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汽車內(nèi)部零件模具。
背景技術:
模具,工業(yè)生產(chǎn)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沖壓等方法得到所需產(chǎn)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簡而言之,模具是用來成型物品的工具,這種工具由各種零件構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構成。它主要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tài)的改變來實現(xiàn)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業(yè)之母”的稱號。模具是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為有特定形狀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廣泛用于沖裁、模鍛、冷鐓、擠壓、粉末冶金件壓制、壓力鑄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膠、陶瓷等制品的壓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輪廓或內(nèi)腔形狀,應用具有刃口的輪廓形狀可以使坯料按輪廓線形狀發(fā)生分離(沖裁)。應用內(nèi)腔形狀可使坯料獲得相應的立體形狀。模具一般包括動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兩個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開時取出制件,合攏時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狀復雜,承受坯料的脹力,對結構強度、剛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較高要求,模具生產(chǎn)的發(fā)展水平是機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現(xiàn)有的汽車內(nèi)部零件主要采用模具注塑制成,在制造過程中,用于注塑后成型的不可控性,產(chǎn)品會出現(xiàn)缺膠、縮水和披鋒等不良,嚴重的影響產(chǎn)品質(zhì)量,因此,提升模具的精度和模具的設計就成了影響產(chǎn)品品質(zhì)的關鍵因素。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內(nèi)部零件模具,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汽車內(nèi)部零件模具,包括上碼模板、分流板、A板、B板、方鐵、下碼模板、頂針面板和頂針底板,所述上碼模板和分流板通過螺絲固設在A板的一側,且分流板置于上碼模板和A板之間,上碼模板上設有注膠口;A板上設有母模型框、母?;瑝K和母?;瑝K鏟基,母模型框的側面上均設有母?;瑝K,每個母?;瑝K上均嵌入設置母模滑塊鏟基,母模型框間設有流道系統(tǒng);所述B板上設有導柱、公模型框、公??刍突瑝K平行塊,公模型框和滑塊平行塊分別與母模型框和母?;瑝K對應設置,每個滑塊平行塊上均設有一個或兩個呈L形的公??刍瑢е糜贐板的四個角處;方鐵和下碼模板通過螺絲固設在B板下方,方鐵的內(nèi)腔底部設有緊貼設置的頂針面板和頂針底板,公模型框背面設有的公模型芯的一端與頂針面板滑動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所述分流板、A板、B板和方鐵的側面上均設有吊環(huán)。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再進一步方案:所述A板和B板上設有定位塊,定位塊的一端通過螺栓固設在A板上,另一端通過螺栓固定在B板上。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對虛擬3D造型各項數(shù)據(jù)的分析,精確的計算出模角度、尖鋼薄鋼、分型線、鍛差線和射膠量等,從而設計生產(chǎn)出相對應的模具和實體產(chǎn)品,產(chǎn)品不良率低,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成型效果好和不良率低等優(yōu)點,具有很好的市場推廣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3D造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A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母模滑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母模滑塊的放大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B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公模型框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3D造型、2-上碼模板、3-分流板、4-A板、5-B板、6-方鐵、7-下碼模板、8-頂針面板、9-頂針底板、10-母模型框、11-母模滑塊、12-母?;瑝K鏟基、13-導柱、14-流道系統(tǒng)、15-公模型框、16-公模扣基、17-滑塊平行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7,一種汽車內(nèi)部零件模具,包括上碼模板2、分流板3、A板4、B板5、方鐵6、下碼模板7、頂針面板8和頂針底板8,所述上碼模板2和分流板3通過螺絲固設在A板4的一側,且分流板3置于上碼模板2和A板4之間,上碼模板2上設有注膠口;A板4上設有多個母模型框10、母?;瑝K11和母?;瑝K鏟基12,母模型框10的側面上均設有母?;瑝K11,每個母?;瑝K11上均嵌入設置母模滑塊鏟基12,相鄰的母模型框10之間設有流道系統(tǒng)14;所述B板5上設有導柱13、公模型框15、公??刍?6和滑塊平行塊17,公模型框15和滑塊平行塊17分別與母模型框10和母?;瑝K11對應設置,每個滑塊平行塊17上均設有一個或兩個呈L形的公??刍?6,公模扣基16與滑塊平行塊17相互配合實現(xiàn)對B板5運動限位,導柱13置于B板5的四個角處,導柱13起到對方鐵6精定位和導向作用;方鐵6和下碼模板7通過螺絲固設在B板5下方,方鐵6的內(nèi)腔底部設有緊貼設置的頂針面板8和頂針底板9,公模型框15背面設有的公模型芯的一端與頂針面板8滑動連接。
所述分流板3、A板4、B板5和方鐵6的側面上均設有吊環(huán),方便模具整體的組裝和吊運。
所述A板5和B板5上設有定位塊,定位塊的一端通過螺栓固設在A板4上,另一端通過螺栓固定在B板5上。
本實用新型的制造原理是:首先對3D造型1進行虛擬分析,改善3D造型1因設計不合理所產(chǎn)生的不良問題,如壁厚不平均所產(chǎn)生的縮水、厚薄印和外觀熔接線等,膠位出模角度、尖鋼薄鋼、分型線、鍛差線等,調(diào)整好重要裝配公差尺寸,確認3D造型1所用的塑料物性表,獲取合理收縮率;通過模流走膠分析尋找最佳進膠點位置,合理布局運水冷卻,避免3D造型1產(chǎn)品變形;
滿足第一點要求時,調(diào)整3D造型1最佳出模方向,定義出母模公模鋼料大小和厚度后,以3D造型1進行求差,再按第一點改善好的3D造型1分型線、鍛差線設計出分型面,得出單一的母模型框10和公模型框15;
滿足第二點要求時,計算3D造型1的重量與注塑機的射膠量,定義出注塑機的大小與模胚大小和流道系統(tǒng);
滿足第三點要求時,將母模型框10和公模型框15,布局好頂出,導入模流分析時的運水布局;
滿足第四點要求時,在產(chǎn)品周圈設計好排氣,優(yōu)化加工工藝,模具上各運動零部件的模擬分析;
同時滿足以上五點后,將模具各零部件通過精密機械設備精加工后完成,加工公差在正負0.02MM范圍內(nèi),檢測后進行裝配,然后試模注塑成型得出實體3D造型產(chǎn)品。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模具裝夾在注塑機上合模后,注塑機炮咀對模具的注膠口進行高壓射膠,將已熱融的原料打入母模型框10和公模型框15內(nèi),然后進行冷卻成型,開模后頂出產(chǎn)品,實現(xiàn)了虛擬數(shù)據(jù)3D造型1轉(zhuǎn)變?yōu)閷嶓w產(chǎn)品。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nèi),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