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熱交換器的可逆使用開槽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熱交換器的管子領域,特別是在蒸發(fā)/冷凝和可逆方式工作的熱交換器領域。
背景技術:
已經(jīng)知道描述熱交換器中使用的開槽管子的幾何形狀的大量文件。
例如可以舉出專利申請EP-A2-0 148 609,該文件描述了一些帶有三角形或梯形槽的管子,這些管子具有以下特征—H/Di比在0.02到0.03之間,H代表槽的深度(或肋條的高度),Di代表開槽管的內(nèi)徑;—與管軸的螺旋角β在7°到30°之間;—S/H比在0.15到0.40之間,S代表槽的橫截面;—肋條的頂角α在30°到60°之間。
管子的這些特征適于有相態(tài)過渡的流體,用不同的方式分析流體蒸發(fā)和流體冷凝時管子的狀態(tài)。
日本專利申請No.57-58088描述了一些帶有V形槽的管子,其中H在0.02到0.2mm之間,角度β在4°到15°之間。
日本專利申請No.57-58094中描述了類似的管子。
日本專利申請No.52-38663描述了一些帶有V形或U形槽的管子,其中H在0.02到0.2mm之間,間距P在0.1到0.5mm之間,角度β在4°到15°之間。
專利US No.4,044,797描述了一些和上面類似的帶有V形或U形槽的管子。
日本實用新型No.55-180186描述了一些帶有梯形槽和三角形肋條的管子,其中高度H為0.15-0.25mm,間距P為0.56mm,頂角α(在這個文件中叫做角度θ)一般等于73°,角度β為30°,平均厚度為0.44mm。
專利US No.4,545,428和No.4,480,684描述了一些帶有V形槽和三角形肋條的管子,其中高度H為0.1-0.6mm,間距P為0.2到0.6mm之間,頂角α在50°到100°之間,螺旋角β在16°到35°之間。
日本專利No.62-25959描述了一些帶有梯形槽和肋條的管子,深度H在0.2到0.5mm之間,間距P在0.3到1.5mm之間,槽的平均寬度至少等于肋條的平均寬度。在一個例子中,間距P為0.7mm,螺旋角β為10°。
最后以申請人的名義提出的歐洲專利EP-B1-701 680描述了一些開槽管,槽的底部一般是平的,并帶有高度H不同的肋條,螺旋角β在5°到50°之間,頂角α在30°到60°之間,以便在管子鑲嵌和安裝到交換器中后得到更好的性能。
整體上說,綜合選擇形成管子的數(shù)據(jù)(H、P、α、β、槽和肋條的形狀等)產(chǎn)生的管子的技術和經(jīng)濟性能應該滿足四個要求,這些要求涉及—一方面,與熱傳導有關的特征(熱交換系數(shù)),在這方面,開槽管特別高于未開槽管的方面,因此對同等熱交換,開槽管需要的長度小于未開槽管的長度;—另一方面,與負荷損失有關的特征,小的負荷損失可以使用功率、體積和成本更低的泵或壓縮機;—另外,與管子的機械特性有關的特征,這些特征一般與使用的合金性質(zhì)有關,或者與管子的厚度有關,管子的厚度決定單位長度管子的重量,因此影響它的成本。
—最后,管子的工業(yè)可行性和生產(chǎn)速度,生產(chǎn)速度決定管子在管子生產(chǎn)商處的成本。
提出的問題一方面,正如在技術狀態(tài)中得到的,在開槽管方面有大量的和各種各樣的資料,它們的目的一般是優(yōu)化熱交換和減少負荷損失。
另一方面,這些資料中的每一個本身常常提供很寬的可能性,參數(shù)一般由比較大的數(shù)值范圍決定。
最后,當確認這些資料時,這些資料一般涉及與制冷流體的交換,流體一般在制冷線路中蒸發(fā)或冷凝,流體在蒸發(fā)和冷凝時具有不同的特性。到目前為止,這些資料都涉及用于或者在冷凝狀態(tài)下工作、或者在蒸發(fā)狀態(tài)下工作的交換器的管子。
歸根結底,技術人員在如此大量的并且有時是矛盾的資料中提取技術狀態(tài)的精髓有非常多的困難。
相反,技術人員知道,一個帶有圖1所示的三角形肋條的典型商業(yè)管子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外徑De=12mm,肋條的高度H=0.25mm,管壁的厚度Tf=0.35mm,肋條數(shù)量N=65,螺旋角β=15°,頂角α=55°。
