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分配器,特別是一種用于分配將被覆在填充負載的托盤上的拉伸薄膜的分配器。
背景技術:
通過郵政服務或其他遞送服務遞送貨物正變得越來越普遍,特別是隨著網(wǎng)購的普及。由于貨物的吞吐量需要滿足不斷增加的訂單數(shù)量要求,這樣的業(yè)務依賴于高效的倉儲配送實施。此外,存貨的存儲和貨物運輸至商店樓面必須與經(jīng)常光顧這種店鋪的顧客的需求跟上。
這種商業(yè)產(chǎn)品在托盤或其他類似的存儲容器上運輸,而物品必須牢固地容納在外部包裝內(nèi),以使托盤負載物單元化并確保物品的損傷最小。
通常使用拉伸薄膜,或拉伸包裹件,通常是高度可拉伸的塑性薄膜,來包裹貨物,從而薄膜的彈性恢復使貨物保持緊密束縛,確保增強的捆扎效果被施加到所容納的產(chǎn)品。使用拉伸薄膜還提供了更有效的單元負載的處理和儲存,一定程度的防篡改,以及可以防止偷盜包裹。該薄膜還被認為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防灰、防水以及在某些情況下(取決于拉伸包裹件的材料)防陽光的保護。
通常還在機場使用這樣的拉伸包裹件產(chǎn)品,由此使個人的手提箱被拉伸包裹件所包圍,以確保所容之物被保護在其中。
拉伸包裹件分配器是已知的,由此分配器包括用于接收和支撐拉伸包裹件卷的芯的軸。分配器被設計成在所述分配器的頂部和側部被保持,以使包裝被覆到所需的物品上。分配器還可以包括用于提供阻力的制動系統(tǒng),以便產(chǎn)生薄膜的拉伸。然而,這類分配器已知使用麻煩,因為把手的位置根本不符合人體工程學分布。這導致用戶的手處于非傳統(tǒng)的位置,使他們俯身,這可能導致背部或相關的傷害。此外,把手配置導致用戶可能選擇不通過把手來握住分配器,這會提供不舒服的用戶體驗,因為用戶不得不握住鋒利的金屬邊緣或因為分配器滑出用戶的手。目前可用的分配器也被認為是笨重的并且當它們用傳統(tǒng)的材料鋼制成時,分配器很沉重。在某些情況下,用新的裝填物來復新分配器是困難且費時的。
為了改進移去已用完的薄膜卷的時間,已知的是使用具有間隔開的第一和第二連接器的分配器,從而在第一和第二連接器之間提供拉伸包裹件卷。雖然有可能不再需要從軸上移去拉伸包裹件的芯,這樣的系統(tǒng)已經(jīng)被發(fā)現(xiàn)在插入更換的拉伸包裹件時很麻煩,因此這樣的分配器的再裝填仍然被認為是耗時的。薄膜卷是一個標準產(chǎn)品,所以分配器不能被優(yōu)化,從而使得在薄膜被覆到待被包裝的負載上時,薄膜卷可以相對于分配器打滑。
因此,為了加快覆膜過程,并消除在再裝填分配器的時間的損失,已知的是用戶完全拋棄分配器并用手來覆膜。雖然這通常比使用當前包裝分配器更有效,這樣無法對薄膜的拉伸提供控制,并且手很疲勞,因為使用這種方式過長時間可導致潰瘍或水泡。此外,以這種方式覆膜通常導致在包裝托盤使采用不正確的身體位置,而這又可能導致受傷。當拉伸包裹件要被覆到托盤的底部區(qū)域時特別是這種情況。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因此,本發(fā)明及其實施例旨在解決至少某些上述問題和需求。尤其是,它能夠以有效的和人體工程學的方式來應用拉伸包裝膜,從而當將包裝膜覆到含有負載的托盤時,產(chǎn)生良好的工作實踐。這除了提供所述膜的安全防滑保留,薄膜的光滑一致的動作和優(yōu)化張力控制使用戶能有望減少背部和相關的傷害。此外,在使用分配器的同時,用于插入和移去薄膜卷的改進的機構有助于包裝托盤及其負載。因此,本發(fā)明提供改進的用戶體驗,分配器以此幫助拉伸包裝過程。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分配包裝膜的系統(tǒng),該設備包括:
分配器,具有第一連接器部和與第一連接器部間隔開的第二連接器部;和
包裝膜卷,包括芯,芯具有卷繞在其上的包裝膜,包裝膜卷被配置成在第一連接器部和第二連接器部之間延伸,其中芯的壁的至少一個端部和/或包裝膜的邊緣為異形并可與位于第一連接器部或第二連接器部的遠端部的互補的互鎖構件互鎖,以防止包裝膜相對于分配器的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部的橫向移動。
芯是管狀的。
分配器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主體;
第一連接器部被配置成靠近主體的第一端部;
第二連接器部被配置在主體的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沿公共軸線彼此間隔開,其中包裝膜沿公共軸線被設置在第一連接器部和第二連接器部之間。
包裝膜的邊緣的芯的壁的異形端部的至少一部分可限定可互鎖結構的母部分,第一連接器部和/或第二連接器部的互鎖構件限定可互鎖結構的公部分,由此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是可接合的。
芯的和/或包裝膜的異形邊緣的至少一部分由位于芯的端部和/或卷繞在芯上的包裝膜的邊緣的凹口提供。
凹口從芯的邊緣延伸至與芯的邊緣間隔開的位置,使得凹口大致平行于芯的縱向軸線延伸。
所提供的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定位成彼此徑向相對。
第一連接器和/或第二連接器上的互補的互鎖構件是可接收在凹口之內(nèi)的突起。
互鎖構件包括第一圓盤部、位于第一圓盤部的中心的管狀輪轂以及在第一方向上從輪轂延伸的第一突起和在第二方向上從輪轂延伸的第二突起。因此,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徑向相對。
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可以是限定槳狀結構的細長突起。
第一連接器部或第二連接器部包括包裝膜張力控制器。
張力控制器終止第一連接器部或第二連接器部的上端部。
張力控制器包括可調(diào)節(jié)部,可調(diào)節(jié)部是可旋轉的并且與配置在張力控制器和薄膜卷的端部之間的可移動部分機械連接,以便提供薄膜的張力控制。
可調(diào)節(jié)部是可旋轉的旋鈕,可移動部分是具有夾緊機構的螺栓。
夾緊機構包括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螺母,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在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之間配置,在第一配置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設置成彼此接觸,使螺母能在第一方向上沿螺栓的螺紋移動,在第二配置中,螺母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被間隔開,以便提供禁止螺母沿螺栓的縱向軸線移動的自由輪轉狀態(tài)。
系統(tǒng)包括用于在自由輪轉狀態(tài)和可移動狀態(tài)之間配置夾緊機構的快速釋放機構。
系統(tǒng)包括用于驅動夾緊機構的可移動狀態(tài)的驅動器。
驅動器被配置為終止主體的第一端部。
驅動器是按鈕開關。
驅動器與夾緊機構機械連接。
