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顯示裝置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2710563閱讀:88來源:國知局
顯示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是關于一種顯示裝置,包括反射式顯示面板、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及至少一個發(fā)光元件。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堆疊于反射式顯示面板上方,其中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一為導光板。發(fā)光元件配置于導光板旁。多個透光介質層分別位于反射式顯示面板與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中的每相鄰兩者之間及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中最遠離反射式顯示面板者的上方。導光板上方的至少一個透光介質層為氣體層。
【專利說明】
顯示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fā)明是有關于一種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目前的顯示技術中,顯示面板可分為穿透式顯示面板、反射式顯示面板及自發(fā)光式顯示面板。穿透式顯示面板通常在其背面會搭配一個背光模塊,以作為穿透式顯示面板的背光源。穿透式顯示面板與自發(fā)光式顯示面板的缺點是在很強的環(huán)境光下(如戶外的太陽光下),顯示面板表面所反射的強光的強度會過強,而使得來自穿透式顯示面板或自發(fā)光式顯示面板的畫面的光難以被使用者清楚地看見。相較之下,反射式顯示面板反而能利用環(huán)境的強光作為其前光源,將此強光反射后,形成顯示畫面而讓使用者清楚地看到。
[0003]為了使采用反射式顯示面板的顯示裝置能夠在環(huán)境光不足的情況下使用,可于反射式顯示面板上配置前光模塊。通常,前光模塊的導光板上還會設置保護蓋板(cover lens)。在習知技術中,前光模塊的導光板與反射式顯示面板之間是以光學透明膠(optically-clear adhesive, OCA)黏合,且導光板與保護蓋板之間亦是以光學透明膠黏合。由于光學透明膠的折射率與導光板的折射率較為接近,因此在導光板中傳遞的一部分的光會穿透光學透明膠與導光板之間的界面而傳遞至保護蓋板中。保護蓋板上的印刷層則會將這些光反射或散射,而形成顯示裝置的邊緣的耦合漏光現象。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可有效抑制顯示裝置的邊緣漏光問題。
[0005]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出一種顯示裝置,包括反射式顯示面板、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及至少一個發(fā)光元件。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堆疊于反射式顯示面板上方,其中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一為導光板。發(fā)光元件配置于導光板旁,且用以發(fā)出光束,其中光束經由導光板的側面進入導光板中。多個透光介質層分別位于反射式顯示面板與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中的每相鄰兩者之間及這些電路或光學兀件層中最遠離反射式顯不面板者的上方。導光板上方的至少一個透光介質層為氣體層,且位于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中最遠離反射式顯示面板者的上方的透光介質層是由顯示裝置所處的環(huán)境介質所形成。當導光板非為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中最遠離反射式顯示面板者時,氣體層位于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中最遠離反射式顯示面板者與反射式顯示面板之間。
[0006]本發(fā)明的目的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
[0007]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氣體層位于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的兩相鄰者之間,且氣體層的折射率小于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的此兩相鄰者的折射率。
[0008]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中最遠離反射式顯示面板者的上方的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小于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的此兩相鄰者的折射率。
[0009]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氣體層位于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的兩相鄰者之間,且氣體層的折射率小于或等于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中最遠離反射式顯示面板者的上方的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
[0010]本發(fā)明的目的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出一種顯示裝置,包括反射式顯示面板、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及至少一個發(fā)光元件。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堆疊于反射式顯示面板上方,其中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一為導光板。發(fā)光元件配置于導光板旁,且用以發(fā)出光束,其中光束經由導光板的側面進入導光板中。多個透光介質層分別位于反射式顯示面板與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中的每相鄰兩者之間及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上方。導光板上方的至少一個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的值為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與這些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中的最小值,且位于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中最遠離反射式顯示面板者的上方的透光介質層是由顯示裝置所處的環(huán)境介質所形成。當導光板非為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中最遠離反射式顯示面板者時,具有最小折射率的透光介質層位于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中最遠離反射式顯示面板者與反射式顯示面板之間。
[0011]本發(fā)明的目的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
[0012]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具有最小折射率的透光介質層位于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的兩相鄰者之間,且具有最小折射率的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小于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的此兩相鄰者的折射率。
[0013]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中最遠離反射式顯示面板者的上方的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小于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的此兩相鄰者的折射率。
