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案大體上涉及照明器具,且尤其涉及一種燈具。
背景技術:
常規(guī)燈具包含支撐包含一或多個發(fā)光二極管或LED的燈組合件的外殼。所述燈組合件與電源電連通。每一LED產(chǎn)生熱,所述熱傳遞到散熱片以便維持LED的最優(yōu)操作溫度和效率。在一些應用中,可能難以產(chǎn)生充足氣流來冷卻散熱片,這影響燈具的性能。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在一個方面中,一種燈具包含外殼、散熱片和燈組合件。所述外殼包含一對伸長的平行支腿以及在所述支腿之間延伸的橫構件。所述橫構件界定第一表面和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的第二表面,且所述第一表面包含開口。所述散熱片接近于所述橫構件的所述第二表面而耦合到所述外殼。所述散熱片定位在所述支腿之間且所述散熱片包含板和鰭陣列。所述板界定第一表面和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的第二表面,且所述鰭陣列包含從所述第一表面突出的多個鰭。所述燈組合件耦合到散熱片的第二表面且包含至少一個發(fā)光元件。
在另一方面中,一種燈具包含外殼、散熱片、電路板和透鏡。所述外殼包含第一表面和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含經(jīng)配置以接納耦合到電源的電導管的開口。所述散熱片接近于所述第二表面支撐在外殼上且所述散熱片包含界定安裝表面的第一側和界定鰭陣列的第二側。所述電路板包含至少一個發(fā)光元件且耦合到所述安裝表面。所述透鏡在所述電路板上方延伸且獨立于所述電路板而耦合到所述安裝表面。
在又一方面中,一種燈具包含外殼、散熱片和燈組合件。所述外殼包含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表面和與所述第一表面隔開且相對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部分界定從所述第一表面延伸到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軸線。所述第一表面包含經(jīng)配置以接納耦合到電源的電導管的開口。所述第一表面界定所述外殼的最上部部分。所述 散熱片接近于所述第二表面由所述外殼支撐,且所述散熱片包含板和從所述板的表面突出的鰭陣列。所述板具有第一末端、第二末端、在所述第一末端與所述第二末端之間延伸的第一邊緣,以及在所述第一末端與所述第二末端之間延伸的第二邊緣。所述鰭陣列界定至少一個空氣流通道,所述空氣流通道具有接近于所述板的第一側定位的入口。所述燈組合件包含至少一個發(fā)光元件和一透鏡,且所述燈組合件耦合到所述板的與所述鰭陣列相對的表面。
在再一方面中,一種燈具包含外殼、散熱片、密封件和燈組合件。所述外殼包含主體和支撐托架。所述主體包含經(jīng)配置以接納耦合到電源的電導管的開口。所述散熱片以可裝卸方式耦合到支撐托架,以及包含板和鰭陣列的散熱片。所述板包含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所述鰭陣列從所述第一表面突出。所述密封件定位在散熱片與主體之間以相對于散熱片使主體熱絕緣。所述燈組合件耦合到所述板的第二表面,且包含至少一個發(fā)光元件和一透鏡。
在又一方面中,一種燈具包含外殼、散熱片和燈組合件。所述外殼包含具有內(nèi)部隔室的主體。所述主體包含第一表面和與所述第一表面隔開且相對的第二表面。第一軸線在所述第一表面與所述第二表面之間延伸。所述主體進一步包含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且第二軸線在所述第一末端與所述第二末端之間延伸且垂直于第一軸線而定向。所述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中的至少一者包含開口以準許對所述內(nèi)部隔室的接達。所述散熱片接近于第二表面而耦合到主體且沿著所述第一軸線定位。所述散熱片包含板和鰭陣列。所述板包含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所述鰭陣列從所述第一表面突出。所述燈組合件耦合到所述板的第二表面,且包含至少一個發(fā)光元件和一透鏡。
在又一方面中,一種燈具包括:外殼,其包含一對伸長的平行支腿和在所述支腿之間延伸的橫構件,所述橫構件界定第一表面和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含開口;散熱片,其接近于所述橫構件的所述第二表面耦合到所述外殼,所述散熱片定位于所述支腿之間,所述散熱片包含板和鰭陣列,所述板界定第一表面和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的第二表面,所述鰭陣列包含從所述第一表面突出的多個鰭;以及燈組合件,其耦合到所述散熱片的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燈組合件包含至少一個發(fā)光元件。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燈組合件包含電路板和透鏡,所述電路板耦合到所述散熱片的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發(fā)光元件包含發(fā)光二極管,所述透鏡獨立于所述電路板耦合到所述散熱片的所述第二表面。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外殼包含在所述第一表面與所述第二表面之間延伸的第一軸線,所述橫構件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軸線的方向上延伸。
