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連桿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連桿機構,尤其涉及用于嬰兒車等的連桿機構。
背景技術:
作為現(xiàn)有的這種連桿機構,例如,已知的有專利文獻1所述的連桿機構。該連桿機構用于嬰兒車,在手推桿的背面推壓狀態(tài)或對面推壓狀態(tài)時,在設置于嬰兒車主體的前側部及后側部上的卡定突起上,選擇性地配合設置于作為連桿的一種的嬰兒車的手推桿上的卡定鉤。另外,在卡定鉤的至少擺動方向前端部安裝軟性材料,在將手推桿向對面推壓狀態(tài)或背面推壓狀態(tài)轉換時,即使卡定鉤碰到卡定突起的情況下,沖撞也能被緩沖?,F(xiàn)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5-88803號公報但是,在專利文獻1的連桿機構中,在將手推桿向對面推壓狀態(tài)或背面推壓狀態(tài)轉換時,在直到卡定鉤碰到卡定突起的移動中,手推桿以按照轉換時的操作力的速度向操作方向移動。由此,需要注意以免在手推桿上夾入衣物等。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考慮到上述情況,其課題是得到能夠防止衣物等的夾入的連桿機構。方案1所述的發(fā)明的連桿機構,具有利用旋轉軸彼此可旋轉地連接的兩個連接部件;以及設置于上述旋轉軸上,且在上述連接部件被旋轉操作時對上述連接部件的旋轉進行制動的制動機構。在方案1所述的發(fā)明的連桿機構中,在利用旋轉軸彼此可旋轉地連接的兩個連接部件被旋轉操作時,設置于旋轉軸上的制動機構對連接部件的旋轉進行制動。由此,當旋轉操作連接部件時,能夠防止在連接部件之間夾入衣物等。方案2所述的發(fā)明在方案1所述的連桿機構的基礎上,當向上述連接部件的一方和另一方的打開角度比預定角度變小的方向進行旋轉操作時,上述制動機構對上述連接部件的旋轉進行制動。在方案2所述的發(fā)明的連桿機構中,當向兩個連接部件的一方和另一方的打開角度比預定角度變小的方向進行旋轉操作時,制動機構對連接部件的旋轉進行制動。由此,只在兩個連接部件的一方和另一方的打開角度比預定角度變小而夾入衣物等的可能性變高的情況下,利用制動機構能夠制動連接部件的旋轉。方案3所述的發(fā)明在方案2所述的連桿機構的基礎上,上述制動機構具有設置于上述連接部件的一方的凸部以及旋轉阻尼器,該旋轉阻尼器具有設有在上述凸部的旋轉軌跡上與上述凸部抵接的抵接部的殼體、和可旋轉地容納于上述殼體的內部且固定于上述連接部件的另一方的轉子,在向設有上述凸部的連接部件與設有上述轉子的連接部件的打開角度比預定角度變小的方向進行旋轉,并且上述凸部與上述抵接部抵接時,上述制動機構對上述連接部件的旋轉進行制動。
在方案3所述的發(fā)明的連桿機構中,在向設有凸部的連接部件與設有旋轉阻尼器的轉子的連接部件的打開角度比預定角度變小的方向進行旋轉,并且凸部與抵接部抵接時,通過設有與凸部抵接的抵接部的旋轉阻尼器的殼體與可旋轉地容納于殼體的內部的轉子的相對旋轉,連接部件的旋轉被制動。由此,以簡單的結構只在夾入衣物等的可能性變高的情況下,能夠制動連接部件的旋轉。并且,通過調整凸部與抵接部的抵接位置,能夠將制動范圍設定在任意的范圍內。方案4所述的發(fā)明在方案1所述的連桿機構的基礎上,上述制動機構是旋轉阻尼器,該旋轉阻尼器具有固定于上述連接部件的一方的殼體;以及可旋轉地容納于上述殼體的內部,且固定于上述連接部件的另一方的轉子。在方案4所述的發(fā)明的連桿機構中,通過固定于連接部件的一方的旋轉阻尼器的殼體、與可旋轉地容納于殼體的內部且固定于連接部件的另一方的旋轉阻尼器的轉子的相對旋轉,連接部件的旋轉被制動。由此,制動機構的結構變得簡單。方案5所述的發(fā)明的連桿機構,具有利用旋轉軸彼此可旋轉地連接的兩個連接部件;設置于上述連接部件的一方,且以上述旋轉軸為中心的圓弧狀的齒輪;以及固定于上述連接部件的另一方,且具有與上述齒輪嚙合的齒輪的旋轉阻尼器。