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模塊和組裝該照明模塊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照明模塊,包括橢圓形收集器(10),該收集器用于沿光學元件(8)的方向反射從發(fā)出的光束(6)。該模塊包括遮蔽件(12),該遮蔽件(12)沿所述光束的路徑組裝以形成明暗截止邊緣。根據(jù)本發(fā)明,所述光源、收集器和遮蔽件被組裝在支撐件(2)的作用表面(26)上,所述支撐件額外地包括參照壁(32)。提供用于推壓遮蔽件抵靠所述作用表面并用于推動包括所述明暗截止邊緣的所述遮蔽件的正面(44)抵靠著所述參照壁(32)的裝置。
【專利說明】照明模塊和組裝該照明模塊的方法
【技術(shù)領域】
[0001]本發(fā)明主要涉及一種機動車輛前燈。本發(fā)明更特別地涉及一種照明模塊,該照明模塊可以裝配在這些前燈上并包括光源、允許從光源發(fā)出的光束反射的橢圓形收集器和聚光透鏡,光束在聚光透鏡的方向上被反射從而被分配和投射到前照燈的外部、車輛的前方。光源被設置成與收集器的第一焦點基本共線。
【背景技術(shù)】
[0002]包括光源、收集器和聚光透鏡的這種模塊是已知的,其中,為了滿足例如為防止從相反方向而來的道路使用者眩目的標準,明暗截止型照明光束被形成。明暗截止型光束指的是具有方向限制(也就是說,明暗截止線)的照明光束,超出明暗截止線的光照強度將降低。為此,這些模塊配有遮蔽件,遮蔽件沿光束的路徑設置,基本上與收集器的第二焦點共線,從而使光束的可能造成眩目的部分截止。因此遮蔽件的邊緣需要精確地定位成靠近第二焦點,所述邊緣界定了光束的明暗截止線,該邊緣被稱作明暗截止邊緣。
[0003]通常,這種遮蔽件通過形成在遮蔽件中的分度孔和與模塊的部件相互依賴的分度件的協(xié)作而被設置在模塊中的適當?shù)奈恢茫⑼ㄟ^螺紋連接固定在適當?shù)奈恢?。因此,在遮蔽件的制造過程中需要確保分度孔相對于明暗截止邊緣的非常精確的定位。此外,由這種類型的組裝產(chǎn)生的組裝游隙可能會妨礙遮蔽件的明暗截止邊緣在模塊中的精確的定位。這將導致使從模塊中發(fā)出的光束截止的精度降低。這種受影響的定位尤其將導致色差等。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發(fā)明規(guī)定了一種照明模塊,其中遮蔽件和插入有所述遮蔽件的模塊具有適于能夠進行最精確的組裝的結(jié)構(gòu)。
[0005]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特別有利的特征,光源、收集器和遮蔽件被組裝在支撐件的作用表面(active surface)上。支撐件包括參照壁,該參照壁從所述作用表面突出并在試圖將遮蔽件非常精確地相對于收集器的第二焦點定位在其附近時被用作定位遮蔽件的參照工具。所述模塊還包括用于推壓遮蔽件抵靠支撐件的裝置,所述裝置用于推動包括所述明暗截止邊緣的所述遮蔽件的正面抵靠所述參照壁。
[0006]通過這種方式,遮蔽件的位置通過將其面抵靠支撐件的元件推壓來調(diào)整?,F(xiàn)有技術(shù)中的通過形成在遮蔽件的厚度中的孔與源自支撐件或收集器的構(gòu)件之間的配合定位遮蔽件的布置方式可以因此被避免,并且在遮蔽件上執(zhí)行的機加工操作因而被限制。必須注意的制造公差被限制,使得該調(diào)整盡可能地可靠。有利地,這里關注遮蔽件的正面的平直度就足夠了,因為這執(zhí)行使光束截止和提供與支撐件相關的分度裝置并且因此提供與收集器相關的分度裝置的雙重功能,其中收集器也被連接到支撐件。
