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圖像形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復印機、打印機、傳真機等圖像形成裝置,更詳細地說,涉及設有導電性刷部件的圖像形成裝置,在該圖像形成裝置中,充電輥等構成充電部件,使得潛像載置體表面均一帶電,上述導電性刷部件清潔充電部件表面。
背景技術:
以往,作為圖像形成裝置,廣泛使用以下圖像形成裝置在潛像載置體上形成靜電潛像,通過顯影裝置使得上述靜電潛像成為色調劑像,將該色調劑像轉印在記錄紙上,形成圖像。在這種圖像形成裝置中,通過由清潔刮板等構成的清潔裝置除去色調劑轉印后殘留在感光體表面上的轉印殘留色調劑,備作以后工序用。
通過充電裝置使得作為潛像載置體的感光體均一帶電,通過光寫入裝置等對其進行曝光,在潛像載置體表面形成靜電潛像。作為上述充電裝置,充電輥等構成充電部件,接近或接觸感光體表面,在充電輥與感光體之間施加電壓,由于具有低臭氧及省電的優(yōu)點,得到實用化。在這種充電裝置中,若在充電輥表面附著有色調劑或紙粉等異物,則會產生帶電不勻,難以使得感光體表面均一帶電。尤其,近年來,對圖像日益要求高質量,高精細化,在顯影工序中,傾向于使用小粒徑色調劑,小粒徑色調劑對清潔裝置來說負擔加重,易發(fā)生清潔不良。因此,沒有被清潔而殘留在感光體上的色調劑會附著到充電輥上,易發(fā)生上述帶電不勻等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在例如日本專利文獻特開2002-221883號(以下簡記為“專利文獻1”)中,提出了一種清潔裝置,其通過導電性刷輥除去充電輥表面上附著的異物。
作為顯影裝置,雙組份顯影裝置為人們所公知,其是使由色調劑和磁性載體構成的雙組份顯影劑(以下簡記為“顯影劑”)載置在顯影劑載置體上,通過顯影劑載置體內部的固定磁極形成磁刷,進行顯影。
本申請人提出過雙組份顯影裝置,例如日本專利文獻特開2000-305360號公報(以下簡記為“專利文獻2”),其設有輔助磁極,該輔助磁極與顯影劑載置體的顯影主磁極鄰接,調整顯影主磁極的半值寬度,使得顯影接觸部狹窄,用以實現(xiàn)圖像高質量。在該顯影裝置中,磁刷滑擦感光體,磁刷的顯影接觸部變狹,在磁刷頂端部的色調劑漂移難以發(fā)生,結果,減少了“后端色脫落”。再有,由于存在輔助磁極,顯影磁極的磁力線變強,在顯影接觸部內,磁刷形成密集。因此,在顯影接觸部,在顯影劑載置體長度方向,磁刷不離散,充分均一,在長度方向全域,減少了“后端色脫落”。
在雙組份顯影裝置中,例如日本專利文獻特開2002-287503號公報(以下簡記為“專利文獻3”)中公開了使用由刮板等構成的顯影劑限制部件,限制載置在顯影劑載置體上的顯影劑的層厚,限制層厚后,通過顯影劑載置體的表面移動,將顯影劑運送到與潛像載置體對向的顯影區(qū)域。這時,顯影劑受離心力或顯影裝置內的氣流影響,發(fā)生載體或色調劑的飛散(以下簡記為“顯影劑飛散”)。尤其,在使用小粒徑載體,小粒徑色調劑的裝置中,易發(fā)生顯影劑飛散,成為大問題。作為上述問題的對策,設置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用于遮覆通過刮板所在限制位置后的顯影劑層,這為人們所公知。
圖1是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一例的概略構成圖,該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110a一端固定在顯影殼體的開口緣部(沒有圖示),顯影輥141作為顯影劑載置體,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110a遮覆顯影輥141上的通過刮板所在限制位置后的顯影劑層D。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110a頂端接觸感光體鼓101,發(fā)生撓曲,通過該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110a塞住開口緣部與感光體鼓101之間的間隙。這樣,能抑制顯影區(qū)域上游部的顯影劑飛散。
在日本專利文獻特開平10-268639號公報(以下簡記為“專利文獻4”)中,提出除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10a之外,還設置彈性密封部件,其與顯影劑載置體的與回轉軸平行方向的兩端部的非圖像形成區(qū)域壓接,堵塞潛像載置體與顯影裝置之間的間隙。在該裝置中,除了顯影區(qū)域上游部,還能抑制從顯影劑載置體端部所發(fā)生的顯影劑飛散。
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110a在初期能防止從顯影輥141上的顯影劑層D的顯影劑飛散。但是,經過長期間后,在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110a的與顯影劑層D的對向面(以下簡記為“背面”)上會附著色調劑T,發(fā)生色調劑滯留現(xiàn)象。當顯影輥141剛開始回轉后或圖像形成中受到什么沖擊時等場合,該堆積起來的色調劑以凝集色調劑塊落下到顯影區(qū)域。該凝集的色調劑塊若附著到感光體鼓1上,輸出圖像上會發(fā)生污臟。另外,凝集色調劑塊的轉印性差,其周圍的轉印電場紊亂,有時輸出圖像上會發(fā)生色脫落。再有,若通過顯影區(qū)域,堆積在轉印紙的運送導向件等上,則會發(fā)生轉印紙污臟等不良狀況。若顯影劑滯留在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110a的背面,則因顯影劑滯留重量,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110a位置發(fā)生變化,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110a與感光體鼓1的接觸部分的壓接狀況發(fā)生變化。這樣,顯影劑會從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110a的壓接弱的部分泄漏,飛散到顯影裝置外。
在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110a的最下游位置,若因顯影輥141內的磁極,磁刷處于立起狀態(tài),則磁刷的磁穗立起推壓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110a的最下游位置即頂端部的力常時作用著。如圖1所示,在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110a位于顯影區(qū)域上方場合,因上述推壓力,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110a的頂端部被推向上方。被推向上方的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110a的頂端部與感光體鼓1發(fā)生摩擦,經歷長期間后,會損傷感光體鼓1表面,引起黑條紋等異常圖像,或引起清潔不良。該推壓在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110a的端部很顯著,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110a的端部與感光體鼓1之間產生間隙,顯影劑會從該間隙飛散到顯影裝置外。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人在日本專利文獻特開2002-278287號(以下簡記為“專利文獻5”)公報中提出了一種顯影裝置,顯影劑載置體的磁場發(fā)生裝置包括顯影主磁極和輔助磁極,上述顯影主磁極接近像載置體,上述輔助磁極與該顯影主磁極鄰接,調整顯影主磁極的磁力的半值寬度。在顯影主磁極的上游側,設置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在與該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背面相對的位置,磁刷一時磁穗立起,在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110a的端部磁刷處于倒下狀態(tài)。