在方案5所述的發(fā)明的連桿機構中,固定于連接部件的另一方的旋轉阻尼器的齒輪,與設置于連接部件的一方且以旋轉軸為中心的圓弧狀的齒輪嚙合,通過利用圓弧狀的齒輪使旋轉阻尼器的齒輪旋轉,連接部件的旋轉被制動。由此,當旋轉操作連接部件時,能夠防止在連接部件之間夾入衣物等。方案6所述的發(fā)明的嬰兒車,具有方案1 5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連桿機構,并且具有旋轉而折疊的上述連接部件。在方案6所述的發(fā)明的嬰兒車中,由于旋轉而折疊的連接部件具有方案1 5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連桿機構,因此在進行嬰兒車的折疊操作時,能夠防止衣物等的夾入,安全性提高。方案7所述的發(fā)明的嬰兒車,具有方案1 5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連桿機構,上述連接部件的一方是能夠向背面推壓位置和對面推壓位置旋轉的手推桿。在方案7所述的發(fā)明的嬰兒車中,具有方案1 5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連桿機構,并且連接部件一方是能夠向背面推壓位置和對面推壓位置旋轉的手推桿。由此,向背面推壓位置和對面推壓位置旋轉操作手推桿時,能夠防止衣物等的夾入,安全性提高。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方案1所述的本發(fā)明的連桿機構,由于做成上述結構,因此能夠防止衣物等的夾入。方案2所述的本發(fā)明的連桿機構,由于做成上述結構,因此只在夾入衣物等的可能性變高的情況下,能夠制動連接部件的旋轉。方案3所述的本發(fā)明的連桿機構,由于做成上述結構,因此以簡單的結構只在夾入衣物等的可能性變高的情況下,能夠制動連接部件的旋轉。另外,能夠將制動范圍設定在任意的范圍內。方案4所述的本發(fā)明的連桿機構,由于做成上述結構,因此能夠使制動機構的結構變得簡單。
方案5所述的本發(fā)明的連桿機構,由于做成上述結構,因此能夠防止衣物等的夾入。方案6所述的本發(fā)明的嬰兒車,由于做成上述結構,因此能夠提高折疊操作時的安全性。方案7所述的本發(fā)明的嬰兒車,由于做成上述結構,因此能夠提高向背面推壓位置和對面推壓位置旋轉操作手推桿時的安全性。
圖1是表示使適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連桿機構的嬰兒車的手推桿位于背面推壓位置的狀態(tài)的右視圖。圖2是表示使適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連桿機構的嬰兒車的手推桿位于對面推壓位置的狀態(tài)的右視圖。圖3是表示適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連桿機構的嬰兒車的手推桿的旋轉軸部的立體圖。圖4是表示適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連桿機構的嬰兒車的手推桿的旋轉軸部的分解立體圖。圖5是表示適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連桿機構的嬰兒車的使用狀態(tài)的左視圖。圖6是表示適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連桿機構的嬰兒車的折疊狀態(tài)的左視圖。圖7是表示適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連桿機構的嬰兒車的折疊旋轉軸部的立體圖。圖8是表示適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連桿機構的嬰兒車的折疊旋轉軸部的分解立體圖。