為了滿足市場的要求,本發(fā)明的目的涉及用于可逆使用交換器的管子,即可以與具有相態(tài)變化的流體一起使用的管子或交換器,一會兒蒸發(fā),一會兒冷凝,即或者用于制冷,例如空調(diào)機,或者用于加熱,例如作為加熱裝置,一般加熱空氣或一種第二流體。
更特別的是,本發(fā)明的目的是一些管子,這些管子不僅在制冷流體的蒸發(fā)模式與冷凝模式的熱性能之間有非常好的兼顧,另外在蒸發(fā)和冷凝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內(nèi)在特性。
因此申請人尋求每米重量比較低的經(jīng)濟的管子和交換器,同時蒸發(fā)和冷凝時熱交換性能都很高。
發(fā)明內(nèi)容
根據(jù)本發(fā)明,槽的底部厚度為Tf、外徑為De的開槽金屬管一般用于制造在蒸發(fā)或冷凝狀態(tài)下工作或以可逆的方式工作并且使用一種有相態(tài)變化的制冷流體的熱交換器,管子的內(nèi)槽加工為N個螺旋形肋條,肋條的頂角為α、高度為H,底部寬度為LN,螺旋角為β,二個相鄰的肋條被一個寬度為LR平底槽分開,間距P等于LR+LN,這些管子的特征在于外徑De在4-20mm之間;根據(jù)直徑De,肋條的數(shù)量N為46-98;根據(jù)直徑De,肋條的高度H為0.18mm到0.40mm;頂角α為15°≤α<30°;螺旋角β為18°-35°;以便同時得到一個蒸發(fā)和冷凝時都高的熱交換系數(shù)、一個小的負荷損失和一個盡可能輕的管子,這樣就不會有超過專門用于蒸發(fā)或冷凝的管子的制造成本。
申請人隨著他的研究工作成功地解決了各種數(shù)據(jù)綜合和上述特征整體提出的問題。
a)中確定的特征決定了符合本發(fā)明的管子的應用方面中管子的外徑De。
b)中的特征與槽的數(shù)量N有關,因此與相應的間距P有關,該特征規(guī)定這個數(shù)量應該比較大。申請人用帶有散熱片的管組進行的試驗表明,槽的數(shù)量對交換器的熱性能有很大的影響。
因此,例如對一個De為9.52mm的管徑—當數(shù)量N小于46時,觀察到交換器的性能大大下降。
—數(shù)量N的上限主要是技術和實際應用范疇的問題,并且取決于制造開槽管的技術可能性,因此這個上限是變化的,并且隨著管子直徑De的增加而增加。
已經(jīng)在一個直徑De為12mm的管子上觀察到,肋條的數(shù)量N為98保證交換器在蒸發(fā)和冷凝時的熱性能都高。
對于與肋條的高度或槽的深度H有關的特征c),高度H的限度從下面的觀察得到—對于大于0.4mm的H值,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技術可行性較差,因為不容易制造高度非常大的肋條,并且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負荷損失增加;—對于小于0.20mm的H值,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熱交換性能降低太大,并變得不足。
這個高度H隨管子的直徑變化,直徑更大的管子最好具有更高的肋條。
與頂角α有關的特征d)提出,這個角度應該在一個比較窄的范圍內(nèi)選擇(15°-30°),并選擇比較小的頂角α值。
另一方面,一個小的α角的值有利于改進熱傳遞性能,以便減少負荷損失以及減輕每米管子的重量。使用梯形肋條可以使角度α最小。
但是,下限主要與符合本發(fā)明的開槽管的制造有關,以便保持一個高的生產(chǎn)速度。
與螺旋角β有關的特征e)表明,為了解決本發(fā)明的問題,這個角度至少應該等于18°,最多等于35°,因為會明顯增加負荷損失,特別是對有些制冷流體,例如制冷流體R134a。
對于槽底部的管子厚度Tf,它可以根據(jù)直徑De變化,以便具有足夠的機械特性,特別是耐內(nèi)壓,同時具有最大的材料經(jīng)濟性,因此具有優(yōu)化的材料成本,并使每米的重量盡可能小。對于一個直徑De為9.55mm的管子,厚度Tf為0.28mm,對于一個直徑De為12.7mm的管子,厚度Tf為0.35mm。
所有這些數(shù)據(jù)可以決定管子的選擇,特別是適用于帶有相態(tài)變化制冷流體的交換器的特殊管子,以便同時具有一個蒸發(fā)和冷凝都高的熱交換系數(shù)、一個小的負荷損失以及一個盡可能輕的管子。