在上述顯影裝置中,在與該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背面相對的位置,處于磁穗立起的磁刷擦蹭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背面的滯留色調劑,進行回收。因此,能通過磁刷得到清掃上述滯留色調劑的效果。
但是,若在磁刷磁穗立起狀態(tài)下通過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的頂端部,色調劑會從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的寬度方向端部繞入到表面,附著到感光體上,引起背景污臟,或顯影劑朝顯影裝置外飛散。
于是,在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的頂端部,將磁刷設為倒下狀態(tài),磁刷不垂掛在端部。能防止因上述磁刷將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頂端推向顯影區(qū)域上方而引起的異常圖像,防止顯影劑朝顯影裝置外飛散。這樣,能解決長期間后色調劑滯留所引起的不良狀況,能防止因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的頂端而引起的壞影響。
但是,使用上述刷輥作為清潔裝置,用以清潔充電部件表面時,會發(fā)生圖像質量劣化問題,經本發(fā)明人研究,其原因如下當通過刷輥回收附著在充電部件表面的異物時,不僅刷有刮取作用,還有靜電力作用,能提高清潔能力。附著在充電部件表面的幾乎所有異物帶電極性與施加在充電部件上的帶電偏壓相逆,因此,刷輥使用導電性材質。若是導電性刷輥,能使刷輥電位與施加在充電部件上的帶電偏壓相同極性,這樣,能靜電地回收帶逆極性的異物。但是,若長期間使用刷輥,刷毛從輥的金屬芯部分掉下,脫下的刷毛有時會附著到潛像載置體表面。這種場合,刷毛隨著潛像載置體的表面移動,被運送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與潛像載置體表面相接部分,被夾在上述相接部分,以這種狀態(tài)滯留著。由于該刷毛具有導電性,該刷毛與潛像載置體表面接觸,潛像載置體表面電位狀態(tài)崩潰,形成在潛像載置體表面的靜電潛像紊亂。結果,發(fā)生圖像質量劣化問題。
如上所述,在上述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通過刷輥除去附著在充電輥表面的異物的裝置中,會發(fā)生刷輥脫毛或斷毛現(xiàn)象。發(fā)生脫毛或斷毛的刷毛經充電輥移到感光體上,被夾持在感光體與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之間,該被夾的刷毛與顯影夾持部的磁刷接觸,因此,感光體上的電荷通過上述刷毛漏泄到磁刷上,靜電潛像發(fā)生紊亂。
在此,為了更可靠地防止顯影劑飛散,最好使得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的頂端部的面與感光體表面密接。但是,若使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的頂端部與感光體密接,則刷毛不能滑擦通過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易被夾住,易使感光體上的靜電潛像發(fā)生紊亂。
在上述專利文獻5的裝置中,具有清掃所滯留色調劑的效果,且為了防止因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的頂端而引起的壞影響,規(guī)定了配置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的條件。但是,由于顯影劑載置體的直徑,磁極配置,感光體的直徑等原因,對于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的頂端部與感光體密接,配置上述專利文獻1的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有時難以滿足上述條件。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就是為解決上述先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而提出來的,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得到高質量圖像的圖像形成裝置,通過充電部件長期穩(wěn)定地充電,使用導電性刷清潔充電部件表面,能防止因刷毛脫落而引起的靜電潛像紊亂,且能長期間抑制顯影劑飛散。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出以下方案(1)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包括潛像載置體,載置靜電潛像;充電部件,接觸或接近上述潛像載置體表面,使其均一帶電;導電性刷部件,用于除去附著在該充電部件表面的異物;顯影裝置,設有顯影殼體及顯影劑載置體,上述顯影殼體在與上述潛像載置體的對向部,具有開口部,上述顯影劑載置體由可回轉的非磁性顯影套構成,其局部從上述顯影殼體的開口部露出,該顯影劑載置體以露出狀態(tài)與上述潛像載置體表面對向配置,上述顯影套內部設有磁場發(fā)生機構,上述磁場發(fā)生機構至少包括顯影主磁極,與上述潛像載置體表面對向配置,在上述顯影劑載置體上載置含有色調劑及磁性載體的雙組份顯影劑,運送到上述開口處,在上述開口部,通過該顯影主磁極,使得雙組份顯影劑磁穗立起,形成磁刷,通過該磁刷,將色調劑供給到上述潛像載置體的潛像上,進行顯影;其特征在于進一步設有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在上述顯影劑載置體表面形成磁刷,沿顯影劑載置體的顯影劑運送方向,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配置在上述磁刷形成區(qū)域上游側的上述開口部,使得該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的前端接觸上述潛像載置體表面;色調劑滯留防止部件,配置在上述磁刷與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之間;上述磁場發(fā)生機構設有輔助磁極,配置為與上述顯影主磁極的沿顯影劑運送方向的上游側或下游側鄰接,用于調整該顯影主磁極的半值寬度,上述顯影主磁極的法線方向磁通量密度的沿顯影劑運送方向上游側的變極點與下游側的變極點之間寬度為60°以下。
(2)在上述(1)的圖像形成裝置中,上述色調劑滯留防止部件的頂端從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頂端突出0~2mm。
(3)在上述(1)或(2)的圖像形成裝置中,上述顯影主磁極配置在從上述顯影劑載置體與潛像載置體的最接近位置朝顯影劑運送方向上游側3°~9°的位置。
(4)在上述(1)或(2)的圖像形成裝置中,與上述顯影主磁極的沿顯影劑運送方向上游側鄰接配置的輔助磁極使得磁刷磁穗立起,上述輔助磁極所形成的磁穗立起的磁刷滑擦上述色調劑滯留防止部件的與上述顯影劑載置體對向的面,在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和色調劑滯留防止部件的頂端部,磁刷的磁穗處于倒下狀態(tài)。
(5)在上述(1)或(2)的圖像形成裝置中,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和色調劑滯留防止部件的端部不接觸上述顯影劑載置體的顯影主磁極所形成的磁刷的立起的磁穗。
(6)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包括
