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背光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背光模組以及一種應用所述背光模組的液晶顯示器。
【背景技術】
[0002]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體積小、功耗小、無福射等特點,在屏幕尺寸和顯示質量方面都取得了很大進步,無論是手機、電腦顯示器還是電視機方面都快速成為了市場主流產品。
[0003]現(xiàn)有市場上的液晶顯示器大部分為背光型液晶顯示器,其包括液晶顯示面板以及背光模組。由于液晶顯示面板本身是不發(fā)光的,因此需要借由背光模組提供的光源來正常顯示影像。
[0004]現(xiàn)有液晶顯示器的畫面顯示通常為整屏顯示,也即整個背光模組的出光面同時提供光線。當液晶顯示器應用在手機或電腦等顯示裝置中時,如果需要看某些訊息,則需要同時點亮整個屏幕才能顯示。此時,整個背光模組的發(fā)光增加了顯示裝置的功耗,導致了顯示裝置的電池的續(xù)航時間大大減少。同時,頻繁的充放電也會導致整機電池的壽命減少,加快了對顯示裝置的損壞速度。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可實現(xiàn)分區(qū)顯示的背光模組以及應用所述背光模組的液晶顯示器。
[0006]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實施方式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7]—方面,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包括:
[0008]導光板,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以及光傳播導軌,所述入光面包括相鄰的第一入光區(qū)和第二入光區(qū),所述光傳播導軌自所述第一入光區(qū)延伸至所述導光板內部,用以圍設出光傳播通道,所述光傳播導軌開設有朝向所述出光面的缺口;
[0009]燈條,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正對所述第一入光區(qū),以使所述第一光源的光線進入所述光傳播通道,并經過所述光傳播導軌反射后,依次從所述缺口和所述出光面射出,所述第二光源正對所述第二入光區(qū),以使所述第二光源的光線進入所述導光板后從所述出光面射出;及
[0010]控制電路,所述控制電路電性連接所述第一光源與所述第二光源,用以控制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的開關狀態(tài)。
[0011]其中,所述光傳播導軌朝向所述光傳播通道的一側上設置有反射片或反射涂層,用以反射所述光傳播通道內的光線。
[0012]其中,所述光傳播通道內填充有空氣或導光材料。
[0013]其中,所述光傳播通道內填充導光材料,所述光傳播導軌朝向所述光傳播通道的一側上設置有空氣層,所述空氣層用以全反射所述光傳播通道內的光線。
[0014]其中,所述光傳播導軌的橫截面形狀為“U”形、或“V”形、或半圓形、或槽型。
[0015]其中,所述第一入光區(qū)設置有導光結構,用以促使光線射向所述光傳播導軌。
[0016]其中,所述第一入光區(qū)與所述第二入光區(qū)之間形成小于120°的角度。
[0017]其中,所述第一光源的出射面平行于所述第一入光區(qū)設置,用以使增加所述第一光源的光線進入所述第一入光區(qū)的比例。
[0018]其中,所述第一光源包括至少一個第一子光源,所述第二光源包括至少兩個第二子光源,所述第一子光源的封裝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子光源的封裝尺寸,使得所述第一入光區(qū)的光照強度小于所述第二入光區(qū)的光照強度。
[0019]另一方面,還提供一種液晶顯示器,包括如上任一項所述的背光模組。
[0020]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組能夠通過控制電路靈活控制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各自的亮暗狀態(tài),并且所述第一光源的光線進入所述光傳播通道,并經過所述光傳播導軌反射后,依次從所述缺口和所述出光面射出(定義此時的出光區(qū)域為第一出光區(qū)),所述第二光源的光線進入所述導光板后從所述出光面射出(定義此時的出光區(qū)域為第二出光區(qū)),因此所述導光板的出光面可以實現(xiàn)分區(qū)出光,所述導光板可以選擇由所述第一出光區(qū)和/或所述第二出光區(qū)進行出光。由于所述導光板可以實現(xiàn)分區(qū)出光,因此所述背光模組可以依據(jù)具體的需求選擇不同的出光模式,所述背光模組能夠選擇部分出光模式或者全部出光模式,使得所述背光模組的應用更為靈活并且能夠降低能耗,進而增加了所述背光模組的使用壽命。
[0022]同時,本實施例所述背光模組由于設置了所述光傳播導軌,所述光傳播導軌圍設出所述光傳播通道,所述光傳播導軌開設有朝向所述出光面的缺口,使得進入所述第一入光區(qū)的大部分光線能夠在所述光傳播通道內傳播,而后經過所述光傳播導軌的所述缺口自所述第一出光區(qū)射出。也即,進入所述第一入光區(qū)的大部分光線可以沿預定方向(所述光傳播導軌的延伸方向)傳播,降低了光線逃逸的比例,增加了所述光傳播導軌經過區(qū)域的光照強度,也即提高了所述第一出光區(qū)的出光亮度。
【附圖說明】
[0023]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如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4]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背光模組的導光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3是圖2中A處結構的放大示意圖。
