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碼垛機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并聯滑動微調式碼垛機。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yè)化程度的不斷深入,機械化作業(yè)成為了社會發(fā)展的一大趨勢,如今的包裝碼垛行業(yè)也大都采用機械化作業(yè)。通過輸送帶傳輸到一定的位置,再由機械手抓取再輸送帶上的物件進行碼垛,傳統(tǒng)的碼垛機由于待抓取物件緊貼著輸送帶,機械手在抓取的過程中不容易從底部徹底的抓牢物件,造成掉落或者損壞物件,另外機械手一般結構復雜,如發(fā)明名稱為一種多自由度抱緊搬運式碼垛裝置(申請?zhí)枮镃N201610759104.X)的專利,工作之前工作人員依據碼垛位置調整好本裝置執(zhí)行機構的位置,隨后三級伺服電機通過三級絲桿驅動執(zhí)行機構框架往下移動,開口寬度調節(jié)電機通過主動帶輪、從動帶輪和同步帶驅動滑塊一和滑塊二相向運動,待執(zhí)行機構框架運動至袋裝硫酸鋇上方時,拉桿驅動轉桿向內傾轉,從而將袋裝硫酸鋇夾緊,將袋裝硫酸鋇運送至指定的位置后釋放,至此完成轉運工作。能快速的袋裝硫酸鋇的轉運與碼垛,自由度高,裝置的工作效率和自動化程度高,減少操作人員的體力付出。但其結構較為復雜,且操作過程中對工人的操作水平要求較高,難以滿足生產的需要。
發(fā)明名稱為基于機械手的分類碼垛設備(申請?zhí)枮镃N201610702009.6)的專利,包括載具輸送線,載具輸送線包括依次設置的進料輥道傳送帶、從動輥道和定位輥道傳送帶,載具輸送線上方設置有撕膜識別機構,定位輥道傳送帶側還設置有底座,底座上設置有六軸機械手,六軸機械手上設置有抓取機構,六軸機械手周邊還設置有良品放置區(qū)、不良品放置區(qū)和貼標機構。定位效果好,精度高,并且減少人工介入,對產品傷害小。但其結構較為復雜,且操作過程中對工人的操作水平要求較高,難以滿足生產的需要。
綜上所述,現有的碼垛機普遍存在結構原理復雜、勞動強度較大等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并聯滑動微調式碼垛機,以解決現有的碼垛機結構原理復雜、勞動強度較大等技術問題。
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一種并聯滑動微調式碼垛機,包括車架、滑柱、滑塊、并聯機構和執(zhí)行機構,滑柱一側設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頂部開設有第三滑槽,滑柱下端與車架連接,滑塊包括有分別設置在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內的第一滑塊、第二滑塊和第三滑塊,并聯機構包括第一執(zhí)行子鏈、第二執(zhí)行子鏈和第三執(zhí)行子鏈,第一執(zhí)行子鏈、第二執(zhí)行子鏈和第三執(zhí)行子鏈的一端分別設置在第一滑塊、第二滑塊和第三滑塊上,另一端設置在執(zhí)行機構上。
所述滑柱下端凸軸通過轉動副與車架連接。
所述車架上部中心設置一圓形孔。
所述圓形孔的直徑為1mm、深度為1mm。
所述車架底部安裝有若干個萬向輪。
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長25mm、寬2mm、高2mm。所述第三滑槽長5mm、寬2mm、高2mm。
所述滑柱呈長方體,長邊均倒2mm的圓角。
所述第一滑塊、第二滑塊和第三滑塊均通過移動副設置在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內,滑塊均由電機驅動。
所述執(zhí)行機構包括相互連接的轉動塊和機械手。
所述轉動塊呈長方體。
所述機械手呈U型。
所述轉動塊上方設置有速度傳感器。
所述滑柱頂部設置的位置傳感器和速度傳感器進行信號互換。
所述第一執(zhí)行子鏈包括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和第三連桿,第一連桿一端通過轉動副與第二連桿一端連接,第二連桿另一端通過轉動副與第三連桿一端連接。
所述第二執(zhí)行子鏈包括第四連桿和第一液壓機構,第四連桿一端通過轉動副與第一液壓機構一端連接。
所述第一液壓機構包括第一液壓主動桿和第一液壓從動桿,第一液壓主動桿和第一液壓從動桿通過移動副連接。
所述第三執(zhí)行子鏈包括第二液壓機構和第五連桿,第五連桿一端通過轉動副與第二液壓機構連接。
所述第二液壓機構包括第二液壓主動桿和第二液壓從動桿,第二液壓主動桿和第二液壓從動桿通過移動副連接。