圖9是表示適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連桿機構的嬰兒車的折疊旋轉軸部的作用說明圖。圖10是表示適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連桿機構的嬰兒車的從右傾斜前方觀察的立體圖。圖11是表示適用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連桿機構的嬰兒車的使用狀態(tài)的左視圖。圖12是表示適用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連桿機構的嬰兒車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體圖。圖中10-嬰兒車,12-扶手,14-后腿,18-前腿,20-連接桿(連接部件),觀_手推桿(連接部件),30-左側的托架(連接部件),32-軸(旋轉軸),72-護罩,76-旋轉阻尼器(制動機構),80-軸(旋轉軸),88-護罩,92-旋轉阻尼器(制動機構),98-長孔,98A-長孔的下端(抵接部),98B-長孔的上端(抵接部),100-仿形觸銷(制動機構、凸部),120-扇形的齒輪(制動機構),122-旋轉阻尼器(制動機構)。
具體實施例方式第一實施方式對適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連桿機構的折疊式的嬰兒車,根據(jù)圖1 圖10進行說明。此外,附圖中箭頭FR表示手推桿配置于背面推壓位置而處于使用狀態(tài)(展開狀態(tài))的嬰兒車的前方方向,箭頭UP表示上方方向,箭頭IN表示寬度方向的內側方向。嬰兒車的整體結構如圖10所示,嬰兒車10具有左右一對的扶手12。在各扶手12的前端部12A上, 旋轉自如地連接左右一對的后腿14的上端部14A,在一對后腿14的下端部14B上旋轉自如地分別安裝車輪16。另外,在各扶手12的前端部12A上,旋轉自如地連接左右一對的前腿 18的上端部18A,在一對前腿18的下端部18B上旋轉自如地分別安裝車輪16。嬰兒車10具有左右一對的連接桿20。各連接桿20的上端部20A旋轉自如地與扶手12的后端部12B連接,各前腿18的上下方向中間部18C和各連接桿20的下端部20B,分別用左右一對的側部框架M連接。另外,嬰兒車10具有延伸成大致U字狀的手推桿觀。該手推桿觀的兩端部(下端部)28A與各連接桿20的下端部20B連接。此外,手推桿觀能夠移動到圖1所示的背面推壓位置和圖2所示的對面推壓位置。如圖10所示,嬰兒車10具有左右一對的托架30。在各托架30的上部30A,旋轉自如地連接連接桿20的下端部20B和手推桿28的下端部28A0另外,各托架30的下端部 30B,利用銷31旋轉自如地與后腿14的上下方向中間部14C連接。此外,托架30與連接桿 20的旋轉軸(旋轉中心),托架30與手推桿觀的旋轉軸一致。嬰兒車10具有連接左右一對的前腿18的下端部18B的擱腳架38 ;以及連接左右一對前腿18的上下方向中間部18C的前側上部連接撐條40。另外,嬰兒車10具有形成大致U字狀的靠背支撐框44。靠背支撐框44擺動自如地設置于側部框架M的后端部,在由側部框架對、前側上部連接撐條40以及靠背支撐框44包圍的區(qū)域,鋪設底座46。另外, 在靠背支撐框44的后方側,設有固定于左右一對的連接桿20之間的斜倚調節(jié)部件48,通過調節(jié)該斜倚調節(jié)部件48的長度,能夠調節(jié)靠背支撐框44的斜倚角度。如圖2所示,在各連接桿20的下端部20B,沿連接桿20的長度方向滑動自如地設置鎖定部件50,該鎖定部件50在使用狀態(tài)下與托架30的上端部30A配合而維持其展開狀態(tài)。另外,鎖定部件50具有向外方突出的工作板52。另一方面,在手推桿觀的下端部^A 設置鎖定解除部件56,該鎖定解除部件56具有與鎖定部件50的工作板52配合的鎖定解除桿M。