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投影機的制作方法
一種投影機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投影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ー種投影機。
背景技木投影機的光路中都需要有ー個光學鏡頭來實現(xiàn)成像,這個鏡頭在成像的同時還起到放大圖像、調(diào)焦、對焦的功能。投影機鏡頭的焦距決定了投影機鏡頭在投影機與銀幕距離一定的條件下所能形成影像的大小。投影機鏡頭的焦距越短,投影在銀幕上的影像就越大。反之,焦距越長,投影在銀幕上的影像就越小。如果要在短距離投射大畫面就需要選擇短焦鏡頭的投影機,反之則需要選擇長焦鏡頭。一般的投影機都為標準鏡頭。但當應用空間相對比較狹小或?qū)掗煏r,標準鏡頭也難以獲得滿意的投影效果。當使用環(huán)境改變時,為了獲得 效果較佳的投影圖像,往往需要更換新的投影機,如此ー來,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F(xiàn)有的部分投影機具有更換投影鏡頭功能,但一般的投影機的投影鏡頭與鏡頭座都是通過螺紋連接。螺紋連接的方式不夠牢固,易松動,當頻繁更換投影鏡頭時,易造成投影鏡頭脫落。且螺紋連接沒有限位作用,當投影機工作吋,也可能會因意外情況造成鏡頭旋轉(zhuǎn)而影響投影效果。并且一般投影機的投影鏡頭都設置于機殼內(nèi)部,更換投影鏡頭時首先需要把機殼打開再進行更換,操作比較繁瑣。而且投影機的機殼內(nèi)部設置有精密的光學器件和電子器件,經(jīng)常打開機殼容易損壞機殼內(nèi)部的器件。因此,現(xiàn)有的可換鏡頭的投影機的更換投機鏡頭較為繁瑣且可靠性較差。
發(fā)明內(nèi)容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更換投影機鏡頭比較方便且可靠性較高的投影機。ー種投影機,包括機売,側壁開設鏡頭孔,頂部開設有第一通孔;鏡頭座,設置于所述機殼內(nèi),所述鏡頭座上設置有卡合部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一端連接有復位彈簧使所述限位部相對所述鏡頭座可移動;投影鏡頭,包括鏡筒,所述鏡筒上設置有配合部并開設有限位槽,所述鏡筒的一端通過所述配合部與卡合部相配合而固定于所述鏡頭座上,另一端從所述鏡頭孔伸出;定位機構,部分收容于所述機殼并與所述限位部相對應且突出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定位機構用于定位所述限位部,使所述限位部與所述限位槽相卡合或相分離;推動所述定位機構而壓縮所述復位彈簧,使所述限位部與限位槽相分離,將所述鏡筒的一端放置于所述鏡頭座上并旋轉(zhuǎn)至所述配合部與卡合部相卡合時將所述投影鏡頭固定于所述鏡頭座上,松開所述定位機構,所述復位彈簧復位使所述限位部與限位槽相卡
ム
ロ O進ー步地,所述鏡頭座上開設有鏡筒收容孔,所述卡合部為均勻開設于所述鏡筒收容孔的孔壁上的三個固定槽,所述配合部為三個均勻設置于所述鏡筒外壁上的三個卡合筋。
進ー步地,所述固定槽包括第一卡槽和與所述第一卡槽連通的第二卡槽,所述卡合筋與所述第二卡槽對準而伸入所述鏡筒收容孔后旋轉(zhuǎn)進入所述第一卡槽中固定。進ー步地,所述機殼包括底盒和蓋設于所述底盒上的頂殼,所述第一通孔開設于所述頂殼上,所述第一通孔的邊緣朝向所述底盒延伸形成圍繞所述第一通孔的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圍成容置腔。進ー步地,所述限位部包括卡合片和與所述卡合片呈L形連接的驅(qū)動片,所述卡合片用于與所述限位槽相卡合,且所述卡合片的自由端與所述復位彈簧相連,所述驅(qū)動片從所述第一通孔中伸出。進ー步地,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固定座、滑塊、彈簧及按鈕組件,所述固定座收容于所述容置腔中并與所述延伸部形成有空隙,所述固定座的端面兩側設置有限位肋,所述驅(qū)動片從所述空隙中伸出;
