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汽車碰撞移座安全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防撞安全裝置,特別是一種汽車碰撞移座安全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代社會中,汽車已成為人們生產、生活里都離不開的運輸工具,它在 給人們帶來許多便利和大大提高效率的同時也帶來了危害和隱患,僅以車禍而 言,每年車禍所致傷亡,給社會家庭生命財產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在所有車禍 中,因碰撞,包括迎面碰撞及追尾碰撞造成的人員傷亡,占有很大比例,如何 想法使碰撞車禍發(fā)生時盡量降低人員傷亡率,是汽車安全設置中一項重要議題。
目前普遍使用的安全帶及高檔轎車上采用的安全氣囊就是兩種安全設置; 使用安全帶當碰撞發(fā)生時防止乘員從破碎后的前窗摔出受傷;安全氣囊則可在 碰撞瞬間及時充氣以緩減巨大的撞擊力對人體傷害,兩種裝置均有一定安全功 效,但也有其不足,當碰撞達到一定強度時,會使車頭變形,引擎、操作臺、 方向機等大部件向后移位,將乘員擠夾于座椅上而導致傷亡。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汽車碰撞移座安全裝置,在碰撞達到一定強 度時,座椅能自動向后移動一定距離,避免因大部件移位對乘員造成擠壓。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措施實現上述目的 一種汽車碰撞移座安全裝置, 其特征是在汽車前箱中網后設置一根防碰橫檔,防碰橫檔上固接兩根分開的 防碰連桿,防碰連桿另一端均延伸至后排座椅下方,每一座椅底部通過支架固 接在防碰連桿上,座椅后裝有貯氣囊,貯氣囊一端通過進氣管與打氣泵相連, 另一端通過充氣管與裝在前排的座椅靠背后或裝在前排擋風玻璃窗框下的充氣 囊相連;后排座椅的后面設有防撞空隙。
所述的防撞空隙為20 40cm。
所述的每根防碰連桿的末端均裝有一防止座椅自動后滑的防滑卡簧。 所述的充氣管一端連接一個控制貯氣囊關開的壓力控制閥。 所述的座椅后連接由兩塊用絞鏈聯接、可折疊的后臺板,貯氣囊位于后臺板下。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
當發(fā)生碰撞時,巨大的撞擊力作用于防碰橫檔再傳遞至防碰連桿,由于有防 撞空隙,因此固定在連桿上的座椅隨同連桿一起向后移動,這樣座椅上的乘員 就可最大限度地免除受擠夾而傷亡;另外當座位后移的同時,壓力控制閥被打 開,貯于貯氣囊中的壓力氣體通過充氣管迅即充注充氣囊,以保護乘員不因慣 性而受傷。
圖l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俯視圖,圖中的后臺板(13)為折疊狀態(tài)。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結構示意圖,圖中的后臺板(13)為展開狀態(tài)。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二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及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實施例一
如圖1 2所示,汽車前箱中網后3 5cm處裝有一根防碰橫檔l,兩根防碰連 桿2固接在防碰橫檔1上,防碰連桿2延伸至中箱前排座椅4,后排座椅5依靠支架 3分別固接于防碰連桿2上,防碰連桿2末端有防滑卡簧7以避免正常行駛狀態(tài)座 椅自動后滑;后排座椅5的后臺面板13由兩塊用絞鏈聯接、可折疊的平板組構成; 后臺面板13下有貯氣囊6,進氣管9將打氣泵8與貯氣囊聯通;充氣管的關開由壓 力控制閥12控制,充氣囊在一般情況下處于空縮待用狀態(tài),行車時貯氣囊內的 氣壓應當始終保持一定的壓力值,其壓力大小可通過操作臺氣壓表反映;由壓 力控制閥12控制的充氣管11將貯氣囊和前排座椅4靠背后上部的充氣囊10相連 通;后排座椅5后留有20 40cm的防撞空隙14。
實施例二
如圖3所示,防碰橫檔l位于中網后3cm,兩根防碰連桿2分別固接于防碰橫檔 l上,前排座椅4下的支架3與防碰連桿2固聯,防滑卡簧7位于防碰連桿2尾端, 前排座椅4靠背后的貯氣囊6通過進氣管9與打氣泵8聯通;由壓力控制閥12控制 的充氣管11將貯氣囊6和位于前擋風玻璃窗框下及儀表臺上之間的充氣囊10相 連通;前排座椅4后有40cm的防撞空隙14。
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碰撞移座安全裝置,其特征是在汽車前箱中網后設置一根防碰橫檔(1),防碰橫檔上固接兩根分開的防碰連桿(2),防碰連桿另一端均延伸至后排座椅下方,每一座椅底部通過支架(3)固接在防碰連桿上,座椅后裝有貯氣囊(6),貯氣囊一端通過進氣管(9)與打氣泵(8)相連,另一端通過充氣管(11)與裝在前排的座椅靠背后或裝在前排擋風玻璃窗框下的充氣囊(10)相連;后排座椅(5)的后面設有防撞空隙(14)。
2、 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碰撞移座安全裝置,其特征是防撞空隙為20 40cm。
3、 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碰撞移座安全裝置,其特征是每根防碰連桿的末端均裝有一防止座椅自動后滑的防滑卡簧(7)。
4、 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碰撞移座安全裝置,其特征是充氣管一端 連接一個控制貯氣囊關開的壓力控制閥(12)。
5、 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碰撞移座安全裝置,其特征是座椅后連接 由兩塊用絞鏈聯接、可折疊的后臺板,貯氣囊位于后臺板下。
專利摘要一種汽車碰撞移座安全裝置,其特征是在汽車前箱中網后設置一根防碰橫檔,防碰橫檔上固接兩根分開的防碰連桿,防碰連桿另一端均延伸至后排座椅下方,每一座椅底部通過支架固接在防碰連桿上,座椅后裝有貯氣囊,貯氣囊一端通過進氣管與打氣泵相連,另一端通過充氣管與裝在前排的座椅靠背后或裝在前排擋風玻璃窗框下的充氣囊相連;后排座椅的后面設有防撞空隙;當發(fā)生碰撞時,巨大的撞擊力作用于防碰橫檔再傳遞至防碰連桿,由于有防撞空隙,因此固定在連桿上的座椅隨同連桿一起向后移動,可最大限度地免除受擠夾而傷亡;另外當座位后移的同時,壓力控制閥被打開,貯于貯氣囊中的壓力氣體通過充氣管迅即充注充氣囊,以保護乘員不因慣性而受傷。
文檔編號B60N2/427GK201280076SQ20082008169
公開日2009年7月29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9月22日
發(fā)明者張德俊 申請人:張德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