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鑄件切割機,尤指一種應用砂輪片切除鑄件的澆道與澆口杯等不要的部分,只留下有用的鑄件本體的鑄件切割機。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精密鑄造完成的毛胚鑄件,在清除鑄造用的砂殼之后,呈現(xiàn)多個鑄件本體連接在一澆道的二面或四面的構造,澆道的一端并留有一錐狀的澆口杯,因此清除砂殼之后的工作,就是要將鑄件本體從澆道切割下來。傳統(tǒng)的切割方法采用手持鑄件切割,由工作人員手拿鑄件,將鑄件送向高速轉動的砂輪片,如此一一將有用的鑄件本體切下,剩余的澆道與澆口杯則回收再利用。然而,傳統(tǒng)手持鑄件切割的方法,容易發(fā)生危險,而且切割時的粉塵鐵屑飛揚,非常污染工作環(huán)境?,F(xiàn)有半自動或全自動化的切割機械,將鑄件夾在虎鉗或治具上,再送向砂輪片切下鑄件本體,但是一般澆道在二面或四面形成有多個鑄件本體,因此每次切完一面,就要取下鑄件再翻到另一面,并再夾回虎鉗或治具上,因而造成切割作業(yè)緩慢。再者,現(xiàn)有的虎鉗或治具并不能進行微調,容易發(fā)生切偏或傷到鑄件本體的情形。因此,如何創(chuàng)作一種鑄件切割機,能夠改善上述的缺憾,為本實用新型所要積極克服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鑄件切割機,進而達到自動進給、手動或自動翻面切割、精準定位切割及防塵與保護工作人員等目的。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鑄件切割機,用于使鑄件本體與澆道分離,包括:設置在地面的一機座;設置在該機座上的一滑動平臺,該滑動平臺具有一承載臺,該承載臺上設有一支點部;用以夾持一鑄件的一翻轉夾治具,該翻轉夾治具設置在該滑動平臺的承載臺上;及一砂輪切割機構,該砂輪切割機構設置在該機座上,并位于該翻轉夾治具的一側,該砂輪切割機構包括一馬達及一砂輪片,該馬達連接并帶動該砂輪片,其中:該翻轉夾治具包括一活動校準座、一翻轉機構及一鑄件頂持裝置;該活動校準座包括一底座及第一驅動裝置,該底座設置在該滑動平臺的承載臺上,并以該支點部作水平方向擺動,該第一驅動裝置驅動該底座作水平方向擺動,并設置在該底座的一側,該第一驅動裝置的一端為一固定端,固定在該承載臺上,另一端具有結合在該底座的一第一直線作動軸;該翻轉機構具有一本體、一動力輸入設備及一澆口杯夾顎,該本體設置在該活動校準座的底座上,該動力輸入設備設置在該本體的一側,該澆口杯夾顎設置在該本體的一側,該澆口杯夾顎套設在該鑄件的澆口杯外側,該動力輸入設備帶動該澆口杯夾顎與該鑄件旋轉翻面;該鑄件頂持裝置包括一第二驅動裝置及一頂柱,該第二驅動裝置固定在該本體一側,該第二驅動裝置一端具有一第二直線作動軸,該頂柱結合在該第二直線作動軸的端部,該頂柱頂持在該澆口杯內部。
其中該翻轉機構的本體內設有一第一齒輪組,該動力輸入設備驅動該第一齒輪組,該第一齒輪組再帶動該澆口杯夾顎旋轉。
其中該第一齒輪組包括相嚙合的一第一主動輪與一第一被動輪,該動力輸入設備驅動該第一主動輪,該第一被動輪一端結合并帶動該澆口杯夾顎旋轉。
其中該澆口杯夾顎具有一連接部,二個相對稱形成在該連接部一面的二側的夾顎,及一形成在二個該夾顎之間的容設空間,該鑄件的澆口杯置入該容設空間,該二個夾顎分別勾住該澆口杯的斜錐面。
其中該動力輸入設備為手輪、伺服馬達、油壓馬達、油壓缸、氣壓馬達或汽壓缸。
其中該第一被動輪中央具有一凸軸,該凸軸具有一軸孔,該凸軸結合在該澆口杯夾顎;該第二驅動裝置的第二直線作動軸穿過該軸孔并結合在該頂柱上。
其中該第一驅動裝置及該第二驅動裝置均為汽壓缸或油壓缸。
其中該翻轉夾治具還包括一定位裝置,該定位裝置具有一定位凹槽,該鑄件具有一置放在該定位凹槽中轉動的定位凸部。
