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具有多個觀察光學系統(tǒng)的內(nèi)窺鏡的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
背景技術:
目前,內(nèi)窺鏡被廣泛地應用于醫(yī)療領域等。內(nèi)窺鏡例如通過將 細長的插入部插入到體腔內(nèi),能夠觀察體腔內(nèi)的臟器等、或者根據(jù) 需要使用插入在處置工具貫穿通道內(nèi)的處置工具來進行各種處置。 在插入部的前端設有彎曲部,通過操作內(nèi)窺鏡的操作部,可以改變 前端部的觀察窗的觀察方向。
一般地,內(nèi)窺鏡的觀察光學系統(tǒng)的外表面在插入到體腔內(nèi)時, 有時會有體液等附著而妨礙觀察的情況,所以設有洗滌用的送氣送 水噴嘴。進而,通過從送氣送水噴嘴向內(nèi)窺鏡的觀察光學系統(tǒng)的外 表面噴出洗凈液或者吹出空氣等,可以確保清潔的觀察視野。
例如,如日本特開平06—154155號公報所記載的那樣,提出了 具有多個觀察光學系統(tǒng)的內(nèi)窺鏡。該內(nèi)窺鏡具有多個攝像單元,多 個觀察光學系統(tǒng)和送氣送水噴嘴的開口以排列在大致直線上的方式 配置在插入部前端。
具有多個攝像單元的內(nèi)窺鏡,在一個監(jiān)視器上顯示通過切換各攝像 單元的驅(qū)動而分別由各個攝像單元取得的內(nèi)窺鏡圖像。
因此,若在一個監(jiān)視器上反映出的、各攝像單元所取得的內(nèi)窺鏡圖 像的方向不一致,則使用者會對在切換各攝像單元的攝影時所取得的內(nèi) 窺鏡圖像感到不協(xié)調(diào)。并且,若監(jiān)視器上的內(nèi)窺鏡圖像的上下左右方向 與彎曲部的彎曲上下左右方向不一致,則使用者對彎曲部的彎曲操作會 感到不協(xié)調(diào)。
其結果是,產(chǎn)生了使用者對一邊觀察監(jiān)視器一邊進行的利用內(nèi)窺鏡 的各種檢查和手法感到壓力的問題。
因此,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完成的發(fā)明,其第一目的在于提供 一種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該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不會對在監(jiān)視器中顯示的、由 多個攝像單元取得的內(nèi)窺鏡圖像產(chǎn)生不協(xié)調(diào)感(對使用者的壓力)。
另外,關于設于攝像單元的攝像元件,數(shù)百個元件如棋盤格一樣排 列,伴隨從觀察光學系統(tǒng)導入的光,在這些元件中蓄積有電子。經(jīng)置換 的作為該光學像的電荷作為電信號被傳送,并作為圖像反映在外部的監(jiān) 視器等中。此時,在攝像單元中,由于蓄積的電子而成為最高溫的部分 是攝像元件。
在如上述的如日本特開平06—154155號公報中所記載的具有多個攝
像單元的內(nèi)窺鏡中,存在以下問題若成為最高溫度的各攝像元件彼此
接近,則耐熱性變差。
此外,通過各攝像單元蓄積的電子,作為電荷被輸送到設于各攝像 單元的各個電路基板上成為圖像信號,然后經(jīng)過信號電纜由外部的控制 電路進行圖像信號處理。在該電路基板與信號電纜的連接部產(chǎn)生電磁噪聲。
具有多個攝像單元的內(nèi)窺鏡存在以下情況若各電路基板與各信號 電纜的各個連接部接近,則由于從各連接部產(chǎn)生的電磁噪聲會相互干涉, 由此,各自的圖像信號不能作為正確的信息發(fā)送到信號電纜。由此,存 在顯示在外部的監(jiān)視器上的內(nèi)窺鏡圖像產(chǎn)生圖像噪聲的問題。
另外,近年來所使用的內(nèi)窺鏡為了減輕患者的痛苦,插入部的細徑 化成為研究課題。但是,若將插入部細徑化,則前端部也被細徑化,從 而還會產(chǎn)生將多個攝像單元組裝到所述前端部上、或進行修理、檢查等 維修的作業(yè)性差的問題。
本發(fā)明鑒于上述問題,其第二目的在于實現(xiàn)一種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 其具有多個攝像單元,提高了各攝像單元的攝像元件放熱的耐熱性、以 及在各攝像單元中產(chǎn)生的電磁噪聲的電磁不相干性,并且還提高了組裝 作業(yè)性和維修作業(yè)性。
另外,內(nèi)窺鏡還用于對幾乎沒有自然光進入的體腔內(nèi)進行觀察。因 此,為了獲得從觀察窗取入的攝影光,在內(nèi)窺鏡中從照明窗向體腔內(nèi)照 射由光導(light guide)等引導的照明光。
近年來,存在這樣的內(nèi)窺鏡除了主要是向體腔內(nèi)照射白色光或以 面順序方式的RGB光、拍攝與通過肉眼進行觀察大致相同的體腔內(nèi)的像 的普通光觀察以外,通過向體腔內(nèi)照射具有特定波段的光來拍攝患部的 像,可以確定位于該患部的、通過普通光觀察難以診斷的病變部位,例 如能夠進行熒光觀察等特殊光觀察。
在體腔內(nèi)進行的特殊光觀察中,例如在熒光觀察中,當在患部有病 變部位時,由于從該病變部位發(fā)出的熒光的光量微小,所以需要以盡可 能大的光量來接受該病變部位發(fā)出的熒光。因此,在熒光觀察中所使用 的觀察光學系統(tǒng),若由于在光軸方向存在粘膜、血液、污物等而在外表 面附著這些污物等,或由于體腔內(nèi)特別是腸內(nèi)的褶皺(t夕")而阻礙觀 察視野,則有可能不能充分發(fā)揮用于特殊光觀察的例如熒光攝像單元的 觀察性能。
此外,優(yōu)選與普通光和特殊光分別對應的多個觀察光學系統(tǒng)即使在 各外表面附著有體腔內(nèi)的粘膜、血液、污物等,也可以通過送氣送水噴 嘴利用洗凈液或空氣來進行可靠的洗凈。
本發(fā)明鑒于上述情況,其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 其可高效地除去附著在多個觀察光學系統(tǒng)的外表面上的污物等,并且能 夠特別針對于需要以盡可能大的光量進行受光的特殊光用攝像單元確保 良好的觀察視野,而且,可以充分發(fā)揮各攝像單元的觀察性能。
發(fā)明內(nèi)容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第一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的特征在于,所 述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具有前端部;和分別具有用于獲得內(nèi)窺鏡圖像的攝 像元件的多個攝像部,該多個攝像部以從各自的所述攝像元件的各光電 轉(zhuǎn)換元件傳送電荷的第一電荷傳送方向和第二電荷傳送方向一致的方式 配設在所述前端部。
第二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具有前 端部;設于該前端部、并具有第一水平傳送方向的第一攝像元件;固定 所述前端部和所述第一攝像元件的第一固定部件;設于所述前端部、并 具有第二水平傳送方向的第二攝像元件;和以使所述第一水平傳送方向 與所述第二水平傳送方向大致一致的方式將所述第二攝像元件固定在所 述前端部的第二固定部件。
第三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具有前 端部;至少可以向兩個方向自由彎曲的彎曲部;設于該前端部、并具有 第一傳送方向的第一攝像元件;和設于所述前端部、并具有第二傳送方 向的第二攝像元件,所述第二傳送方向設定為與所述第一傳送方向相同 的方向,來自所述第一攝像元件的圖像信號被傳送至用于顯示第一 內(nèi)窺 鏡圖像的監(jiān)視器,所述彎曲部相對于顯示在所述監(jiān)視器上的所述第一內(nèi) 窺鏡圖像的上方方向可以進行彎曲操作,所述第二攝像元件配設于所述 前端部,并且使所述監(jiān)視器根據(jù)所述第二攝像元件所輸出的圖像信號而 顯示的第二內(nèi)窺鏡圖像的上方方向與所述第一內(nèi)窺鏡圖像的上方方向大 致一致。
第四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的特征在于,所述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具有前端 部;配設在所述前端部的第一攝像元件;根據(jù)來自所述第一攝像元件的 信號顯示圖像的監(jiān)視器;彎曲部,其配設于所述插入部,可以相對于顯 示在所述監(jiān)視器上的所述圖像的上方方向進行彎曲操作;以及第二攝像 元件,其以該彎曲部的彎曲方向與所述監(jiān)視器的所述圖像的上方方向大 致一致的方式配設在所述前端部上。
第五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的特征在于,所述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具有前端 部;配設在所述前端部中的第一攝像元件;用于將來自所述第一攝像元 件的信號轉(zhuǎn)換成圖像的第一轉(zhuǎn)換部;根據(jù)來自該第一轉(zhuǎn)換部的信號顯示 所述圖像的監(jiān)視器;彎曲部,其配設于所述插入部,相對于顯示在所述 監(jiān)視器上的所述圖像的上方方向可以進行彎曲操作;配設在所述前端部 中的第二攝像元件;和第二轉(zhuǎn)換部,其以該彎曲部的彎曲方向與所述監(jiān) 視器的所述圖像的上方方向大致一致的方式對來自第二攝像元件的信號
進行轉(zhuǎn)換,并輸出到所述監(jiān)視器中。
第六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的特征在于,所述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具有前端 部;用于獲得第一觀察圖像的第一攝像部;用于獲得第二觀察圖像的第 二攝像部;配置在所述前端部、使入射到所述第一攝像部的攝影光聚光 的第一觀察光學系統(tǒng);和配置在所述前端部、使入射到所述第二攝像部 的攝影光聚光的第二觀察光學系統(tǒng),在所述第一觀察光學系統(tǒng)和所述第 二觀察光學系統(tǒng)中,該第二觀察光學系統(tǒng)配置在所述前端部的大致中央 處,所述第一觀察光學系統(tǒng)配置成相對于所述第二觀察光學系統(tǒng)的光軸 在所述前端部的外周側(cè)具有光軸。
第七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的特征在于,所述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具有前端 部;配設在該前端部中、并具有會聚第一攝影光的第一觀察光學系統(tǒng)和 第一攝像元件的第一攝像部;和配設在所述前端部中、并具有會聚第二 攝影光的第二觀察光學系統(tǒng)和第二攝像元件的第二攝像部,所述第一攝 像部和所述第二攝像部以這樣的方式分別配置在所述前端部中所述第 一攝像元件和所述第二攝像元件彼此不接近,并且在插入軸方向和所述 前端部的外徑方向上相隔預定距離。
第八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的特征在于,所述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具有前端 部;配設在所述前端部中、并具有會聚第一攝影光的第一觀察光學系統(tǒng) 和第一攝像元件的第一攝像部;傳送基于由所述第一攝像元件獲得的電 荷的第一圖像信號的第一信號電纜;電連接所述第一攝像部和所述第一 電纜的第一電纜接點部;配設在所述前端部中、并具有會聚第二攝影光 的第二觀察光學系統(tǒng)和第二攝像元件的第二攝像部;傳送基于由所述第 二攝像元件獲得的電荷的第二圖像信號的第二信號電纜;電連接所述第 二攝像部和所述第二電纜的第二電纜接點部,所述第一攝像部和所述第 二攝像部以這樣的方式分別配置在所述前端部中所述第一電纜接點部 和所述第二電纜接點部彼此不接近,并且在插入軸方向上相隔預定距離。
