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顯示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顯示裝置。所述顯示裝置在背光模組發(fā)出光線的一側設置有控制面板,其中,控制面板包括多個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與顯示面板的像素單元位置一一對應,且所述控制單元包括透光和不透光兩種工作狀態(tài)。通過設置當像素單元為暗態(tài)時,對應的控制單元不透光,當所述像素單元為亮態(tài)時,對應的控制單元透光,可以有效改善像素單元的暗態(tài)漏光或暗態(tài)畫面亮度不夠低的現象,使得像素單元的暗態(tài)足夠暗,提高畫面的對比度,保證畫面顯示的品質。
【專利說明】一種顯示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液晶顯示裝置具有體積小、功耗低、無輻射、制造成本相對較低等特點,在當前的平板顯示器市場占據了主導地位。液晶顯示裝置的原理是:通過驅動電場控制液晶分子的偏轉來實現特定灰階的顯示。
[0003]為了使得液晶分子按一定的取向規(guī)則排列,在液晶面板的內側形成有取向層。但是,對于靠近取向層的液晶分子,受到取向層鉚定力的影響,其偏轉受到嚴重影響,導致傳統(tǒng)液晶顯示裝置中,很容易出現暗態(tài)畫面漏光或暗態(tài)畫面亮度不夠低等現象,這樣就會導致畫面品質變差,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畫面品質。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液晶顯示裝置,用以解決液晶顯示裝置的暗態(tài)畫面漏光或暗態(tài)畫面亮度不夠低的問題。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和為所述顯示面板提供光源的背光模組,所述顯示面板包括多個像素單元,每個像素單元包括亮態(tài)和暗態(tài)兩種工作狀態(tài),所述顯示裝置還包括:
[0006]控制面板,設置于所述背光模組發(fā)出光線的一側,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
[0007]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多個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與像素單元的位置一一對應,所述控制單元包括透光和不透光兩種工作狀態(tài);
[0008]控制模塊,當所述像素單元為暗態(tài)時,控制對應的控制單元不透光,當所述像素單元為亮態(tài)時,控制對應的控制單元透光。
[0009]如上所述的顯示裝置,優(yōu)選的是,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對盒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控制單元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間,所述第一基板的外表面為所述控制面板的出光面,所述第二基板的外表面為所述控制面板的入光面;
[0010]所述控制單元包括:
[0011]一容納腔,與所述像素單元的位置一一對應;
[0012]填充于所述容納腔內的透明有機溶劑,以及懸浮在所述透明有機溶劑中且?guī)щ姷碾娪玖W?,所述電泳粒子的至少一部分不透光?br>
[0013]所述控制模塊設置于所述容納腔的腔體周圍,用于控制所述電泳粒子在所述容納腔中的位置,使得所述控制單元處于透光或不透光狀態(tài)。
[0014]如上所述的顯示裝置,優(yōu)選的是,所述控制單元還包括:
[0015]透明微膠囊,位于所述容納腔中,所述透明有機溶劑和電泳粒子填充在所述透明微膠囊中。
[0016]如上所述的顯示裝置,優(yōu)選的是,所述電泳粒子為整體呈現第一電極性或第二電極性的球體結構,包括不能透光且呈第一電極性的第一半球體,以及能夠反光且呈第二電極性的第二半球體,第一電極性和第二電極性極性相反。
[0017]如上所述的顯示裝置,優(yōu)選的是,在所述控制模塊施加第一電信號,控制所述電泳粒子運動至所述容納腔中的第一區(qū)域時,所述容納腔中形成有從入光面到出光面的透光通道;