所述彈簧設置于所述固定座的中部;所述滑塊設置于所述固定座上并夾持于所述兩個限位肋之間且與所述驅(qū)動片相對,所述滑塊為一端開ロ的中空殼體,其封閉端開設有第二通孔,所述滑塊相対的兩個側面分別開設有導向孔,所述ー側導向孔的孔壁形成有第一導向斜面,另ー側導向孔的孔壁形成有第二導向斜面;按鈕組件,部分收容于所述滑塊中,包括底座、設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按鈕和分別設置于所述底座相對兩側的兩個驅(qū)動臂,所述底座套設于所述彈簧上,所述按鈕從所述第二通孔伸出,所述兩個驅(qū)動臂的端部分別伸向所述兩個導向孔;按壓所述按鈕,所述驅(qū)動臂下移與所述第一導向斜面接觸而驅(qū)動所述滑塊向所述驅(qū)動片移動而推動所述限位部移動離開所述限位槽,旋轉(zhuǎn)取下所述投影鏡頭,并更換投影鏡頭后松開所述按鈕,所述彈簧復位驅(qū)動所述驅(qū)動臂上移而與所述第二導向斜面接觸使所述滑塊向相反方向移動而使所述限位部復位而與所述限位槽卡合。進ー步地,所述固定座的中部設置有定位柱和圍繞所述定位柱的兩個定位件,所述彈簧套設于所述定位柱上并位于所述兩個定位件之間。進ー步地,所述固定座上還設置有四個限位柱,其中兩兩設置于所述限位肋上,用于進一歩防止所述滑塊偏移。進ー步地,還包括中部開設有限位孔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上還開設有緊固孔,所述頂殼上設置有固定柱,所述限位孔套設于所述按鈕上,緊固件穿過所述緊固孔和固定柱而將所述限位件固定至所述頂殼上。進ー步地,所述滑塊的頂部開設有第一固定孔,所述限位件上開設有第二固定孔,固定件穿過所述第二固定孔和第一固定孔而鎖定所述滑塊。上述投影機,更換投影鏡頭時只需推動定位機構解除限位部的限位作用后逆時針旋轉(zhuǎn)鏡筒以拆卸投影鏡頭,并順時針旋轉(zhuǎn)新的鏡筒至卡合部與配合部卡合而更換新的投影鏡頭。投影鏡頭的更換過程只需推動定位機構和旋轉(zhuǎn)鏡筒,更換過程無需借助任何工具,方便快捷。而且,更換投影鏡頭吋,無需打開機売,能夠有效避免因頻繁打開機殼而損壞機殼內(nèi)部的光學器件和電子器件,同時能避免打開機殼而帶入灰塵。并且該投影機的鏡頭座與投影鏡頭通過卡合部和配合部相配合而使投影鏡頭固定在鏡頭座上,并通過限位部與限位槽配合進行限位,相比一般螺紋連接,可靠性較高。當多次頻繁更換投影鏡頭吋,不會因連接松動而造成投影鏡頭脫落,安全可靠。在使用過程中,能夠避免螺紋連接的任意旋轉(zhuǎn)性。因此,該投影機更換投影鏡頭比較方便且可靠性較聞。
圖I為ー實施方式的投影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所示的投影機的頂殼和固定座的立體示意圖;圖3為圖2的局部放大圖;圖4為圖I所示的投影機的棱鏡蓋的立體示意圖; 圖5為圖I所示的投影機的鏡頭座和投影鏡頭的立體示意圖;圖6為圖I所示的投影機的滑塊的立體示意圖;圖7A為圖I所示的投影機的按鈕組件的立體示意圖;圖7B為圖7A中沿VII-VII的剖視圖;圖8為圖I所示的投影機的限位件的立體示意圖;圖9為圖I所示的投影機去除了棱鏡蓋、滑塊、按鈕組件和限位件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圖I所示的投影機的滑塊和按鈕組件的裝配示意圖;圖11為圖I所示的投影機去除了棱鏡蓋的結構示意圖;圖12為圖I所示的投影機的鏡頭座與投影鏡頭裝配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附圖和具體施方式對上述投影機進ー步闡述。