[0014]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具有最小折射率的透光介質層位于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的兩相鄰者之間,且具有最小折射率的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小于或等于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中最遠離反射式顯示面板者的上方的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
[0015]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包括從反射式顯示面板往上依序堆疊的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第二電路或光學元件層及第三電路或光學元件層,這些透光介質層包括位于反射式顯示面板與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間的第一透光介質層、位于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與第二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間的第二透光介質層及位于第二電路或光學元件層與第三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間的第三透光介質層。
[0016]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第三電路或光學兀件層為導光板,且第一透光介質層、第二透光介質層及第三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彼此實質上相同。
[0017]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第二電路或光學兀件層為導光板,第三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小于第二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且第三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小于第一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
[0018]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第一電路或光學兀件層為導光板,第二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小于或等于第三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且第二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小于或等于第一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
[0019]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第一電路或光學兀件層為導光板,第三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小于第二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且第三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小于第一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
[0020]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包括觸控面板、保護蓋板與防眩膜的至少其中之一及導光板。[0021 ] 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中的最遠離反射式顯示面板者為保護蓋板,氣體層位于保護蓋板與導光板之間,且保護蓋板的邊緣具有印刷層。
[0022]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至少具有下列優(yōu)點及有益效果:在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中,由于導光板上方的至少一個透光介質層為氣體層,或為折射率為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與透光介質層中最小的透光介質層,因此在導光板中傳遞的光束可以有較大的比例被上方的界面全反射。如此一來,便可有效抑制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的邊緣的耦合漏光的問題。
[0023]上述說明僅是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發(fā)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0025]圖2為圖1的顯示裝置在假設狀態(tài)下的仰視圖。
[0026]圖3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0027]【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0028]100、100a:顯示裝置110:反射式顯示面板
[0029]120:發(fā)光元件
[0030]122、122a、122b、122,:光束
[0031]200、210、220:電路或光學元件層
[0032]210a: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
[0033]220a:第二電路或光學元件層
[0034]230a:第三電路或光學元件層
[0035]212:側面214:第一表面
[0036]216:第二表面218:光學微結構
[0037]222:印刷層
[0038]300、310、320、330、340a:透光介質層
[0039]310a:第一透光介質層320a:第二透光介質層
[0040]330a:第三透光介質層322:間隙物
[0041]A:邊緣區(qū)域

【具體實施方式】
[0042]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為達成預定發(fā)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顯示裝置的【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0043]圖1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1,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包括反射式顯示面板110、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及至少一個發(fā)光元件120。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堆疊于反射式顯示面板110上方,其中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之一為導光板。在本實施例中,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中的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10為導光板,而電路或光學兀件層220為保護蓋板(cover lens)。發(fā)光兀件120配置于導光板(即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10)旁,且用以發(fā)出光束122,其中光束122經由導光板的側面212進入導光板中。多個透光介質層300分別位于反射式顯示面板110與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中的每相鄰兩者之間及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中最遠離反射式顯示面板者的上方。舉例而言,透光介質層310位于反射式顯示面板110與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10之間,透光介質層320位于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10與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20之間,且透光介質層330位于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20上方。位于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中最遠離反射式顯示面板者(即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20)的上方的透光介質層(即透光介質層330)是由顯示裝置100所處的環(huán)境介質所形成。
