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結(jié)構(gòu)化表面的光學基膜,尤其是一種復合增亮基膜。
背景技術(shù):
液晶顯示器(TFT-LCD)主要由液晶面板及背光模組所組成。一般來說,背光模組由光源、反射膜、導光板、光學模組組成,如圖1所示,傳統(tǒng)的光學模組主要包括兩張擴散片和兩張棱鏡片,從上到下依次設(shè)置為上擴散膜、上增亮膜、下增亮膜、下擴散片。擴散膜可將點光源或線光源轉(zhuǎn)化成均勻的面光源,而增亮膜能將原本發(fā)散的光線集中至軸向方向,從而提高液晶顯示器正視亮度。這種結(jié)構(gòu)的背光模組需要使用較多的光學膜片,成本較高,光源利用率也不佳,而且隨著液晶顯示器的輕薄化趨勢,需要將增亮和擴散的功能進行復合化。專利CN202649496 U公開了一種復合增亮膜,其可將上擴散膜和上增亮膜復合成一層,從而能夠減少一張擴散膜,降低了背光模組的厚度和成本。
由于復合增亮膜需要具有擴散作用,所以其具有擴散效果的光學結(jié)構(gòu)面需要較高的霧度,即添加的擴散粒子較多。在一些背光模組加工廠,為避免膜片污染和刮傷,需要在復合增亮膜的兩面覆上保護膜。然而霧面層表面有粒子凸起,一般的保護膜覆不上或者粘不牢,而粘性大的保護膜在后加工剝離時容易出現(xiàn)殘膠。
綜上,如何解決一般粘性的保護膜覆不上的問題,成為了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需要解決的課題。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中所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復合增亮基膜。
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
一種復合增亮基膜,包括透明支持體及涂布在支持體表面的防粘保護層,防粘保護層設(shè)有擴散粒子,所述防粘保護層厚度D1與擴散粒子平均粒徑D2的關(guān)系為0.5μm≤D2-D1≤1μm。
上述復合增亮基膜,所述透明支持體厚度為50μm~500μm。
上述復合增亮基膜,所述擴散粒子覆蓋面積占防粘保護層總面積的比例為20%~80%。
上述復合增亮基膜,所述防粘保護層厚度為1μm~10μm。
上述復合增亮基膜,所述粒徑大小在D2-0.2μm和D2﹢0.2μm之間的擴散粒子量占全部擴散粒子總量的比例大于等于90%。
上述復合增亮基膜,所述粒徑大小在D2-0.5μm和D2﹢0.5μm之間的擴散粒子量占全部擴散粒子總量的比例大于等于95%。
上述復合增亮基膜,所述粒徑大小在D2-1μm和D2﹢1μm之間的擴散粒子量占全部擴散粒子總量的比例大于等于99.5%。
本實用新型還要提供一種復合增亮膜,其技術(shù)方案為:
一種復合增亮膜,包括基膜和在其表面的增亮層,所述基膜為上述復合增亮基膜。
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控制防粘保護層厚度、擴散粒子粒徑以及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使保護膜能夠很好地貼合,不會出現(xiàn)殘膠現(xiàn)象,并且能夠提供擴散效果,可以遮蓋基材本身存在的不良弊病,能夠用于復合增亮膜。
附圖說明
圖1是傳統(tǒng)LCD背光模組的剖面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圖;
圖3是含有本實用新型基膜的復合增亮膜。
圖中各標號表示為,11:光源;12:反射膜;13:導光板;14:光學膜組;141:下擴散膜;144:上擴散膜;142:下增亮膜;143:上增亮膜;21:防粘保護層;22:透明支持體; 23:擴散粒子; 31:棱鏡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實施例1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復合增亮基膜,包括一個透明支持體23,該透明支持體為厚度50μm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在該透明支持體上涂覆一層防粘連層22,該防粘連層是由丙烯酸樹脂、光引發(fā)劑、助劑、稀釋劑、擴散粒子等混合制備的硬化涂布液涂布而成;該防粘保護層厚度D1為1μm,使用的擴散粒子為有機粒子PS,平均粒徑D2為1.5μm,擴散粒子的粒徑范圍為:粒徑為1.3~1.7μm的擴散粒子數(shù)量占比為90%,粒徑為1~2μm的擴散粒子數(shù)量占比為95%,粒徑為0.5~2.5μm的擴散粒子數(shù)量占比為99.5%。防粘保護層單位面積內(nèi)擴散粒子所占面積的比例范圍為80%,防粘連層的霧度為90%。
實施例2
使用透明PET基材的厚度為75μm,防粘保護層厚度D1為10μm。使用的擴散粒子為有機粒子PMMA,平均粒徑D2為9μm,擴散粒子的粒徑范圍為:粒徑為8.8~9.2μm的擴散粒子數(shù)量占比為92%,粒徑為8.5~9.5μm的擴散粒子數(shù)量占比為96%,粒徑為8~10μm的擴散粒子數(shù)量占比為99.9%。防粘保護層單位面積內(nèi)擴散粒子所占面積的比例范圍為26%,防粘連層的霧度為51.3%。
實施例3
使用透明PET基材的厚度為500μm,防粘保護層厚度D1為2.2μm,使用的擴散粒子為有機粒子PBMA,平均粒徑D2為3μm,擴散粒子的粒徑范圍為:粒徑為2.8~3.2μm的擴散粒子數(shù)量占比為91%,粒徑為2.5~3.5μm的擴散粒子數(shù)量占比為97%,粒徑為2~4μm的擴散粒子數(shù)量占比為99.8%。防粘保護層單位面積內(nèi)擴散粒子所占面積的比例范圍為40%,防粘連層的霧度為57.8%。
實施例4
使用透明PET基材的厚度為250μm,防粘保護層厚度D1為5.4μm,使用的擴散粒子為有機粒子PMMA,平均粒徑D2為6μm,擴散粒子的粒徑范圍為:粒徑為5.8~6.2μm的擴散粒子數(shù)量占比為93%,粒徑為5.5~6.5μm的擴散粒子數(shù)量占比為98%,粒徑為5~7μm的擴散粒子數(shù)量占比為99.7%。防粘保護層單位面積內(nèi)擴散粒子所占面積的比例范圍為20%,防粘連層的霧度為40%。
實施例5
使用透明PET基材的厚度為125μm,防粘保護層厚度D1為7.1μm,使用的擴散粒子為有機粒子PBMA,平均粒徑D2為8μm,擴散粒子的粒徑范圍為:粒徑為7.8~8.2μm的擴散粒子數(shù)量占比為91%,粒徑為7.5~8.5μm的擴散粒子數(shù)量占比為97%,粒徑為7~9μm的擴散粒子數(shù)量占比為99.8%。防粘保護層單位面積內(nèi)擴散粒子所占面積的比例范圍為60%,防粘連層的霧度為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