在另一方面中,每一支腿包含背對另一支腿的外表面,所述外表面中的至少一者包含用以準許對所述外殼的內(nèi)部隔室的接達的開口。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外殼進一步包含以可裝卸方式耦合到所述外表面中的一者以選擇性關閉所述開口的蓋。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散熱片包含延伸遠離所述第一表面的至少一個支柱,所述外殼進一步包含至少一個緊固件,所述至少一個緊固件從所述外殼延伸以接合所述支柱且以可裝卸方式將所述散熱片耦合到所述外殼。
在另一方面中,進一步包括控制器和與所述控制器電連通的導管,其中所述散熱片包含延伸穿過所述板的孔,所述導管延伸穿過所述散熱片的孔以提供所述控制器與電路板之間的電連通。
在另一方面中,每一支腿包含下部表面和面朝向另一支腿的內(nèi)表面,每一支腿的內(nèi)表面包含在所述下部表面與所述內(nèi)表面之間延伸的成角度表面。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鰭陣列界定從所述散熱片的第一側延伸到所述散熱片的第一末端的至少一個空氣流通道,其中空氣流是從所述散熱片的第一側引導且朝向所述散熱片的第一末端。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空氣流在所述橫構件的第一表面下方的位置處離開所述空氣流通道。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外殼包含主體和以可裝卸方式耦合到所述主體的支撐托架,所述第一表面形成于所述主體上且所述第二表面形成于所述支撐托架上,其中所述散熱片以可拆卸方式耦合到所述支撐托架。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外殼進一步包含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定位在所述主體與所述支撐托架之間以使所述主體與所述支撐托架熱絕緣。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支撐托架包含孔,其中導管穿過所述托架孔以使得所述導管相對于所述支撐托架熱絕緣。
在又一方面中,一種燈具包括:外殼,其包含第一表面和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含經(jīng)配置以接納耦合到電源的電導管的開口;散熱片,其接近于所述第二表面支撐在所述外殼上,所述散熱片包含界定安裝表面的第一側和界定鰭陣列的第二側;電路板,其包含至少一個發(fā)光元件且耦合到所述安裝表面;以及透鏡,其在所述電路板上方延伸且獨立于所述電路板耦合到所述安裝表面。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安裝表面包含第一凹口和在所述第一凹口的周邊周圍延伸的第二凹口,其中所述電路板接納于所述第一凹口內(nèi),其中所述透鏡的外圍部分接納于所述 第二凹口中。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電路板通過至少一個第一帶螺紋緊固件以可裝卸方式耦合到所述第一凹口,且其中所述透鏡的所述外圍部分通過至少一個第二帶螺紋緊固件以可裝卸方式耦合到所述第二凹口。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散熱片包含延伸遠離所述第二表面的至少一個支柱,所述燈具進一步包括至少一個緊固件,所述至少一個緊固件延伸穿過所述外殼以接合所述支柱且以可裝卸方式將所述散熱片耦合到所述外殼。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外殼界定第一支腿、平行于所述第一支腿的第二支腿,以及在所述第一支腿與所述第二支腿之間延伸的橫構件,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定位于所述橫構件上,且其中所述散熱片定位于所述第一支腿與第二支腿之間。
在另一方面中,進一步包括定位于所述電路板與透鏡之間的密封件。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外殼包含驅(qū)動器且所述散熱片包含延伸穿過所述安裝表面的孔,所述燈具進一步包括提供所述驅(qū)動器與所述電路板之間的電連通的導管。
在另一方面中,進一步包括在所述透鏡上方延伸的蓋,所述蓋獨立于所述透鏡和電路板耦合到所述散熱片。
