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音材料以及帶吸音材料的線束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本發(fā)明設(shè)及使用無紡布的吸音材料W及將吸音材料與線束一體化而成的帶吸音 材料的線束。
【背景技術(shù)】
[0002] 通常,對于汽車、住宅等的內(nèi)裝,為了提高室內(nèi)的安靜程度而設(shè)置有吸音材料(例 如,參照專利文獻1)。作為吸音材料,W往使用玻璃棉、巖棉、多孔質(zhì)陶瓷、屑棉等。然而,上 述吸音材料由于施工性、對人體的安全性、循環(huán)利用性、環(huán)境負(fù)擔(dān)等問題,近些年開始采用 無紡布。
[0003] 現(xiàn)有技術(shù)文獻
[0004] 專利文獻 陽0化]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3-216158號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
[0006] 發(fā)明要解決的課題
[0007] 在使用一片無紡布作為吸音材料的情況下,能夠提高特定的頻帶中的吸音性能。 然而,僅靠一片無紡布的話,存在無法發(fā)揮從低頻到高頻的較寬范圍的吸音性能的問題。
[0008] 本發(fā)明是為了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shù)的問題點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夠吸收從低 頻到高頻的較寬范圍頻率的聲音的吸音材料W及帶吸音材料的線束。
[0009] 用于解決課題的技術(shù)方案
[0010] 本發(fā)明的吸音材料的主旨在于,是基材片與單位面積重量比該基材片小的表皮材 料片層疊而成的層疊片,其中,所述基材片至少具有第一基材片和第二基材片,所述表皮材 料片配置在所述第一基材片和所述第二基材片之間。
[0011] 在所述吸音材料中,優(yōu)選所述基材片為無紡布。
[0012] 在所述吸音材料中,優(yōu)選所述表皮材料片為無紡布。
[0013] 在所述吸音材料中,優(yōu)選至少在所述層疊片的最外層表面具有與所述表皮材料片 不同的表皮材料片。
[0014] 在所述吸音材料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表皮材料片的單位面積重量處于10~100g/m2 的范圍內(nèi),所述基材片的單位面積重量處于100~600g/m2的范圍內(nèi)。
[0015] 本發(fā)明的帶吸音材料的線束的主旨在于是所述吸音材料與線束一體化而成的。
[0016] 在所述帶吸音材料的線束中,優(yōu)選在所述線束夾持在所述表皮材料片與所述基材 片之間的狀態(tài)下使所述吸音材料與所述線束一體化。
[0017] 發(fā)明效果
[0018] 本發(fā)明的吸音材料是基材片與單位面積重量比該基材片小的表皮材料片層疊而 成的層疊片,通過具有如下的結(jié)構(gòu),即所述基材片至少具有第一基材片和第二基材片且所 述表皮材料片配置在所述第一基材片和所述第二基材片之間,從而能夠吸收從低頻到高頻 的較寬范圍的頻率的聲音。
[0019] 而且,本發(fā)明的帶吸音材料的線束通過采用上述吸音材料與線束一體化而成的結(jié) 構(gòu),能夠省略在安裝線束之外還要單獨安裝能夠吸收從低頻到高頻的較寬范圍的頻率的聲 音的吸音材料的勞力和時間。
【附圖說明】
[0020] 圖1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吸音材料的一個例子的外觀立體圖。
[0021] 圖2是沿圖1中的A-A線的縱剖視圖。
[0022] 圖3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吸音材料的其他方式的剖視圖。
[0023] 圖4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帶吸音材料的線束的一個例子的外觀立體圖。
[0024] 圖5是示出將帶吸音材料的線束安裝于車體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 陽0巧]圖6(a)~(d)是示出比較例1~4的吸音材料的外觀立體圖。
[0026] 圖7是示出實施例1~2、比較例1~4的混響室法吸音率的測定結(jié)果的圖表。
[0027] 圖8是混響室法吸首率測定方法的說明圖。
[0028] 圖9是垂直入射吸音率測定方法的說明圖。
[0029] 圖10是示出實施例3~4、比較例5~6的混響室法吸音率的測定結(jié)果的圖表。
[0030]圖11 (a)、化)是消音性能測定方法的說明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1] W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xì)說明。圖1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吸音材 料的一個例子的外觀立體圖,圖2是沿圖1的A-A線的縱剖視圖。圖1和圖2所示的吸音 材料1構(gòu)成為層疊片,該層疊片是使用無紡布作為基材片,使用表皮材料作為表皮材料片, 并將多個無紡布層疊而成的無紡布層疊體的形態(tài)。