請參閱圖I, 一實施方式的投影機100,包括機殼10和部分收容于機殼10的投影鏡頭20。機殼10包括底盒11和頂殼12。頂殼12蓋設于底盒11上。底盒11大致為由三塊側板(圖未示)分別圍在一個底板(圖未示)三側上組成的一面開ロ結構。底板相對兩側的兩個側板上開設有安裝孔,用于固定頂殼12。底盒11用于收容投影機100的其他各種組件,如投射圖像產(chǎn)生裝置(圖未示)等。請同時參閱圖2,頂殼12為曲面結構,具有ー側面122,以和底盒11的結構相匹配而密封底盒11。頂殼12的側面122上開設有鏡頭孔1222。本實施方式中,鏡頭孔1222的周緣還設置有鏡頭框1224。投影鏡頭一般較重,鏡頭框1224 —方面可對投影鏡頭20提供支撐作用,另ー方面也可起到防塵的作用。側面122上還開設有分別位于鏡頭孔1222兩側的多個散熱孔1226,以提高投影機100的散熱性能。頂殼12的兩側設置有固定板124,固定板124上開設固定孔1242。固定件穿過固定孔1242和底盒11兩側的安裝孔而將頂殼12固定在底盒11上。頂殼12的中部凹陷形成凹陷部126。請同時參閱圖3,凹陷部126上開設有第一通孔1261。第一通孔1261緊靠鏡頭框1224。第一通孔1261的邊緣朝向底盒11延伸形成圍繞第一通孔1261的延伸部1262,延伸部1262圍城容置腔(未標示)。凹陷部126上設置有固定柱。固定柱包括有三個第一螺紋柱1263和兩個第二螺紋柱1264。第一通孔1261為方形孔,其中兩個第一螺紋柱1263位于第一通孔1261相対的兩側,另外ー個第一螺紋柱1263位于第一通孔1261的另ー側。三個第一螺紋柱1263呈三角形分布。兩個第二螺紋柱1264也位于第一通孔1261相対的兩側??梢岳斫?,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可以不設置凹陷部126而直接在頂殼12上開設第一通孔1261即可。頂殼12上形成有凹陷部126可有效減小投影機100的體積。本實施方式中,機殼10還包括棱鏡蓋13。請參閱4,棱鏡蓋13的形狀與凹陷部126的形狀相匹配。棱鏡蓋13的一端為內(nèi)凹的弧形狀,以和鏡頭框1224相匹配。棱鏡蓋13設置于凹陷部126上方而密封凹陷部126,使投影機100的防塵效果較好。棱鏡蓋13上開設有按鈕孔132。請同時參閱圖I和參閱圖5,投影鏡頭20包括鏡筒21和設置于鏡筒21上的鏡片22。鏡筒21遠離鏡片22的一端設置于底盒11內(nèi)部,另一端從鏡頭孔1222中伸出。鏡筒21上設置有用于固定投影鏡頭20的配合部。本實施方式中,配合部為均勻分布于鏡筒21 上的三個卡合筋212。鏡筒21的外壁上還設置有凸環(huán)214,凸環(huán)214上開設有限位槽2142。本實施方式中,限位槽2142也為三個,均勻分布于凸環(huán)214上并分別位于兩個卡合筋212之間。具體地,投影鏡頭20可以為標準鏡頭、短焦鏡頭、長焦鏡頭和超長焦鏡頭。用戶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配置各種鏡頭,以根據(jù)不同的使用環(huán)境更換合適的鏡頭。請再次參閱圖5,投影機100還包括鏡頭座30。鏡頭座30用于固定投影鏡頭20。鏡頭座30上設置有卡合部,卡合部用于與鏡筒21上的配合部配合以使投影鏡頭20固定于鏡頭座30上。本實施方式中,鏡頭座30上開設有鏡筒收容孔31??ê喜繛榫鶆蜷_設于鏡筒收容孔31的內(nèi)孔壁上的三個固定槽,以和鏡筒21上三個卡合筋212相配合。ー個固定槽包括第一卡槽311和與第一卡槽311連通的第二卡槽312。