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繞線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繞線機,尤其涉及一種在手機充電器制作過程中 進行線纜巻繞的繞線機。
技術背景在手機充電器的制作過程中,需要將一定長度的線纜按照規(guī)定的形狀 巻繞好后用橡皮筋捆扎住,以便進行后續(xù)工序操作,該線纜的巻繞工序稱 為繞線或者巻線工序。目前,有關充電器的線纜的繞線工序主要是通過制作一些簡單的夾具 以手工的方式完成繞線工藝,這種操作使得員工勞動強度大,生產(chǎn)效率低, 并在繞線環(huán)節(jié)浪費了大量的時間。 發(fā)明內(nèi)容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 降低勞動強度和提高繞線效率的繞線機。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繞線機,包括繞線 電機、夾具座、第一繞線桿及第二繞線桿,該繞線電機具有輸出軸,該夾 具座與該繞線電機的輸出軸動力連接,該第一、第二繞線桿安裝在該夾具 座上,該輸出軸、第一繞線桿及第二繞線桿平行。所述繞線電機的輸出軸與連接軸的一端鍵連接,該連接軸的另一端與 夾具座固定。所述繞線電機與電機驅(qū)動器的輸出端連接,該電機驅(qū)動器的輸入端與 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的夾具座具有一個貫穿的安裝孔,該第一繞線桿與該安裝孔插接 并具有間隙,該第一繞線桿上設有第一左限位件和第一右限位件,該第一 左限位件和第一右限位件分別位于夾具座的左、右側(cè),該第一左限位件和 夾具座之間設有彈性體。所述的彈性體套在該第一繞線桿上。所述的第一繞線桿有螺紋段,第一左限位件為與該螺紋段配合的螺母,第一右限位件為設于該第一繞線桿上的臺階。 所述的第二繞線桿與該夾具座固定。所述的第一繞線桿和第二繞線桿關于該夾具座的回轉(zhuǎn)軸線對稱。所述的第二繞線桿上設有第二左限位件和第二右限位件,該第二左限 位件和第二右限位件分別從左、右側(cè)夾緊夾具座。所述的第二繞線桿有螺紋段,第二左限位件為與該螺紋段配合的螺母, 第二右限位件為設于該第二繞線桿上的臺階。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該繞線機,操作員只需用手將線纜對折后, 沿對折縫隙處放在繞線桿上,便可自動完成繞線工作,最后用橡皮筋將繞 線完畢的線纜捆扎住,由于不必進行手工繞線環(huán)節(jié),因而節(jié)省了手工繞線 環(huán)節(jié)所耗費的時間,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效率。
圖1是本實施方式繞線機的剖視圖; 圖2是本實施方式繞線機的立體圖; 圖3是本實施方式的繞線桿的主視圖; 圖4是本實施方式的繞線桿的立體圖; 圖5是本實施方式的夾具座的主視圖; 圖6是本實施方式的夾具座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6所示,本實施方式繞線機包括外罩101、電機驅(qū)動器102、 開關電源103、底板104、連接軸107、夾具座108、彈性體112、繞線電機 116、第一繞線桿110及第二繞線桿106。開關電源103、電機驅(qū)動器102及外罩101均通過螺釘固定在底板104 上。繞線電機116通過螺釘固定在電機座105上,電機座105通過螺釘固 定在底板104上,繞線電機116具有輸出軸117。連接軸107的一端與繞線 電機116的輸出軸117通過半圓鍵115連接,該連接軸107的該端通過螺 釘114固定在該半圓鍵115的上端。夾具座108為圓柱形,其具有軸向貫 穿的內(nèi)孔402及四個安裝孔401,該內(nèi)孔402位于整個夾具座108的中央位 置,該四個安裝孔401分布在該內(nèi)孔402四周,且該四個安裝孔401等角 度間隔均勻分布。連接軸107的另一端裝入該夾具座108的內(nèi)孔402并通 過螺釘109和限位體111與夾具座108固定。該彈性體112可軸向伸縮, 該彈性體如彈簧。第一、第二繞線桿110、 106均為臺階軸,其均具有螺紋段301及臺階302。該繞線機還包括可編程控制器201、手動啟動鍵202、手動停止鍵203 及開機鍵204。手動啟動鍵202和手動停止鍵203用于手動控制繞線電機 116的啟動和停止??刂破?01的輸出端與電機驅(qū)動器102的輸入端連接, 電機驅(qū)動器102的輸出端與繞線電機116連接,從而實現(xiàn)該控制器201對 繞線電機116的控制。安裝時,將第一繞線桿110的螺紋段301穿過夾具座108的一個安裝 孔,在該螺紋段301穿出夾具座108的部分套上彈性體112,最后用螺母 113鎖緊,該螺紋段301與該安裝孔間存在間隙,彈性體112的兩端分別抵 頂螺母113及夾具座108的左端面,第一繞線桿110的臺階302則位于夾 具座108的右側(cè)。將第二繞線桿106的螺紋段301穿過夾具座108的另一 安裝孔并用螺母118鎖緊,該螺母118和該第二繞線桿106的臺階302分 別緊壓夾具座108的左、右端面,使該第二繞線桿106與夾具座108固定。 本實施方式中,繞線電機的輸出軸117、連接軸107及夾具座108共軸線, 第一繞線桿110、第二繞線桿106及輸出軸117平行,且第一繞線桿110和 第二繞線桿106關于夾具座108的回轉(zhuǎn)軸線對稱。該繞線機的工作過程如下啟動開機鍵204后,員工將一定數(shù)量的橡 皮筋放在一根繞線桿上,線纜經(jīng)過上一工序來到巻線工序時,員工按照一 定要求將一根線纜對折并將兩端部錯開一定長度,隨后沿對折縫隙將對折 的線纜的對折處放在半自動繞線機的一繞線桿上。踩踏腳踏開關后,繞線 電機116轉(zhuǎn)動,開始繞線,繞線電機110轉(zhuǎn)至預先設定好的圈數(shù)后停止。 繞線電機116停止后,員工將橡皮筋捆扎在已經(jīng)巻繞完畢的線纜上,然后 握住兩根繞線桿110、 106,繞線桿110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彈性體112朝握 力方向壓縮,從而使得巻繞捆扎好的線纜可以輕易取出。員工松開繞線桿 110、 106后,繞線桿IIO在彈性體112的作用下恢復到初始狀態(tài),繞線結(jié) 束。巻繞后的線纜進入下一工序。本實施方式中,半圓鍵115可防止連接軸107與繞線電機116的輸出 軸117的相對轉(zhuǎn)動。