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一種側整形模塊及側整形斜楔機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138478閱讀:167來源:國知局
一種側整形模塊及側整形斜楔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側整形模塊及側整形斜楔機構,其側整形本體包括側整形滑塊和固定安裝于側整形滑塊上的側整形鑲塊,側整形模塊還包括側整形上壓料芯,在側整形鑲塊的上方與側整形本體沿導滑方向滑動配合連接;側整形下壓料芯,在側整形鑲塊的下方與所述側整形本體沿導滑方向滑動配合連接;上彈性施力機構,用于向側整形上壓料芯施加沿導滑方向的上壓料力;下彈性施力機構,連接于側整形本體與側整形下壓料芯之間,以向側整形下壓料芯施加沿導滑方向的下壓料力。本實用新型可在位于側整形上、下壓料芯之間的側整形區(qū)域內完成整形工序,進而可以有效保證整形區(qū)域的成形性,降低板料整形后回彈的風險,保證面品要求。
【專利說明】一種側整形模塊及側整形斜楔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沖壓模具領域,尤其涉及沖壓模具的側整形模塊及側整形斜楔機構。
【背景技術】
[0002]斜楔機構在沖壓模具中起著解決復雜沖壓件的復雜尺寸形位的角色,在生產制造時,通過斜楔機構實現(xiàn)不同角度的沖壓工作,以滿足不同孔位、面差的要求,而對于沖壓四序化,斜楔機構的應用更是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
[0003]有些沖壓部位,例如汽車側圍外板與頂蓋搭接處,因整形角度較大,型面差較大,因此必須采用側整形,而且經(jīng)整形的沖壓件通常直接進入修邊工序進行修邊,這就提高了對整形區(qū)域的成形性要求。目前通常采用定制旋轉斜楔或一般自制斜楔機構實現(xiàn)這種側整形,這兩種斜楔機構存在易于產生回彈致使成形性無法滿足要求,調試成本高,調試勞動強度大,及模具空間不緊湊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xiàn)有斜楔機構存在的易于產生回彈的問題,提供一種成形性可以滿足整形后直接進行修邊的側整形模塊及側整形斜楔機構。
[0005]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側整形模塊,包括側整形本體,所述側整形本體包括側整形滑塊和固定安裝于所述側整形滑塊上的側整形鑲塊,所述側整形滑塊上設置有用于與下模座滑動配合的導滑結構,所述側整形模塊還包括:
[0006]側整形上壓料芯,在所述側整形鑲塊的上方與所述側整形本體沿所述導滑結構的導滑方向滑動配合連接;
[0007]側整形下壓料芯,在所述側整形鑲塊的下方與所述側整形本體沿所述導滑方向滑動配合連接;
[0008]上彈性施力機構,安裝于所述側整形本體與所述側整形上壓料芯之間,以向所述側整形上壓料芯施加沿所述導滑方向的上壓料力;以及,
[0009]下彈性施力機構,安裝于所述側整形本體與所述側整形下壓料芯之間,以向所述側整形下壓料芯施加沿所述導滑方向的下壓料力。
[0010]優(yōu)選的是,所述上彈性施力機構施加的最大上壓料力大于所述下彈性施力機構施加的最大下壓料力。
[0011]優(yōu)選的是,所述上彈性施力機構用于在所述側整形本體朝向側整形上壓料芯滑動時,向所述側整形上壓料芯施加沿所述導滑方向的上壓料力 '及/或,所述下彈性施力機構用于在所述側整形本體朝向所述側整形下壓料芯滑動時向所述側整形下壓料芯施加沿所述導滑方向的下壓料力。
[0012]優(yōu)選的是,所述側整形上壓料芯包括至少兩塊上壓料芯單體,所述上彈性施力機構在每個上壓料芯單體與所述側整形本體之間設置至少一個上彈性施力體;及/或所述側整形下壓料芯包括至少兩塊下壓料芯單體,所述下彈性施力機構在每個下壓料芯單體與所述側整形本體之間設置至少一個下彈性施力體。
[0013]優(yōu)選的是,所述側整形上壓料芯與所述側整形本體之間設置有上壓料限位件,所述上壓料限位件用于限定所述側整形上壓料芯相對所述側整形本體的滑動行程;及/或所述側整形下壓料芯與所述側整形本體之間設置有下壓料限位件,所述下壓料限位件用于限定所述側整形下壓料芯相對所述側整形本體的滑動行程。