在又一方面中,一種燈具包括:外殼,其包含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表面和與所述第一表面隔開且相對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部分界定在所述第一表面與所述第二表面之間延伸的第一軸線,所述第一表面包含經(jīng)配置以接納耦合到電源的電導管的開口,所述第一表面界定所述外殼的最上部部分;散熱片,其接近于所述第二表面由所述外殼支撐,所述散熱片包含板和從所述板的表面突出的鰭陣列,所述板具有第一末端、第二末端、在所述第一末端與所述第二末端之間延伸的第一邊緣以及在所述第一末端與所述第二末端之間延伸的第二邊緣,所述鰭陣列界定至少一個空氣流通道,所述至少一個空氣流通道具有接近于所述板的第一側定位的入口和接近于所述板的所述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末端中的一者定位的出口;燈組合件,其包含至少一個發(fā)光元件和一透鏡,所述燈組合件耦合到所述板的與所述鰭陣列相對的表面。
在另一方面中,其中所述外殼的所述第一部分包含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所述第一側壁和所述第二側壁在所述第一表面與所述第二表面之間延伸,其中所述散熱片界定在所述板的所述第一末端與所述板的所述第二末端之間延伸的散熱片軸線,且其中所述散熱片的所述第一末端延伸超出所述外殼的所述第一側壁且所述散熱片板的所述第二末端延伸超出所述外殼的所述第二側壁。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外殼進一步包含連接到所述第一部分的伸長的第二部分,所述 伸長部分平行于所述散熱片軸線定向且從所述第一軸線偏移,所述第二部分包含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所述第一末端延伸超出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側壁,所述第二末端延伸超出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二側壁,所述第二部分進一步包含定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下方的下部范圍。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第二部分包含面朝所述散熱片的內(nèi)表面,第二部分包含在所述內(nèi)表面與所述下部范圍之間延伸的至少一個凹槽,所述凹槽從所述外殼下方朝向所述至少一個空氣流通道引導空氣流。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空氣流是從所述散熱片的所述第一側引導,經(jīng)過所述至少一個鰭,且朝向所述散熱片的所述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末端中的一者。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空氣流在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表面下方的位置處離開所述空氣流通道。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鰭陣列包含至少一個鰭,所述至少一個鰭具有鄰近于所述板的所述第一末端的第一部分和鄰近于所述板的所述第一側的第二部分。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鰭的所述第二部分相對于所述第一部分形成角度。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第一部分與所述第二部分之間的所述角度是90度。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外殼的所述第一部分界定主體且所述第二表面包含以可裝卸方式耦合到所述主體的支撐托架,其中所述散熱片以可裝卸方式耦合到所述支撐托架。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外殼進一步包含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定位在所述主體與所述支撐托架之間以使所述主體與所述支撐托架熱絕緣。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散熱片包含延伸穿過所述板的孔,所述燈具進一步包括穿過所述孔且提供與電路板的電連通的導管。
