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浮動珩磨刀具零件——“套桿”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專利涉及珩磨刀具,尤其是發(fā)明了一種用于珩磨壓縮機缸體上的曲軸孔及活塞孔的 浮動珩磨刀具中關鍵零#"~一 "套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絎磨刀具常常用來作為銜磨壓縮機缸體的曲軸孔及活寒孔的工具。而珩磨刀具又可分為浮 動的和不浮動的。目前國內浮動珩磨刀具主要領先從國外進口,國內生產的浮動珩磨刀具技 術水平還達不到相應技術要求,難以滿足生產實際需要。其技術關鍵之一就在于浮動珩磨刀 具零件——"套桿"的制造技術。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專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解決金剛石絎磨刀具制造技術關鍵——"套桿制造技術" 的制造方法,實現(xiàn)浮動珩磨刀具真正國產化。
本發(fā)明專利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
(1) 將"套桿"零件從多邊形孔底部靠套桿小端方向約10毫米分解設計成左右兩部分零件 (這樣套桿零件中的深盲孔加工就就成了通孔加工),然后將分解后的兩部分零件制作完
成.'
(2) 將按(1)制作完成的左右兩部分零件組合好,并以電弧焊方法牢固焊成一體;
(3) 將焊好的零件在精密車床上鉆套桿小端端面中心孔。
(4) 以零件兩端中心孔為基準進行后續(xù)車、外磨、嫘紋磨、鉆等工序將零件制作完畢。
上述專利方法采用先分解成左右兩部分零件制作好后再組合焊接一體的制造方法,解決了 浮動珩磨刀具關鍵零件——"套桿"中內孔深處多邊形孔工藝性差的制造難點。使復雜的難 以實現(xiàn)的工藝技術得以簡單化,且有效地保證了 "套桿"零件的精度和強度,節(jié)約了生產成 本,保證了產品技術要求,并真正實現(xiàn)了浮動珩磨刀具的國產化。
圖丄為A""A剖視示意圖2為B—B剖視示意圖3為套桿零件的一般結構主示意圖; KS /( ^XV站lSt娃執(zhí)A7杳閱.
圖5為分解后右端部分示意圖6為C"C剖視示意圖7為圖4和圖5兩部分零件組合及焊接示意圖; 圖8為零件鉆小端端面中心孔工序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按照工藝順序并對照附圖對本發(fā)明專利方法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1. 將套桿(見圖1、 2、 3)分解設計成圖4和圖5、 6所示的兩部分,然后應用車、鉆、 鏜、銑、熱處理、外磨、結切割等方法將分解成的兩部分零件制作完成;
2. 將按(1)制作完成的兩部分零件按圖7所示組合,并以電弧焊方法牢固焊成一體,注 意為消涂焊接應力應及時進行去應力回火處理;
3. 如圖8所示將焊好的零件在精密車床上仔細調整好,再鉆小端端面中心孔。
4. 以零件兩端中心孔為基準進行后續(xù)車、外磨、嫘紋磨、鉆等工序將零件制作完畢。
權利要求
1.一種浮動珩磨刀具零件——“套桿”的制造專利方法是將套桿分解設計成兩部分零件,然后用車、鉆、鏜、線切割、外磨等常用加工方法制作好,再組合后焊接成一體,并鉆中心孔,再以兩端中心孔為基準進行后續(xù)工序,將零件制作完畢。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專利方法,其特點在于將"套桿"先分解制作成左右兩部分零件, 然后組合后用焊接方法焊成一體。這樣難加工的多邊形孔及其余圓孔就由深盲孔加工變成 了通孔加工,可以用車、鉆、鏜、線切割、外磨等常用方法實現(xiàn),并且更好地保證了零件 的精度和強度。
3. 如權利要求l、 2所述的專利方法,其特點在于在車床上鉆出小端中心孔,并以兩端中 心孔為基準進行后續(xù)工序,這樣就保證了 "套桿"內孔(包括多邊形孔和圓形孔)與外圓 的同軸度,有效地保證了零件的精度。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浮動珩磨刀具零件——“套桿”的制造方法。該零件一般結構見圖1、2、3。其突出特點是其軸線上有一深孔,深孔底部是一個多邊形孔(一般為正六邊形孔),該多邊形孔精度要求高,且與零件軸線要求同心。這樣就造成零件的工藝性差,用一般的加工方法難以實現(xiàn),往往成為制造難點。本發(fā)明方法給出了一種簡便、實用、可操作性強,且又能確保零件精度和強度的制造方法。其實施工方法簡述為將零件分解成圖4、5、6所示兩部分,然后將分解成的兩部分零件先制作好,再按圖7所示合成一體,并按圖8方法鉆中心孔,再以兩端中心孔為基準進行后續(xù)工序。這樣難加工的深孔及多邊形孔就可以用簡單的車、鉆、鏜、線切割、外磨等常用加工方法實現(xiàn),并且更能保證零件的精度,加工成本也大幅度下降。
文檔編號B24B33/08GK101176986SQ200610146118
公開日2008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06年11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11月6日
發(fā)明者(發(fā)明人請求不公布姓名) 申請人:吳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