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紫砂產品制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紫砂郵票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紫砂郵票是采用紫砂泥制備的一種工藝品,其具有郵票的形狀又具有紫砂獨特的質感,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傳統(tǒng)的紫砂郵票制備方法采用手工法制備而成。手工制備紫砂郵票的方法具體為以下步驟。首先,將練制后的紫砂成品泥自然陰干至含水率約為30%時切開,以形成橫截面為方形或者矩形的立柱體;然后,再自然陰干至含水率為20%左右;按設定的郵票外形尺寸每隔一定距離切割呈方形或者矩形的泥片,并繼續(xù)自然陰干;將自然陰干后的片段使用木搭子敲打泥片至厚度為2~3mm;然后使用準片切割成所需尺寸的小方片;對小方片繼續(xù)敲打至厚度為0.8~1.2mm的薄片并封存;使用具有郵票外形的準片切割小方片邊緣多余的泥料;然后,放置在具有郵票齒輪狀的鐵質陰模中并敲打壓緊,用刀片將凸出鐵質陰模的多余泥料刮掉并呈水平狀態(tài);對鐵質陰模加熱烘干,以使胚體干燥收縮,直至胚體從該鐵質陰模中脫開,從而制得具有郵票外形的紫砂郵票胚體薄片;使用干燥的石膏板對上述紫砂郵票胚體薄片進行壓片整形24小時后得到較為平整且干燥的紫砂郵票胚體;最后將上一個步驟中的紫砂郵票胚體進行燒制,以制備得到紫砂郵票。由此可見,傳統(tǒng)的紫砂郵票的制備方法存在工序復雜、制作效率低的缺陷,且制備得到的紫砂郵票胚體存在收縮不均勻的問題;同時,傳統(tǒng)的手工法制成的紫砂郵票存在質量層次不齊的問題。
有鑒于此,有必要對現(xiàn)有技術中的紫砂郵票的制備方法予以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公開一種紫砂郵票的制備方法,以提高紫砂郵票的制造效率,并簡化工序,降低紫砂郵票胚體的收縮率,同時提高紫砂郵票的質量。
為實現(xiàn)上述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紫砂郵票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一定含水率的紫砂泥料置入石膏模中,所述石膏模具郵票形狀并呈敞口的型腔,紫砂泥料高出型腔頂部,所述型腔的深度為紫砂郵票厚度的1.1倍,所述型腔的邊緣形成齒狀且垂直排布的凸棱;
采用石膏制成的壓片板向石膏模施加壓力并保壓,使石膏模中的紫砂泥料的含水率降低至20%后脫模后得到紫砂郵票胚體并自然干燥至含水率為8~10%,所述保壓時間小于1小時;
將紫砂郵票胚體置入窯爐中燒制24小時,所述燒制工藝為:3小時內自室溫升溫至200℃并保溫3小時,然后在4小時內升溫至500℃并保溫3小時,然后在3小時內升溫至最高溫1170℃并保溫2小時,最后在6小時內冷卻至室溫;
雕刻成型。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石膏模及壓片板均由α一型熟石膏制成。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紫砂泥料的粒徑為0.5~1mm,所述紫砂泥料的含水率為5~60%。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窯爐包括推板窯、隧道窯、梭式窯或者電窯。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紫砂郵票胚體置于窯爐中進行燒制前,將若干片紫砂郵票胚體堆疊,并在每片紫砂郵票胚體之間鋪設厚度為1~2mm的石英砂粉。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紫砂泥料高出型腔頂部的高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型腔深度的30%。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壓片板向石膏模施加壓力為1~1.5kg/平方厘米。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本發(fā)明,提高了紫砂郵票的制造效率,并簡化了制造工序,并通過石膏模對含水率較高的紫砂泥料進行均勻的吸水,有效的節(jié)約了紫砂泥料的陰干時間,并有效地降低了紫砂郵票胚體的收縮率,提高了紫砂郵票的質量。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各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但應當說明的是,這些實施方式并非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根據(jù)這些實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結構上的等效變換或替代,均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實施例一:
