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車身后部構造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079505閱讀:144來源:國知局
車身后部構造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不妨礙后備箱連通功能、且能確保車身后部的剛性和強度的車身后部構造。車身后部構造具有:底板面板(2);從底板面板(2)的車寬方向兩端部立起的一對后輪罩(3);以使后輪罩(3)的上端部彼此連接的方式沿車寬方向延伸的后置物板(4);由底板面板(2)、后輪罩(3)和后置物板(4)包圍而形成的后備箱連通開口部(C);和加強后備箱連通開口部(C)的第一加強部件(10)及第二加強部件(20)。第一加強部件(10)連結底板面板(2)與后輪罩(3)的上端部側,并且在長度方向中途設有折曲部(11)。第二加強部件(20)連結底板面板(2)與折曲部(11)。
【專利說明】車身后部構造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車身后部構造。
【背景技術】
[0002]作為以往的車身后部構造,已知一種能夠實現(xiàn)使車室與行李箱連通的所謂后備箱連通(Trunk Through)的構造。
[0003]在這種車身后部構造中,由于在車室與行李箱的邊界部上形成后備箱連通開口部,所以車身后部的剛性和強度會降低。于是,以往,開發(fā)了很多用于加強具備后備箱連通開口部的車身后部構造的技術,并達到了實用化。
[0004]例如,專利文獻I中公開了一項發(fā)明,其具備由底板、從底板的車寬方向兩端部立起的一對后輪罩、和以使后輪罩的上端部彼此連接的方式沿車寬方向延伸的后置物板(rear parcel)包圍而形成的后備箱連通開口部,將一對圓管以X字形(交叉狀)配置在底板與后置物板之間,由此提高了車身后部的剛性和強度。
[0005]現(xiàn)有技術文獻
[0006]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230518號公報
[0007]但是,在專利文獻I的構造中,因為將直線狀的圓管以X字形配置,所以后備箱連通開口部被劃分成了多個狹小的區(qū)域,后備箱連通功能受到了很大妨礙。

【發(fā)明內(nèi)容】

[0008]本發(fā)明是從這種觀點出發(fā)而提出的,以提供一種不妨礙后備箱連通功能、且能夠確保車身后部的剛性和強度的車身后部構造為課題。
[0009]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車身后部構造,其具有:底板;從所述底板的車寬方向兩端部立起的一對后輪罩;以使所述后輪罩的上端部彼此連接的方式沿車寬方向延伸的后置物板;由所述底板、所述后輪罩和所述后置物板包圍而形成的后備箱連通開口部;和加強所述后備箱連通開口部的加強部件,該車身后部構造的特征在于,所述加強部件具有:第一加強部件,連結所述底板與所述后輪罩的上端部側,并且在長度方向中途設有折曲部;和連結所述底板與所述折曲部的第二加強部件。
[0010]根據(jù)本發(fā)明,因為在第一加強部件的長度方向中途設有折曲部,所以第一加強部件的形狀自由度提高。因此,即使在通過第一加強部件將后備箱連通開口部劃分成多個區(qū)域的情況下,也能以能夠確保較寬的區(qū)域的方式使第一加強部件折曲,而獲得不妨礙后備箱連通功能的構造。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加強部件連結底板與后輪罩的上端部側,所以能夠確保車身后部的剛性和強度。尤其是,在本發(fā)明中,因為第二加強部件連結底板與折曲部,所以提高了支承第一加強部件的折曲部的剛性和強度。因此,即使在第一加強部件上設有折曲部的情況下,也能抑制第一加強部件的剛性降低和強度降低,而能適當?shù)卮_保車身后部的剛性和強度。
[0011]另外,優(yōu)選為,本發(fā)明的車身后部構造還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后車架,該后車架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上且固定在車寬方向兩端部上,所述第二加強部件固定在與所述后車架的設置位置對應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
[0012]根據(jù)該構成,因為第二加強部件固定在與剛性和強度較高的后車架的設置位置對應的底板的上表面上,所以提高了第二加強部件的安裝剛性和安裝強度。因此,由于提高了支承第一加強部件的折曲部的剛性和強度,所以能夠使車身后部的剛性和強度提高。
[0013]另外,優(yōu)選為,本發(fā)明的車身后部構造還具有連結所述底板與所述后輪罩的下端部側的角撐板,所述第二加強部件及所述角撐板共同緊固在與所述后車架的設置位置對應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