[0018]在所述控制模塊施加第二電信號,控制所述電泳粒子運動至所述容納腔中的第二區(qū)域時,所述電泳粒子形成一阻擋來自入光面的光線從出光面透出的阻擋層。
[0019]如上所述的顯示裝置,優(yōu)選的是,在所述電泳粒子形成所述阻擋層時,所述電泳粒子的第一半球體朝向所述出光面,第二半球體朝向所述入光面。
[0020]如上所述的顯示裝置,優(yōu)選的是,所述控制模塊包括:
[0021]位于所述容納腔的側壁的至少一個第一電極結構;
[0022]位于所述容納腔的頂部和/或底部的第二電極結構;和
[0023]通電控制單元,用于向所述第一電極結構或第二電極結構施加電信號,產生作用于所述電泳粒子的電場,控制所述電泳粒子運動至所述容納腔對應的區(qū)域。
[0024]如上所述的顯示裝置,優(yōu)選的是,在所述通電控制單元向所述第一電極結構施加所述第一電信號,控制所述電泳粒子運動至所述容納腔中的第一區(qū)域時,所述容納腔中形成有從入光面到出光面的所述透光通道;
[0025]在所述通電控制單元向所述第二電極結構施加所述第二電信號,控制所述電泳粒子運動至所述容納腔的第二區(qū)域時,所述電泳粒子形成一阻擋來自入光面的光線從出光面透出的所述阻擋層。
[0026]如上所述的顯示裝置,優(yōu)選的是,所述第二電信號包括施加在入光面一側的第二電極結構上、呈第一電極性的電信號,和/或施加在出光面一側的第二電極結構上、呈第二電極性的電信號。
[0027]如上所述的顯示裝置,優(yōu)選的是,所述第二電極結構僅位于所述容納腔的頂部或底部,所述第二電信號的電極性和所述電泳粒子的電極性相反。
[0028]如上所述的顯示裝置,優(yōu)選的是,所述第二電極結構位于所述容納腔的頂部和底部,所述第二電信號包括分別通入位于所述容納腔的頂部和底部的第二電極結構的兩個電極性相反的子電信號。
[0029]如上所述的顯示裝置,優(yōu)選的是,所述控制面板設置于所述顯示面板顯示畫面的一側;
[0030]所述第二基板為顯示面板的彩膜基板。
[0031]如上所述的顯示裝置,優(yōu)選的是,所述控制面板設置于所述顯示面板和背光模組之間;
[0032]所述第一基板為顯示面板的陣列基板。
[0033]本發(fā)明的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4]上述技術方案中,在背光模組發(fā)出光線的一側設置有控制面板,其中,控制面板包括多個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與顯示面板的像素單元位置--對應,且所述控制單元包括透光和不透光兩種工作狀態(tài)。通過設置當像素單元為暗態(tài)時,對應的控制單元不透光,當所述像素單元為亮態(tài)時,對應的控制單元透光,可以有效改善像素單元的暗態(tài)漏光或暗態(tài)畫面亮度不夠低的現象,使得像素單元的暗態(tài)足夠暗,提高畫面的對比度,保證畫面顯示的品質。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5]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36]圖1表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7]圖2表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控制面板的一個控制單元的結構示意圖一;
[0038]圖3表示圖2中的控制單元處于不透光狀態(tài)時的第一個工作示意圖;
[0039]圖4表示圖2中的控制單元處于透光狀態(tài)時的工作示意圖;
[0040]圖5表示圖2中的控制單元處于不透光狀態(tài)時的第二個工作示意圖;
[0041]圖6表示圖2中的控制單元處于不透光狀態(tài)時的第三個工作示意圖;
[0042]圖7表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控制面板的一個控制單元的結構示意圖二 ;
[0043]圖8表示圖7中的控制單元處于不透光狀態(tài)時的第一個工作示意圖;
[0044]圖9表示圖7中的控制單元處于透光狀態(tài)時的工作示意圖;
[0045]圖10表示圖7中的控制單元處于不透光狀態(tài)時的第二個工作示意圖;
