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熱型連鑄的牽引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一種熱型連鑄技術中牽引部分的專用機構,屬于熱型連鑄用牽引機構的改進技術。
背景技術:
現有的熱型連鑄技術中牽引機構主要是用直流調速電機進行調速,而且只有一個主動輪牽引且用齒輪連接。其缺點是直流調速電機調速不能克服低速下牽引力持續(xù)下降的問題,齒輪連接牽引會引起振動、旋轉等問題。
本發(fā)明主要是克服以上問題,而提供的一種既能實現對熱型連鑄技術中連鑄速度的要求,又能穩(wěn)定進行熱型連鑄生產。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是一種用于熱型連鑄的牽引機構,包括主動輪、從動輪、小輪、同步傳動帶、電機、編碼器、底座、立桿、絲桿、彈簧、可動龍門框、固定龍門框、夾板及擺線減速器,輪面為圓柱面的三個主動輪安裝底座上,三個主動輪的軸心的連線aa′平行于底座所在的平面,輪面為V型溝槽的兩個從動輪安裝在可動龍門框上,輪面為V型溝槽的另一個從動輪安裝在夾板上,其中三個主動輪與各自相對的從動輪的軸心連線相互平行且分別與aa′垂直,輪面為圓柱面的兩個小輪分別安裝在三個主動輪之間,輪面為V型溝槽的兩個小輪分別安裝在三個從動輪之間,在主動輪一側的兩個小輪的軸心連線cc與底座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在主動輪一側的兩個小輪與在從動輪一側的相對的兩個小輪的軸心連線相互平行且分別與cc垂直,三個主動輪之間兩兩之間用同步傳動帶相連。
根據以上所述的牽引機構,五個從動輪分別安裝在輪轂五個內,在輪轂固定的五個立桿上分別套有一個彈簧,其中左側的兩個從動輪及相應的輪轂、立桿、彈簧及兩個小輪和相應的輪轂、立桿、彈簧一起安裝在可動龍門框內,可動龍門框通過絲杠與固定龍門框連接,右側的一個從動輪和相應的輪轂、絲杠、彈簧固定在固定龍門框上的夾板上,可動龍門框上開有四條導向槽,夾板上開有一條導向槽的徑向方向垂直于底座所在的平面。以上所有輪軸均采用滾針軸承。
圖1是本發(fā)明的牽引機構的主視圖,圖2是圖1的A-A向視圖,圖3是圖1的B-B向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1、圖2所示,用于熱型連鑄的牽引機構包括主動輪15、從動輪14、小輪17、同步傳動帶19、電機2、編碼器1、底座5、立桿11、絲桿18、彈簧9、可動龍門框7、固定龍門框6、夾板10及擺線減速器3,主動輪15-1、15-2、15-3安裝在底座5上,主動輪15-1、15-2、15-3的軸心的連線aa平行于底座5所在的平面,輪面為V型溝槽的從動輪14-1、14-2安裝在可動龍門框7上,輪面為V型溝槽的從動輪14-3安裝在夾板10上。其中主動輪15-2和從動輪14-2的軸心連線e1e1分別與主動輪15-1和從動輪14-1的軸心連線e3e3、主動輪15-3和從動輪14-3的軸心連線e5e5相互平行,軸心連線e1e1、軸心連線e3e3、軸心連線e5e5分別與aa垂直,輪面為圓柱面的小輪17-2安裝在主動輪15-2與15-1之間,輪面為圓柱面的小輪17-1安裝在主動輪15-1與15-3之間,輪面為V型溝槽的小輪16-2安裝在從動輪14-2與14-1之間,輪面為V型溝槽的小輪16-1安裝在從動輪14-1與14-3之間,小輪17-1與小輪17-2的軸心連線cc與底座5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小輪17-1和小輪16-1的軸心連線e4e4與小輪17-2和16-2的軸心連線e2e2相互平行,軸心連線e4e4、軸心連線e2e2分別與cc垂直。