[0014]根據(jù)該構成,因為還具有連結底板與后輪罩的下端部側的角撐板,所以能夠提高后輪罩的下端部側的剛性和強度。另外,因為將該角撐板和第二加強部件共同緊固在與后車架的設置位置對應的底板的上表面上,所以提高了第二加強部件的安裝剛性和安裝強度。因此,由于提高了支承第一加強部件的折曲部的剛性和強度,所以能夠使車身后部的剛性和強度提高。
[0015]另外,優(yōu)選為,本發(fā)明的車身后部構造中,所述第一加強部件被分割成右加強部件和左加強部件而構成,該右加強部件以所述底板的車寬方向中央側為界而配置在右側,該左加強部件以所述底板的車寬方向中央側為界而配置在左側,所述右加強部件及所述左加強部件的下端部固定在所述底板的車寬方向中央側。
[0016]根據(jù)該構成,因為第一加強部件被分割成右加強部件和左加強部件而構成,該右加強部件以底板的車寬方向中央側為界而配置在右側,該左加強部件以底板的車寬方向中央側為界而配置在左側,所以能夠將第一加強部件一分為二地以緊湊且輕量的狀態(tài)搭載在車內(nèi),而且,提高了將第一加強部件組裝到車身上時的作業(yè)性。另外,因為右加強部件連結底板的車寬方向中央側與右后輪罩的上端部側,左加強部件連結底板的車寬方向中央側與左后輪罩的上端部側,所以左右的加強部件以倒八字形(大致V字形)配置。因此,能夠較寬闊地確保后備箱連通開口部中的由左右的加強部件、左右的后輪罩和后置物板包圍的區(qū)域,因此,能夠獲得更加不會妨礙后備箱連通功能的構造。
[0017]另外,優(yōu)選為,本發(fā)明的車身后部構造還具有將所述右加強部件及所述左加強部件、與所述底板連接的第一托架,所述第一托架具有:安裝在所述右加強部件及所述左加強部件中任意一方的前表面上的第一前托架、和安裝在所述右加強部件及所述左加強部件中另一方的后表面上的第一后托架,所述右加強部件及所述左加強部件通過固定所述第一前托架和所述第一后托架而相互連結。
[0018]根據(jù)該構成,因為右加強部件及左加強部件通過固定第一前托架和第一后托架而相互連結,并且經(jīng)由第一前托架及第一后托架而與底板連結,所以即使在將第一加強部件一分為二的情況下,也能抑制第一加強部件的安裝剛性和安裝強度的降低。另外,通過將第一前托架和第一后托架固定之后再固定到底板上,能夠將左加強部件與右加強部件以連結的狀態(tài)同時固定在底板上,因此,即使在將第一加強部件一分為二的情況下,也會提高將第一加強部件組裝到底板上時的作業(yè)性。
[0019]另外,本發(fā)明的車身后部構造還具有將所述第一加強部件的所述折曲部和所述第二加強部件在前后方向上夾入而固定的第二托架。
[0020]根據(jù)該構成,因為還具有將第一加強部件的折曲部和第二加強部件在前后方向上夾入而固定的第二托架,所以能夠加強第一加強部件與第二加強部件的連結部。尤其是,因為能夠加強第一加強部件的折曲部,所以即使在第一加強部件上設有折曲部的情況下,也能抑制第一加強部件的剛性和強度的降低,并能適當?shù)卮_保車身后部的剛性和強度。
[0021]另外,優(yōu)選為,本發(fā)明的車身后部構造還具有配置在所述第二托架的車寬方向外偵U、且連結所述第一加強部件與所述第二加強部件的加固構件。
[0022]根據(jù)該構成,因為還具有配置在第二托架的車寬方向外側、且連結第一加強部件與第二加強部件的加固構件,所以即使在作用有將第一加強部件與第二加強部件之間分開的方向上的力的情況下,通過加固構件在第一加強部件與第二加強部件之間支承,也能抑制分開變形,并能使車身后部的剛性和強度提高。
[0023]另外,優(yōu)選為,本發(fā)明的車身后部構造中,所述加固構件通過在所述第一加強部件與所述第二加強部件之間沿著上下方向延伸的板體構成。
[0024]根據(jù)該構成,因為加固構件通過在第一加強部件與第二加強部件之間沿著上下方向延伸的板體構成,所以即使在作用有將第一加強部件與第二加強部件之間分開的方向上的力的情況下,通過板體的加固構件在第一加強部件與第二加強部件之間支承,也能抑制分開變形,并能使車身后部的剛性和強度提高。
[0025]另外,優(yōu)選為,在本發(fā)明的車身后部構造中,在所述加固構件上,沿著車寬方向并列設置有沿前后方向鼓出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個加強筋。
[0026]根據(jù)該構成,因為在加固構件上沿著車寬方向并列設置有沿前后方向鼓出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個加強筋,所以提高了加固構件自身的剛性和強度。因此,即使在作用有將第一加強部件與第二加強部件之間分開的方向上的力的情況下,通過加固構件在第一加強部件與第二加強部件之間支承,也能進一步抑制分開變形,并能使車身后部的剛性和強度
進一步提聞。
[0027]另外,優(yōu)選為,本發(fā)明的車身后部構造還具有:以沿車寬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底板的上方、且安裝有座椅的座椅橫梁;和前端部安裝在所述座椅橫梁上、且后端部與所述第一前托架和所述第一后托架共同緊固的第一座椅橫梁托架。
