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向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申請發(fā)明的轉向裝置包括:具有支柱管(1)和夾緊部(22)的外殼(2);止動板(32);具有安裝于夾緊部(22)且通過鉗緊夾緊部(22)而固定支柱管(1)的螺栓軸(71)的鉗緊件(7);緩沖部件(5)。該緩沖部件(5)安裝于對置的一對的止動板(32)和螺栓軸(71)某一方側,并且通過相互移動而與另一方側抵接,在緩沖部件(5)的抵接面上形成多個截面三角形狀的突起條(52)。
【專利說明】轉向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轉向裝置,在具有傾斜、伸縮調整機構的轉向裝置中,能夠事先防止吸收沖擊的緩沖部件和構成進行傾斜、伸縮時的鎖定及鎖定解除的鉗緊件的金屬部件長期地接觸而壓接而在傾斜、伸縮調整動作中產生阻礙。
【背景技術】
[0002] 申請人:已經開發(fā)了各種在具有傾斜、伸縮調整機構的轉向裝置中用于吸收傾斜、伸縮調整時的部件彼此的抵接導致的沖擊的減少沖擊及沖擊音的構造。作為其一例存在日本特開2011-168265號公報(以下稱為“專利文獻I”)所述的轉向裝置。有關傾斜、伸縮調整機構的部件存在由螺栓軸等構成的鉗緊件、用于減少沖擊的緩沖部件等。
[0003]專利文獻I所述的轉向裝置中,由具有彈性的橡膠構成的兩個緩沖部件5、5安裝于滑動導件4,該滑動導件4以包圍鉗緊件7的螺栓軸71的方式安裝。另一方面,止動托架3包括可動引導部31、和形成于該可動引導部31的前后方向兩端部的止動板32、32,安裝于支柱管I的直徑方向下端的位置,在伸縮調整時,與所述支柱管I 一起相對于所述外殼2沿前后方向移動。
[0004]而且,在伸縮調整時,支柱管I相對于外殼2沿軸方向移動,此時固裝于支柱管I的止動托架3的兩止動板32、32的某一方與所述緩沖部件5抵接,從而起到限制伸縮調整的調整范圍的作為止動件的功能。
[0005]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 - 168265號公報。
[0006]發(fā)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在上述專利文獻I所述的轉向裝置中,在伸縮調整范圍中,支柱管I的伸縮為最大限或者最小限時都為緩沖部件5和止動托架3的止動板32抵接的狀態(tài)。此外,緩沖部件5與止動板32的抵接面為凹狀的弧狀面,緩沖部件5與止動板32抵接時,最初為點或者線接觸而逐漸變?yōu)槊娼佑|。
[0007]由此,在緩沖部件5和止動板32抵接而變?yōu)榇笾旅娼佑|期間,即便相互大力地撞擊,緩沖部件5也一邊吸收沖擊一邊完成抵接,且也能夠充分地確保緩沖部件5的耐久性。
[0008]伸縮調整范圍具有一定程度余量地形成,所以不太在伸縮調整范圍的邊界下使用。但是,根據駕駛員,經常有支柱管I的伸縮為最大限或者最小限的某個位置為轉向盤的最佳位置的情況,此時,在緩沖部件5與止動板32抵接的狀態(tài)下運轉。
[0009]即便緩沖部件5的抵接面形成為凹狀的弧狀面,若長期如此,則弧狀面逐漸變形為平坦面,緩沖部件5和止動板32變?yōu)槊娼佑|。而且,由于長期地面接觸,緩沖部件5和止動板32壓接。
【發(fā)明內容】
[0010]因此,在要再次進行伸縮調整時,有可能緩沖部件5從安裝于鉗緊件的滑動導件剝離而脫落。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充分地發(fā)揮專利文獻I的優(yōu)點并解決上述問題。[0011]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因此,
