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三輪摩托車雙龍骨整體大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三輪摩托車,特別是一種三輪摩托車車架。
背景技術:
普通的三輪摩托車車架一般包括立管、龍骨架及車后架,車后架設置有兩根側(cè)支撐架,兩側(cè)支撐之間的距離較短,車廂由側(cè)支撐架、前部橫梁及后部橫梁進行支撐,使得車廂的支撐面較小,車廂的支撐寬度較窄,使其穩(wěn)定性較低,一對龍骨架對三輪摩托車前部的支撐范圍較小,整車容易發(fā)生側(cè)翻,該車架強度低,承載能力小,若載荷增大,則整車的振動也會增大,使得乘駕的舒適性差,容易變形,使用壽命短。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強度高、載重量大的三輪摩托車雙龍骨整體大架,它增加了三輪摩托車前部的支撐范圍,提高抗側(cè)翻能力,避免翻車,還能增加車廂的支撐面,減小振動,提高整車的穩(wěn)定性。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它包括有立管、龍骨架及車后架,龍骨架位于立管的兩側(cè),其特征在于龍骨架的后端連接在車后架的中部橫梁上,車后架的中部橫梁與后部橫梁之間設置有兩根支撐架,支撐架的前端與龍骨架的后端處于中部橫梁的同一位置,在龍骨架的兩側(cè)對稱的設置有副龍骨架,兩副龍骨架的前端均連接在立管下方的連接板上,兩副龍骨架的后端平行延伸至車后架的后部橫梁上形成車后架的側(cè)支撐架。本用新型在使用時,可通過支撐架、側(cè)支撐架、前部橫梁及后部橫梁對車廂的進行支撐,增加了車廂的支撐面,即增加了車廂的支撐寬度,減小了振動,提高了整車的穩(wěn)定性,增大了載重量,還能防止變形,延長了使用壽命。在行駛過程中,由于在龍骨架的兩側(cè)增加了副龍骨架,使三輪摩托車前部的支撐范圍得到增大,在三輪摩托車一邊發(fā)生側(cè)翻的情況下,副龍骨架就會先與地接觸,對整車進行支撐,避免整車完全側(cè)翻,駕駛員就可對三輪摩托車另一邊加力,將整車拉正,又可行駛,提高了整車的抗側(cè)翻能力。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強度高、載重量大的優(yōu)點,它增加了三輪摩托車前部的支撐范圍,提高了抗側(cè)翻能力,避免翻車,還能增加車廂的支撐面,減小振動,提高了整車的穩(wěn)定性及乘駕的舒適性,防止變形,延長了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附圖說明如下。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實施例的結(jié)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實施例的結(jié)構示意圖。圖3是圖2的俯視圖。圖中I.立管;2.龍骨架;3.車后架;4.中部橫梁;5.后部橫梁;6.支撐架;7.副龍骨架;8.連接板;9.前部橫梁;10.側(cè)支撐架;11.連接桿;12冰道;13.過水口 ; 14 腳踏板;15.力口強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2、3所示,本實用新 型包括立管I、龍骨架2及車后架3,龍骨架2位于立管I的兩側(cè),其特征在于龍骨架2的后端連接在車后架3的中部橫梁4上,車后架3的中部橫梁4與后部橫梁5之間設置有兩根支撐架6,支撐架6的前端與龍骨架2的后端處于中部橫梁4的同一位置,在龍骨架2的兩側(cè)對稱的設置有副龍骨架7,兩副龍骨架7的前端均連接在立管I下方的連接板8上,兩副龍骨架7的后端平行延伸至車后架3的后部橫梁5上形成車后架的側(cè)支撐架10。本用新型在使用時,可通過支撐架6、側(cè)支撐架10、前部橫梁9及后部橫梁5對車廂的進行支撐,即增加了車廂的支撐寬度,減小了振動,提高了整車的穩(wěn)定性,增大了載重量,還能防止變形,延長了使用壽命。在行駛過程中,由于在龍骨架的兩側(cè)增加了副龍骨架,使三輪摩托車前部的支撐范圍得到增大,在三輪摩托車一邊發(fā)生側(cè)翻的情況下,副龍骨架就會先與地接觸,對整車進行支撐,避免整車完全側(cè)翻,駕駛員就可對三輪摩托車另一邊加力,將整車拉正,又可行駛,提高了整車的抗側(cè)翻能力。