鎖定解除部件56通過操作設置于手推桿觀的長度方向中央部28B上的遠距離操作裝置58,沿手推桿觀向上方滑動。從而,若提升鎖定解除部件56,則鎖定解除桿M與工作板52配合而鎖定部件50 被向上方提升,省略圖示的鎖定部件50與托架30的配合被解除。另外,在手推桿觀上設有卡定部件60。另外,在各連接桿20的上端部20A設有卡定突起62,該卡定突起62與卡定部件沈配合而限制手推桿觀的旋轉,在各扶手12的前端部12A設有卡定突起64,該卡定突起64與卡定部件沈配合而限制手推桿觀的旋轉。如圖1所示,通過卡定部件60和卡定突起62配合并彼此卡定,手推桿觀固定在背面推壓狀態(tài)。在該情況下,手推桿觀與連接桿20大致平行。另外,若通過手動來解除卡定部件60與卡定突起62的配合,并向前方(圖1的箭頭A方向)旋轉手推桿觀,則如圖2 所示,卡定部件60和卡定突起64配合并彼此卡定。由此,手推桿觀固定在對面推壓狀態(tài), 手推桿觀與后腿14大致平行。對手推桿的旋轉進行制動的連桿機構如圖3所示,在嬰兒車10的右側面,作為兩個連接部件的一方的手推桿觀和作為兩個連接部件的另一方的連接桿20的連接部,成為以軸32作為旋轉軸的連桿機構。如圖4所示,軸32的一方的端部32A成為防脫用的大直徑部,在另一方的端部32B 形成有外螺紋。另外,沿軸32的軸向的端部32A側的根部32C形成為截面圓形,沿軸32的軸向的端部32B側的前端部32D進行了 D形切割。在連接桿20的下端部20B,形成有插入軸32的前端部32D的進行了 D形切割的貫通孔66。另外,在配置于嬰兒車10的右側的托架30的上端部30A,形成有截面圓形的貫通孔69。在手推桿觀的下端部^A,形成有截面圓形的貫通孔70,在貫通孔70內插入軸32的根部32C。軸32的前端部32B從連接桿20的下端部20B突出。另外,在軸32的前端部32B 上螺紋配合螺母77,以防軸32脫落。在手推桿觀的下端部2名k的外周部上,嵌入筒狀的護罩72,在護罩72上,與貫通孔70同軸的位置上形成有插入軸32的根部32C的截面圓形的貫通孔74。另外,在護罩72 上,向托架30側形成有板狀的凸部72A。在連接桿20與護罩72之間,設有作為制動機構的旋轉阻尼器76。旋轉阻尼器76具有殼體78以及可旋轉地容納于殼體78的內部的轉子 79。此外,旋轉阻尼器76的結構是利用填充于內部的阻尼器油的粘性阻力等,對殼體78與轉子79的相對旋轉進行制動的公知的結構,因此詳細的說明省略。旋轉阻尼器76插入到托架30的貫通孔69。另外,在殼體78的軸向中間部的外周部78A的一部分上,突出形成上下一對的腳部78B,這些腳部78B與護罩72的凸部72A抵接。另一方面,在旋轉阻尼器76的轉子79的軸心部,形成有進行了 D形切割的貫通孔81, 在貫通孔81中貫通軸32的前端部32D。由此,旋轉阻尼器76的殼體78與護罩72 —體地以軸32為旋轉中心而旋轉,轉子79通過軸32與連接桿20 —起停止。從而,在將手推桿觀從圖1所示的背面推壓位置向圖2所示的對面推壓位置進行旋轉操作的情況下,或者,從圖2所示的對面推壓位置向圖1所示的背面推壓位置移動的情況下,通過旋轉阻尼器76的殼體78和轉子79相對旋轉,手推桿觀的旋轉被制動。對折疊時的旋轉進行制動的連桿機構如圖7所示,配置于嬰兒車10的左側的托架30,構成兩個連接部件的一方,與作為兩個連接部件的另一方的連接桿20的連接部成為以軸80作為旋轉軸的連桿機構。如圖8所示,在軸80的一方的端部80A形成有外螺紋。軸80的端部80A側成為正方形截面的第一中間部80B,與第一中間部80B鄰接的第二中間部80C成為圓形截面。另外,與第二中間部80C鄰接的第三中間部80D成為正方形截面,與第三中間部80D鄰接的第四中間部80E成為圓形截面。另外,在軸80的另一方的端部80F上形成有外螺紋。在連接桿20的下端部20A,形成有軸80的第一中間部80B貫通的正方形截面的貫通孔82,在托架30的上端部30A,形成有軸80的第二中間部80C貫通的圓形截面的貫通孔 84。另外,在手推桿28的下端部^A,形成有軸80的第四中間部80E貫通的圓形截面的貫通孔86。