【發(fā)明者】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銳意、反復研究的結果,令本發(fā)明的第I方式為下述轉向裝置從而解決了上述課題:包括:支柱管;具有能夠滑動地抱持該支柱管的夾緊部的外殼;在所述支柱管上沿其軸方向隔開既定間隔而安裝的對置的一對的止動板;具有安裝于所述夾緊部且鉗緊該夾緊部從而固定所述支柱管的螺栓軸的鉗緊件;緩沖部件,該緩沖部件安裝于對置的一對的所述止動板和所述螺栓軸的某一方側,并且借助相互移動而與另一方側抵接,在所述緩沖部件的抵接面上形成多個截面三角形狀的突起條。
[0012]令本發(fā)明的第2方式為下述轉向裝置從而解決了上述課題:在第I方式中,令所述緩沖部件的突起條連續(xù)的方向為水平方向。令本發(fā)明的第3方式為下述轉向裝置從而解決了上述課題:在第I方式中,令所述緩沖部件的突起條連續(xù)的方向為垂直方向。
[0013]令本發(fā)明的第4方式為下述轉向裝置從而解決了上述課題:在第I至3的任意一方式中,所述緩沖部件6的突起條各自的突出尺寸不同。令本發(fā)明的第5方式為下述轉向裝置從而解決了上述課題:在第I至4的任意一方式中,各所述緩沖部件的突起條的頂角不同。
[0014]令本發(fā)明的第6方式為下述轉向裝置從而解決了上述課題:在第I至5的任意一方式中,所述緩沖部件安裝于所述鉗緊件的螺栓軸。令本發(fā)明的第7方式為下述轉向裝置從而解決了上述課題:在第I至5的任意一方式中,所述緩沖部件安裝于所述止動板。
[0015]發(fā)明的效果
在本發(fā)明的第I方式中,在緩沖部件的抵接面上形成多個截面三角形狀的突起條,構成鉗緊件的螺栓軸與對置的一對的止動板的某個抵接時,能夠利用突起條使得相互不面接觸。
[0016]由此,在伸縮調整時,即便將其伸縮調整范圍調整為最大而令螺栓軸與止動板長期地為抵接狀態(tài),緩沖部件和止動板或者緩沖部件和螺栓軸也不會壓接,再次進行伸縮調整時,能夠將緩沖部件和止動板或者緩沖部件和螺栓軸容易地拉離,能夠防止緩沖部件從安裝于既定部位的狀態(tài)剝離而脫落。
[0017]進而,緩沖部件的突起條形成為截面三角形狀,所以作為該突起條的角部的頂端部位在伸縮調整時若與止動板或者螺栓軸等抵接,則由于突起條的頂端部分形成為體積小且壁厚薄,所以容易進行彈性變形,因而,緩沖部件能夠從與止動板或者螺栓軸抵接的頂端部分慢慢地吸收沖擊,且能夠防止金屬音的產生。
[0018]在本發(fā)明的第2方式中,緩沖部件的突起條令其連續(xù)的方向(長邊方向)為水平方向地形成,從而對于為與止動板抵接的構造的情況,如前所述地,能夠防止與止動板的壓接。此外,在與螺栓軸抵接時,螺栓軸的軸方向和突起條的連續(xù)的方向(長邊方向)一致,由沿上下方向鄰接的突起條構成截面三角形狀的槽,螺栓軸進入該槽形狀的部分中時,相對于兩傾斜面傾斜狀地抵接。
[0019]此時,抵接導致的沖擊減輕,且螺栓軸無法到達截面三角形狀的槽的底部,即便長期地為與緩沖部件抵接的狀態(tài),也不會壓接,在再次進行伸縮調整時,能夠防止緩沖部件從既定的安裝部位脫落。
[0020]在本發(fā)明的第3方式中,緩沖部件的突起條令連續(xù)的方向(長邊方向)為垂直方向,從而在構成為緩沖部件安裝于止動板、在伸縮調整時緩沖部件與螺栓軸抵接時,構成為螺栓軸的軸方向和緩沖部件的突起條的連續(xù)的方向(長邊方向)垂直,與緩沖部件和止動板抵接時大致相同地,突起條的頂端彈性變形,利用該構成,能夠吸收緩沖部件和螺栓軸的抵接導致的沖擊。[0021]在本發(fā)明的第4方式中,緩沖部件的突起條構成為各自的突出尺寸不同,從而在構成為伸縮調整時緩沖部件和止動板抵接時,各突起條與止動板的抵接產生時間差,能夠階段地吸收沖擊而進一步緩和沖擊。
[0022]在本發(fā)明的第5方式中,構成為各緩沖部件的突起條的頂角不同,從而各突起條的頂端部分的體積及壁厚等變化,能夠與由于支柱管的重量、其他的部件的重量等而變化的沖擊的強弱對合。