[0028]根據(jù)該構成,因為第一前托架及第一后托架經(jīng)由第一座椅橫梁托架而安裝在剛性和強度較高的座椅橫梁上,所以能夠使第一前托架及第一后托架的安裝剛性和安裝強度提聞。
[0029]另外,優(yōu)選為,在本發(fā)明的車身后部構造中,所述第一后托架具有與所述座椅橫梁相比向前方延伸的延伸部,所述車身后部構造還具有后端部安裝在所述座椅橫梁上、且前端部與所述第一后托架的所述延伸部共同緊固的第二座椅橫梁托架。
[0030]根據(jù)該構成,因為第一后托架經(jīng)由第二座椅橫梁托架而安裝在剛性和強度較高的座椅橫梁上,所以能夠使第一后托架的安裝剛性和安裝強度提高。
[0031]發(fā)明效果
[0032]根據(jù)本發(fā)明,能夠提供一種不妨礙后備箱連通功能、且能確保車身后部的剛性和強度的車身后部構造。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3]圖1是從左前方俯視觀察到的適用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中的車身后部構造的車身后部的概略立體圖。
[0034]圖2是表不從圖1所不的車身后部卸下座椅橫梁、第一座椅橫梁托架及第二座椅橫梁托架之后的狀態(tài)的概略立體圖。
[0035]圖3是表示車身后部的左側的局部放大立體圖。
[0036]圖4是圖3的1-1線剖視圖。
[0037]圖5是表示車身后部的中央側的局部放大立體圖。
[0038]圖6是表示使實施方式中的第一前托架及第一后托架分離后的狀態(tài)的局部放大立體圖。
[0039]圖7是表示使實施方式中的第一加強部件、第二加強部件及第二托架分離后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
[0040]圖8是表示加固構件的截面的圖3的I1-1I線剖視圖。
[0041]圖9是表示車身后部的中央側的局部放大立體圖。
[0042]圖10是圖9的II1-1II線剖視圖。
[0043]圖11是表示使變形例中的第一加強部件及第二加強部件分離后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
[0044]附圖標記說明
[0045]V-車輛,
[0046]C-后備箱連通開口部,
[0047]10-第一加強部件(加強部件),
[0048]IOL-左加強部件,
[0049]IOR-右加強部件,
[0050]11-折曲部,
[0051]20-第二加強部件(加強部件),
[0052]30-第一托架,
[0053]31-第一前托架,
[0054]32-第一后托架,
[0055]32b_后延伸部,
[0056]40-第二托架,
[0057]41-第二前托架,
[0058]42-第二后托架,
[0059]50-加固構件,
[0060]51-加強筋,
[0061]2-底板面板(底板),
[0062]3-后輪罩,
[0063]4-后置物板,
[0064]5-后車架,
[0065]6-角撐板,
[0066]7_座椅橫梁,
[0067]S-后座,[0068]8-第一座椅橫梁托架,
[0069]9-第二座椅橫梁托架。
【具體實施方式】
[0070]參照附圖,具體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在說明中,對同一要素賦予同一附圖標記,并省略重復說明。此外,各圖中箭頭所示的“前后”表示車身前后方向,“上下”表示車身上下方向,“左右”表示從駕駛席看到的左右方向(車寬方向)。
[0071]圖1是從左前方俯視觀察到的適用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中的車身后部構造的車身后部的概略立體圖。
[0072]如圖1所示,適用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中的車身后部構造的車輛V,是能夠連通車室CR與行李箱LR的所謂后備箱連通設計的汽車,主要具有底板面板2、左右一對后輪罩3、后置物板4、左右一對后車架5、左右一對角撐板6、加強構造體1、座椅橫梁7、第一座椅橫梁托架8、和第二座椅橫梁托架9。另外,車輛V在車室CR與行李箱LR的邊界部上具有后備箱連通開口部C。后備箱連通開口部C由底板面板2、左右的后輪罩3、和后置物板4包圍而形成。此外,底板面板2、左右的后輪罩3、和后置物板4構成了車身后部的環(huán)狀骨架。
[0073]<底板面板>
[0074]圖2是表示從圖1所示的車身后部卸下座椅橫梁、第一座椅橫梁托架及第二座椅橫梁托架之后的狀態(tài)的概略立體圖。
[0075]如圖2所示,底板面板2是形成車輛V的底板面的金屬制板狀部件。底板面板2具有:具備備胎收納用的凹部2c的底板主體2a ;和通過焊接而固定在底板主體2a的左右兩端部上的左右一對底板側部件2b。在底板主體2a的前端部的上表面上,以水平狀形成有用于設置后述的第一托架30的設置面。底板側部件2b隨著趨向車外側而以臺階狀較高地形成。關于底板側部件2b,后續(xù)會具體說明。
[0076]<后輪罩>
[0077]后輪罩3是具有覆蓋未圖示的后車輪的外周面上半部的功能的金屬制部件。如圖2所示,后輪罩3通過焊接而固定在底板側部件2b上,并從底板面板2的左右兩端部立起。
