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和用于確定其墨吸收特性的方法

文檔序號:2512020閱讀:39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和用于確定其墨吸收特性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水系墨用記錄介質以及用于確定該記錄介質的墨吸收特性的方法,該記錄介質具有紙基體和墨接受層。特別地,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無光型(mat type)水系墨用記錄介質,該記錄介質具有適于噴墨印刷的相對的低光澤。

背景技術
最近,使用水系墨打印以高速制備紙質復印件(hard copy)已在膠印和凸版印刷中進行,且正在著重于記錄介質的特性。特別地,隨著噴墨打印機的技術進步,已變得可以獲得清晰的圖像和優(yōu)良的打印品質。同時,為了進一步提高打印品質,對于具有更優(yōu)良特性的記錄介質存在需求。為了滿足這種需求,已開發(fā)各種記錄介質。
另一方面,水系墨噴墨打印機的用途已得到擴展,這類打印機也用于廣告如海報。在這樣的用途中,不僅需要記錄特性如高圖像品質和高記錄密度,而且必須在長期公告或貯存時保持圖像的清晰。迄今,將顯色性優(yōu)良的水系染料墨用作用于噴墨打印機的墨。然而,通常當水系染料墨暴露于光時易于褪色并且隨時間的流逝失去其清晰度。因此,至今水系染料墨不適于長期公告或貯存。在解決這一問題的努力中,使用耐光性優(yōu)良的水系顏料墨的打印機和繪圖機的數(shù)量正日益增多。
然而,水系顏料墨在特性方面不同于水系染料墨,這是由于例如用于水系顏料墨的顏料為顆粒狀的事實。因此,已提供分別專用于這兩種墨的記錄介質,目前幾乎沒有任何適用于這兩種墨的記錄介質。
通常,設計用于顏料墨的記錄介質以提高它們的墨吸收性,而在用于染料墨的記錄介質的情況下,設定其墨吸收性低于用于顏料墨的記錄介質的墨吸收性,而選擇適當?shù)哪讨鴦?。因而,水系染料墨和水系顏料墨具有彼此相反的特性,所以如果墨和記錄介質以錯誤的組合使用時,最終僅獲得品質損害如不可行的圖像濃度或墨污染的記錄物質。例如,當使用顏料墨在常規(guī)的用于水系染料墨的記錄介質上進行打印時,顏料墨不被吸收,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如打印部分不均勻或開裂,因而引起在實際應用時的問題。
將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粗略分為光澤度高的光澤型、光澤度低的無光型和具有織構幾乎接近于不含磨木漿的紙張的普通紙型。將光澤型記錄介質分為使用用作銀鹽照相印刷紙基體的樹脂涂布紙的類型和使用紙的類型。在這兩種類型中,細顆粒的粒徑分布窄,涂布層可使用能夠確保透明性的顏料形成,使吸收性和光澤彼此相容。在除這些記錄介質以外的光澤型記錄介質上記錄的情況下,墨的吸收緩慢,這是因為墨接受層形成于使用細顏料的記錄介質上,因此記錄速度降至打印機的記錄速度,從而抑制墨污染的發(fā)生。這最終意味著打印速度低,因此打印機的能力不顯示為令人滿意的程度。
特別地,在無光型記錄介質的情況下,由于其主要為了提高墨吸收性而設計,因此使用粒徑遠大于用于光澤型的顏料的顏料,導致使得光澤度低。作為進一步提高這種優(yōu)良的墨吸收性的記錄介質,已知這樣的記錄介質,在該記錄介質中,紙基體的表面進行表面處理以提高溶劑通過特性,從而加速在墨接受層和紙基體之間的邊界區(qū)域中液體的快速流動。無論如何,由于無光型記錄介質的顏料粒徑大,因此其墨吸收速度高于光澤型,據(jù)說可將其在打印機中的記錄速設定得較高。然而,最近隨著數(shù)碼相機的普及,全色圖像的記錄不僅對于光澤型而且對于無光型記錄介質已開始進行。因此,與在記錄單色圖像中相比,每單位面積的墨量增大,因而產(chǎn)生進一步提高墨吸收特性的需求。然而,迎合這種需求的嘗試產(chǎn)生了出現(xiàn)各種顏色的色味(color taste)和墨污染(blotting)的問題。
如上所述,在目前還沒有提供同時適用于吸收特性不同的水系染料墨和水系顏料墨的記錄介質的情況下,可能有效的是采用通過形成多層墨接受層如專利文獻1或2公開的墨接受層來提高記錄能力的記錄介質。然而,還沒有提供對于水系染料墨和顏料墨的吸收特性完全滿意的記錄介質。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回顧常規(guī)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闡明不能獲得合適圖像的原因,建立被認為難以弄清楚的紙基體和墨接受層的關系,作為定量或定性技術,從而提供使得形成所需圖像而不生產(chǎn)許多樣品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對于水系染料墨和水系顏料墨具有最佳打印性(printability)的記錄介質,這在現(xiàn)有技術中不可能達到,以及用于使用水系墨不進行打印而確定打印性的方法。
在更具體的方面,本發(fā)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同時用于水系染料墨和水系顏料墨的新穎的記錄介質,該記錄介質能夠確保顯色和″實心圖像″的濃度均勻性。
本發(fā)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易于理解和能夠確定新穎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應該具有的墨吸收特性的標準。
本發(fā)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水系墨用記錄介質,該記錄介質具有形成所需圖像必須的獨特的液體吸收特性。
本發(fā)明的第四目的是提供水系墨用記錄介質,該記錄介質使得即使用于其中的紙基體的重量增大的情況下也形成清晰的圖像。
本發(fā)明的第五目的是提供用于水系墨的無光型記錄介質,該記錄介質使得形成具有至今不能獲得的深度感的圖像。
在本發(fā)明中,這些目的的至少之一將會獲得。然而,正如從以下說明中顯而易見,本發(fā)明進一步有助于解決其它問題。
本發(fā)明的概要 在達到上述目的的努力中,本發(fā)明人已使用光電子顯微鏡對關于常規(guī)紙基體、墨接受層和紙基體與墨接受層之間的邊界區(qū)域的墨吸收特性是否存在關系進行研究。然而,難以認定所述的定性或定量關系。關于清楚地表示常規(guī)記錄介質特性的方法,本發(fā)明人已注意到水系墨的主要組分是純水,并且研究了純水在其被吸入記錄介質期間如何表現(xiàn)。在實際的噴墨記錄中,使用范圍2至8皮升(picoliter)的墨滴??紤]到這點,本發(fā)明人已測量一微升純水的吸收,但由于太快地吸收,所以不可能將純水的行為弄清楚。由本發(fā)明人進行的許多后續(xù)實驗導致容許常規(guī)記錄介質特性測定的四微升純水的吸收特性測定。