[0023]在本發(fā)明的第6方式中,構成為緩沖部件安裝于鉗緊件的螺栓軸,從而緩沖部件與止動板抵接,緩沖部件和止動板不會壓接,能夠令穩(wěn)定的伸縮調整穩(wěn)定。在技術方案7的發(fā)明中,緩沖部件安裝于螺栓軸,從而緩沖部件和螺栓軸不會壓接,能夠令穩(wěn)定的伸縮調整穩(wěn)定。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圖1 (A)是本發(fā)明的要部縱剖側視圖,(B)是(A)的(α )部放大剖視圖,(C)是(B)的(β )部放大圖。
[0025]圖2 (A)是令突起條連續(xù)的方向(長邊方向)為水平方向的實施方式的組合緩沖部件和滑動導件和彈性推壓部件的構成的立體圖,(B)是(A)的(Y )部放大圖,(C)是緩沖部件和滑動導件的分解立體圖。
[0026]圖3 (A)是具有突出量不同的突起條的緩沖部件經由滑動導件安裝于螺栓軸的縱剖側視圖,(B)是具有頂角的角度不同的突起條的緩沖部件經由滑動導件安裝于螺栓軸的縱剖側視圖,(C)是具有3個突起條的緩沖部件經由滑動導件安裝于螺栓軸的縱剖側視圖。
[0027]圖4 (A)是令突起條連續(xù)的方向(長邊方向)為垂直方向的實施方式的緩沖部件的立體圖,(B)是安裝了(A)的緩沖部件的本發(fā)明的要部的從下方看的平面圖。
[0028]圖5 (A)至(D)是表示具有相同形狀的突起條的緩沖部件和止動板抵接的行程的縱剖側視圖。
[0029]圖6 (A)至(D)是表示具有不同的突出量的突起條的緩沖部件和止動板抵接的行程的縱剖側視圖。
[0030]圖7 (A)是表示本發(fā)明的轉向裝置的整體的側視圖,(B)是(A)的Xl — Xl箭頭方向圖,(C)是(B)的Yl - Yl箭頭方向剖視圖。
[0031]圖8 (A)是在止動板上安裝了緩沖部件的實施方式的要部縱剖側視圖,(B)是在止動板上安裝了緩沖部件的實施方式的要部立體圖。
[0032]圖9 (A)至(C)是表示在止動板上安裝了緩沖部件的實施方式中的緩沖部件和止動板抵接的行程的縱剖側視圖。
[0033]附圖標記說明
I…支柱管、2…外殼、22…夾緊部、3…止動托架、32…止動板、5…緩沖部件、52…突起條、52a…傾斜面,7…鉗緊件,71…螺栓軸部?!揪唧w實施方式】
[0034]以下基于【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本發(fā)明的主要的構成如圖1、圖7等所示,包括支柱管1、外殼2、止動托架3、滑動導件4、緩沖部件5、固定托架6、鉗緊件7、彈性推壓部件8。在此,本轉向裝置的前后方向是安裝于汽車的狀態(tài)下以汽車的前后方向為基準的方向。
[0035]在本發(fā)明中,在伸縮調整時,若解除鉗緊件7的鉗緊(鎖定),則支柱管I及固裝于該支柱管I的止動托架3相對于外殼2沿前后方向(軸方向)移動自如。
[0036]滑動導件4軸支插通在形成于后述的外殼2的鉗緊孔221中的鉗緊件7的螺栓軸71而安裝于該螺栓軸,所以沿前后方向不移動而固定。滑動導件4與止動托架3的可動引導部抵接。此外,在支柱管I上沿周向旋轉自如地安裝轉向軸。
[0037]外殼2主要由鋁合金構成,如圖1、圖7等所示,主要包括抱持部21和兩個夾緊部
22。進而,所述抱持部21包括抱持本體部211和間隔空隙部212。抱持本體部211形成為大致圓筒狀,其內部形成為中空形狀,是起到抱持所述支柱管I的作用的部分。所述抱持本體部211形成為比支柱管I的外徑稍大。在所述抱持本體部211的直徑方向下部側形成間隔空隙部212。
[0038]該間隔空隙部212為,所述抱持本體部211從軸方向前方側沿后方側整體或者大致整體分離,形成為沿該抱持本體部211的軸方向延伸的大致狹縫形狀。在所述抱持部21的下部、且所述間隔空隙部212的兩端緣部位形成兩個夾緊部22、22。該夾緊部22形成為大致長方體塊(塊)狀〔圖7 (C)參照〕。