系統(tǒng)包括偏置構件,偏置構件與夾緊機構機械連接,并且用于在驅動器驅動的時候使螺母和螺紋之間可以相對移動。
偏置構件被配置成偏置螺母,使得其在與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移動。
偏置構件是彈簧。
系統(tǒng)包括制動機構,制動機構位于第一連接器部并配置成,當施加制動時,防止薄膜的芯的旋轉運動。
制動機構包括位于第一連接器部的底部的橡膠化材料。
第一連接器部由第一互鎖構件終止,第二連接器部由第二互鎖構件終止。第一異形邊緣與第二異形邊緣相同。
第一連接器部的第一異形邊緣可與薄膜卷的一個端部的異形邊緣互鎖,第二連接器部的第二異形邊緣可與薄膜卷的另一個端部的異形邊緣互鎖,以防止分配器和薄膜卷之間的相對橫向移動。
主體包括第一彎曲部和第二彎曲部,筆直部被定位在第一彎曲部和第二彎曲部之間。
系統(tǒng)包括位于至少一個彎曲部上的第一把手。
把手位于彎曲部上,彎曲部位于直部上方。
系統(tǒng)包括定位在直部上的第二把手。
第二把手定位在直部的底部。
第一把手和/或第二把手由橡膠制成,使用戶能夠牢固地抓握系統(tǒng)。
分配器包括底部腳,底部腳被連接到第一連接器部或第二連接器部的底部區(qū)域。
底部腳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彎曲的邊緣。
異形端部由從包裝膜的芯的側邊緣延伸的突起提供。
在第一連接器和/或第二連接器上的互補的互鎖輪廓是用于接收突起的凹槽。
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在上述系統(tǒng)中使用的分配器:
主體,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第一連接器部,配置成靠近主體的第一端部;
第二連接器部,配置在主體的第二端部,第一連接器部和第二連接器部沿公共軸線彼此間隔開;
其中至少第一連接器部由第一互鎖裝置終止,第一互鎖裝置可配置為在使用時與設在芯的壁中的和/或卷繞在芯上的包裝膜的邊緣中的對應的異形邊緣配合,以被固定地沿公共軸線設置在第一連接器部和第二連接器部之間,從而防止薄膜卷和分配器之間的相對橫向移動。
分配器還包括控制單元,控制單元配置成在第一狀態(tài)中共同施加張力至薄膜卷,而在第二狀態(tài)中提供薄膜從分配器的快速釋放。
控制單元包括具有夾緊機構的螺栓。
夾緊機構包括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螺母,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在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之間配置,在第一配置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設置為彼此接觸,使螺母能在第一方向上沿螺栓的螺紋移動,在第二配置中,螺母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被間隔開,以便提供禁止螺母沿螺栓的縱向軸線移動的自由輪轉狀態(tài)。
分配器還包括偏置構件,偏置構件與夾緊機構機械連接,并且用于當螺母在第一狀態(tài)時使螺母和螺紋之間能相對移動。
第二連接器部由第二互鎖裝置終止,第二互鎖裝置可配置為在使用時與位于芯的壁中的和/或包裝膜的邊緣中的對應的異形邊緣配合,以被固定地沿公共軸線設置在第一連接器部和第二連接器部之間。
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在上述的系統(tǒng)中使用的包裝膜卷,包裝膜卷包括:
