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旋轉閃蒸干燥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對流干燥機,特別是一種適于固含量較高、干燥后難成粉狀的漿狀物料的旋轉閃蒸干燥機。
背景技術:
目前,對于膏狀、糊狀、餅狀等高濃度物料的連續(xù)干燥,多采用旋轉閃蒸干燥機進行連續(xù)生產?,F(xiàn)有的旋轉閃蒸干燥機由內部裝有旋轉葉片的旋閃破碎室構成,熱風由集風室向旋閃破碎室下部吹入,從旋閃破碎室投料口投下的物料在被熱風干燥的同時被電機驅動的旋轉葉片打散成粉狀,由旋轉上升的熱風夾帶運行到旋閃破碎室上部的出風口,進入干燥系統(tǒng)后部設置的氣固分離裝置,分離出粉狀物料產品。這種旋轉閃蒸干燥機只能用于干燥含水量相對較低、能隨熱風快速干燥、并能被旋轉葉片全部打成粉狀的物料。而對某些固含量較高、且干燥后難于被旋轉葉片打成粉狀的漿狀物料(如石油固井劑,藥渣等),就不 適于用這種干燥機進行連續(xù)干燥生產。因為這類漿狀物料在被旋轉葉片打散之前,會在重力作用下很快落入干燥機底部,造成物料堆積和堵塞風路,使機器停機,無法工作。故對此類漿狀物料,目前只能采用烘箱或烘房進行間斷式干燥,對干燥后形成板狀或塊狀的物料需再進行破碎。這種干燥方式,生產周期長,耗能高,干燥后需進行清理,工人勞動強度高,操作環(huán)境差,生產效率低;而且物料被多次裝卸,容易產生二次污染。
發(fā)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用于干燥固含量較高、干燥后難成粉狀的漿狀物料的旋轉閃蒸干燥機,將干燥和粉碎在一臺機器上連續(xù)完成,用以代替用烘箱或烘房間斷式干燥、干燥后進行破碎的生產方式。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的旋轉閃蒸干燥機,包括機架、集風室、旋閃破碎室、旋轉葉片)、電機及皮帶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閃破碎室底部呈倒錐形;所述旋轉葉片自下而上有多層,其中底旋轉葉片的側邊和底邊與旋閃破碎室底部的內壁相貼靠;在旋閃破碎室底部內壁上有落料口,落料口下部有落料口骨架,落料口骨架上套有濾袋,濾袋的長度大于落料口骨架長度的兩倍;位于底旋轉葉片上部的旋轉葉片自下而上長度逐層減小;上下層旋轉葉片之間有導料圓盤,每層導料圓盤的直徑小于其上部旋轉葉片的長度,導料圓盤周圍有固定的擋料環(huán)板,擋料環(huán)板的內徑與導料圓盤上部旋轉葉片的長度相同;除第一層(最上層)導料圓盤外,其余的導料圓盤上分別有通風孔,上下層導料圓盤的通風孔相互交錯分布;電機通過皮帶傳動機構和轉動軸驅動旋轉葉片和導料圓盤一同轉動。本發(fā)明旋轉閃蒸干燥機為對流干燥機工作時,熱風沿切向進入集風室后由集風室與旋閃破碎室下部的環(huán)形縫隙中高速進入旋閃破碎室底部,旋轉上升;由旋閃破碎室投料口投下的物料先落到上面第一層旋轉的導料圓盤上,在離心力的作用下甩向第一層擋料環(huán)板內壁,擋料環(huán)板內壁上的物料在重力和旋轉葉片(此時旋轉葉片相當于物料刮板)作用下,由擋料環(huán)板與導料圓盤之間的空隙落到第二層導料圓盤上;落在第二層導料圓盤上的物料重復上述運動,落向下部的第三層導料圓盤上;如此自上而下依次經過多層導料圓盤,直至落到旋閃破碎室底部。