如圖2所示,主動輪15-1和15-2之間用同步傳動帶19-2相連。主動輪15-1和15-3之間用同步傳動帶19-1相連。
如圖1所示,從動輪14-1、14-2、14-3、16-1、16-2分別安裝在輪轂12-2、12-4、12-5、12-1、12-3內,輪轂12-1、12-2、12-3、12-4、12-5上固定的立桿11-1、11-2、11-3、11-4、11-5上各套有一個彈簧9-1、9-2、9-3、9-4、9-5,其中從動輪14-1、14-2和相應的輪轂12-2、12-4、立桿11-2、11-4、彈簧9-2、9-4以及小輪16-1、16-2和相應的輪轂12-1、12-3、立桿11-1、11-3、彈簧9-1、9-3一起安裝在可動龍門框7內,立桿11-1、11-2、11-3、11-4可在可動龍門框7內沿垂直于aa的方向上下移動,從動輪15-3和相應的輪轂12-5、絲杠8、彈簧9-5固定在固定龍門框6上的夾板10上,可動龍門框7上開有導向槽13-1、13-2、13-3、13-4,夾板10上開有導向槽13-5,導向槽13-5徑向方向垂直于底座5所在的平面,從動輪16-1、14-1、16-2、14-2的輪軸可分別在導向槽13-1、13-2、13-3、13-4中上下移動,從動輪14-3的輪軸可在導向槽13-5中上下移動。
主動輪與相對的從動輪將鑄錠夾緊,利用鑄錠與輪的摩擦力來帶動鑄錠。主動輪15在下方,輪面為圓柱面。從動輪14在上方,輪面帶V型溝槽,用來對鑄錠準確定位。為減小牽引機構體積,保證有足夠的摩擦力和速度平穩(wěn),主動輪定為三只,同時為了防止鑄錠尾部的震動越過壓輪沿鑄錠傳遞至固液界面,影響結晶過程的進行,在三組輪之間設置了兩組小輪16,這樣對鑄錠的壓緊點增加至五個。三個主動輪之間采用同步皮帶相連,保證三只主動輪在轉動過程中能完全同步(輪面線速度相等)且傳動平穩(wěn)無振動。下部的主動輪及小輪為定軸轉動。上部五只輪為壓緊輪,壓緊力由絲桿8、18提供,為了防止瞬間壓不緊或壓力過大,每只輪軸上方都配有彈簧9,可提供一定的彈簧力。上部五個轉輪全部夾在可動龍門框7內,另一支則夾在夾板10中間,可動龍門框7及夾板10又安裝在固定龍門框6內,這樣可防止輪軸徑向擺動和由此引起拉鑄過程中鑄錠的旋轉。此外,三個從動輪14分別安裝在可動龍門框7及夾板10內,它們的升降分別由絲杠18、8控制,當鑄錠結瘤或不平時,只要升起可動龍門框7和絲杠8中的一個,同時壓緊另一個,就可以避免結瘤或不平處在經過輪子時對結晶過程的影響。五對輪軸與機架間的轉動體全部采用滾針軸承,可減小摩擦力,并縮小整體結構。為了調節(jié)牽引機構距離,牽引機構的底座5上開有導向槽4,牽引機構安放于固定在下方平臺上的兩條軌道上,松開緊固螺絲時,牽引機構整體可沿導向槽移動,而且,牽引機構的底座5和軌道都使用鑄鐵制成的,目的是為了消震。
本發(fā)明中牽引速度范圍要求為20~200mm/min。而主動輪直徑為80mm,即主動輪的轉速為20~200/80π≈0.08~0.8rpm,而電機的額定轉速為1500rpm。因此要在電機與主動軸之間配了一臺擺線減速器3,其速比最高為1825∶1。這樣,在電機的額定轉速下,主動輪的轉速為1500/1825=0.82rpm。為了在0.08~0.8rpm之間實現無級調速,在電機的電源上安裝有變頻調速器,可使電機輸入電源頻率調節(jié)范圍為5~60Hz。在兩套變速機構的配合下可使牽引速度達到熱型連鑄工藝過程的要求。成功的解決了在低速下前引力持續(xù)下降的問題。