第九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的特征在于,所述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具有前端 部;第一攝像部,其配設在該前端部的大致中央處,具有會聚第一攝影 光的第一觀察光學系統(tǒng)和第一攝像元件,并且該第一攝像部的基端部分
由硬質(zhì)的第一絕緣管包覆;和第二攝像部,其配設在所述前端部的外周 側(cè),具有會聚第二攝影光的第二觀察光學系統(tǒng)和第二攝像元件,并且該 第二攝像部的基端部分由硬質(zhì)的第二絕緣管包覆,所述第一絕緣管與所 述第二絕緣管相比在插入軸方向上配置在基端側(cè)。
圖1是概略地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內(nèi)窺鏡系統(tǒng)的說明圖。 圖2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內(nèi)窺鏡的前端罩的立體圖。
圖3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內(nèi)窺鏡的前端罩的立體圖。 圖4是表示從正面觀察第一實施方式的前端罩的平面圖。 圖5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前端部和彎曲部的沿圖4中的A—A線 剖開的剖面圖。
圖6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前端部的沿圖4中的B—B線剖開的剖 面圖。
圖7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前端部和彎曲部的沿圖4中的E—E線剖 開的剖面圖,并進一步沿普通光攝像單元剖開的剖面圖。
圖8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送氣送水管道的分支部分的剖面圖。 圖9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前端部的沿圖4中的C一C線剖開的剖面圖。
圖10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前端部的沿圖4中的D—D線剖開的剖 面圖。
圖11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前端部的沿圖5中的E—E線剖開的剖 面圖。
圖12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彎曲部的沿圖5中的F—F線剖幵的剖 面圖。
圖13是表示從正面觀察第一實施方式的前端罩的平面圖。 圖14是表示從正面觀察第一實施方式的前端罩的平面圖。 圖15是表示取出攝像單元的攝像元件從其正面觀察時的大致結構的 主視圖。
圖16是表示作為變形例的取出各攝像單元的攝像元件從其正面觀察 時的概略結構的主視圖。
圖17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內(nèi)窺鏡的前端罩部分的立體圖。
圖18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內(nèi)窺鏡的前端罩部分的立體圖。
圖19是表示從正面觀察第二實施方式的前端罩的平面圖。
圖20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用于說明作用的從正面觀察前端罩的
平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第一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首先,根據(jù)圖1來說明本實施方式的內(nèi)窺鏡系統(tǒng)的結構。圖1是概 略地表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的內(nèi)窺鏡系統(tǒng)的結構的說明圖。
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內(nèi)窺鏡系統(tǒng)1具有可進行普通光觀察 和熒光觀察的內(nèi)窺鏡2;向該內(nèi)窺鏡2供給照明光的光源裝置3;作為對 內(nèi)窺鏡2進行信號處理的信號處理裝置的處理器4;通過輸入從該處理器
4輸出的影像信號,來顯示普通觀察用或熒光觀察用的各內(nèi)窺鏡圖像的監(jiān)
視器5;進行送氣送水的送氣送水裝置6;以及進行前方送水的前方送水
裝置6a。
內(nèi)窺鏡2具有易于插入到體腔內(nèi)的細長的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以下 簡稱為插入部)11;與該插入部ll的基端連接的操作部12;和從該操作 部12的側(cè)部延伸出的通用電纜13。在該通用電纜13的端部設置的連接 器14可自由裝卸地與光源裝置3連接。
此外,內(nèi)窺鏡2的插入部11構成為具有形成在插入部11的前端 的硬質(zhì)的前端部15;形成在該前端部15的基端的彎曲部16;和從該彎 曲部16的基端形成到操作部12的、具有撓性的撓性管部17。
在插入部11內(nèi)貫穿插入有傳遞照明光的光導21。該光導21經(jīng)操作 部12貫穿插入在通用電纜13內(nèi),基端部22與從連接器14突出的未圖 示的光導連接器連接。
另外,該光導21的前端部分固定在前端部15內(nèi)。此外,在前端部 15的前端部分配設有作為照明光學系統(tǒng)的后述的照明單元的照明透鏡
25,從光導21經(jīng)過照明透鏡25射出照明光。此外,在前端部15的前端 面設有前端罩24。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光導21例如在操作部12內(nèi)分支,其分成 兩股貫穿插入在插入部11中。并且,被分割成兩股的各光導21的前端 面分別配置在設于前端罩24的兩個照明透鏡25的背面附近。
此外,在插入部11內(nèi)設有處置工具通道(也稱作鉗子通道),該處 置工具通道是可貫穿插入鉗子等處置工具(在圖1中省略)的第一管道, 該處置工具通道的前端在前端罩24的前端面開口。
該處置工具通道在插入部11的基端附近分支, 一方貫穿插入到配設 于操作部12的未圖示的處置工具插入口。另外,處置工具通道的另一方 在插入部11和通用電纜13內(nèi)通過并與抽吸通道連通,其基端經(jīng)過連接 器14與作為抽吸單元的未圖示抽吸部連接。
在前端部15的內(nèi)部配設有兩個攝像單元。在本實施方式中,內(nèi)置有 構成用于普通光觀察的第一攝像單元并作為第一攝像部的普通光觀察用 攝像單元(以下稱為普通光攝像單元)31A;和構成用于特殊觀察的第二 攝像單元并作為第二攝像部的熒光觀察用攝像單元(以下稱為熒光攝像 單元)31B。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構成第二攝像單元的第二攝像部是能夠進 行作為特殊觀察的熒光觀察的熒光觀察用攝像單元,但例如也可以是夜 視觀察用攝像單元、紅外線觀察用攝像單元等,并沒有特別限定于熒光 觀察用。
信號電纜38a、38b的一端分別與普通光攝像單元31A和熒光攝像單 元31B相連接。這些信號電纜38a、 38b的另一端貫穿插入在操作部12 和通用電纜13內(nèi),且在設于連接器14內(nèi)的中繼基板42上與共用的信號 電纜43可切換地連接。
該共用的信號電纜43在與連接器14連接的鏡體電纜(scope cable) 44內(nèi)通過并與處理器4連接。在該處理器4內(nèi)設有分別驅(qū)動普通光攝像單元31A和熒光攝像單
元31B的攝像元件的驅(qū)動電路45a、 45b;經(jīng)過中繼基板42對分別從所 述兩個攝像元件輸出的攝像信號進行信號處理的信號處理電路46;和控 制信號處理電路46等的工作狀態(tài)的控制電路47。
另外,在內(nèi)窺鏡2的操作部12中設有控制開關48a、 48b;送氣送 水按鈕63;未圖示的彎曲操作旋鈕;進行普通光攝像單元31A的望遠/ 變焦操作的未圖示的開關(也稱為望遠/變焦用按鈕);未圖示的前方送水 按鈕;和上述的處置工具插入口 (未圖示)。
這些控制開關48a、 48b分別經(jīng)過信號線49a、 49b與處理器4的控 制電路47連接。在本實施方式中,例如控制開關48a產(chǎn)生指示切換的信 號,控制開關48b產(chǎn)生例如定格(freeze)指示的信號。
中繼基板42例如對應于控制開關48a的操作進行這樣的切換動作 從與各攝像元件分別連接的信號電纜38a、 38b中的一個與共用的信號電 纜43相連接的狀態(tài),切換成另一個信號電纜與所述信號電纜43連接。
具體地講,例如通過操作控制開關48a,經(jīng)由貫穿插入在鏡體電纜 44內(nèi)并與控制電路47電連接的切換信號線49c,向中繼基板42輸出切 換信號。關于連接切換信號線49c的中繼基板42,其來自控制電路47的 信號的輸入端通常為低電平(low level)的狀態(tài),中繼基板42將切換控 制端子下拉(pulldown),在該狀態(tài)下,普通光攝像單元31A的信號電纜 38a與共用的信號電纜43連接。此外,在起動開始狀態(tài)下切換控制端子 也為低電平。即,若不進行切換指示的操作,就設定為普通光觀察狀態(tài)。
在該狀態(tài)下,若使用者操作控制開關48a,則來自控制電路47的信 號經(jīng)過切換信號線49c向中繼基板42的輸入端施加成為高電平(high level)的控制信號。然后,中繼基板42上拉(pull up)切換控制端子, 在該狀態(tài)下,熒光攝像單元31B的信號電纜38b與共用的信號電纜43連 接。
并且,如果操作了控制開關48a,則向切換控制端子供給低電平的信 號,普通光攝像單元31A的信號電纜38a與共用的信號電纜43連接。 此外,伴隨控制開關48a的操作,控制電路47經(jīng)鏡體電纜44內(nèi)的控制信號線49d還向光源裝置3內(nèi)的控制電路58發(fā)送控制信號。然后, 控制電路58根據(jù)該控制信號控制成產(chǎn)生普通觀察光或熒光觀察用激發(fā)光 的狀態(tài)。并且,控制電路47將信號處理電路46的工作狀態(tài)控制成與普 通光攝像單元31A和熒光攝像單元31B的各攝像元件對應地進行工作。
此外,控制電路47將來自普通光攝像單元31A和熒光攝像單元31B 的各攝像元件的信號轉(zhuǎn)換成圖像信號,并將該經(jīng)轉(zhuǎn)換的圖像信號輸出至 監(jiān)視器5。在該控制電路47內(nèi)配設有作為第一轉(zhuǎn)換部的未圖示的電路, 其是將來自普通光攝像單元31A的攝像元件的信號轉(zhuǎn)換成普通光圖像信 號的第一轉(zhuǎn)換單元;以及作為第二轉(zhuǎn)換部的未圖示的電路,其是將來自 熒光攝像單元31B的攝像元件的信號轉(zhuǎn)換成熒光圖像信號的第二轉(zhuǎn)換單 元。
