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冷卻器。
背景技術:
工業(yè)上,高溫液體的冷卻通常在用的方法有:自然冷卻和盤管冷卻。其中自然冷卻是以長時間的空氣冷卻,效率很低;而盤管冷卻,由于盤管較為復雜的盤繞結構,常需要借助泵送設備,以提高輸送動力,另外,單純的依靠盤管管壁的熱交換作用,冷卻能力有限。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無需額外輸送動力,且冷卻效果良好的冷卻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冷卻器,包括進液口、前錐形管、直通管、后錐形管和出液口,直通管管壁上斜對稱設有入口和出口,前錐形管與直通管一端螺紋連接內側設有前套架,在前套架與前錐形管之間設有前密封圈,前套架內均勻分布有前直通螺紋孔,后錐形管與直通管一端螺紋連接內側設有后套架,在后套架與后錐形管之間設有后密封圈,后套架內均勻分布有后直通螺紋孔,在前直通螺紋孔與后直通螺紋孔之間由冷卻管螺紋相連接,冷卻管呈螺紋狀。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采用多支直通型的冷卻管,在輸送動力上,無需額外專用的泵送設備;螺紋狀的冷卻管可延緩高溫液體在冷卻管中的輸送時間,從而更好地對其進行熱傳導,散發(fā)熱量;在直通管管壁上入口處,可通入冷卻介質,幫助高溫液體更快地冷卻,同時還可在出口處收集熱傳導后的冷卻介質,利用其升熱后的熱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前套架和后套架與冷卻管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進液口1、前錐形管21、后錐形管22、直通管3、出液口4、入口5、出口6、前套架71、后套架72、前密封圈81、后密封圈82、前直通螺紋孔91、后直通螺紋孔92、冷卻管1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
如圖1所示,一種冷卻器,包括進液口1、前錐形管21、直通管3、后錐形管22和出液口4,直通管3管壁上斜對稱設有入口5和出口6,前錐形管21與直通管3一端螺紋連接內側設有前套架71,在前套架71與前錐形管21之間設有前密封圈81,前套架71內均勻分布有前直通螺紋孔91,后錐形管22與直通管3一端螺紋連接內側設有后套架72,在后套架72與后錐形管22之間設有后密封圈82,后套架72內均勻分布有后直通螺紋孔92,在前直通螺紋孔91與后直通螺紋孔92之間由冷卻管10螺紋相連接,冷卻管10呈螺紋狀。
本發(fā)明使用時,高溫液體經進液口1、前錐形管21后流入冷卻管10,通過多支螺紋狀的冷卻管10管壁的熱傳導作用,延緩高溫液體在冷卻管10中的輸送時間,提高散熱性;并在直通管3的入口5處通入冷卻介質,幫助高溫液體更快地冷卻,同時還可在出口6處收集熱傳導后的冷卻介質,利用其升熱后的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