已確定的常規(guī)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記錄表面的吸收特性的結果已如表1中的J、K、L和M表示,并還示于圖1中(J、K、L和M表示用于水系墨的常規(guī)記錄介質的吸收特性,橫軸表示吸收量,而縱軸表示滴下后的時間)。正如還從圖1中所見,由符號J和K表示的常規(guī)記錄介質具有長期幾乎沒有液體吸收的時期,因而顯示顯著溢出的墨干擾圖像的結果,已到認識兩者之間的相關性。推定這種現(xiàn)象為下列機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為三層結構,其具有賦予過濾器功能的高密度邊界區(qū)域作為紙基體和墨接受層之間的邊界區(qū)域。另一方面,由符號J和K表示的常規(guī)記錄介質為兩層結構,其中紙基體和墨接受層只是接合在一起,推定由于基于紙基體-墨接受層界面的過濾器功能太強,所以顯示如上所提及的此吸收特性。
在由符號M表示的記錄介質中,以極短的時間進行墨吸收,并且這與打印濃度明顯降低的結果相關。作為此現(xiàn)象的機理,推定由于包含于墨接受層的接合劑組分的量少,因此幾乎不存在具有基于界面的過濾器功能的任何邊界區(qū)域,因而盡管正討論的記錄介質是具有紙基體和墨接受層的兩層結構,但以一層結構占優(yōu)勢。將這推定為什么表現(xiàn)此吸收特性的原因。
由符號L表示的記錄介質位于上述兩者之間,且其特性提高超過記錄介質K和J,但點的擴散和濃度不足,已認識到其中的相關性。將這推定為是由于下列機理。在低溫下長時間干燥具有低含量接合劑組分的墨接受層,導致接合劑組分滲入整個紙基體,且具有基于紙基體-墨接受層界面的過濾器功能的邊界區(qū)域以低密度形成。因此,盡管正討論的記錄介質實際上為兩層結構,但以一層結構占優(yōu)勢。將這推定為顯示此吸收特性的原因。
因而,在本發(fā)明中的測定條件對于常規(guī)記錄介質的特性是完全意義上的定量的和/或定性的?;诖酥R,本發(fā)明人已研究能夠達到本發(fā)明目的的記錄介質的條件,并最終完成本發(fā)明。
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確定方法中,將4μl蒸餾水的液滴滴于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墨接受層表面,該記錄介質具有紙基體和墨接受層、粘結劑和對墨著色劑為反應性的物質,該墨接受層設置于紙基體表面且含有無定形二氧化硅,該液滴在剛滴下后的一秒內(nèi)以第一吸收速度V1(μl/sec)吸收該液滴的第一吸收階段、在第一吸收階段之后以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吸收該液滴的第二吸收階段和在第二吸收階段之后以第三吸收速度V3(μl/sec)吸收該液滴的第三吸收階段被吸收。然后,確定記錄介質的吸收特性,假定第一吸收階段V1至第二吸收階段V2的拐點為a,第二吸收階段V2至第三吸收階段的拐點為b,第三吸收階段V3的終點為c,在拐點a、b和c的吸收量為qa、qb和qc,到達那些點的時間為ta、tb和tc。
此處所提及的吸收速度V1、V2和V3表示連接拐點和終點,其對應于得自測量值的吸收階段中的近似直線。
此處所提及的拐點表示吸收速度V1至V2的變化點和吸收速度V2至V3的變化點。例如,在其中V1至V2的變化和V2至V3的變化具有逐漸變化的拐點區(qū)域的情況下,從V1和V2的延長直線的交點垂直地向拐點區(qū)域的近似曲線引一條線,所得的交點為拐點。
通常,據(jù)說為了抑制在施用涂層材料時易于出現(xiàn)的紙基體的不均勻等,應使用Stckigt施膠度高的紙基體。相反,本發(fā)明人已試圖使用Stckigt施膠度低的紙基體,并進一步嘗試使用酸性紙,盡管就紙基體的pH而言通常使用幾乎不變色的中性紙。
無論如何,基于墨接受層或基體材料本身對于得到優(yōu)良品質很重要的思想,本發(fā)明人已對各組分的性質進行研究。作為廣泛研究的結果,本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各組分的影響不占優(yōu)勢,但墨接受層和紙基體之間的邊界區(qū)域中的″過濾器功能″占優(yōu)勢。
圖2和3示出常規(guī)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和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吸收特性。
圖2中的符號A、B、C、D、E、F、G、H和I圖示性地表示稍后將示出的表1中所述的測量結果,而圖3中的符號N、O、P、Q、R、S、T、U、V和W圖示性地表示稍后將示出的表3中所述的測量結果,二者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水系墨記錄介質的吸收特性。
正如從表1至4和圖2和3中所見,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水系墨記錄介質的吸收特性與常規(guī)的水系墨記錄介質顯然不同。從實際打印物質的對比還可見,本發(fā)明人已確信打印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記錄介質上的打印物質在打印品質方面非常優(yōu)良,且發(fā)現(xiàn)示于圖1至3的吸收特性和實際圖像之間存在相關性。
作為使用1至7μl蒸餾水的情況下測定的吸收特性的結果,本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使用4μl的液滴帶來吸收特性方面最明顯的差別。
在已進行進一步認真的研究以研究包括墨接受層和紙基體的所有組分的性質后,本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吸收速度應滿足特定條件,并完成有關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和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墨吸收特性的確定方法的本發(fā)明,如下所述。