[0007]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的特征,遮蔽件的正面包括在推壓裝置的推動作用下與參照壁形成接觸的支承區(qū)并且還包括承載所述明暗截止邊緣的分離區(qū)。因此遮蔽件可以用與包括明暗截止邊緣的面相同的面壓靠參照壁,而不會干擾光束的截斷。[0008]在本發(fā)明的特定實施例中,遮蔽件具有光束阻擋部分和致動部分,二者可以通過形成在遮蔽件的下部面上的橫向折疊線相對于彼此鉸接。光束阻擋部分基本上是平面的并且通過收集器的內(nèi)部肋壓靠著支撐件的作用表面。致動部分置于形成斜坡的裝置上,所述裝置與支撐件相互依賴,以促進遮蔽件沿支撐件的作用表面朝向參照壁的滑動。
[0009]形成斜坡的裝置因此相對于作用表面的法線傾斜并被朝向參照壁定向。遮蔽件因此朝向參照壁滑動并且確保與致動部分相對的正面也被壓靠于所述參照壁。
[0010]根據(jù)在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發(fā)現(xiàn)的特征,形成斜坡的裝置由兩個斜坡構(gòu)成,所述斜坡從支撐件上在彼此相距一段橫向距離的位置突出,并且同時遮蔽件具有配備兩個凸出部的板的形式,所述凸出部沿與遮蔽件的正面相反的方向延伸,每個凸出部適于與所述斜坡之一配合。
[0011]這些斜坡可包括從斜面突出的端壁,該端壁用作所述遮蔽件的凸出部的止動部。
[0012]支撐件包括肋,該肋在兩個斜坡之間橫向地突出并且遮蔽件設置在該肋上,以阻止光束從遮蔽件與支撐件之間通過。
[0013]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特征,遮蔽件包括反射面,反射面背向支撐件的作用表面。光束可能因此被遮蔽件的該面全反射。在與該反射面相對的面上形成折疊線。
[0014]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有利特征,支撐件的參照壁用作遮蔽件和收集器的公共的參照點。
[0015]于是,所述模塊可以以互補的方式包括用于迫使收集器抵靠著支撐件的參照壁軸向地移動的第二推壓裝置。第二推壓裝置可由與收集器相互依賴的突起構(gòu)成并且能夠作為響應通過逆著力抵靠著支撐件的壁變形,所述力或所述變形將產(chǎn)生收集器沿參照壁的方向相對于所述壁的位移。該突起的尺寸被設定成不在收集器的組裝過程中產(chǎn)生收集器的過量的變形。
[0016]照明模塊還可包括用于相對于支撐件弓丨導收集器的裝置。
[0017]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特征,遮蔽件具有軸向位置。支撐件的作用表面被布置成當遮蔽件被壓靠著作用表面時遮蔽件被布置在穿過兩個焦點的焦平面中。
[0018]根據(jù)變形,光學元件可以是聚光透鏡或互補反射器,例如拋物線形式,用于延伸光反射。
[0019]本發(fā)明還試圖保護一種組裝照明模塊的方法。在該方法中,光源首先被固定在支撐件的作用表面上;接下來一方面通過將遮蔽件的正面定位成抵靠參照壁、另一方面通過將遮蔽件的相對的部分置于形成斜坡的裝置上,從而將遮蔽件放置在作用表面上,其中斜坡從支撐件突出。因此遮蔽件相對于作用表面傾斜。隨后,通過一方面用于收集器相對于支撐件的橫向引導的互補的引導裝置和另一方面用于推壓收集器抵靠支撐件的參照壁的第二推壓裝置的協(xié)作,將收集器連接到支撐件的作用表面。通過這種方式,通過收集器,遮蔽件被變形,使得阻擋部分在收集器的內(nèi)部肋的作用下壓靠著作用表面,并且致動部分壓靠著形成斜坡的裝置。其上設置有致動部分的傾斜的形式的形成斜坡的裝置產(chǎn)生遮蔽件抵靠參照壁的推壓。因此保留當收集器鄰接時將收集器螺紋連接到支撐件,從而在收集器的內(nèi)部肋和支撐件的作用表面之間限定所述遮蔽件。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通過參照附圖閱讀下面的描述,本發(fā)明的特征的優(yōu)點將顯現(xiàn),其中:[0021]圖1示意性地描繪了照明模塊,其中尤其可以看出發(fā)光二極管和由該二極管發(fā)出的光束被收集器、遮蔽件和聚光透鏡相繼地反射;
