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后反射器支架結(jié)構(gòu)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摩托車構(gòu)件,具體地說,特別涉及摩托車上的后反射器支架。
【背景技術(shù)】
[0002]目前,摩托車后反射器一般通過后反射器支架安裝在后擋泥板上,后反射器靠近摩托車座墊的尾端,而座墊的后端通過座墊后支架與車架連接。由于后反射器支架與座墊后支架為各自獨立的結(jié)構(gòu),并靠得較近,不僅生產(chǎn)成本較高,而且受安裝處空間的影響,裝配工藝復(fù)雜,安裝不方便,會影響整車的裝配效率。另外,后反射器支架定位在后擋泥板上,受后擋泥板晃動的影響,安裝的穩(wěn)固性較差。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簡化裝配的后反射器支架結(jié)構(gòu)。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如下:一種后反射器支架結(jié)構(gòu),所述后反射器支架(I)由前平段(Ia)、前斜段(Ib)、過渡段(Ic)、后斜段(Id)和后豎段(Ie)依次相連而成,在前平段(Ia)的左右兩端開有座墊安裝孔(If),所述前斜段(Ib)和后斜段(Id)均前高后低傾斜設(shè)置,前斜段(Ib)與前平段(Ia)之間的夾角a為鈍角,所述過渡段(Ic)與前平段(Ia)相平行,該過渡段(Ic)與后斜段(Id)之間的夾角b為鈍角,且過渡段(Ic)與后斜段(Id)之間的夾角b大于前斜段(Ib)與前平段(Ia)之間的夾角a,在后斜段(Id)上開有裝配孔(Ig),所述后豎段(Ie)與前平段(Ia)相垂直,在后豎段(Ie)上開有反射器安裝孔(Ih)。
[0005]本實用新型既可用于后反射器安裝,又可作為摩托車座墊的后安裝點。使用的時候,由螺栓穿過后擋泥板上的過孔以及后反射器支架后斜段上的裝配孔,將后反射器支架固定在車架上,后反射器支架的前平段與摩托車座墊尾端的底部相貼合,螺栓穿過后反射器支架前平段上的座墊安裝孔以及座墊上的定位孔,即可實現(xiàn)座墊與后反射器支架的連接,后反射器貼靠在反射器支架后豎段的背面,采用螺栓與反射器支架相固定。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大大簡化了摩托車后反射器以及座墊尾端的安裝工藝,不僅安裝操作簡單、方便,有效提高了整車的裝配效率,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而且后反射器以及座墊的尾端均通過后反射器支架固定于車架上,安裝的牢固性及可靠性好,不會受后擋泥板晃動的影響。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上造型,一方面結(jié)構(gòu)簡單,易于加工制作;另一方面,能夠巧妙利用座墊尾端與后擋泥板之間的間隙進行布置,在便于裝配的同時,不會與周邊件發(fā)生干涉。
[0006]為了確保結(jié)構(gòu)強度,防止發(fā)生變形,并盡可能降低生產(chǎn)成本,所述后反射器支架(I)由厚度為1.5-3mm的鈑金通過沖壓成型。
[0007]作為優(yōu)選,所述前斜段(Ib)與前平段(Ia)之間的夾角a為115-125°,所述過渡段(Ic)與后斜段(Id)之間的夾角b為145-155°。
[0008]作為優(yōu)選,所述后斜段(Id)與后豎段(Ie)之間倒有圓角。
[0009]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jié)構(gòu)簡單,易于制作,強度可靠,不會發(fā)生變形,能夠簡化后反射器以及座墊尾端的安裝工藝,使裝配操作更簡便,安裝的牢靠性好,大大提高了摩托車整車的裝配效率。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0012]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tài)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4]如圖1、圖2所示,摩托車的后反射器支架I采用厚度為1.5-3mm的鈑金通過沖壓成型,由前平段la、前斜段lb、過渡段lc、后斜段Id和后豎段Ie構(gòu)成。其中,前平段Ia位于水平面上,并且前平段Ia最高,在前平段Ia的左右兩端開有座墊安裝孔If。