光源裝置3具有燈51,其產(chǎn)生包括激發(fā)光的波長的白色光;使該 燈51的光為平行光束的準直透鏡(collimatorlens) 52;旋轉(zhuǎn)濾光器53, 其配置在該準直透鏡52的光路中,沿該旋轉(zhuǎn)濾光器53的周向設置有分 別使例如可見光波段(380nm 780nm)中的R (RED)、 G (GREEN)、 B (BLUE)的波段的光通過的RGB濾光器;以及對該旋轉(zhuǎn)濾光器53的 透射光進行聚光并向光導21的基端部22射出的聚光透鏡54。
此外,在設有RGB濾光器的旋轉(zhuǎn)濾光器53上在周向的外側(cè)設有使 波長比可見光波段的波長短的波段的激發(fā)光通過的激發(fā)光用濾光器。此 外,該旋轉(zhuǎn)濾光器53由電動機55來驅(qū)動旋轉(zhuǎn)。并且,該電動機55安裝 在齒條(mck) 56上,通過與該齒條56嚙合的帶齒輪的電動機57,如箭 頭所示,該電動機55可沿與照明光軸正交的方向移動。
該帶齒輪的電動機57由控制電路58控帝ij。此外,該控制電路58經(jīng) 過控制信號線49d與處理器4的控制電路47連接,并通過控制開關48a 的操作來進行對應的控制動作。
另外,在前端部15上配置有構成送氣送水單元并作為送氣送水部的 送氣送水噴嘴60,該送氣送水噴嘴60使其噴出口面向配置于前端罩24 中的普通光攝像單元31A、和熒光攝像單元31B的各物鏡(后面也稱為 觀察透鏡)的外表面上。
如后所述,該送氣送水噴嘴60與送氣送水管道61連接,該送氣送
水管道61在其前端側(cè)合并成一個管道,送氣送水管道61的基端側(cè)分支 成送氣管道61a和送水管道61b。
與送氣送水噴嘴60連通的送氣管道61a和送水管道61b貫穿插入到 通用電纜13的連接器14,并與內(nèi)置有進行送氣和送水的未圖示的泵的送 氣送水裝置6連接。
送氣管道61a和送水管道61b在處于其中途的操作部12內(nèi),插裝有 前述的送氣送水按鈕63 ,通過操作該送氣送水按鈕63來進行送氣和送水。
由此,送氣送水噴嘴60將空氣等氣體或者蒸餾水等液體吹到配置于 噴出方向的普通光攝像單元31A和熒光攝像單元3IB的各物鏡的外表面 上,以除去和洗凈體液、附著物等,從而能夠確保清潔狀態(tài)下的攝像和 觀察視野。
并且,在插入部11內(nèi)設有作為第二管道的前方送水通道(在圖1中 省略),該前方送水通道用于向體腔內(nèi)的被檢部位輸送蒸餾水等液體。該 前方送水通道的前端在前端罩24的前端面幵口。
該前方送水通道與前方送水裝置6a連接,并且插裝有配設于操作部 12的未圖示的前方送水按鈕。當操作該前方送水按鈕時,從插入部11的 前端面向插入體腔的插入方向吹出蒸餾水等液體。由此,能夠洗凈附著 在體腔內(nèi)的被檢部位的體液等。此外,如圖1所示,腳踏開關6b與從前 方送水裝置6a延伸出的電纜連接,通過操作該腳踏開關6b,使用者能夠 從插入部11的前端面向插入體腔的插入方向吹出蒸餾水等液體。
此外,前述的處置工具通道和前方送水通道構成本實施方式的內(nèi)窺 鏡管道。
如圖2 圖4所示,在配設于插入部11的前端部15的前端罩24中 配設有普通光攝像單元31A的作為第一觀察窗的觀察透鏡31a;熒光 攝像單元31B的作為第二觀察窗的觀察透鏡31b;兩個照明透鏡25a、25b; 處置工具通道的開口部26;以及前方送水通道的開口部27。此外,如前 所述,在前端罩24中配置有送氣送水噴嘴60,并且噴出口60a面向觀察 透鏡31a、 31b。
此外,圖2和圖3是表示內(nèi)窺鏡的前端罩部分的立體圖;圖4是從
正面觀察前端罩的平面圖。此外,兩個觀察透鏡31a、 31b為光學部件。
具體來講,當從前端觀察前端部15時,在大致圓形的前端罩24的 前端面在大致中央處配設有觀察透鏡31a。并且,在前端罩24的前端面 在面向圖4的紙面觀察到的左右,以夾著該觀察透鏡31a的方式配設有 照明透鏡25a和照明透鏡25b。并且,在前端罩24的前端面,面向圖4 的紙面,在觀察透鏡31a的右側(cè)上方配設有前方送水通道的開口部27, 在左側(cè)上方配設有送氣送水噴嘴60,在右側(cè)下方配設有觀察透鏡31b, 在左側(cè)下方配設有送氣送水通道的開口部26。
此外,關于本實施方式的配設于前端罩24的各觀察透鏡31a、 31b、 各開口部26、 27和送氣送水噴嘴60的配置將在以后進行詳細的說明。
接下來,根據(jù)圖5至圖12,對本實施方式的內(nèi)窺鏡2的插入部11 的前端部分的內(nèi)部構成進行說明。另外,圖5是前端部和彎曲部的沿圖4 中的A—A線剖開的剖面圖;圖6是前端部的沿圖4中的B—B線剖開的 剖面圖;圖7是前端部和彎曲部的沿圖4中的E-E線剖開的剖面圖,是 進一步沿普通光攝像單元剖開的剖面圖;圖8是表示送氣送水管道的分 支部分的剖面圖;圖9是前端部的沿圖4中的C一C線剖開的局部剖面圖; 圖10是表示前端部的沿圖4中的D—D線剖開的局部剖面圖;圖11是 前端部的沿圖5中的E—E線剖開的剖面圖;圖12是彎曲部的沿圖5中 的F—F線剖開的剖面圖。
如圖5所示,在內(nèi)窺鏡2的彎曲部16中可自由轉(zhuǎn)動地連續(xù)設置有圓 環(huán)狀的多個彎曲塊7。各彎曲塊7具有通過焊接等手段固定設置于其內(nèi)周 面的四個操作線防護件(wire guard) 7a。四個操作線防護件7a在圍繞插 入軸彼此錯開大致卯。的位置,固定在一個彎曲塊7的內(nèi)周面上(參照 圖11)。
另外,在這多個彎曲塊7上以覆蓋它們的外周的方式包覆有將細的 線等編成筒狀而形成的彎曲編織層(blade) 9。然后通過在該彎曲編織層 9上包覆外皮10以保持水密性,來形成彎曲部16。
該外皮10在由前端部15、彎曲部16和橈性管部17構成的插入部
11的全長范圍內(nèi)一體地進行包覆,外皮10的前端外周部分通過繞線粘接
部10a緊固于前端部15。
另夕卜,在插入部ll內(nèi),從彎曲部16向基端延伸出的、作為彎曲操 作單元的四根彎曲操作線8貫穿插入在插入部11內(nèi)。這四根彎曲操作線 8的前端部分通過設于前端部15內(nèi)的固定環(huán)18的四個固定部18a (參照 圖12。此外,在圖5中僅示出了 1個),分別保持固定成圍繞插入軸錯開 大致90° 。這些彎曲操作線8設成基端側(cè)部分分別貫穿插入在設于彎曲 塊7的各操作線防護件7a中。
此外,前端部15和各彎曲塊7連接成在彎曲部16的插入軸呈大 致直線的狀態(tài)下,各彎曲操作線8大致為直線,該彎曲操作線8由設于 前端部15的固定環(huán)18的各固定部18a保持固定、并貫穿插入在各彎曲 塊7的各操作線防護件7a中。
另外,這些彎曲操作線8形成為它們的基端部設于操作部12 (參 照圖1)內(nèi),并與未圖示的、連接在彎曲操作旋鈕上的彎曲操作機構連接, 以便交替地進行牽引或松弛。
四根彎曲操作線8分別根據(jù)彎曲操作旋鈕的預定操作而牽引松弛, 由此,彎曲部16被向四個方向進行彎曲操作。如后所述,這四個彎曲方 向是由各攝像單元31A、 31B拍攝得到的、在監(jiān)視器5中顯示的內(nèi)窺鏡 圖像的上下左右四個方向。
另外,構成向所述上下方向操作彎曲部16的第一彎曲操作單元、并 作為第一彎曲操作部件的兩根彎曲操作線8,與構成向所述左右方向操作 彎曲部16的第二彎曲操作單元、并作為第二彎曲操作部件的兩根彎曲操 作線8分別成對。即,分別貫穿插入保持在彎曲部16內(nèi)的彎曲塊7的與 所述上下方向?qū)姆较虻膬蓚€操作線防護件7a中的兩根彎曲操作線8 是第一彎曲操作部件;分別貫穿插入保持在彎曲部16內(nèi)的彎曲塊7的與 所述左右方向?qū)姆较虻膬蓚€操作線防護件7a中的兩根彎曲操作線8 是第二彎曲操作部件。
在前端部15內(nèi)配設有由硬質(zhì)金屬構成的、形成有多個(在本實施 方式中為七個)孔部的圓柱部件15a;以及外嵌于該圓柱部件15a的基端
側(cè)外周部的圓環(huán)狀的加強環(huán)15b。另外,具有上述四個固定部18a的固定 環(huán)18插嵌在前端部15的加強環(huán)15b的內(nèi)周側(cè)。并且,加強環(huán)15b的基 端部分與最前端的彎曲塊7連接。
在形成于前端部15內(nèi)的圓柱部件15a的七個孔部中,兩個孔部形成 處置工具通道19和前方送水通道20的前端部分。余下的五個孔部中分 別配置有上述的普通光攝像單元31A、熒光攝像單元31B、送氣送水噴 嘴60、以及后述的兩個照明透鏡單元。
處置工具通道19具有在設于前端部15的前端面的前端罩24上開 口的開口部26;插嵌在前端部15的圓柱部件15a的孔部中的大致圓筒狀 的管部件19a;和由柔軟的管構成的處置工具管道19b,其前端部分覆蓋 管部件19a的基端部分并通過繞線(糸巻t )進行連接和固定。
該處置工具管道1%貫穿插入在插入部11內(nèi),其基端在操作部12 中,如上所述在處置工具插入口 (圖l中未圖示)處開口。
此外,同樣在前端罩24上具有開口部27的前方送水通道20構成為 具有插嵌在前端部15的圓柱部件15a的孔部中的大致圓筒狀的管部件 20a;和前方送水管道20b,其覆蓋管部件20a的基端部分,并且前端部 分通過繞線進行連接和固定。
該前方送水管道20b通過插入部11、操作部12和通用電纜13貫穿 插入至連接器14,并與前方送水裝置6a連接。此外,如上所述,作為前 方送水通道20的前方送水管道20b在操作部12中插裝有前方送水按鈕 (未圖示)。
如圖6所示,送氣送水噴嘴60是彎曲成大致L字形狀的管狀部件, 其基端部分插嵌在前端部15的圓柱部件15a的孔部中,并且使其前端側(cè) 的噴出口 60a面向各觀察透鏡31a、 31b的外表面?zhèn)取?br>
在圓柱部件15a的與送氣送水噴嘴60對應的孔部的基端側(cè),插嵌有 管部件62的前端部分,送氣送水管道61與該管部件62的基端部分連接。 另外,管部件62和送氣送水管道61通過繞線進行連接和固定。
如圖8所示,該送氣送水管道61的基端部分與分支管50連接。該 分支管50的分支端部分別與送氣管道61a和送水管道61b的前端部分連
接。由此,送氣送水管道61與送氣管道61a和送水管道61b連通。另外, 各管道61、 61a、 61b和分支管50通過繞線進行連接和固定,在各個連 接部分和分支管50整體的周圍涂敷有例如粘接劑等,以保持各連接部分 的氣密性(水密性)。
此外,在形成于前端部15的圓柱部件15a的七個孔部中,在其中兩 個中分別從前端側(cè)插嵌有照明透鏡單元23。在這兩個孔部的基端部分分 別插嵌有光導21的前端部分。
如圖9和圖10所示,照明透鏡單元23構成為具有多個照明透鏡 25;保持這些照明透鏡25的保持框23a。此外,本實施方式中的兩個照 明透鏡單元23分別具有成為各照明透鏡25的最前端的照明透鏡25a、 25b。
光導21以在其前端部分包覆有圓筒部件21a的方式,由將多個纖維 集束起來的外皮29包覆。圓筒部件21a的基端部分與通過繞線固定前端 部分的管28連接和固定,被外皮29包覆的光導21貫穿插入在管28內(nèi)。
此外,在上述的圓柱部件15a的所述七個孔部中,在一個孔部中配 置有包括作為第一觀察光學系統(tǒng)的觀察透鏡31a的普通光觀察單元31A, 該普通光觀察單元31A通過例如小螺釘、粘接劑等作為第一觀察光學系 統(tǒng)固定單元的第一觀察光學系統(tǒng)固定部件固定。該孔部構成成為第一觀 察光學系統(tǒng)配置單元的第一觀察光學系統(tǒng)配置部。
此外,另一個孔部中配置有包括作為第二觀察光學系統(tǒng)的觀察透鏡 31b的熒光觀察單元31B,該熒光觀察單元31B通過例如小螺釘、粘接劑 等作為第二觀察光學系統(tǒng)固定單元的第二觀察光學系統(tǒng)固定部件固定。 該孔部構成作為第二觀察光學系統(tǒng)配置單元的第二觀察光學系統(tǒng)配置 部。
并且,在另外兩個孔部中,通過例如小螺釘、粘接劑等第一和第二 照明光學系統(tǒng)固定單元,分別固定配置有兩個照明透鏡單元,該兩個照 明透鏡單元分別具有作為第一和第二照明光學系統(tǒng)的各照明透鏡25,在 該兩個孔部中, 一方是成為第一照明光學配置單元的第一照明光學配置 部,另一個構成成為第二照明光學配置單元的第二照明光學配置部。
