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補缺構件及設置有該種補缺構件的臺面式灶具的制作方法補缺構件及設置有該種補缺構件的臺面式灶具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灶具領域,尤其涉及灶具殼體。
背景技術:
:灶具殼體領域一直以來存在著這樣一個問題,S卩如何兼顧制造成本、外觀美感和使用壽命的問題,特別是在臺面式灶具領域。目前,臺面式灶具的殼體主要有三種其一,采用金屬板沖壓成型,在這種情況下,一般通過鉚釘及類似方式將相鄰的側壁連接固定在一起,由于鉚釘?shù)冗B接元件的存在,且殼體的邊角處易于出現(xiàn)縫隙,該種情況下,灶具殼體的外觀缺乏美感;其二,采用金屬材料澆注成型,此時雖然可以保證灶具殼體外觀的光滑,但是制造成本又太高;其三,采用塑料材料一體成型,該種情況下,可以兼顧灶具殼體的制造成本和外觀美感,都是由于采用塑料材料,則又無法保證殼體的使用壽命??梢?,如何兼顧制造成本、外觀美感和使用壽命,一直以來是臺面式灶具領域的一個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除非有充足的證據支持,否則這里所述的現(xiàn)有技術并不意味著承認這些現(xiàn)有技術在本申請的申請日之前為本發(fā)明所涉及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公知。
發(fā)明內容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制造成本低,外觀富有美感,且使用壽命長的臺面式灶具。本發(fā)明提出的臺面式灶具,包括殼體,該殼體包括底壁和側壁,所述側壁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缺口;所述殼體還包括補缺構件;所述補缺構件,用于放置于所述缺口處,進而將所述缺口兩端的側壁連接在一起。該臺面式灶具采用一種全新的殼體結構,從而使兼顧制造成本、外觀美感和使用壽命成為可能??蛇x的,所述補缺構件與所述底壁相連接。可選的,所述補缺構件還包括支撐腳。可選的,所述側壁與所述底壁相垂直??蛇x的,所述缺口兩端的側壁所處的平面之間具有一夾角Θ;所述補缺構件包括第一壁體與第二壁體;所述第一壁體與第二壁體,分別與所述缺口兩端的側壁對應連接;所述第一壁體與第二壁體之間具有一夾角β,β與Θ大小相等??蛇x的,β=Θ=90。??蛇x的,所述第一壁體的外表面與該第一壁體所連接的側壁的外表面處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壁體的外表面與該第二壁體所連接的側壁的外表面處于同一平面。這樣,殼體的外表面十分光滑,有助于進一步提升該臺面式灶具的外觀美感,并易于清洗。可選的,所述第一壁體在其邊沿處延伸出一延伸部,該延伸部與該第一壁體的外表面之間形成有一臺階,該延伸部貼附于該第一壁體所連接的側壁的內表面上;所述第二壁體在其邊沿處延伸出一延伸部,該延伸部與該第二壁體的外表面之間形成有一臺階,該延伸部貼附于該第二壁體所連接的側壁的內表面上。這樣,有助于進一步提升所述補缺構件與所述殼體的其他部分之間的固定效果??蛇x的,所述第一壁體通過焊接、卡扣或黏附的方式與相應的側壁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壁體通過焊接、卡扣或黏附的方式與相應的側壁固定在一起??蛇x的,所述第一壁體包括一卡槽,相應的側壁的上邊沿卡入該卡槽內;所述第二壁體包括一^^槽,相應的側壁的上邊沿卡入該卡槽內。這樣,有助于進一步提升所述補缺構件與所述殼體的其他部分之間的固定效果??蛇x的,所述第一壁體的卡槽內設置有一凸起部,相應的側壁的上邊沿上設置有一凹陷部,所述凸起部卡入所述凹陷部;所述第二壁體的卡槽內設置有一凸起部,相應的側壁的上邊沿上設置有一凹陷部,所述凸起部卡入所述凹陷部。這樣,有助于進一步提升所述補缺構件與所述殼體的其他部分之間的固定效果??蛇x的,所述補缺構件還包括第一連接裝置;所述底壁還包括第二連接裝置;所述第一連接裝置與所述第二連接裝置連接固定在一起。這樣,有助于進一步提升所述補缺構件與所述殼體的其他部分之間的固定效果??蛇x的,所述第一連接裝置與所述第二連接裝置通過螺釘、螺栓、鉚釘、焊接、卡扣或黏附的方式連接固定在一起??蛇x的,所述第一連接裝置包括第一膨大頭部和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用于將該第一膨大頭部與所述補缺構件的其他部分連接在一起;所述第二連接裝置包括設置于所述底壁上的一通孔;所述第一連接部發(fā)生彈性形變后,所述第一膨大頭部穿過所述通孔,進而將所述第一連接裝置與所述通孔連接固定在一起。