[0078]<后置物板>
[0079]如圖2所示,后置物板4是以使左右的后輪罩3的上端部彼此連接的方式沿車寬方向延伸設置的金屬制板狀部件。后置物板4的左右兩端部通過焊接而固定在后輪罩3的上端部。后置物板4的前端部向著前斜下方折曲。
[0080]〈后車架〉
[0081]后車架5是具有提高車身后部的剛性和強度的功能的金屬制板狀部件。如圖2所示,后車架5配置在車身后部的左右兩側且配置在下方,并沿前后方向延伸設置。如后所述,后車架5通過焊接而固定在底板面板2的左右兩端部的下表面上。在左右的后車架5彼此之間,沿著車寬方向延伸設置有后橫梁M。關于后車架5,后續(xù)會具體說明。
[0082]<角撐板>
[0083]如圖2所示,角撐板6是連結底板面板2與后輪罩3的下端部側的金屬制部件。角撐板6具有提高后輪罩3的下端部側的剛性和強度的功能。角撐板6的上端部通過螺栓B而緊固在后輪罩3的車內(nèi)側的側面上(參照圖4)。角撐板6的下端部通過螺栓B而分別緊固在底板主體2a及底板側部件2b的上表面上。角撐板6具有前壁、后壁、和車內(nèi)側的側壁,并以從上到下逐漸擴大的形狀(裙狀)形成。關于角撐板6,后續(xù)會具體說明。
[0084]<加強構造體>
[0085]如圖2所示,加強構造體I具有左右一對第一加強部件10、左右一對第二加強部件20、第一托架30、左右一對第二托架40、和左右一對加固構件50。
[0086]<第一加強部件>
[0087]第一加強部件10設置在車室CR與行李箱LR的邊界部上,是用于加強后備箱連通開口部C的金屬制圓筒狀部件。第一加強部件10被分割成右加強部件IOR和左加強部件IOL這兩個部件而構成,該右加強部件IOR以底板面板2的車寬方向中央部為界而配置在右側,該左加強部件IOL以底板面板2的車寬方向中央部為界而配置在左側。右加強部件IOR連結底板面板2的車寬方向中央部與右后輪罩3的上端部側。左加強部件IOL連結底板面板2的車覽方向中央部與左后輪罩3的上端部側。
[0088]右加強部件IOR及左加強部件IOL的上端部經(jīng)由安裝托架IOa并通過螺栓B而分別緊固在后輪罩3的上端前表面上。右加強部件IOR及左加強部件IOL的下端部經(jīng)由第一托架30而固定在底板面板2的上表面上。右加強部件IOR及左加強部件IOL以從下方向著上方而逐漸位于車外側的方式傾斜。換言之,右加強部件IOR及左加強部件IOL隔著底板面板2的車寬方向中央部而以倒八字形(大致V字形)相對。
[0089]圖3是表示車身后部的左側的局部放大立體圖。
[0090]如圖3所示,在左加強部件IOL的長度方向中途,設有以向著車外側且向著下方而成為凸狀的方式折曲的折曲部U。換言之,左加強部件IOL以向著左斜下方而成為凸狀的方式折曲形成。并且,右加強部件IOR形成為與左加強部件IOL左右對稱的形狀,以向著右斜下方而成為凸狀的方式折曲形成。如圖2所示,通過這種構造,能夠寬闊地確保后備箱連通開口部C中的由右加強部件10R、左加強部件10L、左右的后輪罩3和后置物板4包圍的區(qū)域。
[0091]〈第二加強部件〉
[0092]如圖2所示,第二加強部件20與第一加強部件10相比形成得較短,是將底板面板2與第一加強部件10的折曲部11連結的金屬制圓筒狀部件。第二加強部件20具有支承折曲部11而提高第一加強部件10的剛性和強度的功能。第二加強部件20以從折曲部11向著底板面板2而逐漸位于車外側的方式傾斜。第二加強部件20的上端部經(jīng)由第二托架40而固定在折曲部11上。第二加強部件20的下端部經(jīng)由安裝托架20a并通過螺栓B而緊固在底板面板2的車外側端部的上表面上。
[0093]在此,參照圖4,對后車架5、底板側部件2b、第二加強部件20、和角撐板6的固定構造進行具體說明。圖4是圖3的1-1線剖視圖。
[0094]如圖4所示,后車架5的截面形成為帽子狀,且將開口向著上方而設置。后車架5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的側壁5a、側壁5b。在側壁5a、5b的上端部,向車內(nèi)側或車外側分別延伸形成有凸緣部5c、5d。底板側部件2b從上方覆蓋后車架5的開口,并通過焊接分別與凸緣部5c、5d接合而在底板側部件2b與后車架5之間形成有閉合截面K。底板側部件2b的車內(nèi)側端部通過焊接而固定在底板主體2a的下表面上,其車外側端部向上方折曲并通過焊接而固定在后輪罩3的下端部上。在底板側部件2b的下表面上,通過焊接而固定有螺母N。
[0095]第二加強部件20的下端部(安裝托架20a)和角撐板6的下端部,通過螺栓B及螺母N而共同緊固在與后車架5的設置位置對應的底板側部件2b的上表面上。換言之,第二加強部件20及角撐板6經(jīng)由底板側部件2b而與后車架5的上部連結。此外,也可以構成為,后車架5具有沿著底板側部件2b的下表面的上壁,且第二加強部件20及角撐板6直接固定在后車架5的上壁(上部)上。
[0096]<第一托架>
[0097]圖5是表不車身后部的中央側的局部放大立體圖。圖6是表不使實施方式中的第一前托架及第一后托架分離后的狀態(tài)的局部放大立體圖。此外,在圖5中,為了便于說明,省略了座椅橫梁、第一座椅橫梁托架及第二座椅橫梁托架的圖不。
