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碳罐安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安裝在汽車中的碳罐的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在一些汽車中,備胎利用懸掛備胎用的鏈條容納在車體的后部地板下 區(qū)域中,而油箱和用于吸收蒸發(fā)燃料的碳罐設置在地板之下。
日本實用新型申請公開第S63-105518號公開了一種碳罐安裝結構,其 中,備胎設置在車輛橫向上的基本中心區(qū)域,油箱設置在備胎之前,排氣 管和消音器設置在備胎的沿車輛橫向的 一側上,而碳罐設置在備胎的與消 音器相對的一側上。
發(fā)明內容
但是,在上述結構中,碳罐和油箱彼此遠離設置,由此需要使得將油 箱與碳罐相連通并且蒸發(fā)的燃料通過其流動的管路很長。于是,管路本身 的成本增加,并且管路要固定的點的數量增多,這使得安裝實用性下降。
另外,當較大的備胎和較大的消音器被用在具有較短后懸的汽車上 時,難于確保碳罐的安裝空間。作為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碳罐可以設置 在備胎和油箱之間。但是,在后部碰撞時碳罐被備胎推動時,這種布置會 導致碳罐和油箱之間的干涉。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碳罐安裝結構,其中,碳罐可以設置在更靠 近油箱的位置,并且在后部石並撞時可以防止碳罐和油箱之間的干涉。
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是一種碳罐安裝結構,其包括備胎,該備胎設置 在車體后部地板下區(qū)域內、在向前傾斜的位置,其中,備胎的前端位置
低;碳罐,該碳罐設置在車體和備胎之間,并且緊固到地板下構件上;油 箱,該油箱設置在備胎之前;第一空間,該第一空間形成在所述備胎和油 箱之間;以及第二空間,該第二空間形成在碳罐和油箱之間。
現在將參照附圖描述本發(fā)明,圖中
圖1是從上面穿過車輛地板看到的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車體的后
部地板下區(qū)域的平面圖2是根據本發(fā)明 一 個實施例的車體的后部的側視圖3是沿著圖1中的線IIWII截取的橫截面圖4是沿著圖2的線IV-IV截取的橫截面圖;以及
圖5是示出在后部碰撞時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車體的后部地板下 區(qū)域的變形的實例的側 一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描述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在附圖中,FR表示車輛的前
側或車輛的朝前/向前(方向),UP表示車輛的上側或車輛的向上(方
向),且LH表示車輛的左手側或車輛的向左(方向)。
在具有根據本發(fā)明這個實施例的碳罐安裝結構的車輛l中,在車體IB
的后部地板下區(qū)域1R內,備胎2和油箱3安裝在車體IB的下表面上,如 圖1和2所示。備胎2和油箱3分別設置在所述后部地板下區(qū)域1R的后 部和前部中,同時在車輛縱向上^f皮此間隔開預定距離。在此,在備胎2的 前端和油箱3的后端之間確保預定長度的第一空間Sl。
備胎2通過備胎安裝托架4緊固到車體IB的下表面上、在向前傾斜 的位置,其中,備胎2的前端比其后端位置低。在備胎2的上表面和車體 1B的下表面之間形成基本上為楔形的上側空間部分2S (在從側視圖看時 基本上為銳角三角形形狀)。備胎安裝托架4是在車輛橫向上延伸并且橋 接一對左后側構件和右后側構件(未示出)的橫梁構件。該備胎安裝托架 4在其橫向上中心部分設置有絞盤裝置5,該絞盤裝置5將備胎2的中心 部分絞起并將備胎固定到備胎安裝托架4上。
如圖1所示,油箱3的尺寸基本上對應于地板下空間的整個左右寬度 (基本上車輛橫向上的總寬)。油箱3設置有用于吸收油箱內的燃料的蒸