本發(fā)明具備以下各項 (1)一種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包含紙基體和形成于紙基體表面上的墨接受層,該墨接受層包括含無機顏料并還含對于墨著色劑為反應性的物質的多孔層,該記錄介質使用含墨著色劑的水系墨進行記錄,其特征在于滴在墨接受層表面上的4μl蒸餾水液滴在滴下后的一秒內(nèi)以第一吸收速度V1(μl/sec)吸收該液滴的第一吸收階段、在第一吸收階段之后以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吸收該液滴至少2秒的第二吸收階段和在第二吸收階段之后以第三吸收速度V3(μl/sec)吸收該液滴的第三吸收階段吸收,在第一至第三吸收階段的液滴吸收滿足下列關系 0<V2<V1 0<V2<V3, 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高于0.01(μl/sec)并低于(0.32μl/sec),并假定第一至第二吸收階段的拐點為a,第二至第三吸收階段的拐點為b,第三吸收階段的終點為c,在該點a、b和c的吸收量分別為qa、qb和qc,到達該點a、b和c的時間分別為ta、tb和tc,則在拐點a的吸收量qa不小于1.3μl且小于2.0μl,在拐點b的吸收量qb不小于2.0μl且小于2.5μl。
(2)根據(jù)(1)中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該拐點a在滴下后0.5秒內(nèi)出現(xiàn)。
(3)根據(jù)(1)中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在第二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b-qa)不小于0.3μl且不大于1.4μl。
(4)根據(jù)(1)中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在第二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b-qa)不小于0.5μl且不大于1.0μl。
(5)根據(jù)(1)中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在拐點a的吸收量qa不小于1.5μl。
(6)根據(jù)(5)中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該記錄介質的重量不小于180g/m2且不大于300g/m2,拐點b在滴下后8秒內(nèi)出現(xiàn)。
(7)根據(jù)(1)至(6)任一項中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該紙基體具有Stckigt施膠度不短于5秒且不長于50秒。
(8)根據(jù)(1)至(6)任一項中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該墨接受層具有滿足下列關系的pHB 5<pHB≤7。
(9)根據(jù)(8)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該紙基體具有pHA且該墨接受層具有該pHB,二者滿足下列關系 1<(pHB-pHA)<4。
(10)根據(jù)(1)至(6)任一項中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該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高于0.05(μl/sec)且低于0.23(μl/sec)。
(11)根據(jù)(1)至(6)任一項中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該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高于0.12(μl/sec)且低于0.23(μl/sec)。
(12)一種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包含紙基體和形成于紙基體表面上的墨接受層,該紙基體具有Stckigt施膠度不短于5秒且不長于50秒,該墨接受層含有無定形二氧化硅、粘結劑和對于墨著色劑為反應性的物質,其特征在于,滴在墨接受層表面上的4μl蒸餾水液滴在滴下后的一秒內(nèi)以第一吸收速度V1(μl/sec)吸收該液滴的第一吸收階段、在第一吸收階段之后以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吸收該液滴至少2秒的第二吸收階段和在第二吸收階段之后且滴下后的8秒內(nèi)以第三吸收速度V3(μl/sec)吸收該液滴的第三吸收階段吸收,在第一至第三吸收階段的液滴吸收滿足下列關系 0<V2<<V3<V1, 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高于0.01(μl/sec)并低于0.32(μl/sec),并假定第一至第二吸收階段的拐點為a,第二至第三吸收階段的拐點為b,第三吸收階段的終點為c,在該點a、b和c的吸收量分別為qa、qb和qc,到達該點a、b和c的時間分別為ta、tb和tc,則在拐點a的吸收量qa不小于1.5μl且不大于2.0μl,在第二吸收階段的吸收量(qb-qa)不小于0.3μl且不大于1.0μl。
(13)根據(jù)(12)中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該墨接受層具有滿足下列關系的pHB 5<pHB≤7, 該紙基體具有pHA且該墨接受層具有該pHB,二者滿足下列關系 1<(pHB-pHA)<4, 該墨接受層具有厚度不小于25μm且不大于35μm,該紙基體和該墨接受層的重量在不小于180g/m2且不大于300g/m2的范圍內(nèi)。
(14)根據(jù)(12)或(13)中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該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高于0.12(μl/sec)且低于0.23(μl/sec)。
(15)一種使用含陰離子著色劑的水系墨進行記錄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該記錄介質在其表面上具有墨接受層,該墨接受層包括含無機顏料和對于墨著色劑為反應性的物質的多孔層,其特征在于,滴在墨接受層表面上的4μl蒸餾水液滴在滴下后的一秒內(nèi)以第一吸收速度V1(μl/sec)吸收該液滴的第一吸收階段、在第一吸收階段之后以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吸收該液滴不短于兩秒的第二吸收階段和在第二吸收階段之后以第三吸收速度V3(μl/sec)吸收該液滴的第三吸收階段中被吸收,在第一至第三吸收階段的液滴吸收滿足下列關系 0<V2<V1 0<V2<V3, 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高于0.01(μl/sec)并低于0.32(μl/sec),并假定第一至第二吸收階段的拐點為a,第二至第三吸收階段的拐點為b,第三吸收階段的終點為c,在該點a、b和c的吸收量分別為qa、qb和qc,到達該點a、b和c的時間分別為ta、tb和tc,則在拐點a的吸收量qa不小于1.3μl且不大于2.0μl,在第二吸收階段的吸收量(qb-qa)不小于0.3μl且不大于1.0μl。