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熱型連鑄的牽引機構,包括主動輪15、從動輪14、小輪17、同步傳動帶19、電機2、編碼器1、底座5、立桿11、絲桿18、彈簧9、可動龍門框7、固定龍門框6、夾板10及擺線減速器3,其特征是輪面為圓柱面的主動輪15-1、15-2、15-3安裝底座5上,主動輪15-1、15-2、15-3的軸心的連線aa′平行于底座5所在的平面,輪面為V型溝槽的從動輪14-1、14-2安裝在可動龍門框7上,輪面為V型溝槽的從動輪14-3安裝在夾板10上,其中主動輪15-2與從動輪14-2的軸心連線e1e1′分別與主動輪15-1與從動輪14-1的軸心連線e3e3′、主動輪15-3與從動輪14-3的軸心連線e5e5′平行,軸心連線e1e1′、軸心連線e3e3′、軸心連線e5e5′分別與aa′垂直,輪面為圓柱面的小輪17-2安裝在主動輪15-2與15-1之間,輪面為圓柱面的小輪17-1安裝在主動輪15-1與15-3之間,輪面為V型溝槽的小輪16-2安裝在從動輪14-2與14-1之間,輪面為V型溝槽的小輪16-1安裝在從動輪14-1與14-3之間,小輪17-1與小輪17-2的軸心連線cch′與底座5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小輪17-1和小輪16-1的軸心連線e4e4′與小輪17-2和小輪16-2的軸心連線e2e2′平行,軸心連線e4e4′、e2e2′分別與cc′垂直,主動輪15-1與15-2、15-1與15-3之間用同步傳動帶19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牽引機構,其特征是五個從動輪14-1、14-2、14-3、16-1、16-2分別安裝在輪轂12-2、12-4、12-5、12-1、12-3內,輪轂12-1、12-2、12-3、12-4、12-5上固定的立桿11-1、11-2、11-3、11-4、11-5上各套有一彈簧9-1、9-2、9-3、9-4、9-5,其中從動輪14-1、14-2和輪轂12-2、12-4、立桿11-2、11-4、彈簧9-2、9-4及小輪16-1、16-2和輪轂12-1、12-3、立桿11-1、11-3、彈簧9-1、9-3一起安裝在可動龍門框7內,可動龍門框7通過絲杠18與固定龍門框6連接,從動輪15-3和輪轂12-5、絲杠8、彈簧9-5固定在固定龍門框6上的夾板10上,可動龍門框7上開有導向槽13-1、13-2、13-3、13-4,夾板10上開有導向槽13-5,導向槽13-5徑向方向垂直于底座5所在的平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牽引機構,其特征是所有輪軸均采用滾針軸承。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是用于熱型連鑄的牽引機構,包括主動輪、從動輪、小輪、同步傳動帶、電機、編碼器、底座、絲桿、彈簧、龍門框、及擺線減速器,輪面為圓柱面的三個主動輪分別安裝在龍門框的下方,其軸心的連線平行于底座所在的平面。輪面為V型溝槽的三個從動輪分別安裝在龍門框的上方,三個主動輪分別與相對的三個從動輪相切。電機帶動的主動輪與中間的主動輪用同步傳動帶相連,中間的主動輪與第三個主動輪用同步傳動帶相連。與電機帶動的主動輪相切的從動輪,其支架上裝有一彈簧,該彈簧的上端與絲杠相連。其它兩個從動輪分別裝在兩個立桿的下端,立桿的上端分別與橫桿相連,橫桿與一絲杠之間用一彈簧相連。上述所有輪軸均采用滾針軸承。
文檔編號B22D11/128GK1351913SQ0113177
公開日2002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01年10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10月17日
發(fā)明者丁雨田, 許廣濟, 劉光林, 蘭曄峰, 丁宗嵩, 郭法文, 寇生中, 李金奎 申請人:甘肅工業(yè)大學, 焦作鋼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