[0022]圖1a示出了圖1的照明模塊的細節(jié),以描繪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照明模塊中的光束的反
射原理;
[0023]圖2描繪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遮蔽件;
[0024]圖3描繪了照明模塊的組裝的第一步驟,其中遮蔽件被設置在支撐件上;
[0025]圖4是從側(cè)面看去的圖3的細節(jié)視圖;
[0026]圖5是與圖3類似的透視圖,描繪了照明模塊組裝的第二步驟,其中收集器通過被放置在遮蔽件上而被連接至支撐件;和
[0027]圖6是與圖4類似的視圖,其中通過將收集器抵靠著支撐件組裝而將遮蔽件最后放置在適當?shù)奈恢谩?br>
【具體實施方式】
[0028]圖1中示出了照明模塊。根據(jù)本發(fā)明,該照明模塊包括:與發(fā)出光束6的光源4鄰接的支撐件2,用于將在模塊中反射的光擴散到模塊的外部的光學元件8,和用于在光學元件的方向上反射光束的橢圓形收集器10,以及沿光束的路徑設置的遮蔽件12,從而光束被切斷并且從模塊中發(fā)出的光滿足立法機關制定的涉及特定的駕駛條件的標準,這些部件的實施例將在下文中詳細描述,尤其是以圖2至6為基礎,并且在光束軌跡上起作用的該照明模塊的部件也已經(jīng)被顯示在圖1a中。
[0029]尤其在圖1中可以看到并且在圖5中可以部分地看到的收集器是橢圓形的。它具有兩個焦點14和16、光軸18、和基本橢圓形的反射表面20。
[0030]基本橢圓形的表面被形成為基本旋轉(zhuǎn)對稱部分的角扇區(qū)的形式并且在位于軸向平面上方的半個空間內(nèi)延伸,所述軸向平面垂直于附圖的平面并且包含光軸。然而,可以注意到,該表面可能不是完美的橢圓形并且可能具有多個特定的輪廓,以使由該模塊產(chǎn)生的光束的光度分布優(yōu)化。這暗示著收集器并不是完美地旋轉(zhuǎn)對稱的。
[0031]光源被布置成靠近收集器的第一焦點。有利地,光源是發(fā)光二極管,該發(fā)光二極管朝向基本橢圓形表面的內(nèi)反射面發(fā)射其照明能量的大部分。
[0032]光學元件具有基本上與橢圓形收集器的第二焦點合并的焦點,這種布置能夠使由光源發(fā)出的并且穿過收集器的第二焦點的大部分光線被光學元件依照對應于其光軸的照明方向反射。
[0033]應當理解,這些附圖描繪了特定的實施例,其中,在此,用于擴散從該模塊發(fā)出的光束的光學元件是聚光透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背景的前提下,其他光學元件也可以提供,例如,設置在第二焦點處的拋物面反射器,如專利申請FR2966221中所描述的那樣。
[0034]遮蔽件被設置在收集器和光學元件之間,并且包括至少一個上反射面22和被稱之為明暗截止邊緣的前端邊緣24。明暗截止邊緣被布置成靠近收集器的第二焦點。
[0035]照明模塊的工作原理如下:由于光源被布置在收集器的第一焦點處,因此光源發(fā)出的大部分光線(在圖1a中由實線表示)在被收集器的內(nèi)表面反射之后,朝向第二焦點或第二焦點附近返回。它們隨后穿過透鏡(或被互補反射器反射)并沿基本平行于光軸的方向從照明模塊發(fā)出。[0036]然而,如果二極管的使用能夠會聚光發(fā)射,則光源周邊處的光線可以被發(fā)出。于是,某些光線(例如圖1a中可見的光線Rl)在被收集器的內(nèi)表面反射之后可能超出明暗截止線。遮蔽件的作用是限制超出明暗截止點的這些光線的數(shù)量。因此,一些周邊光線(例如圖1a中可見的光線R2)在被收集器的內(nèi)表面反射之后,也可能在穿過光學元件之前會被遮蔽件的反射表面反射。光線R2因此在照明光束中的明暗截止線下方被發(fā)出。如果沒有光線R2在遮蔽件上的反射,則光線R2將不能被利用。