[0046]圖11表示圖7中的控制單元處于不透光狀態(tài)時的第三個工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7]為了解決傳統(tǒng)顯示裝置中,像素單元的暗態(tài)漏光或暗態(tài)畫面亮度不夠低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所述顯示裝置在背光模組發(fā)出光線的一側設置有一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多個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與像素單元的位置一一對應,所述控制單元包括透光和不透光兩種工作狀態(tài)。通過設置控制模塊,當像素單元為暗態(tài)時,控制對應的控制單元不透光,當所述像素單元為亮態(tài)時,控制對應的控制單元透光,可以有效改善像素單元的暗態(tài)漏光或暗態(tài)畫面亮度不夠低的現象,使得像素單元的暗態(tài)足夠暗,提高畫面的對比度,保證畫面顯示的品質。
[0048]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fā)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
[0049]圖1所示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控制面板的一個控制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0050]結合圖1和圖2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2、為顯示面板2提供光源的背光模組3,以及控制面板I。顯示面板2的主體結構為對盒設置的陣列基板(圖中未示出)和彩膜基板(圖中未示出),包括多個像素單元4。為了實現彩色顯示,像素單元4具體可以包括紅色子像素單元、綠色子像素單元和藍色子像素單元,并利用空間混色的原理,實現彩色畫面的顯示??刂泼姘錓設置于背光模組3發(fā)出光線的一側,具體的,控制面板I可以位于顯示面板2和背光模組3之間,使得背光模組3發(fā)出的光線經過控制面板I后再提供給顯示面板2??刂泼姘錓也可以位于顯示面板2背離背光模組3的一側(顯示畫面的一側),背光模組3發(fā)出的光線提供顯示面板2后,再經過控制面板I射出,如圖1所示。因此,控制面板I可以用來控制射出至顯示畫面一側的光線。
[0051]為了控制每個像素單元4射出至顯示畫面一側的光線,設計控制面板I包括多個控制單元5,其中,控制單元5與像素單元4的位置--對應,且控制單元5包括透光和不透光兩種工作狀態(tài)。通過設置控制模塊(圖中未示出),當像素單元4為暗態(tài)時,控制對應的控制單元5不透光,當像素單元4為亮態(tài)時,控制對應的控制單元5透光,在保證顯示面板2正常顯示的情況下,可以有效改善像素單元4的暗態(tài)漏光或暗態(tài)畫面亮度不夠低的現象,從而在控制單元5的配合下,使得像素單元4的暗態(tài)足夠暗,提高了畫面的對比度,保證了畫面顯示的品質。
[0052]作為一個具體實施例,控制面板I包括對盒的第一基板20和第二基板21,并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間形成控制單元5。其中,第一基板20的外表面為控制面板I的出光面,第二基板21的外表面為控制面板I的入光面。具體的,當控制面板I位于顯示面板2和背光模組3之間時,第一基板20為顯示面板的陣列基板。當控制面板I位于顯示面板2顯示畫面的一側,第二基板21為顯示面板的彩膜基板,以減小顯示裝置的厚度。
[0053]如圖2所示,控制單元5具體包括一容納腔10和填充于容納腔10內的透明有機溶劑12,以及懸浮在透明有機溶劑12中且?guī)щ姷碾娪玖W?3。其中,容納腔10與像素單元4的位置--對應。電泳粒子13的至少一部分不透光。
[0054]所述控制模塊(圖中未示出)設置于容納腔10的腔體周圍,可以通過提供電場的方式,來控制電泳粒子13在容納腔10中的位置。當控制電泳粒子13運動至容納腔10中的第一區(qū)域,在容納腔10中形成有從入光面到出光面的透光通道時,可以使得控制單元5處于透光狀態(tài)。由于電泳粒子13的至少一部分不透光,從而當控制電泳粒子13運動至容納腔10中的第二區(qū)域,形成一阻擋來自入光面的光線從出光面透出的阻擋層時,可以使得控制單元5處于不透光狀態(tài)。
