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快速成型設備領域,特別是一種橡膠件冷卻快速成型設備。
背景技術:
早期的橡膠是取自橡膠樹、橡膠草等植物的膠乳,加工后制成的具有彈性、絕緣性、不透水和空氣的材料。高彈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分為天然橡膠與合成橡膠二種。天然橡膠是從橡膠樹、橡膠草等植物中提取膠質后加工制成;合成橡膠則由各種單體經(jīng)聚合反應而得。橡膠制品廣泛應用于工業(yè)或生活各方面。
在橡膠成型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冷卻,目前冷卻設備的結構比較單一,只能單單滿足冷卻的需求,做不到后期的處理,同時還需要結合多名工人來替換冷卻液,非常麻煩。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設計了一種橡膠件冷卻快速成型設備。
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橡膠件冷卻快速成型設備,包括冷卻臺,所述冷卻臺一側設有抓取機構,所述冷卻臺一側設有輸送機構,所述冷卻臺外部呈矩形;且內部為中空結構,所述冷卻臺上設有成型冷卻機構,所述抓取機構是由設置在冷卻臺上的缸架、固定在缸架頂面;且橫向安裝的無桿氣缸、配裝置在無桿氣缸移動端的移動件、固定在移動件頂面的X走向板、安裝在X走向板上;且分別靠近其兩端部的直線電機、安裝在直線電機伸縮端的伸縮桿和安裝在伸縮桿相對圓周面的移動板共同構成的,所述移動板下方固定抓取機械手,所述移動板下方安裝輔助滑動機構。
所述輔助滑動機構是由固定在X走向板上的走向軌和配裝在走向軌上的走向件共同構成的,所述走向件與移動板下表面固定連接。
所述輸送機構是由安裝在冷卻臺一側的軸架、安裝在軸架上的轉軸、套裝在轉軸上的輥輪和安裝在輥輪上的輸送皮帶共同構成的,所述軸架上固定驅動機構。
所述驅動機構是由安裝在軸架上的電機架、安裝在電機架上的驅動件和安裝在驅動件驅動端聯(lián)軸器共同構成的。所述聯(lián)軸器與轉軸端面連接。
所述成型冷卻機構是由開在冷卻臺頂面的浸水槽、設置在冷卻臺內部的水箱和試劑放置機構、固定在冷卻臺內部的一號抽吸泵和二號抽吸泵和位于冷卻臺外壁上的檢修機構共同構成的。
所述試劑放置機構安裝在冷卻臺底面的液壓缸、安裝在液壓缸活塞端的升降座和固定在升降座上的試劑箱共同構成的。
所述一號抽吸泵兩抽吸端通過導管分別與浸水槽和水箱連通,所述二號抽吸泵兩抽吸端通過導管分別與試劑箱和浸水槽內部連通。
所述冷卻臺底面固定四個防滑臺。
所述防滑臺端面固定防滑墊。
所述水箱外壁設有用于進水的進水管,所述進水管與城市用水相連通;且其上安裝電磁閥。
利用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制作的橡膠件冷卻快速成型設備,本技術方案可作為生產(chǎn)線使用,搭載PLC控制器后可實現(xiàn)自動化,增加冷卻效率,降低工人的工作壓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所述橡膠件冷卻快速成型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所述橡膠件冷卻快速成型設備的局部示意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所述橡膠件冷卻快速成型設備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中,1、冷卻臺;2、缸架;3、無桿氣缸;4、移動件;5、X走向板;6、直線電機;7、伸縮桿;8、移動板;9、走向軌;10、走向件;11、軸架;12、轉軸;13、輥輪;14、輸送皮帶;15、電機架;16、驅動件;17、聯(lián)軸器;18、浸水槽;19、水箱;20、一號抽吸泵;21、二號抽吸泵;22、液壓缸;23、升降座;24、試劑箱;25、防滑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具體描述,如圖1-3所示,一種