同時作為整體具有盒的形式。油箱3的上側內部空間和碳罐6通過連接到 碳罐6的車輛橫向上的一端的主管路6T彼此連通。另外,排水管6D也連接到碳罐6的相同端。
在這個實施例中,碳罐6設置在備胎2之上的上側空間部分2S內、 向前傾斜的位置,其中,碳罐6的前端位置低,基本上平行于備胎2 (在 碳罐6的頂面和底面基本上平行于備胎2的上表面的狀態(tài)下)。碳罐6靠 近備胎2設置,二者之間在車輛縱向上具有預定空間,且在碳罐6的前端 和油箱3的后端之間確保預定長度的第二空間S2。在此,第二空間S2位 于第一空間Sl之上。
處于車體1B的后部地板下區(qū)域1R內設置的備胎2和油箱3之間的碳 罐6通過碳罐安裝托架7安裝到作用為地板下構件的橫梁構件8以及車體 1B的下表面上。所述橫梁構件8在車輛橫向上延伸,并且靠近油箱3設置 在油箱3的后面,以便將成對的右后側構件和左后側構件(未示出)橋 接。碳罐安裝托架7從橫梁構件S的橫向中心部分的后邊緣向后延伸,并 且碳罐安裝托架7的后端連接到車體1B的下表面上。碳罐安裝托架7在 車輛縱向上的中間彎曲,以便具有大致V形形狀,在垂直于車輛橫向的橫 截面中形成向下凸起。另外,碳罐安裝托架7包括在如此彎曲部分7B的 后部的后半部7c,該后半部具有相對于車體1B的下表面以預定角度傾斜 的下表面(后半部7c的下表面基本上平行于備胎2的上表面的角度)。碳 罐6安裝到該后半部7c的下表面上。通過設定后半部7c的角度,可以更 容易和更可靠地設置碳罐的向前傾斜位置。
如圖3所示,橫梁構件8包括帽形橫截面構件8A,該構件在垂直于車 輛橫向的橫截面中具有向上開口的帽形,并且包括基本上水平延伸的成對 的凸緣8f,該對凸緣分別設置在帽形橫截面構件8A的在車輛縱向上的端 部。通過將所述帽形橫截面構件8A連接到作用為地板下平板構件的地板 9的底面上,所述橫梁構件8具有氣密封閉的橫截面。在此,碳罐6的排 水管6D與橫梁構件8的內部空間8S連通,使得該內部空間8S被有效用 作排水道。
在這個實施例中,碳罐安裝托架7的前邊緣通過點焊固定到橫梁構件 8的后側凸緣8f的底面上。用于防止水侵入橫梁構件8的防水結構設置到 碳罐安裝托架7與橫梁構件8相連接的部分。
為了可靠密封作為排水道的橫梁構件8的內部空間8S,密封材料施加 到地板9和每個凸緣8f相連接的位置。但是,密封材料不能施加到通過焊固定碳罐安裝托架7的部分上。 .
然而,在這個實施例中,碳罐安裝托架7具有在彎曲部分7B向下突 出的形狀,如圖2所示。于是,與沒有彎曲的水平平面形狀的情況相比, 防止從后下部濺水等的防水性能得到提高。此外,如圖1所示,碳罐安裝 托架7從其連接到橫梁構件8的凸緣部分8f的前邊緣到其后端在車輛橫向 上基本上與碳罐6寬度相同。這種較大的寬度也有助于提高防水性能。
此外,如圖4所示,碳罐安裝托架7包括在垂直于車輛縱向的橫截面 中基本上水平延伸的底板7a。這個底板7a提供了防止從后下部濺水等的 防水性能。在此,底板7a的橫向外邊緣向下彎曲以形成具有相對低高度的 側壁7b。于是,碳罐安裝托架7在垂直于車輛縱向的橫截面中具有扁平倒 U形。
從而,在根據這個實施例的碳罐安裝結構中,碳罐6容納在由備胎2 形成的上側空間部分2S內、在向前傾斜的位置。由此,碳罐6和油箱3 可以相對靠近彼此布置。于是,用于將蒸發(fā)燃料從油箱3引入到碳罐6的 主管路6T可以相對較短。因此,可以減小主管路6T的成本和重量。另 外,減少了固定主管路6T的部分的數量,它改善了安裝的操作性。
此外,通過將碳罐6設置在備胎2形成的上側空間部分2S內、向前 傾斜位置,在地板下空間內的部件的布局效率得以提高。由此,消音器 (未示出)可以設計得更大。并且也可以改善噪聲/振動性能。這種結構在 具有較短后懸的車輛中尤其有效。
此外,在這個實施例中,碳罐6的排水管路6D與靠近碳罐6的橫梁 構件8的內部空間8S連通。于是,內部空間8S可以被有效用作碳罐6的 排水道,同時可以實現排水管路6D的長度縮短。
圖5是在后部碰撞時后部地板下區(qū)域的側S見圖。在后部;並撞時,例 如,當車輛M與車輛1從車輛1的后側碰撞時,或者當車輛1在倒車時與 位于車輛1后面的障礙物碰撞時,備胎2被向前推,如圖5所示。
在這個實施例中,碳罐6設置在上側空間部分2S內、向前傾斜位 置,基本上平行于備胎2。于是,即使在由于后部碰撞而被向前推動,備 胎2在碳罐6之下滑動,沿著碳罐6的底面移動。從而,這種結構防止備 胎2與油箱3干涉。這種結構也可以防止碳罐6被備胎2向前推動,從而 防止碳罐6與橫梁構件8或油箱3干涉。