主芯,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和
一段長度的包裝膜,包裝膜配置成繞芯包裹,從而在使用時包裝膜可從芯上移去,
其中芯的壁和/或卷繞在芯上的包裝膜的邊緣包括至少一個異形邊緣;
輪廓被成形和配置成使得在使用中異形邊緣可接收并且可互鎖在分配器的可配合端部中,從而防止薄膜卷和分配器之間的相對橫向移動。
異形邊緣設在芯的每個端部。
異形邊緣包括凹口。
凹口包括位于芯或繞芯包裹的薄膜的邊緣中的切口部。
盡管以上已經(jīng)描述了本發(fā)明,但任何上文描述的、或者在下文中的描述、附圖或權利要求的特征的任何發(fā)明性組合都可被擴展到。例如,關于本發(fā)明的任何一個方面的所描述的任何特征都被理解為有關于本發(fā)明的任何其他方面被公開。
附圖說明
本發(fā)明現(xiàn)在將僅通過實施例的方式,參考所附附圖進行描述,其中: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的分配器的立體圖;
圖2是圖1的分配器的側視圖;
圖3是圖1的分配器的正視圖;
圖4是圖1的分配器的俯視圖;
圖5是圖1的分配器的分解立體圖;
圖6是圖1的分配器中使用的快速釋放張力控制器機構的立體圖;
圖6a是處于解鎖配置時,圖1的分配器中使用的快速釋放張力控制器機構的正視剖視圖;及
圖6b是處于鎖定配置時,圖1的分配器中使用的快速釋放張力控制器機構的正視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參照圖1,示出了一種用于分配包裝膜的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包括分配器,分配器具有第一連接器部1和從第一連接器部1間隔開的第二連接器部2。包裝膜卷包括芯3,芯3具有繞在其上的包裝膜,并且包裝膜卷被配置為在分配器的第一連接器部1和第二連接器部2之間延伸。包裝膜的芯的至少一個端部壁為異形并且可與位于第一連接器部1的遠端部的互補的互鎖裝置互鎖,從而防止包裝膜相對于分配器的橫向移動并防止芯相對于分配器滑動。第一和第二連接器部1和2是可旋轉的,以允許包裝膜的旋轉。因此分配器不會與行業(yè)中供給的標準薄膜卷一起使用,因為此標準薄膜卷被防止用設在第一連接器部上的互補的互鎖裝置安裝。
分配器包括主體,主體的至少一部分是弧形路徑。主體具有第一端部4和第二端部5。第一連接器部1被配置成接近于主體的第一端部4。第一端部4在正常工作使用時以及當在通常的儲存位置時被定位在第二端部5的下方。因此,第一連接器部1位于分配器的底部。
第二連接器部2被配置在主體的第二端部5,第二端部5被認為是頂端區(qū)域。在第一和第二連接器部1和2有效地起到套管的作用,并沿著公共軸線彼此間隔開,使得連接器部的遠端部被配置成彼此面對。在第一和第二連接器部之間的距離可以,例如,是在350毫米至650毫米之間,比如說在一個具體的示例性實施例中為400毫米和500毫米之間,但本發(fā)明絕無意在對此進行限制。
參照附圖中的圖5,包裝膜的異形端部的至少一部分限定可互鎖結構的母部分(未示出),第一連接器部1的互鎖裝置限定可互鎖結構的公部分7,由此母部分(未示出)和公部分7是可接合的。
異形端部包括中斷的周緣,其中芯的中斷的周緣限定了階梯狀外形。因此,異形端部不僅僅如同所提供的標準包裝膜卷那樣是線性的。包裝膜芯的異形邊緣是由位于芯的壁中的凹口或凹槽(如圖2)提供的,并且位于芯3的一個端部和/或由芯3支撐的包裝膜的邊緣。凹槽或凹口(未示出)是,例如,設在包裝膜的芯3的壁中的切口部。卷的芯3是端部開放式的,即,芯3的形狀是管狀的。凹口位于管的壁中并且與管的開口分開并且不同。
第一和第二凹口(部分如圖2中所示)包括壁的第一切口部和與第一切口部的壁徑向相對的第二切口部。切口部或凹口從芯的側邊緣延伸至與芯的邊緣間隔開的位置,使得凹口相對于芯的縱向軸線平行地延伸。