表面移動的潛像載置體;充電部件,接觸或接近上述潛像載置體表面,使其均一帶電;導電性刷部件,用于除去附著在該充電部件表面的異物;顯影裝置,設有顯影殼體及顯影劑載置體,上述顯影殼體在與上述潛像載置體的對向部,具有開口部,上述顯影劑載置體局部從上述顯影殼體的開口部露出,該顯影劑載置體以露出狀態(tài)與上述潛像載置體表面對向配置,顯影劑載置在上述顯影劑載置體表面上,使其表面移動,通過充電部件使得潛像載置體表面帶電,形成靜電潛像,使得上述顯影劑載置體表面上的顯影劑中的色調劑附著到上述靜電潛像上,進行顯影;其特征在于進一步設有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在上述潛像載置體表面與顯影劑載置體表面對向的顯影區(qū)域,在該潛像載置體表面移動方向上游側,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一端固定在上述顯影殼體的開口緣部,另一端與上述潛像載置體表面接觸,使得該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成為撓曲狀態(tài),堵塞該開口緣部與上述潛像載置體表面的間隙;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另一端與上述潛像載置體表面的相接部分的壓力設定為這樣大小的壓力從上述導電性刷部件脫落的刷毛通過潛像載置體表面移動,能通過上述相接部分。
(7)在上述(6)的圖像形成裝置中,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的厚度為0.05~0.15mm。
(8)在上述(6)的圖像形成裝置中,進一步設有色調劑滯留防止部件,其設在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與顯影劑載置體之間,使得載置在上述顯影劑載置體表面的顯影劑在通過該顯影劑載置體表面移動運送到顯影區(qū)域前,與該色調劑滯留防止部件的至少局部接觸。
(9)在上述(8)的圖像形成裝置中,上述色調劑滯留防止部件的厚度為0.05~0.15mm。
(10)在上述(8)的圖像形成裝置中,配置上述色調劑滯留防止部件,使得色調劑滯留防止部件的顯影區(qū)域側的端部與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的顯影區(qū)域側的端部同位置。
(11)在上述(8)的圖像形成裝置中,配置上述色調劑滯留防止部件,使得色調劑滯留防止部件的顯影區(qū)域側的端部從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的顯影區(qū)域側的端部朝接近顯影區(qū)域側位置延伸。
(12)在上述(6)-(8)中任一個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中,其特征在于使用由色調劑和磁性載體構成的雙組份顯影劑;在上述顯影裝置中,磁場發(fā)生機構固定配置在上述顯影劑載置體內部,通過該磁場發(fā)生機構產生磁場,使得顯影區(qū)域的顯影劑磁穗立起,接觸上述潛像載置體表面,進行顯影;配置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或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及色調劑滯留防止部件,將其定位在不接觸顯影區(qū)域端部磁穗起立的顯影劑的位置。
(13)在上述(1),(2),(6),(7),(8),(9),(10),(11)中任一個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中,使用以下范圍的刷輥作為上述導電性刷部件刷纖維粗細1~20旦尼爾刷纖維長度0.3~2.5mm刷纖維密度7000~46000根/cm2。
下面說明本發(fā)明的效果。
按照本發(fā)明的圖像形成裝置,磁場發(fā)生機構設有輔助磁極,配置為與顯影主磁極的沿顯影劑運送方向的上游側或下游側鄰接,用于調整該顯影主磁極的半值寬度,顯影主磁極的法線方向磁通量密度的沿顯影劑運送方向上游側的變極點與下游側的變極點之間寬度為60°以下。這樣,顯影接觸部狹窄。與顯影接觸部寬場合相比,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與磁刷處于離開位置。于是,即使從導電性刷部件脫落的刷毛被夾在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與潛像載置體之間,刷毛接觸磁刷的可能性低。再有,在磁刷與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之間設置色調劑滯留防止部件,使得刷毛接觸磁刷的可能性更低。因此,能防止?jié)撓褫d置體上的電荷通過刷毛泄漏到磁刷側,能抑制靜電潛像紊亂。
通過在磁刷與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之間設置色調劑滯留防止部件,磁刷與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不會直接對向或接觸。因此,能減少顯影劑附著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背面所形成的色調劑滯留,能減少磁刷接觸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前端部對形成圖像帶來壞影響。再有,對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的配置不必考慮要具有除去所滯留色調劑的效果,或要使得磁刷不接觸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前端部。即,對于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配置的規(guī)定條件變少,能使得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前端部與潛像載置體更密接。因此,能更可靠地防止顯影劑飛散。
這樣,在通過充電部件長期穩(wěn)定地充電,使用導電性刷清潔充電部件表面的圖像形成裝置中,能防止因刷毛脫落而引起的靜電潛像紊亂,且能長期間抑制顯影劑飛散,得到高質量的圖像。
按照本發(fā)明的圖像形成裝置,設有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在潛像載置體表面與顯影劑載置體表面對向的顯影區(qū)域,在該潛像載置體表面移動方向上游側,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一端固定在上述顯影殼體的開口緣部,另一端與上述潛像載置體表面接觸,使得該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成為撓曲狀態(tài),堵塞該開口緣部與上述潛像載置體表面的間隙。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另一端與上述潛像載置體表面的相接部分的壓力設定為這樣大小的壓力從上述導電性刷部件脫落的刷毛通過潛像載置體表面移動,能通過上述相接部分。因此,從上述導電性刷部件脫落的刷毛能通過上述相接部分,能防止被夾在該相接部分。結果,能防止因刷毛脫落而引起的靜電潛像紊亂。
這樣,能防止因刷毛脫落而引起的圖像質量劣化,得到高質量的圖像。
圖1是先有技術涉及的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一例的概略構成圖;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涉及的復印機的概略構成圖;圖3是設在復印機中的感光體鼓周邊構成放大圖;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涉及的復印機的顯影裝置的概略構成圖;圖5是設在復印機中的充電裝置的刷輥周邊構成放大圖;圖6是以往復印機的顯影區(qū)域放大圖;
圖7例示第二入口密封件頂端比第一入口密封件頂端離顯影區(qū)域遠的說明圖;圖8例示第二入口密封件頂端進入顯影區(qū)域內的說明圖;圖9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涉及的復印機的顯影區(qū)域放大圖;圖10是磁輥的主磁極角度為0°時的說明圖;圖11是磁輥的主磁極角度為6°時的說明圖;圖12是以往磁輥的概略構成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詳細說明將本發(fā)明適用于作為圖像形成裝置的電子照相式復印機場合的實施例,本實施例的復印機是形成單色圖像的復印機,但形成彩色圖像的圖像形成裝置也同樣。