[0055]進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塊與顯示面板2的控制器相配合,具體可以在同步信號的控制下,當像素單元4為暗態(tài)時,控制對應的控制單元5不透光,當像素單元4為亮態(tài)時,控制對應的控制單元5透光。
[0056]其中,電泳粒子13整體呈正極性或負極性,且具有不透光的部分,例如整體均不透光(參照圖7-圖11所示),或者部分透光部分不透光(參照圖2-圖6所示,電泳粒子的一部分13a不透光,另一部分13b透光)。且電泳粒子13可以是規(guī)則/不規(guī)則形狀。
[0057]結合圖1和圖2所示,作為一個實施例,本發(fā)明中的電泳粒子13可以是整體呈現第一電極性或第二電極性的球體結構,包括不能透光且呈第一電極性的第一半球體13a,以及能夠反光且呈第二電極性的第二半球體13b。其中,第一電極性和第二電極性極性相反。可見,第一半球體13a和第二半球體13b的電極性相反,且兩者大小不等,從而使得電泳粒子13在整體上呈現具有較大電極性的半球體所具有的電極性。例如,電泳粒子13可以是半黑半白型的電泳粒子13,其由呈黑色的黑半球體13a和呈白色的白半球體13b組成。其中,黑、白半球體分別呈不同的電極性,而電泳粒子13作為一個整體,呈現的電極性與黑半球體13a的電極性相同,或者與白半球體13b的電極性相同。另外,通過設置能反光的第二半球體13b,在電泳粒子13形成阻擋來自入光面的光線從出光面透出的阻擋層,使得控制單元5處于不透光狀態(tài)時,可以控制第二半球體13b朝向控制面板I的入光面,從而將入射的光線重新反射回至背光模組3,用于顯示,提高了背光模組3的光線利用率,降低能耗。
[0058]優(yōu)選地,控制單元5還包括位于容納腔10中的透明微膠囊11,透明有機溶劑12和電泳粒子13填充在透明微膠囊11中。通過設置透明微膠囊11,可以使得電泳粒子13在某個方向電場的作用下聚集在透明微膠囊11中的某個區(qū)域,由于粒子和微膠囊囊壁,以及離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即使撤去該電場,也可以使得電泳粒子13緊密堆積且長時間保持在該區(qū)域。只有當施加其他方向的電場時,粒子的堆積才會被消解,并在透明微膠囊11的另一區(qū)域形成新的、穩(wěn)定的緊密堆積。因此,透明微膠囊11的設置使得控制單元5具有穩(wěn)定的透光和不透光狀態(tài)。而且只有在改變工作狀態(tài)時,才需要施加所需的電場,能耗很低。
[0059]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控制模塊可以通過施加電場的方式來控制電泳粒子13在容納腔10中的位置。
[0060]在一個具體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塊施加第一電信號,控制電泳粒子13在電場作用下運動至容納腔10中的第一區(qū)域時,容納腔10中形成有從入光面到出光面的透光通道,參照圖1和圖4所示;以及,所述控制模塊施加第二電信號,控制電泳粒子13在電場作用下運動至容納腔10中的第二區(qū)域時,電泳粒子13形成一阻擋來自入光面的光線從出光面透出的阻擋層,參照圖1和圖3所示。當電信號撤銷后,電泳粒子13將停留在當前區(qū)域內,保持當前形成的透光通道或者阻擋層。
[0061]當電泳粒子為由呈黑色且呈負電性的黑半球體13a和呈白色且呈正電性的白半球體13b組成,電泳粒子作為一個整體,呈現正電性或負電性時??梢酝ㄟ^所述控制模塊施加對應的電信號,在電泳粒子形成阻擋來自入光面的光線從出光面透出的阻擋層時,控制電泳粒子的黑半球體13a朝向控制面板的出光面,白半球體13b朝向控制面板的入光面,如圖3所示。這樣,不但可以利用黑半球體13a的不透光功能,阻止入光面入射的光線透過電泳粒子到達出光面,同時,還可以利用白半球體13b的反光功能,將入光面入射的光線反射回至背光模組,用于顯示,減少了阻擋層需要阻擋的入射光,在改善阻擋層光線阻擋效果的同時,還可以大大提高背光模組的光線利用效率。
[0062]其中,所述控制模塊可以為以下結構,以用于施加電信號來控制電泳粒子13在容納腔10中的位置。
[0063]具體的,所述控制模塊包括:
[0064]位于容納腔10的側壁的至少一個第一電極結構(如圖3-圖6中的131和132);
