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教學用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電機傳動實驗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機電自動化技術發(fā)展,電機傳動設計日趨多樣、復雜和精密。機電工程和自動控制專業(yè)的實驗教學,涉及越來越多類型的電機、傳動機構及“動力-傳動”的復合或組合。傳統(tǒng)的“單類型電機—單類型傳動機構”教學設備適合專一應用領域的實驗教學。組合這些設備用于綜合性、基礎性的實驗教學,設備利用程度小,占用較多場地,操作過程繁瑣,不能很好地滿足教學需要。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機傳動實驗設備,旨在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單臺設備無法滿足任一類型電機與任一類型傳動機構配對組合進行實驗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電機傳動實驗設備,包括具有臺面的控制柜,所述臺面上設有定位板和負載測試模塊,所述定位板的兩側分別設有驅動安裝區(qū)和傳動安裝區(qū),所述驅動安裝區(qū)和所述傳動安裝區(qū)上分別設有可拆卸的電機模塊和傳動模塊,所述電機模塊的輸出端與所述傳動模塊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傳動模塊的輸出端與所述負載測試模塊的輸入端連接;所述負載測試模塊、所述電機模塊和所述傳動模塊分別與所述控制柜電性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電機模塊包括電機、第一支撐板和第一聯(lián)軸器,所述電機安裝于所述第一支撐板的第一側,所述第一聯(lián)軸器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板的第二側并連接于所述電機的主軸與所述傳動模塊的輸入端之間;所述第一支撐板與所述驅動安裝區(qū)可拆卸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支撐板的底部設有至少一個第一凹槽和至少一個第一上固定孔,所述驅動安裝區(qū)上設有至少一個向上凸起的第一凸臺和至少一個第一下固定孔;各所述第一凸臺與一對應的所述第一凹槽適配連接,各所述第一上固定孔與一對應的所述第一下固定孔通過第一緊固件穿設固定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支撐板包括第一豎立部和連接于所述第一豎立部底部的第一橫向部,各所述第一凹槽和各所述第一上固定孔均位于所述第一橫向部上,所述驅動安裝區(qū)設有一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一臺階部,所述第一豎立部與所述第一橫向部的連接處抵接于所述第一臺階部上。
優(yōu)選地,所述傳動模塊包括傳動機構、第二支撐板、輸入軸、輸出軸、第一旋轉編碼器和第二旋轉編碼器,所述輸入軸與所述輸出軸平行設置且可轉動地安裝于所述第二支撐板上,所述傳動機構設于所述第二支撐板的第一側并連接于所述輸入軸與所述輸出軸之間,所述第一旋轉編碼器和所述第二旋轉編碼器分別安裝于所述輸入軸和所述輸出軸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支撐板的第二側,所述輸入軸與所述電機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所述輸出軸與所述負載測試模塊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板與所述傳動安裝區(qū)可拆卸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支撐板的底部設有至少一個第二凹槽和至少一個第二上固定孔,所述傳動安裝區(qū)上設有至少一個向上凸起的第二