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飼料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飼料分裝除塵一體機。
背景技術:
目前,飼料原料經(jīng)粉碎機粉碎后會產(chǎn)生大量的粉塵,并有粉碎不完全的大顆粒存在,進行飼料包裝前需要將各種粉塵進行清除,并將大顆粒進行篩選出來后才能對其進行包裝,否則將嚴重影響飼料的品質(zhì),影響生產(chǎn)環(huán)境,目前飼料除塵和包裝是分開來進行的需要兩臺設備分別進行,占用空間大,生產(chǎn)購買成本高,同時運輸物料增加了勞動強度和成本。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飼料分裝除塵一體機,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目前飼料除塵和包裝采用兩臺設備分別進行,占用空間大,生產(chǎn)購買成本高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
飼料分裝除塵一體機,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圍成依次連通的除塵腔和分裝腔,所述除塵腔與設置在所述殼體上的入料口連通,
除塵腔內(nèi)設置有若干個上下依次設置的傳送帶,相鄰兩個傳送帶之間,以及傳送帶與殼體之間均設置有除塵風道,除塵風道與除塵筒連通,
所述分裝腔內(nèi)設置有送料絞龍,所述送料絞龍下方設置有若干個依次分布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與所述分裝腔的連接處設置有濾網(wǎng),
所述除塵筒包括筒體,所述筒體一端通過粉塵入口與所述除塵腔連通,另一端設置有延伸至所述筒體內(nèi)部的出塵道,所述筒體底部設置有集塵箱,所述出塵道上部設置有出塵口。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出塵道的下端低于所述粉塵入口的下端。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出塵道頂部設置有擋板,所述出塵口位于所述擋板下方。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粉塵入口設置在所述除塵腔下部。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集塵箱為集塵抽屜,滑動設置在所述筒體上。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除塵風道的入口端設置有濾網(wǎng),所述濾網(wǎng)與所述傳送帶的夾角為100°~135°。
本實用新型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通過多個傳送帶的錯落排布,與除塵風道的配合設置,有效實現(xiàn)了物料中粉塵的分離,并通過獨特的除塵筒設置,在有限的空間內(nèi)實現(xiàn)了較大的粉塵沉積及處理。同時,分裝腔與除塵腔的合理布局,實現(xiàn)了分裝和除塵功能的一體化設置。這一設置使得本設備在具有多種功能的同時,結構緊湊,布局合理,有效節(jié)省了占地空間、生產(chǎn)及購買成本高,同時在除塵和分裝的過程中均有自動送料裝置配合完成,無需人工搬運,有效降低了運輸物料的勞動強度和成本。
2、本實用新型集塵箱為集塵抽屜,增加了集塵箱安裝和取下的便捷性,提高了除塵時的工作效率。