[0039]在所述兩夾緊部22、22上,垂直于所述外殼2的前后方向的方向且沿抱持本體部211的寬度方向形成鉗緊孔221、221。在該鉗緊孔221、221中插通后述的鉗緊件7的螺栓軸71。
[0040]在所述抱持部21的前后方向的前方側,如圖7(B)所示、形成包括兩根腕狀部231、231和軸支承部232的臂部23。在軸支承部232上安裝軸承。
[0041]接著,止動托架3如圖1所示,包括可動引導部31、和形成于該可動引導部31的前后方向兩端部的止動板32、32。兩止動板32、32以對置的狀態(tài)為一對。止動托架3安裝于所述支柱管I的直徑方向下端的位置,在伸縮調整時,與所述支柱管I 一起相對于所述外殼2沿前后方向移動。
[0042]利用止動托架3的前后方向的長度、即兩止動板32、32的間隔而限制伸縮調整時的前后方向的移動量。通過這樣地構成,能夠適宜地設定一對的止動板32、32間的對置的間隔,能夠較高地設定伸縮調整時的轉向盤的前后方向移動量的自由度。此外,可動引導部31為細長板形狀,僅通過設定該板長度,能夠容易地設定伸縮調整時的止動位置。
[0043]止動托架3為,可動引導部31的部分利用焊接等的固裝手段固裝于支柱管I的直徑方向下端的位置,為仿形于支柱管I的形狀的凹(圓的一部分)形狀的面〔圖4 (B)參照〕。
[0044]所述兩止動板32、32形成為大致平坦的帶板狀,相對于所述可動引導部31直角狀地彎折形成。在止動托架3固裝于所述支柱管I的狀態(tài)下,兩止動板32、32相對于支柱管I的長邊方向直角地設定。即兩止動板32、32朝向下方地形成(圖1參照)。
[0045]在止動托架3中,也存在不具有所述可動引導部31的實施方式(圖8參照)。此時,止動托架3僅由對置的一對的止動板32、32構成,兩止動板32、32為單獨的分別部件。而且,各止動板32借助焊接等的固裝手段而固裝在所述支柱管I的直徑方向下端的位置〔圖8 (A)參照〕。
[0046]接著,滑動導件4作為將后述的緩沖部件5安裝于鉗緊件7的螺栓軸71的夾裝部件而起作用?;瑒訉Ъ?包括底座41、固定引導部42、緩沖部件安裝部43,在所述底座41上固定引導部42、42和緩沖部件安裝部43、43分別對置地形成〔圖2 (C)參照〕。
[0047]進而,在所述底座41上形成被推壓部44、44。此外,底座41形成為大致長方形或者正方形狀的方形狀。滑動導件4特別地優(yōu)選為由合成樹脂形成、構造上一定程度地牢固但具有一定程度的彈性。
[0048]而且,滑動導件4被安裝于所述止動托架3的可動引導部31〔圖2 (B)、圖4 (A)參照〕。沿滑動導件4的底座41的前后方向對置地形成緩沖部件安裝部43、43。此外,所述固定引導部42沿底座41的寬度方向(左右方向)對置地形成?;瑒訉Ъ?利用后述的彈性推壓部件8而一邊包圍鉗緊件7的螺栓軸71 —邊對止動托架3向上方側彈性施力。
[0049]所述固定引導部42如圖3 (B)、(C)等所示,形成為板片形狀,形成有大致“U”形狀的切口狀的軸支部421。該軸支部421起到包圍鉗緊件7的螺栓軸71的直徑方向即螺栓軸71的外周的作用。
[0050]固定引導部42為,在所述底座41上形成比鉗緊件7的螺栓軸71的直徑稍大的間隔。所述固定引導部42具有令鉗緊件7的螺栓軸71的位置不錯位的功能。在所述緩沖部件安裝部43上安裝有緩沖部件5。
[0051]在所述底座41的寬度方向兩側形成有被推壓部44、44。該被推壓部44包括被推壓板441和彈性腕狀片442,先從所述底座41的寬度方向兩端部位稍微向下方側傾斜地形成彈性腕狀片442,從該彈性腕狀片442的下端形成被推壓板441。
[0052]被推壓板441為平坦面,在其前后方向后端形成大致垂下板片狀的卡止端緣441a。被推壓板441是從后述的彈性推壓部件8的推壓軸部81承受彈性施力的部位。進而,在底座41的下面?zhèn)刃纬捎斜煌茐和黄鸩?5。
[0053]緩沖部件5由材質具有彈性的橡膠形成,如圖1 (B)、(C)及圖2 (B)、(C)等所示,包括彈性本體部51、突起條52、頸部53和安裝膨大部54。彈性本體部51形成為大致扁平立方體狀。以彈性本體部51的抵接正面51f成為垂直于所述支柱管I的軸方向的垂直面的方式安裝于所述滑動導件4。