凸臺和至少一個第二下固定孔;各所述第二凸臺與一對應的所述第二凹槽適配連接,各所述第二上固定孔與一對應的所述第二下固定孔通過第二緊固件穿設固定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支撐板包括第二豎立部和連接于所述第二豎立部底部的第二橫向部,各所述第二凹槽和各所述第二上固定孔均位于所述第二橫向部上,所述傳動安裝區(qū)設有一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二臺階部,所述第二豎立部與所述第二橫向部的連接處抵接于所述第二臺階部上。
優(yōu)選地,所述傳動機構為鏈條傳動機構、V帶傳動機構、同步帶傳動機構或者齒輪傳動機構。
優(yōu)選地,所述負載測試模塊包括第三支撐板、第四支撐板、絲桿、移動螺母、第二聯(lián)軸器、磁粉制動器、位移傳感器和連接塊,所述第三支撐板和所述第四支撐板間隔安裝于所述臺面上,所述絲桿可轉動地安裝于所述第三支撐板和第四支撐板上,所述第二聯(lián)軸器連接于所述絲桿的第一端與所述傳動模塊的輸出端之間,所述磁粉制動器安裝于所述絲桿的第二端,所述移動螺母與所述絲桿螺紋連接并位于所述第三支撐板與所述第四支撐板之間,所述位移傳感器設于所述絲桿的一側并與所述絲桿相互平行,所述連接塊安裝于所述移動螺母上并與所述位移傳感器配合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控制柜還包括設于所述臺面上的計算機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與所述計算機電性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電機傳動實驗設備,操作實驗時,選定好需要進行實驗的電機模塊和傳動模塊,將傳動模塊和電機模塊分別安裝在臺面定位板上的傳動安裝區(qū)和驅動安裝區(qū)上,將電機模塊的輸出端與傳動模塊的輸入端連接,將傳動模塊的輸出端與臺面上設置的負載測試模塊的輸入端連接,然后固定好傳動模塊和電機模塊,通過控制柜進行實驗調試和控制電機模塊、傳動模塊和負載測試模塊進行實驗測試。本實用新型的電機傳動實驗設備,由于可以選定不同的傳動模塊和電機模塊配對組合進行實驗,拆裝簡易、快速;實驗過程中形成的測試數(shù)據(jù)具有較高的可對比性,適用于進行基礎課程階段對比演示和驗證各類型電機模塊和傳動模塊的綜合性實驗教學。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電機傳動實驗設備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電機傳動實驗設備的傳動模塊與電機模塊和負載測試模塊分開連接時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電機傳動實驗設備的控制柜與定位板連接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電機傳動實驗設備的定位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電機傳動實驗設備的電機模塊的側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電機傳動實驗設備的電機模塊的俯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電機傳動實驗設備的傳動模塊的俯視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電機傳動實驗設備的傳動模塊的側視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電機傳動實驗設備的負載測試模塊的俯視圖。
附圖標記包括:
10—控制柜 11—臺面 12—計算機
13—控制面板 20—定位板 21—驅動安裝區(qū)
22—傳動安裝區(qū) 30—負載測試模塊 31—第三支撐板
32—第四支撐板 33—絲桿 34—移動螺母
35—第二聯(lián)軸器 36—磁粉制動器 37—位移傳感器