前斜段Ib位于前平段Ia的后下方,該前斜段Ib前高后低傾斜設(shè)置,前斜段Ib的前端與前平段Ia的尾端連為一體,前斜段Ib與前平段Ia之間的夾角a為115-125°,本實施例中,a優(yōu)選為118°。后斜段Id位于前斜段Ib的后下方,該后斜段Id也前高后低傾斜設(shè)置,后斜段Id的前端通過過渡段Ic與前斜段Ib的后端連為一體。過渡段Ic與前平段Ia相平行,該過渡段Ic與后斜段Id之間的夾角b為145-155°,本實施例中,b優(yōu)選為150°。在后斜段Id上開有裝配孔lg,后斜段Id的后端與后豎段Ie的下端連為一體,后斜段Id與后豎段Ie之間倒有圓角。后豎段Ie與前平段Ia相垂直,在后豎段Ie上開有反射器安裝孔lh。
[0015]如圖3并結(jié)合圖1、圖2所示,后反射器支架I的前段位于座墊2與后擋泥板3之間的間隙,第一螺栓4穿過車架5上的通孔、后擋泥板3上的過孔以及后反射器支架I后斜段Id上的裝配孔lg,將后反射器支架I固定在車架5上。在第一螺栓4與后反射器支架I之間設(shè)置減震墊6,該減震墊6套裝于第一螺栓4上。后反射器支架I的前平段Ia與摩托車座墊2尾端的底部相貼合,前平段Ia上的兩個座墊安裝孔If與座墊2上的兩個定位孔一一對應(yīng),第二螺栓7穿過后反射器支架前平段上的座墊安裝孔If以及座墊2上的定位孔,即可實現(xiàn)座墊2與后反射器支架I的連接。后反射器8貼靠在反射器支架I后豎段Ie的背面,采用第三螺栓9與反射器支架I相固定。
【主權(quán)項】
1.一種后反射器支架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反射器支架(I)由前平段(Ia)、前斜段(Ib)、過渡段(Ic)、后斜段(Id)和后豎段(Ie)依次相連而成,在前平段(Ia)的左右兩端開有座墊安裝孔(If),所述前斜段(Ib)和后斜段(Id)均前高后低傾斜設(shè)置,前斜段(Ib)與前平段(Ia)之間的夾角a為鈍角,所述過渡段(Ic)與前平段(Ia)相平行,該過渡段(Ic)與后斜段(Id)之間的夾角b為鈍角,且過渡段(Ic)與后斜段(Id)之間的夾角b大于前斜段(Ib)與前平段(Ia)之間的夾角a,在后斜段(Id)上開有裝配孔(Ig),所述后豎段(Ie)與前平段(Ia)相垂直,在后豎段(Ie)上開有反射器安裝孔(Ih)。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后反射器支架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反射器支架(I)由厚度為1.5-3mm的鈑金通過沖壓成型。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反射器支架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斜段(Ib)與前平段(Ia)之間的夾角a為115-125°,所述過渡段(Ic)與后斜段(Id)之間的夾角b為145-155。。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后反射器支架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斜段(Id)與后豎段(Ie)之間倒有圓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后反射器支架結(jié)構(gòu),在前平段(1a)的左右兩端開有座墊安裝孔(1f),前斜段(1b)和后斜段(1d)均前高后低傾斜設(shè)置,前斜段(1b)與前平段(1a)之間的夾角a為鈍角,過渡段(1c)與前平段(1a)相平行,該過渡段(1c)與后斜段(1d)之間的夾角b為鈍角,在后斜段(1d)上開有裝配孔(1g),后豎段(1e)與前平段(1a)相垂直,在后豎段(1e)上開有反射器安裝孔(1h)。本實用新型結(jié)構(gòu)簡單,易于制作,強度可靠,不會發(fā)生變形,能夠簡化后反射器以及座墊尾端的安裝工藝,使裝配操作更簡便,安裝的牢靠性好,大大提高了摩托車整車的裝配效率。
【IPC分類】B62J6/20
【公開號】CN204688266
【申請?zhí)枴緾N201520346061
【發(fā)明人】鄧澤燕, 黃枕鑫
【申請人】力帆實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0月7日
【申請日】2015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