[0098]如圖5所示,第一托架30是連結底板面板2與第一加強部件10的金屬制板狀部件。如圖6所示,第一托架30具有通過焊接而固定在右加強部件IOR的下端部的前側外周面上的第一前托架31、和通過焊接而固定在左加強部件IOL的下端部的后側外周面上的第一后托架32。此外,也可以為,將右加強部件IOR固定在第一后托架32上,并將左加強部件IOL固定在第一前托架31上。
[0099]如圖6所示,第一前托架31具有:與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地形成且在左右方向上較長的前縱壁部31a ;從前縱壁部31a的左側下端向前方延伸的前延伸部31b ;和從前縱壁部31a的中央上端向后斜上方延伸的前安裝片31c。
[0100]前縱壁部31a是供右加強部件IOR固定的壁狀部位。在前縱壁部31a的中央側設有左右一對前凹部31d。前凹部31d與右加強部件IOR及左加強部件IOL的前側外周面的形狀配合地,以圓弧狀且向前方凹陷設置。前凹部31d以隨著趨向車外側而逐漸位于上方的方式傾斜。在右側的前凹部31d中,嵌入并通過焊接而固定有右加強部件IOR的下端部的前側外周面。在左側的前凹部31d中,嵌入有左加強部件IOL的下端部的前側外周面。在前縱壁部31a的左右兩端部上貫穿形成有多個螺栓穿插孔31e、31f。
[0101]前延伸部31b是固定在底板面板2的上表面上的板狀部位。前延伸部31b從前縱壁部31a的中央下端延伸設置直到左側下端。在前延伸部31b的左右兩端部上貫穿形成有多個螺栓穿插孔31g、31h。如圖5所示,在螺栓穿插孔31h中穿插有用于將第一前托架31固定在底板面板2的上表面上的螺栓B。
[0102]如圖6所示,前安裝片31c是大致梯形的板片,是如后所述地將第一座椅橫梁托架8和后安裝片32c共同緊固的部位。在前安裝片31c上貫穿形成有一個螺栓穿插孔31i。
[0103]如圖6所示,第一后托架32具有:與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地形成且在左右方向上較長的后縱壁部32a ;從后縱壁部32a的右側下端向前方延伸的后延伸部32b ;和從后縱壁部32a的中央上端向后斜上方延伸的后安裝片32c。
[0104]后縱壁部32a是供左加強部件IOL固定且與前縱壁部31a相比位于后方的壁狀部位。在后縱壁部32a的中央側設有左右一對后凹部32d。后凹部32d與右加強部件IOR及左加強部件IOL的后側外周面的形狀配合地,以圓弧狀且向后方凹陷設置。后凹部32d以隨著趨向車外側而逐漸位于上方的方式傾斜。在右側的后凹部32d中,嵌入有右加強部件IOR的下端部的后側外周面。在左側的后凹部32d中,嵌入并通過焊接而固定有左加強部件IOL的下端部的后側外周面。在后縱壁部32a的左右兩端部上貫穿形成有多個螺栓穿插孔32e、32f。螺栓穿插孔32e、32f與第一前托架31的螺栓穿插孔31e、31f形成在沿前后相對的位置上。如圖5所示,在螺栓穿插孔31e、32e及螺栓穿插孔31f、32f中穿插有用于連結第一前托架31與第一后托架32的螺栓B。
[0105]后延伸部32b是固定在底板面板2的上表面上的板狀部位。如圖6所示,后延伸部32b從后縱壁部32a的中央下端延伸設置直到右側下端。在后延伸部32b上貫穿形成有多個螺栓穿插孔32g?32k。如圖5所示,在螺栓穿插孔32h?32j中穿插有用于將第一后托架32固定在底板面板2的上表面上的螺栓B。螺栓穿插孔32g與第一前托架31的螺栓穿插孔31g形成在沿上下相對的位置上。在螺栓穿插孔31g、32g中穿插有用于連結第一前托架31與第一后托架32的螺栓B。后延伸部32b從前縱壁部31a的右側下端的下側通過,并與前縱壁部31a相比向前方延伸。
[0106]如圖6所示,后安裝片32c是大致梯形的板片,是如后所述地將第一座椅橫梁托架8和前安裝片31c共同緊固的部位。在后安裝片32c上貫穿形成有一個螺栓穿插孔321。
[0107]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使焊接有右加強部件IOR的第一前托架31與焊接有左加強部件IOL的第一后托架32在前后方向上重疊,由此,使右加強部件IOR及左加強部件IOL的下端部分別外嵌在前凹部31d及后凹部32d內(nèi)。而且,用螺栓B將第一前托架31與第一后托架32緊固固定,由此,使右加強部件IOR與左加強部件IOL相互連結。
[0108]〈第二托架〉
[0109]圖7是表示使實施方式中的第一加強部件、第二加強部件及第二托架分離后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
[0110]如圖7所示,第二托架40是將第一加強部件10的折曲部11和第二加強部件20的上端部在前后方向上夾入而固定的金屬制部件。第二托架40具有從前方支承折曲部11和第二加強部件20的第二前托架41、和從后方支承折曲部11和第二加強部件20的第二后托架42。此外,第二托架40也可以由單個部件構成。