38—連接塊 40—電機模塊 41—電機
42—第一支撐板 43—第一聯(lián)軸器 50—傳動模塊
51—傳動機構 52—第二支撐板 53—輸入軸
54—輸出軸 55—第一旋轉編碼器 56—第二旋轉編碼器
211—第一凸臺 212—第一下固定孔 213—第一臺階部
221—第二凸臺 222—第二下固定孔 223—第二臺階部
421—第一豎立部 422—第一橫向部 521—第二豎立部
522—第二橫向部 4221—第一凹槽 4222—第一上固定孔
5221—第二凹槽 5222—第二上固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1~9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長度”、“寬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shù)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如圖1至圖9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電機傳動實驗設備,包括具有臺面11的控制柜10,所述臺面11上設有定位板20和負載測試模塊30,所述定位板20的兩側分別設有驅動安裝區(qū)21和傳動安裝區(qū)22,所述驅動安裝區(qū)21和所述傳動安裝區(qū)22上分別設有可拆卸的電機模塊40和傳動模塊50,所述電機模塊40的輸出端與所述傳動模塊50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傳動模塊50的輸出端與所述負載測試模塊30的輸入端連接;所述負載測試模塊30、所述電機模塊40和所述傳動模塊50分別與所述控制柜10電性連接。
操作實驗時,選定好需要進行實驗的電機模塊40和傳動模塊50,將傳動模塊50和電機模塊40分別安裝在臺面11定位板20上的傳動安裝區(qū)22和驅動安裝區(qū)21上,將電機模塊40的輸出端與傳動模塊50的輸入端連接,將傳動模塊50的輸出端與臺面11上設置的負載測試模塊30的輸入端連接,然后固定好傳動模塊50和電機模塊40,通過控制柜10進行實驗調試和控制電機模塊40、傳動模塊50和負載測試模塊30進行實驗測試。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機傳動實驗設備,由于可以選定不同的傳動模塊50和電機模塊40配對組合進行實驗,拆裝簡易、快速;實驗過程中形成的測試數(shù)據(jù)具有較高的可對比性,適用于進行基礎課程階段對比演示和驗證各類型電機模塊40和傳動模塊50的綜合性實驗教學。
當然,本實施例中的定位板20兩側設置的驅動安裝區(qū)21和傳動安裝區(qū)22可以是與定位板20一體的結構,也可以是獨立的板結構與定位板20拼接在一起,總之,其目的是為了實現(xiàn)安裝電機模塊40和傳動模塊50。
本實施例中,結合圖1~2和圖5~6所示,所述電機模塊40包括電機41、第一支撐板42和第一聯(lián)軸器43,所述電機41安裝于所述第一支撐板42的第一側,所述第一聯(lián)軸器43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板42的第二側并連接于所述電機41的主軸與所述傳動模塊50的輸入端之間;所述第一支撐板42與所述驅動安裝區(qū)21可拆卸連接。具體的,電機模塊40由電機41、第一支撐板42和第一聯(lián)軸器43組成一個整體,電機41的作用是作為驅動源使用,即輸出動力,根據(jù)實驗需求,電機41可以選用直流電機、交流電機、步進電機或者伺服電機。第一支撐板42一方面起到對電機41支撐和安裝的作用;另一方面方便整個電機模塊40與定位板20上的驅動安裝區(qū)21實現(xiàn)可拆卸連接,從而實現(xiàn)對電機模塊40的可更換。第一聯(lián)軸器43的作用是連接電機41的主軸和傳動模塊50的輸入端,傳動模塊50的輸入端一般為軸狀結構,那么聯(lián)軸器可以連接于傳動模塊50的的軸狀結構與電機41的主軸之間,將主軸的動力傳動至傳動模塊50上。