另外,所述七個孔部中配置有送氣送水部的孔部,構成通過例如小 螺釘、粘接劑等第一送氣送水固定部來固定配置送氣送水噴嘴60的、作 為送氣送水配置單元的送氣送水配置部。
進而,所述七個孔部中配置有作為第一內(nèi)窺鏡管道的處置工具通道 19的孔部,構成成為第一內(nèi)窺鏡管道配置單元的第一內(nèi)窺鏡管道配置部。
另外,配置有作為第二內(nèi)窺鏡管道的前方送水通道20的孔部,構成 成為第二內(nèi)窺鏡管道配置單元的第二內(nèi)窺鏡管道配置部。此外,處置工 具通道19通過例如小螺釘、粘接劑等成為第一內(nèi)窺鏡管道固定單元的第 一內(nèi)窺鏡管道固定部件固定配置在上述七個孔部中的一個孔部。另外,
前方送水通道20通過例如小螺釘、粘接劑等成為第二內(nèi)窺鏡管道固定單
元的第二內(nèi)窺鏡管道固定部件固定配置于另一個孔部。
返回圖6,普通光攝像單元31A具有透鏡單元32; 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電荷耦合器件)、CMOS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補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晶體管))等攝像元件33;以 及電路基板34。
透鏡單元32構成為具有第一 第四透鏡組32A 32D和第一 第四 透鏡框32a 32d。在本實施方式中,由包括觀察透鏡31a的四個物鏡構 成的第一透鏡組32A保持于第一透鏡框32a中。另外,由一個物鏡構成 的第二透鏡32B保持在第二透鏡框32b中。并且,由兩個物鏡構成的第 三透鏡組32C保持在第三透鏡框32c中。此外,由三個物鏡構成的第四 鏡頭組32D保持在第四透鏡框32d中。
另外,保持第二透鏡32B的第二透鏡框32b是相對于攝影光軸方向 可以進退以便進行變焦的移動框。此外,根據(jù)設于操作部12的未圖示的 變焦用操作桿被操作時輸出的驅(qū)動/停止信號,普通光攝像單元31A進行 后述的動作,通過該動作,第二透鏡框32b相對于攝影光軸方向進行移 動。
另外,用于使第二透鏡框32b相對于攝影光軸方向移動的驅(qū)動/停止 信號,從設于操作部12的未圖示的變焦用操作桿經(jīng)過信號線38c (參照 圖11),輸出至普通光攝像單元31A。該信號線38c從普通光攝像單元31A
通過插入部11內(nèi)貫穿插入至設有未圖示的變焦用操作桿的操作部12。
此外,普通光攝像單元31A具有從設有透鏡單元32等的部分沿與攝 像光軸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出的伸出部201 (參照圖12)。如圖7所示, 伸出部201的外部被支承框103大致覆蓋,此外,在伸出部201的內(nèi)部 設有移動透鏡框IOI、驅(qū)動軸部件102、旋轉(zhuǎn)驅(qū)動部104、柔性基板105、 連接器部106和電纜107。
如圖7所示,關于普通光攝像單元31A的第二透鏡框32b,其一部 分向與攝影光軸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出,在該一部分中,第二透鏡框32b 與移動透鏡框101 —體地形成。移動透鏡框101形成為在攝影光軸方向 的前端側(cè)的面敞開的大致"- "字狀,該移動透鏡框101設置成與支承 框103抵接、并且可在支承框103的內(nèi)周面上滑動的狀態(tài)。此外,移動 透鏡框101在攝影光軸方向的基端側(cè)的面上具有與驅(qū)動軸部件102的螺 紋部102a螺合的螺紋孔。旋轉(zhuǎn)驅(qū)動部104具有以外周面與支承框103 抵接的方式設置的外框104a;和設在外框104a的內(nèi)部的、作為驅(qū)動單元 的電動機104b。電動機104b在攝影光軸方向的前端側(cè)與驅(qū)動軸部件102 連接。此外,電動機104b在內(nèi)部具有向攝影光軸方向的基端側(cè)的外部延 伸出的柔性基板105。柔性基板105經(jīng)過連接器部106與在內(nèi)部設有信號 線38c的電纜107連接。
例如,當通過由使用者操作未圖示的變焦用操作桿,輸出用于對具 有上述結構的普通光攝像單元31A進行基于該操作的操作指示的驅(qū)動/停 止信號時,該驅(qū)動/停止信號經(jīng)過信號線38c、連接器部106、柔性基板 105輸入到電動機104b。電動機104b根據(jù)所輸入的所述驅(qū)動/停止信號, 使設于攝影光軸方向的前端側(cè)的驅(qū)動軸部件102旋轉(zhuǎn)。驅(qū)動軸部件102 當通過電動機104b旋轉(zhuǎn)時,通過螺紋部102a和移動透鏡框101的螺紋 孔的螺合,將電動機104b的旋轉(zhuǎn)驅(qū)動轉(zhuǎn)換成光軸方向的直線運動。通過 這樣的作用,驅(qū)動軸部件102能夠使移動透鏡框101例如在圖7中的箭 頭Z1所示的方向即攝影光軸方向移動。然后,當移動透鏡框101沿圖7 中的箭頭Z1所示的方向移動時,配合該進退移動,設于第二透鏡框32b 的第二透鏡32B也沿例如圖7中的箭頭Z2所示的方向即攝影光軸方向移
動。由于上述動作在設于伸出部201的各部進行,因此,例如普通光攝
像單元31A能夠在監(jiān)視器5上放大顯示在下述的觀察透鏡31a的視野內(nèi) 獲得的內(nèi)窺鏡圖像的一部分。
另外,如圖12所示,處置工具通道19 (處置工具管道19b)和熒光 攝像單元31B配置成夾著普通光攝像單元31A的伸出部201。另外,普 通光攝像單元31A的伸出部201朝向圖12的紙面觀察向左方即向熒光攝 像單元31B側(cè)傾斜。這是為了在空間受限的前端部15內(nèi),高效地配置各 攝像單元31A、 31B、各管道19b、 20b、 61和兩根光導21。
因此,在本實施方式的內(nèi)窺鏡2中,能夠使插入部ll細徑化,其結 果,在使用者將插入部插入到患者的體腔內(nèi)時,能夠減輕給該患者帶來 的痛苦,并且能夠擴大可插入的體腔的應用范圍。
另外,用于使第二透鏡框32b和移動透鏡框101沿攝影光軸方向移 動的單元,并不限于如上所述的使用由電動機104b等構成的機構的單元, 例如也可以使用利用由致動器等構成機構、由鋼絲等構成的機構等的單 元。
攝像元件33中,在位于第四透鏡框32d最基端的物鏡的基端側(cè)并列 設置的覆蓋透鏡33a設置在受光面?zhèn)龋摂z像元件33向電路基板34輸 出與光學像對應的電信號。該電路基板34具有電氣部件和配線圖案,該 電路基板34進行將來自攝像元件33的光學像轉(zhuǎn)換成電圖像信號的光電 轉(zhuǎn)換,并將該圖像信號輸出至信號電纜38a。此外,電路基板34通過錫 焊等手段與信號電纜38a的多根信號線連接。
覆蓋透鏡33a、攝像元件33、電路基板34、和信號電纜38a的前端 部分通過絕緣密封樹脂等一體地覆蓋各自的外周部,并由加強用圓環(huán)部 35a和絕緣管35b包覆。該絕緣管35b由硬質(zhì)的合成樹脂形成,該絕緣管 35b設定成這樣的長度使其最基端部處于距離成為普通光攝像單元31A 的最前端的觀察透鏡31a的外表面預定距離11的位置。
此外,信號電纜38a經(jīng)由圖1所示的連接器14的中繼基板42和信 號電纜43向處理器4的信號處理電路46傳遞通過普通光攝像單元31A 的攝像元件33和電路基板34取得的圖像信號。
另一方面,熒光攝像單元31B與普通光攝像單元31A —樣具有透鏡
單元32、 CCD、 CMOS等攝像元件38以及電路基板39。
透鏡單元36構成為具有第一和第二鏡頭組36A、 36B、以及第一和 第二透鏡框32a、 32b。在本實施方式中,由包括觀察透鏡31b的七個物 鏡構成的第一透鏡組36A保持在第一透鏡框36a中,第二透鏡36B保持 在第二透鏡框36b中。
攝像元件38中,并列設置在位于第二透鏡框36b最基端的物鏡的基 端側(cè)的覆蓋透鏡40設置在受光面?zhèn)?。該攝像元件38向電路基板39輸出 光學像的電信號。
該電路基板39與普通光攝像單元31A的電路基板34 —樣具有電氣 部件和布線圖案。在電路基板39上通過錫焊等手段連接有信號電纜38a 的多根信號線。電路基板39進行將來自攝像元件38的光學像轉(zhuǎn)換成電 圖像信號的光電轉(zhuǎn)換,并將該圖像信號輸出至信號電纜38b。
覆蓋透鏡40、攝像元件33、電路基板34、和信號電纜38a的前端部 分通過絕緣密封樹脂等一體地覆蓋各自的外周部,并由加強用圓環(huán)部35a 和絕緣管35b包覆。
此外,信號電纜38b經(jīng)由圖1所示的連接器14的中繼基板42和信 號電纜43,向處理器4的信號處理電路46傳遞通過熒光攝像單元31B 的攝像元件38和電路基板39取得的圖像信號。
以上所說明的普通光攝像單元31A和熒光攝像單元31B分別插嵌在 設于前端部15的圓柱部件15a的預定的孔部中,并通過螺釘?shù)裙潭ú考?與粘接劑等牢固地固定。
詳細來說,如圖6所示,普通光攝像單元31A中,圓柱部件15a和 物鏡單元32的第三透鏡框32c的外周部分通過固定部件41a固定,該固 定部件41a為第一觀察光學系統(tǒng)固定單元并且作為第一觀察光學系統(tǒng)固 定部件。另一方面,熒光觀察單元31B中,圓柱部件15a和物鏡單元36 的第一透鏡框36a的外周部分通過固定部件41b固定,該固定部件41b 為第二觀察光學系統(tǒng)固定單元并且作為第二觀察光學系統(tǒng)固定部件。
另外,將各攝像單元31A、 31B固定在前端部15的圓柱部件15a上
的固定部件41a、 41b各自的固定位置在插入部11的軸向上錯開預定距 離。即,各固定部件41a、 41b分別固定在這樣的位置使普通光攝像單 元31A的第三透鏡框32c和熒光攝像單元31B的第一透鏡框36a在前端 部15的圓柱部件15a的插入軸方向上錯開。由此,由于固定部件41a、 41b不是處于在插入軸方向上重疊的位置,因此使得前端部15細徑化。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普通光攝像單元31A中,在除了使上述 第二透鏡框32b沿著光軸方向進退移動的驅(qū)動單元之外的部分,第三透 鏡框32c的一部分(最大外徑部)為外徑方向(與長軸大致正交的方向) 的直徑最大的部分。另一方面,在熒光觀察單元31B中,第一透鏡框36a 的一部分(最大外徑部)為外徑方向的直徑最大的部分。
從圖6還可以知道,各攝像單元31A、 31B以這樣的方式配置在前 端部15的圓柱部件15a中普通光攝像單元31A的第三透鏡框32c的所 述最大外徑部、和熒光攝像單元31B的第一透鏡框36a的所述最大外徑 部位于在插入部11的插入軸方向上錯開的位置,即不重疊的位置。通過 這樣的各攝像單元31A、 31B的配置,也使得前端部15細徑化。另外, 在本實施方式中,關于普通光攝像單元31A在前端具有的觀察透鏡31a, 其透鏡直徑(作為外徑的直徑)比在熒光攝像單元31B的前端配置的觀 察透鏡31b的透鏡直徑(作為外徑的直徑)大。
此外,各攝像單元31A、 31B在前端部15內(nèi)的設置方向確定為兩 個攝像元件33、 38各自的受光面相對于插入部11的插入軸正交,并且 兩個攝像元件33、 38的水平傳送方向和垂直傳送方向分別一致。
此外,在監(jiān)視器5 (參照圖l)上顯示通過各攝像單元31A、 31B拍 攝的被攝體像。此外,在該監(jiān)視器5中的上下方向與各攝像元件33、 38 的CCD元件或CMOS元件的垂直傳送方向一致,在該監(jiān)視器5中的左 右方向與各攝像元件33、 38的CCD元件或CMOS元件的水平傳送方向 一致。即,通過各攝像單元31A、 31B拍攝的內(nèi)窺鏡圖像的上下左右方 向與監(jiān)視器5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