[0111]第二前托架41具有位于折曲部11與第二加強部件20的邊界部上的基部41a、和從基部41a向三個方向延伸并以圓弧狀且向前方凹陷設置的第一?第三連結部41b?41d?;?1a抵接支承在折曲部11的前側外周面上。第一連結部41b與折曲部11相比抵接在上側的前側外周面上并通過焊接而固定。第二連結部41c與折曲部11相比抵接在下側的前側外周面上并通過焊接而固定。第三連結部41d抵接在第二加強部件20的上端部的前側外周面上并通過焊接而固定。此外,在第二連結部41c的前表面上,通過焊接而固定有用于安裝未圖示的內(nèi)裝飾材料的安裝托架43。
[0112]第二后托架42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狀部件。在第二后托架42的上端部上,以上下并列的方式設置有以圓弧狀且向后方凹陷設置的第四連結部42a及第五連結部42b。第四連結部42a抵接在折曲部11的后側外周面上并通過焊接而固定。第五連結部42b抵接在第二加強部件20的上端部的后側外周面上并通過焊接而固定。第二后托架42的下端部為了載置未圖示的內(nèi)裝飾材料而向后方折曲。
[0113]〈加固構件〉
[0114]圖8是表示加固構件的截面的圖3的I1-1I線剖視圖。
[0115]如圖3所示,加固構件50是由在第一加強部件10與第二加強部件20之間沿著上下方向延伸的板體構成、且配置在第二托架40的車寬方向外側的金屬制部件。加固構件50具有如下功能:當作用有將第一加強部件10與第二加強部件20之間分開的方向上的力時,抑制第一加強部件10及第二加強部件20的分開變形。在加固構件50上,沿著車寬方向并列設置有提高該加固構件50的剛性的多個(例如兩個)加強筋51。如圖8所示,加強筋51以向著前方而成為凸狀的方式鼓出形成,并沿上下方向延伸。此外,加強筋51的個數(shù)也可以適當改變。另外,加強筋51也可以以向著后方而成為凸狀的方式鼓出形成。
[0116]〈座椅橫梁〉
[0117]圖9是表示車身后部的中央側的局部放大立體圖。圖10是圖9的II1-1II線剖視圖。
[0118]如圖9所示,座椅橫梁7是以沿車寬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在底板面板2的上方的金屬制圓筒狀部件。座椅橫梁7配置在第一加強部件10及第二加強部件20的前方。在座椅橫梁7的上側外周面上,經(jīng)由未圖示的安裝托架而安裝有在圖10中由虛擬線所示的后座S的下部。此外,前延伸部31b及后延伸部32b與座椅橫梁7相比向前方延伸。如圖1所示,座椅橫梁7的左右兩端部經(jīng)由左右一對安裝托架7a而固定在底板面板2上。
[0119]<第一座椅橫梁托架>
[0120]如圖9所不,第一座椅橫梁托架8是在從座椅橫梁7的上側的外周面向后斜下方延伸之后向上方延伸的金屬制板狀部件。在第一座椅橫梁托架8的左右兩側的緣部上,分別形成有提高該第一座椅橫梁托架8的剛性的多個(例如兩個)加強筋8a。加強筋8a以向著上方而成為凸狀的方式鼓出形成。第一座椅橫梁托架8的前端部通過焊接而固定在座椅橫梁7的上側的外周面上。在第一座椅橫梁托架8的后端部上,貫穿形成有一個螺栓穿插孔Sb。如圖10所示,螺栓穿插孔Sb、第一前托架31的螺栓穿插孔311、和第一后托架32的螺栓穿插孔321形成在沿上下相對的位置上。在螺栓穿插孔8b、311、321中穿插有螺栓B,從而,第一座椅橫梁托架8與第一前托架31的前安裝片31c和第一后托架32的后安裝片32c共同緊固。通過這種構造,第一前托架31及第一后托架32經(jīng)由第一座椅橫梁托架8而與座椅橫梁7連結。
[0121]〈第二座椅橫梁托架〉
[0122]如圖9所示,第二座椅橫梁托架9是在從座椅橫梁7的前側的外周面向前斜下方延伸之后向前方延伸的金屬制板狀部件。在第二座椅橫梁托架9上,左右分離地形成有提高該第二座椅橫梁托架9的剛性的多個(例如兩個)加強筋9a。加強筋9a以向著相對于第二座椅橫梁托架9的延伸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前方或上方)而成為凸狀的方式鼓出形成。第二座椅橫梁托架9的后端部通過焊接而固定在座椅橫梁7的從上側至前側的外周面上。在第二座椅橫梁托架9的前端部上,貫穿形成有一個螺栓穿插孔%。螺栓穿插孔9b和第一后托架32的螺栓穿插孔32k形成在沿上下相對的位置上。在螺栓穿插孔9b、32k中穿插有螺栓B,從而,第二座椅橫梁托架9與第一后托架32的后延伸部32b共同緊固。通過這種構造,第一后托架32經(jīng)由第二座椅橫梁托架9而與座椅橫梁7連結。
[0123]適用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中的車身后部構造的車輛V基本上是如上所述構成的,接著,對其作用效果進行說明。
[0124]根據(jù)本實施方式,因為在第一加強部件10的長度方向中途設有折曲部11,所以第一加強部件10的形狀自由度提高。因此,即使在通過第一加強部件10將后備箱連通開口部C劃分成多個區(qū)域的情況下,也能以能夠確保較寬的區(qū)域的方式使第一加強部件10折曲,而獲得不妨礙后備箱連通功能的構造。尤其是,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加強部件10以倒八字形配置,能夠較寬闊地確保后備箱連通開口部C中的由第一加強部件10、左右的后輪罩3和后置物板4包圍的區(qū)域,因此,能夠獲得更加不會妨礙后備箱連通功能的構造。