這樣,既可以方便地將所述補缺構件安裝于所述殼體上,提升制造效率;又可以方便地將所述補缺構件從所述殼體上取下,進行清洗、維修或更換??蛇x的,所述第一連接裝置包括第二膨大頭部、第二連接部和第二止擋部,所述第二連接部用于將所述第二膨大頭部與所述補缺構件的其他部分連接在一起;所述第二連接裝置包括設置于所述底壁的一個表面上的一凸塊;使用狀態(tài)下,所述第二止擋部抵靠于所述底壁的沒有設置所述凸塊的另一個表面上,所述第二膨大頭部位于所述凸塊之上。這樣,既可以方便地將所述補缺構件安裝于所述殼體上,提升制造效率;又可以方便地將所述補缺構件從所述殼體上取下,進行清洗、維修或更換??蛇x的,所述補缺構件采用塑料材料制成;所述底壁和側壁采用金屬材料制成。所述殼體的主體部分采用金屬材料制成,這樣有助于提升所述殼體的使用壽命??蛇x的,所述底壁和側壁采用一塊金屬板沖壓制成。這樣,有助于進一步節(jié)省制造成本??蛇x的,所述第一壁體與第二壁體共同延伸形成有一支撐腳;所述支撐腳的一部分外表面與所述第一壁體的外表面處于同一平面;所述支撐腳的一部分外表面與所述第二壁體的外表面處于同一平面。該支撐腳結構,既有助于遮擋所述殼體上的縫隙,也有助于提升所述殼體的外觀美感。此外,該支撐腳結構還使得灶具更易于清洗。本發(fā)明還提出一種補缺構件,其放置于如以上任一項所述的臺面式灶具的殼體的缺口處,進而將所述缺口兩端的側壁連接在一起。以下附圖僅對本發(fā)明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發(fā)明的范圍,其中圖1是本發(fā)明一種殼體實施例的未安裝補缺構件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fā)明一種殼體實施例的未安裝補缺構件時的另一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fā)明第一種補缺構件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fā)明一種臺面式灶具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所示實施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4所示實施例的另一局部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4所示實施例的再一局部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發(fā)明第二種補缺構件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9是本發(fā)明第二種補缺構件實施例的另一結構示意圖;圖10是本發(fā)明第二種補缺構件實施例的再一結構示意圖;圖11是本發(fā)明第三種補缺構件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12是本發(fā)明第三種補缺構件實施例的另一結構示意圖;圖13是本發(fā)明第四種補缺構件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14是本發(fā)明第四種補缺構件實施例的另一結構示意圖15是本發(fā)明第四種補缺構件實施例的再一結構示意圖。關于圖中附圖標記的說明1-殼體,2-底壁,3-側壁,4-缺口,5-補缺構件,6_支撐腳,7_第一壁體,8_第二壁體,9-第一壁體的外表面,10-第二壁體的外表面,11-延伸部,12-卡槽,13-第一連接裝置,14-第二連接裝置,15-第一膨大頭部,16-第一連接部,17-第二膨大頭部,18-第二連接部,19-第二止擋部。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方案以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結合附圖和優(yōu)選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首先需要予以說明的是,灶具包括臺面式灶具(freestandingtabletopcookingappliance)和嵌入式灶具(built-1ncookingappliance)兩大種類。臺面式灶具,是指使用時其放置于灶臺之上,其殼體顯露于外部的灶具。近年,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嵌入式與臺面式兩用灶具(即既可用作臺面式灶具又可用作嵌入式灶具的灶具)也已被提出。雖然本發(fā)明描述的是臺面式灶具,其亦可用作嵌入式與臺面式兩用式灶具。