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燃油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燃油箱。
背景技術:
為有效降低車輛自重,提高燃油經(jīng)濟性,滿足國IV發(fā)動機共軌系統(tǒng)對燃油品質及其容器清凈度的要求,鋁合金金屬燃油箱在卡車上的運用日益廣泛。傳統(tǒng)的鋁合金內隔板是通過焊接方式固定在燃油箱筒體上的。然而,由于鋁合金材料具有導熱性好、熱容量和線脹系數(shù)大、熔點低及高溫強度小等特點,在焊接時,受環(huán)境溫度、濕度和操作工人焊接水平的影響,稍有不慎就會出現(xiàn)材質氧化、氣孔、燒穿等缺陷。由于存在焊接缺陷,所以燃油箱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內隔板脫落的現(xiàn)象,從而嚴重影響了鋁合金燃油箱總成的剛度和強度。特別是在燃油箱總成受到外力沖擊時,由于燃油箱失去了內部支撐,所以極易出現(xiàn)燃油箱變形、開裂等故障,從而造成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旨在克服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燃油箱,該燃油箱的內隔板能夠牢固地固定在筒體上。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燃油箱,該燃油箱包括筒體和位于該筒體中的內隔板,其中,所述內隔板具有主體部分和從該主體部分的周緣彎折形成的連接部分,所述筒體與所述連接部分通過壓配合的方式固定連接。優(yōu)選地,所述筒體上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連接部分上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嵌入所述第二凹槽中且與所述第二凹槽壓配合。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別為多個,該多個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別沿著所述內隔板的周向間隔分布。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為長圓形凹槽。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寬深比為3 I 6 :1。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通過在所述筒體的外側沖壓所述筒體而形成。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通過沖床沖壓而成。優(yōu)選地,所述內隔板為三個,該三個內隔板沿著所述筒體的長度方向間隔分布。優(yōu)選地,所述主體部分上形成有流通孔。優(yōu)選地,所述內隔板和筒體均由鋁合金材料制成。由于本發(fā)明提供的燃油箱的筒體與內隔板通過壓配合的方式固定連接,所以可以將內隔板牢固地固定在筒體上,從而避免了燃油箱使用過程中內隔板脫落現(xiàn)象的發(fā)生,確保了內隔板對燃油箱總成的有力支撐,從而提高了燃油箱總成的剛度和強度,避免了由于燃油箱總成受到外力沖擊而產(chǎn)生的燃油箱變形、開裂等現(xiàn)象,消除了安全隱患。此外,本發(fā)明提供的燃油箱容易制造,且成本低廉。而且,因為第一凹槽能夠明確地向裝配工人示出燃油箱的安裝位置,所以有效地提高了燃油箱在車輛上的裝配效率和裝配質量。
本發(fā)明的其他特征和優(yōu)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
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釋本發(fā)明,但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限制。在附圖中圖1是本發(fā)明提供的燃油箱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沿圖1中A-A線剖開的剖視圖;圖3是沿圖1中B-B線剖開的剖視圖;圖4是本發(fā)明提供的燃油箱的安裝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內隔板;2 :筒體;3 :第一凹槽;4 :流通孔;5 :油箱托架;6 :螺栓;7 :車架縱梁;8 :主體部分;9 :連接部分;10 :第二凹槽;11 :緊固帶。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如圖1至圖3所示,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燃油箱,該燃油箱包括筒體2和位于該筒體2中的內隔板I,其中,所述內隔板I具有主體部分8和從該主體部分8的周緣彎折形成的連接部分9,所述筒體2與所述連接部分9通過壓配合的方式固定連接。具體地,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筒體2上可以形成有第一凹槽3,所述連接部分9上可以形成有第二凹槽10,所述第一凹槽3嵌入所述第二凹槽10中且與所述第二凹槽10壓配合。所述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10可以為一個,也可以為多個。為了方便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10的形成,且使內隔板I均衡可靠地固定在筒體2上,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10分別為多個,該多個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10分別沿著所述內隔板I的周向間隔分布。所述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10可以為各種形狀的凹槽,例如方形凹槽、圓形凹槽、橢圓形凹槽或者長圓形凹槽。為了方便加工,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10為長圓形凹槽。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10可以具備適當?shù)膶捝畋?。當?shù)谝话疾?和第二凹槽10為長圓形凹槽時,所述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10的寬深比可以為3 I 6 :1。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10可以采取各種適當?shù)姆绞叫纬桑?,所述第一凹?和第二凹槽10可以通過在所述筒體2的外側沖壓所述筒體2而形成。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10可以采取各種適當?shù)墓ぞ邲_壓形成,為了方便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10的加工,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10通過沖床沖壓而成。在沖床上沖壓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10的工藝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在此不再贅述。內隔板I可以為各種適當?shù)男螤?,例如盆狀。內隔板I的個數(shù)可以適當選擇,通常情況下,所述內隔板I為三個,該三個內隔板I沿著所述筒體2的長度方向間隔分布。如圖2所示,所述主體部分8上形成有流通孔4,在利于燃油箱內燃油流通的同時,防止液體因車輛顛簸運行時出現(xiàn)的共振情況發(fā)生。