[0125]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第一加強部件10連結底板面板2與后輪罩3的上端部側,所以能夠確保車身后部的剛性和強度。尤其是,在本實施方式中,因為第二加強部件20連結底板面板2與折曲部11,所以提高了支承第一加強部件10的折曲部11的剛性和強度。因此,即使在第一加強部件10上設有折曲部11的情況下,也能抑制第一加強部件10的剛性降低和強度降低,而能適當?shù)卮_保車身后部的剛性和強度。
[0126]根據(jù)本實施方式,因為第二加強部件20固定在與剛性和強度較高的后車架5的設置位置對應的底板面板2的上表面上,所以提高了第二加強部件20的安裝剛性和安裝強度。因此,由于提高了支承第一加強部件10的折曲部11的剛性和強度,所以能夠使車身后部的剛性和強度提高。
[0127]根據(jù)本實施方式,因為角撐板6連結底板面板2與后輪罩3的下端部側,所以能夠提高后輪罩3的下端部側的剛性和強度。另外,因為將該角撐板6和第二加強部件20共同緊固在與后車架5的設置位置對應的底板面板2的上表面上,所以提高了第二加強部件20的安裝剛性和安裝強度。因此,由于提高了支承第一加強部件10的折曲部11的剛性和強度,所以能夠使車身后部的剛性和強度提高。
[0128]根據(jù)本實施方式,因為第二托架40將第一加強部件10的折曲部11和第二加強部件20在前后方向上夾入而固定,所以能夠加強第一加強部件10與第二加強部件20的連結部。尤其是,因為能夠加強第一加強部件10的折曲部11,所以即使在第一加強部件10上設有折曲部11的情況下,也能抑制第一加強部件10的剛性和強度的降低,并能適當?shù)卮_保車身后部的剛性和強度。
[0129]根據(jù)本實施方式,因為板體的加固構件50配置在第二托架40的車寬方向外側,并在第一加強部件10與第二加強部件20之間沿著上下方向延伸而連結,所以即使在作用有將第一加強部件10與第二加強部件20之間分開的方向上的力的情況下,通過加固構件50在第一加強部件10與第二加強部件20之間支承,也能抑制分開變形,并能適當?shù)卮_保車身后部的剛性和強度。
[0130]根據(jù)本實施方式,因為在加固構件50上沿著車寬方向并列設置有以向著前方而成為凸狀的方式鼓出突出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個加強筋51,所以提高了加固構件50自身的剛性和強度。因此,即使在作用有將第一加強部件10與第二加強部件20之間分開的方向上的力的情況下,通過加固構件50在第一加強部件10與第二加強部件20之間支承,也能進一步抑制分開變形,并能使車身后部的剛性和強度進一步提高。
[0131]根據(jù)本實施方式,因為第一加強部件10被分割成左加強部件IOL和右加強部件IOR而構成,所以能夠將第一加強部件10 —分為二地、以緊湊且輕量的狀態(tài)搭載在車內(nèi),而且,提高了將第一加強部件10組裝到車身上時的作業(yè)性。
[0132]根據(jù)本實施方式,因為右加強部件IOR及左加強部件IOL通過固定第一前托架31和第一后托架32而相互連結,并且經(jīng)由第一前托架31及第一后托架32而與底板面板2連結,所以即使在將第一加強部件10 —分為二的情況下,也能抑制第一加強部件10的安裝剛性和安裝強度的降低。[0133]根據(jù)本實施方式,通過將第一前托架31和第一后托架32固定之后再固定到底板面板2上,能夠將左加強部件IOL與右加強部件IOR在連結的狀態(tài)下同時固定在底板面板2上,因此,即使在將第一加強部件10 —分為二的情況下,也會提高將第一加強部件10組裝到底板面板2上時的作業(yè)性。
[0134]根據(jù)本實施方式,因為第一前托架31及第一后托架32經(jīng)由第一座椅橫梁托架8而安裝在剛性和強度較高的座椅橫梁7上,所以能夠使第一前托架31及第一后托架32的安裝剛性和安裝強度提高。
[0135]根據(jù)本實施方式,因為第一后托架32經(jīng)由第二座椅橫梁托架9而安裝在剛性和強度較高的座椅橫梁7上,所以能夠使第一后托架32的安裝剛性和安裝強度提高。
[0136]以上,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不脫離發(fā)明主旨的范圍內(nèi)適當?shù)馗淖儭?br> [0137]在本實施方式中,以分割成兩個部件的方式構成第一加強部件10,但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以單個部件構成第一加強部件10。
[0138]另外,也可以如圖11所示構成第一加強部件10及第二加強部件20。變形例的第一加強部件10以向著車內(nèi)側而成為凸狀的方式折曲形成為L字形( < 字形)。換言之,在第一加強部件10的長度方向中途,設有以向著車內(nèi)側而成為凸狀的方式折曲的折曲部11。隔著第一加強部件10的折曲部11,上側部位以從下方向著上方而逐漸位于車外側的方式傾斜。隔著第一加強部件10的折曲部11,下側部位以從上方向著下方而逐漸位于車外側的方式傾斜。第一加強部件10連結底板面板2的車外側端部與后輪罩3的上端部側(參照圖2)。變形例的第二加強部件20以從折曲部11向著底板面板2而逐漸位于車內(nèi)側的方式傾斜。第二加強部件20連結底板面板2的車寬方向中央部與折曲部11。