[0065]位于容納腔10的頂部和/或底部的第二電極結構(如圖3和圖4中位于容納腔10的頂部的第二電極結構133,位于容納腔10的底部的第二電極結構134);和
[0066]通電控制單元(圖中未示出),用于向所述第一電極結構或第二電極結構施加電信號,產生作用于電泳粒子的電場,控制電泳粒子13運動至容納腔10對應的區(qū)域。
[0067]其中,定義容納腔10的頂部位于控制面板的出光面所在的一側,容納腔10的底部位于控制面板的入光面所在的一側。
[0068]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在所述通電控制單元向所述第一電極結構施加第一電信號,控制電泳粒子運動至容納腔10中的第一區(qū)域時,容納腔10中形成有從入光面到出光面的透光通道,如圖4所示。
[0069]在所述通電控制單元向所述第二電極結構施加第二電信號,控制電泳粒子運動至容納腔10中的第二區(qū)域時,電泳粒子形成一阻擋來自入光面的光線從出光面透出的阻擋層,如圖3所示。
[0070]這里,所述第一區(qū)域貼近于容納腔10的側壁的區(qū)域,如圖4所示,例如,與所述容納腔的側壁之間距離小于第一預設值的區(qū)域,以減小對像素開口率的影響。所述第二區(qū)域是貼近于容納腔10的頂部或底部的區(qū)域,例如,與容納腔10的頂部或底部之間距離小于第二預設值的區(qū)域。
[0071]作為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電泳粒子為整體呈現第一電極性的球體結構,包括不能透光且呈第一電極性的第一半球體13a、以及能夠反光且呈第二電極性的第二半球體13b,第一電極性和第二電極性極性相反。
[0072]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在控制電泳粒子運動至第二區(qū)域,即貼近于容納腔10的頂部或底部的區(qū)域時,可以采用單電極控制或雙電極控制方式。其中,在單電極控制時,可以僅在入光面一側的第二電極結構134上施加呈第一電極性的電信號,如圖6所示,或者,僅在出光面一側的第二電極結構133上施加呈第二電極性的電信號,如圖5所示。在雙電極控制時,在入光面一側的第二電極結構134上施加呈第一電極性的電信號,同時在出光面一側的第二電極結構133上施加呈第二電極性的電信號,如圖3所示。
[0073]下面將具體描述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如何采用電極結構來控制電泳粒子的位置,來切換控制單元的工作狀態(tài):
[0074]I)電泳粒子部分反光、部分不透光,第一電極結構和第二電極結構均為雙電極。
[0075]圖3和圖4中,入光面在容納腔10的底部一側,出光面在容納腔10的頂部一側。電泳粒子的半個球體13b反光,且呈正電性,另半個球體13a不透光,且呈負電性,作為一個整體,電泳粒子整體呈正電性。具體的,電泳粒子可以采用半黑半白形式,其中,黑色半球體13a不透光,而白色半球體13b能夠反光。此時,控制單元5中的第一電極結構131、132和第二電極結構133、134都是雙電極結構,其中,第二電極結構133設置在腔體頂部,第二電極結構134設置在腔體底部。在需要在容納腔10中形成光線阻擋層時,可以在腔體頂部的第二電極結構133上施加正電壓后(即出光面一側的第二電極結構上施加電極性與不透光半球體13a相反的電信號),電泳粒子在電場的作用下運動至腔體底部,形成阻礙入光面光線進入的阻擋層,此時不透光半球體13a朝向出光面,而反光半球體13b朝向入光面,可以將入光面的光線反射回去,提高入光面?zhèn)缺彻饽=M的光線利用效率,如圖3所示。在需要在容納腔10中形成透光通道時,可以在第一電極結構131和132上施加負電壓,此時電泳粒子運動至第一電極結構131和132附件的側壁處,使得入光面的入射光線得以通過,如圖4所示。
[0076]2)電泳粒子部分反光、部分不透光,第二電極結構為單電極,第一電極結構為雙電極。