[0037]用于形成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照明模塊的元件,其中光源、收集器和遮蔽件被組裝在支撐件上,現(xiàn)在將詳細地進行描述。
[0038]支撐件包括基本平面的作用表面26和后壁28,后壁28在作用表面的后端從所述作用表面垂直地延伸。
[0039]后壁帶有肋30,肋30從所述壁突出。如下文所述,該肋與收集器中的槽配合,以形成引導和定位裝置。
[0040]支撐件還包括參照壁32,該參照壁32垂直地延長作用表面的與所述后壁相對置的前端以及形成斜坡34的裝置。參照壁在其中部被中斷,以與作用表面平齊。
[0041]形成斜坡的裝置,在所描繪的實施例中包括兩個斜坡36,每個斜坡36相對于作用表面的法線傾斜,以朝向參照壁定向。兩個斜坡彼此橫向地間隔,并且肋38 (圖5中可見)在兩個斜坡之間從作用表面橫向地突出。斜坡的邊界由豎直的壁40界定。
[0042]平面的作用表面接收光源,光源例如由一個或更多個發(fā)光二極管形成。如圖3所示,三個二極管被布置成用支撐板42抵靠作用表面,支撐板42還承載著用于向這些二極管供電的裝置并且支撐板與作用表面形成整體。二極管被布置以定位在橢圓形收集器的第一焦點的焦點區(qū)域中。
[0043]遮蔽件沿光束的路徑組裝在支撐件的作用表面上。
[0044]如圖2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遮蔽件具有矩形板的形式。遮蔽件44的正面包括在推壓裝置的推動作用下與參照壁形成接觸的支承區(qū)46,還包括攜帶明暗截止邊緣的分離區(qū)。該明暗截止邊緣被布置成靠近橢圓形收集器的第二焦點,以形成光束的明暗截止點,這在前文中已經(jīng)描述過了。
[0045]這里,遮蔽件形成有反射面。它是從鋁片中裁剪出的并且在其后表面上具有兩個凹口,每個凹口被形成在距離它們相應的側(cè)表面的相同的距離處,以形成兩個凸出部48。橫向折疊線50被橫向地形成在遮蔽件中的這些凸出部的基部處。該折疊線被形成在與反射面相對的面上。
[0046]遮蔽件因此具有板的形式,該板配有在與其正面相對的方向上從遮蔽件延伸的兩個凸出部,每個凸出部與其中一個斜坡協(xié)作,其中所述斜坡與支撐件整體地形成。
[0047]從功能上看,應當理解,遮蔽件一方面具有基本上平面的光束阻擋部分52,用于壓靠著支撐件的作用表面并用于反射光束,另一方面,遮蔽件具有由所述兩個凸出部形成的致動部分54,凸出部與形成斜坡的裝置配合并經(jīng)由橫向的折疊線相對于所述阻擋部分鉸接。
[0048]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具有折疊線的情況下,致動部分可具有不同的形式。在不具有相對于阻擋部分鉸接的致動部分的情況下,向遮蔽件施力以將其壓靠參照壁、從而偏置部件基本為縱向的彈性偏置裝置也是可行的。[0049]在所描繪的例子中,致動部分置于形成斜坡的裝置上,所述裝置與支撐件形成整體。這些形成斜坡的裝置的傾角促進遮蔽件沿支撐件的作用表面朝向參照壁的滑動。
[0050]通過舉例的方式,在平行于參照壁并垂直于作用表面的平面與用于限定形成斜坡的裝置的傾角的平面之間可以提供30°的角度。
[0051]支撐件的作用表面被布置成使得當遮蔽件被壓靠所述作用表面時,該遮蔽件被設置在穿過兩個焦點的焦平面中。
[0052]如圖1中所示,收集器被連接到支撐件。其作用是確保光束的反射、實現(xiàn)光學元件的固定、和有助于遮蔽件相對于支撐件鎖定于適當位置。
[0053]這里的收集器包括內(nèi)部的肋56,該肋56基本延伸過收集器的整個高度,以定位成靠近作用表面,從而當收集器被連接到支撐件時捕獲或限定遮蔽件。
