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向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轉向裝置。轉向裝置(1)具備穿過殼體(3)的齒條軸(6)。轉向操縱輔助力傳遞用的第一齒輪軸(8)的第一齒輪(7)與齒條軸(6)的第一齒條(4)嚙合,手動轉向操縱力傳遞用的第二齒輪軸(10)的第二齒輪(9)與齒條軸(6)的第二齒條(5)嚙合。兩齒輪軸(8)、(10)配置為大致平行。將第一齒條襯套(16)在齒條軸(6)的軸向(X1)上配置于兩齒輪軸(8)、(10)之間。第一齒條襯套(16)被殼體(3)保持,將齒條軸(6)支承為能夠沿軸向(X1)滑動,并對齒條軸(6)朝與兩齒輪軸(8)、(10)大致平行的方向(Y1)的移動進行限制。
【專利說明】轉向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轉向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齒輪齒條式的轉向裝置中,提出有使傳遞來自方向盤的手動轉向操縱力的主齒輪與傳遞電動馬達的轉向操縱輔助力的輔助齒輪分別與齒條軸所對應的齒條嚙合的雙齒輪式的轉向裝置。通常,齒條軸的一對端部被保持于殼體的齒條襯套支承為能夠沿軸向滑動。在日本實開昭64-18977中,齒條軸的一對端部中的、靠近輔助齒輪一側的端部被作為齒條襯套的偏心軸承襯套支承。偏心軸承襯套通過其轉動位置而使對齒條軸進行樞軸支承的位置改變,從而對輔助齒輪與齒條軸的嚙合狀態(tài)進行調(diào)整。
[0003]然而,如作為簡圖的圖24所示,存在形成有相互大致相同方向的斜齒并且相互的軸向成為大致平行的兩個齒輪91、92分別與齒條軸93的形成于大致相同側面的齒條94、95嚙合的情況。在該情況下,轉向操縱時的齒條軸93從兩齒輪91、92與兩齒輪91、92的軸向大致平行的方向(圖中空心箭頭表示的方向)嚙合而受到反作用力的分力,從而進行并進運動。
[0004]在該并進運動的影響下,齒條與各齒輪的嚙合率降低,其結果,存在嚙合聲增大的可能性。另外,對靠近輔助齒輪一側的齒條軸的端部進行支承的齒條襯套(偏心軸承襯套)的作用力以輔助齒輪與齒條軸的嚙合部為支點,對齒條軸作用彎曲力矩,從而在該彎曲力矩的影響下,存在主齒輪與齒條軸的嚙合部的齒隙增大而嚙合減弱,從而產(chǎn)生由嚙合聲引起的噪聲的可能性。因此,本發(fā)明提供能夠抑制由齒條軸的并進運動引起的噪聲的產(chǎn)生,并且能夠抑制由齒條襯套的施力引起的齒隙的增大的轉向裝置。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本發(fā)明的第一方式是一種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殼體;齒條軸,其沿軸向延伸并穿過上述殼體,在外周以沿上述軸向隔開的方式具有第一齒條與第二齒條,上述第一齒條與上述第二齒條形成有相對于上述軸向朝同側傾斜的斜齒;第一齒輪軸,其具有與上述第一齒條嚙合的斜齒的第一齒輪;第二齒輪軸,其具有與上述第二齒條嚙合的斜齒的第二齒輪,并且第二齒輪軸相對于包括上述齒條軸的中心軸線且與上述第一齒輪軸的中心軸線平行的平面配置于與上述第一齒輪軸相同的一側;以及齒條襯套,其在上述齒條軸的軸向上配置于兩齒輪軸之間,被上述殼體保持,并且該齒條襯套將上述齒條軸支承為能夠沿上述軸向滑動,并對齒條軸朝與兩齒輪軸大致平行的方向的移動進行限制。
[0006]根據(jù)上述方式,與各齒輪嚙合的齒條形成有相對于齒條軸的軸向朝同側傾斜的斜齒,另外,第二齒輪軸相對于包括齒條軸的中心軸線且與第一齒輪軸的中心軸線平行的平面配置于與第一齒輪軸相同的一側,因此齒條軸存在朝與兩齒輪軸大致平行的方向并進運動的傾向。與此相對,將對齒條軸朝與兩齒輪軸大致平行的方向的移動進行限制的齒條襯套在齒條軸的軸向上配置于兩齒輪軸之間。因此,能夠高效地限制齒條軸朝與兩齒輪軸大致平行的方向的移動(并進運動)。由此,齒條軸的各齒條與對應的齒輪的嚙合率提高,因此能夠降低嚙合聲。
[0007]另外,本發(fā)明的第二方式是一種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殼體;齒條軸,其沿軸向延伸并穿過上述殼體,在外周以沿上述軸向隔開的方式具有第一齒條與第二齒條,上述第一齒條與上述第二齒條形成有相對于上述軸向朝同側傾斜的斜齒;第一齒輪軸,其具有與上述第一齒條嚙合的斜齒的第一齒輪;第二齒輪軸,其具有與上述第二齒條嚙合的斜齒的第二齒輪,并相對于包括上述齒條軸的中心軸線且與上述第一齒輪軸的中心軸線平行的平面配置于與上述第一齒輪軸相反的一側;以及齒條襯套,其在上述齒條軸的軸向上配置于兩齒輪軸之間,被上述殼體保持,并且,該齒條襯套將上述齒條軸支承為能夠沿上述軸向滑動,并對齒條軸朝與兩齒輪軸大致平行的方向的移動進行限制。
[0008]根據(jù)上述方式,與各齒輪嚙合的齒條形成有相對于齒條軸的軸向相互朝同側傾斜的斜齒,另外,第二齒輪軸相對于包括齒條軸的中心軸線且與第一齒輪軸的中心軸線平行的平面配置于與第一齒輪軸相反的一側,因此齒條軸具有朝與兩齒輪軸大致平行的方向進行并進運動的傾向。與此相對,將對齒條軸朝與兩齒輪軸大致平行的方向的移動進行限制的齒條襯套在齒條軸的軸向上配置于兩齒輪之間。因此,能夠高效地限制齒條軸朝與兩齒輪軸大致平行的方向的移動(并進運動)。由此,齒條軸的各齒條與對應的齒輪的嚙合率提高,因此能夠降低嚙合聲。
[0009]另外,在上述方式中,上述齒條襯套也可以作為對上述齒條軸施力的施力部而具有對上述齒條軸朝與兩齒輪軸大致平行的方向施力的彈性凸部。另外,在上述方式中,上述齒條襯套也可以作為對上述齒條軸施力的施力部而僅具有對上述齒條軸朝與兩齒輪軸大致平行的方向進行施力的彈性凸部。
[0010]根據(jù)上述結構,齒條襯套也可以作為對齒條軸施力的施力部而具有對齒條軸朝與兩齒輪軸大致平行的方向施力的彈性凸部。因此,能夠有效地抑制齒條軸的并進運動而實現(xiàn)靜音化。另外,根據(jù)上述結構,齒條襯套也可以作為對齒條軸施力的施力部而僅具有對齒條軸朝與兩齒輪軸大致平行的方向進行施力的彈性凸部。因此,能夠抑制齒條軸的并進運動而實現(xiàn)靜音化,并且能夠抑制各齒條與對應的齒輪的嚙合力的過大化而提高轉向操縱感。
[0011]另外,在上述方式中,上述齒條襯套也可以作為對上述齒條軸施力的施力部而具有朝向與兩齒輪軸大致平行的方向對上述齒條軸施力的第一彈性凸部、以及朝向上述第一齒輪以及上述第二齒輪的至少一方對上述齒條軸施力的第二彈性凸部。