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涉及的復印機的概略構成圖。
該復印機100主要由掃描部20,復印機本體30,供紙部40構成。在復印機本體30中,配置作為潛像載置體的感光體鼓1,充電裝置2,作為潛像形成裝置的曝光裝置3,顯影裝置4,轉印裝置6,定影裝置7,清潔裝置8等。
圖3是設在復印機中的感光體鼓周邊構成放大圖。
感光體鼓1可以使用具有光導電性的非晶硅,非晶硒等非晶質金屬,雙偶氮染料,酞花青染料等有機化合物??紤]環(huán)境及使用后的后處理,最好使用有機化合物形成感光體。
如圖3所示,充電裝置2包括充電輥2a以及與該充電輥2a接續(xù)的電源(沒有圖示),上述充電輥2a是在金屬芯外周至少設置彈性層。對該充電輥2a施加高電壓,將所定電壓施加在上述帶有曲率的充電輥2a與感光體鼓1之間,在充電輥2a與感光體鼓1之間發(fā)生電暈放電,使得感光體鼓1的表面均一帶電。
在本實施例的充電裝置2中,設有刷輥2b作為導電性刷部件,其與上述充電輥2a表面相接,該刷輥2b用于清掃附著在上述充電輥2a表面的異物。
曝光裝置3根據(jù)上述掃描部20讀取的原稿圖像數(shù)據(jù),或者從沒有圖示的個人計算機等外部裝置傳送來的圖像數(shù)據(jù),通過多面鏡馬達使得激光3a掃描。這樣,激光3a通過反光鏡照射在感光體鼓1的表面上,在感光體鼓1表面形成靜電潛像。
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涉及的復印機的顯影裝置4的概略構成圖。
顯影裝置4包括顯影輥41,顯影殼體46,上述顯影輥41作為顯影劑載置體,用于載置由色調劑及磁性載體構成的雙組份顯影劑(以下簡記為“顯影劑”),上述顯影殼體46將顯影劑收納在其內部。顯影殼體46在與感光體鼓1表面相對位置設有開口,顯影輥41局部從該開口露出。顯影輥41從上述開口露出的表面部分與感光體鼓1表面隔開微小間隔。該顯影輥41由顯影套43及磁輥42構成,上述顯影套43呈圓筒狀,由導電性且非磁性材料形成,上述磁輥42固定配置在該顯影套43內部。若驅動顯影套43回轉,則顯影套43相對磁輥42移動,在顯影區(qū)域,感光體鼓1表面與顯影套43的線速度方向相同。上述顯影套43與電源(沒有圖示)接續(xù),以便施加顯影偏壓。若對上述顯影套43施加顯影偏壓,則在顯影輥41表面與感光體鼓1表面對向的顯影區(qū)域,形成顯影電場。由于該顯影電場,載置在顯影輥41表面上的顯影劑中的色調劑附著到形成在感光體鼓1表面的靜電潛像上,進行顯影。上述顯影時,在顯影區(qū)域,顯影輥41表面上的顯影劑中的磁性載體由于受到由磁輥42形成的磁場的作用,處于磁穗立起狀態(tài),與感光體鼓1表面接觸。
在顯影裝置4中,還設有刮板44及螺旋45,上述刮板44作為顯影劑限制部件,用于限制載置在顯影輥41表面被運送到顯影區(qū)域的顯影劑量,上述螺旋45用于攪拌顯影殼體46內的顯影劑,進行運送。另外,在顯影裝置4中,設有作為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的入口密封件10a(在下文中,也稱為“第一入口密封件10a”),以及作為顯影劑滯留防止部件的入口密封件10b(在下文中,也稱為“第二入口密封件10b”)。
在此,上述顯影裝置4的磁輥42設有若干磁極,具體地說,朝著顯影輥43的半徑方向配置顯影主磁極P1b,輔助磁極P1a,P1c,磁極P4,P5,P6,磁極P2,P3。上述顯影主磁極P1b使得顯影劑磁穗立起在顯影區(qū)域部分;上述輔助磁極P1a,P1c配置在上述顯影主磁極P1b的兩側,與顯影主磁極P1b極性不同;上述磁極P4用于將顯影劑汲取到顯影套43上;上述磁極P5,P6將上述被汲取到顯影套43上的顯影劑運送到顯影區(qū)域;上述磁極P2,P3用于在顯影后的區(qū)域運送顯影劑。
在本實施例中,上述磁輥42由8極磁鐵構成,為了提高汲取性,實心黑圖像追隨性,也可以在磁極P3與刮板44之間,增加磁極,使用以10極或12極構成的磁輥。
通過構成這種顯影輥41,上述顯影主磁極P1b的半值寬度以及法線方向磁通量密度的沿顯影劑運送方向上游側的變極點(零高斯點)與下游側的變極點之間的寬度變小。結果,能使得顯影接觸部變狹。在該顯影裝置中,磁刷滑擦感光體鼓1,由于磁刷的顯影接觸部變狹,在磁刷頂端部的色調劑漂移難以發(fā)生,結果,減少了“后端色脫落”。再有,由于存在輔助磁極P1a,P1c,顯影主磁極P1b的磁力線變強,結果,接觸部的沿法線方向的磁力密度的衰減率變高,接觸部內磁刷形成密集。
顯影輥41的顯影主磁極P1b為高磁力,法線方向磁通量密度的沿顯影劑運送方向上游側的變極點與下游側的變極點之間的寬度設為60°以下。這樣,若使用上述型式的磁輥42,使得顯影主磁極P1b的變極點的寬度狹窄,則磁刷在長度方向不離散,成為充分均一,在長度方向全域能改善“后端色脫落”,改善縱橫比問題。
如圖3所示,轉印裝置6由轉印帶6a,轉印偏壓輥6b,張緊輥6c構成。上述轉印偏壓輥6b是在鐵,鋁,不銹鋼等金屬芯表面設置彈性層構成。為了使得作為記錄材的記錄紙與感光體鼓1密接,通過賦能機構(沒有圖示)對轉印偏壓輥6b朝感光體鼓1側施加適當?shù)膲毫?。可以選擇各種耐熱性材料作為上述轉印帶6a的基材,例如,以無縫聚酰亞胺薄膜構成。也可以在其外側設置氟樹脂層構成。也可以根據(jù)需要在聚酰亞胺薄膜上設置硅酮橡膠層,再在其上設置氟樹脂層構成。在上述轉印帶6a內側設有張緊輥6c,用于驅動及張緊架設上述轉印帶6a。
定影裝置7包括定影輥7a和加壓輥7b,上述定影輥7a具有作為加熱機構的加熱器,例如由鹵燈等構成,上述加壓輥7b與上述定影輥7a壓接。上述定影輥7a可以形成例如在金屬芯表面設置100~500μm厚度的硅酮橡膠等彈性層,更好的是,厚度為400μm左右。為了防止因色調劑粘性而引起粘附,可以形成以氟樹脂等構成的脫模性良好的樹脂表層。上述樹脂表層用四氟乙烯-全氟烴基乙烯醚(tetrafluoroethylene-perfluoro-alkyl vinyl ether,以下簡記為“PFA”)管等構成,考慮到機械劣化,其厚度最好為10~50μm程度。在定影輥的外周面,設置溫度檢測器,控制加熱器,使得定影輥的表面溫度大致保持在約160~200℃范圍,使其大致一定。加壓輥是在金屬芯表面包覆PFA,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以下簡記為“PTFE”)等防止粘附層。與定影輥一樣,也可以在金屬芯表面設置硅酮橡膠等彈性層。
清潔裝置8設有清潔刮板8a,色調劑回收葉輪8d,回收線圈8c。上述色調劑回收葉輪8d用于回收由清潔刮板8a刮取的色調劑,上述回收線圈8c用于運送上述回收的色調劑。還設有色調劑回收罐(沒有圖示)。上述清潔刮板8a可以由金屬,樹脂,橡膠等材料構成,較好的是,使用氟橡膠,硅酮橡膠,異丁橡膠,丁二烯橡膠,異戊二烯橡膠,聚氨酯橡膠等,其中,聚氨酯橡膠特別好。清潔刮板8a用于除去轉印工序后殘留在感光體鼓1上的色調劑或紙粉等。
下面,說明設在上述充電裝置2中的導電性刷輥2b。
圖5是設在復印機中的充電裝置2的刷輥2b周邊構成放大圖。刷輥2b與充電輥2a的沿垂直方向的上面部分相接,其芯軸兩端部滑動自如地嵌合在導向槽12中,上述導向槽12設在軸承部件11上。這樣,刷輥2b通過自重使得其刷部分與充電輥2a的表面相接。通過這種結構,刷輥2b的刷部分不會過強地與充電輥2a表面相接,能抑制充電輥2a表面摩耗。由于刷輥2b芯軸兩端部回轉自如地嵌合在導向槽12中,因此,如圖中所示,充電輥2a按箭頭B方向回轉,刷輥2b被充電輥2a帶動,按圖示箭頭A方向回轉。這樣,刷輥2b隨著充電輥2a回轉被帶動回轉,不需要另設驅動裝置以驅動刷輥2b,能實現(xiàn)結構簡單化。
刷輥2b的刷可以由賦與其導電性的各種纖維構成,在本實施例中,設定如下刷纖維粗細1~20旦尼爾刷纖維長度0.3~2.5mm刷纖維密度7000~46000根/cm2如果刷纖維粗細小于1旦尼爾,則刷纖維過細,與充電輥2a表面相接時,易發(fā)生倒毛現(xiàn)象。相反,如果刷纖維粗細大于20旦尼爾,則刷纖維過粗,不能形成具有上述刷纖維密度范圍內的高刷密度的刷輥。
如果刷纖維密度小于7000根/cm2,與充電輥2a表面相接的刷根數(shù)少,難以有效地進行清潔,不能充分地發(fā)揮清潔性能。相反,如果刷纖維密度大于46000根/cm2,刷纖維密度過高,刷纖維間空間少,不能充分地收納從充電輥2a表面回收的色調劑或紙粉等異物。