無論凹槽或凹口(未示出)的形狀,第一連接器1上的互補的互鎖裝置是被形成為可接收在凹槽或凹口(未示出)之內(nèi)的突起7。圖2示出由基板構成的第一連接器部,基板具有凸起的輪轂部,凸起的輪轂部可插入到芯的管的開口中,并且從凸起的輪轂部延伸有從圓柱形輪轂延伸至基板的邊緣的第一和第二槳狀的突起?;迨菆A盤狀結構。因此,具有邊緣平坦的芯的薄膜卷不能夠與第一連接器形成無縫接口,因為第一連接器的槳狀突起防止芯的邊緣與第一連接器部的基板接觸。
第二連接器部2以可接收在芯的內(nèi)部之中的中央圓柱部為終止,以便與第二連接器部的芯的第二端部的頂部邊緣互鎖,以便固定地將包裝膜卷安置在沿公共軸線的第一連接器部1和第二連接器部2之間。
第一互鎖裝置是被配置為在使用時被定位在包裝膜卷的芯的配合端部的凹口(未示出)接收的突起7,以便在芯3的配合端部和第一連接器部1之間實現(xiàn)互鎖狀態(tài)。突起7的第一和第二端部可接收在分別位于包裝膜卷的芯的邊緣的第一和第二徑向相對的切口部(未示出)之內(nèi)。因此,為了確保所要求的互鎖狀態(tài),凹槽被成形和配置成緊貼地接收突起7。應當理解,鎖定狀態(tài)是由卷的端部和所述連接器部的端部來實現(xiàn)的,而不是僅僅摩擦配合。其結果是,凹口的芯與分配器的第一連接器部無縫銜接。
參照附圖中的圖5,第一連接器部1定位成靠近主體的第一端部并且基本上是圓筒狀部,圓筒狀部具有延伸穿過圓筒狀部的孔1a。主體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為穿過第一連接器的孔1a。這確保了主體被連接到第一連接器,并且被定位在主體的第一端部上的驅動器14對于用戶的操縱很方便。
參照附圖中的圖6,分配器包括單個控制單元9,控制單元9提供快速釋放和張力控制。
張力控制器10終止了第二連接器部2的大致圓筒狀部的上端部。張力控制裝置10調(diào)整薄膜卷的旋轉的速度和程度,以便所要求的張力水平施加至薄膜以使薄膜被拉伸。例如,為確保托盤的內(nèi)容被緊緊包裹,張力被增大以最小化或甚至防止薄膜卷的旋轉。張力控制器包括可旋轉旋鈕11,旋鈕11與具有單程螺紋的螺栓12和位于螺栓12上的夾緊機構機械連接。
參照附圖中的圖5,為實現(xiàn)可調(diào)式張力增益,在第一連接器部1的底部提供一片橡膠化材料22。當旋鈕11被轉動時,螺栓12的遠端部通過第二或上連接器部2在薄膜卷的頂部提供壓力。這最終使螺紋的端部與薄膜卷的頂端接觸。該壓力被向下傳遞至第一或底連接器部1。這樣就有效地在第一和第二連接器部之間擠壓卷。當更多的壓力被施加于旋鈕11的進一步驅動上時,位于第二連接器部2的底部的橡膠化復合材料起到制動器的作用。旋鈕11和復合材料結構可在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之間操作,第一配置如圖6a中所示,允許位于分配器上薄膜卷的自由旋轉,第二配置如圖6b所示,由此防止薄膜卷的旋轉。由于旋鈕11在第一和第二配置之間被配置,不同的張力點被提供。由于擠壓效應,當從薄膜卷的一個端部被防止移動時,薄膜卷的另一個端部也是一樣。
參照附圖中的圖6、6a和6b,螺栓12被疊放有可移動承托件21,例如螺母21,其可繞螺紋旋轉以便產(chǎn)生沿螺栓12縱向軸線的移動。螺母21還提供了實現(xiàn)止動效果的夾緊機構,因為夾緊機構被分成兩個部分,當這兩個部分被拉開,會使螺母在螺栓的螺紋上自由輪轉。根據(jù)旋鈕11的轉動方向,旋鈕11使承托件沿著螺栓12的縱向軸線在第一和第二方向上發(fā)生螺旋運動。此螺旋運動僅當螺母21的第一和第二部分被放在一起時發(fā)生。螺母21沿著螺栓12的縱向軸線的移動響應于卷的不同張力狀態(tài)。