[0054]彈性本體部51的抵接正面51f形成有多個的突起條52、52...。該突起條52形成為具有兩個傾斜面52a、52a的截面三角形的三角柱狀,該突起條52中令同一三角形狀截面連續(xù)的方向為長邊方向。而且,在令所述彈性本體部51的抵接正面51f為垂直面的狀態(tài)下,所述突起條52的截面三角形的頂角52t的部分沿水平方向突出地一體形成于所述抵接正面51f。這樣的多個的突起條52、52...形成為平行(也包含大致平行)。
[0055]突起條52相對于所述彈性本體部51的抵接正面51f,令其連續(xù)的方向即長邊方向為水平方向而形成〔圖2 (C)參照〕。而且,在垂直于緩沖部件5的抵接正面51f的縱剖側視圖中,多個的突起條52、52...形成為大致折齒形狀、或者三角鋸齒形狀〔圖1 (C)、圖2(B)、(C)參照〕。這樣地令突起條52的連續(xù)的方向(長邊方向)為水平方向時,大多在上下方向中形成兩個,但不一定限定于該個數,突起條52也有時在上下方向中形成三個〔圖3 (C)參照〕。[0056]此外,突起條52也存在相對于所述彈性本體部51的抵接正面51f令其連續(xù)的方向(長邊方向)為垂直方向地形成的實施方式(圖4參照)。即,在垂直于緩沖部件5的抵接正面51f的橫截平面圖中,多個的突起條52、52...形成為大致折齒形狀、或者三角鋸齒形狀。作為這樣地令突起條52的連續(xù)的方向(長邊方向)為垂直方向時的實施方式,舉出了沿上下方向形成三個的方式,但不一定限定于該個數。
[0057]接著,存在多個的突起條52、52...中從彈性本體部51的安裝背面51r的突出尺寸不同的實施方式。具體而言,以彈性本體部51的安裝背面51r為基準,令形成于抵接正面51f側的各突起條52、52...的突出尺寸中大的為L1、小的為L2,則為LI >L2〔圖3 (A)參照〕。 [0058]接著,存在多個的突起條52、52...中各頂角52t、52t…的角度不同地構成的實施方式。具體而言,令多個的突起條52、52…中大的頂角52t的角度為Θ 1、令小的角度的頂角52t的角度為Θ 2,則為Θ I > Θ 2〔圖3 (B)參照〕。
[0059]接著,所述頸部53為截面圓形狀,進而安裝膨大部54形成為大致圓板形狀或者大致圓筒形狀。另外,安裝膨大部54也可以凹陷為與后述的鉗緊件7的螺栓軸71的直徑對應的形狀。
[0060]緩沖部件5為,通過將頸部53安裝于所述滑動導件4的緩沖部件安裝部43而被嵌合固定。所述彈性本體部51及安裝膨大部54起到防止滑動導件4的前后方向中的緩沖部件5的脫落的作用。此外,在緩沖部件5的彈性本體部51的安裝背面?zhèn)?1r上從其寬度方向兩端形成有保持片55、55。兩保持片55、55在將緩沖部件5安裝于滑動導件4的緩沖部件安裝部43的狀態(tài)下為夾持兩固定引導部42、42的狀態(tài),由此,能夠將緩沖部件5穩(wěn)定且牢固地安裝于滑動導件4〔圖2 (B)參照〕。
[0061]在滑動導件4上安裝兩個緩沖部件5〔圖1 (B)、(C)及圖2等參照〕,且分別固定于所述緩沖部件安裝部43、43。緩沖部件5、5在底座41上所述兩安裝膨大部54、54對置。
[0062]固定托架6包括固定側部61、61及上面部62。在所述固定側部61、61上形成支承孔611、611。此外,在所述上面部62上形成有安裝彈性推壓部件8的卡止孔621。固定托架6設定為利用兩固定側部61、61夾持所述外殼2的兩外側面22a、22a、且所述鉗緊孔221、221和所述支承孔611、611的位置一致,鉗緊件7的螺栓軸71貫通其中〔圖7 (C)參照〕。
[0063]鉗緊件7包括螺栓軸71、鎖定桿部72、鉗緊凸輪73和螺母74〔圖7 (C)參照〕。所述鉗緊件7為與鎖定桿部72及鉗緊凸輪73 —起被螺母74安裝。