在又一方面中,一種燈具包括:外殼,其包含主體和支撐托架,所述主體包含經(jīng)配置以接納耦合到電源的電導管的開口;散熱片,其以可裝卸方式耦合到所述支撐托架,所述散熱片包含板和鰭陣列,所述板包含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鰭陣列從所述第一表面突出;密封件,其定位在所述散熱片與所述主體之間以使所述主體相對于所述散熱片熱絕緣;以及燈組合件,其耦合到所述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燈組合件包含至少一個發(fā)光元件和一透鏡。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外殼所述主體界定第一表面且所述支撐托架界定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二表面與所述第一表面隔開且相對于所述第一表面面向相反方向,其中所述散熱片鄰近于所述第二表面定位。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鰭陣列定位在所述支撐托架與所述板的第一表面之間。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密封件定位在所述主體與所述支撐托架之間以使所述主體與所述支撐托架熱絕緣。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散熱片包含從所述第二表面突出的至少一個支柱,其中所述外殼包含至少一個緊固件,所述至少一個緊固件從所述支撐托架延伸以接合所述支柱且以可裝卸方式將所述散熱片耦合到所述外殼。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主體界定第一支腿、平行于第一支腿的第二支腿以及在第一支腿與第二支腿之間延伸的橫構件,所述橫構件包含上部表面和下部表面,且其中所述散熱片定位在所述第一支腿與第二支腿之間。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外殼包含控制器,其中所述散熱片的板包含在所述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延伸的孔,所述燈具進一步包括穿過所述孔且提供所述控制器與電路板之間的電連通的導管。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支撐托架包含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在其間延伸的孔,所述支撐托架進一步包含定位于所述孔中的第二密封件,其中所述導管穿過所述托架孔和密封件以使得所述導管相對于所述支撐托架熱絕緣。
在又一方面中,一種燈具包括:外殼,其包含具有內(nèi)部隔室的主體,所述主體包含第一表面和與所述第一表面隔開且相對的第二表面,第一軸線在所述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延伸,所述主體進一步包含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所述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中的至少一者包含用以準許對所述內(nèi)部隔室的接達的開口;散熱片,其接近于所述第二表面耦合到主體且沿著所述第一軸線定位,所述散熱片包含板和鰭陣列,所述板包含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鰭陣列從所述第一表面突出;以及燈組合件,其耦合到所述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燈組合件包含至少一個發(fā)光二極管和一透鏡。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鰭陣列定位在所述主體的第二表面與所述板的第一表面之間。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中的每一者包含用以準許對至少一個內(nèi)部隔室的接達的開口。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主體界定:第一支腿,其界定所述主體的第一末端;第二支腿,其平行于所述第一支腿且界定所述主體的第二末端;以及橫構件,其在第一支腿與第二支腿之間延伸,且其中所述散熱片定位在第一支腿與第二支腿之間。
在另一方面中,進一步包括支撐于所述內(nèi)部隔室中的控制器和與所述控制器電連通的導管,其中所述散熱片的板包含在所述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延伸的開口,其中所述導管穿過所述開口且提供所述控制器與所述電路板之間的電連通。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外殼進一步包含耦合到所述主體的支撐托架,所述支撐托架包 含孔和定位在所述孔中的密封件,其中所述導管穿過所述孔以使得所述密封件使所述導管相對于所述支撐托架熱絕緣。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外殼進一步包含蓋,所述蓋以可裝卸方式耦合到所述主體以選擇性覆蓋所述開口以防止對所述內(nèi)部隔室的接達。
通過考慮具體實施方式和附圖,其它方面將變得顯而易見。
附圖說明
圖1是燈具的透視圖。
圖2是圖1的燈具的下部透視圖。
圖3是圖1的燈具的側視圖。
圖4是圖1的燈具的俯視圖。
圖5是圖1的燈具的底視圖。
圖6是沿著截面6--6觀看的圖4的燈具的截面圖。
圖7是圖1的燈具的分解透視圖。
圖8是外殼的下部透視圖。
圖9是散熱片的透視圖。
圖10是圖9的散熱片的下部透視圖。
圖11是圖9的散熱片的俯視圖。