物料在此下落過程中不斷與從第二層開始的導料圓盤通風孔和導料圓盤與擋料環(huán)板空隙中上升的熱氣流接觸,進行對流換熱;同時,在多層旋轉葉片作用下,被干燥的物料團塊逐漸疏松,變小,最后落到干燥機底部進行最終的質熱交換,并在此空間彌散,由轉動的底旋轉葉片撥入形如陷阱的落料口,當物料在落料口骨架內積累到一定數(shù)量時,靠重力將此前被干燥機內部負壓吸入的軟質濾袋頂開,自動排出機外,成為松散的干燥產品。排料后,濾袋在干燥機內部負壓(該負壓由與干燥機出風口相接的氣固分離裝置后面的引風機產生)作用下自動回縮到落料口骨架內,使落料口閉合,等待下一次排料。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旋轉閃蒸干燥機的有益效果是I、本發(fā)明干燥機,物料在旋閃破碎室內自上而下需依次經過多層導料圓盤才落到旋閃破碎室底部,延長了物料在旋閃破碎室內的行走路徑和干燥時間,使物料干燥更加充分。2、進入干燥機內的旋轉熱氣流通過上下導料圓盤上相互交錯的通風孔和導料圓 盤與擋料環(huán)板間的空隙分散上升,使其與物料的接觸、質熱交換更加充分,熱能利用率高。3、本發(fā)明干燥機采用下排料方式,利用下部落料口上設置的落料口骨架和套接在骨架上的濾袋實現(xiàn)了干燥機的間斷自動排料。4、本發(fā)明干燥機將固含量較高、干燥后難成粉狀的漿狀物料的干燥和粉碎在一臺機器上同時完成,比用烘箱或烘房先進行間斷式干燥、再進行破碎的干燥方式生產周期短、效率高;能耗低;且不會使物料受到二次污染。
圖I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上下共設四層旋轉葉片的旋轉閃蒸干燥機的結構示意圖(縱向剖視圖);圖2為圖I中旋閃破碎室下部的放大圖;圖3為沿圖2A-A剖視圖;圖4為圖2中第一層導料圓盤的正面視圖;圖5為圖2中第二層導料圓盤的正面視圖;圖6為圖2中第三層導料圓盤的正面視圖。圖中1_機架,2-投料機構,3-落料口,4-落料口骨架,5-濾袋,6-觀察孔,7-進風口,8-出風口,9-集風室,10-旋閃破碎室,11-第一層旋轉葉片,12-第二層旋轉葉片,13-第三層旋轉葉片,14-底旋轉葉片,15-第一層導料圓盤,16-第二層導料圓盤,17-第三層導料圓盤,18-通風孔,19-第一層擋料環(huán)板,20-第二層擋料環(huán)板21-第三層擋料環(huán)板,22-擋料環(huán)板固定桿,23-轉動軸,24-電機,25-皮帶傳動機構,26-檢修門。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結合圖I至圖6,本實施例旋轉閃蒸干燥機的集風室9、旋閃破碎室10、電機24及皮帶傳動機構25安裝在機架I上。其中集風室9安裝在旋閃破碎室10的下部,與旋閃破碎室10底邊留有環(huán)形縫隙,集風室的進風口 7與集風室呈切向連接,使從環(huán)形縫隙中吹入旋閃破碎室的熱風在旋閃破碎室內呈旋轉上升狀態(tài)。集風室下壁與旋閃破碎室的下部共同形成倒錐形旋閃破碎室底部空間,底旋轉葉片14外形類似蝶形,與該倒錐形底部空間相配合,其側邊和底邊分別與旋閃破碎室底部的側壁和下壁相貼靠,葉片帶有網孔,以便物料在此空間彌散;在下壁上均布開設三個長方形落料口 3,在落料口的斜下方用鋼筋焊接籠形落料口骨架4,在落料口骨架外部套接軟質濾袋5,并將濾袋上部固定,濾袋的總長度為骨架長度的兩倍以上,并需確保在干燥機內負壓作用下不能進入干燥機內部。