圖1a和1b表示用于確定符合本發(fā)明的管子的不同參數(shù)的含義。
圖1a表示一個開槽管1的一部分沿管軸的部分剖面,以便表示螺旋角β。
圖1b表示一個開槽管1的一部分與管軸垂直的部分剖面,以便表示一個管子包括一系列高度為H的肋條2的情況,肋條基本為三角形,底部寬度為LN,頂角為α,肋條2被基本為梯形的槽3分開,槽3的寬度為LR,LR為二個肋條之間槽的距離。這個管子的厚度為Tf,外徑為De,內(nèi)徑為Di,間距P=LR+LN。
圖2a-2c為一個符合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管子的不同比例的部分剖面,管子的直徑De為8mm、厚度Tf為0.26mm,其中肋條形成一個高度為H1的梯形和高度為H2的梯形的交替,H2<H1。
圖2a表示三個完整的肋條2和二個部分的肋條,這些肋條被槽3分開,并帶有一個“200μm”的比例尺。
圖2b表示二個完整的肋條,并帶有一個“100μm”的比例尺。
圖2c表示一個唯一的肋條2,并帶有一個“50μm”的比例尺。
圖3表示一個符合本發(fā)明的管子的部分剖面,管子的直徑De為9.52mm、厚度Tf為0.30mm。
圖4的不同曲線給出流體R22在30℃冷凝時的交換系數(shù)Hi(W/m2·K,縱坐標)根據(jù)流體流量G(Kg/m2·S,橫坐標)的變化。
圖5的不同曲線給出流體R22在0℃蒸發(fā)時的交換系數(shù)Hi(W/m2·K,縱坐標)根據(jù)流體流量G(Kg/m2·S,橫坐標)的變化。
這些曲線與一個符合本發(fā)明的管子相對應,即圖3中用E表示的管子,和用“A”、“C”、”D”“S”表示的技術現(xiàn)狀的管子,所有這些管子具有相同的外徑,De=9.52mm。見實施例。
圖6、7的縱坐標表示對一組管子和散熱片的測量的交換制冷功率,用watt表示,橫坐標表示在散熱片之間流動的空氣前沿速度,用m/s表示。
這些曲線與一個符合本發(fā)明的管子相對應,即圖2a-2c中用E表示的管子,和用“A”、“B”、“S”表示技術現(xiàn)狀的管子,所有這些管子具有相同的外徑,De=8.00mm。見實施例。
圖8示意性表示的管組4由De=9.52mm的管子1組成,并且形成一個塊,塊的尺寸為400mm×400mm×65mm,散熱片5的密度為每25.4mm十二個,管組4包括三行開槽管,每行十六個開槽管1,制冷流體為R22。
圖6與和上面相同的管組的冷凝測量有關,空氣進入的溫度為23.5℃,制冷流體R22的冷凝溫度為36℃。
圖7與同一個管組的蒸發(fā)測量有關,進入溫度為26.5℃,制冷流體R22的蒸發(fā)溫度為6℃。
圖8是一個用于測試的帶有散熱片5的管子1的管組4的示意透視圖。
圖9的縱坐標表示圖7中管組蒸發(fā)時的制冷功率增益,空氣參考速度為1.25m/s,橫坐標為Cavallini因子,測試的管子為光滑管S、符合本發(fā)明的管子E、和符合技術現(xiàn)狀的管子A和B。
圖10的縱坐標表示帶有制冷流體R407C的管子蒸發(fā)時的熱交換系數(shù)Hi(W/m2·K)橫坐標為蒸汽在制冷流體中的重量百分比,蒸發(fā)溫度為5℃。測量用12kW/m2的熱流進行,質(zhì)量流量為100或200kg/m2·s的制冷流體R407C,如圖中所示,在直徑De=9.52mm的管子上進行。
圖11是一個符合本發(fā)明的開槽管內(nèi)表面一部分的視圖,該管子有一個軸向反槽30,下面有這個軸向反槽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根據(jù)圖2a-2c所示的一個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肋條可以形成一系列高度H1=H和H2=a·H1的肋條,a在0.6到0.9之間,最好在0.70到0.85之間,圖2a-2c中,a的值接近0.75。
如這些圖所示,所述系列一般可以是高度為H1的肋條和高度為H2的肋條的交替,這二個肋條一般被一個平底槽分開。
但是,如圖3所示,符合本發(fā)明的開槽管不一定包括這種圖2a-2c所示的不同高度的交替肋條,肋條可以具有基本相同的高度。
一般,在管子的直徑De為9.52mm的情況下,可以有—H為0.18-0.3mm;—并且/或者N小于75,并最好為64-70。