本實施例中,結合圖2~6所示,所述第一支撐板42的底部設有至少一個第一凹槽4221和至少一個第一上固定孔4222,所述驅動安裝區(qū)21上設有至少一個向上凸起的第一凸臺211和至少一個第一下固定孔212;各所述第一凸臺211與一對應的所述第一凹槽4221適配連接,各所述第一上固定孔4222與一對應的所述第一下固定孔212通過第一緊固件(圖未示)穿設固定連接。具體的,組裝電機模塊40時,將電機模塊40的第一支撐板42的一個第一凹槽4221與驅動安裝區(qū)21上的一個第一凸臺211的側面對準,然后從側面將第二支撐板52推進使得第一凹槽4221與第一凸臺211配合,此時,至少有一個第一上固定孔4222與一個第一下固定孔212對準,再通過一個第一緊固件穿設鎖緊第一上固定孔4222和第一下固定孔212,例如采用螺栓與螺母組成的緊固件鎖緊第一上固定孔4222和第一下固定孔212,從而完成了整個電機模塊40的安裝。配合的第一凹槽4221和第一凸臺211的設計,不但可以起到電機41的定位安裝的作用,還可以確保電機模塊40與驅動安裝區(qū)21之間實現(xiàn)可拆卸連接,且可加強連接后的穩(wěn)定性。
本實施例中,結合圖5~6所示,所述第一支撐板42包括第一豎立部421和連接于所述第一豎立部421底部的第一橫向部422,各所述第一凹槽4221和各所述第一上固定孔4222均位于所述第一橫向部422上,所述驅動安裝區(qū)21設有一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一臺階部213,所述第一豎立部421與所述第一橫向部422的連接處抵接于所述第一臺階部213上。具體的,當需要安裝電機模塊40時,將電機模塊40的第一支撐板42從側面推動以使得第一凹槽4221與第一凸臺211配合,并直至第一豎立部421與第一橫向部422的連接處抵接到第一臺階部213位置,此時,表示第一支撐板42安裝到位,最后通過第一緊固件將第一橫向部422鎖緊在定位板20的驅動安裝區(qū)21上,完成整個電機模塊40的安裝,安裝非常方便。當然,拆卸也非常方便,拆卸時,松開第一緊固件,拆除第一聯(lián)軸器43與傳動模塊50的輸入端的連接,將第一支撐板42從側面拉出即可。
本實施例中,結合圖1~2和圖7~8所示,所述傳動模塊50包括傳動機構51、第二支撐板52、輸入軸53、輸出軸54、第一旋轉編碼器55和第二旋轉編碼器56,所述輸入軸53與所述輸出軸54平行設置且可轉動地安裝于所述第二支撐板52上,所述傳動機構51設于所述第二支撐板52的第一側并連接于所述輸入軸53與所述輸出軸54之間,所述第一旋轉編碼器55和所述第二旋轉編碼器56分別安裝于所述輸入軸53和所述輸出軸54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支撐板52的第二側,所述輸入軸53與所述電機模塊40的輸出端連接,所述輸出軸54與所述負載測試模塊30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板52與所述傳動安裝區(qū)22可拆卸連接。具體的,傳動模塊50由傳動機構51、第二支撐板52、輸入軸53、輸出軸54、第一旋轉編碼器55和第二旋轉編碼器56組成一個整體,傳動機構51的作用是將輸入軸53輸入的動力傳遞到輸出軸54上進行輸出,即動力的輸入和輸出,根據(jù)實驗需求,傳動機構51可以選用鏈條傳動機構、V帶傳動機構、同步帶傳動機構或者齒輪傳動機構。第二支撐板52一方面起到對輸入軸53和輸出軸54的支撐和安裝的作用;另一方面方便整個傳動模塊50與定位板20上的傳動安裝區(qū)22實現(xiàn)可拆卸連接,從而實現(xiàn)對傳動模塊50的可更換。第一旋轉編碼器55和第二旋轉編碼器56與控制柜10電性連接,其作用是分別用于測量輸入軸53和輸出軸54的轉速,實現(xiàn)轉速檢測。