圖12是圖9的散熱片和支撐托架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詳細解釋任何實施例之前,應理解本發(fā)明在其應用中不限于在以下描述中闡述或在以下圖式中說明的組件的構造和布置的細節(jié)。本發(fā)明能夠具有其它實施例且以各種方式實踐或進行。此外,應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詞和術語是出于描述的目的且不應被視為是限制性的。如本文所使用的“包含”和“包括”的使用及其變化意圖涵蓋其后列出的項目及其等效物以及額外項目。如本文所使用的“由…組成”及其變化的使用意圖涵蓋僅在其后列出的項目及其等效物。除非另外指定或限制,否則術語“安裝”、“連接”、“支撐”和“耦合”及其變化是廣泛地使用且涵蓋直接以及間接安裝、連接、支撐和耦合。
圖1到5說明用于例如照明停車車庫等工業(yè)應用的燈具10。燈具10包含外殼100、散熱片200和燈組合件300(圖2和5)。在所說明的實施例中,外殼100包含主體104, 其大體上形成具有一對支腿108和橫構件112的H形狀。橫構件112形成主體104的第一部分。橫構件112包含第一或上部表面116以及與上部表面116相對的第二或下部表面120(圖1和3)。上部表面116包含開口122(圖1和4),且電連接器20穿過開口122。連接器20耦合到電源(例如,接線盒、掛件、剛性電導管等-未圖示)且提供所述源與燈具10之間的電連通。
參考圖1到3,支腿108形成第二部分,且每一支腿108界定上部范圍124和下部范圍128。光傳感器132(圖2和3)定位在一個支腿108的下部范圍128上。第一軸線136延伸穿過橫構件112的上部表面116和下部表面120,且橫構件112在垂直于第一軸線136的方向上延伸。除非另外規(guī)定,否則如本文所使用,術語“軸向”及其變化形式指代平行于第一軸線136的方向。
橫構件112的下部表面120與橫構件112的上部表面116隔開。橫構件112的下部表面120從支腿108的上部范圍124和下部范圍128軸向偏移。橫構件112的上部表面116界定第一平面,支腿108的下部范圍128界定第二平面,且橫構件112的下部表面120定位在第一平面與第二平面之間。在所說明的實施例中,橫構件112的上部表面116也定位在支腿108的上部范圍124上方。另外,橫構件112包含在上部表面116與下部表面120之間延伸的側壁140。
外殼100的支腿108定位在橫構件112的相對側上,且每一支腿108沿著垂直于橫構件112軸線的支腿軸線144(圖1和2)延伸。每一支腿108延伸超出橫構件112的側壁140,以使得支腿108的每一末端與對應側壁140側向地隔開。
如圖6中示出,每一支腿108界定內(nèi)部隔室或腔室148。在一個實施例中,一個支腿108的內(nèi)部腔室148包含一或多個控制器或驅(qū)動器,且另一支腿108的內(nèi)部腔室148包含各種傳感器和附件。每一支腿108還包含外表面或外側壁152和內(nèi)表面或內(nèi)側壁156。外側壁152可界定準許接達內(nèi)部腔室148的開口,且外殼100進一步包含可裝卸式蓋164以選擇性關閉開口。甚至在燈具10緊固到電源時可裝卸式蓋164也提供對驅(qū)動器和傳感器的手動接達,也就是說,可在不需要拆卸燈具10的情況下從燈具10的一側接達內(nèi)部腔室148。
參看圖7,在所說明的實施例中,外殼100進一步包含伸長的支撐托架168,其以可裝卸方式耦合到主體104且界定橫構件112的下部表面120。支撐托架168在支腿108之間延伸且以可裝卸方式耦合(例如,通過帶螺紋緊固件)到橫構件112。在所說明的實施例中,支撐托架168包含用于接納第二組緊固件280(見下文)的孔170。密封件174定位在支撐托架168與主體104之間以使主體104熱絕緣于支撐托架168。支撐托架168 還包含用于接納電供應導管180的開口176。索環(huán)或密封件184定位在開口176中以使導管180熱絕緣于支撐托架168和散熱片200。散熱片200耦合到橫構件112的下部表面120且散熱片200定位在支腿108之間。
如圖8中示出,支腿108的內(nèi)側壁156面朝彼此。每一內(nèi)側壁156包含鄰近于支腿108的下部范圍128的狹槽或凹槽194。每一凹槽194界定于一對突片196之間且具有從內(nèi)側壁156延伸到支腿108的下部范圍128的表面。
現(xiàn)參看圖9和10,散熱片200具有第一末端204和第二末端208且在其間界定散熱片軸線212。第一末端204和第二末端208與橫構件112的對應側壁140側向地隔開。換句話說,散熱片200的每一末端204、208延伸超出由對應側壁140界定的平面。散熱片200包含在第一末端204與第二末端208之間延伸的第一側或第一邊緣216,以及在第一末端204與第二末端208之間延伸的第二側或第二邊緣220。在說明的實施例中,散熱片軸線212平行于支腿108且在所述支腿之間延伸(圖8)。
散熱片200包含具有第一表面228和第二表面或安裝表面232的板224。鰭陣列236定位在第一表面228上,而安裝表面232支撐燈組合件300(圖7)。散熱片200進一步包含延伸穿過鰭陣列236和板224到安裝表面232的開口或通路240。電導管180(圖7)穿過通路240以提供內(nèi)部腔室148中的驅(qū)動器、控制器等與燈組合件300的電連通。另外,散熱片200包含多個支柱244,其與支撐托架168(圖3)中的孔170對準以將散熱片200耦合到外殼100(例如,通過帶螺紋緊固件280)。