[0014]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側整形斜楔機構,包括側整形模塊、驅動塊和復位機構,所述側整形模塊包括側整形滑塊和固定安裝于所述側整形滑塊上的側整形鑲塊,所述側整形滑塊與下模座滑動配合連接,所述驅動塊安裝于上模座上,所述側整形滑塊與所述驅動塊構成斜楔結構,以在驅動塊隨所述上模座下行時,驅動所述側整形滑塊攜帶側整形鑲塊從初始位置運動至整形位;所述復位機構安裝于所述側整形滑塊與所述下模座之間,以在所述上模座帶動驅動塊上行時,驅動所述側整形模塊復位至初始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整形模塊上述任一種所述的側整形模塊,所述側整形模塊各部分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使得:在側整形鑲塊從初始位置運動至整形位的過程中,所述側整形鑲塊在側整形上壓料芯到達上壓料位及側整形下壓料芯到達下壓料位之后到達板料接觸位。
[0015]優(yōu)選的是,在側整形鑲塊從所述板料接觸位運動至所述整形位的過程中,所述上彈性施力機構施加的上壓料力始終大于所述下彈性施力機構施加的下壓料力。
[0016]優(yōu)選的是,在所述側整形上壓料芯到達上壓料位及側整形下壓料芯到達下壓料位之后,所述上彈性施力機構施加的上壓料力始終大于所述下彈性施力機構施加的下壓料力。
[0017]優(yōu)選的是,所述側整形模塊各部分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使得:在側整形鑲塊從初始位置運動至整形位的過程中,所述側整形下壓料芯在所述側整形上壓料芯到達上壓料位之后到達下壓料位。
[0018]優(yōu)選的是,所述側整形滑塊的兩側設置有強制回程鉤,所述驅動塊的兩側設置有回程塊,所述強制回程鉤的彎鉤部與對應側的回程塊相接觸,所述彎鉤部與回程塊間相接觸的斜面構成斜楔結構,使驅動塊在上行的過程中強制拉動所述側整形滑塊復位。
[001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的側整形模塊可以根據(jù)需要制成側整形凹模或者側整形凸模,本實用新型的側整形模塊由于設置有側整形上壓料芯和側整形下壓料芯,因此可以在配合上模座本身具有的正向壓料芯進行可靠壓料的同時,使沖壓模具在位于側整形上、下壓料芯之間的側整形區(qū)域內完成整形工序,進而可以有效保證整形區(qū)域的成形性,降低板料整形后回彈的風險,保證面品要求;同時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側整形模塊易于保證面品要求,因此可以相應的降低組裝、調試勞動強度及組裝、調試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根據(jù)本實用新型所述側整形模塊的一種實施結構的分解示意圖;
[0021]圖2為圖1所示側整形模塊的主視圖;
[0022]圖3為圖1所示側整形模塊的側整形滑塊的一種實施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4為根據(jù)本實用新型所述側整形斜楔機構的一種實施結構的立體示意圖;[0024]圖5示出了具有圖4所示側整形斜楔機構的一種沖壓模具。
[0025]附圖標記說明:
[0026]A-下模座;B-側整形模塊;
[0027]C-驅動塊;1-側整形鑲塊;
[0028]2-側整形滑塊; 4-上壓料限位件;
[0029]5-下壓料限位件; 6-側整形下壓料芯;
[0030]6a、6b_下壓料芯單體;7_側整形上壓料芯;
[0031]7a、7b_上壓料芯單體;8_下彈性施力機構;
[0032]9-上彈性施力機構 201-導滑斜面;
[0033]202-強制回程鉤; 203-滑動導向塊;
[0034]205-V 型導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35]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36]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如圖5所示的側整形模塊B包括側整形本體,該側整形本體包括側整形滑塊2和固定安裝于側整形滑塊2上的側整形鑲塊I,該側整形滑塊2設置有用于與下模座滑動配合的導滑結構,該側整形鑲塊I可根據(jù)實際工況設計為凸模鑲塊或者凹模鑲塊,該側整形鑲塊I用于和與之相配對的另一側整形鑲塊相作用完成板料的側整形,與現(xiàn)有側整形模塊不同的是,本實用新型的側整形模塊還包括側整形上壓料芯