在本實施例中,采用石膏模壓制法制備出紫砂郵票胚體。
將粒徑為0.5~1mm的紫砂粉料加水,混合均勻以形成含水率為30%的紫砂泥料。將上述紫砂泥料置入由α一型熟石膏制成的石膏模中。該石膏模具郵票形狀且呈敞口的型腔。型腔的深度為最終制得的紫砂郵票厚度的1倍。型腔的邊緣形成齒狀且垂直排布的凸棱。
紫砂泥料放入該型腔后,紫砂泥料凸伸出型腔頂部的高度為型腔深度的10%。然后,通過由α一型熟石膏制成的壓片板面向型腔的方向與石膏模對向擠壓紫砂泥料并保壓5分鐘。待型腔中的紫砂泥料的含水率降低至20%后松開壓片板,并進行脫模,然后將脫模得到的紫砂郵票胚體并自然干燥至含水率為8~10%。此外,壓片板向石膏模施加壓力為1~1.5kg/平方厘米。
在本實施例中,由于石膏模與壓片板均采用α一型熟石膏制成,因此較快且均勻的吸取含水率較高的紫砂泥料中多余的水分,并迅速地使紫砂泥料的含水率降低至20%左右,從而便于脫模。在本實施例中,在保證了經過脫模所形成的紫砂配料具有紫砂郵票的外形的前提下,又顯著地降低了制備時間,大大提高了制備效率與制備質量。
最后,將脫模后所形成的紫砂郵票胚體置入窯爐中燒制24小時。具體的,該燒制工藝為:紫砂郵票胚體置于窯爐中進行燒制前,將5~10片紫砂郵票胚體堆疊,并在每片紫砂郵票胚體之間鋪設厚度為1~2mm的石英砂粉,從而確保燒結后所形成紫砂郵票不會粘結在一起。同時,在最上層的紫砂郵票胚體的上方再覆蓋一層耐火材料,以防止在燒制過程中出現(xiàn)彎曲變形,以進一步提高紫砂郵票的燒結質量。
在本實施例中,該窯爐對紫砂郵票胚體進行燒結的工藝具體為:3小時內自室溫升溫至200℃并保溫3小時,然后在4小時內升溫至500℃并保溫3小時,然后在3小時內升溫至最高溫1170℃并保溫2小時,最后在6小時內冷卻至室溫,即得終品紫砂郵票。其中,窯爐包括推板窯、隧道窯、梭式窯或者電窯,并最優(yōu)選為推板窯。推板窯并可以采用重油、天然氣或者煤作為燃料。
最后,對燒制完成的紫砂片(即紫砂郵票空白體)進行雕刻成型,并可采用激光雕刻機進行雕刻出各種郵票圖案;當然,也可采用琺瑯彩等工藝進行布圖,以最終形成具有美感且外觀輕薄的紫砂郵票成品。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在本實施例中,采用滾筒壓制法制備出紫砂郵票胚體。
在本實施例中,采用由α一型熟石膏制成的兩個半模,兩個半模中均具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紫砂郵票胚體的型腔,型腔的深度為紫砂郵票厚度的1.1倍。型腔中放入含水率為30%的紫砂泥料,通過兩個半模合模后進行擠壓,并通過兩個半模對紫砂泥料中多月的水分進行吸取并迅速降低其內部的水分。兩個半模可安裝在對向滾動的兩個輥軸上,以實現(xiàn)連續(xù)的擠壓、成型及脫模處理,并最終制備得到含水率為20%的紫砂郵票胚體。然后,將紫砂郵票胚體陰干至含水率為8~10%。然后,將紫砂郵票胚體置入窯爐中燒制24小時。本實施例中,窯爐的燒結工藝及對燒制完成的紫砂片圖案化以形成最終的紫砂郵票的具體實施方法請參實施例一所示,在此不再贅述。
實施例三: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或者實施例二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在本實施例中,采用干粉壓制法制備出紫砂郵票胚體。
在本實施例中,將粒徑為0.5~1mm的紫砂粉料加水形成紫砂泥料,紫砂泥料的含水率控制在5%。然后,將上述紫砂泥料放入實施例一中由α一型熟石膏制成的石膏模中。該石膏模具郵票形狀且呈敞口的型腔。型腔的深度為最終制得的紫砂郵票厚度的1倍。型腔的邊緣形成齒狀且垂直排布的凸棱。紫砂泥料高出型腔頂部的高度等于所述型腔深度的30%。然后,通過由α一型熟石膏制成的壓片板面向型腔的方向與石膏模對向擠壓紫砂泥料并保壓60分鐘后脫模,制得紫砂郵票胚體。在本實施方式中,該紫砂郵票胚體可不經過陰干步驟,并可直接放入窯爐中燒制。本實施例中,窯爐的燒結工藝及對燒制完成的紫砂片圖案化以形成最終的紫砂郵票的具體實施方法請參實施例一所示,在此不再贅述。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詳細說明僅僅是針對本發(fā)明的可行性實施方式的具體說明,它們并非用以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凡未脫離本發(fā)明技藝精神所作的等效實施方式或變更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xiàn)本發(fā)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fā)明內。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