如果刷纖維長度小于0.3mm,則不能充分地收納從充電輥2a表面回收的色調劑或紙粉等異物。相反,如果刷纖維長度大于2.5mm,則刷與充電輥2a表面相接時,易發(fā)生倒毛現(xiàn)象。
如上所述,如果刷輥的刷纖維粗細,刷纖維長度,刷纖維密度處于上述范圍,則能抑制刷倒毛,能有效地清潔,且能充分地收納色調劑或紙粉等異物。
更好的是,上述刷輥的刷纖維粗細,刷纖維長度,刷纖維密度處于以下范圍刷纖維粗細1.5~2.5旦尼爾刷纖維長度1.0~2.0mm刷纖維密度25000~27000根/cm2當對充電輥2a施加充電偏壓時,導電性刷輥2b與充電輥2a的表面電位相同。附著在充電輥2a表面上的異物所帶電荷相對充電輥靜電相吸,即所帶極性與充電偏壓極性相反。具體地說,是沒有轉印而殘留在感光體鼓1上的逆帶電色調劑,或轉印時附著在感光體鼓1上的紙粉等。如上所述,由于充電輥2a與導電性刷輥2b電位相同,除了刷輥2b的機械除去作用,還有靜電作用,能使附著在充電輥2a表面上的異物移到導電性刷輥2b上。因此,提高了清潔性能,能有效地進行清潔。為了使得充電輥2a與導電性刷輥2b表面電位保持相同電位,較好的是,將刷輥2b的電阻值設為101~108Ω范圍。
下面,說明設在顯影裝置4的入口密封件10a,10b。
顯影劑飛散主要在顯影區(qū)域的沿顯影輥41的表面移動方向上游側,顯影劑磁穗立起處,在該磁穗立起處,當顯影劑的磁穗從倒下狀態(tài)移到立起狀態(tài)時,離心力與磁輥42產生的磁場的磁束縛力的平衡被破壞,易發(fā)生顯影劑飛散。因此,在本實施例中,為了不使在該處飛散的顯影劑流向機內,設置兩個入口密封件10a,10b。上述入口密封件10a,10b可以用彈性片構成,例如用聚氨基甲酸脂(PUR)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ET)等形成。上述入口密封件10a,10b一端分別固定在顯影殼體46開口緣部46a,位于顯影區(qū)域的沿感光體鼓1的表面移動方向的上游側。上述入口密封件10a,10b中,第一入口密封件10a起著作為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的功能,其頂端與感光體鼓1的表面接觸。這樣,顯影殼體46開口緣部46a與感光體鼓1表面之間的間隙被堵塞。
在以往的例如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顯影裝置中,如圖6所示,入口密封件僅僅設置作為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的第一入口密封件10a,沒有設置第二入口密封件10b。在這種結構中,飛散的顯影劑(主要是色調劑)附著到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與顯影輥41對向的面上,色調劑滯留在該面上。若發(fā)生上述色調劑滯留,當有什么沖擊時, 色調劑塊落下,會發(fā)生各種各樣的不良狀況。
于是,在本實施例中,設置第二入口密封件10b,作為顯影劑滯留防止部件。該第二入口密封件10b從顯影殼體46的內壁部延伸到感光體鼓1表面附近,上述顯影殼體46內壁部與通過刮板44處的對向區(qū)域運送到顯影區(qū)域的顯影劑對向。并且,通過刮板44處的對向區(qū)域的顯影輥41上的顯影劑在運送到顯影區(qū)域之前,使得上述顯影輥41上的顯影劑與該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至少局部接觸。這樣,通過顯影輥41的表面移動,朝顯影區(qū)域運送的顯影劑與第二入口密封件10b滑擦,即使飛散的顯影劑附著到第二入口密封件10b面上,該附著的顯影劑受到由顯影輥41運送的色調劑擦蹭,而被回收。因此,通過設置該第二入口密封件10b,在與顯影劑對向的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面上不會發(fā)生色調劑滯留,能抑制因色調劑落下而引起的不良狀況。
圖7-9是顯影區(qū)域放大圖。
圖9表示本實施例的入口密封件10a,10b的配置,如圖9所示,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呈撓曲狀態(tài),其前端部分的面接觸感光體鼓1的表面。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頂端被定位在比第一入口密封件10a頂端位置稍稍接近顯影區(qū)域的位置。
如圖7所示,若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頂端位于比第一入口密封件10a頂端位置離開顯影區(qū)域遠的位置,則經歷長期間后,在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與顯影輥41表面對向的面上,會滯留少量的色調劑或紙粉。因此,最好將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頂端位置配置成與第一入口密封件10a頂端同位置,或者比第一入口密封件10a頂端位置接近顯影區(qū)域的位置。但是,如圖8所示,若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頂端被定位于進入到顯影區(qū)域內,則在顯影區(qū)域磁穗立起的顯影劑的磁穗狀態(tài)崩潰,妨害正常顯影。再有,受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第二入口密封件10b束縛的顯影劑在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和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端部被急劇開放,與此同時,形成磁刷,顯影劑動作狀態(tài)不穩(wěn)定。因此,顯影劑易飛散。
根據(jù)本發(fā)明人的試驗可知,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頂端從第一入口密封件10a頂端朝顯影區(qū)域延伸部分的長度最好設定為2mm以下。經這樣設定,不會產生色調劑滯留,且不會妨害正常顯影。
第1實例圖10和圖11是磁輥41的顯影主磁極P1b的設置位置說明圖,磁輥41的顯影主磁極P1b的設置位置最好從最接近顯影間隙位置朝顯影劑運送方向上游側3°~9°的位置。
若該主磁極角度小于3°,例如圖10中,磁輥的主磁極角度為0°,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端部對著輔助磁極P1a,因輔助磁極P1a而引起的磁刷的磁穗立起與感光體鼓1相接。因此,輔助磁極P1a引起的磁刷以及顯影主磁極P1b引起的磁刷滑擦感光體鼓1上的靜電潛像,圖像紊亂。
若該主磁極角度大于9°,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端部對著顯影主磁極P1b,進入顯影接觸部。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深入到顯影接觸部,降低顯影能力,不能得到足夠的圖像濃度。尤其,如本實施例所示,顯影接觸部狹窄,入口密封件的侵入對顯影能力影響大,明顯降低顯影能力。
圖11是磁輥的主磁極角度為6°時的說明圖,如圖11所示,配置成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端部不接觸顯影主磁極P1b引起的磁刷的立起范圍,這樣,可以說,最好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端部配置在輔助磁極P1a與顯影主磁極P1b的變極點。
為了確認上述配置的效果,使得顯影主磁極P1b的主極角度變化,各進行500張復印試驗,對發(fā)生異常圖像的張數(shù)進行計數(shù),結果列于表1中。
表1
從上述試驗結果可知,通過將顯影主磁極P1b的主極角度設為3°~9°的位置,能大大減少異常圖像發(fā)生張數(shù)。
上述試驗的試驗條件如下顯影間隙Gp0.4mm