7、側整形下壓料芯6、上彈性施力機構9和下彈性施力機構8,該側整形上壓料芯7在側整形鑲塊I的上方與側整形本體沿上述導滑結構的導滑方向滑動配合連接,具體可以與側整形滑塊2及/或側整形鑲塊I滑動配合連接;該側整形下壓料芯6在側整形鑲塊I的下方與側整形本體沿上述導滑方向滑動配合連接,具體可以與側整形滑塊2及/或側整形鑲塊I滑動配合連接;上彈性施力機構9安裝于側整形本體與側整形上壓料芯7之間,以在側整形鑲塊I的上方通過側整形上壓料芯向待整形板料施加上壓料力;下彈性施力機構8安裝于側整形本體與側整形下壓料芯6之間,以在側整形鑲塊I的下方通過側整形下壓料芯向待整形板料施加下壓料力。本實用新型的側整形模塊在配合另一側整形模塊進行整形時,會在整形區(qū)域的上方和下方分別施加上壓料力和下壓料力,進而可以保證板料的成形性,有效防止板料在整形后出現(xiàn)回彈的問題。
[0037]上述側整形上壓料芯7與側整形本體之間的滑動配合可通過上導向柱及/或上導向滑軌實現(xiàn),在此,在某些情況下,為了保證側整形上壓料芯7與側整形鑲塊I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在上導向柱、上彈性施力機構9設置在側整形滑塊2上的情況下,可能需要在側整形鑲塊I上設置供上導向柱、上彈性施力機構9穿過的通孔。同理,上述側整形下壓料芯6與側整形本體之間的滑動配合可通過下導向柱及/或下導向滑軌實現(xiàn),在此,在某些情況下,為了保證側整形下壓料芯6與側整形鑲塊I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在下導向柱、下彈性施力機構8設置在側整形滑塊2上的情況下,可能需要在側整形鑲塊I上設置供下導向柱、下彈性施力機構8穿過的通孔。
[0038]為了保證在施加上壓料力和下壓料力時,不影響板料在整形區(qū)域內側的質量,特別是使得上彈性施力機構9施加的最大上壓料力(即在側整形上壓料芯相對側整形本體滑動時所能產生的最大上壓料力)大于下彈性施力機構8施加的最大下壓料力(即在側整形下壓料芯相對側整形本體滑動時所能產生的最大下壓料力)。這樣,可以保證主要從位于整形區(qū)域外側的廢料側進料至整形區(qū)域完成整形作業(yè),該廢料側會在整形工序后的修邊工序被修剪掉。
[0039]為了使得上彈性施力機構9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可使該上彈性施力機構9在側整形本體朝向(在此,“朝向”指二者之間的間距逐漸縮小)側整形上壓料芯7滑動時(即側整形上壓料芯7與板料相抵而不再跟隨側整形本體繼續(xù)運動時),再向側整形上壓料芯7施加沿導滑方向的上壓料力。同理,也可使下彈性施力機構8在側整形本體朝向側整形下壓料芯滑動時,再向側整形下壓料芯6施加沿導滑方向的下壓料力。
[0040]在側整形上壓料芯7較長的情況下,為了提高側整形上壓料芯7的壓料強度,該側整形上壓料芯7可包括至少兩塊上壓料芯單體,在圖1至圖3所示的實施例中,具有兩塊上壓料芯單體7a、7b,相對應地,該上彈性施力機構9在每個上壓料芯單體與側整形本體之間設置至少一個上彈性施力體,該上彈性施力體在模具領域通常選用氮氣缸,當然也可以采用彈簧柱塞或者套設在導向柱上的彈簧元件等。同理,該側整形下壓料芯6也可包括至少兩塊下壓料芯單體,在圖1至圖3所示的實施例中,具有兩塊下壓料芯單體6a、6b,下彈性施力機構8在每個下壓料芯單體與側整形本體之間設置至少一個下彈性施力體,該下彈性施力體優(yōu)選為是氮氣缸。在此,上述各上壓料芯單體之間可以固定連接在一起,以便于進行導滑設計。同理,上述各下壓料芯單體之間也可以固定連接在一起。
[0041]另外,可在上述側整形上壓料芯7與側整形本體之間設置上壓料限位件4,以限定側整形上壓料芯7相對側整形本體的滑動行程,這里主要限制側整形上壓料芯7在未到達上壓料位時的位置。同理,還可在側整形下壓料芯6與側整形本體之間設置下壓料限位件5,以限定側整形下壓料芯6相對側整形本體的滑動行程。
[0042]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側整形斜楔機構包括上述側整形模塊B、驅動塊C和復位機構,側整形模塊B與下模座A滑動配合連接,驅動塊C安裝于上模座上,側整形滑塊2與驅動塊C構成斜楔結構,即二者之間具有一對導滑斜面(圖1至圖3中示出了側整形滑塊2的導滑斜面201),以在驅動塊C隨上模座下行時,驅動側整形滑塊2攜帶側整形鑲塊I從初始位置運動至整形位(該整形位即配合另一側整形模塊對板料完成側整形的位置);復位機構安裝于側整形滑塊2與下模座A之間,以在上模座帶動驅動塊C上行時,驅動側整形模塊2復位至初始位置;本實用新型的側整形模塊B各部分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使得:在側整形鑲塊I從初始位置運動至整形位的過程中,側整形鑲塊I在側整形上壓料芯7到達上壓料位及側整形下壓料芯6到達下壓料位之后到達板料接觸位,即要使得壓料動作先于整形動作進行,該板料接觸位即側整形鑲塊與未進行整形的板料剛接觸時的位置,上壓料位即側整形上壓料芯與板料或者上模座的正向壓料芯接觸的位置,下壓料位即側整形下壓料芯與板料接觸的位置。