因繞線過程中夾具座108所承受的負載較小,可使夾 具座108通過本身的內(nèi)孔402與連接軸107的一端配合來限制夾具座108 與連接軸107的相對轉(zhuǎn)動。夾具座108在連接軸107上的軸向定位是通過 限位體111并以螺釘109固定在連接軸107上實現(xiàn)的。使用帶有計數(shù)功能 的可編程控制器201,可使繞線電機116轉(zhuǎn)動預先設定好的圈數(shù)后自動停止,方便員工捆扎已經(jīng)巻繞好的線纜。在第一繞線桿110上安裝彈性體112,握 住兩根繞線桿IIO、 106,在外力作用下使彈性體112朝握力方向壓縮,可 使巻繞捆扎好的線纜輕易取下。第一繞線桿上的螺母113和臺階302分別 作為第一左限位件和第一右限位件,防止第一繞線桿110從對應安裝孔抽 出。第二繞線桿106上的螺母118和臺階302分別作為第二左限位件和第 二右限位件,將第二繞線桿106固定在夾具座108上。對第一繞線桿進行 限位繞線時,員工只需用手將線纜對折后,沿對折縫隙處放在繞線桿上, 在可編程序控制器的控制下,自動完成繞線工作,最后用橡皮筋將繞線完 畢的線纜捆扎住,由于不必進行手工繞線環(huán)節(jié),因而節(jié)省了手工繞線環(huán)節(jié) 所耗費的時間,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效率。以上內(nèi)容是結(jié)合具體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 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 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gòu)思的前提下, 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繞線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繞線電機、夾具座、第一繞線桿及第二繞線桿,該繞線電機具有輸出軸,該夾具座與該繞線電機的輸出軸動力連接,該第一、第二繞線桿安裝在該夾具座上,該輸出軸、第一繞線桿及第二繞線桿平行。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繞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繞線電機的輸出 軸與連接軸的一端鍵連接,該連接軸的另一端與夾具座固定。
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繞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繞線電機與電機 驅(qū)動器的輸出端連接,該電機驅(qū)動器的輸入端與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
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繞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夾具座具有一個貫穿的安裝孔,該第一繞線桿與該安裝孔插接并具有間隙, 該第一繞線桿上設有第一左限位件和第一右限位件,該第一左限位件和第 一右限位件分別位于夾具座的左、右側(cè),該第一左限位件和夾具座之間設 有彈性體。
5.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繞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性體套在該 第一繞線桿上。
6.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繞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繞線桿有 螺紋段,第一左限位件為與該螺紋段配合的螺母,第一右限位件為設于該 第一繞線桿上的臺階。
7.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繞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繞線桿與 該夾具座固定。
8.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繞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繞線桿和 第二繞線桿關于該夾具座的回轉(zhuǎn)軸線對稱。
9.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繞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繞線桿上 設有第二左限位件和第二右限位件,該第二左限位件和第二右限位件分別 從左、右側(cè)夾緊夾具座。
10.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繞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繞線桿有 螺紋段,第二左限位件為與該螺紋段配合的螺母,第二右限位件為設于該 第二繞線桿上的臺階。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繞線機,它包括繞線電機、夾具座、第一繞線桿及第二繞線桿,該繞線電機具有輸出軸,該夾具座與該繞線電機的輸出軸動力連接,該第一、第二繞線桿安裝在該夾具座上,該輸出軸、第一繞線桿及第二繞線桿平行。使用該繞線機,操作員只需用手將線纜對折后,沿對折縫隙處放在繞線桿上,便可自動完成繞線工作,最后用橡皮筋將繞線完畢的線纜捆扎住,由于不必進行手工繞線環(huán)節(jié),因而節(jié)省了手工繞線環(huán)節(jié)所耗費的時間,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效率。
文檔編號B65H54/74GK201109672SQ20072017176
公開日2008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1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7年9月11日
發(fā)明者劉爭勝, 徐井利 申請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