[0044]在本實施例中,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10 (即導光板)的側面212為入光面,且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10更具有相對的第一表面214及第二表面216,其中側面212連接第一表面214與第二表面216。在本實施例中,發(fā)光元件120例如為發(fā)光二極管(light-emittingd1de, LED)或冷陰極突光燈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當發(fā)光兀件 120為發(fā)光二極管時,可以是采用一個或多個發(fā)光二極管排列于側面212旁。發(fā)光元件120所發(fā)出的光束122在進入側面212之后,大部分的光束122會不斷地被第一表面214與第二表面216反射,而配置于第二表面216上的多個光學微結構218則可破壞上述的反射狀況,而使部分的光束122 (如光束122b)往反射式顯面板110散射。在其他實施例中,光學微結構218亦可以是配置于第一表面214上,或是第一表面214與第二表面216上皆有配置光學微結構218。
[0045]在本實施例中,反射式顯示面板100為電泳顯示面板,例如為電子紙顯示面板,其可將環(huán)境光或光束122b反射,被反射的環(huán)境光或光束122b交替地通過透光介質層300與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而傳遞至使用者的眼睛。如此一來,使用者便能觀看到反射式顯示面板100所顯示的畫面。
[0046]然而,假設透光介質層320的折射率過高(例如透光介質層320采用折射率較高的光學透明膠(optically-clear adhesive, OCA)),而與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10的折射率接近時,光束122a在入射第一表面214后,大部分的光束122a會被第一表面214折射并傳遞至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20 (即保護蓋板),亦即大部分的光束122a會沿著虛線所繪示的路徑(即光束122’的行進路徑)傳遞至保護蓋板的邊緣的印刷層222 (例如由油墨固化所形成)。印刷層222會將光束122’反射或散射,而使顯示裝置100的邊緣有耦合漏光的問題。圖2為圖1的顯示裝置100在假設狀態(tài)下的仰視圖,從圖2可看出,假設顯示裝置100的透光介質層320的折射率過高時,顯示裝置100的邊緣區(qū)域A有耦合漏光的問題。
[0047]為了解決此問題,可使導光板(在本實施例中為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10)上方的至少一個透光介質層(在本實施例中為透光介質層320)為氣體層,例如為空氣或其他氣體。由于氣體層的折射率比導光板的折射率低較多,因此大部分入射第一表面214的光束122a會被第一表面214全反射。如此一來,大部分的光束122a便不會行走上述虛線的路徑,因此大部分的光束122a不會成為傳遞至印刷層222且被印刷層222反射或散射的光束122’。所以,顯示裝置100的邊緣的耦合漏光的問題便能夠受到有效地抑制。此外,當導光板非為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中最遠離反射式顯示面板者(在本實施例中即為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20)時(亦即導光板不是位于最頂層時),氣體層位于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中最遠離反射式顯示面板110者(即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20)與反射式顯示面板110之間。換言之,即使顯示裝置100所處的環(huán)境介質為空氣,上述氣體層所指的不是環(huán)境介質所形成的空氣層,而是在顯示裝置100內部的氣體層或空氣層(即透光介質層320)。
[0048]此外,在另一實施例中,當導光板為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中最遠離反射式顯示面板110者(即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20)時,氣體層是指位于導光板上方的顯示面板100所處的環(huán)境介質所形成的氣體層(如空氣層)。此時,由于環(huán)境介質的折射率比導光板的折射率小較多,亦可使大部分的光束212被導光板與環(huán)境介質的界面全反射,進而有效抑制顯示裝置100的邊緣的耦合漏光的問題。
[0049]請再參照圖1,在其他實施例中,為了解決顯示裝置100的邊緣的耦合漏光的問題,亦可以使導光板上方的至少一個透光介質層(如透光介質層320)的折射率的值為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與這些透光介質層300的折射率中的最小值。換言之,若透光介質層330 (其由顯示裝置100的環(huán)境介質所形成)的介質為空氣,則透光介質層320亦為空氣層。如此一來,透光介質層320與透光介質層330的折射率的值同為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與這些透光介質層300的折射率中的最小值。然而,若環(huán)境介質為水,則透光介質層320可以是水或折射率比水小的油層。
[0050]此外當導光板非為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中最遠離反射式顯示面板者(即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20)時,具有最小折射率的透光介質層(即透光介質層320)位于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中最遠離反射式顯示面板110者(即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20)與反射式顯示面板110之間。然而,當導光板為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中最遠離反射式顯示面板者(即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20)時,上述具有最小折射率的透光介質層300是指位于導光板上方且由顯示裝置100的環(huán)境介質所形成的透光介質層330。
[0051]在本實施例中,由于透光介質層320為氣體層,因此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10與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20之間尚配置有間隙物322 (spacer),以保持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10與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20之間的距離。在本實施例中,間隙物322例如為框體,其圍繞透光介質層320。此外,在本實施例中,透光介質層310為光學透明膠。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透光介質層310亦可以是氣體層、空氣層或液體層。當透光介質層300為液態(tài)或氣態(tài),且當透光介質層非為環(huán)境介質所形成的那層透光介質層330時,透光介質層300旁會設有如圖1的間隙物322,以隔開相鄰兩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10,或隔開相鄰的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10與反射式顯示面板110。
[0052]在本實施例中,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中的最遠離反射式顯示面板110者(SP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20)為保護蓋板,而氣體層位于保護蓋板與導光板(即電路或光學元層210)之間,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包括觸控面板、保護蓋板與防眩膜的至少其中之一及導光板,其中觸控面板例如是可透光的電容式觸控面板、電阻式觸控面板、光學式觸控面板或其他適當的觸控面板。舉例而言,當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10是導光板時,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20可以是觸控面板、保護蓋板或防眩膜。此外,當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20是導光板時,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10可以是觸控面板、保護蓋板或防眩膜。此夕卜,這些透光介質層300可以是氣體、空氣、液體(如水或油)、光學透明膠或其組合。