[0064]彈性推壓部件8是從寬度方向兩端向大致同一方向形成扭轉線圈彈簧部82、82的部件〔圖2 (A)參照〕。具體而言從所述推壓軸部81的軸端大致直角地形成彈性軸部82a,在該彈性軸部82a的另一端形成線圈部82b,在該線圈部82b的另一端形成卡止軸部82c。
[0065]該卡止軸部82c卡止固定于前述的固定托架6的上面部62,經由所述線圈部82b對推壓軸部81向上方彈性施力。彈性推壓部件8安裝于固定托架6的構成如下:以成為所述推壓軸部81推壓所述滑動導件4的構成的方式,相對于外殼2為大致橋架狀態(tài)或者跨越的構成〔圖7 (C)參照〕。
[0066]固裝有所述止動托架3的所述支柱管I被安裝為,在被收納安裝于抱持部21的抱持本體部211時,所述止動托架3收入所述間隔空隙部212內〔圖7 (C)參照〕。因而,所述止動托架3的寬度方向的尺寸形成為比借助鉗緊件7的鉗緊而所述間隔空隙部212的兩側面最接近的間隔還小。由此,在伸縮調整等時支柱管I在抱持部21內滑動時,止動托架3在所述間隔空隙部212內被限制以便不沿支柱管I的周向空轉。
[0067]在伸縮調整時,利用鉗緊件7的鉗緊解除,相對于在前后方向中不動的外殼2,支柱管I能夠沿前后方向進行用于伸縮調整的移動。因此,安裝于支柱管I的止動托架3的所述兩止動板32、32也沿前后方向移動。而且,與安裝于所述鉗緊件7的螺栓軸部71的滑動導件4的緩沖部件安裝部43上安裝的緩沖部件5抵接(圖1參照)。
[0068]由此,若伸縮調整時支柱管I沿前后方向移動,則與支柱管I 一起移動的兩止動板32,32的某一方的止動板32與安裝于滑動導件4的一方的緩沖部件5抵接。這樣地,從分別與經由滑動導件4而安裝于螺栓軸71的兩緩沖部件5、5對置的一方側(前方位置側)的止動板32直到與另一方側(后方位置側)的止動板32抵接的間隔成為伸縮調整范圍。
[0069]鉗緊件7的螺栓軸71貫通外殼2的鉗緊孔221、221、形成于固定托架6的固定側部61、61的支承孔611、611、和滑動導件4的固定引導部42、42的軸支部421、421。
[0070]彈性推壓部件8構成為利用所述扭轉線圈彈簧部82、82而推壓軸部81對滑動導件4向上方側彈性施力〔圖5 (A)參照〕。即,利用彈性推壓部件8的推壓軸部81將滑動導件4推壓于止動托架3。由此,在伸縮調整時,在進行鉗緊件7的鉗緊解除時,能夠將支柱管I保持于適宜位置,令轉向盤在前后方向中以更穩(wěn)定的狀態(tài)移動。
[0071]緩沖部件5如上所述地經由滑動導件4安裝于鉗緊件7的螺栓軸71,但也存在緩沖部件5對置地安裝于止動托架3的止動板32、32的實施方式。在該實施方式中,對置的兩止動板32、32的抵接正面51f、51f對置地設置。即兩緩沖部件5、5的突起條52、52...對
置地設置。
[0072]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與安裝于支柱管I的止動托架3的兩止動板32、32—起,對置的兩緩沖部件5、5沿前后方向移動。所述鉗緊件7的螺栓軸71位于對置的兩緩沖部件5、5之間,伸縮調整時若支柱管I沿前后方向移動,則與支柱管I 一起移動的兩緩沖部件5、5的某一方與螺栓軸71抵接,這樣地,從一方側(前方位置側)的緩沖部件5到與另一方側(后方位置側)的緩沖部件5抵接的間隔成為伸縮調整范圍。
[0073]本發(fā)明中,利用以上的構成,即便緩沖部件5和止動托架3的止動板32、或者緩沖部件5和鉗緊件7的螺栓軸71長期地為抵接狀態(tài)時,也不會壓接,在再次進行伸縮調整時,也能夠防止緩沖部件5從螺栓軸71或者止動板32剝離。此外,在伸縮調整時,在進行在伸縮調整范圍中令轉向盤的位置為最縮及最大的最大限的調整時,緩沖部件5緩和與止動板32抵接的沖擊,能夠令伸縮調整的操作感覺非常良好。
[0074]首先,說明將一對的緩沖部件5、5經由滑動導件4在鉗緊件7的螺栓軸71上對置地安裝,在伸縮調整中,該兩緩沖部件5、5的某一方與對置的止動板32、32的某一方抵接的構成(圖5參照)。
