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阻隔防爆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易燃易爆液體或氣體儲存容器(如儲油罐等)內部的抑爆材 料,具體說是一種阻隔防爆材料。
背景技術:
中國發(fā)明專利《用于易燃易爆物品的抑爆材料》(專利號ZL92102437 . 1)公開了 一種用于易燃易爆物品的抑爆材料,為蜂窩狀抑爆材料,將鋁合金箔切縫并擴展成棱形網(wǎng) 狀,然后疊制或繞制成蜂窩狀單元體,層與層之間的網(wǎng)格以相同方向交錯疊合,若干層網(wǎng)格 相互間形成可無序交錯結構。其限定的鋁合金箔的化學成分重量百分比為Mn為0. 8 1. 8,F(xiàn)e 為 0. 3 0. 7,Si 為 0. 3 0. 6,Cu 為 0. 1 0. 2,Zn 為 0. 1,Mg 為 0. 03 0. 1,余 量為Al。該抑爆材料相對于美國專利3356256 “易爆流體安全容器”的充填材料,以及美國 專利4613045 “用于易燃流體充填物及其及其制造方法”的球狀填充物,具有材料密度低, 占據(jù)容積小,制作工藝簡單,使用方便等優(yōu)點,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這種抑爆材料所采用的鋁合金箔,其用于曾強強度和延展性的金屬元素種 類較多,因此價格較高,且產(chǎn)品的力學性能中的強度與延展性、延伸率等仍存在存在缺陷, 合金的力學性能穩(wěn)定性差,不十分理想。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阻隔防爆 材料,采用的鋁合金箔強度高、延展性好、延伸率高,合金的力學性能更加穩(wěn)定。本發(fā)明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阻隔防爆材料,由鋁合金箔 切縫并擴展成棱形網(wǎng)狀,然后疊制或繞制成蜂窩狀而成,鋁合金箔層與層之間的網(wǎng)格交錯 疊合,若干層網(wǎng)格相互間形成無序交錯結構;其特征是,所述鋁合金箔的金屬成分質量百分 比為Mn 為 1. 0 1. 2,F(xiàn)e 為 0. 4 0. 6,Si 為 0. 4,Cu 為 0. 02 0. 06,Ti 為 0. 02 0. 03,余量為Al,其中Mn與Fe的質量百分比之和為1. 6。Ti元素在鋁合金中的作用主要是細化晶粒。Ti元素與Al在基體中形成形核質點, 彌散分布,使晶粒細化。合金中晶粒細化后,改善了合金組織,起到細晶韌化的目的,使鋁合 金箔力學性能中強度和延伸率都得到提高。Cu元素在鋁合金中主要起到強化作用,現(xiàn)有技術中Cu元素含量范圍比較寬,力學 性能散差比較大,本發(fā)明對Cu元素含量范圍進行了更為精確的控制,從而起到控制合金力 學性能更加穩(wěn)定的作用,合金力學性能穩(wěn)定在較小的變化范圍內。本發(fā)明阻隔防爆材料,其鋁合金箔強度高、延展性好、延伸率高,合金的力學性能 更加穩(wěn)定。
圖1是本發(fā)明阻隔防爆材料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詳細說明。實施例
阻隔防爆材料,由鋁合金箔切縫并擴展成棱形網(wǎng)狀,然后繞制成蜂窩狀單元體,鋁 合金箔層與層之間的網(wǎng)格交錯疊合,若干層網(wǎng)格相互間形成無序交錯結構;其特征是,所述 鋁合金箔的金屬成分質量百分比為Mn 為 1. 0 1. 2,F(xiàn)e 為 0. 4 0. 6,Si 為 0. 4,Cu 為 0. 02 0. 06,Ti 為 0. 02 0. 03,余量為Al。其中Mn與Fe的質量百分比之和為1. 6。各金屬元素的含量不要求限定為確定的質量百分比值,只要求在所限定的范圍之 內。
權利要求
一種阻隔防爆材料,由鋁合金箔切縫并擴展成棱形網(wǎng)狀,然后疊制或繞制成蜂窩狀而成,鋁合金箔層與層之間的網(wǎng)格交錯疊合,若干層網(wǎng)格相互間形成無序交錯結構;其特征是,所述鋁合金箔的金屬成分質量百分比為Mn為1.0~1.2,F(xiàn)e為0.4~0.6,Si為0.4,Cu為0.02~0.06,Ti為0.02~0.03,余量為Al,其中Mn與Fe的質量百分比之和為1.6。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阻隔防爆材料,由鋁合金箔切縫并擴展成棱形網(wǎng)狀,然后疊制或繞制成蜂窩狀而成,鋁合金箔層與層之間的網(wǎng)格交錯疊合,若干層網(wǎng)格相互間形成無序交錯結構;其特征是,所述鋁合金箔的金屬成分質量百分比為Mn為1.0~1.2,F(xiàn)e為0.4~0.6,Si為0.4,Cu為0.02~0.06,Ti為0.02~0.03,余量為Al,其中Mn與Fe的質量百分比之和為1.6。本發(fā)明阻隔防爆材料,其鋁合金箔強度高、延展性好、延伸率高,合金的力學性能更加穩(wěn)定。
文檔編號C22C21/00GK101830329SQ20101017557
公開日2010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5月19日
發(fā)明者姜寶貴 申請人:姜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