本發(fā)明通過將滑塊安裝在滑柱上,并由電機進行驅動,滑塊在滑槽內移動的過程中控制并聯機構進行運動,從而控制執(zhí)行機構對物件進行碼垛作業(yè);轉動塊上方安裝有速度傳感器,用于監(jiān)測機械手移動速度;滑柱頂部安裝的位置傳感器和速度傳感器進行信號互換,安裝在車架底部的萬向輪可以帶動整個碼垛機進行移動,從而擴大作業(yè)范圍。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fā)明通過并聯機構剛度大、易于控制的工作特性,從而控制執(zhí)行機構,使碼垛機結構原理簡單,工作范圍大,減輕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并聯滑動微調式碼垛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所述滑柱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所述車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所述第一液壓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所述的第二液壓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車架;2~滑柱;3~電機;4~滑塊;5~第一滑塊;6~第二滑塊;7~第三滑塊;8~并聯機構;9~第三執(zhí)行子鏈;10~第二液壓機構;11~第五連桿;12~第四連桿;13~第一液壓機構;14~第二執(zhí)行子鏈;15~機械手;16~轉動塊;17~執(zhí)行機構;18~第三連桿;19~第二連桿;20~第一執(zhí)行子鏈;21~第一連桿;22~凸軸;23~第一滑槽;24~第二滑槽;25~第三滑槽;26~圓形孔;27~萬向輪;28~第一液壓主動桿;29~第一液壓從動桿;30~第二液壓主動桿;31~第二液壓從動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方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的描述。實施例僅僅是對該發(fā)明的舉例說明,不是對本發(fā)明的限定,實施例中未作具體說明的步驟均是已有技術,在此不做詳細描述。
實施例
如圖1所示,一種并聯滑動微調式碼垛機,包括車架1、滑柱2、滑塊4、并聯機構8和執(zhí)行機構17。
如圖3所示,所述車架1上部中心開有一圓形孔26,該圓形孔的直徑為1mm、深度為1mm,車架1底部安裝有若干個萬向輪27,萬向輪的數量具體為4個。
如圖2所示,所述滑柱2一側開有第一滑槽23和第二滑槽24,第一滑槽23和第二滑槽24結構相同,長25mm、寬2mm、高2mm;滑柱頂部開設有第三滑槽25,第三滑槽25長5mm、寬2mm、高2mm;滑柱2整體呈長方體,長邊均倒2mm的圓角;滑柱2下端凸軸22通過轉動副與車架1連接,且該凸軸22安裝在車架1上的圓形孔26內?;?頂部安裝的位置傳感器和速度傳感器進行信號互換。
所述滑塊4包括有第一滑塊5、第二滑塊6和第三滑塊7,第一滑塊5通過移動副安裝在第一滑槽23內,第二滑塊6通過移動副安裝在第二滑槽24內,第三滑塊7通過移動副安裝在第三滑槽25內,第一滑塊5、第二滑塊6和第三滑塊7均由電機驅動34,使第一滑塊5、第二滑塊6和第三滑塊7在第一滑槽23、第二滑槽24、第三滑槽滑槽內移動。
所述并聯機構8包括第一執(zhí)行子鏈20、第二執(zhí)行子鏈14和第三執(zhí)行子鏈9。
所述第一執(zhí)行子鏈20包括第一連桿21、第二連桿19和第三連桿18,第一連桿21一端通過轉動副與第一滑塊5連接,第一連桿21另一端通過轉動副與第二連桿19一端連接,第二連桿19另一端通過轉動副與第三連桿18一端連接。
所述第二執(zhí)行子鏈14包括第四連桿12和第一液壓機構13,第四連桿12一端通過轉動副與第二滑塊6連接,第四連桿12另一端通過轉動副與第一液壓機構13一端連接。
所述第三執(zhí)行子鏈9包括第二液壓機構10和第五連桿11,第二液壓機構10主動桿端通過轉動副與第三滑塊7連接,第二液壓機構10從動桿端通過轉動副與第五連桿11一端連接,第五連桿11另一端通過轉動副與第一液壓機構13從動桿端、第三連桿18連接,且連接在執(zhí)行機構17上。
如圖4所示,所述第一液壓機構13包括第一液壓主動桿28和第一液壓從動桿29,第一液壓主動桿28和第一液壓從動桿29通過移動副連接,且移動距離為0-20mm;如圖5所示,所述第二液壓機構10包括第二液壓主動桿30和第二液壓從動桿31,第二液壓主動桿30和第二液壓從動桿31通過移動副連接,且移動距離為0-20mm。
所述執(zhí)行機構17包括有轉動塊16和機械手15,所述轉動塊16呈長方體,機械手15呈U型;所述轉動塊16一端通過轉動副與并聯機構8的第三連桿18、第五連桿11和第一液壓機構13的從動桿聯接處連接,轉動塊16另一端通過轉動副與機械手15連接;所述轉動塊16上方安裝有速度傳感器,用于監(jiān)測機械手移動速度。
本發(fā)明通過將滑塊4安裝在滑柱2上,并由電機3進行驅動,滑塊4在滑槽內移動的過程中控制并聯機構8進行運動,從而控制執(zhí)行機構17對物件進行碼垛作業(yè);轉動塊16上方安裝有速度傳感器,用于監(jiān)測機械手15移動速度;滑柱2頂部安裝的位置傳感器和速度傳感器進行信號互換,安裝在車架1底部的萬向輪27可以帶動整個碼垛機進行移動,從而擴大作業(yè)范圍。通過并聯機構8、轉動塊16以及機械手15配合使用,實現對抓取的物件進行舉升和平移。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好實例,并非對本發(fā)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發(fā)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換材料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