除塵風道的入口端設置有濾網(wǎng),濾網(wǎng)的設置避免了物料誤入除塵風道的情況發(fā)生,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設置科學合理。濾網(wǎng)與傳送帶的夾角設為100°~135°,使得落至濾網(wǎng)上的物料可更快速的滑落至傳送帶上,且不易造成濾網(wǎng)堵塞。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殼體,2-除塵腔,3-分裝腔,4-傳送帶,5-除塵風道,6-除塵筒,61-筒體,62-粉塵入口,63-出塵道,64-集塵箱,65-出塵口,66-擋板,7-送料絞龍,8-出料口,9-濾網(wǎng),10-入料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飼料分裝除塵一體機,包括殼體1,殼體1圍成依次連通的除塵腔2和分裝腔3,除塵腔2與設置在殼體1上的入料口10連通,
除塵腔2內(nèi)設置有若干個上下依次設置的傳送帶4,相鄰兩個傳送帶4之間以及傳送帶4與所述殼體1之間均設置有除塵風道5,除塵風道5與除塵筒6連通,
分裝腔3內(nèi)設置有送料絞龍7,送料絞龍7下方設置有若干個依次分布的出料口8,出料口8與分裝腔3的連接處設置有濾網(wǎng)9,
除塵筒6包括筒體61,筒體61一端通過粉塵入口62與除塵腔2連通,另一端設置有延伸至筒體61內(nèi)部的出塵道63,筒體61底部設置有集塵箱64,出塵道63上部設置有出塵口65。
使用時,將物料從入料口10送入除塵腔2,隨傳送帶4進行傳送,經(jīng)除塵后送入分裝腔3,在送料絞龍7的傳送過程中,經(jīng)依次排布的不同規(guī)格濾網(wǎng)9篩選,實現(xiàn)不同顆粒度物料的分裝作業(yè)。其中,傳送帶4為上下依次設置的多個,當物料從一個傳送帶落至下一個傳送帶時,物料中夾雜的粉塵在抽風機的作用下進入除塵風道5中,通過除塵筒6排出。
物料傳送過程中收集的粉塵通過粉塵入口62進入筒體61內(nèi),再依次經(jīng)過筒體61內(nèi)部通道、出塵道63,由出塵口65排出。在通過筒體61內(nèi)部通道時,粉塵在重力的作用下,將逐漸落到筒體61底部的集塵箱64內(nèi),進行集中清理。其中,出塵道63延伸至筒體61內(nèi)部,迫使向上移動的粉塵在出塵道63邊沿的阻擋下被迫向下移動,再經(jīng)過較長的出塵道63沿筒體61外沿排出,有效增加了粉塵在筒體61內(nèi)的流動路程和時間,使得更多的粉塵有機會沉淀下來,從而使得排入到空氣中的粉塵含量符合排放標準,符合節(jié)能環(huán)保的使用要求。
本實用新型通過多個傳送帶的錯落排布,與除塵風道的配合設置,有效實現(xiàn)了物料中粉塵的分離,并通過獨特的除塵筒6設置,在有限的空間內(nèi)實現(xiàn)了較大的粉塵沉積及處理。同時,分裝腔與除塵腔的合理布局,實現(xiàn)了分裝和除塵功能的一體化設置。這一設置使得本設備在具有多種功能的同時,結構緊湊,布局合理,有效節(jié)省了占地空間、生產(chǎn)及購買成本高,同時在除塵和分裝的過程中均有自動送料裝置配合完成,無需人工搬運,有效降低了運輸物料的勞動強度和成本。
進一步,出塵道63的下端低于粉塵入口62的下端。
出塵道63的下端低于粉塵入口62的下端,使得粉塵進入筒體61后,必須向下移動一部分才能進入出塵道63排出,這一設置有效加長了粉塵在筒體61內(nèi)的流動路程和時間,更利于粉塵的沉淀。
進一步,出塵道63頂部設置有擋板66,出塵口65位于擋板66下方。
擋板66的設置進一步增加了粉塵在出塵道63的停留時間,增加了粉塵在筒體61內(nèi)的沉積量,設置合理。
進一步,粉塵入口62設置在除塵腔2下部。
粉塵入口62設置在除塵腔2下部可有效降低粉塵進入筒體61后的運行速度,進一步確保了粉塵在筒體61內(nèi)的停留時間和沉積量,結構合理。
進一步,集塵箱64為集塵抽屜,滑動設置在筒體61上。
集塵箱64設為集塵抽屜,增加了集塵箱64安裝和取下的便捷性,提高了除塵時的工作效率。
進一步,除塵風道5的入口端設置有濾網(wǎng)9,濾網(wǎng)9與傳送帶4的夾角為100°~135°。
濾網(wǎng)9的設置避免了物料誤入除塵風道5的情況發(fā)生,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設置科學合理。濾網(wǎng)9與傳送帶4的夾角設為100°~135°,使得落至濾網(wǎng)9上的物料可更快速的滑落至傳送帶4上,且不易造成濾網(wǎng)9堵塞。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