具體地,本發(fā)明所講的臺面式灶具,可以是燃氣灶,也可以是電磁灶,還可以是燃氣灶與電磁灶的組合灶。此外需要予以說明的是,在下面對優(yōu)選實施方式的具體描述中,相同或類似的特征具有相同的附圖標記。實施例1如圖4所示,本發(fā)明提出一種臺面式灶具。該臺面式灶具包括殼體1,如圖1和2所示(補缺構件5未安裝),該殼體I整體呈長方體結構,該殼體I包括底壁2和側壁3,側壁3與底壁2相垂直,側壁3在其四個角處設置有四個缺口4。殼體I還包括四個補缺構件5,如圖3所示。補缺構件5設置有支撐腳6,支撐腳6用于將該臺面式灶具支撐放置于灶臺上。該四個補缺構件5,用于分別放置于四個缺口4處,進而將缺口4兩端的側壁3連接在一起。殼體I在安裝補缺構件5后的結構示意圖,如圖5、6和7所示。如圖1和2所示,缺口4兩端的側壁3所處的平面之間具有一夾角θ,Θ=90°。如圖3所不,補缺構件5包括第一壁體7與第二壁體8。第一壁體7與第二壁體8,分別與缺口4兩端的側壁3—一對應連接。第一壁體7與第二壁體8之間具有一夾角β,β=Θ=90°。如圖4和5所不,第一壁體7的外表面9與該第一壁體7所連接的側壁3的外表面處于同一平面;第二壁體8的外表面10與該第二壁體8所連接的側壁3的外表面也處于同一平面。如圖3和6所示,第一壁體7在其邊沿處延伸出一延伸部11,該延伸部11與該第一壁體7的外表面9之間形成有一臺階,該延伸部11貼附于該第一壁體7所連接的側壁3的內表面上;第二壁體8在其邊沿處延伸出一延伸部11,該延伸部11與該第二壁體8的外表面10之間形成有一臺階,該延伸部11貼附于該第二壁體8所連接的側壁3的內表面上。如圖3、5和6所示,第一壁體7包括一卡槽12,相應的側壁3(即該第一壁體7所連接的側壁3)的上邊沿卡入該卡槽12內。第二壁體8也包括一卡槽,相應的側壁3(即該第二壁體8所連接的側壁3)的上邊沿卡入該卡槽內。第一壁體7的卡槽12與第二壁體8的卡槽相對稱。如圖3至5所示,支撐腳6由第一壁體7與第二壁體8共同延伸形成。支撐腳6的一部分外表面與第一壁體7的外表面9處于同一平面;支撐腳6的另一部分外表面與第二壁體8的外表面10處于同一平面。上述的支撐腳6的兩部分外表面相互垂直。如圖1和2所示,底壁2還包括四個第二連接裝置14,該四個第二連接裝置14均分別包括一個設置于底壁2上的通孔。如圖3所示,補缺構件5還包括第一連接裝置13。第一連接裝置13與相應的第二連接裝置14連接固定在一起。第一連接裝置13包括第一膨大頭部15和第一連接部16,第一連接部16用于將該第一膨大頭部15與補缺構件5的其他部分連接在一起。安裝時,第一連接部16在外力作用下發(fā)生彈性形變后,第一膨大頭部15自上而下穿過通孔,穿過通孔后,第一連接部16恢復形變,第一膨大頭部15抵靠于通孔的邊沿處,如圖7所示,從而將第一連接裝置13與底壁2連接固定在一起。此時,施以外力,使第一連接部16再次發(fā)生彈性形變,第一膨大頭部15又可退出通孔,從而將補缺構件5從殼體I上拆下。補缺構件5安裝于殼體I上的效果圖,如圖4至7所示。進一步地,第一連接裝置13還包括一第一止擋部(圖中未示出)。使用狀態(tài)下,第一止擋部與第一膨大頭部15分別位于通孔的兩側,并抵靠于通孔的邊沿上。補缺構件5采用塑料材料制成。殼體I則采用一塊金屬板沖壓而成。以上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對某些技術特征進行修改和替換還可以得到其他的實施例。如,β與Θ相等,但它們也可以取90°以外的角度。再如,第一壁體也可以通過焊接或黏附等方式與相應的側壁固定在一起。第二壁體也可以通過焊接或黏附等方式與相應的側壁固定在一起。再如,第一壁體的卡槽內還可以進一步地設置一凸起部,相應的側壁的上邊沿上進一步地設置一凹陷部,第一壁體的卡槽內的凸起部卡入相應的凹陷部;第二壁體的卡槽內也可以進一步地設置一凸起部,相應的側壁的上邊沿上進一步地設置一凹陷部,第二壁體的卡槽內的凸起部卡入相應的凹陷部。再如,第一連接裝置與第二連接裝置也可以通過螺釘、螺栓、鉚釘、焊接或黏附的方式連接固定在一起。再如,第一連接裝置與第二連接裝置也可以通過除實施例1所示的卡扣方式以外的其他的卡扣方式連接固定在一起。這里,“卡扣”應被理解為一切現(xiàn)有的可以實現(xiàn)兩個構件僅依靠其自身的結構便可相互連接固定在一起,同時,這兩個構件連接固定在一起后還可以被分離開的技術方案。再如,補缺構件也可放置于側壁的除角部以外的位置。實施例2本發(fā)明還提出另一種臺面式灶具實施例,其殼體包括四個如圖8至10所示的補缺構件5。補缺構件5設置有支撐腳6,支撐腳6用于將該臺面式灶具支撐放置于灶臺上。所述殼體除補缺構件5以外的部分,如圖1和2所示,即與實施例1相應的結構相同,基于簡潔的考慮,這里不再重復描述圖1和2所示結構,請參見實施例1的相應描述。如圖8至10所示,補缺構件5包括第一壁體7與第二壁體8。第一壁體7與第二壁體8,分別與缺口4兩端的側壁3—一對應連接。