插入部11的彎曲部16的上下左右方向確定成與該監(jiān)視器5中顯示 的內(nèi)窺鏡圖像的上下左右方向相對應。即,如上所述,通過對設于操作
部12的彎曲操作旋鈕進行預定的操作,貫穿插入在彎曲部16內(nèi)的四根
彎曲操作線8牽引和松弛,彎曲部16可以向與監(jiān)視器5中顯示的圖像的
上下左右方向?qū)纳舷伦笥宜膫€方向自由彎曲。
艮口,各攝像單元31A、 31B在前端部15內(nèi)的設置方向確定成各自 的攝像元件33、 38的水平傳送方向和垂直傳送方向分別一致,以使得即 使普通光觀察和熒光觀察切換,在監(jiān)視器5中顯示的內(nèi)窺鏡圖像也始終 等同于彎曲部16的彎曲操作方向的上下左右方向。這些攝像元件33、 38 的水平傳送方向和垂直傳送方向?qū)⒃诤竺孢M行詳細說明。
由此,使用者能夠?qū)澢?6進行上下左右方向的彎曲操作,而不 會產(chǎn)生將內(nèi)窺鏡圖像切換為普通光的觀察圖像與熒光觀察圖像時在監(jiān)視 器5中顯示的內(nèi)窺鏡圖像的上下左右方向的不協(xié)調(diào)感。
此外,在后述說明中的、作為第一方向的上下方向,作為監(jiān)視器5 中顯示的內(nèi)窺鏡圖像的上下方向和對彎曲部16進行彎曲操作的上下方向 來進行說明。另外通常監(jiān)視器5配置成其上下方向與鉛直上下方向大致 一致。并且,與上述上下方向大致正交的、作為第二方向的左右方向, 與監(jiān)視器5中顯示的內(nèi)窺鏡圖像的左右方向以及對彎曲部16進行彎曲操 作的左右方向等同。
這里,對于在以上所說明的內(nèi)窺鏡系統(tǒng)l的作用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使用者將內(nèi)窺鏡2的連接器14與光源裝置3連接,并 且將鏡體電纜44的一端連接在該連接器14上,將鏡體電纜44的另一端 與處理器4連接。此外,將送氣管道61a和送水管道61b與送氣送水裝 置6連接。
然后,使用者使光源裝置3等的電源開關為接通(ON),分別設定 成工作狀態(tài)。此時,處理器4和光源裝置3的控制電路47、 58成為可收 發(fā)控制信號等的狀態(tài)。
此外,在起動狀態(tài)下,中繼基板42設定成選擇了普通光攝像單元31A 側(cè)。并且控制電路47進行設定成普通光觀察狀態(tài)的控制動作。即,控制 電路47向光源裝置3的控制電路58'發(fā)送控制信號,設定成用于普通光 觀察的照明光供給狀態(tài)。并且,該控制電路47進行使驅(qū)動電路45a驅(qū)動的控制,并且將信號 處理電路46的工作狀態(tài)設定成普通光觀察模式。
使用者將內(nèi)窺鏡2的插入部11插入體腔內(nèi),設定成可以觀察診斷對 象的患部等。
如上所述,光源裝置3成為用于普通光觀察的照明光的供給狀態(tài)。 在該狀態(tài)下,旋轉(zhuǎn)濾光器53在RGB濾光器配置在照明光路中的狀態(tài)下 由電動機55旋轉(zhuǎn)驅(qū)動。然后,按面的順序向光導21供給RGB的照明光。 與此同步地,驅(qū)動電路45a輸出驅(qū)動信號,經(jīng)照明透鏡25a、 25b對患者 體腔內(nèi)的患部等進行照明。
被照明的患部等被攝體,通過普通光攝像單元31A的透鏡單元32在 攝像元件33的受光面上成像,并被進行光電轉(zhuǎn)換。然后,通過施加驅(qū)動 信號,該攝像元件33輸出光電轉(zhuǎn)換后的信號。該信號經(jīng)過信號電纜38a 和由中繼基板42選擇的共用的信號電纜43輸入至信號處理電路46。
輸入到該信號處理電路46內(nèi)的信號在內(nèi)部進行A/D轉(zhuǎn)換后,暫時存 儲在R、 G、 B用存儲器中。
然后,R、 G、 B用存儲器中存儲的信號被同時讀出成為同時化了的 R、 B、 G信號,然后經(jīng)過D/A轉(zhuǎn)換成為模擬的R、 G、 B信號,并在監(jiān) 視器5中進行彩色顯示。
并且,使用者在除了對患部進行普通光觀察以外,當希望通過熒光 觀察來進行更詳細的調(diào)查時,使控制開關48a為接通(ON)。這時,控 制電路47接收該切換指示信號,進行中繼基板42的切換控制,并且經(jīng) 控制電路58將光源裝置3設定成用于熒光觀察的激發(fā)光的供給狀態(tài)。
然后,控制電路47將驅(qū)動電路45b控制成工作狀態(tài),并且,將信號 處理電路46設定成熒光觀察的處理模式。
在該情況下,光源裝置3內(nèi)的控制電路58通過帶齒輪的電動機57 使旋轉(zhuǎn)濾光器53與電動機55 —起沿與照明光路正交的方向移動,從而 在照明光路中配置激發(fā)光濾光器。
在該狀態(tài)下,來自燈51的光中,通過激發(fā)光濾光器,例如400 450nm 附近波段的光投射并提供給光導21。然后,該激發(fā)光經(jīng)照明透鏡25a、
25b照射向體腔內(nèi)的患部等。
照射了激發(fā)光的患部等若為癌組織等異常部位,則吸收該激發(fā)光產(chǎn) 生比正常組織的情況要強的熒光。產(chǎn)生該熒光的部位的光通過熒光攝像
單元31B的透鏡單元36在攝像元件38的受光面上成像,并被進行光電 轉(zhuǎn)換。
然后,該攝像元件38通過施加來自驅(qū)動電路45b的驅(qū)動信號而輸出 光電轉(zhuǎn)換后的信號。在該情況下,該信號在攝像元件38的內(nèi)部進行信號 放大后從攝像元件38輸出。該信號經(jīng)信號電纜38b和由中繼基板42選 擇的共用的信號電纜43輸入到信號處理電路46。
輸入到該信號處理電路46內(nèi)的信號在內(nèi)部進行了 A/D轉(zhuǎn)換后,例如 同時存儲在R、 G、 B用存儲器中。
然后,在R、 G、 B用存儲器中存儲的信號被同時讀出而成為被同時 化了的R、 G、 B信號,然后經(jīng)過D/A轉(zhuǎn)換而成為模擬的R、 G、 B信號, 并在監(jiān)視器5中進行黑白顯示。
此外,可以將輸入到信號處理電路46內(nèi)的信號電平與多個閾值進行 比較,根據(jù)該比較結果,通過改變分配的顏色來模擬彩色化進行顯示。
這樣,根據(jù)本實施方式,可以進行普通光觀察,并且也可以進行熒 光觀察,因此與僅進行普通光觀察的內(nèi)窺鏡相比,可以實現(xiàn)更易于診斷 的內(nèi)窺鏡。此外,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由于分別設置了各攝像單元31A、 31B,所以能夠得到作為第一觀察圖像的普通光觀察圖像和作為第二觀察 圖像的特殊光觀察圖像即熒光觀察圖像。
具體地說,尤其在進行熒光攝像時,與普通觀察的情況相比需要拍 攝微弱的光,優(yōu)選使S/N (Signal to Noise Ratio:信噪比)高,若兼用通 常的攝像元件,則容易成為S/N低的圖像,而在本實施方式中,相對于 適用于熒光攝像的普通光觀察用的攝像元件33,采用了對光的敏感度高 的攝像元件38,所以能夠得到S/N好的熒光圖像。
此外,通過構成為設置切換用的中繼基板42、并且兩個攝像單元 31A、 31B中只有一個攝像單元與處理器4連接,與必須始終對兩個各攝 像單元31A、 31B進行驅(qū)動和信號處理的情況相比,能夠形成結構緊湊
的內(nèi)窺鏡系統(tǒng)l。
此外,根據(jù)本實施方式,通過一個送氣送水噴嘴60向觀察透鏡31a、 31b兩者的外表面吹出氣液以設定成清潔狀態(tài),能夠確保良好的觀察視 野,因此,能夠使插入部ll細徑化,能夠減輕插入時帶給患者的痛苦, 并且能夠擴大可插入的應用范圍。
此外,本實施方式的內(nèi)窺鏡2具有與僅具有普通光觀察用的攝像單 元的現(xiàn)有內(nèi)窺鏡相同的外觀構造,并經(jīng)鏡體電纜44與對僅具有普通光觀 察用的攝像單元的現(xiàn)有內(nèi)窺鏡進行驅(qū)動和信號處理的、未圖示的處理器 連接,由此,也可以與現(xiàn)有的內(nèi)窺鏡一樣作為普通光觀察用的內(nèi)窺鏡來 使用。即,內(nèi)窺鏡2保持了與僅具有普通光觀察用的攝像單元的現(xiàn)有內(nèi) 窺鏡同樣的互換性,能夠與現(xiàn)有的處理器連接來進行使用。
這里,本實施方式的內(nèi)窺鏡2通過以下說明的結構具有多種特征(效果)。
首先,參照圖13,對配設于前端罩24上的送氣送水噴嘴60和各觀 察透鏡31a、 31b的配置進行詳細的說明。
圖13是表示前端罩的前端面的主視圖。另外,在以下說明中,設前 端罩24的中心為O。,設普通光攝像單元31A的觀察透鏡31a的中心為 Ch,設熒光攝像單元31B的觀察透鏡31b的中心為02。此外,設后述的 兩個照明透鏡25a、 25b的中心分別為Cb、 04,設處置工具通道19的開 口部26的中心為05,設前方送水通道20的開口部27的中心為06。并 且,將通過前端罩24的前端面的中心Oo的、彎曲部16的彎曲上下方向 的線設為垂直線X,將通過前端罩24的前端面的中心Oo的、彎曲左右 方向的線設為水平線Y。此外,在以下的說明中,本實施方式的垂直線X 為與鉛直線等同的線。
如上所述,送氣送水噴嘴60配設在面向圖13的紙面觀察到的前端 罩24的前端面的左側(cè)上方,并且使其噴出口 60a面向觀察透鏡3la。此 外,送氣送水噴嘴60也可以配設在面向圖13的紙面觀察到的前端罩24 的前端面的右側(cè)上方,并且使其噴出口 60a面向觀察透鏡31a側(cè)。此時, 送氣送水噴嘴60和各觀察透鏡31a、 31b在前端罩24的前端面上配置成
排列在大致直線上。
在本實施方式中,以從送氣送水噴嘴60的噴出口 60a噴出的蒸餾水 或空氣等氣液向圖中的箭頭線AR方向噴出的方式,將送氣送水噴嘴60 配設在前端罩24的前端面。該送氣送水噴嘴60從噴出口 60a以擴散的 方式向氣液噴出范圍A內(nèi)噴出蒸餾水或空氣等氣液。此外,箭頭線AR 為在與具有噴出口 60a的送氣送水噴嘴60的前端面大致正交的方向上通 過噴出口 60a的孔面中央的線。
如上所述,送氣送水噴嘴60的繞軸的設置方向、即噴出口60a所面 向的方向確定成在箭頭線AR的線上與通過觀察透鏡31a的中心Ch的 觀察光軸交叉。換言之,送氣送水噴嘴60的噴出口 60a所面向的方向確 定成蒸餾水或空氣等氣液的噴出方向即箭頭線AR相對于垂直線X具 有成為第一角度的預定的角度e 1。
另一方面,熒光攝像單元31B的觀察透鏡31b配設在朝向圖13的紙 面觀察到的前端罩24的前端面的右側(cè)下方,并且從前端觀察前端罩24 時,該觀察透鏡31b的外表面至少具有與箭頭線AR相交的部分。此外, 觀察透鏡31b配設在前端罩24的前端面上,并且其中心02位于比箭頭 線AR的線段更靠下方側(cè)的位置。
如上述所說明的那樣,在前端罩24的前端面上,送氣送水噴嘴60 和兩個觀察透鏡31a、 31b并列設置在大致直線上。
更詳細地講,連接普通光攝像單元31A的觀察透鏡31a的中心Ch和 熒光攝像單元31B的觀察透鏡31b的中心02的線a,相對于箭頭線AR 具有預定角度8 2,并且在從前端面?zhèn)扔^察前端罩24時為略微向下方側(cè) 偏移。換言之,連接送氣送水噴嘴60的噴出口60a的孔面中心和觀察透 鏡31b的中心02的線b,相對于箭頭線AR具有預定角度0 3,并且在從 前端面?zhèn)扔^察前端罩24時為略微向上方側(cè)偏移。
由此,各觀察透鏡31a、 31b在前端罩24上配設的各位置被確定, 與此對應地,送氣送水噴嘴60的噴出口 60a的方向(箭頭線AR方向) 被確定。并且,所述角度62、 83設定成這樣的范圍在來自送氣送水 噴嘴60的氣液噴出范圍A的范圍內(nèi)包含觀察透鏡31b的整個外表面。
此外,送氣送水噴嘴60的氣液噴出范圍A設定成當從前端罩24