(16)根據(jù)(15)中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該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高于0.05(μl/sec)且低于0.23(μl/sec)。
(17)根據(jù)(16)中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該紙基體具有Stckigt施膠度不短于5秒且不長于50秒。
(18)一種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包含紙基體和形成于該紙基體表面上的墨接受層,該墨接受層含有無定形二氧化硅、粘結劑和對于墨著色劑為反應性的物質,其特征在于,滴在墨接受層表面上的4μl蒸餾水液滴在滴下后的一秒內(nèi)以第一吸收速度V1(μl/sec)吸收該液滴的第一吸收階段、在第一吸收階段之后以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吸收該液滴至少2秒的第二吸收階段和在第二吸收階段之后以第三吸收速度V3(μl/sec)吸收該液滴的第三吸收階段中被吸收,在第一至第三吸收階段的液滴吸收滿足下列關系 0<V2<V1 0<V2<V3, 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高于0.01(μl/sec)并低于0.32(μl/sec),并假定第一至第二吸收階段的拐點為a,第二至第三吸收階段的拐點為b,第三吸收階段的終點為c,在該點a、b和c的吸收量分別為qa、qb和qc,到達該點a、b和c的時間分別為ta、tb和tc,則在拐點a的吸收量qa不小于1.3μl且小于2.0μl,在拐點b的吸收量qb大于第一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a且小于2.5μl,在第二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b-qa)不小于0.3μl且不大于1.4μl。
(19)根據(jù)(18)中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在第二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b-qa)不小于0.38μl且不大于1.0μl。
(20)根據(jù)(19)中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在拐點a的吸收量qa不小于1.5μl。
(21)根據(jù)(18)中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第二吸收階段出現(xiàn)在滴下該液滴之后不短于2.0秒且不長于13.5秒以內(nèi)。
(22)根據(jù)(21)中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在第三吸收階段中的時間tc在滴下該液滴之后14.1秒以內(nèi)。
(23)根據(jù)(20)中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第二吸收階段出現(xiàn)在滴下該液滴之后6.1秒以內(nèi),到達第三吸收階段中的終點的時間tc出現(xiàn)在滴下該液滴的8秒以內(nèi)。
(24)根據(jù)(19)中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第二吸收階段出現(xiàn)在滴下該液滴之后9.5秒內(nèi)或9.5秒后,到達第三吸收階段中的終點的時間tc出現(xiàn)在滴下該液滴之后的14.5秒以內(nèi)。
(25)根據(jù)(17)至(24)中任一項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該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高于0.05(μl/sec)且低于0.23(μl/sec)。
(26)根據(jù)(23)中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該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高于0.12(μl/sec)且低于0.23(μl/sec)。
(27)根據(jù)(24)中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該第二吸收速度高于0.05(μl/sec)且低于0.09(μl/sec)。
(28)一種確定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墨吸收特性的方法,該記錄介質包含紙基體和形成于該紙基體表面上的墨接受層,該墨接受層含有無定形二氧化硅、粘結劑和對于墨著色劑為反應性的物質,該方法包括測定 滴在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墨接受層表面上的4μl蒸餾水液滴在滴下后的一秒內(nèi)以第一吸收速度V1(μl/sec)吸收該液滴的第一吸收階段、在第一吸收階段之后以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吸收該液滴至少2秒的第二吸收階段和在第二吸收階段之后以第三吸收速度V3(μl/sec)吸收該液滴的第三吸收階段中被吸收; 該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高于0.01(μl/sec)且低于0.32(μl/sec);和 第一至第二吸收階段的拐點a、第二至第三吸收階段的拐點b和第三吸收階段的終點c,假定在該點a、b和c的吸收量分別為qa、qb和qc,到達該點a、b和c的時間分別為ta、tb和tc,則在第一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a不小于1μl且小于2.0μl,在第二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b大于第一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a且小于2.5μl,在第二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b-qa)不小于0.3μl且不大于1.4μl。