同樣,當De至少等于9.55mm時,可以有—H為0.25-0.40mm;—N為70-98。
對于頂角α,頂角α的推薦范圍為20°-28°,一個更嚴格的范圍是22°-25°,以保證更好地兼顧熱性能的要求和負荷損失的要求。
對于螺旋角β,螺旋角β的推薦范圍為22°-30°,一個更嚴格的范圍是25°-28°,以保證更好地兼顧技術性能的要求和與負荷損失有關的要求。這個角度可以隨內(nèi)徑Di變化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β/Di比最好大于2.4°/mm,并最好大于3°/mm。
所述肋條最好有一個寬度為LN的底部和一個頂部的“梯形”剖面,底部和頂部被側邊連接,在側邊之間形成所述頂角α,如圖2c所示,所述頂部包括一個基本平坦并且一般與所述底部平行的中心部分,但是也可以相對所述底部是傾斜的。
無論何種情況,形成梯形一個小邊的所述肋條的所述頂部可以具有圓形和或者非圓形的邊緣,即曲度半徑非常小,這些邊緣形成所述頂部與所述側邊的連接。
所述圓邊的曲度半徑一般可以在40μm到100μm,并最好在50μm到80μm,如圖2a-2c所示。這些曲度半徑的范圍相當于在管子的熱性能與管子的可行性之間的兼顧,用于制造曲度半徑最小的管子的工具最容易磨損。
當邊緣不是圓形時,如圖3所示,曲度半徑一般可以小于50μm,甚至小于20μm。
根據(jù)本發(fā)明,所述槽的平底寬度LR和所述肋條底部的寬度LN可以是LR=b·LN,其中b為1-2,并最好為1.1到1.8,以便有一個每米重量比較低的管子。
如圖2a-2c和圖3所示,所述肋條和所述槽的所述平底可以以一個小于50μm的曲度半徑進行連接,并最好小于20μm。在這種情況下,管子內(nèi)壁的制冷流體的液體膜似乎有更好的脫落,這有利于熱交換。
符合本發(fā)明的管子可以甚至在沒有軸向開槽的情況下有一個至少等于3.1的Cavallini因子。它們還可以有一個至少等于3.5并最好至少等于4.0的Cavallini因子。
在交換系數(shù)評價模型中出現(xiàn)的Cavallini因子Rx^2(Rx·Rx)是一個純幾何的因子,等于[[2·N·H·(1-Sin(α/2))/(3.14·Di·Cos(α/2))+1]/Cosβ]^2為了增加Cavallini因子,并且如圖11所示,符合本發(fā)明的管子可以另外包括一個在槽的所述肋條中產(chǎn)生的軸向槽30,它的剖面一般為圓形頂部的三角形,所述頂部有一個25°到65°的角度γ,所述下部或頂部距所屬槽底部的距離h為0到0.2mm。一旦所述肋條形成,可以通過使一個加工槽的滾花輪軸向通過得到一個這樣的軸向開槽。
符合本發(fā)明的開槽管可以是銅的和銅合金的、鋁的和鋁合金的。這些管子一般可以通過管子的槽加工得到,或者也可以通過一個金屬帶的平面槽加工然后形成一個焊接管得到。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是使用符合本發(fā)明管子的熱交換器。
這些熱交換器可以包括在所述管子的一部分上與所述管子接觸的熱交換散熱片,其中所述散熱片與所述管子之間不接觸的部分上的最大距離小于0.01mm,并最好小于0.005mm。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使用符合本發(fā)明的管子和交換器,用于可逆空調(diào)和多管交換器,如冷卻器。
實施例
I-管子的制造已經(jīng)在外徑為8.0mm或9.52mm的銅管上進行了試驗。
已經(jīng)制造了圖2a-2c中“E”所示的符合本發(fā)明的管子,管子的外徑De為8.0mm,和符合圖3的管子,外徑De為9.52mm,以及符合“S”或光滑以及“C”和“D”的管子,這些管子的β角大(至少等于20°),用于符合技術現(xiàn)狀的冷凝,以及符合“A”和“B”的管子,這些管子具有大的頂角α(至少等于40°)和小的螺旋角β(最大等于18°),用于符合技術現(xiàn)狀的蒸發(fā)。
管子E、A、B、C用一個光滑的銅管即管子S的槽加工制造,而管子D從一個金屬帶進行平面槽加工然后形成一個焊接管進行制造。
已經(jīng)在外徑De為9.52mm的銅管上進行了一定數(shù)量的試驗。這些管子具有以下特征