的前端側(cè)觀察時,包含普通光攝像單元31A的觀察透鏡31a的整個外表 面。
另外,透鏡直徑(作為外徑的直徑)大于觀察透鏡31b的外徑的觀 察透鏡31a以接近送氣送水噴嘴60的方式配設在前端罩24的前端面上。
艮口,相對于從前端面?zhèn)扔^察的方向,前端罩24在比水平線Y更靠上 方側(cè)的位置具有送氣送水噴嘴60,該水平線Y是將彎曲部16的彎曲上 下方向、即各攝像單元31A、 31B具有的各個攝像元件33、 38進行處理 的垂直傳送方向的上下方向大致兩等分的線。換言之,送氣送水噴嘴60 從所述水平線Y向所述噴出方向(箭頭線AR方向)的反方向遠離地配 設在前端罩24上。
并且,前端罩24以在垂直線X上不存在送氣送水噴嘴60的與長度 方向的軸(與插入方向平行的軸)正交的方向的截面的方式,配設送氣 送水噴嘴60,該垂直線X是將相對于從前端面?zhèn)扔^察到的方向的左右方 向(彎曲部16的彎曲左右方向的反方向)、即各攝像單元31A、 31B具 有的各個攝像元件33、 38進行處理的垂直傳送方向的左右方向兩等分的 線。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從前端罩24的前端面?zhèn)扔^察時,送氣送水 噴嘴60配設在前端罩24的前端面上的從垂直線X向左方方向離開了預 定距離的位置。即,在從前端罩24的前端面?zhèn)扔^察時,送氣送水噴嘴60 配置成其長度方向的軸位于比在上下方向?qū)⑶岸苏?4兩等分的水平線 Y更靠上方側(cè)、并且從在左右方向?qū)⑶岸苏?4兩等分的垂直線X向左方 側(cè)偏移的位置上。
其結果是,本實施方式的內(nèi)窺鏡2,若將設于前端罩24的前端面的 送氣送水噴嘴60、普通光攝像單元31A的觀察透鏡31a、以及熒光攝像 單元31B的觀察透鏡31b配置在大致直線上,則可通過一個送氣送水噴 嘴60向各觀察透鏡31a、 31b的外表面吹出氣液以將它們設定成清潔狀 態(tài),從而能夠確保良好的觀察視野。
此外,送氣送水噴嘴60的長度方向的軸,位于在上下方向?qū)⑶岸苏?br>
24兩等分的水平線Y的上方側(cè),并且從在左右方向?qū)⑶岸苏?4兩等分 的垂直線X偏移了預定距離。因此,與送氣送水噴嘴60連通的送氣送水 管道61,在插入部11為大致直線狀態(tài)時大致筆直地貫穿插入在前端部 15內(nèi)和彎曲部16內(nèi),而不會與配設在前端部15內(nèi)的固定環(huán)18的四個固 定部18a、和分別設置在配設于彎曲部16內(nèi)的各彎曲塊7上的四個操作 線防護件7a抵接。
并且,通過上述的送氣送水噴嘴60的配置,防止了送氣送水管道61 在彎曲部16內(nèi)與分別貫穿插入保持在各彎曲塊7的四個操作線防護件7a 中的四根彎曲操作線8的接觸,所以能夠不阻礙彎曲操作線8通過牽引 和松弛而進行的移動,并且能夠防止由于彎曲操作線8的摩擦導致的劣 化。
其結果是,本實施方式的內(nèi)窺鏡2能夠使插入部11特別是前端部15 和彎曲部16細徑化,能夠減輕在插入時帶給患者的痛苦,并且能夠擴大 可插入的體腔的應用范圍。
此外, 一般由使用者使彎曲部16的彎曲上下方向與鉛直方向的上下 對應地使用內(nèi)窺鏡2。因此,從送氣送水噴嘴60的噴出口 60a噴出的蒸 餾水等液體,由于重力的影響,在噴出口 60a的遠方側(cè)流向下方側(cè)。
并且,在從送氣送水噴嘴60的噴出口 60a噴出蒸餾水或者空氣等氣 液、并且通過處置工具通道19進行抽吸的情況下,由于來自設于前端罩 24的下方側(cè)的處置工具通道19的開口部26的抽吸力,所述液體或所述 氣體受到向開口部26方向吸引的力,其流動向彎曲下方側(cè)變化。
根據(jù)這樣的情況,本實施方式的內(nèi)窺鏡2中,在前端罩24的前端面 上,連接熒光攝像單元31B的觀察透鏡31b的中心02與普通光攝像單元 31A的觀察透鏡31a的中心Ch的線a,相對于箭頭線AR向彎曲部16的 彎曲下方側(cè)錯開預定角度e 2,該箭頭線AR是從送氣送水噴嘴60的噴 出口 60a噴出的蒸餾水等液體的噴出方向。
因此,在前端罩24的前端面上,朝向位于比觀察透鏡31a距送氣送 水噴嘴60更遠的位置的觀察透鏡31b,由于重力的影響,可以高效地吹 出比噴出方向更向彎曲下方側(cè)流落的蒸餾水等液體,由此該觀察透鏡31b
被洗凈成清潔的狀態(tài),從而確保了良好的觀察視野。進而,通過進行抽 吸,流動向彎曲下方側(cè)變化的蒸餾水或空氣等氣液,也可以同樣高效地 吹向觀察透鏡31b,以將其洗凈成清潔的狀態(tài),從而確保了良好的觀察視 野。
另外,插入到患者體腔內(nèi)的內(nèi)窺鏡2在插入部11上附著有污物等。 另外,前端罩24的前端面成為與插入方向大致垂直的面,容易附著污物 等。尤其是普通光攝像單元31A的觀察透鏡31a和熒光攝像單元31B的 觀察透鏡31b,為了確保各自的觀察視野,需要可靠地洗凈所附著的污物 等。
如上所述,本實施方式的內(nèi)窺鏡2中,送氣送水噴嘴60、普通光攝 像單元31A的觀察透鏡31a、以及熒光攝像單元31B的觀察透鏡31b,在 如圖13所示的前端罩24的前端面上并列設置在大致直線上。并且,在 前端罩24的前端面上,在箭頭線AR上沒有配設其他的構成元件,所述 箭頭線AR為從送氣送水噴嘴60的噴出口 60a噴出的蒸餾水或空氣等氣 液的噴出方向。
艮P,在箭頭線AR上,在前端罩24的前端面上,在比熒光攝像單元 31B的觀察透鏡31b靠外周側(cè)的位置,沒有配設其他的構成元件。
通過這樣的結構,對各觀察透鏡31a、 31b上附著的污物等進行洗凈 后的氣液,流至前端罩24的朝向噴出方向即箭頭線AR方向的外緣部, 而不流向其他構成元件。其結果是,當從送氣送水噴嘴60噴出蒸餾水或 空氣等氣液時,可以可靠地洗凈內(nèi)窺鏡2的前端罩24的前端面。
接下來,參照圖13和圖14,對配設于前端罩24中的兩個照明透鏡 25a、 25b、處置工具通道19的開口部26、以及前方送水通道20的開口 部27的配置進行詳細的說明。
如上所述,在前端罩24的前端面上,兩個照明透鏡25a、 25b以夾 著配設在大致中央處的普通光攝像單元31A的觀察透鏡31a的方式,分 別配置在彎曲左右方向的位置,處置工具通道19的開口部26配設在觀 察透鏡31a的左側(cè)下方的位置;前方送水通道20的開口部27配設在觀 察透鏡3la的右側(cè)上方的位置。
此外,如圖13所示,處置工具通道19的開口部26和前方送水通道
20的開口部27各自的孔面整體在前端罩24的前端面上配設在氣液噴出 范圍A的區(qū)域之外,該氣液噴出范圍A是蒸餾水或空氣等氣液從送氣送 水噴嘴60的噴出口 60a擴散噴出的范圍。
更詳細地講,如圖14所示,處置工具通道19的開口部26配設在前 端罩24的前端面中的不包含氣液噴出范圍A的的區(qū)域B內(nèi),該區(qū)域B 是沿箭頭線AR分成兩份的前端罩24的前端面下方側(cè)的區(qū)域,該箭頭線 AR表示從送氣送水噴嘴60的噴出口 60a噴出蒸餾水或空氣等氣液的噴 出方向。
此外,前方送水通道20的開口部27配設在前端罩24的前端面中的 不包含氣液噴出范圍A的區(qū)域C內(nèi),該區(qū)域C是沿箭頭線AR分成兩份 的前端罩24的前端面上方側(cè)的區(qū)域。
換言之,各開口部26、 27在前端罩24的前端面上,分別配設在相 對于表示蒸餾水或空氣等氣液噴出方向的箭頭線AR大致對稱的位置上。 即,各開口部26、 27以開口部26的中心05與開口部27的中心06的位 置相距預定距離的方式配設在前端罩24的前端面。
如上所述,本實施方式的內(nèi)窺鏡2中,由于處置工具通道19的開口 部26和前方送水通道20的開口部27在前端罩24的前端面上配設在送 氣送水噴嘴60的氣液噴出范圍A的區(qū)域之外,所以可以防止從送氣送水 噴嘴60噴出的蒸餾水或空氣等氣液流入到各開口部26、 27中。
由此,可向遠方側(cè)的熒光攝像單元31B的觀察透鏡31b可靠地吹出 從送氣送水噴嘴60噴出的蒸餾水或空氣等氣液。其結果是,能夠可靠且 高效地向熒光攝像單元31B的觀察透鏡31b吹出氣液,將觀察透鏡31b 洗凈成為清潔的狀態(tài),從而確保了良好的觀察視野。
此外,各開口部26、 27以各自的中心05、 06相距預定距離的方式 配設在前端罩24的前端面上。由此,內(nèi)窺鏡2在一邊從幵口部26利用 處置工具通道19進行抽吸動作、 一邊從前方送水通道20的開口部27噴 出蒸餾水等液體時,能夠在不受到朝向開口部26的抽吸力的影響的情況 下向體腔內(nèi)的患部噴出液體。即,本實施方式的內(nèi)窺鏡2為從開口部27噴出的液體的噴出方向不會由于來自開口部26的抽吸而產(chǎn)生紊亂的結 構。
下面參照圖15對各攝像單元31A、 31B的各自的攝像元件33、 38 的作為電荷傳送元件的CCD元件或者CMOS元件的電荷傳送方向進行 詳細的說明。另外,圖15是表示取出各攝像單元的攝像元件從其正面觀 察時的概略結構的主視圖。
各攝像單元31A、 31B各自的攝像元件33、 38檢測出被攝體像的光, 并對被攝體的圖像進行光電轉(zhuǎn)換,從而能夠作為內(nèi)窺鏡圖像顯示在監(jiān)視 器5上。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15所示,在各攝像單元31A、 31B 各自的攝像元件33、 38的受光面上設置的多個CCD元件或者CMOS元 件對被攝體的圖像進行光電轉(zhuǎn)換的方向,為分別用箭頭表示的、作為第 一電荷傳送方向的垂直傳送方向V和作為第二電荷傳送方向的水平傳送 方向L。
如上所述,各攝像單元31A、 31B在前端部15內(nèi)的設置方向確定成 各攝像元件33、 38各自CCD元件或者CMOS元件的垂直傳送方向V和 水平傳送方向L分別一致。
并且,各攝像單元31A、 31B在前端部15內(nèi)的設置方向確定成顯 示在監(jiān)視器5中的內(nèi)窺鏡圖像(如圖15所示的六邊形的圖像范圍)的上 下方向與各攝像元件33、 38各自的CCD元件或者CMOS元件的垂直傳 送方向V —致。另外,在圖15中,垂直傳送方向V是顯示在監(jiān)視器5 上的圖像范圍I的從上向下的方向,但也可以是所述圖像范圍I的從下向 上的方向。
并且,如上所述,插入部11的彎曲部16的上下左右方向確定成 與顯示在監(jiān)視器5上的內(nèi)窺鏡圖像的上下左右方向?qū)A硗?,由于圖 15是從正面觀察各攝像元件33、 38的圖,因此,朝向紙面觀察到的左右 方向與顯示在監(jiān)視器5上的內(nèi)窺鏡圖像的左右方向為相反方向。
由此,本實施方式的內(nèi)窺鏡2,即使在普通光的觀察圖像和熒光的觀 察圖像之間切換,顯示在監(jiān)視器5上的、通過普通光攝像單元31A獲得 的內(nèi)窺鏡圖像和通過熒光攝像單元31B獲得的內(nèi)窺鏡圖像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因此,成為不會給使用者帶來不協(xié)調(diào)感的結構。另外,在普通 光觀察下和在熒光觀察下,使用者都能夠?qū)澢?6進行上下左右方向 與顯示在監(jiān)視器5上的內(nèi)窺鏡圖像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的彎曲操作。
另外,各攝像單元31A、 31B只要使顯示在監(jiān)視器5上的內(nèi)窺鏡圖 像(六邊形的圖像范圍I)的上下方向與各攝像元件33、 38各自的CCD 元件或者CMOS元件對被攝體的圖像進行光電轉(zhuǎn)換的上下方向一致即 可,因此各攝像元件33、 38的傳送方向也可以如圖16所示為與所述上 下方向斜交叉的傳送方向L' 、 V'。
