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冷凝器用換熱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 一 種冷凝器用換熱管。
背景技術:
隨著制冷、空調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冷凝器用換熱管的設計也在不斷的更新。冷凝器用換 熱管存在一個共同的現(xiàn)象當管內流動低溫流體,管外側的蒸汽與管壁接觸后,發(fā)生相變, 形成凝結液體,同時釋放出潛熱,與管內的低溫流體進行熱交換。通常條件下,冷凝液體連 續(xù)流動,覆蓋換熱管的外表面,構成液膜。由于冷凝管的壁面與蒸汽之間存在液膜,所以蒸 汽在液膜外表面進行冷凝,所釋放的潛熱必須通過液膜才能傳給管壁及管內的低溫流體,液 膜越厚,熱阻越大,冷凝傳熱效果越差。目前最常用的解決方法是在換熱管上加工翅片或者 在翅片上加工凹槽,這樣增加了換熱面積并且可以使冷凝液快速滴落,但沒有更好的疏導冷 凝液自傳熱管表面流走,即沒有加快排液速度,所以不能顯著減薄液膜,也無法改善和提高 冷凝器用換熱管的性能。發(fā)明內容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冷凝器用換熱管,通過盡快排泄冷凝液體使得換熱管的傳 熱效率進一步提高。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冷凝器用換熱管,它包括 具有內腔的管體,所述的管體的外周面沿軸向具有呈螺旋狀分布的翅片,所述的相鄰的兩個 翅片之間形成槽道,所述的翅片的頂部上設置有多個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 與第二凹槽沿翅片的螺紋延展方向依次相間隔排列,所述的相鄰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間 的翅片部分形成鋸齒形突出,所述的翅片頂部上的第一凹槽的槽長度方向與管體軸線之間的夾角為a, a為o 9o度,所述第二凹槽的槽長度方向與管體軸線之間的夾角為e , e為0 卯度。所述的翅片的側面上設有沿換熱管周向延伸的不少于一個的凹槽。所述的翅片頂部上的第一凹槽的槽長度方向與管體軸線之間的夾角a為20 70度,所述 第二凹槽的槽長度方向與管體軸線之間的夾角e為20 70度。每一圓周翅片上所述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個數分別為60 250個。 所述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槽深分別為A, A為0.05 0.40毫米。
所述的翅片的側面凹槽的深度為B, B為0.01 0.05毫米。 所述的相鄰的兩個翅片之間的間距為F, F為0.45 1.00毫米。 所述的翅片的高度為C, C為0.20~1.50毫米。 所述的管體的內腔壁上具有螺紋槽道。所述的管體的內腔壁上的螺紋槽道在橫截面上的數目為10 75條。 所述的內腔壁上螺紋槽道的槽深為D, D為0.10 0.60毫米。 所述的內腔壁上螺紋槽道具有螺旋角度Y, Y為18 55度。 本發(fā)明涉及冷凝換熱管外表面結構的改進,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yōu)點 由于翅片頂部上具有不同方向的凹槽,改變了二維效果,相鄰凹槽與翅片表面相互交叉構 成多個角區(qū),其中的液體與蒸汽的界面呈現(xiàn)彎月面,在毛細力的作用下彎月面下的液體壓力 低于周邊液體,可以加速翅片上的液體流動,達到減薄液膜厚度的效果,進而達到增加冷凝 換熱的效果。
附圖1為本發(fā)明的局部主剖視圖(其中圓圈部分為部分翅片頂部的放大圖); 附圖2為本發(fā)明放大后的俯視圖; 附圖3為附圖2沿E-E方向的剖視圖;其中1、管體;2、翅片;3、螺紋槽道;4、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鋸齒 形突出;7、槽道;8、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來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所述的冷凝器用換熱管。參見附圖l、附圖2、附圖3所示, 一種冷凝器用換熱管,它包括具有內腔的 管體1,所述的管體1的外周面沿軸向具有呈螺旋狀分布的翅片2,所述的管體1的內腔壁上 具有螺紋槽道3,所述的相鄰的兩個翅片2之間形成槽道7,所述的翅片2的頂部上設置有多 個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所述的第一凹槽4與第二凹槽5沿翅片2的螺紋延展方向依次 相間隔排列,所述的相鄰的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之間的翅片2部分形成鋸齒形突出6, 所述的翅片2頂部上的第一凹槽4的槽長度方向、第二凹槽5的槽長度方向與管體1軸線之 間的夾角a、 e, a、 e分別為45度。所述的翅片2上至少有一個側面設有沿換熱管周向延伸的不少于一個的凹槽8。所述的翅片2頂部上的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是擠壓形成的。參見附圖3,每一圓周翅片上所述的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的個數分別為60 250 個。所述的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的槽深分別為A, A數值為0.15亳米。所述的翅片側面 凹槽8的深度為B, B為0.02毫米。所述的相鄰的兩個翅片2之間的間距為F, F為0.55毫 米。所述的翅片2的高度為C, C為0.80毫米。所述的管體1的內腔壁上的螺紋槽道3在橫 截面上的槽道數目為45條。所述的螺紋槽道3的槽深為0,0數值為0.35毫米。參見附圖1, 所述的螺紋槽道3具有螺旋角度Y, Y為40度。翅片2頂部上的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形成八字形結構,根據毛細力驅動流動原理, 即利用液體彎月面下產生與外部壓力之間的毛細壓差驅動液體流動的原理,這種結構可以產 生更多的毛細力,驅動凝結液的流動,盡快排液,以達到減薄液膜厚度提高凝結換熱效果。 