[0012]根據(jù)上述結構,能夠通過齒條襯套對齒條軸朝兩齒輪的至少一方側彈性施力,因此能夠有效地提高至少一方側的齒輪與和齒條軸對應的齒條的嚙合率。
[0013]另外,在上述方式中,上述第一齒輪軸可以為轉向操縱輔助力傳遞用,上述第二齒輪軸也可以為手動轉向操縱力傳遞用。根據(jù)上述結構,能夠提高第一齒條與轉向操縱輔助力傳遞用的第一齒輪的嚙合率,并能夠提高第二齒條與手動轉向操縱力傳遞用的第二齒輪的嚙合率。
[0014]另外,在上述結構中,上述齒條襯套也可以在上述齒條軸的上述軸向上配置于比上述第一齒輪軸與上述第二齒輪軸之間的中央位置(Pl)更靠上述第一齒輪軸側的位置。
[0015]根據(jù)上述結構,將齒條襯套配置于相比手動轉向操縱力傳遞用的第二齒輪軸而言與轉向操縱輔助力傳遞用的第一齒輪軸相對較近的位置。因此,能夠通過齒條襯套更加有效地提高第一齒輪與第一齒條的嚙合率,并能夠更加有效地降低比通常手動轉向操縱力傳遞用的第二齒輪與對應的第二齒條的嚙合聲大的、轉向操縱輔助力傳遞用的第一齒輪與對應的第一齒條的哨合聲。
[0016]另外,在上述結構中,上述齒條軸可以具有與上述第一齒輪軸相對較近且距上述第二齒輪軸相對較遠的第一端部、以及與上述第一端部相反側的第二端部,也可以具備第二齒條襯套,上述第二齒條襯套與作為上述齒條襯套的第一齒條襯套隔開,被上述殼體保持,并且該第二齒條襯套將上述齒條軸的上述第一端部支承為能夠沿上述軸向滑動。
[0017]根據(jù)上述結構,通過第二齒條襯套將齒條軸的與轉向操縱輔助力傳遞用的第一齒輪軸相對較近的第一端部支承為能夠滑動,從而產(chǎn)生比通常手動轉向操縱傳遞用的第二齒輪與對應的第二齒條的嚙合聲大的嚙合聲的、轉向操縱輔助力傳遞用的第一齒輪與對應的第一齒條的嚙合的嚙合率提高,從而能夠提高噪聲防止效果。
[0018]本發(fā)明的第三方式是一種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殼體;齒條軸,其穿過上述殼體,并具有沿軸向對置的第一端部與第二端都,相對于中心軸線在同側具有與上述兩端部中的上述第一端部相對較近的第一齒條、以及與兩端部中的上述第二端部相對較近的第二齒條;第一齒輪軸,其具有與上述第一齒條嚙合的第一齒輪;第二齒輪軸,其具有與上述第二齒條嚙合的第二齒輪,并相對于包括上述齒條軸的中心軸線且與上述第一齒輪軸的中心軸線平行的平面配置于與上述第一齒輪軸相同的一側;第一齒條引導件,其被上述殼體保持,并從上述第一齒條的背部對上述齒條軸朝向上述第一齒輪側施力;第二齒條引導件,其被上述殼體保持,并從上述第二齒條的背部對上述齒條軸朝向上述第二齒輪側施力;第二齒條襯套,其被上述殼體支承,將上述齒條軸的第一端部支承為能夠沿軸向滑動并且對上述齒條軸朝向上述第一齒輪施力;以及第一齒條襯套,其被上述殼體支承,將上述齒條軸的第一端部支承為能夠沿軸向滑動并且對上述齒條軸朝向上述第一齒輪以及上述第二齒輪施力。
[0019]根據(jù)上述方式,由配置于齒條軸的第一端部并對齒條軸朝第一齒輪側施力第二齒條襯套產(chǎn)生的作用力,以由第一齒輪與第一齒條引導件夾持齒條軸的位置為支點,產(chǎn)生使齒條軸從第二齒輪分離的方向的力矩。第一齒條襯套克服由上述第二齒條襯套產(chǎn)生的力矩,對齒條軸朝兩齒輪側進行施力,因此能夠抑制第二齒輪與第二齒條之間的齒隙的增大。
[0020]本發(fā)明的第四方式是一種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殼體;齒條軸,其穿過上述殼體,并具有沿軸向對置的第一端部與第二端部,相對于中心軸線在同側具有上述兩端部中的與上述第一端部相對較近的第一齒條、與兩端部中的與上述第二端部相對較近的第二齒條;第一齒輪軸,其具有與上述第一齒條嚙合的第一齒輪;第二齒輪軸,其具有與上述第二齒條嚙合的第二齒輪,并相對于包括上述齒條軸的中心軸線且與上述第一齒輪軸的中心軸線平行的平面配置于與上述第一齒輪軸相反的一側;第一齒條引導件,其被上述殼體保持,并從上述第一齒條的背部對上述齒條軸朝向上述第一齒輪側施力;第二齒條引導件,其被上述殼體保持,并從上述第二齒條的背部對上述齒條軸朝向上述第二齒輪側施力;第二齒條襯套,其被上述殼體支承,并且該第二齒條襯套將上述齒條軸的第一端部支承為能夠沿軸向滑動并且對上述齒條軸朝向上述第一齒輪施力;以及第一齒條襯套,其被上述殼體支承,并且該第一齒條襯套將上述齒條軸的第一端部支承為能夠沿軸向滑動并且對上述齒條軸朝向上述第一齒輪施力。
[0021]根據(jù)上述方式,由第一齒條襯套產(chǎn)生的作用力產(chǎn)生朝使齒條軸遠離第二齒輪的方向的力矩。第一齒條襯套配置于兩齒輪軸之間,并能夠配置為與成為支點的位置比較近,因此能夠使力矩比較小。因此,能夠抑制第二齒輪與第二齒條之間的齒隙的增大。
[0022]在上述方式中,上述第一齒條襯套也可以在上述齒條軸的軸向上配置于上述第一齒輪軸與上述第二齒輪軸之間。
[0023]根據(jù)上述結構,在齒條軸的軸向上配置于第一齒輪軸與第二齒輪軸之間的第一齒條襯套以由第一齒輪與第一齒條引導件夾持齒條軸的位置為支點,產(chǎn)生克服由第二齒條襯套產(chǎn)生的力矩的力矩。由此,能夠可靠地抑制第二齒輪與第二齒條之間的齒隙的增大。
[0024]在上述方式中,上述第一齒輪軸為傳遞轉向操縱輔助力用,上述第二齒輪軸為傳遞手動轉向操縱力用,也可以僅設置上述第一齒條襯套以及上述第二齒條襯套作為對上述齒條軸進行支承的軸承。
[0025]根據(jù)上述結構,假設在將齒條襯套配置于與手動轉向操縱力傳遞用的第二齒輪相對較近的齒條軸的第二端部的情況下,該齒條襯套距上述支點的距離較遠,因此以上述支點為中心產(chǎn)生較大的力矩。第二齒條襯套克服上述較大的力矩,而產(chǎn)生較大的反作用力力矩成分。因此,配置于第二端部的齒條襯套以及第二齒條襯套均相對于齒條軸產(chǎn)生較大的摩擦阻力,從而存在轉向操縱感惡化的可能性。與此相對,在本結構中,在第二端部未配置有齒條襯套,因此能夠抑制克服齒條軸的移動的摩擦阻力的增大,從而能夠獲得良好的轉向操縱感覺。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6]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的轉向裝置的簡圖。
[0027]圖2是圖1的轉向裝置中的齒條軸與兩齒輪軸的示意性側視圖,且示出了從齒條軸的軸向觀察的兩齒輪軸的配置狀態(tài)。
[0028]圖3是齒條軸與兩齒輪軸的示意性側視圖,且示出了從齒條軸的軸向觀察的兩齒輪軸的配置狀態(tài)的變更例。