[0053]為了有效抑制顯示裝置100的邊緣的耦合漏光及提升顯示裝置100的光利用率,可使顯示裝置100符合以下條件的至少其中之一:
[0054]1.上述氣體層位于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的兩相鄰者之間,且氣體層的折射率小于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的此兩相鄰者的折射率。在本實施例中,即氣體層(透光介質層320)的折射率小于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10與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20的折射率。
[0055]2.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中最遠離反射式顯示面板110者的上方的透光介質層330的折射率(即環(huán)境介質的折射率)小于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的夾住空氣層的兩相鄰者(在本實施例中即為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10與220)的折射率。
[0056]3.氣體層位于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的兩相鄰者之間,且氣體層的折射率小于或等于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中最遠離反射式顯示面板100者的上方的透光介質層(即環(huán)境介質)的折射率。
[0057]或者,在另一實施例中,亦可以使顯示裝置100符合以下條件的至少其中之一:
[0058]1.具有最小折射率的透光介質層300位于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的兩相鄰者之間,且具有最小折射率的透光介質層300的折射率小于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的此兩相鄰者的折射率。
[0059]2.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中最遠離反射式顯示面板者的上方的透光介質層330的折射率(即環(huán)境介質的折射率)小于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的夾住具有最小折射率的透光介質層300的兩相鄰者的折射率。
[0060]3.具有最小折射率的透光介質層300位于這些電路或光學兀件層200的兩相鄰者之間,且具有最小折射率的透光介質層300的折射率小于或等于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中最遠離反射式顯示面板110者的上方的透光介質層330的折射率(即環(huán)境介質的折射率)。
[0061]本發(fā)明并不限制顯示裝置100中堆疊在反射式顯示面板110上方的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的數量,在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中,其中一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為導光板,而其余的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則可以是觸控面板、保護蓋、防眩膜、其他光學膜片或其組合。以下將舉出具有三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的實施例。
[0062]圖3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3,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a與圖1的顯示裝置100類似,而兩者的差異如下所述。在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a中,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包括從反射式顯示面板110往上依序堆疊的第一電路或光學兀件層210a、第二電路或光學兀件層220a及第三電路或光學兀件層230a,這些透光介質層300包括位于反射式顯不面板110與第一電路或光學兀件層210a之間的第一透光介質層310a、位于第一電路或光學兀件層210a與第二電路或光學兀件層220a之間的第二透光介質層320a及位于第二電路或光學兀件層220a與第三電路或光學兀件層230a之間的第三透光介質層330a。此外,第三電路或光學兀件層230a上方的透光介質層300為由環(huán)境介質所形成的透光介質層340a。
[0063]在實施例中,當第三電路或光學兀件層230a為導光板時,第一透光介質層310a、第二透光介質層320a及第三透光介質層330a的折射率彼此實質上相同,如此可使顯示裝置10a的整體出光效率較佳。
[0064]在實施例中,當第二電路或光學兀件層220a為導光板時,第三透光介質層330a的折射率小于第二透光介質層320a的折射率,且第三透光介質層330a的折射率小于第一透光介質層310a的折射率。舉例而言,可使第三透光介質層330a的介質為氣體或空氣,以使來自發(fā)光兀件的大部分光束被第三透光介質層330a與第二電路或光學兀件層220a (即導光板)的介面全反射,如此即可有效抑制顯示裝置10a的邊緣的耦合漏光。
[0065]在實施例中,當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10a為導光板時,可使第二透光介質層320a的折射率小于或等于第三透光介質層330a的折射率,且使第二透光介質層320a的折射率小于或等于第一透光介質層310a的折射率。舉例而言,可使第二透光介質層320a的介質為氣體或空氣,以使來自發(fā)光元件的大部分光束被第二透光介質層320a與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10a (即導光板)的介面全反射,如此即可有效抑制顯示裝置10a的邊緣的率禹合漏光。
[0066]在實施例中,當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10a為導光板,可使第三透光介質層330a的折射率小于第二透光介質層320a的折射率,且第三透光介質層330a的折射率小于第一透光介質層310a的折射率。舉例而言,可使第三透光介質層330a的介質為氣體或空氣,以使來自發(fā)光兀件的大部分的光束被第三透光介質層330a與第二電路或光學兀件層220a之間的界面全反射,如此即可有效抑制顯示裝置10a的邊緣的耦合漏光。
[0067]在圖3的實施例中,作為導光板的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的側面旁會設有如圖1的發(fā)光元件120,只是在圖3中省略不繪示出。再者,作為導光板的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的表面上會設有光學微結構(如圖1的光學微結構218),但圖3中省略不繪示出。此外,除了環(huán)境介質所形成的透光介質層340a之外,若透光介質層300為液態(tài)或氣態(tài)時,此透光介質層300兩側的電路或光學元件層200會被如圖1所繪示的間隙物322隔開,而在圖3中省略不繪示出。
[0068]綜上所述,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中,由于導光板上方的至少一個透光介質層為氣體層,或為折射率為這些電路或光學元件層與透光介質層中最小的透光介質層,因此在導光板中傳遞的光束可以有較大的比例被上方的界面全反射。如此一來,便可有效抑制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邊緣的耦合漏光的問題。