第二卡槽312的寬度大于第一^^槽311。第一^^槽311上還設置有鏡頭鎖3112。鏡頭座30上還設置有限位部32。限位部32包括卡合片321和與卡合片321呈L形連接的驅(qū)動片322。卡合片321用于與限位槽2142相卡合??ê掀?21的自由端與復位彈簧(圖未示)相連,使限位部32相對鏡筒收容孔31可移動。投影機100還包括定位機構。定位機構用于定位限位部32。本實施方式中,定位機構包括固定座40、滑塊50、按鈕組件60和彈簧70。請同時參閱圖2和圖3,固定座40收容于容置腔中。固定座40大致為方形。固定座40的三個側端面分別與延伸部1262的三個面相貼合,另ー個側端面與延伸部1262遠離鏡頭孔1222的ー個面之間形成有空隙。本實施方式中,固定座40的中部設置有定位柱41。進ー步地,固定座40上還設置兩個有圍繞定位柱41的弧形的定位件42。固定座40的端面相對兩側上設置有限位肋43。進ー步地,固定座40上還設置有四個限位柱44。四個限位柱44分別兩兩設置于兩側的限位肋43上。本實施方式中,固定座40和頂殼12可以通過注塑一體成型。彈簧70設置于固定座40的中部。彈簧70為圓柱形螺旋彈簧。彈簧70套設于定位柱41上并位于兩個弧形的定位件42之間。定位柱41用于對彈簧70進行定位,以將彈簧70設置于固定座40的中部。進ー步由兩個定位件42對其進行定位,防止彈簧70左右晃動。可以理解,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定位件42可以省略。定位柱41亦可較可靠地定位彈黃70?;瑝K50設置于述固定座40上并夾持于兩個限位肋43之間。請參閱圖6,滑塊50為一端開ロ的中空殼體?;瑝K50的封閉端開設有第二通孔51,還開設有第一固定孔52。滑塊50相對兩側的側壁上分別開設有導向孔53。其中ー側的導向孔53的孔壁上形成有第一導向斜面532。另ー側的導向孔53形成有第二導向斜面534。第一導向斜面532和第二導向斜面534用于使滑塊50朝著期望的方向移動。滑塊50放置于固定座40上時,第一導向斜面532位于導向孔53遠離鏡頭孔1222 —側的孔壁,第二導向斜面534位于另ー個導向孔53靠近鏡頭孔1222 —側的孔壁。第一導向斜面532和第二導向斜面534平行且朝向相反?;瑝K50放置于固定座40上時,第一導向斜面532與固定座40的端面呈銳角地向遠離鏡頭孔1222的方向傾斜,使得當?shù)谝粚蛐泵?32受到垂直方向的作用カ時,能使滑塊50向著遠離鏡頭孔1222的方向滑動。第二導向斜面534與固定座40的端面呈銳角地向遠離鏡頭孔1222的方向傾斜但朝向與第一導向斜面532的相反,使得當?shù)诙蛐泵?34受到 垂直方向的作用カ時,能使滑塊50向著靠近鏡頭孔1222的方向滑動。
請同時參閱圖7A和圖7B,按鈕組件60包括底座61、設置于底座61上按鈕62和分別設置于底座61相對兩側的兩個驅(qū)動臂63。底座61的底部為中空結構。按鈕62內(nèi)部設有向底座61延伸的導向柱622。請參閱圖8,投影機100還包括限位件80。限位件80中部開設限位孔81。限位件80上開設有緊固孔,用干與凹陷部126上的固定柱配合而固定限位件80。緊固孔包括三個第一螺紋孔82和兩個第二螺紋孔83。三個第一螺紋孔82呈三角形分布以分別與三個第一螺紋柱1263對應。兩個第二螺紋孔83分別與第二螺紋柱1264對應。限位件80上還開設有第二固定孔84。裝配投影機100時,首先將鏡頭座30設置于底盒11內(nèi)部,接著在底盒11上蓋上頂殼12,如圖9所示。鏡頭座30上的鏡筒收容孔31與鏡頭孔1222的中心軸線重合。限位部32的驅(qū)動片322由固定座40與延伸部1262之間的空隙伸向容置腔。固定座40位于鏡筒21的上方。進ー步,將按鈕組件60裝配于滑塊50內(nèi)部,使按鈕62從第二通孔51伸出,兩個驅(qū)動臂63的端部分別伸向兩個導向孔53。