[0029]圖4是齒條軸與兩齒輪軸的示意性主視圖,且示出了從與齒條軸的中心軸線以及第一齒輪軸的中心軸線雙方正交的方向觀察的兩齒輪軸的配置狀態(tài)的變更例。
[0030]圖5是圖1的轉向裝置的主要部分的簡要剖視圖,且示出了沿著轉向操縱輔助力傳遞用的第一齒輪軸的中心軸線進行剖切的剖面。
[0031]圖6是圖1的轉向裝置的主要部分的簡要剖視圖,且示出了沿著手動轉向操縱力傳遞用的第二齒輪軸的中心軸線進行剖切的剖面。
[0032]圖7是第一齒條襯套的簡要立體圖。
[0033]圖8A是基于第一齒條襯套的支承構造的簡要剖視圖。
[0034]圖8B是沿著圖8A的8B-8B線的剖視圖,且示出了第一齒條襯套的環(huán)狀部與齒條軸之間的關系。
[0035]圖8C是沿著圖8A的8C-8C線的剖視圖,且示出了第一齒條襯套的剖面圓弧狀部與齒條軸之間的關系。
[0036]圖9是圖1的轉向裝置中的對齒條軸進行支承的構造的示意圖。[0037]圖10是本發(fā)明的其他實施方式的轉向裝置中的對齒條軸進行支承的構造的示意圖。
[0038]圖11是圖10的轉向裝置中的齒條軸與兩齒輪軸的示意性側視圖,且示出了從齒條軸的軸向觀察的兩齒輪軸的配置狀態(tài)。
[0039]圖12是齒條軸與兩齒輪軸的示意性側視圖,且示出了從齒條軸的軸向觀察的兩齒輪軸的配置狀態(tài)的變更例。
[0040]圖13是齒條軸與兩齒輪軸的示意性主視圖,且示出了從與齒條軸的中心軸線以及第一齒輪軸的中心軸線雙方正交的方向觀察的兩齒輪軸的配置狀態(tài)。
[0041]圖14是本發(fā)明的又一其他實施方式中的第一齒條襯套的簡要立體圖。
[0042]圖15A是基于圖14的第一齒條襯套的支承構造的簡要剖視圖。
[0043]圖15B是沿著圖15A的15B-15B線的剖視圖,且示出了第一齒條襯套的環(huán)狀部與齒條軸之間的關系。
[0044]圖15C是沿著圖15A的15C-15C線的剖視圖,且示出了第一齒條襯套的剖面圓弧狀部與齒條軸之間的關系。
[0045]圖16是本發(fā)明的又一其他實施方式中的通過第一齒條襯套對齒條進行支承的構造的剖視圖,且示出了圖8C的第一齒條襯套的變更例。
[0046]圖17是本發(fā)明的又一其他實施方式中的通過第一齒條襯套對齒條進行支承的構造的剖視圖,且示出了圖15C的第一齒條襯套的變更例。
[0047]圖18是第二齒條襯套的簡要立體圖。
[0048]圖19A是基于第二齒條襯套的支承構造的簡要剖視圖。
[0049]圖19B是沿著圖19A的19B-19B線的剖視圖,且示出了第二齒條襯套的環(huán)狀部與齒條軸之間的關系。
[0050]圖19C是沿著圖19A的19C-19C線的剖視圖,且示出了第二齒條襯套的剖面圓弧狀部與齒條軸之間的關系。
[0051]圖20是第一齒條襯套的簡要立體圖。
[0052]圖21A是基于第一齒條襯套的支承構造的簡要剖視圖。
[0053]圖21B是沿著圖21A的21B-21B線的剖視圖,且示出了第一齒條襯套的環(huán)狀部與齒條軸之間的關系。
[0054]圖21C是沿著圖21A的21C-21C線的剖視圖,且示出了第一齒條襯套的剖面圓弧狀部與齒條軸之間的關系。
[0055]圖22是圖1的轉向裝置中的對齒條軸進行支承的構造的示意圖。
[0056]圖23是本發(fā)明的參考方式的轉向裝置中的對齒條軸進行支承的構造的示意圖。
[0057]圖24是相關技術的轉向裝置的簡圖,且是對齒條軸的并進運動進行說明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58]根據(jù)以下參照附圖對實施例進行的詳細說明可了解本發(fā)明的上述以及更多的特點和優(yōu)點,在附圖中,對相同的元素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
[0059]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詳細地進行說明。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的轉向裝置的簡圖。參照圖1,轉向裝置I具備由齒輪齒條機構構成的轉向操縱機構2。轉向操縱機構2具備:作為轉向操縱軸的齒條軸6,其穿過固定于車身的筒狀的第一殼體3(相當于齒條殼體),并具有在軸向Xl隔離的斜齒的第一齒條4與斜齒的第二齒條5 ;第一齒輪軸8,其具有與第一齒條4嚙合的斜齒的第一齒輪7 ;第二齒輪軸10,其具有與第二齒條
5嚙合的斜齒的第二齒輪9 ;以及轉向操縱輪15,其分別經(jīng)由橫拉桿13以及轉向節(jié)14與齒條軸6的軸向Xl的第一端部11以及第二端部12連結。
[0060]第二齒輪軸10為手動轉向操縱力傳遞用,且傳遞駕駛員對方向盤等轉向操縱部件18的手動轉向操縱力。即,轉向操縱部件18經(jīng)由轉向軸19、萬向接頭20、中間軸21、萬向接頭22以能夠傳遞轉矩的方式與第二齒輪軸10連結。駕駛員對轉向操縱部件18進行操作,從而能夠通過該手動轉向操縱力(轉向操縱轉矩),經(jīng)由轉向軸19、萬向接頭20、中間軸21、萬向接頭22、第二齒輪軸10、齒條軸6、橫拉桿13以及轉向節(jié)14對轉向輪15進行轉向操縱。即,由轉向操縱部件18、轉向軸19、萬向接頭20、中間軸21、萬向接頭22、第二齒輪軸10、以及齒條軸6構成手動轉向操縱系統(tǒng)MS。
[0061]第一齒輪軸8為轉向操縱輔助力傳遞用。即,轉向裝置I具備轉向操縱輔助機構23。轉向操縱輔助機構23具備:產(chǎn)生轉向操縱輔助力的電動馬達24、對電動馬達24的旋轉輸出進行減速并傳遞至第一齒輪軸8的蝸輪機構等減速機構25。電動馬達24具備:固定于車身的馬達殼體26、作為輸出軸的旋轉軸27。減速機構25具備:經(jīng)由接頭28以能夠傳遞轉矩的方式與旋轉軸27連結的蝸桿軸等驅動齒輪29、與驅動齒輪29嚙合且以能夠一體旋轉的方式與第一齒輪軸8連結的蝸輪等被動齒輪30。
[0062]在手動轉向操縱系統(tǒng)MS的從轉向軸19到第二齒輪軸10的路徑的任一位置配置有對施加于轉向操縱部件18的轉向操縱轉矩進行檢測的轉矩傳感器31。轉矩傳感器31的轉矩檢測結果被發(fā)送至EQJ (Electronic Control Unit:電子控制單元)32。在EQJ32中,基于轉矩檢測結果、從未圖示的車速傳感器接收的車速檢測結果等,經(jīng)由內(nèi)置的驅動電路對電動馬達24進行驅動控制。電動馬達24的輸出旋轉經(jīng)由減速機構25被減速并傳遞至第一齒輪軸8,從而轉換成齒條軸6的直線運動,來輔助轉向操縱。