橡膠件冷卻快速成型設備,包括冷卻臺1,所述冷卻臺1一側設有抓取機構,所述冷卻臺1一側設有輸送機構,所述冷卻臺1外部呈矩形;且內部為中空結構,所述冷卻臺1上設有成型冷卻機構,所述抓取機構是由設置在冷卻臺1上的缸架2、固定在缸架2頂面;且橫向安裝的無桿氣缸3、配裝置在無桿氣缸3移動端的移動件4、固定在移動件4頂面的X走向板5、安裝在X走向板5上;且分別靠近其兩端部的直線電機6、安裝在直線電機6伸縮端的伸縮桿7和安裝在伸縮桿7相對圓周面的移動板8共同構成的,所述移動板8下方固定抓取機械手,所述移動板8下方安裝輔助滑動機構;所述輔助滑動機構是由固定在X走向板5上的走向軌9和配裝在走向軌9上的走向件10共同構成的,所述走向件10與移動板8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輸送機構是由安裝在冷卻臺1一側的軸架11、安裝在軸架11上的轉軸12、套裝在轉軸12上的輥輪13和安裝在輥輪13上的輸送皮帶14共同構成的,所述軸架11上固定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是由安裝在軸架11上的電機架15、安裝在電機架15上的驅動件16和安裝在驅動件16驅動端聯(lián)軸器17共同構成的。所述聯(lián)軸器17與轉軸12端面連接;所述成型冷卻機構是由開在冷卻臺1頂面的浸水槽18、設置在冷卻臺1內部的水箱19和試劑放置機構、固定在冷卻臺1內部的一號抽吸泵20和二號抽吸泵21和位于冷卻臺1外壁上的檢修機構共同構成的;所述試劑放置機構安裝在冷卻臺1底面的液壓缸22、安裝在液壓缸22活塞端的升降座23和固定在升降座23上的試劑箱24共同構成的;所述一號抽吸泵20兩抽吸端通過導管分別與浸水槽18和水箱19連通,所述二號抽吸泵21兩抽吸端通過導管分別與試劑箱24和浸水槽18內部連通;所述冷卻臺1底面固定四個防滑臺25;所述防滑臺25端面固定防滑墊;所述水箱19外壁設有用于進水的進水管,所述進水管與城市用水相連通;且其上安裝電磁閥。
本實施方案的特點為,冷卻臺一側設有抓取機構,冷卻臺一側設有輸送機構,冷卻臺外部呈矩形;且內部為中空結構,冷卻臺上設有成型冷卻機構,抓取機構是由設置在冷卻臺上的缸架、固定在缸架頂面;且橫向安裝的無桿氣缸、配裝置在無桿氣缸移動端的移動件、固定在移動件頂面的X走向板、安裝在X走向板上;且分別靠近其兩端部的直線電機、安裝在直線電機伸縮端的伸縮桿和安裝在伸縮桿相對圓周面的移動板共同構成的,移動板下方固定抓取機械手,移動板下方安裝輔助滑動機構。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作為生產(chǎn)線使用,搭載PLC控制器后可實現(xiàn)自動化,增加冷卻效率,降低工人的工作壓力。
在本實施方案中,首先在本裝置空閑處安裝PLC系列控制器和電機驅動器,以型號為SIEMENS的控制器為例,同時將該型號的控制器分別與各個用電元件的接線端連接,同時將橡膠放置在輸送皮帶14上,通過位于電機架15上的驅動件16驅動聯(lián)軸器17,聯(lián)軸器17帶著轉軸12旋轉后,那么位于轉軸12上的輥輪13旋轉,其次輥輪13旋轉后,其上的輸送皮帶旋轉,這樣一來,物料移動,控制無桿氣缸3的移動端帶著移動件4上的X走向板5移動,通過直線電機6和伸縮桿7的配合來使移動板8運動,通過抓取機械手將物料抓取,放置到位于冷卻臺1上的浸水槽18中,控制電磁閥打開,水源由進水管進入水箱19內,一號抽吸泵20將水箱19的水內通過導管抽入到浸水槽18內,控制液壓缸22帶著位于升降座23上的試劑箱24升高后,打開橡膠塞將試劑注入到試劑箱24內,二號抽吸泵21工作將試劑抽入到浸水槽18內,水和試劑混合后,將五金件放入,完成冷卻后,在通過抓取機構放置在輸送皮帶14上,單次工作完成。
上述技術方案僅體現(xiàn)了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對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變動均體現(xiàn)了本發(fā)明的原理,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