在此,這例如可通過使得側整形上壓料芯7和側整形下壓料芯6在側整形滑塊2的導滑方向上相對側整形鑲塊I向外伸出實現(xiàn),但對于某些整形區(qū)域內凹的板料形狀,即使不滿足上述條件也可以實現(xiàn)壓料動作先于整形動作進行。[0043]為了可以主要從廢料側進料至整形區(qū)域完成整形作業(yè),至少要使得該側整形鑲塊I從板料接觸位運動至整形位的過程中,上彈性施力機構9施加的上壓料力始終大于下彈性施力機構8施加的下壓料力,在此,由于上、下壓料力在分別到達上、下壓料位后,均會隨著側整形滑塊2的進一步滑動而逐漸增大,因此,該處上、下壓料力的比較應理解是在相同時刻的比較。
[0044]為了便于進行選擇上、下彈性施力機構,可在側整形上壓料芯7到達上壓料位及側整形下壓料芯6到達下壓料位之后,即在壓料過程中保持上彈性施力機構9施加的上壓料力始終大于下彈性施力機構8施加的下壓料力的狀態(tài)。
[0045]側整形模塊各部分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可使得:在側整形鑲塊I從初始位置運動至整形位的過程中,側整形下壓料芯6在所述側整形上壓料芯7到達上壓料位之后到達下壓料位,這樣便于進行整形區(qū)域的控制。
[0046]為了避免在復位機構失效后,側整形滑塊2無法復位至初始位置,如圖1至圖4所示,可在側整形滑塊2的兩側設置強制回程鉤202,對應地,需要在驅動塊C的兩側設置回程塊,強制回程鉤202的彎鉤部與對應側的回程塊相接觸,且彎鉤部與回程塊間相接觸的斜面構成斜楔結構,使驅動塊C在上行的過程中強制拉動側整形滑塊2復位至初始位置。
[0047]側整形滑塊2與下模座A之間的導滑結構可以包括:在側整形滑塊兩側設置滑動導向塊203,側整形滑塊2通過滑動導向塊203與下模座A內壁上形成的滑槽滑動配合連接,為了便于安裝該側整形滑塊2,該滑槽可通過在下模座A上設置壓板的方式形成;及/或,在側整形滑塊2的底面與下模座A之間設置有相互配合的平導板及/或V型導板205。
[0048]另外,可在側整形滑塊2與下模座A之間設置有緩沖限位結構。
[0049]設置有本實用新型的側整形斜楔機構的側整形沖壓模具的工作過程為:沖壓整形工作前,通過機械手或人工將板料放置在下模座或另一側整形模塊上;完成準備工作后,控制上模座下行,上模座下行過程中會通過滑車驅動機構驅使另一側整形模塊的鑲塊運動至整形位,之后順次完成以下壓料動作:即上模座上的正向壓料芯到達正向壓料位進行壓料,側整形上壓料芯到達上壓料位壓料,側整形下壓料芯到達下壓料位壓料,在完成壓料動作后,驅動塊C驅動側整形鑲塊I也到達整形位,進而配合另一側整形模塊的鑲塊完成整形作業(yè)。在完成整形作業(yè)后,帶動上模座上行,進而使得各側整形模塊的鑲塊均復位至初始位置,之后便可取出整形后的板料,完成一次側整形工序內容。
[0050]以上依據(jù)圖式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了本實用新型的構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不以圖面所示限定實施范圍,凡是依照本實用新型的構想所作的改變,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仍未超出說明書與圖示所涵蓋的精神時,均應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側整形模塊,包括側整形本體,所述側整形本體包括側整形滑塊和固定安裝于所述側整形滑塊上的側整形鑲塊,所述側整形滑塊上設置有用于與下模座滑動配合的導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整形模塊還包括: 側整形上壓料芯,在所述側整形鑲塊的上方與所述側整形本體沿所述導滑結構的導滑方向滑動配合連接; 側整形下壓料芯,在所述側整形鑲塊的下方與所述側整形本體沿所述導滑方向滑動配合連接; 上彈性施力機構,安裝于所述側整形本體與所述側整形上壓料芯之間,以向所述側整形上壓料芯施加沿所述導滑方向的上壓料力;以及, 下彈性施力機構,安裝于所述側整形本體與所述側整形下壓料芯之間,以向所述側整形下壓料芯施加沿所述導滑方向的下壓料力。