[0063]第一齒條4與第二齒條5形成有相對于齒條軸6的軸向Xl朝同側傾斜的斜齒。另外,第一齒條4與第二齒條5相對于齒條軸6的中心軸線CR設置于同側的面,第一齒輪軸8與第二齒輪軸10相對于齒條軸6配置于同側。如從軸向觀察齒條軸6的示意圖、亦即圖2~圖3 (在圖2以及圖3中,與紙面正交的方向相當于齒條軸6的軸向XI)所示,第二齒輪軸10相對于包括齒條軸6的中心軸線CR且與第一齒輪軸8的中心軸線Cl平行的平面PP配置為與第一齒輪軸8同側。
[0064]第一齒輪軸8與第二齒輪軸10配置為大致平行。具體而言,在從齒條軸6的軸向觀察時,如圖2所示,第一齒輪軸8的中心軸線Cl與第二齒輪軸10的中心軸線C2 —致,或者如圖3所示,將第一齒輪軸8的中心軸線Cl與第二齒輪軸10的中心軸線C2所成的角度Θ I的絕對值I Θ 11設定為在O < I Θ 11≤30°的范圍內(nèi)的角度。[0065]另外,在從與齒條軸6的中心軸線CR以及第一齒輪軸8的中心軸線Cl雙方正交的方向觀察時,如圖1、圖9所示,第一齒輪軸8的中心軸線Cl與第二齒輪軸10的中心軸線C2平行,或者如圖4所示,將第一齒輪軸8的中心軸線Cl與第二齒輪軸10的中心軸線C2所成的角度Θ 2的絕對值I Θ 2|設定為在O < I Θ 2| ( 30°的范圍內(nèi)的角度。
[0066]再次參照圖1,齒條軸6被第一殼體3保持,并且通過沿著齒條軸6的軸向Xl隔開的第一齒條襯套16與第二齒條襯套17支承為能夠沿軸向Xl滑動。在圖1中,第一齒條襯套16與第二齒條襯套17被示意性地表示。第一齒條襯套16具有對齒條軸6朝與兩齒輪軸8、10大致平行的方向Yl的移動進行限制的功能。如圖2所示,從齒條軸6的軸向觀察,在兩齒輪軸8、10的中心軸線Cl、C2 一致的情況下,所謂與兩齒輪軸8、10大致平行的方向Yl是與兩齒輪軸8、10的中心軸線Cl、C2平行的方向,或者是相對于上述平行的方向形成30度以內(nèi)的角度而傾斜的方向。如圖3所示,從齒條軸6的軸向觀察,在兩齒輪軸8、10的中心軸線Cl、C2相互傾斜的情況下,所謂與兩齒輪軸8、10大致平行的方向Yl是從與第一齒輪軸8的中心軸線Cl平行的方向到與第二齒輪軸10的中心軸線C2平行的方向之間的方向。
[0067]第一齒條襯套16在齒條軸6的軸向Xl上配置于兩齒輪軸8、10之間。更具體而言,第一齒條襯套16在齒條軸6的軸向Xl上配置于比第一齒輪軸8與第二齒輪軸10之間的中央位置Pl更靠第一齒輪軸8側的位置,齒條軸6的第一端部11與第一齒輪軸8相對較近且距第二齒輪軸10相對較遠。另外,齒條軸6的第二端部12為與第一端部11相反一側的端部,與第二齒輪軸10相對較近且距第一齒輪軸8相對較遠。第二齒條襯套17發(fā)揮將齒條軸6的第一端部11支承為能夠沿軸向Xl滑動,并對齒條軸6朝第一齒輪7側進行施力的功能。第一齒條襯套16在齒條軸6的軸向Xl上配置于兩齒輪軸8、10之間。第一齒條襯套16發(fā)揮對齒條軸6朝第一齒輪7以及第二齒輪9側施力的功能。
[0068]更具體而言,第一齒條襯套16在齒條軸6的軸向Xl上配置于比第一齒輪軸8與第二齒輪軸10之間的中央位置Pl更靠第一齒輪軸8側的位置。圖5是沿著轉向操縱輔助力傳遞用的第一齒輪軸8的中心軸線剖切而得的、轉向裝置I的主要部分的簡要剖視圖。如圖5所示,設置有與供齒條軸6穿過的第一殼體3呈交叉狀連續(xù)的筒狀的第二殼體33。在第二殼體33內(nèi)插通有齒條軸6,并且收納有第一齒輪軸8以及減速機構25。
[0069]第二殼體33具備:收納有第一齒輪軸8以及被動齒輪30的主體部34、對主體部34的一端的開口進行封閉的蓋部35、以及與主體部34連續(xù)并收納有驅動齒輪29的驅動齒輪收納部(未圖示)。第一齒輪軸8被第一軸承36與第二軸承37支承為能夠旋轉,其中,第一軸承36由被蓋部35支承的例如球軸承構成,第二軸承37由被主體部34支承的例如球軸承構成。被動齒輪30在第一齒輪軸8的軸向上配置于第一軸承36與第二軸承37之間。另外,第一齒輪軸8的前端部被第三軸承38支承為能夠旋轉,其中,第三軸承38由被主體部34支承的例如滾針軸承構成。第一齒輪7在第一齒輪軸8的軸向上配置于第二軸承37與第三軸承38之間。
[0070]另外,轉向裝置I具備第一齒條引導件39,上述第一齒條引導件39隔著齒條軸6配置于與第一齒輪軸8相反的一側,并從第一齒條4的背部對齒條軸6朝第一齒輪軸7側施力。第一齒條引導件39具備:筒狀的第一引導件殼體40,該第一引導件殼體40設置于第二殼體33的主體部34 ;與第一支承架42,上述第一支承架42以能夠沿第一保持孔41的深度方向Zl及其相反方向滑動的方式收納在形成于第一引導件殼體40的第一保持孔41內(nèi),并且將齒條軸6支承為能夠沿軸向(在圖5中為與紙面正交的方向)滑動。另外,第一齒條引導件39具備:第一調(diào)整螺釘43,該第一調(diào)整螺釘43旋入固定于第一保持孔41的入口 ;第一施力部件44,該第一施力部件44被第一調(diào)整螺釘43支承并由對第一支承架42朝齒條軸6側彈性施力的例如壓縮螺旋彈簧構成;以及第一鎖定螺母45,該第一鎖定螺母45將第一調(diào)整螺釘43鎖定于第一引導件殼體40。
[0071]第一調(diào)整螺釘43在深度方向Zl及其相反方向上對使第一支承架42可動的間隙的量(相當于第一調(diào)整螺釘43與第一支承架42之間的間隙量)進行限制。第一施力部件44經(jīng)由第一支承架42將齒條軸6的第一齒條4按壓于第一齒輪軸8的第一齒輪7。由此,對第一齒條4與第一齒輪7的哨合部施加預壓,從而抑制齒隙。
[0072]接下來,圖6是沿著手動轉向操縱力傳遞用的第二齒輪軸10的中心軸線剖切而得的、轉向裝置I的主要部分的簡要剖視圖。如圖6所示,設置有與供齒條軸6插通的第一殼體3呈交叉狀連續(xù)的第三殼體46。在第三殼體46內(nèi)插通有齒條軸6,并且收納有第二齒輪軸10。
[0073]第二齒輪軸10被第四軸承47與第五軸承48支承為能夠旋轉,其中,第四軸承47由被第三殼體46支承的例如球軸承構成,第五軸承48由被第三殼體46支承的例如滾針軸承構成。第二齒輪9在第二齒輪軸10的軸向上配置于第四軸承47與第五軸承48之間。另夕卜,轉向裝置I具備第二齒條引導件49,該第二齒條引導件49隔著齒條軸6配置于與第二齒輪軸10相反的一側,并從第二齒條5的背部對齒條軸6朝向第二齒輪9施力。