[0054]收集器還包括引導裝置,引導裝置采用與形成在支撐件上的互補形狀配合的形式。因此,可以提供被插入到支撐件中的分度孔58中的引導凸耳(Iug)(為改善組件的整體觀感而未在附圖中顯示),或者可以另外設置形成在收集器的背面上的槽60,所述槽面對著支撐件的后壁并與包括所述后壁的肋相配合。這些引導裝置確保收集器相對于支撐件的橫向引導和軸向引導。
[0055]收集器還包括設置在其后表面上并遠離收集器的前端的突起62。這些突起和它們所抵靠的壁形成第二推壓裝置,用于迫使收集器抵靠著支撐件的參照壁軸向移動。
[0056]現(xiàn)在將描述已經(jīng)提及的用于組裝照明模塊的方法。根據(jù)本發(fā)明,支撐件的參照壁用作與遮蔽件以及收集器共有的參照點。斜坡形成用于將遮蔽件壓靠支撐件的作用表面的、將遮蔽件的包括明暗截止邊緣的正面推靠于所述參照壁的裝置的一部分。
[0057]在第一步驟中,光源被固定在支撐件的作用表面上。遮蔽件還通過將遮蔽件的正面抵靠著參照壁并將遮蔽件的相對的部分放置在形成從支撐件突出的斜坡的裝置上而放置在作用表面上。在沒有遮蔽件的限制的情況下,這保持其平面形式,從而相對于作用表面傾斜。遮蔽件被保持在該初始位置,這在側(cè)面上通過凹口和凸出部與斜坡的配合,在縱向上通過凸出部的自由端在一側(cè)上鄰接抵靠斜坡的壁,以及通過遮蔽件的作用邊緣抵靠與支撐件整體地形成的參照壁的鄰接來實現(xiàn)。
[0058]收集器通過使該收集器與支撐件的互補的引導裝置(等同于用于收集器的橫向引導和用于軸向引導)的配合而連接到支撐件的作用表面上。收集器的引導凸耳插入支撐件的分度孔,并且收集器的背面沿支撐件的后壁下降。
[0059]遮蔽件通過收集器的垂直于支撐件的作用表面的移動而變形,從而遮蔽件的第一部分(稱為阻擋部分)通過收集器的內(nèi)部肋壓靠作用表面,而遮蔽件的第二部分(稱為致動部分)保持壓靠形成斜坡的裝置。通過將收集器壓在支撐件上,內(nèi)部肋支承在遮蔽件上并且將它壓靠著支撐件。遮蔽件被定位成使它的折疊線面對支撐件,將遮蔽件壓靠著支撐件迫使遮蔽件在所述線處折疊,凸出部保持與斜坡的鄰接,而遮蔽件現(xiàn)在自身被保持平坦,被壓在支撐件與收集器的加強肋之間。
[0060]在遮蔽件的這種定位過程中,斜坡的斜度驅(qū)使凸出部沿支撐件的作用表面的方向向下滑動,并且這產(chǎn)生遮蔽件抵靠著支撐件的參照壁的位移。因此,它確保位于凸出部的相對的端部處的遮蔽件的明暗截止邊緣被正確地定位成抵靠所述參照壁。通過第二部分在收集器的位移的作用下抵靠形成斜坡的裝置的滑動,遮蔽件因此壓靠著參照壁。[0061]注意,在遮蔽件的該被推壓的位置,所述遮蔽件設置在肋上,以防止光束在遮蔽件與支撐件之間通過。
[0062]支撐件的參照壁還被用于固定收集器的位置。從這一方面來說,收集器包括用于與支撐件的被設置成與參照壁平行的一個壁相配合的柔性元件。
[0063]與收集器的相互依賴的突起可作為響應通過逆著力而抵靠支撐件的壁變形,所述力或所述變形將產(chǎn)生收集器沿參照壁的方向逆著所述壁的位移。
[0064]最后,當收集器通過將遮蔽件限定在收集器的內(nèi)部肋與支撐件的作用表面之間而鄰接遮蔽件時,收集器被螺紋連接到支撐件。其因此確保當收集器剛被組裝在支撐件上時遮蔽件不會移動。
[0065]通過閱讀前文,可以清楚地知道本發(fā)明能夠有效地實現(xiàn)其目的,這里就不需要再完全重復一遍了。明暗截止邊緣相對于收集器的位置被保證以使得前文提到的現(xiàn)有技術(shù)結(jié)構(gòu)中的定位游隙被消除。明暗截止邊緣被正確地放置在透鏡的焦平面中,并且由照明模塊中的發(fā)光二極管發(fā)出的光束可以被正確地截止。
[0066]有利地,照明模塊的不同的元件被正確地組裝,而不存在游隙,部件被自然地壓在參照表面上。不需要在遮蔽件上制造定位孔,從而所述遮蔽件需要簡化的制造過程。帶有明暗截止邊緣的遮蔽件的面被用于將部件固定在適當位置,只有部件的線性度是分散的來源。