[0069]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fā)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發(fā)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任何熟悉本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fā)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反射式顯示面板; 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堆疊于該反射式顯示面板上方,其中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一為導光板;以及 至少一個發(fā)光元件,配置于該導光板旁,用以發(fā)出光束,該光束經由該導光板的側面進入該導光板中,其中多個透光介質層分別位于該反射式顯示面板與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中的每相鄰兩者之間及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中最遠離該反射式顯示面板者的上方,該導光板上方的至少一個透光介質層為氣體層,位于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中最遠離該反射式顯示面板者的上方的該透光介質層是由該顯示裝置所處的環(huán)境介質所形成,且當該導光板非為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中最遠離該反射式顯示面板者時,該氣體層位于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中最遠離該反射式顯示面板者與該反射式顯示面板之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氣體層位于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的兩相鄰者之間,且該氣體層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的該兩相鄰者的折射率。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中最遠離該反射式顯示面板者的上方的該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的該兩相鄰者的折射率。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氣體層位于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的兩相鄰者之間,且該氣體層的折射率小于或等于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中最遠離該反射式顯示面板者的上方的該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包括從該反射式顯示面板往上依序堆疊的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第二電路或光學元件層及第三電路或光學元件層,所述多個透光介質層包括位于該反射式顯示面板與該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間的第一透光介質層、位于該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與該第二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間的第二透光介質層及位于該第二電路或光學元件層與該第三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間的第三透光介質層,其中該第三電路或光學兀件層為該導光板,且該第一透光介質層、該第二透光介質層及該第三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彼此相同。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包括從該反射式顯示面板往上依序堆疊的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第二電路或光學元件層及第三電路或光學元件層,所述多個透光介質層包括位于該反射式顯示面板與該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間的第一透光介質層、位于該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與該第二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間的第二透光介質層及位于該第二電路或光學元件層與該第三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間的第三透光介質層,其中該第二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為該導光板,該第三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小于該第二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且該第三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小于該第一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包括從該反射式顯示面板往上依序堆疊的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第二電路或光學元件層及一第三電路或光學元件層,所述多個透光介質層包括位于該反射式顯示面板與該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間的第一透光介質層、位于該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與該第二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間的第二透光介質層及位于該第二電路或光學元件層與該第三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間的第三透光介質層,其中該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為該導光板,該第二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小于或等于該第三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且該第二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小于或等于該第一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包括從該反射式顯示面板往上依序堆疊的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第二電路或光學元件層及第三電路或光學元件層,所述多個透光介質層包括位于該反射式顯示面板與該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間的第一透光介質層、位于該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與該第二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間的第二透光介質層及位于該第二電路或光學元件層與該第三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間的第三透光介質層,其中該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為該導光板,該第三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小于該第二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且該第三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小于該第一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包括觸控面板、保護蓋板與防眩膜的至少其中之一及該導光板。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中的最遠離該反射式顯示面板者為保護蓋板,該氣體層位于該保護蓋板與該導光板之間,且該保護蓋板的邊緣具有印刷層。