(29)根據(jù)(28)中所述的測定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墨吸收特性的方法,其中該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高于0.05(μl/sec)且低于0.23(μl/sec)。
(30)根據(jù)(28)中所述的測定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墨吸收特性的方法,其中該紙基體和該墨接受層的重量在不低于180g/m2且不高于300g/m2的范圍內(nèi),該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高于0.12(μl/sec)且低于0.23(μl/sec)。
關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記錄介質,其優(yōu)選整體滿足上述方面中所述的條件。然而,即使存在由于某種不可預期的原因如灰塵的存在引起輕微偏離該條件的一點,這樣的情況也包括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nèi),這是因為總體上可基本獲得通過進行本發(fā)明所獲得的效果。同樣,在裁紙(cut paper)或長紙(long paper)如機制有光紙的情況下,對于這類紙優(yōu)選其所有部分落入本發(fā)明的范圍下,即使是不完全落入本發(fā)明范圍下的紙,如果本發(fā)明基本上應用于紙的主要部分,也認為包括在本發(fā)明中。
本發(fā)明的效果 根據(jù)本發(fā)明,至今不可獲得的能夠使得在墨接受層和紙基體之間的邊界區(qū)域中實質上的液體滲透狀態(tài)適當?shù)倪^濾器功能主要通過第二吸收階段獲得。更特別地,本發(fā)明的最大特征在于存在第二吸收階段,在該第二吸收階段中,帶來著色劑部分的作用如締合或聚集,同時滲透入墨接受層的預定量(支配圖像濃度的因素;在本發(fā)明中,在上文中4μl蒸餾水中的1.3至2μl,優(yōu)選1.5μl以上)的液體在滿足本發(fā)明的每一上述方面中限定的條件(例如,第二吸收階段的吸收速度V2)的范圍中適當?shù)匾苿印5诙针A段在提高圖像濃度和墨污染抑制作用方面表現(xiàn)優(yōu)良效果。推定在該階段的最終區(qū)域的拐點處產(chǎn)生相應于形成墨接受層內(nèi)著色劑最佳固著狀態(tài)的作用。在該拐點處,開始第三吸收階段,在該第三吸收階段中,進行墨滴至紙基體的快速吸收,從而使已變得不必要的溶劑和濕氣擴散。推測表現(xiàn)實質上的固-液分離功能。因而,顯而易見的是,本發(fā)明是在墨接受層和紙基體之間的邊界區(qū)域中具有新過濾器功能的優(yōu)良發(fā)明,這與僅有紙基體和墨接受層兩層的接合面的常規(guī)的邊界界面不同。
無論如何,根據(jù)本發(fā)明,由于提供使水系墨適中吸收的第二吸收階段,不管水系染料墨還是水系顏料墨可用于在以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重量計130至300g/m2的寬范圍內(nèi)的打印,都可以使墨污染最小化并提供實心均勻性優(yōu)良的高濃度清晰圖像。此外,通過將本發(fā)明應用于無光型記錄介質,可以提供通過打印而具有深度感的圖像。本發(fā)明的其它效果可從以下描述中得到理解。



圖1是示出通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測定方法測定的常規(guī)記錄介質特性的說明圖; 圖2是圖示性地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方案的記錄介質吸收特性的說明圖;和 圖3是圖示性地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方案的記錄介質吸收特性的說明圖。
在這些圖中,附圖標記A代表在實施例1中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吸收速度,B代表在實施例2中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吸收速度,C代表在實施例3中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吸收速度,D代表在實施例4中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吸收速度,E代表在實施例5中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吸收速度,F(xiàn)代表在實施例6中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吸收速度,G代表在實施例7中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吸收速度,H代表在實施例8中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吸收速度,I代表在實施例9中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吸收速度,J代表在比較例1中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吸收速度,K代表在比較例2中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吸收速度,L代表在比較例3中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吸收速度,M代表在比較例4中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吸收速度,N代表在實施例10中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吸收速度,O代表在實施例11中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吸收速度,P代表在實施例