[0074]第二齒條引導件49具備:筒狀的第二引導件殼體50,該第二引導件殼體50設置于第三殼體46 ;第二支承架52,該第二支承架52以沿第二保持孔51的深度方向Z2及其相反方向能夠滑動的方式收納在形成于第二引導件殼體50的第二保持孔51內(nèi),并且將齒條軸6支承為能夠沿軸向(在圖6中為與紙面正交的方向)滑動。另外,第二齒條引導件49具備:第二調(diào)整螺釘53,該第二調(diào)整螺釘53旋入固定于第二保持孔51的入口 ;第二施力部件54,該第二施力部件54被第二調(diào)整螺釘53支承,并由對第二支承架52朝齒條軸6側彈性施力的例如壓縮螺旋彈簧構成;以及第二鎖定螺母55,該第二鎖定螺母55將第二調(diào)整螺釘53鎖定于第二引導件殼體50。
[0075]第二調(diào)整螺釘53在深度方向Z2及其相反方向上對使第二支承架52可動的間隙的量(相當于第二調(diào)整螺釘53與第二支承架52之間的間隙量)進行限制。第二施力部件54經(jīng)由第二支承架52將齒條軸6的第二齒條5按壓于第二齒輪軸10的第二齒輪9,由此,對第二齒條5與第二齒輪9的嚙合部給與預壓,從而抑制齒隙。
[0076]第二齒輪軸10的一端穿過旋入固定于第三殼體46的一端的開口的蓋部件56而從第三殼體46突出,在圖6中雖未圖示,但經(jīng)由萬向接頭22與中間軸21連結(參照圖1)。如圖7以及圖8A所示,第一齒條襯套16具備包圍齒條軸6的整周的環(huán)狀部58、以及從環(huán)狀部58沿軸向延伸的剖面圓弧狀部59,并例如由樹脂形成。在環(huán)狀部58的外周58a設置有朝徑向外側突出的卡合凸部62。另外,在剖面圓弧狀部59的內(nèi)周59a作為沿軸向延伸的凸條而形成有一對剖面為山形的彈性凸部61A、61B。
[0077]如沿著圖8A的8B-8B線的剖視圖即圖8B所示,環(huán)狀部58的外周58a的卡合凸部62與設置于第一殼體3的內(nèi)周3a的卡合凹部63卡合。通過卡合凸部62與卡合凹部63的卡合,來對第一齒條襯套16的旋轉與軸向移動進行限制。如沿著圖8A的8C-8C線的剖視圖即圖8C所示,一對彈性凸部61A、61B在剖面圓弧狀部59的內(nèi)周59a,配置于隔著齒條軸6沿徑向對置的位置,從而發(fā)揮對齒條軸6的外周6a進行按壓而對齒條軸6沿著與第一齒輪軸8大致平行的方向Yl相互朝相反的方向彈性施力的功能。第一齒條襯套16作為對齒條軸6進行施力的施力部僅包括沿著與兩齒輪軸8、10大致平行的方向Yl對齒條軸6施力的彈性凸部61A、61B。
[0078]S卩,如示意圖即圖9所示,一對彈性凸部61A、61B發(fā)揮對齒條軸6朝與兩齒輪軸8,10大致平行的方向Yl的移動(并進運動:在圖9中利用空心箭頭表示)進行限制的功能。第二齒條襯套17例如由樹脂形成,且呈圓筒狀。雖未圖示,但構成為:在第二齒條襯套17的外周設置有沿周向等間隔地隔開的彈性凸部,通過上述彈性凸部的彈性變形允許齒條軸6的撓曲。
[0079]根據(jù)本實施方式,與各齒輪7、9哨合的齒條4、5形成有相對于齒條軸6的軸向Xl朝同側傾斜的斜齒,另外,第二齒輪軸10相對于包括齒條軸6的中心軸線CR且與第一齒輪軸8的中心軸線Cl平行的平面PP配置為與第一齒輪軸8同側,因此齒條軸6傾向于朝向與兩齒輪軸8、10大致平行的方向Yl并進運動。與此相對,將對齒條軸6朝與兩齒輪軸8、10大致平行的方向Yl的移動進行限制的齒條襯套(第一齒條襯套16)在齒條軸6的軸向Xl上配置于兩齒輪軸8、10之間,因此能夠對齒條軸6朝與兩齒輪軸8、10大致平行的方向Yl的移動(并進運動:在圖9中利用空心箭頭表示)有效地進行限制。由此,齒條軸6的各齒條(第一齒條4以及第二齒條5)與對應的齒輪7、9的嚙合率提高,因此能夠降低嚙合聲。
[0080]另外,作為齒條襯套(第一齒條襯套16)對齒條軸6進行施力的施力部而具備對齒條軸6朝與兩齒輪軸8、10大致平行的方向Yl施力的彈性凸部61A、61B,因此能夠有效地抑制齒條軸6的并進運動而實現(xiàn)靜音化。特別地,作為齒條襯套(第一齒條襯套16)對齒條軸6進行施力的施力部,僅具備對齒條軸6朝與兩齒輪軸8、10大致平行的方向Yl進行施力的彈性凸部61A、61B,因此能夠抑制齒條軸6的并進運動而實現(xiàn)靜音化,并且能夠抑制各齒條4、5與對應的齒輪7、9的嚙合力的過大化而提高轉向操縱感。
[0081]另外,第一齒輪軸8為轉向操縱輔助力傳遞用,第二齒輪軸10為手動轉向操縱力傳遞用,因此,能夠提高轉向操縱輔助力傳遞用的第一齒輪7與第一齒條4的嚙合率,并且能夠提高手動轉向操縱力傳遞用的第二齒輪9與第二齒條5的嚙合率。另外,第一齒條襯套16在齒條軸6的軸向Xl上配置于比第一齒輪軸8與第二齒輪軸10之間的中央位置Pl更靠第一齒輪軸8側的位置。即,第一齒條襯套16配置于相比手動轉向操縱力傳遞用的第二齒輪軸10而言更接近轉向操縱輔助力傳遞用的第一齒輪軸8的位置。因此,通過第一齒條襯套16能夠更加有效地提高第一齒輪7與第一齒條4的嚙合率,并且能夠更加有效地降低通常比第二齒輪9與第二齒條5的哨合聲大的、第一齒輪7與第一齒條4的哨合聲。
[0082]另外,通過第二齒條襯套17將齒條軸6的兩端部11、12中的、與轉向操縱輔助力傳遞用的第一齒輪軸8相對較近的、齒條軸6的第一端部11支承為能夠滑動。因此,能夠提高產(chǎn)生比通常第二齒輪9與第二齒條5的嚙合聲大的嚙合聲的、第一齒輪7與對應的第一齒條4嚙合時的嚙合率,從而能夠提高噪聲防止效果。特別地,第二齒條襯套17能夠高效地限制齒條軸6的沿著與兩齒輪軸8、10平行的面的擺動運動(在圖9中利用虛線箭頭表示)。
[0083]另一方面,在齒條軸6的兩端部11、12中的、與手動轉向操縱力傳遞用的第二齒輪軸10相對較近的、齒條軸6的第二端部12,也可以如本實施方式那樣取消對上述第二端部12進行支承的齒條襯套的結構。但是,也可以設置對齒條軸6的第二端部12進行支承的齒條襯套。另外,也可以取消圖6所示的第二齒條引導件49。
[0084]圖10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fā)明的其他實施方式的轉向裝置IR的齒條軸6R的支承構造。參照圖10,本實施方式與圖9的實施方式不同之處如下。即,在圖9的實施方式中,第一齒條4與第二齒條5形成有相對于齒條軸6的軸向Xl朝同側傾斜的斜齒,另外,如圖2以及圖3所示,第一齒輪軸8與第二齒輪軸10相對于包括齒條軸6的中心軸線CR且與第一齒輪軸8的中心軸線Cl平行的平面PP配置于同側。
[0085]與此相對,在圖10所示的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齒條4與第二齒條5R形成有相對于齒條軸6R的軸向Xl朝同側傾斜的斜齒,另外,如圖11以及圖12所示,第一齒輪軸8與第二齒輪軸IOR相對于包括齒條軸6R的中心軸線CR且與第一齒輪軸8的中心軸線Cl平行的平面PP配置于相反側。第二齒輪軸IOR的第二齒輪9R與第二齒條5R嚙合。
