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車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雙后剎車的電動車。
背景技術:
電動車即電動自行車,是指以蓄電池作為輔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車的基礎上,安裝了電機、控制器、蓄電池、轉把閘把等操縱部件和顯示儀表系統(tǒng)的機電一體化的個人交通工具;2013年“中國電動自行車產業(yè)創(chuàng)新高峰論壇”數據顯示,中國電動自行車截止2013年保有量突破2億輛,而一直處在爭議之中的電動自行車“新國標”也將出臺。新國標預計將在電動自行車行業(yè)掀起一場大的變革。
傳統(tǒng)電動車是單后剎或一前一后剎。單后剎容易造成緊急狀態(tài)時,在慌亂的情況下,手沒有捏到剎車,從而容易導致事故發(fā)生。一前一后剎容易造成緊急狀態(tài)時,在慌亂的情況下先剎到前輪,從而容易造成翻車。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雙后剎車的電動車,其能有效解決現有之電動車安全性能不好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一種雙后剎車的電動車,包括有本體、左剎車器、右剎車器、左剎車片、右剎車片、左剎把以及右剎把;該本體包括有車架、前輪、后輪和電機,該前輪和后輪安裝于車架上,電機的兩側均通過支架安裝于車架上,后輪位于設電機上;該左剎車器和右剎車器分別設置于兩支架上,該左剎車片和右剎車片分別固定于電機的左右兩側,左剎車片和右剎車片分別位于左剎車器和右剎車器的內側,該左剎把和右剎把分別設置于車架之前側的左右兩邊,左剎把通過左剎車線連接左剎車器,右剎把通過右剎車線連接右剎車器。
優(yōu)選的,所述左剎車器和右剎車器均分別通過多個螺絲與支架固定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左剎車片和右剎車片均分別通過多個螺絲與電機固定連接,再通過軸和螺絲與支架連接。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
通過設置有左剎車器、右剎車器、左剎車片和右剎車片,利用左剎把和右剎把分別控制左剎車器和右剎車器進行控制,均可對后輪進行剎車,遇到緊急情況,無論是雙手同時或單手捏緊左剎把還右剎把,都會最終作用到后輪,不會捏不到剎車,也杜絕因剎車而出現翻車的現象,安全性能更好。
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另一角度的立體示意圖。
附圖標識說明:
10、本體 11、車架
12、前輪 13、后輪
14、電機 15、支架
21、左剎車器 22、右剎車器
23、左剎車片 24、右剎車片
25、左剎把 26、右剎把
27、左剎車線 28、右剎車線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和圖2所示,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包括有本體10、左剎車器21、右剎車器22、左剎車片23、右剎車片24、左剎把25以及右剎把26。
該本體10包括有車架11、前輪12、后輪13和電機14,該前輪12和后輪13安裝于車架11上,電機14的兩側均通過支架15安裝于車架11上,后輪13位于設電機14上,電機14帶動后輪13轉動。
該左剎車器21和右剎車器22分別設置于兩支架15上,該左剎車片23和右剎車片24分別固定于電機14的左右兩側,左剎車片23和右剎車片24分別位于左剎車器21和右剎車器22的內側,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左剎車器21和右剎車器22均分別通過多個螺絲與支架15固定連接,所述左剎車片23和右剎車片24均分別通過多個螺絲與電機14固定連接,再通過軸和螺絲與支架15連接。
該左剎把25和右剎把26分別設置于車架11之前側的左右兩邊,左剎把25通過左剎車線27連接左剎車器21,右剎把26通過右剎車線28連接右剎車器22。
騎行狀態(tài)下,遇到情況時常要將速度降下來,有時緩慢減速,有時需要立即將速度降為0,這時左右手同時或單手或一前一后捏緊左剎把25或右剎把26,通過左剎車線27或右剎車線28拉緊左剎車器21或右剎車器22,然后夾緊左剎車片23或右剎車片24,通過摩擦力使左剎車片23或右剎車片24轉速降低或停止轉動,帶動電機14減速轉動或停止轉動,從而使車速下減慢或降為0。
在高速騎行時,遇到緊急情況,無論是雙手同時或單手捏緊左剎把25/右剎把26,都會最終作用到后輪13,使后輪13減速同時電機14斷電,動力停止,速度降為0,這樣避免如果剎車時先作用到前輪12,而后輪13速度沒有降下來,造成車前翻的風險,這個對小型車是最容易發(fā)生的。
本實用新型的設計重點是:通過設置有左剎車器、右剎車器、左剎車片和右剎車片,利用左剎把和右剎把分別控制左剎車器和右剎車器進行控制,均可對后輪進行剎車,遇到緊急情況,無論是雙手同時或單手捏緊左剎把還右剎把,都會最終作用到后輪,不會捏不到剎車,也杜絕因剎車而出現翻車的現象,安全性能更好。
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诖颂幍慕忉專绢I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