12中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吸收速度,Q代表在實施例13中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吸收速度,R代表在實施例14中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吸收速度,S代表在實施例15中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吸收速度,T代表在實施例16中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吸收速度,U代表在實施例17中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吸收速度,V代表在實施例18中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吸收速度,和W代表在實施例19中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吸收速度。

具體實施例方式
<第一發(fā)明> 在前述項(1)中所述的第一發(fā)明中,第一至第三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速度以下列方式確定。在23℃、50%RH的環(huán)境中,使用微量調節(jié)注射器和使用動力學吸收試驗儀(DAT)(Fibro Co.的產(chǎn)品),將4μl(微升)蒸餾水(23℃)液滴從約1cm的高度滴在于23℃/50%RH的環(huán)境中放置24小時后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中的墨接受層表面,將滴下的液滴的輪廓使用攝像機拍照,該液滴的體積通過所獲圖像的分析來確定,吸收量和吸收時間由隨時間流逝的體積變化來確定。體積的計算根據(jù)下列等式進行 V(體積)=πH(0.75B2+H2)÷6 其中H代表高度,B代表液滴的直徑。
在剛滴下后,液滴的體積變化大,因而優(yōu)選縮短測量間隔如0.02秒。
在不同公司的打印機中或者甚至同一公司的打印機中,使用不同組成的墨,所以在本發(fā)明進行的評價中,使用蒸餾水(23℃)作為標準液。在經(jīng)常用于最新打印機中的幾pi(皮升)滴下中,因為墨的瞬間吸收,不可能進行滿意的評價。此外,使用多種顏色(例如6種顏色),以高于光澤型打印中的速度,以及隨之的使用的墨量的增加,進行照相圖像等在用于水系墨的無光型記錄介質上的打印。本發(fā)明基于以下發(fā)現(xiàn)墨接受層表面上、墨接受層內(nèi)部、墨接受層和紙基體之間邊界界面部以及進一步在紙基體部的吸收能力的評價與在4μl滴下下的吸收速度的變化一致。
關于吸收速度V1、V2和V3,例如如圖2所示,標出每一次的吸收量。在這種情況下,斜率成為吸收速度。吸收速度可在繪圖的每一間隔處變化,但在本發(fā)明中,吸收速度中大的變化分別稱為V1、V2和V3。即,吸收速度可在V1、V2和V3輕微地增大或減小。在本發(fā)明中,在記錄期間在墨中的著色劑-溶劑分離功能通過確定吸收速度大的變化來判斷。
現(xiàn)參考圖2和3給出進一步的解釋。常規(guī)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存在這樣的值如J、K、L和M,所有這些表示0<V2<V1和0<V2<V3的吸收。記錄介質K,其作為無光型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可商購,其具有16.6秒的長V2期,因而顯示吸收不快速進行的行為。在作為無光型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可商購記錄介質L情況下,第一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a為1.07μl,然后在第二吸收階段中,在稍不足5秒內(nèi)獲得1.44μl的吸收量。此外,作為顏料墨用記錄介質的可商購記錄介質M具有0.6秒的短V2期,因而立即終止吸收。
已追求相應于對于顏料墨和染料墨的優(yōu)良記錄能力的墨吸收特性,本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顯示由符號A至I和N至W表示的墨吸收特性的記錄介質優(yōu)良。特別地,顯示墨吸收特性滿足關系0<V2<V1和0<V2<V3的記錄介質是優(yōu)選的。
在第一吸收階段,墨滴在滴下后一秒內(nèi)以第一吸收速度(V1)主要在墨接受層表面上吸收,該吸收速度在三階段中最高。通過增大該速度,可以將墨著色劑和溶劑在墨接受層表面上或墨接受層中彼此分離。特別是在顏料墨的情況下,通過早期階段分離著色劑和溶劑,加速著色劑的聚集,并可以獲得高濃度記錄。同樣在染料墨的情況下,溶劑與染料快速分離,因而可以防止墨污染,這是優(yōu)選的。如果在該階段中的吸收速度低于其它階段,在墨接受層表面上出現(xiàn)墨污染。
如果第一吸收階段中的墨吸收量太大,有助于第二和第三吸收階段中的效果的墨量變得不足,如果該墨吸收量太小,有助于第二和第三吸收階段中的效果的墨量變得太大。因此,最佳的是第一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a大于1.3μl且小于2.0μl。太小的吸收量qa導致降低實心圖像均勻性,而太大的吸收量qa導致降低圖像濃度。
第二吸收階段在第一吸收階段之后以第二吸收速度(V2)進行。第二階段中的墨吸收對應于進行到已滲入墨接受層的部分液體開始從紙基體表面滲到紙基體內(nèi)部的吸收。最佳的是該階段具有2秒或更長的時期。如果該時期短于2秒,由于沒有在墨接受層內(nèi)部或表面上的墨的擴散,導致擴散不足的點,進一步出現(xiàn)濃度不均勻,從而實心圖像均勻性劣化。為了獲得令人滿意的擴散的點,優(yōu)選在第二階段中的墨吸收量(qb-qa)不小于0.3μl且不大于第一階段中的吸收量。如果在該第二階段中的墨吸收量小于0.3μl,所得到的點的擴散不足,而如果其超過第一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墨至紙基體的吸收相對于點的擴散變大,因此存在易于出現(xiàn)濃度不均勻性的趨勢。
特別地,在第二吸收速度V2下不小于0.5μl的墨吸收量(qb-qa)帶來好的效果。第三吸收階段包括至紙基體內(nèi)部的吸收。
第一發(fā)明定義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吸收特性,并不具體限于如何制備記錄介質。