*72個螺旋角β等于+20°的主要肋條,中間切割相對管軸的傾斜角為-20°的第二槽,槽的深度基本等于主要肋條的高度。
已經(jīng)在外徑De為8.0mm的銅管上進行了一定數(shù)量的試驗。這些管子具有以下特征
II-管組或交換器的制造從這些管子出發(fā)制造了符合圖8的帶有散熱片的管組,將管子放在散熱片的凸緣中,然后通過借助一個錐形擴管器使管子膨脹將管子貼靠凸緣的邊緣。這些管組形成一個尺寸為400mm×400mm×65mm的塊,散熱片的密度為每25.4mm十二個,管組包括三行管子,每行十六個,制冷流體為R22。
III-得到結果圖4-7和9-10表示本發(fā)明的不同結果。
III-1在管子上得到的結果A)用制冷流體R22在De等于9.52mm的管子上冷凝得到的結果
*對于一個等于350Kg/m2·s的流體流量G,交換系數(shù)Hi為W/m2·K。測量條件溫度30℃,管子長度6m,流體流量G等于350kg/m2·s。
**對一個等于350kg/m2·s的流量測量為Pa/m。
B)用制冷流體R22在De等于8.0mm的管子上蒸發(fā)得到的結果
*交換系數(shù)Hi為W/m2·K,流體流量G等于200Kg/m2·s。測量條件溫度0℃,管子長度3m,流動10-12kW/m2·K,蒸汽為0.2-0.9,流體流量G等于200kg/m2·s。
**為Pa/m,對一個等于200kg/m2·s的液體流量G測量。
C)用制冷流體R407C在De等于9.52mm的管子上蒸發(fā)得到的結果
測量條件溫度5℃,流動12kw/m2·K,見圖10。
*交換系數(shù)Hi為W/m2·K,負荷損失為dP為pa/m,用一個等于100kg/m2·s的流體流量G和0.6的平均蒸汽滴定度得到。
**交換系數(shù)Hi為W/m2·K,負荷損失為dP為pa/m,用一個等于200kg/m2·s的流體流量G和0.3的平均蒸汽滴定度得到。
III-2在管組上得到的結果
*對于一個取作等于2.8m/s的空氣前沿速度。
**對于一個取作等于1.5m/s的空氣前沿速度。
IV-結論所有這些結果表明,符合本發(fā)明的管子、交換器或管組同時在蒸發(fā)和冷凝時都具有優(yōu)于符合技術現(xiàn)狀的類似管子的特性。
因此,出人意外的是,符合本發(fā)明的管子不只是很好地兼顧了蒸發(fā)和冷凝的性能,而且與比用于蒸發(fā)的技術現(xiàn)狀的管子用于冷凝的技術現(xiàn)狀的管子絕對具有卓越的性能,這是一個很大的實際好處。
另外,在每米的重量方面,用符合本發(fā)明的管子得到的值相當于比符合技術現(xiàn)狀的相同直徑和相同厚度Tf的管子得到3.7-6.7%的增益,這可以看作是非常大的。
最后,可以通過未開槽的銅管的高速槽加工制造符合本發(fā)明的E類型的管子,槽加工的速度一般接近B類管使用的速度,即至少為80m/分鐘。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本發(fā)明具有很大的優(yōu)點。
實際上,一方面,根據(jù)本發(fā)明得到的管子和管組具有內(nèi)在的高性能。另一方面,這些性能同時在蒸發(fā)和冷凝時都高,這樣可以把同一個管子用于這二種應用中。另外,管子的每米重量比較低,這樣同時從實用和材料成本比較低的經(jīng)濟觀點看都非常有利。
最后,符合本發(fā)明的管子不需要專門的制造裝置。它們可以用標準的設備制造,特別是用習慣的生產(chǎn)速度制造。
標記表開槽管1肋條 2槽3軸向槽30管組 4散熱片權利要求
1.槽的底部厚度為Tf、外徑為De的開槽金屬管(1),一般用于制造蒸發(fā)時工作、或冷凝時工作、或以可逆方式工作并使用一種相態(tài)變化的制冷流體的熱交換器,所述管子內(nèi)部開槽,形成N個頂角α、高度H、底部寬度LN和螺旋角β的螺旋肋條(2),二個相鄰肋條被一個槽(3)分開,槽(3)的底部一般是平的,寬度為LR,間距P等于LR+LN,這種開槽金屬管的特征在于a)外徑De在4-20mm之間;b)根據(jù)直徑De,肋條的數(shù)量N為46-98;c)根據(jù)直徑De,肋條的高度H為0.18mm到0.4mm;d)頂角α為15°≤α<30°;e)螺旋角β為18°-35°;以便同時得到一個蒸發(fā)和冷凝時都高的熱交換系數(shù)、一個小的負荷損失和一個盡可能輕的管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子,其中所述肋條形成一系列高度H1=H和H2=a·H1的肋條,a在0.6-0.9之間。