位于底旋轉葉片14的上部有三層旋轉葉片11、12和13,該三層旋轉葉片自下而上長度逐層減小,上下層旋轉葉片之間分別有三個導料圓盤15、16和17,每層導料圓盤的直徑小于其上部旋轉葉片的長度,三個導料圓盤的周圍分別有固定的擋料環(huán)板19、20和21,每個擋料環(huán)板的內徑與其對應的導料圓盤上部的旋轉葉片的長度相同,三個擋料環(huán)板分別通過擋料環(huán)板固定桿22固定安裝在旋轉破碎室的內壁上,除第一層導料圓盤15外,第二層導料圓盤16和第三層導料圓盤17上分別開設對稱分布的三個弧形通風孔18,第二層導料圓盤和第三層導料圓盤上的通風孔空間徑向相互交錯分布(如圖5、圖6所示),以起到延長熱風上升時間,提高熱 能利用率的作用。電機24通過皮帶傳動機構25帶動轉動軸23轉動,轉動軸通過鍵聯(lián)接驅動旋轉葉片11、12、13、14 一起旋轉;三個導料圓盤15、16和17分別由旋轉葉片11、12和13壓緊,跟隨轉動軸23 —起同步旋轉。旋閃破碎室上端有與氣固分離裝置相接的出風口 8,中部與投料機構2相接,并設有觀察孔6。集風室設有三個檢修門26。
權利要求
1.一種旋轉閃蒸干燥機,包括機架(I)、集風室(9)、旋閃破碎室(10)、旋轉葉片(11、12、13、14)、電機(24)及皮帶傳動機構(25);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閃破碎室(10)底部呈倒錐形;所述旋轉葉片自下而上有多層,其中底旋轉葉片(14)的側邊和底邊與旋閃破碎室底部的內壁相貼靠;在旋閃破碎室底部內壁上有落料口(3),落料口下部有落料口骨架(4),落料口骨架上套有濾袋(5),濾袋的長度大于落料口骨架長度的兩倍;位于底旋轉葉片上部的旋轉葉片(11、12、13)自下而上長度逐層減??;上下層旋轉葉片之間有導料圓盤(15、16、17),每層導料圓盤的直徑小于其上部旋轉葉片的長度,導料圓盤周圍有固定的擋料環(huán)板(19、20、21),擋料環(huán)板的內徑與導料圓盤上部旋轉葉片的長度相同;除第一層導料圓盤(15)外,其余的導料圓盤(16、17)上分別有通風孔(18),上下層導料圓盤的通風孔相互交錯分布;電機(24)通過皮帶傳動機構(25)和轉動軸(23)驅動旋轉葉片和導料圓盤一同轉動。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旋轉閃蒸干燥機,其體征在于所述旋轉葉片為四層。
全文摘要
一種旋轉閃蒸干燥機,包括機架、集風室、旋閃破碎室、旋轉葉片、電機及皮帶傳動機構,其旋轉葉片有多層,其中底旋轉葉片的側邊和底邊與旋閃破碎室底部的內壁相貼靠;在旋閃破碎室底部內壁上有落料口,落料口下部有落料口骨架,骨架上套有濾袋;位于底旋轉葉片上部的旋轉葉片自下而上長度逐層減小;上下層旋轉葉片之間有導料圓盤,導料圓盤周圍有固定的擋料環(huán)板;導料圓盤上有通風孔。該干燥機采用下排料方式,克服了現(xiàn)有旋轉閃蒸干燥機不適于干燥固含量較高、干燥后難成粉狀的漿狀物料的局限性,將此類漿狀物料干燥和粉碎在一臺干燥機上同時完成;具有物料干燥充分,熱能利用率高和間斷自動排料的優(yōu)點。
文檔編號F26B17/14GK102818441SQ20121030310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8月23日
發(fā)明者張振偉, 王學平 申請人:東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