體地,轉爐本體上在預定的距離設置第一支撐裝置40的第一配合部以及第二支撐裝置50的第二配合部。當轉爐本體安裝時,第一配合部和第一支撐裝置40相配合,第二配合部和第二支撐裝置50相配合,這樣便于轉爐本體10的安裝并觀察第一配合部和第一支撐裝置40的配合情況,以及安裝并觀察第二配合部和第二支撐裝置50的配合情況。
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物料通過第一連通口300進入轉爐時使用流體通道的結構,流體通道包括底板和兩側的側板,底板和兩側的側板形成流槽結構,這樣避免了傳統(tǒng)的起重機倒運銅锍包子時造成的低空污染問題。起重機在倒運銅锍包子時,由于銅锍為高溫熔融狀態(tài),表面熔融狀態(tài)的銅锍與空氣反應生成SO2,這樣容易對大氣造成污染。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所使用的術語僅是為了描述具體實施方式,而非意圖限制根據本申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如在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確指出,否則單數形式也意圖包括復數形式,此外,還應當理解的是,當在本說明書中使用術語“包含”和/或“包括”時,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驟、操作、器件、組件和/或它們的組合。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及上述附圖中的術語“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區(qū)別類似的對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順序或先后次序。應該理解這樣使用的數據在適當情況下可以互換,以便這里描述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例如能夠以除了在這里圖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順序實施。此外,術語“包括”和“具有”以及他們的任何變形,意圖在于覆蓋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驟或單元的過程、方法、系統(tǒng)、產品或設備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驟或單元,而是可包括沒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對于這些過程、方法、產品或設備固有的其它步驟或單元。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