在手推桿觀的下端部2M的外周部,嵌入筒狀的護罩88。在護罩88上,在與貫通孔86同軸的位置上形成有軸80的第四中間部80E貫通的圓形截面的貫通孔90。另外, 在托架30的上端部30A與護罩88之間,設有作為制動機構的旋轉阻尼器92。旋轉阻尼器 92具有殼體93以及可旋轉地容納于殼體93的內部的轉子94。此外,旋轉阻尼器92的結構是利用填充于內部的阻尼器油的粘性阻力等,對殼體93與轉子94的相對旋轉進行制動的公知的結構,因此詳細的說明省略。在旋轉阻尼器92的殼體93的外周部93A的一部分上,形成有沿殼體93的周方向突出形成的圓弧狀的凸緣部93B。另外,在旋轉阻尼器92的凸緣部96,形成有沿凸緣部96 的長度方向的圓弧狀的長孔98。此外,殼體93的凸緣部9 還可以是在殼體93上附加另一部件的結構。在旋轉阻尼器92的轉子94的軸心部,形成有插入軸80的第三中間部80D的正方形截面的貫通孔99。另一方面,在殼體93的長孔98中,插入豎立設置于托架30的上下方向中間部30C上的構成制動機構的作為凸部的仿形觸銷100。此外,長孔98的下端98A和上端98B成為仿形觸銷100抵接的抵接部。軸80的端部80A從連接桿20的下端部20A突出,在軸80的端部80A上螺紋配合螺母83。另一方面,軸80的端部80F從護罩88突出。另外,在軸80的端部80F上螺紋配合螺母102,以防軸80脫落。由此,如圖9所示,若托架30旋轉而仿形觸銷100與長孔98的上端98B抵接,則旋轉阻尼器92的殼體93以軸80為旋轉中心與仿形觸銷100—體地旋轉。另一方面,旋轉阻尼器92的轉子94通過軸80與連接桿20 —起停止。此外,如圖5所示,當折疊嬰兒車10時,若手推桿28向上方(圖5的箭頭E方向) 移動,則托架30以軸80為中心向上方向(圖6的箭頭B方向)旋轉。從而,在將嬰兒車10從圖5所示的使用狀態(tài)(展開狀態(tài))設為圖6所示的折疊狀態(tài)的情況下,托架30相對于連接桿20向圖6的箭頭B方向旋轉,如圖9所示,仿形觸銷100 從圖9中以點劃線所示的長孔98的下端98A的位置向上端98B方向(圖9的箭頭C方向) 旋轉。另外,若托架30與連接桿20的打開角度(圖6的θ 1)變得比預定角度小,則如圖9 中以實線所示,仿形觸銷100從仿形觸銷100與長孔98的上端98Β抵接的位置,如圖9中以雙點劃線所示,進一步向上方(圖9的箭頭D方向)旋轉,殼體93與仿形觸銷100 —體地以軸80為旋轉中心旋轉。由此,通過旋轉阻尼器92的殼體93與轉子94的相對旋轉,托架30的旋轉被制動。此外,即使在將嬰兒車10從圖6所示的折疊狀態(tài)設為圖5所示的使用狀態(tài)(展開狀態(tài))的情況下,通過旋轉阻尼器92的殼體93與轉子94的相對旋轉,托架 30的旋轉被制動。作用、效果下面,對本實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進行說明。首先,對從圖1所示的背面推壓位置向圖2所示的對面推壓位置旋轉操作嬰兒車 10的手推桿觀時的作用效果進行說明。在手推桿觀處于圖1所示的背面推壓位置的情況下,通過操作手推桿觀的遠距離操作裝置58,鎖定解除部件56沿手推桿觀向上方滑動。由此,鎖定解除部件56被提升, 圖6所示的鎖定解除桿M與工作板52配合而向上方提升鎖定部件50,鎖定部件50與托架30的配合被解除。然后,通過手動來解除卡定部件60與卡定突起62的配合,向前方移動手推桿28, 則手推桿觀以軸32、80為旋轉中心向前方(圖1的箭頭A方向)旋轉。此時,圖4所示的設置于手推桿觀上的護罩72和腳部76B與護罩72的凸部72A抵接的旋轉阻尼器76的殼體78向前方(圖1的箭頭A方向)旋轉。對此,連接桿20不旋轉。由此,利用進行了 D 形切割的前端部32D固定于連接桿20的進行了 D形切割的貫通孔66上的軸32也不旋轉。 另外,利用軸32的進行了 D形切割的前端部32D來固定的旋轉阻尼器76的轉子79也不旋轉。從而,從圖1所示的背面推壓位置向圖2所示的對面推壓位置旋轉操作手推桿觀時,通過旋轉阻尼器76的殼體78與轉子79的相對旋轉,手推桿觀的旋轉被制動。此外,若手推桿28到達對面推壓位置時,則如圖2所示,通過卡定部件60和卡定突起64配合并彼此卡定,手推桿28固定于對面推壓狀態(tài)。另外,鎖定部件50和托架30配