具有以上多種特征(效果)的本實施方式的內(nèi)窺鏡2,若將設于前端 罩24的前端面的送氣送水噴嘴60、普通光攝像單元31A的觀察透鏡31a、 以及熒光攝像單元31B的觀察透鏡31b配置在大致直線上時,則可通過 一個送氣送水噴嘴60向各觀察透鏡31a、 31b的外表面吹出氣液來設定 成清潔的狀態(tài),從而能確保良好的觀察視野,并且即使在普通光的觀察 圖像與熒光觀察圖像之間進行切換,也不會對監(jiān)視器5的內(nèi)窺鏡圖像的 上下左右產(chǎn)生不協(xié)調(diào)感,而且能夠?qū)澢?6進行上下左右方向的彎曲 操作。
另外,上述的各攝像單元31A、 31B內(nèi)的各自的攝像元件33、 38相 對于前端部15的軸向配置在彼此錯開的位置上。即,從圖6可知,兩個 攝像元件33、 38配置在分別在插入部11的插入軸方向上前后錯開的、 相距預定距離的位置上,而且配置于在朝向圖6的紙面觀察到的上下方 向上錯開的、相距預定距離的位置上。
另外,所謂所述上下方向,相對于配設在前端部15的大致中央處的 普通光攝像單元31A,熒光攝像單元31B配設在前端部的外周側(cè),由此, 各攝像元件33、 38配置于在前端部15的外徑方向上彼此相距預定距離 的位置上。
詳細地說,配設在前端部10的大致中央處的普通光攝像單元31A的 攝像元件33設定在其受光面與普通光攝像單元31A的前端面相距預定距 離L1的位置上。即,攝像元件33配置在這樣的位置上其受光面被設 定成與在普通光攝像單元31A中設于透鏡單元32的最前端的第一透鏡組 32A的前端面相距預定距離Ll 。
另一方面,配設在前端部10的外徑方向的熒光攝像單元31B的攝像 元件38設定在其受光面與熒光攝像單元31B的前端面相距預定距離L2 的位置上。即,攝像元件38配置在這樣的位置上其受光面被設定成與 在熒光攝像單元31B中設于透鏡單元36的最前端的第一透鏡組36A的 前端面相距預定距離L2。
本實施方式的內(nèi)窺鏡2將從普通光攝像單元31A的前端面到攝像元 件33的受光面的預定距離Ll設定成比從熒光攝像單元31B的前端面到 攝像元件38的受光面的預定距離L2大的距離(L1>L2)。
換言之,作為第一觀察光學系統(tǒng)的透鏡單元32具有這樣的長度從 最前端的第一透鏡組32A的前端面到與攝像元件33的受光面相鄰的覆蓋 透鏡33a的基端面的長度與預定距離Ll相等。另一方面,作為第二觀察 光學系統(tǒng)的透鏡單元36具有這樣得到長度從最前端的第一透鏡組36A 的前端面到與攝像元件38的受光面相鄰的覆蓋透鏡40的基端面的長度 與預定距離L2相等。g卩,透鏡單元32為其與插入軸平行的長軸方向的 長度(所述距離L1)比透鏡單元36的與插入軸平行的長軸方向的長度(所 述距離L2)長(L1>L2)的結構。
因此,在各攝像單元31A、 31B中,最發(fā)熱的各攝像元件33、 38配 置在彼此不接近的位置上。由此,本實施方式的內(nèi)窺鏡2為盡量抑制了 由于來自各攝像元件33、 38的放熱而導致的前端部15內(nèi)的高溫化的、 考慮了提高耐熱性的結構。
另外,本實施方式的內(nèi)窺鏡2中,分別與各攝像單元31A、 31B連 接的信號電纜38a、 38b的各電纜接點部34a、 39a的位置,配置于在插入 部11的插入軸方向上前后錯開的位置,而且配置于在朝向圖6的紙面觀 察到的上下方向上錯開的位置。
通過這樣的結構,除了防止在各電纜接點部34a、 39a所產(chǎn)生的熱集 中于前端部15內(nèi)的一部分的熱對策之外,內(nèi)窺鏡2為考慮了各電纜接點 部34a、 39a所具有的電磁不相干性和電磁抗性的結構。即,各電纜接點 部34a、 39a配置在不會由于各自所產(chǎn)生的例如電磁噪聲的影響而相互干
涉而阻礙了各種信號,或者由于電磁波等阻礙了各電路基板34、 39的動 作的,彼此具有預定距離而不相接近的位置上。
其結果為,內(nèi)窺鏡2為從各攝像單元31A、 31B的電磁不相干性的 方面,和各電路基板的電磁抗性的方面出發(fā)、實施了 EMC (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電磁兼容性)對策的結構。
另外,如圖6所示,分別形成各攝像單元31A、 31B的基端部分的 外形的各絕緣管35b、 37b設有使各自的最基端的位置于各觀察透鏡31a、 31b的外表面相距規(guī)定的距離Ll、 L2的長度。
艮P,普通光攝像單元31A的從觀察透鏡31a的外表面到絕緣管35b 的最基端的長度沿插入部11的軸向具有預定長度(距離)11。另一方面, 熒光攝像單元31B的從觀察透鏡31b的外表面到絕緣管37b的最基端的 長度沿插入部11的軸向具有比所述長度(距離)11短的預定長度(距離) 12 (11>12)。
隨著前端部15的細徑化,配置在最難以進行作業(yè)的前端部15的中 央側(cè)的普通光攝像單元31A,為位于硬質(zhì)的基端部分的絕緣管35b比配 置在前端部15的外周側(cè)的熒光攝像單元31B的絕緣管37b長的結構。因 此,內(nèi)窺鏡2成為配設于前端部15的大致中央處的普通光攝像單元31A 的絕緣管37b容易把持的結構,各攝像單元31A、 31B的組裝作業(yè)性得 以提高,并且,修理、維護等時的作業(yè)性變好。
另外,各攝像單元31A、 31B內(nèi)的各攝像元件33、 38、各電路基板 34、 39以及各電纜接點部34a、 39a,分別由硬質(zhì)的絕緣管35b、 37b包 覆,因此,不易從外部施加力,提高了使用壽命。
而且,如上所述,由透鏡框32a 32d和絕緣管35b形成硬質(zhì)的外形 的普通光攝像單元31A,配設在前端部15內(nèi)的大致中央處。因此,內(nèi)窺 鏡2為由前端部15內(nèi)的成為最長的硬質(zhì)部分的普通光攝像單元31A來保 護設于周圍的各種構成元件、并且前端部15的強度也得以提高的結構。 (第二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此外,在本實 施方式的說明中,對于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結構采用相同的標號,
并省略對其的說明,僅記載不同的結構、作用以及效果。
本實施方式的內(nèi)窺鏡2交換了第一實施方式中所記載的普通光攝像
單元31A和熒光攝像單元31B的配置位置。
如圖17 19所示,在配設于插入部11的前端部15的本實施方式的 前端罩24中,由于交換了內(nèi)置于前端部15內(nèi)的各單元31A、 31B的配 置,所以普通光攝像單元31A的作為第一觀察窗的觀察透鏡31a和熒光 攝像單元31B的作為第二觀察窗的觀察透鏡31b的配置位置,相對于第 一實施方式中的各透鏡31a、 31b的配置位置,分別位于將兩者換位后的 位置。此外,圖17和圖18是表示內(nèi)窺鏡的前端罩的一部分的立體圖, 圖19是從正面觀察前端罩的平面圖。
具體地講,當從前端觀察前端部15時,在前端罩24的前端面上在 大致中央處配設有觀察透鏡31b,并且,以夾著該觀察透鏡31b的方式, 在面向圖16的紙面觀察到的左右配設有照明透鏡25a和照明透鏡25b。 并且,在前端罩24的前端面上,面向圖16的紙面,在觀察透鏡31b的 右側(cè)上方配設有前方送水通道的開口部27,在左側(cè)上方配設有送氣送水 噴嘴60,在右側(cè)下方配設有觀察透鏡31a,以及在左側(cè)下方配設有送氣 送水通道的開口部26。
此外,關于本實施方式的配設于前端罩24上的各照明透鏡25a、 25b、 各開口部26、 27和送氣送水噴嘴60的配置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
首先,參照圖20,對配設于前端罩24上的送氣送水噴嘴60和各觀 察透鏡31a、 31b的配置進行詳細的說明。
圖20是表示前端罩的前端面的主視圖。另外,在以下說明中,與第 一實施方式一樣,設前端罩24的中心為0(),設普通光攝像單元31A的 觀察透鏡31a的中心為Op設熒光攝像單元31B的觀察透鏡31b的中心 為02。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也將通過前端罩24的前端面的中心Oo 的、彎曲部16的彎曲上下方向的線設為垂直線X,將通過前端罩24的 前端面的中心Oo的、彎曲左右方向的線設為水平線Y。此外,本實施方 式中的垂直線X也與第一實施方式一樣為與鉛直線等同的線。
送氣送水噴嘴60配設在面向圖17的紙面觀察到的前端罩24的前端
面的左側(cè)上方,并使其噴出口 60a面向各攝像單元31A、 31B的觀察透鏡 31a、 31b。 g卩,與第一實施方式一樣,在前端罩24的前端面上,送氣送 水噴嘴60和各觀察透鏡31a、 31b配置成排列在大致直線上。
即,在本實施方式中,送氣送水噴嘴60的繞軸的設置方向、即噴出 口 60a所面向的方向被確定成在箭頭線AR的線上與通過觀察透鏡31b 中心02的觀察光軸交叉。換言之,送氣送水噴嘴60的噴出口 60a所面 向的方向確定成作為蒸餾水或空氣等氣液的噴出方向的箭頭線AR相 對于垂直線X具有成為第一角度的預定角度0 1 。
另一方面,普通光攝像單元31A的觀察透鏡31a配設在朝向圖20的 紙面觀察到的前端罩24的前端面的右側(cè)下方,并且從前端觀察前端罩24 時,該觀察透鏡31a的外表面至少具有與箭頭線AR相交的部分。此外, 觀察透鏡31a以其中心O,位于比箭頭線AR的線段更靠下方側(cè)的位置的 方式配設在前端罩24的前端面上。
如上述所說明的那樣,與第一實施方式一樣,在前端罩24的前端面 上,送氣送水噴嘴60和兩個觀察透鏡31a、 31b并列設置在大致直線上。
更詳細地講,連接普通光攝像單元31A的觀察透鏡31a的中心Oi和 熒光攝像單元31B的觀察透鏡31b的中心02的線a,相對于箭頭線AR 具有預定角度0 2,并且在從前端面?zhèn)扔^察前端罩24時為略微向下方側(cè) 偏移。換言之,連接送氣送水噴嘴60的噴出口60a的孔面中心和觀察透 鏡31a的中心C^的線b,相對于箭頭線AR具有預定角度0 3,并且在從 前端面?zhèn)扔^察前端罩24時為略微向上方側(cè)偏移。
由此,各觀察透鏡31a、 31b在前端罩24上配設的各位置被確定, 并與此對應地,送氣送水噴嘴60的噴出口 60a的方向(箭頭線AR方向) 被確定。并且,所述角度9 2、 e3設定成這樣的范圍在來自送氣送水 噴嘴60的氣液噴出范圍A的范圍內(nèi)包含觀察透鏡31a的整個外表面。
此外,送氣送水噴嘴60的氣液噴出范圍A設定成當從前端罩24 的前端側(cè)觀察時,包含熒光攝像單元31B的觀察透鏡31b的整個外表面。
另外,如后所述,透鏡直徑(作為外徑的直徑)大于觀察透鏡31b 的外徑的觀察透鏡31a,在前端罩24的前端面上,配設在比觀察透鏡31b
距送氣送水噴嘴60更靠遠方側(cè)的位置上。
如第一實施方式所述,內(nèi)窺鏡2將觀察透鏡31a的透鏡直徑(作為 外徑的直徑)設定成比觀察透鏡31b的透鏡直徑(作為外徑的直徑)大 的透鏡直徑(作為外徑的直徑)。此外,從送氣送水噴嘴60的噴出口 60a 噴出的蒸餾水或空氣等氣液,隨著從噴出口 60a朝向噴出方向的遠方側(cè), 逐漸擴散。
根據(jù)這樣的情況,如圖20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內(nèi)窺鏡2中,在前端 罩24的前端面上,透鏡直徑(作為外徑的直徑)比熒光攝像單元31B的 觀察透鏡31b的透鏡直徑(作為外徑的直徑)大的普通光攝像單元31A 的觀察透鏡31a,配設在送氣送水噴嘴60的遠方側(cè)的位置上。此外,如 上所述,觀察透鏡31a的整個外表面包含在從送氣送水噴嘴60的噴出口 60a噴出的蒸餾水或空氣等氣液的噴出范圍A內(nèi)。
由此,內(nèi)窺鏡2通過在送氣送水噴嘴60的遠方側(cè)配置容易附著體液、 污物等的、透鏡直徑(作為外徑的直徑)大的觀察透鏡31a,在從噴出口 60a噴出的蒸餾水或空氣等氣液擴散的噴出范圍A中,能夠可靠地洗凈 觀察透鏡31 a的整個外表面。