6當備胎2由于碰撞而被進一步向前推動時,車體IB (地板9)進一步
變形,碳罐6移動到碳罐6前面的第二空間S2 (如圖5中箭頭XI所 示),并且備胎2移動到第一空間Sl (如圖4中箭頭X2所示)。由于在這 個實施例中碳罐6設置在向前傾斜位置,碳罐6在橫梁構件8之下滑動。 以這種方式,碳罐6在不易于與橫梁構件8和油箱3干涉的方向上移動。
此外,在這個實施例中,碳罐安裝托架7形成為具有基本上V形形 狀,在彎曲部分7B具有向下的凸起。于是,當碳罐安裝托架7經歷碰撞 載荷時,碳罐安裝托架7的變形可以從彎曲部分7B開始。由此可以增加 它的碰撞吸收特性,并且保護碳罐6的性能得以提高。另外,當基本V形 形狀的彎曲部分形成向下凸起時,位于彎曲部分之后的碳罐安裝托架7的 后半部7c可以:故賦予一個較大的向前傾斜角,如圖5所示。這可以更可靠 地防止碳罐6與橫梁構件8和油箱3干涉。
此外,在這個實施例中,防水結構由具有基本上V形形狀和較大寬度 的碳罐安裝托架7、側壁7c等提供,這種防水結構可以防止水從碳罐安裝 托架7連接到橫梁構件8的凸緣8f的部分侵入橫梁構件8。由此,防止了 水從橫梁構件8通過排水管路6D侵入碳罐6。
此外,在設置有防水結構的部分中,可以省略圍繞橫梁構件8施加的 密封材料,由此,可以減少施加密封材料的工作,并且要使用的密封材料 量得以減少。
在此描述的優(yōu)選實施例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在不背離本發(fā) 明的精髓或其基本特性的前提下,本發(fā)明可以按照其它方式實踐或體現。 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權利要求書指示,并且在權利要求的內涵內的所有變型意 在包含在本發(fā)明之內。
本公開文件涉及2007年11月30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第2007-310265號中所包含的主題,該在先申請的公開內容通過引用整體結合于 此。
權利要求
1. 一種碳罐安裝結構,包括備胎,該備胎設置在車體后部地板下區(qū)域中、向前傾斜的位置,其中,所述備胎的前端位置低;碳罐,所述碳罐設置在所述車體和所述備胎之間并緊固到地板下構件上;油箱,所述油箱設置在所述備胎的前面;第一空間,所述第一空間形成在所述備胎和所述油箱之間;以及第二空間,所述第二空間形成在所述碳罐和所述油箱之間。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罐安裝結構,其中 所述地板下構件是設置在油箱之后并靠近油箱的橫梁構件;以及 所述碳罐利用碳罐安裝托架安裝到該橫梁構件的后側,所述碳罐安裝托架設置在所述碳罐和所述橫梁構件的后側之間,所述碳罐安裝托架彎曲 成向下凸起形狀,所述碳罐處于向前傾斜的位置,其中,所述碳罐的前端 位置低,基本上與所述備胎平行。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碳罐安裝結構,其中所述橫梁構件具有帽形橫截面構件,該帽形橫截面構件在兩側帶有凸 緣,通過將該帽形橫截面構件連接到地板下板件上,而使得所述橫梁構件具有封閉橫截面;并且所述碳罐的排水管路與所述橫梁構件的內部空間相連通。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碳罐安裝結構,包括備胎,該備胎設置在車體后部地板下區(qū)域中、向前傾斜的位置,其中,所述備胎的前端位置低;碳罐,所述碳罐設置在所述車體和所述備胎之間并緊固到地板下構件上;油箱,所述油箱設置在所述備胎的前面;第一空間,所述第一空間形成在所述備胎和所述油箱之間;以及第二空間,所述第二空間形成在所述碳罐和所述油箱之間。
文檔編號B60K15/077GK101445053SQ200810177459
公開日2009年6月3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11月30日
發(fā)明者澤內洋介 申請人: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