I=I ο同樣地,即使在從圖2所示的對面推壓位置向圖1所示的背面推壓位置旋轉操作手推桿觀時,也利用旋轉阻尼器76,手推桿觀的旋轉被制動。由此,在嬰兒車10中,在背面推壓位置與對面推壓位置之間旋轉操作手推桿觀時,相對于操作力,手推桿28的旋轉被制動。其結果,由于能夠防止手推桿28的突然動作, 并能夠防止在手推桿觀與扶手12之間等夾入衣物等,因此嬰兒車10的安全性提高。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經(jīng)由護罩72固定于手推桿觀上的旋轉阻尼器76的殼體78、與經(jīng)由軸32固定于連接桿20上的旋轉阻尼器76的轉子79的相對旋轉,手推桿 28的旋轉被制動。由此,制動機構的結構變得簡單。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在成為手推桿觀及連接桿20的旋轉軸的軸32上設置旋轉阻尼器76,因此不將嬰兒車10整體的大小、以及連接桿20和手推桿觀的大小做得比一般大,而能夠防止衣物等的夾入。下面,對折疊嬰兒車10時的作用進行說明。如圖2所示,若手推桿觀處于對面推壓位置,則在進行折疊操作之前,使手推桿觀從對面推壓位置向圖5所示的背面推壓位置移動。然后,在手推桿觀配置于背面推壓位置上的狀態(tài)下,首先,通過操作遠距離操作裝置58并通過鎖定解除部件56使圖2所示的鎖定部件50滑動,從而解除托架30與鎖定部件50的配合。然后,通過將手推桿觀暫且向后上方(圖5的箭頭E方向)提升,之后, 向下方按壓,從而使托架30相對于后腿14向下方(圖5的箭頭F方向)旋轉。隨著該操作,如圖6所示,扶手12及側部框架M分別以上方側的旋轉軸為中心向下方(圖6的箭頭G方向)旋轉。另外,通過該操作,在側視中手推桿觀和前腿18被配置成大致平行,并且手推桿觀的配置位置下降。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將嬰兒車10從圖5所示的使用狀態(tài)(展開狀態(tài))設為圖6所示的折疊狀態(tài)的情況下,托架30相對于連接桿20向圖6的箭頭B方向旋轉。此時, 如圖9所示,仿形觸銷100從圖9中以點劃線所示的長孔98的下端98A的位置向上端98B 方向(圖9的箭頭C方向)旋轉。另外,若托架30與連接桿20的打開角度(圖6的Θ1) 變得比預定角度小,則如圖9中以實線所示,仿形觸銷100從仿形觸銷100與長孔98的上端98B抵接的位置,如圖9中以雙點劃線所示,進一步向上方(圖9的箭頭D方向)旋轉, 殼體93與仿形觸銷100—體地以軸80為旋轉中心旋轉。另一方面,旋轉阻尼器92的轉子 94通過軸80與連接桿20成為一體。由此,在折疊時嬰兒車10的托架30被旋轉操作時,就在成為嬰兒車被完全折疊的狀態(tài)之前,通過旋轉阻尼器92的殼體93和轉子94相對旋轉,相對于操作力,托架30的旋轉被制動。從而,在折疊操作中,只在托架30與連接桿20之間和托架30與后腿14之間等, 夾入衣物等的可能性變高的情況下,即就在嬰兒車10完全成為圖6所示的折疊狀態(tài)之前, 托架30的旋轉被制動。其結果,在嬰兒車10中,不大幅度地加長折疊操作時間,而能夠提高折疊操作時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要將嬰兒車10從圖6所示的折疊狀態(tài)設為圖5所示的展開狀態(tài),以與上述折疊操作相反的順序進行操作。另外,即使在將嬰兒車10從圖6所示的折疊狀態(tài)設為圖5所示的展開狀態(tài)的情況下,就在嬰兒車10完全成為使用狀態(tài)(展開狀態(tài))之前,利用旋轉阻尼器92,能夠制動托架30的旋轉。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以利用仿形觸銷100和長孔98的簡單的結構,只在夾入衣物等的可能性變高的情況下,利用旋轉阻尼器92,能夠制動托架30的旋轉。