[0086]第一齒輪軸8與第二齒輪軸IOR配置為大致平行。具體而言,在從齒條軸6的軸向觀察時,如圖11所示,第一齒輪軸8的中心軸線Cl與第二齒輪軸IOR的中心軸線C2平行,或者如圖12所示,將第一齒輪軸8的中心軸線Cl與第二齒輪軸IOR的中心軸線C2所成的角度Θ I的絕對值I Θ 1|設定為在O < I Θ 1| ( 30°的范圍內(nèi)的角度。
[0087]另外,在從與齒條軸6的中心軸線CR以及第一齒輪軸8的中心軸線Cl雙方正交的方向觀察時,如圖10所示,第一齒輪軸8的中心軸線Cl與第二齒輪軸IOR的中心軸線C2平行,或者如圖13所示,將第一齒輪軸8的中心軸線Cl與第二齒輪軸IOR的中心軸線C2所成的角度Θ 2的絕對值I Θ 2|設定為在O < I Θ 2| ( 30°的范圍內(nèi)的角度。
[0088]在本實施方式的構成要素中,對與圖1?圖9的實施方式的構成要素相同的構成要素標注與圖1?圖9的實施方式的構成要素的附圖標記相同的附圖標記。在本實施方式中,也起到與圖1?圖9的實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從而能夠對齒條軸6朝與兩齒輪軸8、IOR大致平行的方向Yl的移動(并進運動:在圖10中利用空心箭頭表示)高效地進行限制。由此,齒條軸6的各齒條(第一齒條4以及第二齒條5R)與對應的齒輪7、9R的嚙合率提高,因此能夠降低嚙合聲。
[0089]接下來,圖14、圖15A、圖15B以及圖15C示出了圖7、圖8A、圖8B以及圖8C的實施方式的變更方式。在圖7、圖8A、圖8B以及圖8C的實施方式中,作為第一齒條襯套16的對齒條軸6施力的施力部,僅具備對齒條軸6朝與兩齒輪軸8、10大致平行的方向Yl施力的彈性凸部61A、61B。
[0090]與此相對,在圖14、圖15A、圖15B以及圖15C的實施方式中,作為對齒條軸6施力的施力部,具備對齒條軸6朝與兩齒輪軸8、10大致平行的方向Yl施力的一對第一彈性凸部161AU61B、以及對齒條軸6朝兩齒輪7、9的至少一方側施力的第二彈性凸部162。所謂兩齒輪7、9的至少一方側,在如圖9、圖2以及圖3所示將兩齒輪軸8、10相對于上述的平面PP配置于同側的情況下為兩齒輪7、9側,在如圖10、圖11以及圖12所示將兩齒輪軸8、IOR相對于上述的平面PP配置于相反側的情況下,為轉向操縱輔助力傳遞用的第一齒輪7偵U。一對第一彈性凸部161AU61B與第二彈性凸部162設置于剖面圓弧狀部159的內(nèi)周159a。在本實施方式的構成要素中,對與圖7、圖8A、圖8B以及圖8C的實施方式的構成要素相同的構成要素標注與圖7、圖8A、圖SB以及圖SC的實施方式的構成要素的附圖標記相同的附圖標記。
[0091]根據(jù)本實施方式,通過第二彈性凸部162能夠對齒條軸6朝至少一個齒輪7、9彈性施力,因此能夠有效地提高該齒輪7、9與對應的齒條4、5的嚙合率。本發(fā)明不限定于上述各實施方式。例如,在圖8C的實施方式中,在第一齒條襯套16的剖面圓弧狀部59的內(nèi)周59a設置有一對剖面為山形的彈性凸部61A、61B。與此相對,如圖16所示,也可以將一對彈性凸部261A、261B形成為使第一齒條襯套216的剖面圓弧狀部259的圓弧狀的內(nèi)周259a的一部分呈平坦面狀突出。
[0092]另外,在圖15C的實施方式中,在第一齒條襯套116的剖面圓弧狀部159的內(nèi)周159a設置有一對剖面為山形的第一彈性凸部161A、161B、以及剖面為山形的第二彈性凸部162。與此相對,如圖17所示,也可以將一對第一彈性凸部361A、361B以及第二彈性凸部362形成為使第一齒條襯套316的剖面圓弧狀部359的圓弧狀的內(nèi)周359a的一部分呈平坦面狀突出。
[0093]如圖18以及圖19A所示,對齒條軸6的第一端部11進行支承、并對齒條軸6朝向第一齒輪7側施力的第二齒條襯套86具備環(huán)狀部60以及從環(huán)狀部60沿軸向延伸的剖面圓弧狀部61,并且例如由樹脂形成,其中,環(huán)狀部60被第一殼體3支承并包圍齒條軸6的第一端部11的整周。
[0094]如沿著圖19A的19B-19B線的剖視圖即圖19B所示,在環(huán)狀部60的外周60a設置有朝徑向外側突出的卡合凸部62。環(huán)狀部60的外周60a的卡合凸部62與設置于第一殼體3的內(nèi)周3a的卡合凹部63卡合。通過卡合凸部62與卡合凹部63的卡合,能夠限制第二齒條襯套86的旋轉與軸向移動。
[0095]如沿著圖19A的19C-19C線的剖視圖即圖19C所示,在剖面圓弧狀部61的內(nèi)周61a作為沿軸向延伸的凸條而形成有多個剖面為山形的彈性凸部64、65、66。各彈性凸部64、65、66形成從構成剖面圓弧狀部61的內(nèi)周61a的基準面即圓筒面突出的平坦面。彈性凸部64在齒條軸6的周向上配置于彈性凸部65與彈性凸部66之間的中央位置。例如彈性凸部64以例如45度的角度間距沿齒條軸6的周向與兩彈性凸部65、66隔開。
[0096]上述多個彈性凸部64?66相互協(xié)力對齒條軸6朝第一齒輪7側施力。S卩,第二齒條襯套86利用多個彈性凸部64?66的合力亦即作用力Fl對齒條軸6朝向第一齒輪7側施力。另外,如圖20以及圖21A所示,在齒條軸6的軸向Xl上配置于兩齒輪軸8、10之間的中間部并對齒條軸6進行支承、并且對齒條軸6朝向第一齒輪7以及第二齒輪9側施力的第一齒條襯套87具備:環(huán)狀部70以及從環(huán)狀部70沿軸向延伸的剖面圓弧狀部71,并且該第三齒條襯套87例如由樹脂形成,其中,環(huán)狀部70被第一殼體3支承并包圍齒條軸6的軸向Xl的中間部的整周。
[0097]如沿著圖2IA的21B-21B線的剖視圖即圖2IB所示,在環(huán)狀部70的外周70a設置有朝徑向外側突出的卡合凸部72。環(huán)狀部70的外周70a的卡合凸部72與設置于第一殼體3的內(nèi)周3a的卡合凹部73卡合。通過卡合凸部72與卡合凹部73的卡合,能夠限制第一齒條襯套87的旋轉與軸向移動。
[0098]如沿著圖21A的21C-21C線的剖視圖即圖21C所示,在剖面圓弧狀部71的內(nèi)周71a作為沿軸向延伸的凸條而形成有多個剖面為山形的彈性凸部74、75、76。各彈性凸部74、75、76形成從構成剖面圓弧狀部71的內(nèi)周71a的基準面即圓筒面突出的平坦面。彈性凸部74在齒條軸6的周向上配置于彈性凸部75與彈性凸部76之間的中央位置。例如彈性凸部74以例如45度的角度間距沿齒條軸6的周向與兩彈性凸部75、76隔開。