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整形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彈性施力機構施加的最大上壓料力大于所述下彈性施力機構施加的最大下壓料力。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側整形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彈性施力機構用于在所述側整形本體朝向側整形上壓料芯滑動時,向所述側整形上壓料芯施加沿所述導滑方向的上壓料力;及/或,所述下彈性施力機構用于在所述側整形本體朝向所述側整形下壓料芯滑動時向所述側整形下壓料芯施加沿所述導滑方向的下壓料力。
4.根據(jù)權利要 求1或2所述的側整形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整形上壓料芯包括至少兩塊上壓料芯單體,所述上彈性施力機構在每個上壓料芯單體與所述側整形本體之間設置至少一個上彈性施力體 '及/或所述側整形下壓料芯包括至少兩塊下壓料芯單體,所述下彈性施力機構在每個下壓料芯單體與所述側整形本體之間設置至少一個下彈性施力體。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側整形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整形上壓料芯與所述側整形本體之間設置有上壓料限位件,所述上壓料限位件用于限定所述側整形上壓料芯相對所述側整形本體的滑動行程;及/或所述側整形下壓料芯與所述側整形本體之間設置有下壓料限位件,所述下壓料限位件用于限定所述側整形下壓料芯相對所述側整形本體的滑動行程。
6.一種側整形斜楔機構,包括側整形模塊、驅動塊和復位機構,所述側整形模塊包括側整形滑塊和固定安裝于所述側整形滑塊上的側整形鑲塊,所述側整形滑塊與下模座滑動配合連接,所述驅動塊安裝于上模座上,所述側整形滑塊與所述驅動塊構成斜楔結構,以在驅動塊隨所述上模座下行時,驅動所述側整形滑塊攜帶側整形鑲塊從初始位置運動至整形位;所述復位機構安裝于所述側整形滑塊與所述下模座之間,以在所述上模座帶動驅動塊上行時,驅動所述側整形模塊復位至初始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整形模塊為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側整形模塊,所述側整形模塊各部分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使得:在側整形鑲塊從初始位置運動至整形位的過程中,所述側整形鑲塊在側整形上壓料芯到達上壓料位及側整形下壓料芯到達下壓料位之后到達板料接觸位。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側整形斜楔機構,其特征在于,在側整形鑲塊從所述板料接觸位運動至所述整形位的過程中,所述上彈性施力機構施加的上壓料力始終大于所述下彈性施力機構施加的下壓料力。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側整形斜楔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側整形上壓料芯到達上壓料位及側整形下壓料芯到達下壓料位之后,所述上彈性施力機構施加的上壓料力始終大于所述下彈性施力機構施加的下壓料力。
9.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側整形斜楔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整形模塊各部分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使得:在側整形鑲塊從初始位置運動至整形位的過程中,所述側整形下壓料芯在所述側整形 上壓料芯到達上壓料位之后到達下壓料位。
【文檔編號】B21D37/10GK203791472SQ201420201053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4月23日
【發(fā)明者】何鵬申, 劉春雨, 陳世濤, 鄭薇, 李輝 申請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