并且,通過調整仿形觸銷100和長孔98的抵接位置,能夠將利用旋轉阻尼器92的制動范圍設定在任意的范圍內。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在作為旋轉軸的軸80上設置旋轉阻尼器92,因此不將嬰兒車整體的大小、以及連接桿20和托架30的大小做得比一般大,而能夠防止夾入衣物寸。第二實施方式對適用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連桿機構的折疊式的嬰兒車,根據(jù)圖11及圖12 進行說明。此外,對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部件,附上相同附圖標記,并省略其說明。如圖11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制動機構的一部分的扇形的齒輪120,通過安裝用的托架121固定于托架30的上端部30A上。形成于該齒輪120的外周上的齒部120A, 成為以軸80為中心的圓弧。此外,齒輪120還可以與托架30成為一體。另外,齒輪120還可以安裝于作為連接部件的一種的側部框架M上。如圖12所示,在連接桿20的內側面上,設有作為制動機構的旋轉阻尼器122。旋轉阻尼器122具有固定于連接桿20上的殼體124 ;以及可旋轉地容納于殼體124的內部的轉子126。此外,旋轉阻尼器122的結構是利用填充于內部的阻尼器油的粘性阻力等來對殼體124與轉子126的相對旋轉進行制動的公知的結構,因此詳細的說明省略。另外,在旋轉阻尼器122的轉子126上固定齒輪128,該齒輪128與齒輪120的齒部120A嚙合。此外,齒輪120和齒輪1 用罩130覆蓋。作用、效果下面,對折疊嬰兒車10時的作用及效果進行說明。在本實施方式中,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地、通過將手推桿觀暫且向后上方(圖11 的箭頭E方向)提升,之后,向下方按壓,從而使托架30相對于后腿14向下方(圖11的箭頭F方向)旋轉。
隨著該操作,與圖6相同地,扶手12及側部框架M,分別以上方側的旋轉軸為中心向下方(圖11的箭頭G方向)旋轉。另外,通過該操作,在側視中,手推桿觀和前腿18被配置成大致平行,并且手推桿觀的配置位置下降。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將嬰兒車10從圖11所示的使用狀態(tài)(展開狀態(tài))與圖 6相同地設為折疊狀態(tài)的情況下,托架30相對于連接桿20向圖12的箭頭H方向旋轉。此時,與齒輪120的齒部120A嚙合的齒輪128向圖12的箭頭J方向旋轉,固定有齒輪128的旋轉阻尼器122的轉子1 旋轉,產(chǎn)生制動力。由此,在折疊嬰兒車10時,通過旋轉阻尼器122的殼體IM和轉子126相對旋轉, 托架30的旋轉被制動。從而,在折疊操作中,能夠防止在托架30與連接桿20之間和托架30與后腿14之間等夾入衣物等。其結果,在嬰兒車10中,能夠提高折疊操作時的安全性。此外,也可以只在齒輪120的圓弧形狀的兩端部形成齒輪120的齒部120A,就在嬰兒車10完全成為折疊狀態(tài)之前,或者,嬰兒車10完全成為使用狀態(tài)(展開狀態(tài))之前,利用旋轉阻尼器122,能夠制動托架30的旋轉。并且,通過調整齒部120A的形成范圍,能夠將利用旋轉阻尼器122的制動范圍設定在任意的范圍內。其他的實施方式在以上說明中,對本發(fā)明的特定的實施方式詳細地進行了說明,但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可以進行其他的各種實施方式,這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是顯然的。