顯影劑汲取量ρ90mg/cm2色調劑粒徑6.5μm載體粒徑50μm感光體鼓1的線速度Vs330mm/sec感光體鼓1的直徑φ60mm顯影輥41相對感光體鼓1的線速度比2.5顯影輥41的直徑φ16mm磁輥42的顯影主磁極的法線方向磁通量密度的沿顯影劑運送方向上游側的變極點和下游側的變極點之間的寬度為40°以下。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厚度Y1以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厚度Y2設為大于或等于0.05mm。若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厚度Y1小于0.05mm,因第一入口密封件10a與感光體鼓1摩耗,經不住長期間使用。若第二入口密封件10b厚度Y2小于0.05mm,因第二入口密封件10b與運送來的顯影劑摩耗,經不住長期間使用。
在形成圖像期間,有時從刷輥2b掉下的導電性的刷毛會被夾在第一入口密封件10a與感光體鼓1表面之間的相接部分。若該刷毛與感光體鼓1及磁刷接觸,則感光體鼓1表面的電位狀態(tài)會通過刷毛泄漏到磁刷側,發(fā)生靜電潛像紊亂。
于是,在本實施例的顯影裝置4中,使用上述磁輥42,使得顯影接觸部變狹,第一入口密封件10a位于離開顯影接觸部的位置。因此,即使刷毛被第一入口密封件10a所夾,但由于與磁刷之間距離大,刷毛難以與磁刷接觸。再有,通過設置第二入口密封件10b,刷毛難以與磁刷接觸,能防止感光體鼓1表面的電位狀態(tài)通過刷毛泄漏到磁刷側,能抑制靜電潛像紊亂。
第2實例為了確認上述本發(fā)明結構的效果,進行評價試驗,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厚度Y1以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厚度Y2均設為0.2mm。在該評價試驗中,從刷輥2b切取四分之一周的刷,使其附著到新的刷輥2b上,各進行500張復印試驗,對發(fā)生異常圖像的張數(shù)進行計數(shù),結果列于表2中。
表2
在表2中,“本實施例的顯影輥”是指圖10和圖11所示的顯影輥,“以往的顯影輥”是指圖12所示的顯影輥,如圖12所示,沒有設置與顯影主磁極P1b鄰接的輔助磁極P1a,P1c,顯影接觸部寬。在該以往的顯影輥中,由于顯影接觸部寬,第一入口密封件10a與顯影接觸部接近。顯影接觸部寬場合,在試驗中,100%發(fā)生黑條紋。在設有顯影主磁極P1b以及與其鄰接的輔助磁極P1a,P1c的顯影輥中,隨著主極角度不同,發(fā)生張數(shù)不同,從整體上看,能見到改善效果。
上述試驗的試驗條件如下感光體鼓1的直徑φ100mm顯影輥41相對感光體鼓1的線速度比2.0顯影輥41的直徑φ25mm磁輥42的顯影主磁極的法線方向磁通量密度的沿顯影劑運送方向上游側的變極點和下游側的變極點之間的寬度為60°以下。
與上述表1試驗一樣,通過將顯影主磁極P1b的主極角度設為3°~9°的位置,能大大減少異常圖像發(fā)生張數(shù)。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例涉及的復印機中,設有第一入口密封件10a以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上述第一入口密封件10a作為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配置在沿顯影劑運送方向的形成磁刷區(qū)域的上游側的開口部,其前端與感光體鼓1接觸;上述第二入口密封件10b作為顯影劑滯留防止部件,配置在磁刷與上述第一入口密封件10a之間。
磁輥42設有輔助磁極P1a,P1c,上述輔助磁極分別與顯影主磁極P1b的沿顯影劑運送方向的上游側,下游側鄰接配置。顯影主磁極P1b的法線方向磁通量密度的沿顯影劑運送方向上游側的變極點和下游側的變極點之間的寬度為60°以下。這樣,顯影接觸部狹窄,上述第一入口密封件10a與磁刷之間距離大,從導電性刷部件掉下的刷毛即使被夾在第一入口密封件10a與感光體鼓1之間,但與磁刷接觸的可能性低。再有,在磁刷與第一入口密封件10a之間設置第二入口密封件10b,進一步降低了刷毛與磁刷接觸的可能性。因此,能防止感光體鼓1上的電荷通過刷毛泄漏到磁刷側,能抑制靜電潛像紊亂。
通過設置第二入口密封件10b,能減少色調劑滯留在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背面,能抑制磁刷接觸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前端部對形成圖像帶來壞影響。因此,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的配置規(guī)定條件變少,能使得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的前端部配置為與像載置體更密接,更可靠地防止顯影劑飛散。這樣,為了通過充電輥長期地實現(xiàn)穩(wěn)定充電,用導電性刷清潔充電輥表面,在這種使用導電性刷的圖像形成裝置中,能防止因導電性刷毛脫落而引起的靜電潛像紊亂,且能長期地防止顯影劑飛散,得到高質量的圖像。
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頂端從第一入口密封件10a頂端突出0~2mm。若第二入口密封件10b頂端與第一入口密封件10a頂端相比,位于離顯影區(qū)域遠的位置,經過長期間使用后,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與顯影輥表面對向的面上會滯留色調劑或紙粉。另外,若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頂端從第一入口密封件10a頂端突出過長,深入到顯影區(qū)域內,則顯影區(qū)域內顯影劑磁穗立起狀態(tài)崩潰,妨害正常顯影。
通過將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頂端從第一入口密封件10a頂端突出0~2mm,不會發(fā)生色調劑滯留,且不會妨害正常顯影。
顯影主磁極配置在從顯影輥與感光體鼓的最接近位置朝顯影劑運送方向上游側3°~9°的位置。若該主磁極角度小于3°,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端部對著輔助磁極P1a,因輔助磁極P1a而引起的磁刷的磁穗立起與感光體鼓1相接。因此,輔助磁極P1a引起的磁刷以及顯影主磁極P1b引起的磁刷滑擦感光體鼓1上的靜電潛像,導致圖像紊亂。若該主磁極角度大于9°,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端部對著顯影主磁極P1b,進入顯影接觸部。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深入到顯影接觸部,降低顯影能力,不能得到足夠的圖像濃度。
在與第二入口密封件10b背面對向的位置,由于與顯影主磁極P1b的沿顯影劑運送方向上游側鄰接配置的輔助磁極P1a的作用,磁刷一時磁穗立起,滑擦該背面,使得在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頂端部,磁刷為倒下狀態(tài)。這樣,即使色調劑或紙粉滯留在第二入口密封件10b背面,也能通過磁刷滑擦,回收所滯留色調劑或紙粉。再有,在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頂端部,磁刷為倒下狀態(tài),磁刷不會掛在端部上,能防止對頂端部的壞影響。
使得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端部不接觸由顯影主磁極所引起的磁刷的磁穗立起,這樣,在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端部,顯影劑不會急劇地開放,能抑制顯影劑飛散。
作為導電性刷部件,使用以下范圍的刷輥刷纖維粗細1~20旦尼爾刷纖維長度0.3~2.5mm刷纖維密度7000~46000根/cm2如果刷纖維粗細小于1旦尼爾,則刷纖維過細,與充電輥2a表面相接時,易發(fā)生倒毛現(xiàn)象。相反,如果刷纖維粗細大于20旦尼爾,則刷纖維過粗,不能形成具有上述刷纖維密度范圍內的高刷密度的刷輥。
如果刷纖維密度小于7000根/cm2,與充電輥2a表面相接的刷根數(shù)少,難以有效地進行清潔,不能充分地發(fā)揮清潔性能。相反,如果刷纖維密度大于46000根/cm2,刷纖維密度過高,刷纖維之間空間少,不能充分地收納從充電輥2a表面回收的色調劑或紙粉等異物。