其中該滑動平臺包括一底架,一滑動地設置在該底架上的Y向滑座,及一滑動地設置在該Y向滑座上的X向滑座;該底架具有二個第一導軌,及一與該第一導軌平行的第三驅動裝置,該第三驅動裝置具有一第三直線作動軸;該Y向滑座設置在該第一導軌上,該第三驅動裝置的第三直線作動軸推動該Y向滑座,該Y向滑座上具有二個第二導軌,及一與該第二導軌平行的第四驅動裝置,該第四驅動裝置具有一第四直線作動軸;該X向滑座設置在該第二導軌上,該第四驅動裝置的第四直線作動軸推動該X向滑座,該X向滑座上結合該承載臺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鑄件切割機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鑄件切割機主要機構的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翻轉夾治具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翻轉夾治具的俯視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翻轉夾治具的側視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翻轉夾治具部分構件的分解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翻轉夾治具夾持狀態(tài)的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滑動平臺的分解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砂輪切割機構的側視示意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鑄件切割機增加外殼的示意圖。
圖中:
10 鑄件; 101 鑄件本體;102 澆道; 103 澆口杯;104 切割部位; 105 定位凸部;1 機座; 2 滑動平臺;21 承載臺; 22 支點部;
221 凸軸; 23 底架;231 第一導軌; 232 第三驅動裝置;
233 第三直線作動軸; 24 Y向滑座;241 第二導軌;
242 第四驅動裝置;243 第四直線作動軸;25 X向滑座;
3 翻轉夾治具; 31 活動校準座;311 底座; 312 第一驅動裝置;
313 第一直線作動軸; 32 翻轉機構;321 本體; 322 動力輸入設備;
323 澆口杯夾顎; 3231 連接部;3232 夾顎; 3233 容設空間;
33 鑄件頂持裝置; 331 第二驅動裝置;332 頂柱; 333 第二直線作動軸;
34 定位裝置; 341 定位凹槽;35 第一齒輪組; 351 第一主動輪;
352 第一被動輪; 353 凸軸;354 軸孔; 4 砂輪切割機構;
41 馬達; 42 傳動裝置;43 主軸頭; 431 主軸;
44 砂輪片;45 升降機架;451 下板塊; 452 上板塊;
453 導柱; 454 滑套;455 升降板; 456 汽壓缸;
5 外罩; 6 雷射校準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并能予以實施,但所舉實施例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參閱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鑄件切割機,應用砂輪片切割鑄造完成后的鑄件10,使鑄件10上的多個鑄件本體101與其澆道102及澆口杯103分離,只取得有用的鑄件本體101,將澆道102及澆口杯103回收處理。其較佳的具體實施例主要的幾個大機構,包含一機座1、一滑動平臺2、一翻轉夾治具3及一砂輪切割機構4,其中:
如圖1及圖2所示,該機座1用于設置在地面的座體,可由多個角鋼材組接成矩型的架體,或其他形狀的架體。該滑動平臺2用于設置一翻轉夾治具3,將尚未切割的鑄件10(包含鑄件本體101、澆道102及澆口杯103)送到切割機的砂輪片行程的位置,并可在切割完成后退出,特別是該滑動平臺2實施有一可以水平方向滑動的承載臺21,該承載臺21上設有一支點部22,該支點部22可為設置在該承載臺21上的一凸軸221或凹孔或其他用于支持物體旋轉的構造。該翻轉夾治具3設置在該滑動平臺2的承載臺21上用以夾持一鑄件10,將鑄件10送到切割機的砂輪片行程的位置,并在切割時穩(wěn)定住鑄件10。該砂輪切割機構4設置在該機座1上,并位于該滑動平臺2與該翻轉夾治具3的一側,其較佳的實施有一馬達41、一傳動裝置42、一主軸頭43及一砂輪片44,該馬達41連接并帶動該傳動裝置42的動力輸入端,該傳動裝置42可為皮帶輪與皮帶的傳動機構,該傳動裝置42的動力輸出端連接并帶動該主軸頭43內的一主軸431(如圖9所示)轉動,該砂輪片44結合在該主軸頭43的主軸431端部被主軸431轉動(如圖9所示),使得砂輪片44能切割鑄件10,使鑄件10的鑄件本體101與其澆道102及澆口杯103分離。
特別是,如圖3、圖4、圖5及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該翻轉夾治具3較佳的實施例包含一活動校準座31、一翻轉機構32及一鑄件頂持裝置33;該活動校準座31包含一底座311及第一驅動裝置312,該底座311設置在上述該滑動平臺2的承載臺21上,并以該支點部22(凸軸22)作水平方向微調擺動,該第一驅動裝置312可為汽壓缸或油壓缸等,可設置在該底座311的一側,使其一固定端固定在該承載臺21上,另一端的一第一直線作動軸313結合在該底座311,用于驅動該底座311作水平方向微調擺動,使鑄件10的切割部位104對準上述該砂輪片44(如圖4所示)。該翻轉機構32具有一本體321,一動力輸入設備322及一澆口杯夾顎323,該本體321設置在該活動校準座31的底座311上,該動力輸入設備322設置在該本體321的一側,該澆口杯夾顎323設置在該本體321的另一側,該澆口杯夾顎323用于套設在該鑄件10的澆口杯103外側,如此可利用該動力輸入設備322直接或間接帶動該澆口杯夾顎323與該鑄件10旋轉翻面,當切下澆道102一面的鑄件本體101之后,可再翻面切下澆道102另一面的鑄件本體101,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翻轉夾治具3可用于翻轉切割該澆道102二面、三面或四面的鑄件本體101。該鑄件頂持裝置33包含一第二驅動裝置331及一頂柱332,該第二驅動裝置331可為汽壓缸或油壓缸等,其固定在該本體321一側,該第二驅動裝置331一端具有一第二直線作動軸333,該頂柱332結合在該第二直線作動軸333的端部,該頂柱332用于頂持在該澆口杯103內部,配合該澆口杯夾顎323從該澆口杯103固定住整個鑄件10,如此就能透過上述該滑動平臺2將鑄件10送到砂輪片44下方。
再如圖4、圖5及圖6所示,上述該動力輸入設備322可為手動的手輪、電動的伺服馬達、伺服機、油壓驅動的油壓馬達、油壓缸、氣壓驅動的氣壓馬達或汽壓缸等。上述該翻轉機構32的本體321可實施為一齒輪箱,在該本體321內更可設有一第一齒輪組35,該動力輸入設備322驅動該第一齒輪組35,該第一齒輪組35再帶動該澆口杯夾顎323旋轉;該第一齒輪組35較佳的包含相嚙合的一第一主動輪351與一第一被動輪352,該動力輸入設備322驅動該第一主動輪351,該第一被動輪352一端結合并帶動該澆口杯夾顎323旋轉。又,上述該澆口杯夾顎323較佳的構造具有一連接部3231,二個相對稱形成在該連接部3231一面的二側的夾顎3232,及一形成在該二個夾顎3232之間的容設空間3233,該連接部3231結合在第一被動輪352,如此可使該鑄件10的澆口杯103置入該容設空間3233,該二個夾顎3232分別勾住該澆口杯103外側的斜錐面。
再如圖6及圖7所上,上述該第一被動輪352中央具有一凸軸353,該凸軸353具有一軸孔354,借此使該凸軸353結合在該澆口杯夾顎323的連接部3231,因此能帶動該澆口杯夾顎323翻轉,而上述該第二驅動裝置331的第二直線作動軸333穿過該軸孔354并結合在該頂柱332。借此,當鑄件10的澆口杯103放入該澆口杯夾顎323的容設空間3233之后,再通過第二驅動裝置331的第二直線作動軸333推動頂柱332,使頂柱332頂持在澆口杯103內,進而從澆口杯103固定住整個鑄件10,其后再由滑動平臺2送到砂輪片44下。再如圖3及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該翻轉夾治具3較佳的還可實施一定位裝置34,該定位裝置34設置在相對應該澆口杯夾顎323的位置并有一定間距,該定位裝置34上端具有一定位凹槽341,借此使該鑄件10的另一端具有一置放在該定位凹槽341中轉動的定位凸部105,如此形成鑄件10一端澆口杯103被夾持固定用于翻轉,另一端被定位凹槽341支撐且可旋轉的狀態(tài)。