如圖11中最佳所示,鰭陣列236包含在散熱片200的第一末端204與第二末端208之間延伸的縱向鰭252(即,平行于散熱片軸線212),以及跨越散熱片200側向地延伸的橫向鰭256。橫向鰭256和縱向鰭252在中心點處彼此交叉且界定散熱片200的四個象限。在所說明的實施例中,通路240延伸穿過橫向鰭256的一部分。
再次參見圖9,鰭陣列236進一步包含定位在每一象限中的肘形鰭260。每一肘形鰭260包含平行于縱向鰭252的第一平面部分264、平行于橫向銷的第二平面部分268,以及在第一平面部分264與第二平面部分268之間延伸的連接部分272。換句話說,每一肘形鰭260的第一部分264和第二部分268彼此隔開以90度定向且通過弓狀部分連接??諝饬魍ǖ澜缍ㄓ卩徑?52、256、260之間。
在一個實施例中,鰭陣列236包含定位在每一象限中的四個肘形鰭260。第一肘形鰭260a最接近于縱向鰭252和橫向鰭256而定位;第二肘形鰭260b與第一肘形鰭260a隔開且較遠離縱向鰭252和橫向鰭256定位。第三肘形鰭260c與第二肘形鰭260b隔開且較遠離縱向鰭252和橫向鰭256定位。第四肘形鰭260d與第三肘形鰭260c隔開且是 與縱向鰭252和橫向鰭256兩者距離最遠的肘形鰭260。在其它實施例中,鰭陣列236可包含較少或較多肘形鰭260,且肘形鰭260與縱向鰭252和/或橫向鰭256之間的間距可增加或減小。在所說明的實施例中,每一象限中的第三肘形鰭260c朝上延伸超出其它鰭252、256、260;在其它實施例中,肘形鰭260可具有相同高度,或不同肘形鰭260可在其它鰭252、256、260上方延伸。肘形鰭260中的一或多者還可具有小于其它鰭252、256、260的高度。
參考圖12,散熱片200耦合到支撐托架168。在所說明的實施例中,每一象限中定位一個支柱244且每一支柱與第一肘形鰭260a(即,最接近于縱向鰭252和橫向鰭256定位的肘形鰭260)一體地形成。每一支柱244接近第一肘形鰭260a的連接部分272a(圖9)定位且包含開口276,用于接納延伸穿過支撐托架168的緊固件(例如,帶螺紋緊固件280)以便將散熱片200耦合到橫構件112的下部表面120。在一些實施例中,支柱244可在鰭252、256、260中的一些或全部上方延伸。
支撐托架168在每一末端上具有突片172,且每一突片172包含用于接納緊固件(圖7)以將托架168耦合到外殼100的孔。支撐托架168定位在散熱片200的延伸的第三肘形鰭260之間且對接定位在延伸的第三肘形鰭260之間的鰭的上部邊緣。支撐托架168的末端耦合到外殼100(例如,通過緊固件),進而相對于外殼100支撐散熱片200。支撐托架168與外殼100之間的密封件174使散熱片200與外殼100熱絕緣以減少到外殼100的熱傳導。另外,個別密封件284(圖6)可鄰近于支柱244且在鰭陣列236與支撐托架168之間放置以抵抗從散熱片200到支撐托架168的熱傳導。
如圖10中最佳所示,板224的安裝表面232包含第一凹口288和第二凹口292。第一凹口288可形成為矩形凹陷,且第二凹口292可在第一凹口288的周邊周圍延伸。
再次參見圖7,燈組合件300緊固到散熱片200的安裝表面232。燈組合件300包含支撐例如發(fā)光二極管(LED)308等發(fā)光元件的電路板以及定位在電路板304和發(fā)光元件308上方的透鏡312。電路板304緊固在散熱片200的安裝表面232的第一凹口288內(nèi)且透鏡312包含耦合在第二凹口292中的外圍部分。透鏡312獨立于電路板304直接到安裝表面232。因此,透鏡312并不在電路板304上施加壓縮應力,且可從電路板304移除額外熱。在所說明的實施例中,電路板304通過第一組緊固件316耦合到安裝表面232且透鏡312通過第二組緊固件320耦合到安裝表面232。密封件322定位在電路板304與透鏡312之間。蓋324也耦合到散熱片200且在透鏡312上方延伸。
跨越散熱片200的空氣流可由于以下事實而受限:散熱片200定位在支腿108正下方且支撐托架168鄰近于鰭252、256、260的上部邊緣定位。然而,外殼100的內(nèi)側壁 156上的凹槽194與肘形鰭260之間的空氣流通道對準。因此,凹槽194促進來自散熱片200下方的空氣流且沿著散熱片200的邊緣朝向肘形鰭260之間的通道引導所述流。流動穿過鰭陣列236的空氣冷卻鰭252、256、260,且空氣變熱。空氣流從鄰近于散熱片200的第一末端204或第二末端208的空氣流通道排出。
受熱空氣流在接近于橫構件112的側壁140的區(qū)域中從鰭陣列236上升??諝饬饕虼嗽谏崞?00上方但在橫構件112的上部表面116下方退出鰭陣列236。因為空氣流的排氣點不在外殼100的最上部點處,所以受熱空氣持續(xù)上升且可由環(huán)境空氣冷卻。這避免了受熱空氣將在散熱片200附近抵靠頂板表面而被截留的可能性。通過產(chǎn)生較好空氣流且允許排出的空氣持續(xù)上升遠離散熱片200,散熱片200的操作溫度減小且效率經(jīng)改善。因此,燈具10具有較長的工作壽命。
另外,散熱片200到支撐托架168的獨立安裝以及散熱片200、支撐托架168與外殼100之間的密封件顯著減少從散熱片200到外殼100或外殼的電組件的傳導熱傳遞。
雖然已經(jīng)詳細地描述某些實施例,但在如所描述的一或多個獨立方面的范圍和精神內(nèi)存在變化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