如果刷纖維長度小于0.3mm,則不能充分地收納從充電輥2a表面回收的色調劑或紙粉等異物。相反,如果刷纖維長度大于2.5mm,則刷與充電輥2a表面相接時,易發(fā)生倒毛現(xiàn)象。
如上所述,如果刷輥的刷纖維粗細,刷纖維長度,刷纖維密度處于上述范圍,則能抑制刷倒毛,能有效地清潔,且能充分地收納色調劑或紙粉等異物。
第3實例試驗條件如下顯影間隙Gp0.4mm顯影劑汲取量ρ90mg/cm2色調劑粒徑6.5μm載體粒徑50μm感光體鼓1的線速度Vs330mm/sec感光體鼓1的直徑φ100mm顯影輥41相對感光體鼓1的線速度比2.0顯影輥41的直徑φ25mm顯影輥41的線速度等于或小于250mm/sec場合,可以確認,在顯影區(qū)域附近不發(fā)生顯影劑飛散,但是,當顯影輥41線速度超過250mm/sec時,顯影劑飛散發(fā)生,第一入口密封件10a成為必要。
在此,本發(fā)明人使用上述復印機進行試驗,經長期間使用,圖像質量發(fā)生劣化。經本發(fā)明人研究結果,徹底查明,如上所述,從刷輥2b脫落的導電性刷毛被夾在上述第一入口密封件10a與感光體鼓1表面之間的相接部分,這種刷毛被夾狀態(tài)是圖像質量發(fā)生劣化的原因。即,由于導電性刷毛被夾,該刷毛使得感光體鼓1表面電位狀態(tài)崩潰,靜電潛像發(fā)生紊亂。
于是,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前端與感光體鼓1表面之間的相接壓力設定為以下壓力從刷輥2b脫落的導電性刷毛通過感光體鼓1表面移動,能通過上述相接部分。并且,在本實施例中,為了進行這樣的壓力設定,將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厚度Y1以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厚度Y2都設為0.05~0.15mm。若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厚度Y1小于0.05mm,因第一入口密封件10a與感光體鼓1摩耗,經不住長期間使用。若第二入口密封件10b厚度Y2小于0.05mm,因第二入口密封件10b與運送來的顯影劑摩耗,經不住長期間使用。反之,若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厚度大于0.15mm,則剛性過強,相對感光體鼓1表面的相接壓力過高,所脫落的刷毛不能通過上述相接部分,會停留在該相接部分。
使得上述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厚度Y1以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厚度Y2變化,形成圖像,進行圖像評價。在該評價試驗中,從刷輥2b切取四分之一周的刷,使其附著到新的刷輥2b上,各進行500張復印試驗,對發(fā)生異常圖像的張數(shù)進行計數(shù),結果列于表3中。
表3
從上述試驗結果可知,通過減薄上述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厚度Y1以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厚度Y2,能減少異常圖像的發(fā)生張數(shù)。并且,從上述試驗結果可知,通過減薄上述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厚度Y1以及第二入口密封件的厚度Y2雙方,對抑制異常圖像發(fā)生非常有效。
在本復印機中,在感光體鼓表面和顯影輥表面對向的顯影區(qū)域,在感光體鼓1的表面移動方向上游側,第一入口密封件10a作為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一端固定在顯影殼體46的開口緣部,另一端與感光體鼓表面接觸,使其成為撓曲狀態(tài),堵塞顯影殼體46的開口緣部與感光體鼓表面之間的間隙。
在本復印機中,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另一端與感光體鼓表面相接的相接壓力設定為從刷輥2b脫落的導電性刷毛通過感光體鼓1表面移動,能通過上述相接部分。這樣,從刷輥2b脫落的刷毛能通過上述相接部分,能防止上述刷毛被夾在上述相接部分的不良狀態(tài)。結果,能防止靜電圖像紊亂,防止圖像質量劣化。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厚度設為0.05~0.15mm,這樣,能以簡單結構實現(xiàn)合適的相接壓力,以使從刷輥2b脫落的刷毛能通過上述相接部分。
再有,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和顯影輥41之間,設置第二入口密封件10b作為色調劑滯留防止部件。使得載置在顯影輥表面的顯影劑在通過顯影輥41的表面移動運送到顯影區(qū)域前,與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至少局部接觸。這樣,能防止飛散的顯影劑(主要是色調劑)附著到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與顯影輥41對向的面上,防止顯影劑滯留在該面上。結果,如上所述,能防止上述專利文獻1中公開的裝置所存在的色調劑塊落下等種種不良狀況。即使色調劑滯留在第二入口密封件10b上,但由于該第二入口密封件10b受顯影輥41上的顯影劑滑擦,也能防止色調劑滯留在該第二入口密封件10b上。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厚度設為0.05~0.15mm,這樣,能以簡單結構實現(xiàn)合適的相接壓力,以使從刷輥2b脫落的刷毛能通過上述相接部分。
在本實施例中,配置第二入口密封件10b,使得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顯影區(qū)域側的端部與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顯影區(qū)域側的端部同位置,或者從該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顯影區(qū)域側的端部朝接近顯影區(qū)域側位置延伸。這樣,能有效防止色調劑滯留在第一入口密封件10a,不會妨害正常顯影。
在本實施例中,使用色調劑和磁性載體構成的雙組份顯影劑。在顯影裝置4,磁輥44作為磁場發(fā)生手段,固定配置在顯影輥41內部,通過該磁輥44產生磁場,使得顯影區(qū)域的顯影劑磁穗立起,接觸感光體鼓表面,進行顯影。配置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和第二入口密封件10b,將其定位在不接觸顯影區(qū)域端部磁穗立起的顯影劑的位置。這樣,顯影劑不會在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和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端部急劇開放,能抑制顯影劑飛散。
上面參照
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但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發(fā)明技術思想范圍內可以作種種變更,它們都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例如,在上述實施例中,以復印機為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此,對于其它圖像形成裝置,例如打印機,傳真機,復合機等也可以適用。另外,對于相對復印機本體30裝卸自如、且至少包含感光體鼓1、充電裝置2、顯影裝置4的成為一體結構的處理卡盒也可以適用。
權利要求