[0099]上述多個彈性凸部74?76相互協(xié)力對齒條軸6朝第一齒輪7以及第二齒輪9側施力。即,第一齒條襯套87利用多個彈性凸部74?76的合力亦即作用力F2對齒條軸6朝向第一齒輪7以及第二齒輪9側施力。根據(jù)本實施方式,如作為簡圖的圖22所示,配置于齒條軸6的第一端部11、對齒條軸6朝第一齒輪7側施力的第二齒條襯套86的作用力Fl,以由第一齒輪7與第一齒條引導件39夾持齒條軸6的位置P2為支點,產(chǎn)生朝向使齒條軸6從第二齒輪9分離的方向的力矩Ml。第一齒條襯套87克服由上述第二齒條襯套86產(chǎn)生的力矩Ml而對齒條軸6朝兩齒輪7、9側施力,因此能夠抑制第二齒輪9與第二齒條5之間的齒隙的增大。
[0100]具體而言,即,在齒條軸6的軸向Xl上配置于第一齒輪軸8與第二齒輪軸10之間的第一齒條襯套87,以由第一齒輪7與第一齒條弓I導件39夾持齒條軸6的位置P2為支點,產(chǎn)生克服由第一齒條襯套16產(chǎn)生的力矩Ml的力矩M2。由此,能夠可靠地抑制第二齒輪9與第二齒條5之間的齒隙的增大。
[0101]另外,第一齒輪軸8為轉向操縱輔助力傳遞用,第二齒輪軸10為手動轉向操縱力傳遞用,作為對齒條軸6進行支承的軸承僅設置有第二齒條襯套86以及第一齒條襯套87,因此存在下述的優(yōu)點。即,假設在將齒條襯套配置于齒條軸6的與手動轉向操縱力傳遞用的第二齒輪9相對較近的第二端部12的情況下,由于該齒條襯套距上述支點(位置P2)的距離較遠,因此以上述支點為中心產(chǎn)生較大的力矩。第一齒條襯套克服上述較大的力矩,而產(chǎn)生較大的反作用力力矩成分。因此,配置于第二端部12的齒條襯套以及第一齒條襯套16均相對于齒條軸6產(chǎn)生較大的摩擦阻力,從而存在轉向操縱感惡化的可能性。與此相對,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第二端部12未配置有齒條襯套,因此能夠抑制阻礙齒條軸6的移動的摩擦阻力的增大,從而能夠獲得良好的轉向操縱感。
[0102]圖2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fā)明的參考方式的轉向裝置IR的齒條軸6R的支承構造。參照圖23,本參考方式與圖22的實施方式不同之處如下。即,在圖22的實施方式中,第一齒條4與第二齒條5相對于齒條軸6的中心軸線CR設置于同側,第一齒輪軸8與第二齒輪軸10相對于齒條軸6配置于同側。
[0103]與此相對,在本參考方式中,第一齒條4R與第二齒條5相對于齒條軸6的中心軸線CR設置于相反側,轉向操縱輔助力傳遞用的第一齒輪軸SR與手動轉向操縱力傳遞用的第二齒輪軸10隔著齒條軸6配置于相反側。第一齒輪軸8R的第一齒輪7R與第一齒條4R哨合。配置于齒條軸6R的第一端部IlR的第二齒條襯套86R產(chǎn)生對齒條軸6朝向第一齒輪7R側施力的作用力F3。在齒條軸6的軸向Xl上配置于兩齒輪軸8R、10之間的第一齒條襯套87R產(chǎn)生對齒條軸6朝向第一齒輪7R側進行施力的作用力F4。在齒條軸6R的第二端部12R未配置有齒條襯套。
[0104]在本參考方式的構成要素中,對與圖22的實施方式的構成要素相同的構成要素標注與圖22的實施方式的構成要素的附圖標記相同的附圖標記。根據(jù)本參考方式,由第二齒條襯套86R產(chǎn)生的作用力F3以由第一齒輪7R與第一齒條引導件39夾持齒條軸6的位置P2為支點,產(chǎn)生朝第二齒輪9按壓齒條軸6的方向的力矩M3。
[0105]另一方面,由第一齒條襯套87R產(chǎn)生的作用力F4以位置P2為支點,產(chǎn)生使齒條軸6朝遠離第二齒輪9的方向的力矩M4。然而,第一齒條襯套87R配置于兩齒輪軸SR、10之間,并能夠配置為與支點即位置P2比較近(例如與將齒條襯套配置于第二端部12R的情況相比,比較近),因此能夠使力矩M4比較小。因此,能夠抑制第二齒輪9與第二齒條5之間的齒隙的增大。[0106]本發(fā)明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也可以將各彈性凸部形成為剖面山形。除此之外,能夠在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書記載的范圍內(nèi)實施各種變更。
【權利要求】
1.一種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 殼體(3); 齒條軸(6),其沿軸向延伸并穿過所述殼體(3),在外周(6a)以沿所述軸向隔開的方式具有第一齒條(4)與第二齒條(5),所述第一齒條(4)與所述第二齒條(5)形成有相對于所述軸向朝同側傾斜的斜齒; 第一齒輪軸(8),其具有與所述第一齒條(4)嚙合的斜齒的第一齒輪(7); 第二齒輪軸(10),其具有與所述第二齒條(5)嚙合的斜齒的第二齒輪(9),并且第二齒輪軸(10)相對于包括所述齒條軸(6)的中心軸線(CR)且與所述第一齒輪軸(8)的中心軸線(Cl)平行的平面(PP)配置于與所述第一齒輪軸(8)相同的一側;以及 齒條襯套(16、116、216、316),其在所述齒條軸(6)的軸向上配置于兩齒輪軸(8、10)之間,被所述殼體(3)保持,并且該齒條襯套(16、116、216、316)將所述齒條軸(6)支承為能夠沿所述軸向滑動,并對齒條軸(6)朝與兩齒輪軸(8、10)大致平行的方向的移動進行限制。
2.一種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 殼體(3); 齒條軸(6),其沿軸向延伸并穿過所述殼體(3),在外周(6a)以沿所述軸向隔開的方式具有第一齒條(4)與第二齒條(5R),所述第一齒條(4)與所述第二齒條(5R)形成有相對于所述軸向朝同側傾斜的斜齒; 第一齒輪軸(8),其具有與所述第一齒條(4)嚙合的斜齒的第一齒輪(7); 第二齒輪軸(10R),其具有與所述第二齒條(5R)嚙合的斜齒的第二齒輪(9R),并相對于包括所述齒條軸(6)的中心軸線(CR)且與所述第一齒輪軸(8)的中心軸線(Cl)平行的平面(PP)配置于與所述第一齒輪軸(8)相反的一側;以及 齒條襯套(16、116、216、316),其在所述齒條軸(6)的軸向上配置于兩齒輪軸(8、10R)之間,被所述殼體(3)保持,并且,該齒條襯套(16、116、216、316)將所述齒條軸(6)支承為能夠沿所述軸向滑動,并對齒條軸(6)朝與兩齒輪軸(8、10R)大致平行的方向的移動進行限制。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齒條襯套(16、116、216、316)作為對所述齒條軸(6)施力的施力部而具有朝向與兩齒輪軸大致平行的方向對所述齒條軸(6 )施力的彈性凸部(61A、61B、261A、26IB)。