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重型筒體垂直吊裝夾具,尤其適用于預制混凝土井筒的吊裝和放置。
背景技術:
目前重型筒體的垂直吊裝作業(yè)主要通過鋼絲繩纏繞固定進行吊裝的,尚無專用夾具,因此存在著受力條件差、操作過程繁瑣、安全性不易保證等問題,為此,中國發(fā)明專利號為cn201210099319.5,授權公告號為cn102602801b,名稱為“重型筒體垂直吊裝夾具”公開了能夠有效起吊重型筒體的技術方案,但是,該技術由于需要使用液壓動力的輔助作用,致使系統(tǒng)復雜,設備的造價較高,由于液壓系統(tǒng)還容易造成泄漏污染環(huán)境,并且機動性較差,不能夠適應較多的工作場所。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xiàn)有的技術所存在的缺陷,本發(fā)明提出一種對該技術改進的新型的重型筒體垂直吊裝夾具。
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重型筒體垂直吊裝夾具,它包括上連接盤(1)、下連接盤(2)、上肘桿(3)、下肘桿(4)、摩擦塊(5)、拉力桿(6)、限位凸臺(7)、主吊鉤(8)、副吊鉤(9),所述的拉力桿(6)同時貫穿連接盤(1)與下連接盤(2)的中間通孔,在拉桿(6)的底部固定連接有限位凸臺(7),該限位凸臺(7)使下連接盤(2)不至于從拉力桿(6)上脫落,在所述的拉力桿(6)的甚至有懸掛吊鉤或鋼絲繩的主吊鉤(8),在上連接盤(1)的周向均布地、活動地與若干根上肘桿(3)的一端相鉸接,在下連接盤(2)的周向均布地、活動地與若干根下肘桿(4)的一端相鉸接,上肘桿(3)與下肘桿(4)的數量相等,且上下位置一一對應,每一個上下對應的上肘桿(3)與下肘桿(4)的端部用銷軸活動地鉸接在一起,其中的每一個上肘桿(3)或下肘桿(4)的端部固定有摩擦塊(5),在上連接盤(1)的上部固定有副吊鉤(9)。
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是:由于起重設備一般都具有主起吊鉤與副起吊鉤,其中的主起吊鉤主要用于重物的起重,副起吊鉤配合主起吊鉤工作,在本發(fā)明中,起重設備的主起吊鉤與拉力桿(6)上端的主起吊鉤(8)相連,起重設備的副起吊鉤與本發(fā)明中的副吊鉤(9)相連,剛開始起吊之前,起重機的副吊鉤處于承重狀態(tài),而主吊鉤處于防松狀態(tài),此時,由于重力的作用,下連接盤(2)下墜,并同時帶動與其相鉸接的下肘桿(4)端部下降,顯然,摩擦塊(5)的位置整體向內收縮,此時可以將整個筒體垂直吊裝夾具置放與待起吊筒體的內孔中,接著防松起重機的副吊鉤,起重機的主吊鉤開始工作,此時的起重機主吊鉤拉動拉力桿(6),顯然,此時上肘桿(3)與下肘桿(4)與各自連接盤相鉸接的部位向一起收縮,并將摩擦塊向外撐開,與待起重的筒體內部接觸。
有益效果: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不適用輔助的液壓系統(tǒng),不但結構簡單,設備的造價低,而且由于不受液壓系統(tǒng)的使用條件限制、可以適應較多的場合,并且不會造成環(huán)境的污染。
附圖說明
附圖是本發(fā)明的結構原理圖。
圖中所示:1是上連接盤、2是下連接盤、3是上肘桿、4是下肘桿、5是摩擦塊、6是拉力桿、7是限位凸臺、8是主吊鉤、9是副吊鉤。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是:
一種重型筒體垂直吊裝夾具,它包括上連接盤(1)、下連接盤(2)、上肘桿(3)、下肘桿(4)、摩擦塊(5)、拉力桿(6)、限位凸臺(7)、主吊鉤(8)、副吊鉤(9),所述的拉力桿(6)同時貫穿連接盤(1)與下連接盤(2)的中間通孔,在拉桿(6)的底部固定連接有限位凸臺(7),該限位凸臺(7)使下連接盤(2)不至于從拉力桿(6)上脫落,在所述的拉力桿(6)的頂部設置有懸掛吊鉤或鋼絲繩的主吊鉤(8),在上連接盤(1)的周向均布地、活動地與若干根上肘桿(3)的一端相鉸接,在下連接盤(2)的周向均布地、活動地與若干根下肘桿(4)的一端相鉸接,上肘桿(3)與下肘桿(4)的數量相等,且上下位置一一對應,每一個上下對應的上肘桿(3)與下肘桿(4)的端部用銷軸活動地鉸接在一起,其中的每一個上肘桿(3)或下肘桿(4)的端部固定有摩擦塊(5),在上連接盤(1)的上部固定有副吊鉤(9),其中,副吊鉤(9)與起重機的副吊鉤相連,主吊鉤(8)與起重機的主吊鉤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