本實用新型該翻轉夾治具3固定好需要切割的鑄件10之后,就由滑動平臺2送到砂輪片44下方,然后啟動上述該活動校準座31的第一驅動裝置312,該第一驅動裝置312可推動該底座311微調擺動,因此使鑄件10整排的每個鑄件本體101與澆道102之間的切割部位104對準上述該砂輪片44。再如圖7所示,通過該滑動平臺2進給,使切割部位104送到砂輪片44,可將每個鑄件本體101切下。然后,鑄件10脫離砂輪片44之后,再通過上述該翻轉機構32將整個鑄件10翻到另一面,使另一面的整排的每個鑄件本體101與澆道102之間的切割部位104對準上述該砂輪片44,再通過該滑動平臺2進給,使砂輪片44切下另一面的鑄件本體101。因此可見,本實用新型該翻轉夾治具3使鑄件10能夠翻面,進而切割鑄件10數(shù)個側面的鑄件本體101,不需要切完一面后完全取下再裝回治具。
再如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該滑動平臺2較佳的實施例包含一底架23,一滑動地設置在該底架23上的Y向滑座24,及一滑動地設置在該Y向滑座24上的X向滑座25。該底架23具有二個第一導軌231,及一與該第一導軌231平行的第三驅動裝置232,該第三驅動裝置232可為汽壓缸或油壓缸,該第三驅動裝置232具有一第三直線作動軸233。該Y向滑座24設置在該第一導軌231上,該第三驅動裝置232的第三直線作動軸233用以推動該Y向滑座24,該Y向滑座24上設置有二個第二導軌241,及一與該第二導軌241平行的第四驅動裝置242,該第四驅動裝置242可為汽壓缸或油壓缸,該第四驅動裝置242具有一第四直線作動軸243。而該X向滑座25設置在該第二導軌241上,并使該第四驅動裝置2的第四直線作動軸243推動該X向滑座25,借此,在該X向滑座25上結合上述該承載臺21。
再如圖2及圖9所示,前述該砂輪切割機構4較佳的更可實施有一升降機架45,該升降機架45包含一矩形的下板塊451,一矩形的上板塊452,二根或四根連接在該下板塊451與該上板塊452之間的導柱453,分別套設在導柱453的滑套454,一跨接住各滑套454的升降板455,及一固定在該下板塊451的汽壓缸456(或油壓缸),汽壓缸456的作動軸并結合在該升降板455,借此將上述該馬達41、傳動裝置42及主軸頭43等設置在該升降板455上,通過該汽壓缸456帶動該升降板455升降,如此使砂輪片44磨耗時可微調補償。
另外如圖10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鑄件切割機依上述實施例組裝之后,可在加設有一外罩5,該外罩5包圍住上述滑動平臺2與該翻轉夾治具3,形成封閉的作業(yè)空間,能夠防止切割的粉塵與鐵屑飛揚。又可選定該外罩5上或該機座1設有一個以上的雷射校準裝置6,該雷射校準裝置6能發(fā)出激光束,用于校準鑄件10,使每次切割作業(yè)都能將鑄件10送到正確的位置進行切割。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是為充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所舉的較佳的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此。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基礎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變換,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