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汽車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具有夜行自驅盲功能的汽車。
背景技術:
近年我國汽車的擁有和使用數(shù)量急劇增加,交通壓力與安全隱患也隨之加大,為駕駛員提供安全可靠的自體行車環(huán)境成為億萬車主之所盼。汽車夜間行駛時,因只有車燈照明車前,車身兩側則漆黑一片,因而駕駛員的視野只能局限于車輛前方狹窄的一線,極易造成駕駛疲勞。尤其是兩車會車時,由于對方左前方車燈刺眼,而自己一方車道漆黑,極易判斷失誤、發(fā)生交通事故。安裝汽車照地驅盲燈,可以消除車身兩側的照明“盲區(qū)”,有效解決駕駛員夜行視野窄及會車困難問題,且可為路邊行人和對方車輛提供輔助照明,將大大提升汽車夜間行駛安全系數(shù)。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發(fā)明目的: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具有夜行自驅盲功能的汽車。
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一種具有夜行自驅盲功能的汽車,包括車身,在車身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多個驅盲燈,驅盲燈的照明方向為向下及向車身外側,并且驅盲燈連接控制電路。
其中,驅盲燈為LED光源,單燈功率為25W。
其中,驅盲燈的照明范圍為車身兩側地面分別輻射2-3米寬度。
其中,驅盲燈與汽車大燈并聯(lián)。
其中,驅盲燈之間的距離為4-5m。
其中,驅盲燈與地面之間的距離為1-1.2m。
其中,控制電路包括過載電流保護熔斷器FU1和FU2,將小燈開關SB1閉合后,大燈L2和驅盲燈L3進行動作;閉合小燈開關SB1后,小燈L1工作變亮,此后若閉合大燈開關SB2,則大燈L2變亮;閉合驅盲燈開關SB3,則繼電器KM1線圈得電,KM1常開觸頭閉合,從而使驅盲燈L3得電變亮。
有益效果:本發(fā)明的一種具有夜行自驅盲功能的汽車,方便使用,可與汽車大燈同時使用、也可單獨開啟使用,具有良好的夜間自驅盲功能,保證了行車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第一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第二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控制電路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圖2所示一種具有夜行自驅盲功能的汽車,包括車身1,在車身1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多個掃盲燈2,掃盲燈2的照明方向為向下及向車身1外側,并且掃盲燈2連接控制電路。掃盲燈2為LED光源,單燈功率為25W,掃盲燈2的照明范圍為車兩側地面分別輻射2-3米寬度。掃盲燈2與汽車大燈并聯(lián)。
如圖3所示,控制電路包括過載電流保護熔斷器FU1和FU2,將小燈開關SB1閉合后,大燈L2和驅盲燈L3進行動作;閉合小燈開關SB1后,小燈L1工作變亮,此后若閉合大燈開關SB2,則大燈L2變亮;閉合驅盲燈開關SB3,則繼電器KM1線圈得電,KM1常開觸頭閉合,從而使驅盲燈L3得電變亮。
根據(jù)不同汽車類型,掃盲燈2分別設置在汽車兩側不同位置。
作為本發(fā)明的第一種實施例,轎車、小型客車安裝在車身1兩側后視鏡下方a位置。
作為本發(fā)明的第二種實施例,中大型客車和貨車安裝在距地面1.2米高的車身1兩側a位置。車長大于6米可在b、c兩位置成對增加。掃盲燈2一律使用LED燈作為照明光源,單燈功率在25W。功率太大駕駛員容易疲勞,功率太小效果不明顯。設計照明范圍為車兩側地面分別輻射2-3米寬度。
掃盲燈2的控制電路連接采用混聯(lián)的方式,電路中包括過載電流保護熔斷器FU1和FU2,只有將小燈開關SB1閉合后,大燈L2和驅盲燈L3才能進行動作。閉合小燈開關SB1后,小燈L1工作變亮,此后若閉合大燈開關SB2,則大燈L2變亮;閉合驅盲燈開關SB3,則繼電器KM1線圈得電,KM1常開觸頭閉合,從而使驅盲燈L3得電變亮。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