[0067]最后,參照壁被用于定位遮蔽件和收集器,遮蔽件相對于該收集器的位置獨立于支撐件的制造游隙。
[0068]然而,本發(fā)明不僅限于與參照圖1-6清楚地描述的實施例相一致的裝置,也不僅限于確定的應用。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范圍的情況下,該裝置可以被應用于例如機動車輛,等同地應用于信號裝置及照明裝置,以及可應用于內(nèi)部的或外部的照明裝置。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照明模塊,包括橢圓形收集器(10),該收集器用于沿光學元件(8)的方向反射從靠近所述收集器的第一焦點(14)布置的光源(4)發(fā)出的光束(6),并且所述照明模塊還包括遮蔽件(12),該遮蔽件(12)沿所述光束的路徑組裝并且該遮蔽件(12)的被稱為明暗截止邊緣(24)的邊緣被布置成靠近所述收集器的第二焦點(16),以在所述光束中形成明暗截止線, 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收集器和屏蔽件被組裝在支撐件(2)的作用表面(26)上,所述支撐件包括從所述作用表面突出的參照壁(32)以及用于抵靠支撐件的所述作用表面推壓遮蔽件的推壓裝置,所述推壓裝置用于抵靠所述參照壁(32 )推動包括所述明暗截止邊緣的所述遮蔽件的正面(44)。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 所述的照明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件的正面(44)包括在推壓裝置的推動作用下與參照壁(32)形成接觸的支承區(qū)(46)并且還包括承載所述明暗截止邊緣(24)的分離區(qū)。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模塊,其特征在于,遮蔽件(12)具有基本上平面的光束阻擋部分(52)和放置在形成斜坡(34)的裝置上的致動部分(54),所述光束阻擋部分(52)適于通過收集器的內(nèi)部肋(56)壓靠支撐件的作用表面(26),所述形成斜坡的裝置與支撐件相互依賴并促進遮蔽件沿支撐件的作用表面朝向參照壁(32)的滑動。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模塊,其特征在于,致動部分(54)通過形成在遮蔽件(12)的表面上的橫向的折疊線(50)而相對于光束阻擋部分(52)鉸接。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或4所述的照明模塊,其特征在于,形成斜坡(34)的裝置相對于作用表面(26)的法線傾斜并被朝向參照壁(32)定向。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照明模塊,其特征在于,形成支撐件的斜坡的裝置包括兩個斜坡(36),并且遮蔽件(12)具有配備兩個凸出部(48)的板的形式,所述凸出部形成所述致動部分并且沿與遮蔽件的正面(44)相反的方向延伸遮蔽件,每個凸出部適于與所述斜坡之一配合。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36)包括直立的壁(40),該直立的壁用作所述遮蔽件(12)的凸出部(48)的止動部。
8.根據(jù)任一前述權(quán)利要求所述的照明模塊,其特征在于,支撐件(2)包括肋(38),該肋在兩個斜坡(36)之間橫向地突出并且遮蔽件(12)置于該肋上,以阻止光束從遮蔽件與支撐件之間通過。