3.如權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管子,其中一系列肋條為高度為H1的肋條和高度為H2的肋條的交替,二個肋條之間被一個一般是平的槽的底部分開。
4.如權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管子,其中當De小于或等于9.55mm時有—H為0.18-0.3mm,并最好為0.20-0.25mm;—并且/或者N小于75,并最好為64-70。
5.如權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管子,其中當De至少等于9.55mm時有—H為0.25-0.40mm;—N為70-98。
6.如權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管子,其中頂角α在20°-28°之間。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管子,其中頂角α在22°-25°之間。
8.如權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管子,其中螺旋角β在22°-30°之間。
9.如權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管子,其中螺旋角β在25°-28°之間。
10.如權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管子,其中所述肋條的剖面為帶有一個底部和一個頂部的“梯形”,所述頂部包括一個基本平的中心部分,頂部也可以相對所述底部是傾斜的。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管子,其中形成一個梯形小邊的所述肋條的頂部具有圓形邊緣。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管子,其中所述圓形頂部或所述圓形邊緣的曲度半徑一般為40μm-100μ m,并最好為50μm-80μm。
13.如權利要求1-12之一所述的管子,其中所述槽的平坦底部的寬度LR和所述肋條底部的寬度LN為LR=b·LN,b為1-2,最好為1.10-1.8。
14.如權利要求1-13之一所述的管子,其中所述肋條和所述槽的所述平底以一個一般小于50μm并最好小于20μm的曲度半徑互相連接。
15.如權利要求1-14之一所述的管子,其中Cavallini因子至少等于3.1。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管子,其中Cavallini因子至少等于3.5,并最好等于4.0。
17.如權利要求1-16之一所述的管子,該管子另外包括一個在所述槽的肋條中產(chǎn)生的軸向槽,該軸向槽的剖面一般為圓形頂部的三角形,所述頂部有一個25°-65°的角度γ,所述下部或頂部距所述槽底部的距離h為0-0.2mm。
18.如權利要求1-17之一所述的銅和銅合金、鋁和鋁合金的管子。
19.如權利要求1-18之一所述的管子一般通過管子的槽加工得到,或者也可以通過一個金屬帶的平面槽加工然后形成一個焊接管得到。
20.使用符合權利要求1-19之一的管子的熱交換器。
21.使用符合權利要求1-19之一的管子和符合權利要求20的交換器,用于可逆空調(diào)器和多管交換器,如冷卻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外徑為De金屬開槽管(1)。所述管子內(nèi)部開槽,形成N個頂角α、高度H、底部寬度L
文檔編號F28F1/00GK1636128SQ03804182
公開日2005年7月6日 申請日期2003年3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3月12日
發(fā)明者帕斯卡爾·勒泰里布萊, 尼古拉·阿旺安 申請人:特雷菲梅特奧克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