為提供快速釋放效果,夾緊機構是彈簧加載的,從而當螺母21從自由輪轉狀態(tài)移去時,夾緊機構被偏置以返回到其初始位置,由此施加在卷上的張力處在最低限度。
因此,偏置構件13,例如彈簧,被配置成使得當按鈕14被壓下并且承托件從止動位置釋放時(由螺母的自由輪轉產(chǎn)生),偏置構件13使得承托件在第二縱向方向上移動,以釋放施加到卷的頂部的張力,并根據(jù)需要實現(xiàn)薄膜卷的移去或插入,即,使卷的底部的異形端部6從下連接器部1的互鎖裝置上移去。這提供了一種快速換卷系統(tǒng)。
驅動器被配置在主體的第一端部的端部,用于驅動快速釋放狀態(tài),從而驅動器是按鈕14的形式。按鈕14是彈簧加載的開口銷15的外表面,開口銷15在其內(nèi)表面15a上與偏置構件13,例如,彈簧,是機械連接的。壓下按鈕14迫使銷15在水平方向相對于螺栓12滑動,壓縮彈簧13,并斷開螺母21的兩個部分,從而打開銷14。這激活了快速釋放機構,從而使螺栓12相對于母部分迅速垂直滑動,從而減輕卷或膜的頂部的張力,并允許移去卷或薄膜的插入。釋放來自驅動鈕14的壓力,通過使彈簧13延伸,推動銷14部分回到其自然的、封閉的配置,使得螺母21的兩個部分重新聚合,解除了快速釋放機構,并且使螺母在彈簧的控制下沿螺栓移動。
因此,快速釋放機構設有單個按鈕14,一旦薄膜用盡,按下按鈕使得薄膜卷或卷的芯3被釋放。同樣地,在裝載薄膜時,整個彈簧加載機構以一個單一動作壓下以使端部定位薄膜。
一旦薄膜卷位于所需位置,用戶可向下推動扭鎖旋鈕,卷被固定到位。因此,通過一個非常有效地運用的簡單的推入匹配動作來安裝卷。
參照圖1、2和5,第一連接器部1終止主體的第一端部。正常使用中或在儲存狀態(tài)時,此端部可被認為是主體的底部16或下端部。
主部17包括第一彎曲部17a和第二彎曲部17b,筆直部17c位于其之間。第一把手18位于至少一個彎曲部上,例如位于筆直部上方的彎曲部17b。第二把手19也被定位筆直部17c上,例如第二把手位于筆直部17c的底部。
第一把手18和/或第二把手19由橡膠制成,以提供改進的用戶抓握。把手還成形為使把手以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方式模鑄人手型。
分配器包括底部腳16,底部腳16一個端部被連接到第二連接器部2的底部區(qū)域20。底部腳16的另一個端部被連接到主體的下彎曲區(qū)域17a,即第二把手下方。當分配器將被存儲到一側或當用戶在應用拉伸包裝膜時休息期間,底部腳16起到支架的作用。底部腳16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彎曲邊緣16,使得支架在當負載的下部分被薄膜包裹,彎曲邊緣16a被沿地板拖動或滑動時,起到導軌的作用。因此,分配器的一些重量被轉移到地板上,當在這個別扭高度應用時進一步減少分配器的重量。這進一步減少了對人的背部或相關的關節(jié)的影響。支架的符合人體工程學的結構也保證了薄膜在離地板適當?shù)木嚯x被應用,確保對負載的下區(qū)域的最佳卷繞。這最大限度地減少拉伸包裝膜在此區(qū)域的浪費。
結合的分配器和薄膜卷形成一種用于將薄膜覆到承載托盤的外部的系統(tǒng)。如上所述,在第一連接器部1上的第一互鎖部分(未示出)和對應的異形壁(位于薄膜卷的芯的端部)是可拆卸地可接合的。
分配器配置成與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的主芯3的非標準薄膜卷使用,一段長度的包裝膜繞芯包裹,使得包裝膜在使用時可從所述芯3上移去或不可包裹。芯3的壁和或由芯3支撐的包裝膜的邊緣具有至少一個異形端部或邊緣6。異形端部6被成形和配置成使得異形端部6在使用時可與位于分配器的端部的互鎖裝置配合,以防止當薄膜卷和分配器互相連接時它們之間的相對橫向移動。