在圖2中,水系墨用記錄介質使用在不同基體材料上形成相同墨接受層的涂布液來制備,使用具有Stckigt施膠度15秒的紙基體的所得記錄介質由符號A表示,而使用具有Stckigt施膠度50秒的紙基體的所得記錄介質由符號B表示。兩者的比較表明對于在第二吸收階段的時間,符號A(15秒的紙基體)更短。當用符號C進行比較時,可見使用含細組分的二氧化硅的符號A的第二吸收階段較短,該符號C對在相同紙基體上的墨接受層使用不同涂布溶液并使用無定形二氧化硅的平均粒徑幾乎相同但幾乎不含細組分的二氧化硅。
已知通常墨接受層的吸收速度高,紙基體的吸收速度低。還已知Stckigt施膠度的值越小,吸收速度越高。很可能,第一發(fā)明的吸收特性是如同樣在現(xiàn)有技術中認識到的無定形二氧化硅的使用引起的現(xiàn)象。在本發(fā)明中,當在紙基體上形成墨接受層時,空隙由存在于紙基體表面附近的紙漿(pulp)-紙漿或紙漿-填料形成,粘結劑組分滲透且無定形二氧化硅組分填充入空隙中,因而推定將吸收特性控制功能賦予紙基體和墨接受層之間的邊界部分。通過粘結劑組分的滲透,可以使第二吸收階段的時間變長,無定形二氧化硅的填充作為紙基體內(nèi)部墨吸收的開始,推定其使得向第三吸收階段轉變。
將在第二吸收階段的時間方面使用幾乎不含細組分的二氧化硅的符號C長于使用含細組分的二氧化硅的符號A的原因推定為由于向紙基體內(nèi)部墨吸收的機會不足。
第一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速度允許如現(xiàn)有技術中那樣使用無定形二氧化硅,但可以通過控制無定形二氧化硅的含量來調節(jié)。
第二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速度可以通過改變墨接受層和紙基體之間的邊界界面區(qū)域中的粘合劑含量來調節(jié)。更具體地,需要相對高含量的墨接受層組分(粘合劑),其能夠通過增大粘合劑在墨接受層中的比例來獲得。該調節(jié)還可通過改變干燥條件來進行。
此外,通過降低紙基體的Stckigt施膠度,可以調節(jié)第三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速度以變得更高。
優(yōu)選紙基體的Stckigt施膠度不低于5秒且不高于50秒。
另外,由于在記錄介質上的顯色機理在使用的著色劑為染料的情況和使用的著色劑為顏料的情況之間不同,因此優(yōu)選將表示墨接受層pH的pHB設定為 5<pHB≤7。
該原因是在染料墨和顏料墨中同時得到優(yōu)良的顯色性。
特別地,當表示紙支承體pH的pHA和墨接受層的pHB滿足以下關系時,存在獲得優(yōu)良顯色性的趨勢 1<(pHB-pHA)<4。
上述條件可以例如通過調節(jié)用于制備紙基體的條件或通過調節(jié)用于形成墨接受層的涂布液來滿足。
墨接受層的厚度不特別限定,但特別優(yōu)選其不小于25μm且不大于35μm。例如,當墨接受層的厚度為25μm以上時,可確保得到在使用六種或更多種顏色的情況下顏色平衡所要求的打印機中的墨吸收量。然而,如果墨接受層的厚度大于35μm,使用染料墨的記錄濃度變得更低,且從另一角度觀察時,膜強度劣化。
無光型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光澤低,在市場上主要可得到的無光型水系墨用記錄介質按照在75℃的光澤值不超過15%。然而,該光澤值不構成本發(fā)明中的任何限制。
<各種材料> 上述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可通過組合紙基體的選擇、墨接受層構成的選擇和形成墨接受層方法的選擇來生產(chǎn)。
(紙基體) 作為用作紙基體主要組分的紙漿的實例,提及化學紙漿如LBK和NBKP,機械紙漿如GP和TMP,廢紙回收紙漿。這些紙漿可以兩種或更多種的混合物使用。首先,優(yōu)選使用LBKP作為主要的紙漿組分。還優(yōu)選使用無氯紙漿如ECF紙漿和TCF紙漿。打漿度不特別限定,但優(yōu)選進行打漿以得到打漿度不低于300ml且不高于500ml(CSFJIS-P-8121)。隨著打漿度的增大,打印時起皺(cockling)趨于變糟,但染色中的不均勻也趨于容易發(fā)生,而如果打漿度低,存在得不到光滑性的趨勢。
不僅將紙漿而且將填料也引入紙基體中。為了調節(jié)紙基體的透氣性,使用填料,從而賦予紙基體不透明性或調節(jié)墨吸收性??墒褂玫奶盍系膶嵗ㄕ惩痢⒏邘X土、煅燒的高嶺土、滑石、碳酸鈣、碳酸鎂、氫氧化鋁、氫氧化鈣、二氧化硅和氧化鈦。尤其是優(yōu)選碳酸鈣,這是因為其提供具有高白色度的紙基體。
優(yōu)選填料的含量不小于1質量份且不大于35質量份,相對于100質量份全部紙漿。如果填料的含量低,存在這樣的趨勢不僅白色度變得較低,而且墨吸收能力劣化。太高的填料含量趨于導致降低剛度(stiffness)和紙力(paper power)。
用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紙基體的Stckigt施膠度通過使用例如以下物質而調節(jié)任何內(nèi)施膠劑如松香膠、鏈烯基琥珀酸酐、烷基烯酮二聚體和石油樹脂膠,以及表面施膠劑如松香膠,石油樹脂膠,淀粉如氧化淀物、乙酰化淀粉和羥乙基化淀粉以及它們的衍生物,聚乙烯醇及其衍生物,包含苯乙烯、醇酸、聚酰胺、壓克力(acryl)、烯烴、馬來酸和乙酸乙烯酯的兩種或更多種的共聚物的合成樹脂,以及它們的合成樹脂的乳液和蠟。
紙基體的Stckigt施膠度根據(jù)JIS P 8122確定,并優(yōu)選在5至50秒的范圍內(nèi)。如果Stckigt施膠度小于5秒,包含于墨接受層的涂布材料中的組分滲入紙基體或包含于該涂布材料中的粘合劑組分滲入該基體材料,使得膜的表面強度變?nèi)?。這可能是為什么即使形成本發(fā)明的墨接受層也不能同時獲得對于染料墨和顏料墨的顯色能力提高效果的原因。如果Stckigt施膠度超過50秒,打印部分的耐水性劣化。
造紙方法不特別限定。紙通過使用已知的造紙機如長網(wǎng)造紙機、圓網(wǎng)造紙機或夾網(wǎng)造紙機生產(chǎn)??衫盟嵝约埡椭行约?,其依賴于用于造紙的原材料的pH。優(yōu)選材料顯示特定的pHA,并優(yōu)選使用酸性紙。
在使用施膠機等的情況下,例如可將淀粉、聚乙烯醇或陽離子樹脂施涂并滲透至紙表面以調節(jié)表面光滑度并提高表面光滑度和打印性以及可寫性。此外,可以將紙基體使用砑光機等進行光滑處理以提高其光滑度。可以通過pH調節(jié)材料的施用來調節(jié)pHA。優(yōu)選地,紙基體的重量不小于130g/m2且不大于300g/m2。
(墨接受層) 墨接受層至少含無機顏料、粘結劑和對于墨著色劑為反應性的物質,例如陽離子墨固著劑。
可利用的無機顏料的實例包括粘土、高嶺土、煅燒的高嶺土、滑石、碳酸鈣、碳酸鎂、氫氧化鋁、氫氧化鈣、無定形二氧化硅和氧化鈦。