如圖2所示,兩副龍骨架7可以均為整體件,副龍骨架7前部位于車后架的前部橫梁9的下方,副龍骨架7的中部上翹,副龍骨架7的后部再水平彎折成與支撐架6平行且處于同一水平位置的側(cè)支撐架10,在車后架3的前部橫梁9固接有U形的連接桿11,連接桿11蓋在側(cè)支撐架10上并與側(cè)支撐架10固接在一起。如圖I所地,兩副龍骨架7也可以均為兩部分,一部分為車后架的側(cè)支撐架7-1,一部分為龍骨支架7-2,側(cè)支撐架7-1與車后架3的前部橫梁9固接,龍骨支架7-2與側(cè)支撐架7-1固于一體。如圖3所示,為了散熱,在車后架上設置有水道12及與水道12相通的過水口 13。如圖3所示,為了便于操作及提高乘駕的舒適性,龍骨架2與副龍骨架7之間設置有腳踏板14。如圖3所示,為了增加強度,側(cè)支撐架10與支撐架6之間設置有加強桿15。
權利要求1.一種三輪摩托車雙龍骨整體大架,包括立管(I)、龍骨架(2)及車后架(3),龍骨架(2 )位于立管(I)的兩側(cè),其特征在干龍骨架(2 )的后端連接在車后架(3 )的中部橫梁(4 )上,車后架(3)的中部橫梁(4)與后部橫梁(5)之間設置有兩根支撐架(6),支撐架(6)的前端與龍骨架(2)的后端處于中部橫梁(4)的同一位置,在龍骨架(2)的兩側(cè)對稱的設置有副龍骨架(7),兩副龍骨架(7)的前端均連接在立管(I)下方的連接板(8)上,兩副龍骨架(7)的后端平行延伸至車后架(3)的后部橫梁(5)上形成車后架的側(cè)支撐架(10)。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三輪摩托車雙龍骨整體大架,其特征在于兩副龍骨架(7)均為整體件,副龍骨架(7)前部位于車后架的前部橫梁(9)的下方,副龍骨架(7)的中部上翹,副龍骨架(7)的后部再水平彎折成與支撐架(6)平行且處于同一水平位置的側(cè)支撐架(10),在車后架(3)的前部橫梁(9)固接有U形的連接桿(11 ),連接桿(11)蓋在側(cè)支撐架(10)上并與側(cè)支撐架(10)固接在一起。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三輪摩托車雙龍骨整體大架,其特征在于兩副龍骨架(7)均為兩部分,一部分為車后架的側(cè)支撐架(7-1),一部分為龍骨支架(7-2),側(cè)支撐架(7-1)與車后架(3)的前部橫梁(9)固接,龍骨支架(7-2)與側(cè)支撐架(7-1)固于一體。
4.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三輪摩托車雙龍骨整體大架,其特征在于在車后架上設置有水道(12)及與水道(12)相通的過水口(13)。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三輪摩托車雙龍骨整體大架,其特征在于龍骨架(2)與副龍骨架(7 )之間設置有腳踏板(14)。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三輪摩托車雙龍骨整體大架,其特征在于側(cè)支撐架(10)與支撐架(6 )之間設置有加強桿(15)。
專利摘要一種三輪摩托車雙龍骨整體大架,包括立管、龍骨架及車后架,龍骨架位于立管的兩側(cè),其特征在于龍骨架的后端連接在車后架的中部橫梁上,車后架的中部橫梁與后部橫梁之間設置有兩根支撐架,支撐架的前端與龍骨架的后端處于中部橫梁的同一位置,在龍骨架的兩側(cè)對稱的設置有副龍骨架,兩副龍骨架的前端均連接在立管下方的連接板上,兩副龍骨架的后端平行延伸至車后架的后部橫梁上形成車后架的側(cè)支撐架。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強度高、載重量大的優(yōu)點,它增加了三輪摩托車前部的支撐范圍,提高了抗側(cè)翻能力,避免翻車,還能增加車廂的支撐面,減小振動,提高了整車的穩(wěn)定性及乘駕的舒適性,防止變形,延長了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62K11/02GK202464030SQ20122009275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3月13日
發(fā)明者胡大杰 申請人:胡大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