[0077]圖5中,出光面一側的第二電極結構133上施加電極性與不透光半球體13a相反的電信號。圖6中,入光面一側的第二電極結構134上施加電極性與反光半球體13b相反的電信號。電泳粒子的半個球體13b反光,且呈負電性,另半個球體13a不透光,且呈正電性,作為一個整體,電泳粒子整體呈正電性。此時,控制單元5中的第二電極結構為單電極結構,位于腔體底部或頂部。在需要在容納腔10中形成光線阻擋層時,可以在位于腔體頂部的第二電極結構133上施加正電壓,如圖5所示,或在位于腔體底部的第二電極結構134上施加負電壓,電泳粒子在電場的作用下運動至腔體底部,形成阻礙入光面光線進入的阻擋層。在需要在容納腔10中形成透光通道時,可以在圖5和圖6所示的第一電極結構131和132上施加負電壓,同圖4,此時電泳粒子運動至第一電極結構131和132附近的側壁處,使得入光面的入射光線得以通過。
[0078]3)電泳粒子13整體均不透光(如圖7所示),第一電極結構和第二電極結構均為雙電極。
[0079]圖8中,電泳粒子13整體均不透光,且整體呈負電性。此時,控制單元5中的第一電極結構131、132和第二電極結構133、134都是雙電極結構,第一電極結構131、132位于腔體的側壁,第二電極結構133位于腔體頂部,第二電極結構134位于腔體底部。在需要在容納腔10中形成光線阻擋層時,可以在腔體頂部的第二電極結構133上施加正電壓,在腔體底部的第二電極結構134上施加負電壓后,電泳粒子13在電場的作用下運動至腔體頂部,形成阻礙入光面光線進入的阻擋層。在需要在容納腔10中形成透光通道時,可以在圖9中的第一電極結構131和132上施加正電壓,此時電泳粒子13運動至第一電極結構131和132附近的側壁處,使得入光面的入射光線得以通過。
[0080]4)電泳粒子13整體均不透光,第二電極結構為單電極,第一電極結構為雙電極。
[0081]圖10中,第二電極結構133位于腔體頂部,因此在第二電極結構133上施加正電壓后,此時電泳粒子13運動至腔體頂部,形成阻礙入光面光線進入的阻擋層。
[0082]圖11與圖10類似,不同的是,第二電極結構134位于腔體底部,因此在第二電極結構134上施加正電壓后,此時電泳粒子13運動至腔體底部,形成阻礙入光面光線進入的阻擋層。
[0083]在需要在容納腔10中形成透光通道時,可以在圖10和11中的第一電極結構131和132上施加正電壓,同圖9,此時電泳粒子13運動至第一電極結構131和132附近的側壁處,使得入光面的入射光線得以通過。
[0084]以上圖3-6的舉例中,電泳粒子的整體電極性與反光半球體的極性相同。可以理解,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電泳粒子的整體電極性也可以與不透光半球體的極性相同,在這種情況下,在實現阻擋層且希望反光半球體朝向入光面一側時,施加的電信號與以上舉例相同。所不同的是,由于電泳粒子整體電極性與以上舉例相反,因此,電泳粒子運動至的區(qū)域與圖
3、圖5和圖6中相反,例如,在圖3中電泳粒子運動至腔體頂部區(qū)域,為節(jié)約篇幅,不再贅述。
[0085]以上舉例僅為本發(fā)明可以采用的部分電極結構及電場/電壓施加方式。在以上結構的啟示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了解,還可以第一電極結構采用單電極,第二電極結構采用雙電極,或者在第一電極結構和第二電極結構均采用單電極。更進一步的,本發(fā)明實施例還可以在不同的控制單元中采用不同的電極結構,為節(jié)約篇幅,不再贅述。
[0086]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替換,這些改進和替換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和為所述顯示面板提供光源的背光模組,所述顯示面板包括多個像素單元,每個像素單元包括亮態(tài)和暗態(tài)兩種工作狀態(tài),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裝置還包括: 控制面板,設置于所述背光模組發(fā)出光線的一側,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 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多個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與像素單元的位置一一對應,所述控制單元包括透光和不透光兩種工作狀態(tài); 控制模塊,當所述像素單元為暗態(tài)時,控制對應的控制單元不透光,當所述像素單元為亮態(tài)時,控制對應的控制單元透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對盒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控制單元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間,所述第一基板的外表面為所述控制面板的出光面,所述第二基板的外表面為所述控制面板的入光面; 所述控制單元包括: 一容納腔,與所述像素單元的位置一一對應; 填充于所述容納腔內的透明有機溶劑,以及懸浮在所述透明有機溶劑中且?guī)щ姷碾娪玖W?,所述電泳粒子的至少一部分不透光? 