裝配在一起的滑塊50和按鈕組件60的結構如圖10所示。將裝配好的滑塊50和按鈕組件60的同時放置于固定座40上,使滑塊50的開ロ端設置于固定座40上,滑塊50的左右兩側分別被兩個限位肋43夾持而不能左右滑動。按鈕組件60的底座61套設于彈簧70上,按鈕62內(nèi)部的導向柱622穿過彈簧70。進一歩,將限位件80設置于滑塊50上方。限位孔81套設于按鈕62上。采用第一螺紋緊固件(圖未示)穿過第一螺紋孔82和第一螺紋柱1263,第二螺紋緊固件(圖未示)穿過第二螺紋孔83和第二螺紋柱1264而將限位件80固定于頂殼12上,所得的結構如圖11所示。最后,蓋上棱鏡蓋13,按鈕62穿過按鈕孔132而部分裸露于機殼10外部。按壓按鈕62,彈簧70被壓縮,按鈕62下移,同時兩個驅(qū)動臂63下移?;瑝K50被兩個限位肋43夾持而不能左右滑動,因第一導向斜面532的導向作用,當驅(qū)動臂63下移時,其中ー個驅(qū)動臂63與第一導向斜面532接觸而驅(qū)動滑塊50向靠近驅(qū)動片322的方向移動而與驅(qū)動片322接觸,復位彈簧被壓縮,限位部32的卡合片321向靠近鏡筒收容孔31的方向移動,進ー步將投影鏡頭20的一端伸入底盒11內(nèi)部,鏡筒21上的卡合筋212與鏡筒收容孔31上的第二卡槽312對準而伸入鏡筒收容孔31中,順時針轉(zhuǎn)動投影鏡頭20,當鏡筒21上的卡合筋212進入第一卡槽311中吋,鏡頭鎖3112鎖住鏡筒21使得投影鏡頭20固定于鏡頭座30上。松開按鈕62,彈簧70復位使驅(qū)動臂63上移,因第二導向斜面534的導向作用,其中ー個驅(qū)動臂63與第二導向斜面534接觸而驅(qū)動滑塊50向遠離驅(qū)動片322的方向移動,復位彈簧復位使限位部32彈回使得卡合片321與限位槽2142卡合。限位部32的限位作用使得在投影機100工作時不能任意旋轉(zhuǎn)投影鏡頭20。鏡頭座30與投影鏡頭20的裝配如圖12所示。鏡筒21的另一端從鏡頭孔1222中伸出。當需要更換投影鏡頭20時,再次按壓按鈕62,驅(qū)動滑塊50向前移動從而推動限位部32向前移動而解除限位部32對投影鏡頭20的限位作用。同時逆時針旋轉(zhuǎn)鏡筒21至卡合筋212進入第二卡槽312時可將投影鏡頭20從鏡頭座30上取下。將需要安裝的投影鏡頭20按上述安裝步驟再次固定至鏡頭座30上后,松開按鈕62,限位部32再次與限位槽2142相卡合而對投影鏡頭20進行限位,完成投影鏡頭20的更換。上述投影機100,當使用環(huán)境改變而需要更換投影鏡頭20吋,只需按壓按鈕62,通過逆時針旋轉(zhuǎn)鏡筒21至鏡筒21上的卡合筋212進入第二卡槽312時即可將投影鏡頭20從鏡頭座30上取下。將合適焦距的投影鏡頭20上的卡合筋212與第二卡槽312對準而伸入鏡頭座30中,順時針轉(zhuǎn)動投影鏡頭20,使卡合筋212進入第一卡槽311,鏡頭鎖3112鎖住鏡筒21而將投影鏡頭20固定在鏡頭座30上,然后松開按鈕62即可完成投影鏡頭20的更換。投影機100,在投影鏡頭20的更換過程中只需按下按鈕62,逆時針旋轉(zhuǎn)鏡筒21以拆卸投影鏡頭20,并順時針旋轉(zhuǎn)新的鏡筒21而更換新的投影鏡頭20。即投影鏡頭20的更換過程只需按下按鈕62和旋轉(zhuǎn)鏡筒21,更換過程無需借助任何工具,方便快捷。同時避免了先打開機殼10,再更換投影鏡頭20,然后再關閉機殼10的繁瑣步驟。而且,投影鏡頭20更換時,無需打開機殼10,能夠有效避免因頻繁打開機殼10而損壞機殼10內(nèi)部的光學器件(圖未示)和電子器件(圖未示),也不會導致在更換投影鏡頭20時將灰塵帶入機殼10內(nèi)部從而影響投影機100的整體工作性能。投影機100的鏡頭座30與投影鏡頭20通過第一卡槽311和卡合筋212相配合而使投影鏡頭20固定在鏡頭座30上,相比一般螺紋連接,可靠性較高。