本實施例中,結合圖3~4和圖7~8所示,所述第二支撐板52的底部設有至少一個第二凹槽5221和至少一個第二上固定孔5222,所述傳動安裝區(qū)22上設有至少一個向上凸起的第二凸臺221和至少一個第二下固定孔222;各所述第二凸臺221與一對應的所述第二凹槽5221適配連接,各所述第二上固定孔5222與一對應的所述第二下固定孔222通過第二緊固件(圖未示)穿設固定連接。具體的,組裝傳動模塊50時,將傳動模塊50的第二支撐板52的一個第二凹槽5221與驅動安裝區(qū)21上的一個第二凸臺221的側面對準,然后從側面將第二支撐板52推進使得第二凹槽5221與第二凸臺221配合,此時,至少有一個第二上固定孔5222與一個第二下固定孔222對準,再通過一個第二緊固件穿設鎖緊第二上固定孔5222和第二下固定孔222,例如采用螺栓與螺母組成的緊固件鎖緊第二上固定孔5222和第二下固定孔222,從而完成了整個電機模塊40的安裝。配合的第二凹槽5221和第二凸臺221的設計,不但可以起到傳動機構51定位安裝的作用,還可以確保傳動模塊50與傳動安裝區(qū)22之間實現(xiàn)可拆卸連接,且可加強連接后的穩(wěn)定性。
其中,結合圖3~4和圖8所示,第二凹槽5221和第二凸臺221均有兩個。兩個第二凹槽5221分別設于第二支撐板52長度方向的兩側,且第一個第二凹槽5221位于輸入軸53的正下方,第二個第二凹槽5221位于輸出軸54的正下方,這樣,輸出軸54和輸出軸54轉動時,第二支撐板52在該位置處與定位板20的傳動安裝區(qū)22的連接因穩(wěn)定性好而不會出現(xiàn)松動;對應的,兩個第二凸臺221也分別設于傳動安裝區(qū)22長度方向的兩側,兩個第二凸臺221平行設置,其中位于輸入軸53下方的第二凸臺221與第一凸臺211在長度方向的中心線共線。
本實施例中,結合圖7~8所示,所述第二支撐板52包括第二豎立部521和連接于所述第二豎立部521底部的第二橫向部522,各所述第二凹槽5221和各所述第二上固定孔5222均位于所述第二橫向部522上,所述傳動安裝區(qū)22設有一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二臺階部223,所述第二豎立部521與所述第二橫向部522的連接處抵接于所述第二臺階部223上。具體的,當需要安裝傳動塊時,將傳動模塊50的第二支撐板52從側面推動以使得第二凹槽5221與第二凸臺221配合,并直至第二豎立部521與第二橫向部522的連接處抵接到第二臺階部223位置,此時,表示第二支撐板52安裝到位,最后通過第二緊固件將所述第二橫向部522鎖緊在定位板20的傳動安裝區(qū)22上,完成整個傳動模塊50的安裝,安裝非常方便。當然,拆卸也非常方便,拆卸時,松開第二緊固件,拆除輸入軸53與第一聯(lián)軸器43的連接以及輸出軸54與負載測試模塊30的輸入端的連接,將第二支撐板52從側面拉出即可。
本實施例中,第一凹槽4221和第一凸臺211的配合可以采用過渡配合,且由于整個電機模塊40的質量較大,為了增加電機模塊40安裝后的穩(wěn)定性,可以增加第一凹槽4221與第一凸臺211的寬度。同理,第二凹槽5221和第二凸臺221的配合可以采用過渡配合,且由于整個傳動模塊50的質量較大,為了增加傳動模塊50安裝后的穩(wěn)定性,可以增加第二凹槽5221與第二凸臺221的寬度。
本實施例中,結合圖1~2和圖9所示,所述負載測試模塊30包括第三支撐板31、第四支撐板32、絲桿33、移動螺母34、第二聯(lián)軸器35、磁粉制動器36、位移傳感器37和連接塊38,所述第三支撐板31和所述第四支撐板32間隔安裝于所述臺面11上,所述絲桿33可轉動地安裝于所述第三支撐板31和第四支撐板32上,所述第二聯(lián)軸器35連接于所述絲桿33的第一端與所述傳動模塊50的輸出端之間,所述磁粉制動器36安裝于所述絲桿33的第二端,所述移動螺母34與所述絲桿33螺紋連接并位于所述第三支撐板31與所述第四支撐板32之間,所述位移傳感器37設于所述絲桿33的一側并與所述絲桿33相互平行,所述連接塊38安裝于所述移動螺母34上并與所述位移傳感器37配合連接。具體的,電機41的主軸轉動通過第一聯(lián)軸器43的作用將動力傳遞到輸入軸53上,輸入軸53通過傳動機構51將動力傳遞到輸出軸54上,輸出軸54通過第二聯(lián)軸器35的作用帶動絲桿33轉動,此時,可以設定磁粉制動器36加大負載,實現(xiàn)負載控制;絲桿33在轉動時,帶動移動螺母34移動,移動螺母34帶動連接塊38移動從而通過與其連接的位移傳感器37來測定位移量,實現(xiàn)行程檢測。
具體的,根據(jù)實驗的需求,負載測試模塊30還包括電子尺等來輔助進行實驗。