[0027]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背光模組的另一種導光板的部分結構的示意圖。
[0028]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背光模組的再一種導光板的部分結構的示意圖。
[0029]圖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7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背光模組的導光板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8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液晶顯示器的液晶顯示面板的顯示區(qū)域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2]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0033]請一并參閱I至圖3,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背光模組100,包括導光板1、燈條2以及控制電路3。其中,所述導光板I包括入光面11和出光面12以及光傳播導軌13,所述入光面11包括相鄰的第一入光區(qū)111和第二入光區(qū)112,所述光傳播導軌13自所述第一入光區(qū)111延伸至所述導光板I內部,所述光傳播導軌13圍設出光傳播通道130,所述光傳播導軌13開設有朝向所述出光面12的缺口 131。所述燈條2包括第一光源21和第二光源22,所述第一光源21正對所述第一入光區(qū)111,以使所述第一光源21的光線進入所述光傳播通道130,并經過所述光傳播導軌13反射后,依次從所述缺口 131和所述出光面12射出,所述第二光源22正對所述第二入光區(qū)112,以使所述第二光源22的光線進入所述導光板I后從所述出光面12射出。所述控制電路3電性連接所述第一光源21與所述第二光源22,用以控制所述第一光源21和所述第二光源22的開關狀態(tài)。
[0034]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組100能夠通過控制電路3靈活控制所述第一光源21和所述第二光源22各自的亮暗狀態(tài)(也即通電或者斷電狀態(tài)),并且所述第一光源21的光線進入所述光傳播通道130,并經過所述光傳播導軌13反射后,依次從所述缺口 131和所述出光面12射出(定義此時的出光區(qū)域為第一出光區(qū)121),所述第二光源22的光線進入所述導光板I后從所述出光面12射出(定義此時的出光區(qū)域為第二出光區(qū)122),因此所述導光板I的出光面12可以實現(xiàn)分區(qū)出光,所述導光板I可以選擇由所述第一出光區(qū)121和/或所述第二出光區(qū)122進行出光。由于所述導光板I可以實現(xiàn)分區(qū)出光,因此所述背光模組100可以依據(jù)具體的需求選擇不同的出光模式,所述背光模組100能夠選擇部分出光模式或者全部出光模式,使得所述背光模組100的應用更為靈活并且能夠降低能耗,進而增加了所述背光模組100的使用壽命。
[0035]同時,本實施例所述背光模組100由于設置了所述光傳播導軌13,所述光傳播導軌13圍設出所述光傳播通道130,所述光傳播導軌13開設有朝向所述出光面12的缺口 131,使得進入所述第一入光區(qū)111的大部分光線能夠在所述光傳播通道130內傳播,而后經過所述光傳播導軌13的所述缺口 131自所述第一出光區(qū)121射出。也即,進入所述第一入光區(qū)111的大部分光線可以沿預定方向(所述光傳播導軌13的延伸方向)傳播,降低了光線逃逸的比例,增加了所述光傳播導軌13經過區(qū)域的光照強度,也即提高了所述第一出光區(qū)121的出光亮度。
[0036]應當理解的是,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光傳播導軌13的延伸方向、延伸長度以及延伸形狀均可以依據(jù)具體需求進行靈活設計。優(yōu)選的,可以依據(jù)應用所述背光模組100的液晶顯示器的需求,首先進行所述第一出光區(qū)121的形狀與位置的設計,而后依據(jù)所述第一出光區(qū)121的形狀與位置進行所述光傳播導軌13的設計,使得所述光傳播導軌13的所述缺口 131正對所述第一出光區(qū)121。
[0037]可以理解的,所述缺口 131可以是連續(xù)的缺口,也可以包括多個間隔設置的子缺口。當所述缺口 131包括多個間隔的子缺口時,彼此相鄰的子缺口之間的光傳播導軌13同樣可反射所述光傳播通道130內的光線,使得所述光線能夠傳播得更遠。
[0038]進一步地,請一并參閱圖2和圖3,所述光傳播導軌13包括反射片或反射涂層132,所述反射片或所述反射涂層132設置在所述光傳播導軌13朝向所述光傳播通道130的一側,用以反射所述光傳播通道130內的光線,使得所述光傳播通道130內的光線能夠順利地沿所述光傳播導軌13的延伸方向傳播。
[0039]作為一種可選實施例,所述光傳播導軌13還包括有導軌本體133,所述導軌本體133朝向所述光傳播通道130的表面上貼附有反射片或者涂覆有反射涂層132,用以反射所述光傳播通道130內的光線。
[0040]作為另一種可選實施例,可以直接在所述導光板I內部設置至少一個反射片,所有的反射片共同構成所述光傳播導軌13,用以反射所述光傳播通道130內的光線(在本實施例中,不另外設置如上實施中所述的導軌本體)。可以理解的,所述至少一個反射片,可以是連續(xù)的一體的反射片,也可以是包括有多個反射片。所述多個反射片之間,可以依據(jù)具體需求,布置成連接設置或者間隔設置。當然,當所述多個反射片之間間隔設置時,間隔很小。
[0041]進一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