所述控制模塊設置于所述容納腔的腔體周圍,用于控制所述電泳粒子在所述容納腔中的位置,使得所述控制單元處于透光或不透光狀態(tài)。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單元還包括: 透明微膠囊,位于所述容納腔中,所述透明有機溶劑和電泳粒子填充在所述透明微膠囊中。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泳粒子為整體呈現第一電極性或第二電極性的球體結構,包括不能透光且呈第一電極性的第一半球體,以及能夠反光且呈第二電極性的第二半球體,第一電極性和第二電極性極性相反。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模塊施加第一電信號,控制所述電泳粒子運動至所述容納腔中的第一區(qū)域時,所述容納腔中形成有從入光面到出光面的透光通道; 在所述控制模塊施加第二電信號,控制所述電泳粒子運動至所述容納腔中的第二區(qū)域時,所述電泳粒子形成一阻擋來自入光面的光線從出光面透出的阻擋層。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電泳粒子形成所述阻擋層時,所述電泳粒子的第一半球體朝向所述出光面,第二半球體朝向所述入光面。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塊包括: 位于所述容納腔的側壁的至少一個第一電極結構; 位于所述容納腔的頂部和/或底部的第二電極結構;和 通電控制單元,用于向所述第一電極結構或第二電極結構施加電信號,產生作用于所述電泳粒子的電場,控制所述電泳粒子運動至所述容納腔對應的區(qū)域。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電控制單元向所述第一電極結構施加所述第一電信號,控制所述電泳粒子運動至所述容納腔中的第一區(qū)域時,所述容納腔中形成有從入光面到出光面的所述透光通道; 在所述通電控制單元向所述第二電極結構施加所述第二電信號,控制所述電泳粒子運動至所述容納腔的第二區(qū)域時,所述電泳粒子形成一阻擋來自入光面的光線從出光面透出的所述阻擋層。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電信號包括施加在入光面一側的第二電極結構上、呈第一電極性的電信號,和/或施加在出光面一側的第二電極結構上、呈第二電極性的電信號。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電極結構僅位于所述容納腔的頂部或底部,所述第二電信號的電極性和所述電泳粒子的電極性相反。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電極結構位于所述容納腔的頂部和底部,所述第二電信號包括分別通入位于所述容納腔的頂部和底部的第二電極結構的兩個電極性相反的子電信號。
12.根據權利要求2-11任一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設置于所述顯示面板顯示畫面的一側; 所述第二基板為顯示面板的彩膜基板。
13.根據權利要求2-11任一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設置于所述顯示面板和背光模組之間; 所述第一基板為顯示面板的陣列基板。
【文檔編號】G02F1/133GK104133319SQ201410339053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7月16日
【發(fā)明者】張春兵 申請人: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