翅片頂部的凹槽也增加了與蒸汽接觸的表面積,可以進一步提高換熱管的換熱效率。在相同 條件下,液體在流過光滑表面時不如流過粗糙表面時的換熱效果好,原因是粗糙表面對液膜 產生的擾動促進了液體與表面之間的換熱,因此在翅片的側面設置凹槽8以提高換熱效率。 管體1的內腔壁上的螺紋槽道3可以使管內流動產生周向流動速度,起到減薄邊界層的作用, 減低了管內換熱的熱阻,以進一步提高換熱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冷凝器用換熱管,它包括具有內腔的管體(1),所述的管體(1)的外周面上具有沿管體(1)的軸向呈螺旋狀分布的翅片(2),在所述相鄰兩個翅片(2)之間形成槽道(7),所述的翅片(2)的頂部上設置有多個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所述的第一凹槽(4)與第二凹槽(5)沿翅片(2)的螺紋延展方向依次相間隔地排列,所述的相鄰的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之間的翅片(2)部分形成鋸齒形突出(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翅片(2)頂部上的第一凹槽(4)的槽長度方向與管體(1)軸線之間的夾角為α,α為0~90度,所述第二凹槽(5)的槽長度方向與管體(1)軸線之間的夾角為β,β為0~90度。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用瘓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翅片(2)的側面上 開設有沿換熱管周向延伸的至少一個凹槽(8)。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用換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翅片(2)頂部上的 第一凹槽(4)的槽長度方向與管體(1)軸線之間的夾角a為20 70度,所述第二凹槽(5)的槽長度方向與管體(1)軸線之間的夾角e為20 70度。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用換熱管,其特征在于每一圓周的翅片(2)上所 述的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的個數分別為60 250個。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用換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凹槽(4)和所 述的第二凹槽(5)的槽深均為A,人數值為0.05 0.40毫米。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用換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翅片(2)側面上的 凹槽(8)的槽深為B, B為0.01 0.05毫米。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用換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鄰的兩個翅片(2) 之間的距離為F, F為0.45 1.00毫米。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用換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翅片(2)從底部到 頂部之間的高度為C, C為0.20 1.50毫米。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用換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體(1)的內腔壁 上具有沿管體(1)的軸向呈螺旋狀分布的螺紋槽道(3)。
10、 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冷凝器用換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紋槽道(3)在 所述管體(1)的橫截面上的槽道數目為10 75條。
11、 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冷凝器用換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紋槽道(3)的 槽深為D, D數值為0.10 0.60毫米。
12、 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冷凝器用換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紋槽道(3)具 有螺旋角度 Y, Y為18 55度。
全文摘要
一種冷凝器用換熱管,包括內腔壁上具有螺紋槽道的管體,管體的外周面有呈螺旋狀分布的翅片,相鄰的兩個翅片之間形成槽道,翅片的頂部上設置有多個相間隔排列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鄰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間的翅片部分形成鋸齒形突出,所述的翅片頂部上的第一凹槽的槽長度方向、第二凹槽的槽長度方向與管體軸向方向之間分別具有一個夾角。翅片側面設有沿換熱管周向延伸的不少于一個的凹槽。翅片頂部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成八字形結構,這種結構可以產生更多的毛細力,驅動凝結液的流動,減薄液膜厚度以達到提高凝結換熱效果。設置在翅片側面的凹槽可以增加表面粗糙度,通過對冷凝液流動產生的擾動以提高換熱效果。
文檔編號F28F1/10GK101126613SQ20071013237
公開日2008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9月12日
發(fā)明者偉 楊, 王進強, 蘇春龍, 陳煥倬 申請人:蘇州新太銅高效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