當多次頻繁更換投影鏡頭20吋,不會因連接松動而造成投影鏡頭20脫落,安全可靠。同時,鏡頭座30上設置有限位部32,鏡筒21上開設有與限位部32相配合的限位槽2142,使得限位部32對投影鏡頭20起到限位作用,在沒有按下按鈕62時不能任意旋轉(zhuǎn)投影鏡頭20。因此,投影機100更換投影鏡頭20比較方便且可靠性較高。用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期望成本、使用環(huán)境、畫面質(zhì)量、投影距離和投影畫面大小等需求選擇ー個或多個合適的投影鏡頭20。通過在鏡頭座30上設置卡合部,在鏡筒20上設置配合部,卡合部與配合部相配合固定投影鏡頭20,限位部32對投影鏡頭20進行限位,限制投影鏡頭20任意旋轉(zhuǎn)。定位機構可對限位部32的位置進行調(diào)整以對投影鏡頭20進行限位或解除限位,實現(xiàn)快速方便更換投影鏡頭20。并且投影鏡頭20頻繁更換時,不會出現(xiàn)鏡頭座30與投影鏡頭20的連接松動而造成投影鏡頭20脫落的情況,卡合部、配合部和定位機構相互配合,更換投影鏡頭20時無需打開機殼10而損壞投影機100的內(nèi)部器件,可靠性較高。需要說明的是,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定位機構也可以為條形滑鈕,此時第一通孔為、條形孔,條形滑鈕的一端伸入機殼10內(nèi)部,另一端伸出機殼10外部,且條形滑鈕可延著條形孔滑動并推動限位部32移動而解除限位部32的限位作用。當滑鈕延著條形孔反向滑動時,復位彈簧復位使限位部32與限位槽2142卡合。在另外的實施方式中,定位機構也可以僅僅包括固定座40、滑塊50和兩個彈簧70。此時滑塊50為方形中空殼體。兩個彈簧70的一端與滑塊50與限位部32相對的側面相連,另一端與延伸部1262遠離鏡頭孔1222的表面抵接,使滑塊50固定于固定座40上。推動滑塊50,彈簧70被壓縮而使滑塊50朝著限位部32滑動至推動限位部32使限位部32移動而解除限位作用。松開滑塊50,在彈簧70的作用下,滑塊50復位,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限位部32也復位而與限位槽2142相卡合??梢岳斫?,在此實施方式中,當機殼10還包括棱鏡蓋13時,此時在棱鏡蓋13的內(nèi)凹處開設通孔,以便于推動滑塊50。可以理解,也可以在滑塊50上設置有突出于通孔的凸起,使推動滑塊50更方便。
可以理解,在其他實施方式中,鏡頭座30上的卡合部也可以為均勻分布于鏡筒收容孔31內(nèi)孔壁上的三個卡合筋,鏡筒21外壁上的配合部也可以為均勻分布于鏡筒21外壁上的三個固定槽。固定槽和卡合筋配合亦能實現(xiàn)投影鏡頭20固定至鏡頭座30上。本實施方式中,三個限位槽2142均勻分布于凸環(huán)214上,且一個限位槽2142位于兩個卡合筋212之間,使得在安裝投影鏡頭20吋,無論鏡筒21如何旋轉(zhuǎn),只要卡合筋212與第一卡槽311相卡合時即能實現(xiàn)限位部32與限位槽2142相配合而實現(xiàn)限位作用。無需鏡筒21轉(zhuǎn)至特定位置,提高了安裝的任意性,更加方便快捷。本實施方式中,兩個限位肋43限制滑塊50左右滑動。四個限位柱44可進ー步提供限位作用,確?;瑝K50不左右偏移,提高更換投影鏡頭20的可靠性??梢岳斫?,在其他實施方式中,限位柱44可省略。在另外的其他實施方式中,省略限位柱44后,也可以增加限位肋43的高度至與滑塊50的高度平齊??梢岳斫猓谄渌麑嵤┓绞街?,限位件80可以省略。本實施方式優(yōu)選設置有限位件80,能夠有效防止按鈕組件60在彈簧70的回復力作用下向上移動而突出于頂殼12表面或者在按壓按鈕62時跑入底盒11內(nèi)部,進ー步提高更換鏡頭20的可靠性。