本實施例中,結合圖1~3所示,所述控制柜10還包括設于所述臺面11上的計算機12和控制面板13,所述控制面板13與所述計算機12電性連接。具體的,控制面板13用于對電機41的運動控制和數(shù)據(jù)采集,裝有數(shù)據(jù)采集卡、運動控制卡、電機41驅動器、開關按鈕和快速線接頭。計算機12用于接收、顯示、保存?zhèn)鲃幽K50上的第一旋轉編碼器55和第二旋轉編碼器56實時傳送的輸入轉速、輸出轉速和移動螺母34的位移等數(shù)據(jù),發(fā)送指令控制電機41和磁粉制動器36。
具體的使用過程簡述如下:
S1.準備教學需要的各類型電機模塊40和傳動模塊50;
S2.安裝傳動模塊50:傳動模塊50的第二支撐板52的第二凹槽5221從正面分別與定位板20的第二凸臺221從外側端對齊;向第二凸臺221內側端推動,讓輸出軸54伸入負載測試模塊30的第二聯(lián)軸器35,傳動模塊50碰到定位板20的傳動安裝區(qū)22的第二臺階部223時,便確定到位,用第二緊固件將傳動模塊50固定在定位板20的傳動安裝區(qū)22上,并緊固第二聯(lián)軸器35;
S3.安裝電機模塊40:將電機模塊40的第一支撐板42的第一凹槽4221從正面與定位板20的第一凸臺211外側端對齊,向第一凸臺211內側端方向推動,讓電機41的主軸上的第一聯(lián)軸器43與傳動模塊50的輸入軸53連接,電機模塊40碰到定位板20的驅動安裝區(qū)21上的第一臺階部213時,便確定到位,用第一緊固件將電機模塊40固定在定位板20的驅動安裝區(qū)21上,并緊固第一聯(lián)軸器43;
S4.進行實驗調試和實驗測試。
S5.更換電機模塊40或傳動模塊50,松開第一聯(lián)軸器43和第二聯(lián)軸器35,卸下要拆除的電機模塊40或者傳動模塊50上的第一緊固件或者第二緊固件,沿著第一凸臺211長度方向向外拉電機模塊40或者沿著第二凸臺221長度方向向外拉傳動模塊50,使得連接的第一聯(lián)軸器43或者第二聯(lián)軸器35脫離連接,向上提起取下要拆除的電機模塊40或者傳動模塊50,按照S2或S3的步驟安裝替換電機模塊40或者傳動模塊50。
S6.按照S4和S5的步驟操作,直到完成全部實驗內容。
本實施例的電機傳動實驗設備至少可完成的實驗,舉例如下:
一、選一類型電機41和一類型傳動機構51,電機41轉速不變、不加負載時,通過傳動機構51的輸出轉速、移動螺母34的位移、運動時間計算出絲桿33的導程;
二、選一類型電機41和多類型傳動機構51,電機41轉速不變、不加負載時,通過傳動機構51的輸入轉速、輸出轉速計算比較不同類型傳動機構51的傳動比;
三、選一類型電機41和多類型傳動機構51,電機41轉速變化、不加負載時,通過傳動機構51的輸入轉速、輸出轉速曲線比較不同類型傳動機構51的瞬時速度變化特點;
四、選一類型電機41和多類型傳動機構51,不加負載,控制電機41正反轉,通過傳動機構51的輸入轉速、輸出轉速曲線比較不同類型傳動機構51的瞬時速度變化特點;
五、選一類型傳動機構51和多類型電機41,電機41轉速不變、負載不斷增加時,通過傳動機構51的輸入轉速或輸出轉速的數(shù)值,比較不同類型電機41的速度變化曲線;
六、選一類型傳動機構51和多類型電機41,電機41轉速不變、不加負載,進行相同位移停止實驗,通過移動螺母34的位移,比較不同類型電機41的工作控制原理。
當然,還可以進行其他實驗,在此不再進行一一贅述。
綜上所述可知本實用新型具有至少以下三點優(yōu)良特性:一、拆裝簡易、快速,安裝定位裝置的尺寸一致,配合公差統(tǒng)一;二、節(jié)省成本和場地空間,能夠任意配對不同類型的電機41或傳動機構51,完成多種“電機41-傳動機構51”的教學實驗;三、適用于綜合性實驗教學,例如,一個電機模塊40對應不同的傳動模塊50或者一個傳動模塊50對應不同的電機模塊40,測試數(shù)據(jù)具有較高的可對比性。本實用新型適合基礎課程階段對比演示、驗證各類型的電機41和傳動機構51;從而得以令其在使用上,增進以往技術中所未有的效能而具有實用性,成為一極具實用價值的產品。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或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