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公交車拉環(huán)與拉帶連接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公交車拉環(huán)與拉帶連接桿,包括連接桿和彈簧;連接桿包括連接外桿和連接內桿;連接外桿為軸向設有階梯狀通孔的管狀結構,且該通孔的下段孔徑小于上段孔徑;連接外桿的上端螺紋連接有封閉塊,且該封閉塊的外端面通過拉帶連接到橫梁上;彈簧的一端連接到封閉塊的內端面上;連接外桿通孔上段的部分內壁上設有徑向且左右對稱的第一凸緣;連接內桿的上端連接彈簧的另一端,其下端連接拉環(huán);在連接內桿的上端設有徑向的第二凸緣,連接內桿的外圓周壁與連接外桿的通孔下段配合。其結構簡單,并能夠方便地調節(jié)橫梁與拉環(huán)之間的相對距離,使各種身高的乘客都能夠方便且舒適地拉住懸吊的拉環(huán)。增加乘車的安全性。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公交車拉環(huán)與拉帶連接桿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具有伸縮作用的連接桿,具體地說是一種新型公交車拉環(huán)與拉帶連接桿。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有的公交車內使用的扶手有兩種,一種是圓柱形管狀扶手,另一種是三角形拉環(huán)式。三角式拉環(huán)扶手在公交車內的橫梁上吊置的高度是統(tǒng)一的,但是由于乘客的身高各有不同,以固定的姿勢拉拉環(huán)很容易讓人疲憊,所以我們有時會不停地換拉拉手的手,且對于兒童和身材矮小的乘客來說,需要踮起腳尖才能夠抓到拉環(huán),更有甚者根本沒法拉到拉環(huán),所以造成乘車的安全隱患。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對拉環(huán)的懸吊高度能夠很容易地實現(xiàn)調節(jié)的一種新型公交車拉環(huán)與拉帶連接桿。
[0004]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公交車拉環(huán)與拉帶連接桿,包括連接桿和彈簧;所述連接桿包括連接外桿和連接內桿;所述連接外桿為軸向設有階梯狀通孔的管狀結構,且該通孔的下段孔徑小于上段孔徑;所述連接外桿的上端螺紋連接有封閉塊,且該封閉塊的外端面通過拉帶連接到橫梁上;所述彈簧的一端連接到所述封閉塊的內端面上;所述連接外桿通孔上段的部分內壁上設有徑向且左右對稱的第一凸緣;所述連接外桿上段通孔腔體上左右設置所述第一凸緣的腔體壁弧形長度,小于沒有設置所述第一凸緣的腔體壁部分的弧形長度;所述連接內桿的上端連接所述彈簧的另一端,其下端連接拉環(huán);在所述連接內桿的上端設有徑向的第二凸緣,所述連接內桿的外圓周壁與所述連接外桿的通孔下段配合。
[0005]進一步,所述連接內桿的外圓周壁上設有螺紋,所述連接外桿通孔的下段設有內螺紋。
[0006]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其結構簡單,并能夠方便地調節(jié)橫梁與拉環(huán)之間的相對距離,使各種身高的乘客都能夠方便且舒適地拉住懸吊的拉環(huán)。增加乘車的安全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發(fā)明處于待卡合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0008]圖2為本發(fā)明處于卡合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3為外連接桿沿圖1中A-A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0]圖4為連接內桿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1]圖中:1橫梁,2拉環(huán),3拉帶,4連接桿,41外連接桿,411第一凸緣,42連接內桿,421第二凸緣,5彈簧。【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0013]如圖1至4所示,一種新型公交車拉環(huán)與拉帶連接桿,包括連接桿4和彈簧5。所述連接桿4包括連接外桿41和連接內桿42。所述連接外桿41為軸向設有階梯狀通孔的管狀結構,且該通孔的下段孔徑小于上段孔徑。所述連接外桿41的上端螺紋連接有封閉塊,且該封閉塊的外端面通過拉帶3連接到橫梁I上。所述彈簧5的一端連接到所述封閉塊的內端面上。所述連接外桿41的上段通孔的部分內壁上設有徑向且左右對稱布置的第一凸緣411,且必須確保所述連接外桿41通孔上段腔體上左右設置所述第一凸緣411的腔體壁弧形長度,小于沒有設置所述第一凸緣411的腔體壁部分的弧形長度。所述連接內桿42的上端連接所述彈簧5的另一端,其下端連接拉環(huán)3 ;在所述連接內桿42的上端設有徑向的第二凸緣421,所述第二凸緣421與所述第一凸緣411對應卡接配合。所述連接內桿42的外圓周壁與所述連接外桿41的下段通孔配合,所述連接內桿42的外圓周壁上設有螺紋,所述連接外桿41的下段通孔設有內螺紋。
[0014]通過扭動所述拉環(huán)2而帶動所述連接內桿42轉動,如圖1所示,使設置在所述連接內桿42上端的所述第二凸緣421置于所述連接外桿的上段通孔的沒有設置所述第一凸緣411的內腔中,在所述彈簧5的拉力作用下,所述連接內桿42被向上拉動;待所述連接內桿42移動到某一合適位置,再次轉動所述拉環(huán)2,如圖2所示,使設置在所述連接內桿42上端的所述第二凸緣421與所述連接外桿41通孔上段的所述第一凸緣411卡合接觸,由于上下兩相鄰的所述第一凸緣411的限位作用,所述連接內桿42被限定在某一位置,即不能夠因受到彈簧5拉力而上移,也不能夠在人手拉住拉環(huán)2時而下移。特別是將所述連接內桿42的外圓周壁與所述連接外桿41的通孔下段通過螺紋連接后,進一步增加了本發(fā)明的連接桿4在調節(jié)長度上的可靠性與穩(wěn)定性。
[0015]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征外,均為本專業(yè)技術人員的已知技術。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公交車拉環(huán)與拉帶連接桿,其特征是:包括連接桿和彈簧;所述連接桿包括連接外桿和連接內桿;所述連接外桿為軸向設有階梯狀通孔的管狀結構,且該通孔的下段孔徑小于上段孔徑;所述連接外桿的上端螺紋連接有封閉塊,且該封閉塊的外端面通過拉帶連接到橫梁上;所述彈簧的一端連接到所述封閉塊的內端面上;所述連接外桿通孔上段的部分內壁上設有徑向且左右對稱的第一凸緣;所述連接外桿上段通孔腔體上左右設置所述第一凸緣的腔體壁弧形長度,小于沒有設置所述第一凸緣的腔體壁部分的弧形長度;所述連接內桿的上端連接所述彈簧的另一端,其下端連接拉環(huán);在所述連接內桿的上端設有徑向的第二凸緣,所述連接內桿的外圓周壁與所述連接外桿的通孔下段配合。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公交車拉環(huán)與拉帶連接桿,其特征是:所述連接內桿的外圓周壁上設有螺紋,所述連接外桿通孔的下段設有內螺紋。
【文檔編號】B60N3/02GK103465818SQ201310469690
【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0月10日
【發(fā)明者】楚曉, 呂文丹 申請人:楚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