本實施方式中,在安裝上投影鏡頭20后,在蓋上棱鏡蓋13之前,先采用固定件穿過第二固定孔84和第一固定孔52而將限位件80與滑塊50固定連接。使得限位件80同時與頂殼12和滑塊50固定連接,從而鎖定滑塊50,當按下按鈕62時,滑塊50不能移動從而不能解除限位部32的限位作用,此時投影鏡頭20不能隨意旋轉(zhuǎn),他人不能任意取走投影鏡頭20,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梢岳斫猓谄渌麑嵤┓绞街?,ー個導向孔53的可以形成有兩個導向斜面,兩個導向孔53各形成有4個導向斜面,使兩個驅(qū)動臂63在下移時與兩側的兩個導向斜面接觸,在上移時同時與兩側的另外兩個導向斜面即可。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fā)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fā)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fā)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投影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機殼,側壁開設鏡頭孔,頂部開設有第一通孔; 鏡頭座,設置于所述機殼內(nèi),所述鏡頭座上設置有卡合部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一端連接有復位彈簧使所述限位部相對所述鏡頭座可移動; 投影鏡頭,包括鏡筒,所述鏡筒上設置有配合部并開設有限位槽,所述鏡筒的一端通過所述配合部與卡合部相配合而固定于所述鏡頭座上,另一端從所述鏡頭孔伸出; 定位機構,部分收容于所述機殼并與所述限位部相對應且突出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定位機構用于定位所述限位部,使所述限位部與所述限位槽相卡合或相分離; 推動所述定位機構而壓縮所述復位彈簧,使所述限位部與限位槽相分離,將所述鏡筒的一端放置于所述鏡頭座上并旋轉(zhuǎn)至所述配合部與卡合部相卡合時將所述投影鏡頭固定于所述鏡頭座上,松開所述定位機構,所述復位彈簧復位使所述限位部與限位槽相卡合。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投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鏡頭座上開設有鏡筒收容孔,所述卡合部為均勻開設于所述鏡筒收容孔的孔壁上的三個固定槽,所述配合部為三個均勻設置于所述鏡筒外壁上的三個卡合筋。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包括第一卡槽和與所述第一卡槽連通的第二卡槽,所述卡合筋與所述第二卡槽對準而伸入所述鏡筒收容孔后旋轉(zhuǎn)進入所述第一^^槽中固定。
4.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投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殼包括底盒和蓋設于所述底盒上的頂殼,所述第一通孔開設于所述頂殼上,所述第一通孔的邊緣朝向所述底盒延伸形成圍繞所述第一通孔的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圍成容置腔。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卡合片和與所述卡合片呈L形連接的驅(qū)動片,所述卡合片用于與所述限位槽相卡合,且所述卡合片的自由端與所述復位彈簧相連,所述驅(qū)動片從所述第一通孔中伸出。