9.根據(jù)任一前述權(quán)利要求所述的照明模塊,其特征在于,遮蔽件(12)包括反射面(22),所述折疊線(50)形成在該反射面上,所述反射面背向支撐件的作用表面(26)。
10.根據(jù)任一前述權(quán)利要求所述的照明模塊,其特征在于,支撐件(2)的參照壁(32)用作遮蔽件(12 )和收集器(10 )的公共的參照物。
11.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模塊,其特征在于,該照明模塊包括第二推壓裝置,該第二推壓裝置用于迫使收集器(10 )抵靠著支撐件(2 )的參照壁(32 )軸向移位。
1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照明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壓裝置由與收集器(10)相互依賴的突起(62)構(gòu)成并且能夠作為響應通過逆著力而抵靠支撐件的壁(28)變形,所述力產(chǎn)生收集器沿參照壁(32)的方向相對于所述壁的位移。
13.根據(jù)任一前述權(quán)利要求所述的照明模塊,其特征在于,照明模塊包括用于相對于支撐件(2)引導收集器(10)的裝置。
14.根據(jù)任一前述權(quán)利要求所述的照明模塊,其特征在于,支撐件的所述作用表面(26)被布置成使得當遮蔽件(12)被壓靠著所述作用表面時遮蔽件(12)被設置在穿過兩個焦點的焦平面中。
15.根據(jù)任一前述權(quán)利要求所述的照明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4)是發(fā)光二極管。
16.根據(jù)任一前述權(quán)利要求所述的照明模塊,其特征在于,光學元件(8)是聚光透鏡。
17.一種用于組裝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塊的方法,其中: -光源(4 )被固定在支撐件的作用表面(26 )上; -通過將遮蔽件(12)的正面定位成抵靠參照壁(32)并通過將遮蔽件的相對的部分放置在形成斜坡(34)的裝置上,從而將遮蔽件放置在作用表面上,其中斜坡(34)從支撐件(2)突出,從而遮蔽件相對于作用表面傾斜; -通過一方面用于收集器相對于支撐件的橫向引導的互補的引導裝置和另一方面用于推壓收集器抵靠支撐件的參照壁的第二推壓裝置的配合,將收集器(10)連接到支撐件的作用表面; -通過收集器垂直于支撐件的作用表面的位移使遮蔽件變形,使得遮蔽件(52)的被稱為阻擋部分的第一部分在收集器的內(nèi)部肋(56)的作用下壓靠著作用表面,并且遮蔽件(54)的被稱為致動部分的第二部分壓靠著形成斜坡的裝置; -屏蔽件通過在收集器的位移的作用下將第二部分抵靠著形成斜坡的裝置的滑動而壓靠著參照壁; -當收集器鄰接時,收集器被螺紋連接到支撐件,由此將所述屏蔽件限定在收集器的內(nèi)部肋和支撐件的作用表面之間。
18.一種用于機動車輛的內(nèi)部或外部的信號和/或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和/或照明裝置包括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項所述的照明模塊。
【文檔編號】F21W101/10GK103925540SQ201410017381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5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3年1月15日
【發(fā)明者】雷米·萊托邁林, 托馬斯·卡儂 申請人:法雷奧照明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