11.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反射式顯示面板; 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堆疊于該反射式顯示面板上方,其中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一為導光板;以及 至少一個發(fā)光元件,配置于該導光板旁,用以發(fā)出光束,該光束經由該導光板的側面進入該導光板中,其中多個透光介質層分別位于該反射式顯示面板與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中的每相鄰兩者之間及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上方,該導光板上方的至少一個該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的值為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與所述多個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中的最小值,位于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中最遠離該反射式顯示面板者的上方的該透光介質層是由該顯示裝置所處的環(huán)境介質所形成,且當該導光板非為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中最遠離該反射式顯示面板者時,具有最小折射率的該透光介質層位于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中最遠離該反射式顯示面板者與該反射式顯示面板之間。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最小折射率的該透光介質層位于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的兩相鄰者之間,且具有最小折射率的該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的該兩相鄰者的折射率。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中最遠離該反射式顯示面板者的上方的該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的該兩相鄰者的折射率。
14.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最小折射率的該透光介質層位于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的兩相鄰者之間,且具有最小折射率的該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小于或等于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中最遠離該反射式顯示面板者的上方的該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
15.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包括從該反射式顯示面板往上依序堆疊的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第二電路或光學元件層及第三電路或光學元件層,所述多個透光介質層包括位于該反射式顯示面板與該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間的第一透光介質層、位于該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與該第二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間的第二透光介質層及位于該第二電路或光學元件層與該第三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間的第三透光介質層,其中該第三電路或光學兀件層為該導光板,且該第一透光介質層、該第二透光介質層及該第三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彼此相同。
16.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包括從該反射式顯示面板往上依序堆疊的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第二電路或光學元件層及第三電路或光學元件層,所述多個透光介質層包括位于該反射式顯示面板與該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間的第一透光介質層、位于該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與該第二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間的第二透光介質層及位于該第二電路或光學元件層與該第三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間的第三透光介質層,其中該第二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為該導光板,該第三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小于該第二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且該第三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小于該第一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
17.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包括從該反射式顯示面板往上依序堆疊的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第二電路或光學元件層及第三電路或光學元件層,所述多個透光介質層包括位于該反射式顯示面板與該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間的第一透光介質層、位于該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與該第二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間的第二透光介質層及位于該第二電路或光學元件層與該第三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間的第三透光介質層,其中該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為該導光板,該第二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小于或等于該第三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且該第二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小于或等于該第一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
18.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包括從該反射式顯示面板往上依序堆疊的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第二電路或光學元件層及第三電路或光學元件層,所述多個透光介質層包括位于該反射式顯示面板與該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間的第一透光介質層、位于該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與該第二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間的第二透光介質層及位于該第二電路或光學元件層與該第三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之間的第三透光介質層,其中該第一電路或光學元件層為該導光板,該第三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小于該第二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且該第三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小于該第一透光介質層的折射率。
19.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包括觸控面板、保護蓋板與防眩膜的至少其中之一及該導光板。
20.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電路或光學元件層中的最遠離該反射式顯示面板者為保護蓋板,該氣體層位于該保護蓋板與該導光板之間,且該保護蓋板的邊緣具有印刷層。
【文檔編號】G02F1/167GK104282225SQ201410050169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7月1日
【發(fā)明者】黃信道, 陳怡礽, 施耀淙, 蕭書立, 鮑友南, 胡佳狀 申請人:元太科技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