第一壁體7與第二壁體8之間具有一夾角β,β=Θ=90°。第一壁體7的外表面與該第一壁體7所連接的側壁3的外表面處于同一平面;第二壁體8的外表面與該第二壁體8所連接的側壁3的外表面也處于同一平面。第一壁體7在其邊沿處延伸出一延伸部11,該延伸部11與該第一壁體7的外表面之間形成有一臺階,該延伸部11貼附于該第一壁體7所連接的側壁3的內表面上。第二壁體8在其邊沿處延伸出一延伸部11,該延伸部11與該第二壁體8的外表面之間形成有一臺階,該延伸部11貼附于該第二壁體8所連接的側壁3的內表面上。如圖8至10所示,支撐腳6由第一壁體7與第二壁體8共同延伸形成。支撐腳6的一部分外表面與第一壁體7的外表面處于同一平面;支撐腳6的另一部分外表面與第二壁體8的外表面處于同一平面。上述的支撐腳6的兩部分外表面相互垂直。如圖8至10所示,補缺構件5還包括第一連接裝置13。該第一連接裝置13包括一螺釘安裝孔。安裝時,將第一連接裝置13置于底壁2之上,并將螺釘安裝孔對準相應的底壁2上的通孔,然后,從底壁2的下方安裝螺釘,螺釘穿過所述通孔進而旋入所述螺釘安裝孔,螺釘?shù)念^部抵靠于底壁2的下表面上,從而將補缺構件5固定于殼體I上。實施例3本發(fā)明還提出再一種臺面式灶具實施例,其殼體包括四個如圖11和12所示的補缺構件5。補缺構件5設置有支撐腳6,支撐腳6用于將該臺面式灶具支撐放置于灶臺上。所述殼體除補缺構件5以外的部分,如圖1和2所示,即與實施例1相應的結構相同,基于簡潔的考慮,這里不再重復描述圖1和2所示結構,請參見實施例1的相應描述。如圖11和12所示,補缺構件5包括第一壁體7與第二壁體8。第一壁體7與第二壁體8,分別與缺口4兩端的側壁3—一對應連接。第一壁體7與第二壁體8之間具有一夾角β,β=Θ=90°。第一壁體7的外表面與該第一壁體7所連接的側壁3的外表面處于同一平面;第二壁體8的外表面與該第二壁體8所連接的側壁3的外表面也處于同一平面。第一壁體7在其邊沿處延伸出一延伸部11,該延伸部11與該第一壁體7的外表面之間形成有一臺階,該延伸部11貼附于該第一壁體7所連接的側壁3的內表面上。第二壁體8在其邊沿處延伸出一延伸部11,該延伸部11與該第二壁體8的外表面之間形成有一臺階,該延伸部11貼附于該第二壁體8所連接的側壁3的內表面上。如圖11和12所示,補缺構件5還包括第一連接裝置13。第一連接裝置13包括兩個第一膨大頭部15。安裝時,第一連接裝置13在外力作用下發(fā)生彈性形變后,兩個第一膨大頭部15自下而上穿過通孔,穿過通孔后,第一連接裝置13恢復形變,兩個第一膨大頭部15抵靠于通孔的邊沿處,從而將第一連接裝置13與底壁2連接固定在一起。此時,施以外力,使第一連接裝置13再次發(fā)生彈性形變,兩個第一膨大頭部15又可退出通孔,從而將補缺構件5從殼體I上拆下。實施例4本發(fā)明還提出又一種臺面式灶具實施例,該臺面式灶具包括殼體,該殼體整體呈長方體結構,該殼體包括底壁和側壁,側壁與底壁相垂直,側壁在其四個角處設置有四個缺口。殼體還包括四個如圖13至15所示的補缺構件5。該四個補缺構件5,用于分別放置于四個缺口處,進而將缺口兩端的側壁連接在一起。補缺構件5還設置有支撐腳6,支撐腳6用于將該臺面式灶具支撐放置于灶臺上。如圖13至15所示,補缺構件5包括第一壁體7與第二壁體8。第一壁體7與第二壁體8,分別與所述缺口兩端的側壁一一對應連接。第一壁體7與第二壁體8之間具有一夾角β。缺口兩端的側壁所處的平面之間具有一夾角θ,θ=β=90°。第一壁體7的外表面與該第一壁體7所連接的側壁的外表面處于同一平面。第二壁體8的外表面與該第二壁體8所連接的側壁的外表面也處于同一平面。第一壁體7在其邊沿處延伸出一延伸部11,該延伸部11與該第一壁體7的外表面之間形成有一臺階,該延伸部11貼附于該第一壁體7所連接的側壁的內表面上。第二壁體8在其邊沿處延伸出一延伸部11,該延伸部11與該第二壁體8的外表面之間形成·有一臺階,該延伸部11貼附于該第二壁體8所連接的側壁的內表面上。底壁還包括四個第二連接裝置,該四個第二連接裝置均分別包括一個設置于底壁上的凸塊。具體地,四個凸塊設置于底壁的上表面上。如圖13至15所示,補缺構件5還包括第一連接裝置。第一連接裝置包括第二膨大頭部17、第二連接部18和第二止擋部19,第二連接部18用于將第二膨大頭部17與補缺構件5的其他部分連接在一起。安裝時,第一連接裝置在外力作用下發(fā)生彈性形變后,第二膨大頭部17沿著凸塊的側面自下而上移動,到達凸塊頂端時,第一連接裝置恢復形變,第二膨大頭部17位于凸塊之上,此時,第二止擋部19抵靠于底壁的沒有設置凸塊的另一個表面上(即底壁的下表面上),從而將第一連接裝置與底壁連接固定在一起。此時,施以外力,使第一連接裝置再次發(fā)生彈性形變,使第二膨大頭部17沿著凸塊的側面自上而下移動,又可將補缺構件5從殼體上拆下。