[0032] 在本發(fā)明中,表皮材料片和基材片除了上述無紡布W外,也可W采用樹脂片、樹脂 膜、玻璃棉、拉等。
[0033] 如圖1和圖2所示,吸音材料1具有表皮材料無紡布2和單位面積重量比該表皮 材料無紡布2大的基材無紡布3?;臒o紡布3使用第一基材無紡布(第一基材片)31和 第二基材無紡布(第二基材片)32運兩片無紡布。表皮材料無紡布2配置在第一基材無紡 布31和第二基材無紡布32之間。
[0034] 第一基材無紡布31或第二基材無紡布32等基材無紡布3形成為單位面積重量比 表皮材料無紡布2大。在圖1的方式的吸音材料中,第一基材無紡布31和第二基材無紡布 32采用了相同結(jié)構(gòu)的基材無紡布3。運樣,第一基材無紡布31和第二基材無紡布32的單 位面積重量可W是相同的,也可W是不同的。在第一基材無紡布31與第二基材無紡布32 的單位面積重量不同的情況下,單位面積重量較小的基材無紡布比表皮材料無紡布2的單 位面積重量大即可。
[0035] 表皮材料無紡布2和基材無紡布3的單位面積重量不同,因此吸收的聲音的吸收 和反射的特性也根據(jù)頻帶而不同。吸音材料1通過將兩片基材無紡布31、32與表皮材料無 紡布2組合,從而能夠吸收較寬范圍的頻帶的聲音。并且,通過在基材無紡布31、32之間配 置表皮材料無紡布2,能夠在高頻的頻帶獲得較好的吸音效果。
[0036] 構(gòu)成吸音材料的各無紡布可W單純地重合,通過熱烙接、粘接等進行一體化也都 是可W的。優(yōu)選的是熱烙接、針刺等。
[0037] 而且,各無紡布彼此可W無間隙地緊貼,或者也可W在各無紡布之間設(shè)置少量的 空間。
[0038] 圖3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吸音材料的其他例子的剖視圖。吸音材料1也可W構(gòu)成為, 在圖2所示的依次層疊第一基材無紡布31、表皮材料無紡布2 (第一表皮材料無紡布21)、 第二基材無紡布32而成的無紡布層疊體的最外層表面,如圖3所示地還具有與所述第一表 皮材料無紡布21不同的表皮材料無紡布(第二表皮材料無紡布22)。
[0039] 關(guān)于在無紡布層疊體的最外層表面所具有的表皮材料無紡布2,可W如圖3所示 地僅設(shè)置在吸音材料1的最外層表面的一方的面,另外雖然沒有特別進行圖示,也可W設(shè) 置在吸音材料的最外層表面的一方的面和另一方的面,而在吸音材料1的兩個表面都具有 表皮材料無紡布2。
[0040] 在僅在無紡布層疊體的最外層表面的一面設(shè)置第二表皮材料無紡布21的情況 下,如圖3所示,可W在第一基材無紡布31的表面設(shè)置第二表皮材料無紡布22,另外雖然沒 有特別進行圖示,也可W在第二基材無紡布32側(cè)的表面設(shè)置所述第二表皮材料無紡布22。
[0041] 如圖3所示,在構(gòu)成為在無紡布層疊體的最外層表面具有第二表皮材料無紡布22 的情況下,在低頻帶具有較高的吸音效果。 陽042] 優(yōu)選的是,表皮材料無紡布2的單位面積重量處于10~lOOg/m2的范圍內(nèi)。當(dāng)表 皮材料無紡布2的單位面積重量變得過大時,存在變得與通常的吸音材料的吸音作用相同 而難W獲得表皮材料的效果的可能性。當(dāng)表皮材料無紡布2的單位面積重量變得過小時, 存在無法充分發(fā)揮表皮材料的吸音效果的可能性。
[0043] 優(yōu)選的是,表皮材料無紡布2的厚度處于0. 1~3mm的范圍內(nèi)。當(dāng)表皮材料無紡 布2的厚度變得過厚時,存在變得與通常的吸音材料的吸音作用相同而難W獲得表皮材料 無紡布2的效果的可能性。當(dāng)表皮材料無紡布2的厚度變得過薄時,存在無法充分發(fā)揮表 皮材料無紡布2的吸音效果的可能性。
[0044] 優(yōu)選的是,表皮材料無紡布2所采用的纖維的纖維徑處于1~50ym的范圍內(nèi)。當(dāng) 纖維徑變得過細(xì)時,存在雖然吸音性能較高但材料變脆的可能性。而且,當(dāng)纖維徑變得過粗 時,存在無法發(fā)揮表皮材料無紡布2的吸音效果的可能性。
[0045] 表皮材料無紡布2所采用的纖維的形狀可W使用忍銷型、圓筒型、中空型、并列 型、與通常的纖維的形狀不同的異形剖面纖維。表皮材料無紡布2所采用的纖維可W是短 纖維,也可W是長纖維。
[0046] 作為表皮材料無紡布2的纖維的原料,可W列舉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醋、聚對 苯二甲酸下二醇醋等聚醋、聚締控、尼龍、聚酷胺、聚氯乙締、人造纖維、丙締、丙締臘、植物 纖維、洋麻纖維、玻璃等。
[0047]表皮材料無紡布2可W使用通過針刺、紡粘、水刺(spunlacing)、烙噴等制作的 無紡布。
[0048] 優(yōu)選的是,基材無紡布3的單位面積重量處于100~600g/m2的范圍內(nèi)。存在著 如下的趨勢:當(dāng)基材無紡布3的單位面積重量增大時全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