為了方便加工,優(yōu)選地,所述內隔板I和筒體2均由鋁合金材料制成。當然,作為選擇,內隔板I和筒體2也可以由其它方便沖壓的材料制成。在內隔板I的安裝過程中,可以首先例如通過推力機將內隔板I壓入筒體2中,然后通過沖壓的方式在筒體2和內隔板I上沖壓出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10,從而使內隔板I固定在筒體2上。燃油箱的其它部分的結構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在此不再贅述。圖4示出了本發(fā)明提供的燃油箱的安裝示意圖。如圖4所示,將油箱托架5安裝在筒體2上與內隔板I相對應的位置處,并通過緊固帶11固定筒體2,然后通過螺栓6將油箱托架5安裝在車架縱梁7上。如圖4所示,每個油箱托架5由雙排螺栓均衡固定,以保證前、中、后三個油箱安裝面的平面度,使油箱的受力更均勻。由于本發(fā)明提供的燃油箱的筒體2與內隔板I通過壓配合的方式固定連接,所以可以將內隔板I牢固地固定在筒體2上,從而避免了燃油箱使用過程中內隔板I脫落現(xiàn)象的發(fā)生,確保了內隔板I對燃油箱總成的有力支撐,從而提高了燃油箱總成的剛度和強度,避免了由于燃油箱總成受到外力沖擊而產(chǎn)生的燃油箱變形、開裂等現(xiàn)象,消除了安全隱患。此外,本發(fā)明提供的燃油箱容易制造,且成本低廉。而且,因為第一凹槽3能夠明確地向裝配工人示出燃油箱的安裝位置,所以有效地提高了燃油箱在車輛上的裝配效率和裝配質量。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但是,本發(fā)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jié),在本發(fā)明的技術構思范圍內,可以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征,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本發(fā)明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
權利要求
1.一種燃油箱,該燃油箱包括筒體(2)和位于該筒體(2)中的內隔板(I),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隔板(I)具有主體部分(8)和從該主體部分(8)的周緣彎折形成的連接部分(9),所述筒體(2)與所述連接部分(9)通過壓配合的方式固定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箱,其中,所述筒體(2)上形成有第一凹槽(3),所述連接部分(9)上形成有第二凹槽(10),所述第一凹槽(3嵌入所述第二凹槽(10)中且與所述第二凹槽(10)壓配合。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箱,其中,所述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10)分別為多個,該多個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10)分別沿著所述內隔板(I)的周向間隔分布。·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箱,其中,所述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10)為長圓形凹槽。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燃油箱,其中,所述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10))的寬深比為 3:1 6:1。
6.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箱,其中,所述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10)通過在所述筒體⑵的外側沖壓所述筒體⑵而形成。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燃油箱,其中,所述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10)通過沖床沖壓而成。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箱,其中,所述內隔板⑴為三個,該三個內隔板⑴沿著所述筒體(2)的長度方向間隔分布。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箱,其中,所述主體部分(8)上形成有流通孔(4)。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燃油箱,其中,所述內隔板(I)和筒體(2)均由鋁合金材料制成。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燃油箱,該燃油箱包括筒體(2)和位于該筒體(2)中的內隔板(1),其中,內隔板(1)具有主體部分(8)和從該主體部分(8)的周緣彎折形成的連接部分(9),筒體(2)與連接部分(9)通過壓配合的方式固定連接。由于本發(fā)明提供的燃油箱的筒體與內隔板通過壓配合的方式固定連接,所以可以將內隔板牢固地固定在筒體上,避免了燃油箱使用過程中內隔板脫落現(xiàn)象的發(fā)生,確保了內隔板對燃油箱總成的有力支撐,從而提高了燃油箱總成的剛度和強度。具有該結構特征的燃油箱總成部件在經(jīng)過12000km實車可靠性試驗后顯示,由于燃油箱總成受到外力沖擊而產(chǎn)生的燃油箱變形、開裂等現(xiàn)象得到有效遏制,消除了安全隱患。
文檔編號B60K15/073GK103072469SQ20111032833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0月25日
發(fā)明者張艷梅, 周新華, 劉福萍 申請人: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