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齒條襯套(16、116、216、316)作為對所述齒條軸(6)施力的施力部而僅具有朝向與兩齒輪軸大致平行的方向對所述齒條軸(6)施力的彈性凸部(61A、61B、261A、261B)。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齒條襯套(16、116、216、316)作為對所述齒條軸(6)施力的施力部而具有朝向與兩齒輪軸大致平行的方向對所述齒條軸(6)施力的第一彈性凸部(161A、161B、361A、361B)、以及朝向所述第一齒輪(7)以及所述第二齒輪(9、9R)的至少一方側對所述齒條軸(6)施力的第二彈性凸部(162、362)。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齒輪軸(8)用于轉向操縱輔助力傳遞,所述第二齒輪軸(10、10R)用于手動轉向操縱力傳遞。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齒條襯套(16、116、216、316)在所述齒條軸(6)的所述軸向上配置于比所述第一齒輪軸(8)與所述第二齒輪軸(10、10R)之間的中央位置更靠所述第一齒輪軸(8)側的位置。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齒條軸(6)具有與所述第一齒輪軸(8)相對較近并且距所述第二齒輪軸(10、10R)相對較遠的第一端部(11)、以及與所述第一端部(11)相反側的第二端部(12), 所述轉向裝置還具備第二齒條襯套(17),所述第二齒條襯套(17)與作為所述齒條襯套的第一齒條襯套(16、116、216、316)隔開,被所述殼體(3)保持,并且該第二齒條襯套(17)將所述齒條軸(6)的所述第一端部(11)支承為能夠沿所述軸向滑動。
9.一種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 殼體(3); 齒條軸(6),其穿過所述殼體(3),并具有沿軸向對置的第一端部(11)與第二端部(12),相對于中心軸線在同側具有與所述兩端部(11、12)中的所述第一端部(11)相對較近的第一齒條(4)、以及與兩端部 (11、12)中的所述第二端部(12)相對較近的第二齒條(5);第一齒輪軸(8),其具有與所述第一齒條(4)哨合的第一齒輪(7); 第二齒輪軸(10),其具有與所述第二齒條(5)嚙合的第二齒輪(9),并且該第二齒輪軸(10)相對于包括所述齒條軸(6)的中心軸線(CR)且與所述第一齒輪軸(8)的中心軸線(Cl)平行的平面(PP)配置于與所述第一齒輪軸(8)相同的一側; 第一齒條引導件(39),其被所述殼體(3)保持,并從所述第一齒條(4)的背部對所述齒條軸(6)朝向所述第一齒輪(7)側施力; 第二齒條引導件(49),其被所述殼體(3)保持,并從所述第二齒條(5)的背部對所述齒條軸(6)朝向所述第二齒輪(9)側施力; 笫二齒條襯套(86 ),其被所述殼體(3 )支承,并且,該笫二齒條襯套(86 )將所述齒條軸(6)的第一端部(11)支承為能夠沿軸向滑動且對所述齒條軸(6)朝向所述第一齒輪(7)施力;以及 第一齒條襯套(87),其被所述殼體(3)支承,并且,該第一齒條襯套(87)將所述齒條軸(6)的第一端部(11)支承為能夠沿軸向滑動且對所述齒條軸(6)朝向所述第一齒輪(7)以及所述第二齒輪(9)施力。
10.一種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 殼體(3); 齒條軸(6R),其穿過所述殼體(3),并具有沿軸向對置的第一端部(IlR)與第二端部(12R),相對于中心軸線(CR)在同側具有與上述的兩端部(11R、12R)中的所述第一端部(I IR)相對較近的第一齒條(4R)、以及與兩端部(I IR、12R)中的所述第二端部(12R)相對較近的第二齒條(5); 第一齒輪軸(8R),其具有與所述第一齒條(4R)哨合的第一齒輪(7R); 第二齒輪軸(10),其具有與所述第二齒條(5)嚙合的第二齒輪(9),并且,該第二齒輪軸(10)相對于包括所述齒條軸(6R)的中心軸線(CR)且與所述第一齒輪軸(SR)的中心軸線(Cl)平行的平面(PP)配置于與所述第一齒輪軸(SR)相反的一側;第一齒條引導件(39),其被所述殼體(3)保持,并從所述第一齒條(4R)的背部對所述齒條軸(6R)朝向所述第一齒輪(7R)側施力; 第二齒條引導件(49),其被所述殼體(3)保持,并從所述第二齒條(5)的背部對所述齒條軸(6R)朝向所述第二齒輪(9)側施力; 第二齒條襯套(86),其被所述殼體(3)支承,并且,該第二齒條襯套(86)將所述齒條軸(6R)的第一端部(IlR)支承為能夠沿軸向滑動且對所述齒條軸(6R)朝向所述第一齒輪(7R)施力;以及 第一齒條襯套(87),其被所述殼體(3)支承,并且,該第一齒條襯套(87)將所述齒條軸(6R)的第一端部(IlR)支承為能夠沿軸向滑動且對所述齒條軸(6R)朝向所述第一齒輪(7R)施力。
11.根據(jù)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轉向裝量,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齒條襯套(87)在所述齒條軸(6、6R)的軸向上配置于所述第一齒輪軸(8、8R)與所述第二齒輪軸(10)之間。
12.根據(jù)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轉向裝量,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齒輪軸(8、8R)用于轉向操縱輔助力傳遞,所述第二齒輪軸(10)用于手動轉向操縱力傳遞,作為支承所述齒條軸(6、6R)的軸承僅設置有所述第一齒條襯套(87)以及所述第二齒條襯套(86)。`
【文檔編號】B62D3/12GK103770830SQ201310507133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0月24日
【發(fā)明者】米谷豪朗 申請人:株式會社捷太格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