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礦車自動碰鉤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礦車的自動碰鉤裝置,屬礦車機械領域。
在采礦工業(yè)及工業(yè)生產中,礦車和礦車之間的聯接,大都采用鏈環(huán)聯接,礦車之間的脫、掛鉤都需人工操作,作業(yè)效率低、不安全,經常發(fā)生手指被砸傷被砸斷等人身傷亡事故。在《冶金礦山采礦設備設計》一書中介紹有幾種自動碰鉤裝置,但由于結構復雜,可靠性不高,至今未見推廣使用。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要設計一種既簡單、又可靠的礦車用自動碰鉤裝置。
在采礦工業(yè)生產中,礦車和火車的不同點在于裝滿礦的礦車需進入翻車機進行不脫鉤翻轉180度以上卸礦;即翻車機內的礦車必需相對于翻車機外的礦車旋轉運動,也即要求兩礦車之間的掛鉤能作相對于礦車的旋轉運動,以滿足卸礦作業(yè)所需要的運行狀態(tài),一般的脫、掛鉤要求和火車的一樣。
根據礦車作業(yè)運行中對掛鉤所需的運動狀態(tài),本發(fā)明采用以下的方案來實現礦車的自動碰鉤裝置,掛鉤部份采用火車上的自動碰鉤結構,在掛鉤重心以上設一個支承點,用滾動或滑動軸承將掛鉤支承起來,軸承的內圈和一拉桿固接,外圈支承著掛鉤,拉桿的另一端和礦車連接,使掛鉤可以沿支承點繞軸承旋轉,這樣,由于掛鉤的重心在支承點以下,掛鉤就可以利用重力的作用而始終保持下垂的狀態(tài),當礦車旋轉的時候,拉桿跟著一起帶動軸承的內圈相對于支承點旋轉,而掛鉤由于重力的作用始終垂直于地面并不作旋轉運動。由于掛鉤部位采用的是火車上的自動碰鉤結構所以本發(fā)明的裝置脫、掛鉤過程同火車一樣,這里不再敘述。
以下就本發(fā)明的一種具體結構作詳細描述。如
圖1、圖2、圖3,圖中1是和火車上的自動碰鉤裝置結構原理基本相同的掛鉤,掛鉤上的梯形槽4和掛鉤重心A的垂線對稱,軸承3的內圈和拉桿2固接,外圈在梯形槽的頂點D支承著掛鉤,而D點在重心A以上,拉桿2和礦車聯接,礦車在翻車機內旋轉時,拉桿2及軸承的內圈一起隨礦車在翻車機內旋轉,而掛鉤1將由于重力的作用始終垂直于地面,這樣就實現了礦車作業(yè)運行中對碰鉤所需的運動狀態(tài),使礦車進入翻車機后可以實現不脫鉤卸礦的作業(yè)要求,碰鉤的脫、掛鉤過程同火車一樣。
以上僅是本發(fā)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其實只要掌握了支承掛鉤的支承點在掛鉤重心以上,讓掛鉤利用重力的作用始終保持下垂狀態(tài)這一基本的發(fā)明要點,就可以設計出多種實施結構,是顯而易見的,這里不在贅述。
附圖中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是圖1的A1-A1的剖視;圖3是圖2的底視圖。
權利要求
1.一種礦車自動碰鉤裝置,由類似火車自動碰鉤結構的掛鉤及其它連接件組成,其特征在于支承掛鉤的支承點在掛鉤重心以上,掛鉤利用重力的作用始終保持下垂的狀態(tài)。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掛鉤上的梯形槽4和掛鉤重心A的垂線對稱,軸承3的內圈和拉桿2固接,外圈L在梯形槽的頂點D支承著掛鉤,而D點在重心A以上。
全文摘要
一種礦車用的自動碰鉤裝置,其掛鉤部位采用火車上的自動碰鉤結構,在掛鉤重心的上部設有一個支承點,用軸承在支承點將掛鉤支承起后再和礦車聯接,這樣即能實現礦車進入翻車機不脫鉤卸礦的要求。
文檔編號B61G3/00GK1063258SQ9110035
公開日1992年8月5日 申請日期1991年1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1991年1月14日
發(fā)明者周順祥 申請人:周順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