例如,在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中,如圖7所示,在旋轉阻尼器92的殼體93上形成端部成為抵接部的長孔98,而抵接部不限于長孔的端部,還可以是凸部或切割立起部等的其他的結構。另外,凸部也不限于仿形觸銷100,還可以是切割立起部等的其他的結構。此外,上述各實施方式能夠適宜組合而進行。例如,也可以將第二實施方式的使用齒輪120和旋轉阻尼器122的結構適用于制動手推桿觀的旋轉的連桿機構上,在作為兩個連接部件的手推桿觀和連接桿20的一方設置齒輪120,在另一方設置旋轉阻尼器122。另外,本發(fā)明的連桿機構,除了嬰兒車10以外,還能夠適用于折疊式的椅子、桌子以及床等上。
權利要求
1.一種連桿機構,其特征在于,具有利用旋轉軸彼此可旋轉地連接的兩個連接部件;以及設置于上述旋轉軸上,且在上述連接部件被旋轉操作時對上述連接部件的旋轉進行制動的制動機構。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桿機構,其特征在于,當向上述連接部件的一方與另一方的打開角度比預定角度變小的方向進行旋轉操作時,上述制動機構對上述連接部件的旋轉進行制動。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桿機構,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動機構具有設置于上述連接部件的一方的凸部;以及旋轉阻尼器, 該旋轉阻尼器具有設有在上述凸部的旋轉軌跡上與上述凸部抵接的抵接部的殼體; 以及可旋轉地容納于上述殼體的內部,且固定于上述連接部件的另一方的轉子,當向設有上述凸部的連接部件與設有上述轉子的連接部件的打開角度比預定角度變小的方向進行旋轉,并且上述凸部與上述抵接部抵接時,上述制動機構對上述連接部件的旋轉進行制動。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桿機構,其特征在于, 上述制動機構是旋轉阻尼器,該旋轉阻尼器具有固定于上述連接部件的一方的殼體;以及可旋轉地容納于上述殼體的內部,且固定于上述連接部件的另一方的轉子。
5.—種連桿機構,其特征在于,具有利用旋轉軸彼此可旋轉地連接的兩個連接部件;設置于上述連接部件的一方,且以上述旋轉軸為中心的圓弧狀的齒輪;以及固定于上述連接部件的另一方,且具有與上述齒輪嚙合的齒輪的旋轉阻尼器。
6.一種嬰兒車,其特征在于,具有權利要求1 5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連桿機構,并且具有旋轉而折疊的上述連接部件。
7.一種嬰兒車,其特征在于,具有權利要求1 5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連桿機構,上述連接部件的一方是能夠向背面推壓位置和對面推壓位置旋轉的手推桿。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得到能夠防止衣物等的夾入的連桿機構。旋轉阻尼器(76)的殼體(78)的腳部(78B),與設置于手推桿(28)上的護罩(72)的凸部(72A)抵接,旋轉阻尼器(76)的殼體(78)與手推桿(28)一體地以軸(32)為旋轉中心而旋轉。另一方面,在旋轉阻尼器(76)的轉子(79)上形成有插入軸(32)的進行了D形切割的貫通孔(81),轉子(79)通過軸(32)固定于連接桿(20)上。從而,旋轉操作手推桿(28)的情況下,通過固定于手壓杠(28)上的旋轉阻尼器(76)的殼體(78)與固定于連接桿(20)上的轉子(79)相對旋轉,手推桿(28)的旋轉被制動。
文檔編號B62B9/20GK102343931SQ20111020859
公開日2012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7月22日
發(fā)明者稻葉藍子 申請人:株式會社利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