需要附加說明的是,本發(fā)明不應該被理解為僅限于以上所描述的實施方式,而是應該被理解為覆蓋了本發(fā)明權利要求結合說明書揭示內容而確定的所有可能的實施情況。因此,凡是未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fā)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屬于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臺面式灶具,包括殼體(1),該殼體(I)包括底壁(2)和側壁(3),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3)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缺口(4);所述殼體(I)還包括補缺構件(5);所述補缺構件(5),用于放置于所述缺口⑷處,進而將所述缺口⑷兩端的側壁(3)連接在一起。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臺面式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補缺構件(5)與所述底壁(2)相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臺面式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補缺構件(5)還包括支撐腳(6)。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臺面式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3)與所述底壁(2)相垂直。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臺面式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4)兩端的側壁(3)所處的平面之間具有一夾角Θ;所述補缺構件(5)包括第一壁體(7)與第二壁體(8);所述第一壁體(7)與第二壁體(8),分別與所述缺口(4)兩端的側壁(3)—一對應連接;所述第一壁體(7)與第二壁體(8)之間具有一夾角β,β與Θ大小相等。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臺面式灶具,其特征在于β=Θ=90。。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臺面式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體(X)的外表面(9)與該第一壁體(7)所連接的側壁(3)的外表面處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壁體(8)的外表面(10)與該第二壁體(8)所連接的側壁(3)的外表面處于同一平面。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臺面式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體(7)在其邊沿處延伸出一延伸部(11),該延伸部(11)與該第一壁體(7)的外表面(9)之間形成有一臺階,該延伸部(11)貼附于該第一壁體(7)所連接的側壁(3)的內表面上;所述第二壁體(8)在其邊沿處延伸出一延伸部(11),該延伸部(11)與該第二壁體(8)的外表面(10)之間形成有一臺階,該延伸部(11)貼附于該第二壁體(8)所連接的側壁(3)的內表面上。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臺面式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體(7)通過焊接、卡扣或黏附的方式與相應的側壁(3)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壁體(8)通過焊接、卡扣或黏附的方式與相應的側壁(3)固定在一起。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臺面式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體(7)包括一卡槽(12),相應的側壁(3)的上邊沿卡入該卡槽(12)內;所述第二壁體(8)包括一^^槽,相應的側壁(3)的上邊沿卡入該卡槽內。