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固定座、滑塊、彈簧及按鈕組件,所述固定座收容于所述容置腔中并與所述延伸部形成有空隙,所述固定座的端面兩側設置有限位肋,所述驅(qū)動片從所述空隙中伸出; 所述彈簧設置于所述固定座的中部; 所述滑塊設置于所述固定座上并夾持于所述兩個限位肋之間且與所述驅(qū)動片相對,所述滑塊為一端開口的中空殼體,其封閉端開設有第二通孔,所述滑塊相對的兩個側面分別開設有導向孔,所述一側導向孔的孔壁形成有第一導向斜面,另一側導向孔的孔壁形成有第二導向斜面; 按鈕組件,部分收容于所述滑塊中,包括底座、設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按鈕和分別設置于所述底座相對兩側的兩個驅(qū)動臂,所述底座套設于所述彈簧上,所述按鈕從所述第二通孔伸出,所述兩個驅(qū)動臂的端部分別伸向所述兩個導向孔; 按壓所述按鈕,所述驅(qū)動臂下移與所述第一導向斜面接觸而驅(qū)動所述滑塊向所述驅(qū)動片移動而推動所述限位部移動離開所述限位槽,旋轉(zhuǎn)取下所述投影鏡頭,并更換投影鏡頭后松開所述按鈕,所述彈簧復位驅(qū)動所述驅(qū)動臂上移而與所述第二導向斜面接觸使所述滑塊向相反方向移動而使所述限位部復位而與所述限位槽卡合。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中部設置有定位柱和圍繞所述定位柱的兩個定位件,所述彈簧套設于所述定位柱上并位于所述兩個定位件之間。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還設置有四個限位柱,其中兩兩設置于所述限位肋上,用于進一步防止所述滑塊偏移。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中部開設有限位孔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上還開設有緊固孔,所述頂殼上設置有固定柱,所述限位孔套設于所述按鈕上,緊固件穿過所述緊固孔和固定柱而將所述限位件固定至所述頂殼上。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投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的頂部開設有第一固定孔,所述限位件上開設有第二固定孔,固定件穿過所述第二固定孔和第一固定孔而鎖定所述滑塊。
全文摘要
一種投影機,包括開設有鏡頭孔的機殼、設置于機殼內(nèi)的鏡頭座及投影鏡頭和定位機構,鏡頭座上設置有卡合部和限位部,限位部的一端連接有復位彈簧使限位部相對鏡頭座可移動;投影鏡頭鏡筒的一端設置有配合部并開設有限位槽,配合部與卡合部相配合而固定投影鏡頭于鏡頭座上,另一端從鏡頭孔伸出;定位機構定位限位部,使限位部與限位槽相卡合或相分離。推動定位機構而壓縮復位彈簧,使限位部與限位槽相分離,將鏡筒的一端放置于鏡頭座上并旋轉(zhuǎn)至配合部與卡合部相卡合時投影鏡頭固定于鏡頭座上,松開定位機構,復位彈簧復位使限位部與限位槽相卡合。該投影機更換投影鏡頭操作方便,無需拆卸機殼,也不會損壞內(nèi)部器件,且投影鏡頭與鏡頭座的連接可靠。
文檔編號G03B21/14GK102736373SQ201210176860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2月8日
發(fā)明者孔祥飛, 陳孔鋒 申請人:深圳雅圖數(shù)字視頻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