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智能化VR全景拍攝機,屬于拍攝機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tǒng)的全景拍攝機一般僅在機器的周向上設置一圈相機,導致在拍攝時,位于拍攝機上下方的景象不能被完全獲取,從而后期制作出的視頻缺乏足夠的立體感。而且,周向上的相機一般呈等角度圓周式排列,這種排布方式會導致相機的數(shù)量以及相機之間的角度不合理,從而增加后續(xù)的圖像處理難度,不能得到較好的3D效果。
現(xiàn)有技術公開申請?zhí)枮椋?01620311591.9的一種VR全景拍攝機。該VR全景拍攝機包括架體及相機。架體包括安裝框及設于安裝框兩端的頂蓋板及尾座。安裝框為由八個相互連接的矩形板形成的正八邊體結構,每一矩形板上分布有兩個平行間隔排布的相機,頂蓋板及尾座上均分布有相機。該VR全景拍攝機排布相機的方式,能得到完全無死角的全景拍攝圖像,而且拍攝的畫面在經(jīng)過后續(xù)的處理后,可以呈現(xiàn)出完美震撼的立體影像。但是該產(chǎn)品在支撐框架四周沒有麥克風,不能全方位拍攝也不能全方位收集聲音,不實用。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智能化VR全景拍攝機,其結構包括一號攝像機、二號攝像機、三號攝像機、支撐框架、孔洞,所述一號攝像機設于二號攝像機上方,所述二號攝像機設于三號攝像機側邊,所述三號攝像機設于支撐框架內(nèi)部,所述支撐框架與孔洞固定連接,所述一號攝像機設有電池存放處、鏡頭、鏡頭連接桿、充電口、內(nèi)存卡存放處,所述電池存放處設有一號攝像機左側,所述鏡頭設于充電口上方,所述鏡頭連接桿與鏡頭固定連接,所述充電口設于鏡頭連接桿下方,所述內(nèi)存卡存放處設于充電口左側。
進一步地,所述孔洞設有麥克風。
進一步地,所述麥克風設于孔洞內(nèi)部。
進一步地,所述麥克風與支撐框架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二號攝像機設于支撐框架內(nèi)部。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框架是由耐高溫材質做成。
進一步地,所述麥克風設于一號攝像機周邊。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智能化VR全景拍攝機,在支撐框架四周設有麥克風,不僅可以全方位拍攝還可以全方位收集聲音,方便好用。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yōu)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智能化VR全景拍攝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麥克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一號攝像機-1、二號攝像機-2、三號攝像機-3、支撐框架-4、孔洞-5、電池存放處-10、鏡頭-11、鏡頭連接桿-12、充電口-13、內(nèi)存卡存放處-14、麥克風-50。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xiàn)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智能化VR全景拍攝機技術方案:其結構包括一號攝像機1、二號攝像機2、三號攝像機3、支撐框架4、孔洞5,所述一號攝像機1設于二號攝像機2上方,所述二號攝像機2設于三號攝像機3側邊,所述三號攝像機3設于支撐框架4內(nèi)部,所述支撐框架4與孔洞5固定連接,所述一號攝像機1設有電池存放處10、鏡頭11、鏡頭連接桿12、充電口13、內(nèi)存卡存放處14,所述電池存放處10設有一號攝像機1左側,所述鏡頭11設于充電口13上方,所述鏡頭連接桿12與鏡頭11固定連接,所述充電口13設于鏡頭連接桿12下方,所述內(nèi)存卡存放處14設于充電口13左側,所述孔洞5設有麥克風50,所述麥克風50設于孔洞5內(nèi)部,所述麥克風50與支撐框架4固定連接,所述二號攝像機2設于支撐框架4內(nèi)部。
在進行使用時,一號攝像機1、二號攝像機2、三號攝像機3同時打開可以全方位拍攝,支撐框架4四周的麥克風50可以同時收集大自然聲音。
例如:在野外裝有全景拍攝機,在抓拍野生動物的同時還可以收集到它們的聲音。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nèi)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nèi)。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jīng)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