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凸模塊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一種折彎模具。尤其是一種帶凸模塊的模具。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制造業(yè)的發(fā)展,機械加工成品越來越多的進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而折彎件最為常見,而有些折彎件在生產(chǎn)中質量很低,不能達到人們的使用要求,進而怎樣提高折彎件的質量成了生產(chǎn)者所要考慮的難題。
[0003]現(xiàn)有技術的折彎模具,常常由于凸模和凹模在折彎時壓力太大而造成折彎件表面嚴重變形,或者頂料桿和折彎件之間有沖擊,影響折彎件表面質量,進而對折彎件造成質量的降低,同時也增加了生產(chǎn)成本。
[0004]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這些不足,研發(fā)者經(jīng)過長期的努力研究,終于設計出了一種帶凸模塊的模具,此折彎模具在凹模中設有一個凹模槽,所述凹模槽內設有兩個凹模塊,所述凹模塊和凹模槽之間設有燕尾導向裝置(未標出),在凹模塊下方設有復位彈簧,在所述的凹模塊中心位置設有下凸模,所述下凸模固定于凹模上,當凸模慢慢靠近凹模時,首先碰到放置在凹模上的板料,在凸模壓力的作用下,板料隨著斜面慢慢變形,同時凹模塊在斜面力和燕尾導向裝置的作用下慢慢向凹模槽兩邊移動,最后折彎件形成,進而凹模塊在復位彈簧和燕尾導向裝置的作用下慢慢靠近,最后復位到原來的位置,然而凹模槽在慢慢靠近的同時使折彎件慢慢從凹模塊斜面滑出,避免了凸模和凹模在配合時壓力過大引起的折彎件質量降低的問題,同時也避免了頂料桿對折彎件造成了質量影響。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提高了折彎件質量、降低了成本、便于推廣的一種帶凸模塊的模具。
[0006]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是實現(xiàn):一種帶凸模塊的模具,包括對應設置的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下表面設有凸模固定塊,所述凸模固定塊下表面固定設有凸模,所述下模座上表面設置有與所述凸模對應的凹模,所述凹模設有凹模槽,所述凹模槽內部設有凹模塊,所述凹模中心位置固定有下凸模。
[0007]優(yōu)選的,所述上模座上表面中心位置設有模柄。
[0008]優(yōu)選的,所述上模座下表面設有導套,所述下模座設有導柱,所述導套和導柱相配合,數(shù)量為4對。
[0009]優(yōu)選的,所述凹模塊下方設有復位彈簧,數(shù)量為2。
[0010]優(yōu)選的,所述凹模槽和凹模塊之間有間隙,間隙距離大于或等于凹模塊移動的距離。
[0011]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提高了折彎件質量、降低了成本、便于推廣的一種帶凸模塊的模具。
【附圖說明】
[001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3]圖1為本發(fā)明開模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發(fā)明閉模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本發(fā)明在開模時凹模A向視圖。
[0016]圖4為本發(fā)明在閉模時凹模B向視圖。
[0017]圖5為本發(fā)明的折彎件示意圖。
[0018]圖中數(shù)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應部件名稱:
1.模柄2.上模座3.凸模固定塊4.導套5.導柱6.凹模7.下模座8.下凸模9.復位彈簧10.凹模槽11.凹模塊12.凸模13.折彎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了使本發(fā)明實現(xiàn)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
[0020]參照圖1、圖2和圖5所不,一種帶凸模塊的模具,包括對應設置的上模座2和下模座7,所述上模座2下表面設有凸模固定塊3,所述凸模固定塊3下表面固定設有凸模12,所述下模座7上表面設置有與所述凸模12對應的凹模6,所述凹模6設有凹模槽10,所述凹模槽10內部設有凹模塊11,所述凹模6中心位置固定有下凸模8。
[0021]所述上模座2中心位置設有模柄1,所述上模座2下表面靠近四個頂角位置設有導套4,所述下模座7上表面設有與所述導套4相對應的導柱5,通過導套4和導柱5的相互配合導向,可以提高凸模12和凹模6之間的配合精度,進一步提高折彎件13的質量。
[0022]參照圖3和圖4所示,所述凹模6中設有凹模槽10,在凹模槽10中設有兩個凹模塊11,所述凹模塊11下方設有復位彈簧10,所述凹模槽10和凹模塊11之間存在間隙,當凸模6慢慢靠近凹模6時,首先碰到放置在凹模6上的板料,在凸模12壓力的作用下,板料隨著斜面慢慢變形,同時凹模塊11在斜面力和燕尾導向裝置(未標出)的作用下慢慢向凹模槽10兩邊移動,最后與固定在凹模6上的下凸模8配合折彎件13成型,進而凹模塊11在復位彈簧9和燕尾導向裝置的作用下慢慢靠近,最后復位到原來的位置,然而凹模槽10在慢慢靠近的同時使折彎件13慢慢從凹模塊11斜面滑出,進而提高了折彎件13的質量,同時也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
[0023]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一種帶凸模塊的模具,此折彎模具在凹模中設有一個凹模槽,所述凹模槽內設有兩個凹模塊,所述凹模塊和凹模槽之間設有燕尾導向裝置(未標出),在凹模塊下方設有復位彈簧,在所述的凹模塊中心位置設有下凸模,所述下凸模固定于凹模上,當凸模慢慢靠近凹模時,首先碰到放置在凹模上的板料,在凸模壓力的作用下,板料隨著斜面慢慢變形,同時凹模塊在斜面力和燕尾導向裝置的作用下慢慢向凹模槽兩邊移動,最后折彎件形成,進而凹模塊在復位彈簧和燕尾導向裝置的作用下慢慢靠近,最后復位到原來的位置,然而凹模槽在慢慢靠近的同時使折彎件慢慢從凹模塊斜面滑出,避免了凸模和凹模在配合時壓力過大引起的折彎件質量降低的問題,同時也避免了頂料桿對折彎件造成了質量影響。進而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為;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提高了折彎件質量、降低了成本、便于推廣。
[0024]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fā)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fā)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范圍內。本發(fā)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
【主權項】
1.一種帶凸模塊的模具,包括對應設置的上模座和下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下表面設有凸模固定塊,所述凸模固定塊下表面固定設有凸模,所述下模座上表面設置有與所述凸模對應的凹模,所述凹模設有凹模槽,所述凹模槽內部設有凹模塊,所述凹模中心位置固定有下凸模。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凸模塊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上表面中心位置設有模柄。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凸模塊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下表面設有導套,所述下模座設有導柱,所述導套和導柱相配合,數(shù)量為4對。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凸模塊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塊下方設有復位彈簧,數(shù)量為2。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凸模塊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槽和凹模塊之間有間隙,間隙距離大于或等于凹模塊移動的距離。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帶凸模塊的模具,包括對應設置的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下表面設有凸模固定塊,所述凸模固定塊下表面固定設有凸模,所述下模座上表面設置有與所述凸模對應的凹模,所述凹模設有凹模槽,所述凹模槽內部設有凹模塊,所述凹模中心位置固定有下凸模。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為;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提高了折彎件質量、降低了成本、便于推廣。
【IPC分類】B21D37-12, B21D37-10
【公開號】CN104550448
【申請?zhí)枴緾N201310475070
【發(fā)明人】郭晶晶
【申請人】郭晶晶
【公開日】2015年4月29日
【申請日】2013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