雖然僅一個芯3的端部需要應用切口6以使得它與分配器的第一或下連接器相配合,薄膜卷的芯3在任一個端部設有凹口,使得薄膜卷可在分配器中以不論何種方式被應用,以便在必要時以順時針或逆時針的方向進行操作。
包裝膜的芯3可以,例如,具有25毫米的直徑,并且在端部的芯3的側壁中包括凹口或凹槽。
分配器由鋁和塑料構成,然而,其它重量輕且耐沖擊材料也可以使用,例如,合適的復合材料,比如玻璃纖維。
薄膜的芯3可以由任何合適的材料制成,如卡紙板或塑性材料,而拉伸包裝膜或薄膜本身可以由例如PVC或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塑性材料制成。
本領域技術人員會聯(lián)想到上述原理的各種修改。例如,凹口和可配合的突起的橫截面不需要是矩形的,并且可以具有替代的橫截面形狀,例如圓形或三角形。
第一連接器上可以設置多于兩個的突起,但是這將要求芯的端部有相應數(shù)量的凹口,以確保在兩者之間產(chǎn)生無縫接口。
分配器的各個連接器的第一和第二互鎖裝置不必是相同的,并且取而代之地,第一連接器可以包括凹口,而第二連接器可以包括突起。
可以在包裝膜和分配器的兩個端部都設置互鎖機構。
薄膜的芯可以在其端部具有突起,該突起可與位于分配器的相應的連接構件上的凹槽配合。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替代實施例中,參照附圖中的圖1,當薄膜卷的芯3沿公共軸線被定位在第一和第二連接器部1和2之間,芯3由分配器的連接器部的可伸縮突起(未示出)保持在位,該可伸縮突起被接收在芯3的相應的凹槽內(nèi)。因此,為了安裝或移除薄膜卷,突起(未示出)的遠端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在第一位置,突起從第一連接器1的遠端部延伸。在第二位置,突起(未示出)的遠端部和第一連接器1的遠端部之間的距離減小,例如,使得突起(未示出)的遠端部與第一連接器部1的遠端部水平,以使薄膜卷能被插入或移去。當薄膜卷插入時,一旦卷沿著公共軸線設置,使得芯3的端部被設置在第一和第二連接器之間時,突起(未示出)返回到其完全伸展狀態(tài)。
突起可以是可伸縮的銷并且芯可設有位于管的壁內(nèi)的并與管狀芯的邊緣間隔開的對應的孔。要使用芯,銷被縮回并且一旦縮回的銷與芯中的孔對準時就返回到伸展狀態(tài)。
驅動器被配置在主體的第一端部,用于驅動可伸縮突起,即,用于使突起能在第一伸展狀態(tài)和第二縮回狀態(tài)之間移動。驅動器是按鈕的形式。按鈕與偏置構件,例如彈簧,機械連接,使得當按鈕處于“未按下”狀態(tài)時,偏置構件確保了突起被定位在伸展狀態(tài)下,即,使得偏置構件從第一連接器部延伸。一旦按鈕被按下時,突起縮回以使薄膜卷根據(jù)需要被插入或移去。因此,設有快速釋放機構,一旦薄膜用盡,按下單個按鈕使得薄膜卷或卷的芯被釋放。同樣地,在裝載薄膜時,整個彈簧加載機構以一個單一動作壓下以定位薄膜。
在替代實施例中,由于沿螺紋設置的預定的止動區(qū)域的存在,承托件被配置成保持在離散位置。因此,張力最終通過轉動棘輪螺紋到薄膜芯的端部上而被施加到薄膜卷。這使得承托件僅在第一縱向方向上移動,并借助于一系列止動構件防止承托件在與第一縱向方向相對的第二縱向方向上移動。
可替代地,包裝膜的芯3的端部可以密封,而凹槽(未示出)可以被提供作為位于密封端部中的縮進。
從以上描述中,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是顯而易見的是,可以對所描述的實施例做出修改和變化,而不脫離本發(fā)明由所附權利要求限定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