1.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包括潛像載置體,載置靜電潛像;充電部件,接觸或接近上述潛像載置體表面,使其均一帶電;導電性刷部件,用于除去附著在該充電部件表面的異物;顯影裝置,設有顯影殼體及顯影劑載置體,上述顯影殼體在與上述潛像載置體的對向部,具有開口部,上述顯影劑載置體由可回轉的非磁性顯影套構成,其局部從上述顯影殼體的開口部露出,該顯影劑載置體以露出狀態(tài)與上述潛像載置體表面對向配置,上述顯影套內部設有磁場發(fā)生機構,上述磁場發(fā)生機構至少包括顯影主磁極,與上述潛像載置體表面對向配置,在上述顯影劑載置體上載置含有色調劑及磁性載體的雙組份顯影劑,運送到上述開口處,在上述開口部,通過該顯影主磁極,使得雙組份顯影劑磁穗立起,形成磁刷,通過該磁刷,將色調劑供給到上述潛像載置體的潛像上,進行顯影;其特征在于進一步設有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在上述顯影劑載置體表面形成磁刷,沿顯影劑載置體的顯影劑運送方向,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配置在上述磁刷形成區(qū)域上游側的上述開口部,使得該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的前端接觸上述潛像載置體表面;色調劑滯留防止部件,配置在上述磁刷與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之間;上述磁場發(fā)生機構設有輔助磁極,配置為與上述顯影主磁極的沿顯影劑運送方向的上游側或下游側鄰接,用于調整該顯影主磁極的半值寬度,上述顯影主磁極的法線方向磁通量密度的沿顯影劑運送方向上游側的變極點與下游側的變極點之間寬度為60°以下。
2.根據(jù)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色調劑滯留防止部件的頂端從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頂端突出0~2mm。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顯影主磁極配置在從上述顯影劑載置體與潛像載置體的最接近位置朝顯影劑運送方向上游側3°~9°的位置。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與上述顯影主磁極的沿顯影劑運送方向上游側鄰接配置的輔助磁極使得磁刷磁穗立起,上述輔助磁極所形成的磁穗立起的磁刷滑擦上述色調劑滯留防止部件的與上述顯影劑載置體對向的面,在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和色調劑滯留防止部件的頂端部,磁刷的磁穗處于倒下狀態(tài)。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和色調劑滯留防止部件的端部不接觸上述顯影劑載置體的顯影主磁極所形成的磁刷的立起的磁穗。
6.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包括表面移動的潛像載置體;充電部件,接觸或接近上述潛像載置體表面,使其均一帶電;導電性刷部件,用于除去附著在該充電部件表面的異物;顯影裝置,設有顯影殼體及顯影劑載置體,上述顯影殼體在與上述潛像載置體的對向部,具有開口部,上述顯影劑載置體局部從上述顯影殼體的開口部露出,該顯影劑載置體以露出狀態(tài)與上述潛像載置體表面對向配置,顯影劑載置在上述顯影劑載置體表面上,使其表面移動,通過充電部件使得潛像載置體表面帶電,形成靜電潛像,使得上述顯影劑載置體表面上的顯影劑中的色調劑附著到上述靜電潛像上,進行顯影;其特征在于進一步設有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在上述潛像載置體表面與顯影劑載置體表面對向的顯影區(qū)域,在該潛像載置體表面移動方向上游側,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一端固定在上述顯影殼體的開口緣部,另一端與上述潛像載置體表面接觸,使得該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成為撓曲狀態(tài),堵塞該開口緣部與上述潛像載置體表面的間隙;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另一端與上述潛像載置體表面的相接部分的壓力設定為這樣大小的壓力從上述導電性刷部件脫落的刷毛通過潛像載置體表面移動,能通過上述相接部分。
7.根據(jù)權利要求6中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的厚度為0.05~0.15mm。
8.根據(jù)權利要求6中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進一步設有色調劑滯留防止部件,其設在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與顯影劑載置體之間,使得載置在上述顯影劑載置體表面的顯影劑在通過該顯影劑載置體表面移動運送到顯影區(qū)域前,與該色調劑滯留防止部件的至少局部接觸。
9.根據(jù)權利要求8中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色調劑滯留防止部件的厚度為0.05~0.15mm。
10.根據(jù)權利要求8中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上述色調劑滯留防止部件,使得色調劑滯留防止部件的顯影區(qū)域側的端部與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的顯影區(qū)域側的端部同位置。
11.根據(jù)權利要求8中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上述色調劑滯留防止部件,使得色調劑滯留防止部件的顯影區(qū)域側的端部從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的顯影區(qū)域側的端部朝接近顯影區(qū)域側位置延伸。
12.根據(jù)權利要求6-8中任一個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使用由色調劑和磁性載體構成的雙組份顯影劑;在上述顯影裝置中,磁場發(fā)生機構固定配置在上述顯影劑載置體內部,通過該磁場發(fā)生機構產生磁場,使得顯影區(qū)域的顯影劑磁穗立起,接觸上述潛像載置體表面,進行顯影;配置上述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或顯影劑飛散防止部件及色調劑滯留防止部件,將其定位在不接觸顯影區(qū)域端部磁穗起立的顯影劑的位置。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6,7,8,9,10,11中任一個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使用以下范圍的刷輥作為上述導電性刷部件刷纖維粗細1~20旦尼爾刷纖維長度0.3~2.5mm刷纖維密度7000~46000根/cm2。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圖像形成裝置,設有充電輥及導電性刷輥。設有第一和第二入口密封件10a,10b,第一入口密封件10a設在磁刷區(qū)域上游側的顯影殼體開口部,其前端與感光體鼓1表面接觸,相接部分的壓力設定為從導電性刷部件脫落的刷毛通過潛像載置體表面移動,能通過相接部分;第二入口密封件10b配置在磁刷與第一入口密封件10a之間。顯影輥內設置磁輥42,設有分別與顯影主磁極P1b的上游側和下游側鄰接的輔助磁極P1a,P1c,顯影主磁極的法線方向磁通量密度的沿顯影劑運送方向上游側變極點和下游側變極點之間寬度為60°以下。能防止導電性刷毛脫落而引起的靜電潛像紊亂,能長期間防止顯影劑飛散,得到高質量圖像。
文檔編號G03G15/02GK1542564SQ20041003433
公開日2004年11月3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4月11日
發(fā)明者鈴木裕次 申請人:株式會社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