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臺面式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體(7)的卡槽(12)內設置有一凸起部,相應的側壁(3)的上邊沿上設置有一凹陷部,所述凸起部卡入所述凹陷部;所述第二壁體(8)的卡槽內設置有一凸起部,相應的側壁(3)的上邊沿上設置有一凹陷部,所述凸起部卡入所述凹陷部。12.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臺面式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補缺構件(5)還包括第一連接裝置(13);所述底壁(2)還包括第二連接裝置(14);所述第一連接裝置(13)與所述第二連接裝置(14)連接固定在一起。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臺面式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裝置(13)與所述第二連接裝置(14)通過螺釘、螺栓、鉚釘、焊接、卡扣或黏附的方式連接固定在一起。1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臺面式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裝置(13)包括第一膨大頭部(15)和第一連接部(16),所述第一連接部(16)用于將該第一膨大頭部(15)與所述補缺構件(5)的其他部分連接在一起;所述第二連接裝置(14)包括設置于所述底壁(2)上的一通孔;所述第一連接部(16)發(fā)生彈性形變后,所述第一膨大頭部(15)穿過所述通孔,進而將所述第一連接裝置(13)與所述通孔連接固定在一起。15.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臺面式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裝置包括第二膨大頭部(17)、第二連接部(18)和第二止擋部(19),所述第二連接部(18)用于將所述第二膨大頭部(17)與所述補缺構件(5)的其他部分連接在一起;所述第二連接裝置包括設置于所述底壁(2)的一個表面上的一凸塊;使用狀態(tài)下,所述第二止擋部(19)抵靠于所述底壁(2)的沒有設置所述凸塊的另一個表面上,所述第二膨大頭部(17)位于所述凸塊之上。16.根據權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項所述的臺面式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補缺構件(5)采用塑料材料制成;所述底壁(2)和側壁(3)采用金屬材料制成。17.根據權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項所述的臺面式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2)和側壁(3)采用一塊金屬板沖壓制成。1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臺面式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體(7)與第二壁體(8)共同延伸形成有一支撐腳(6);所述支撐腳(6)的一部分外表面與所述第一壁體(7)的外表面(9)處于同一平面;所述支撐腳(6)的一部分外表面與所述第二壁體(8)的外表面(10)處于同一平面。19.一種補缺構件(5),其放置于如權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項所述的臺面式灶具的殼體⑴的缺口⑷處,進而將所述缺口⑷兩端的側壁⑶連接在一起。全文摘要本發(fā)明提出一種補缺構件及設置有該種補缺構件的臺面式灶具。本發(fā)明提出的臺面式灶具,包括殼體,該殼體包括底壁和側壁,所述側壁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缺口;所述殼體還包括補缺構件;所述補缺構件,用于放置于所述缺口處,進而將所述缺口兩端的側壁連接在一起。該臺面式灶具采用一種全新的殼體結構,從而使兼顧制造成本、外觀美感和使用壽命成為可能。文檔編號F24C15/08GK103062812SQ20111033027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9日優(yōu)先權日2011年10月19日發(fā)明者A·圣吉奧,瑪佐·特內莎,威爾曼·卡爾斯頓申請人:博西華電器(江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