【權利要求】
1.一種車身后部構造,其具有: 底板; 從所述底板的車寬方向兩端部立起的一對后輪罩; 以使所述后輪罩的上端部彼此連接的方式沿車寬方向延伸的后置物板; 由所述底板、所述后輪罩和所述后置物板包圍而形成的后備箱連通開口部;和 加強所述后備箱連通開口部的加強部件,該車身后部構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加強部件具有: 第一加強部件,連結所述底板與所述后輪罩的上端部側,并且在長度方向中途設有折曲部;和 連結所述底板與所述折曲部的第二加強部件。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身后部構造,其特征在于,還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后車架,該后車架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上且固定在車寬方向兩端部上, 所述第二加強部件固定在與所述后車架的設置位置對應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
3.根據(jù)權利 要求2所述的車身后部構造,其特征在于,還具有連結所述底板與所述后輪罩的下端部側的角撐板, 所述第二加強部件及所述角撐板共同緊固在與所述后車架的設置位置對應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身后部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強部件被分割成右加強部件和左加強部件而構成,該右加強部件以所述底板的車寬方向中央側為界而配置在右側,該左加強部件以所述底板的車寬方向中央側為界而配置在左側, 所述右加強部件及所述左加強部件的下端部固定在所述底板的車寬方向中央側。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身后部構造,其特征在于,還具有將所述右加強部件及所述左加強部件與所述底板連接的第一托架, 所述第一托架具有:安裝在所述右加強部件及所述左加強部件中任意一方的前表面上的第一前托架、和安裝在所述右加強部件及所述左加強部件中另一方的后表面上的第一后托架, 所述右加強部件及所述左加強部件通過固定所述第一前托架和所述第一后托架而相互連結。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身后部構造,其特征在于,還具有將所述第一加強部件的所述折曲部和所述第二加強部件在前后方向上夾入而固定的第二托架。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身后部構造,其特征在于,還具有配置在所述第二托架的車寬方向外側、且連結所述第一加強部件與所述第二加強部件的加固構件。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車身后部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構件通過在所述第一加強部件與所述第二加強部件之間沿著上下方向延伸的板體構成。
9.根據(jù)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車身后部構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固構件上,沿著車寬方向并列設置有沿前后方向鼓出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個加強筋。
10.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車身后部構造,其特征在于,還具有: 以沿車寬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底板的上方、且安裝有座椅的座椅橫梁;和 前端部安裝在所述座椅橫梁上、且后端部與所述第一前托架和所述第一后托架共同緊固的第一座椅橫梁托架。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車身后部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托架具有與所述座椅橫梁相比向前方延伸的延伸部, 所述車身后部構造還具有后端部安裝在所述座椅橫梁上、且前端部與所述第一后托架的所述延伸部共同緊固的 第二座椅橫梁托架。
【文檔編號】B62D25/08GK104015809SQ201410046018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3月1日
【發(fā)明者】柱山直樹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