[0075]在伸縮調整時,首先經由滑動導件4安裝于所述鉗緊件7的螺栓軸71的緩沖部件5要與對置的一對的止動板32、32的某個抵接地向緩沖部件5移動〔圖5 (A)參照〕。止動板32與緩沖部件5抵接的瞬間及其稍后,緩沖部件5的突起條52的頂角52t部分彈性變形〔圖5 (B)、(C)參照〕。而且,彈性變形的頂角52t部分馬上形狀彈性回復,突起條52、52...和止動板32的接觸變?yōu)榫€接觸〔圖5 (D)參照〕。
[0076]因而,在伸縮調整時,即便進行令其伸縮調整范圍為最大的調整、令緩沖部件5和止動板32長期地為抵接的狀態(tài),緩沖部件5和止動板32板也不會強力地壓接。而且,再次進行伸縮調整時,緩沖部件5和止動板32即便壓接,兩者以線接觸狀態(tài)壓接,所以基于該壓接的接合力非常弱,能夠容易地剝離,并且能夠防止緩沖部件5從與滑動導件4的安裝狀態(tài)剝離而脫落。
[0077]進而,緩沖部件5的突起條52形成為截面三角形狀,作為該突起條32的頂角52t(角部)的頂端部分若在伸縮調整時與止動板32抵接,則在該瞬間,在頂角52t附近體積小且壁厚薄所以非常容易地進行彈性變形〔圖5 (B)參照〕。因而,在緩沖部件5剛剛與止動板32抵接后,從頂角52t部分的反力q、q…也小〔圖5 (B)參照〕,容易地彈性變形,吸收沖擊,且能夠將沖擊音幾乎消除、或者減小。
[0078]進而,在突起條52剛剛與止動板32的抵接后,頂角52t部分如前所述地彈性變形,但頂角52t部分的彈性變形大,頂角52t部分的體積也變大且壁厚也逐漸變厚〔圖5(C)參照〕。
[0079]因而,在突起條52向止動板32的抵接的瞬間及其稍后,彈性變形量也逐漸地變大而基于彈性的反力q、q…也上升〔圖5 (C)參照〕,這能夠良好地起到沖擊緩沖中的緩沖件的作用。此外,即便借助緩沖部件5與止動板32的抵接,緩沖部件5的頂角52t部分彈性 變形,抵接后馬上形狀回復、同時止動板32稍微移動而停止〔圖5 (D)參照〕。利用這些的行程,在伸縮調整時,能夠令緩沖部件5與止動板32抵接而停止時的操作感覺非常良好。
[0080]接著,說明緩沖部件5的突起條52、52...各自的突出尺寸不同的構成的實施方式中的抵接行程〔圖6 (A)至(D)參照〕。在伸縮調整時,止動板32開始向緩沖部件5移動接近〔圖6 (A)參照〕。然后,最初地突出量最大的突起條52的頂角52t與止動板32抵接。此時,突出量小的突起條52還未與止動板32抵接。
[0081]在此,在與止動板32抵接的突起條52和還未抵接的突起條52之間產生時間差At〔圖6 (B)參照〕。而且,間隔時間差At,其他的突起條52與止動板32抵接,如前所述地,突起條52的頂角52t部分一邊彈性變形,全部的突起條52、52...與止動板32 —邊變?yōu)榈纸訝顟B(tài)〔圖6 (C)參照〕。而且,即便緩沖部件5的頂角52t部分彈性變形,在剛剛抵接后形狀回復,同時止動板32稍微移動而停止〔圖6 (D)參照〕。
[0082]由此,能夠階段地吸收沖擊而緩和沖擊。而且,在緩沖部件5的突起條52、52...和止動板32的抵接后馬上緩沖部件5的突起條52、52...彈性回復。此時,回復的突起條52、52…存在與止動板32抵接的突起條和不抵接的突起條,其間隙為△(!,突出量最大的突起條52和止動板32抵接。從而,緩沖部件5與止動板32的線接觸僅一個,令突起條52與止動板32的壓接力小,能夠進一步防止緩沖部件5從螺栓軸71脫落。
[0083]此外,在令緩沖部件5的多個的突起條52、52...的各頂角52t的角度不同的構成的實施方式〔圖3 (B)參照〕中,各突起條52、52…的頂端的頂角52t部分的體積及壁厚等不同。因而,能夠令各突起條52、52…的頂角52t部分的彈性力的強度、容易產生彈性變形的程度不同。因而,根據支柱管I的重量、其他的部件的重量等的不同,伸縮調整時的沖擊也不同,但能夠與這樣的沖擊的大小對合。