此外,如上所述,本實施方式的內(nèi)窺鏡2中,送氣送水噴嘴60、普 通光攝像單元31A的觀察透鏡31a和熒光攝像單元3 IB的觀察透鏡3 lb, 在前端罩24的前端面上并列設置在大致直線上。此外,在前端罩24的 前端面上,在從送氣送水噴嘴60的噴出口 60a噴出的蒸餾水或空氣等氣 液的噴出方向即箭頭線AR上,沒有配設其他構成部件。
艮P,在箭頭線AR上,在前端罩24的前端面上,在比熒光攝像單元 31B的觀察透鏡31b靠外周側(cè)的位置,沒有配設其他的構成部件。
通過這樣的結構,對各觀察透鏡31a、 31b上附著的污物等進行洗凈 的氣液,流至前端罩24的朝向噴出方向即箭頭線AR方向的外緣部,而 不流向其他構成元件。其結果是,當從送氣送水噴嘴60噴出蒸餾水或空 氣等氣液時,可以可靠地洗凈內(nèi)窺鏡2的前端罩24的前端面。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配設于前端罩24的兩個照明透鏡25a、 25b、處置工具通道19的開口部26和前方送水通道20的開口部27的配
置,配置在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位置,所以省略與其配置位置有關的 詳細說明。
如以上所說明,本實施方式的內(nèi)窺鏡2將熒光攝像單元31B的觀察 透鏡31b配置在難以附著粘膜、血液和污物等而且不易被腸內(nèi)的褶皺等
阻礙觀察視野的、作為前端罩24的表面的前端部15的前端面的大致中 央處,由此,與配置在所述前端面的外周側(cè)的普通光攝像單元31A的觀 察透鏡31a相比,能夠減輕粘膜、血液、污物等的附著,和防止被腸內(nèi) 的褶皺阻礙觀察視野,尤其能夠充分發(fā)揮熒光攝像單元31B的觀察性能。
另外,上述各實施方式的特殊光觀察不僅可以是熒光觀察,也可以 是具有以細胞或腺體構造為首的組織學觀察水平的放大倍率(理想的是 100倍水平以上的放大率)的放大光學系統(tǒng)。
此外,本發(fā)明并不僅限于上述的各實施方式,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 的范圍內(nèi)可以進行多種變更。
權利要求
1.一種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具有前端部;和分別具有用于獲得內(nèi)窺鏡圖像的攝像元件的多個攝像部,該多個攝像部以從各自的所述攝像元件的各光電轉(zhuǎn)換元件傳送電荷的第一電荷傳送方向和第二電荷傳送方向一致的方式配設在所述前端部。
2.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還具有彎曲部,該彎曲部可以向顯示內(nèi)窺鏡圖 像的監(jiān)視器畫面的上下方向大致一致的方向自由彎曲,從所述各光電轉(zhuǎn)換元件傳送電荷的所述第一 電荷傳送方向與所述彎 曲部彎曲的所述大致一致的方向一致。
3. —種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具有 前端部;設于該前端部、并具有第一水平傳送方向的第一攝像元件; 固定所述前端部和所述第一攝像元件的第一固定部件; 設于所述前端部、并具有第二水平傳送方向的第二攝像元件;和 以使所述第一水平傳送方向與所述第二水平傳送方向大致一致的方 式將所述第二攝像元件固定在所述前端部的第二固定部件。
4. 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還具有彎曲部,該彎曲部可以向顯示內(nèi)窺鏡圖 像的監(jiān)視器畫面的上下方向大致一致的方向自由彎曲,所述第一水平傳送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傳送方向,與相對于所述彎 曲部彎曲的所述大致一致的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大致一致。
5. 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nèi)窺 鏡用插入部具有第一轉(zhuǎn)換部,其將來自所述第一攝像元件的信號轉(zhuǎn)換成用于作為第 一內(nèi)窺鏡圖像顯示在所述監(jiān)視器上的第一圖像信號;和 第二轉(zhuǎn)換部,其以使所述彎曲部的彎曲方向與所述監(jiān)視器顯示的第 一內(nèi)窺鏡圖像的上方方向大致一致的方式,對來自第二攝像元件的信號 進行轉(zhuǎn)換,并向所述監(jiān)視器輸出用于顯示第二內(nèi)窺鏡圖像的圖像信號。
6. —種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具有 前端部;至少可以向兩個方向自由彎曲的彎曲部;設于該前端部、并具有第一傳送方向的第一攝像元件;和設于所述前端部、并具有第二傳送方向的第二攝像元件,所述第二 傳送方向設定為與所述第一傳送方向相同的方向,來自所述第一攝像元件的圖像信號被傳送至用于顯示第一內(nèi)窺鏡圖 像的監(jiān)視器,所述彎曲部相對于顯示在所述監(jiān)視器上的所述第一內(nèi)窺鏡圖像的上 方方向可以進行彎曲操作,所述第二攝像元件配設于所述前端部,并且使所述監(jiān)視器根據(jù)所述 第二攝像元件所輸出的圖像信號而顯示的第二內(nèi)窺鏡圖像的上方方向與 所述第一內(nèi)窺鏡圖像的上方方向大致一致。
7.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nèi)窺 鏡用插入部具有-第一轉(zhuǎn)換部,其將來自所述第一攝像元件的信號轉(zhuǎn)換成用于作為所 述第一內(nèi)窺鏡圖像顯示在所述監(jiān)視器上的第一圖像信號;和第二轉(zhuǎn)換部,其以使所述彎曲部的彎曲方向與所述監(jiān)視器顯示的所 述第一內(nèi)窺鏡圖像的上方方向大致一致的方式,對來自第二攝像元件的 信號進行轉(zhuǎn)換,并向所述監(jiān)視器輸出用于顯示所述第二內(nèi)窺鏡圖像的圖 像信號。
8. —種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具有-前端部;用于獲得第一觀察圖像的第一攝像部; 用于獲得第二觀察圖像的第二攝像部;配置在所述前端部、使入射到所述第一攝像部的攝影光聚光的第一 觀察光學系統(tǒng);和配置在所述前端部、使入射到所述第二攝像部的攝影光聚光的第二 觀察光學系統(tǒng),在所述第一觀察光學系統(tǒng)和所述第二觀察光學系統(tǒng)中,該第二觀察 光學系統(tǒng)配置在所述前端部的大致中央處,所述第一觀察光學系統(tǒng)配置 成相對于所述第二觀察光學系統(tǒng)的光軸在所述前端部的外周側(cè)具有光 軸。
9. 一種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具有前端部;配設于該前端部、并具有會聚第一攝影光的第一觀察光學系統(tǒng)和第一攝像元件的第一攝像部;和配設于所述前端部、并具有會聚第二攝影光的第二觀察光學系統(tǒng)和 第二攝像元件的第二攝像部,所述第一攝像部和所述第二攝像部以這樣的方式分別配置在所述前 端部所述第一攝像元件和所述第二攝像元件彼此不接近,并且在插入軸方向和所述前端部的外徑方向上隔開預定距離。
10. 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具有傳送基于由所述第一攝像元件獲得的電荷的第一圖像信號的第一信號電纜;電連接所述第一攝像部和所述第一電纜的第一電纜接點部; 傳送基于由所述第二攝像元件獲得的電荷的第二圖像信號的第二信 號電纜;和電連接所述第二攝像部和所述第二電纜的第二電纜接點部, 所述第一攝像部和所述第二攝像部以這樣的方式分別配置在所述前 端部所述第一電纜接點部和所述第二電纜接點部彼此不接近,并且在插入軸方向上相隔預定距離。
11. 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其特征在于, 在插入軸方向上,所述第一觀察光學系統(tǒng)從最前端到最基端部的長 度比所述第二觀察光學系統(tǒng)的從前端到最基端的長度要長。
12. 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其特征在于, 在插入軸方向上,所述第一觀察光學系統(tǒng)從最前端到最基端部的長度比所述第二觀察光學系統(tǒng)的從前端到最基端的長度要長。
13. —種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具有前端部;第一攝像部,其配設在該前端部的大致中央處,具有會聚第一攝影 光的第一觀察光學系統(tǒng)和第一攝像元件,并且該第一攝像部的基端部分由硬質(zhì)的第一絕緣管包覆;和第二攝像部,其配設在所述前端部的外周側(cè),具有會聚第二攝影光 的第二觀察光學系統(tǒng)和第二攝像元件,并且該第二攝像部的基端部分由 硬質(zhì)的第二絕緣管包覆,所述第一絕緣管與所述第二絕緣管相比在插入軸方向上配置在基端
14. 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的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攝像部配設在所述前端部的大致中央處,在插入軸方向上,所述第一攝像部的從最前端到最基端部的長度比所述第二攝像部的從前 端到最基端的長度要長。
15. 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14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攝像部用于獲得普通光觀察圖像,所述第二攝像部用于獲 得特殊光觀察圖像。
16. 根據(jù)權利要求15所述的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殊光觀察圖像為熒光觀察圖像。
17. 根據(jù)權利要求14或16所述的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觀察光學系統(tǒng)和所述第二觀察光學系統(tǒng)中, 一方相對于另一方為放大倍率高的放大光學系統(tǒng)。
18. 根據(jù)權利要求15所述的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觀察光學系統(tǒng)和所述第二觀察光學系統(tǒng)中, 一方相對于另 一方為放大倍率高的放大光學系統(tǒng),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內(nèi)窺鏡用插入部,其具有前端部;和分別具有用于獲得內(nèi)窺鏡圖像的攝像元件的多個攝像部,該多個攝像部以從各自的上述攝像元件的各光電轉(zhuǎn)換元件傳送電荷的第一電荷傳送方向和第二電荷傳送方向一致的方式配設在所述前端部,通過上述特征,不會對在監(jiān)視器上顯示的、通過多個攝像單元取得的內(nèi)窺鏡圖像產(chǎn)生不協(xié)調(diào)感(對使用者的壓力)。
文檔編號G02B23/24GK101098659SQ200680001778
公開日2008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月7日
發(fā)明者大田原崇 申請人:奧林巴斯醫(yī)療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