[0084]接著,說明一對的緩沖部件5、5安裝于止動板32、32、在伸縮調整時鉗緊件7的螺栓軸71與兩緩沖部件5、5的某一方抵接的構成的情況。在此,在止動板32上形成被嵌合槽部32a,是緩沖部件5的頸部53嵌合的部位。[0085]進而,緩沖部件5的兩保持片55、55夾持止動板32的寬度方向兩端,能夠為將緩沖部件5穩(wěn)定且牢固地安裝于止動板32的狀態(tài)。而且,伸縮調整時,螺栓軸71的軸方向和各突起條52、52…的連續(xù)的方向(長邊方向)一致〔圖9 (A)參照〕。
[0086]而且,由在上下方向中鄰接的突起條52、52的對置的傾斜面52a、52a形成截面三角形狀的槽。螺栓軸71的外周側面進入該兩傾斜面52a、52a所形成的槽形狀的部分。此時的狀態(tài)為下述狀態(tài):螺栓軸71的外周側面相對于沿上下方向鄰接的突起條52、52的兩傾斜面52a、52a沿水平方向抵接、螺栓軸71的外周側面由兩傾斜面52a、52a傾斜狀地夾持〔圖9 (B)參照〕。
[0087]因而,螺栓軸71與緩沖部件5抵接時的沖擊減輕,且螺栓軸71不會到達由沿上下方向鄰接的突起條52、52的兩傾斜面52a、52a形成的截面三角形狀的槽的底部,相對于兩傾斜面為僅線接觸的接觸。因此,即便長期地為螺栓軸71的外周側面與緩沖部件5抵接的狀態(tài),也不會壓接,在再次進行伸縮調整時,能夠防止緩沖部件5從止動板32脫落。
[0088]另外,如圖8及圖9所示,有時在螺栓軸71上安裝有構成該螺栓軸71的圓筒形狀的軸環(huán)71a。此時,軸環(huán)71a作為螺`栓軸71的外周側面而與緩沖部件5抵接。
【權利要求】
1.一種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柱管;外殼,具有能夠滑動地抱持該支柱管的夾緊部;對置的一對的止動板,在所述支柱管上沿其軸方向隔開既定間隔而安裝;鉗緊件,具有安裝于所述夾緊部且鉗緊該夾緊部從而固定所述支柱管的螺栓軸;及緩沖部件,該緩沖部件安裝于對置的一對的所述止動板和所述螺栓軸的某一方側,并且借助相互移動而與另一方側抵接,在所述緩沖部件的抵接面上形成多個截面三角形狀的突起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 令所述緩沖部件的突起條連續(xù)的方向為水平方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 令所述緩沖部件的突起條連續(xù)的方向為垂直方向。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項所述的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緩沖部件的突起條各自的突出尺寸不同。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的任意一項所述的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緩沖部件的突起條的頂角不同。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的任意一項所述的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緩沖部件安裝于所述鉗緊件的螺栓軸。
7.根據權利要求1至5的任意一項所述的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緩沖部件安裝于所述止動板。
【文檔編號】B62D1/18GK103693098SQ201310318730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7月28日
【發(fā)明者】橫田典彥, 佐藤慶之, 渡邊矩行 申請人:株式會社山田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