尤其是無定形二氧化硅優(yōu)選作為無機顏料,這是因為與其它顏料相比,其顯色性和墨吸收性優(yōu)良。如何制備無定形二氧化硅不特別限定。通過電弧法、干法和濕法(沉淀法、凝膠化法)的任意方法生產(chǎn)的無定形二氧化硅是可利用的。但濕法二氧化硅是優(yōu)選的,這是因為其同時適于水系顏料墨用記錄介質和水系染料墨用記錄介質。
無定形二氧化硅的二次顆粒的平均粒徑不特別限定,如果其使得形成滿足本發(fā)明所定義的吸收特性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中的墨接受層,但優(yōu)選不大于10μm,更優(yōu)選不小于4μm且不大于8μm。如果無定形二氧化硅的二次顆粒的平均粒徑超過10μm,存在問題如圖像清晰度劣化、顯著的表面粗糙化和打印不均勻易于出現(xiàn)在水系染料墨用記錄介質和水系顏料墨用記錄介質兩者的情況中的趨勢。如果平均粒徑小于4μm且當該無定形二氧化硅用于水系染料墨用記錄介質時,染料墨的吸收能力趨于劣化。隨著無定形二氧化硅顆粒變得更細,墨接受層的墨透光性變得更高,所以出現(xiàn)在使用染料墨的記錄中的耐光性劣化或膜強度變低的趨勢。同樣在水系顏料墨用記錄介質中使用該無定形二氧化硅顆粒的情況下,顏料墨的固著性趨于變得劣化。
此處提及的二氧化硅的平均粒徑通過庫爾特計數(shù)法來測定并表示使用二氧化硅作為樣品測定的體積平均粒徑,該樣品通過在蒸餾水中超聲分散30秒來分散。
特別優(yōu)選具有此二次顆粒的平均粒徑的無定形二氧化硅具有寬的(1至9μm的范圍為準)顆粒尺寸分布并包括能夠進入紙基體表面上的紙漿纖維之間的細顆粒。通常,在因此形成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中的墨接受層和紙基體之間的邊界部處,包含于墨接受層的粘合劑組分和陽離子樹脂組分滲透并部分涂布紙基體表面。此外,單獨的紙基體的吸收速度與墨接受層的吸收速度相比非常高。在此紙基體中,吸收速度變得非常低且墨溶劑不能順利地吸收于紙基體中。即,在許多情況下不表現(xiàn)如在本發(fā)明中的此吸收速度。在因此形成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中的墨接受層和紙基體之間的邊界部處,細二氧化硅顆粒進入形成于紙基體表面上的紙漿纖維的間隙。推定其提高紙基體的吸收速度并引起紙基體的墨溶劑吸收輔助作用。該作用在抑制滴下的墨滴過度擴散方面是有效的。隨著墨吸收至紙基體的速度變低,出現(xiàn)相關墨滴過度擴散的趨勢,因此降低記錄濃度且墨污染易于出現(xiàn)。
用于墨接受層的粘結劑不特別限定。可使用通常用于記錄介質的已知親水性粘結劑。實例為蛋白質如酪蛋白、大豆蛋白和合成蛋白,淀粉類如淀粉和氧化淀粉,聚乙烯醇及其衍生物,纖維素衍生物如羧甲基纖維素和甲基纖維素,共軛二烯樹脂如苯乙烯-丁二烯樹脂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共聚物,丙烯酸類樹脂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或共聚物,以及乙烯基樹脂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這些粘結劑可各自單獨使用或以兩種或更多種的組合使用。
尤其是聚乙烯醇在其對顏料的粘接性方面優(yōu)良,因而是優(yōu)選的。聚乙烯醇衍生物如硅烷醇改性的聚乙烯醇和陽離子化的聚乙烯醇也是可利用的。
二氧化硅-粘結劑比使得粘結劑以基于100質量份二氧化硅不小于30質量份且不大于70質量份,優(yōu)選不小于40質量份且不大于60質量份的量使用。如果粘結劑的用量大,滲透速度變得較低,而如果粘結劑的用量小,存在于紙基體和墨接受層之間的邊界區(qū)域中的粘結劑的量不足,變得不可能調節(jié)吸收特性。如果粘結劑的量小至極端程度,墨接受層的強度趨于變低。
另一方面,對于用于墨接受層的對墨著色劑為反應性的物質不特別限定。特別優(yōu)選的是陽離子墨固著劑。作為陽離子性墨固著劑的實例提及市售的下列物質(1)多亞烷基多胺如多亞乙基多胺和多亞丙基多胺,及其衍生物,(2)具有仲氨基、叔氨基或季銨基的丙烯酸類聚合物(acryl polymer),(3)聚乙烯(polyvinylamine)胺、聚乙烯脒和五員環(huán)脒,(4)以雙氰胺(dicyandiamide)-福爾馬林共聚物為代表的二氰類陽離子樹脂,(5)以雙氰胺-聚乙烯胺(polyethyleneamine)共聚物為代表的聚胺類陽離子樹脂,(6)二甲胺-表氯醇共聚物,(7)二烯丙基二甲基銨-SO2共聚物,(8)二烯丙基胺鹽-SO2共聚物,(9)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聚合物,(10)烯丙基胺鹽聚合物,(11)乙烯基芐基三烯丙基銨鹽的均聚物或共聚物,(12)二烷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季鹽共聚物,(13)丙烯酰胺-二烯丙基胺共聚物,和(14)鋁鹽如聚氯化鋁和聚乙酸鋁。這些陽離子性墨固著劑可各自單獨使用或以兩種或更多種的組合使用。
優(yōu)選組合使用丙烯酰-二烯丙基酰胺共聚物和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銨。原因是當使用顏料墨進行記錄時此組合使用帶來優(yōu)良的顯色性,當使用染料墨進行記錄時,此組合使用帶來優(yōu)良的顯色性和保質期。推定顯色性改進的原因是因為每種墨中的著色劑可固著在墨接受層中而不附聚。
陽離子墨固著劑的含量優(yōu)選不小于5質量份且不大于60質量份,基于100質量份所使用的顏料。更優(yōu)選地,將其調節(jié)在20至50質量份的范圍內(nèi)。如果墨固著劑的含量小于5質量份,圖像的清晰度易于劣化,如果其超過60質量份,涂布后的外觀易于劣化。
必要時,可向墨接受層加入用于常規(guī)涂布紙的制造中的各種添加劑如增稠劑、消泡劑、潤濕劑、表面活性劑、著色劑、抗靜電劑、耐光性助劑、紫外吸收劑、抗氧化劑和防腐劑。多孔層是指即使是該層含有水溶性粘結劑時,無機顏料顆粒表面上存在孔或者顆粒之間存在間隙或空隙的層。
墨接受層的涂布量不特別限定,但優(yōu)選不小于10g/m2且不大于20g/m2。如果涂布量小于所述下限,圖像的清晰度易于劣化,而如果其大于上述上限,從另一角度看,膜強度和圖像清晰度易于變低。墨接受層可以形成為多層的層壓體,并且在該情況下,墨接受層組成在層之間可以不同。
墨接受層可使用任意的各種涂布機如刮板式涂布機、氣刀刮涂機、輥式涂布機、刮涂機、槽輥涂布機、棒刮板式涂布機(rod blade coater),唇口涂布機(lip coater)、簾幕式淋涂機(curtain coater)和??p涂布機(die coater)來形成。
用于干燥墨接受層的條件通過例如改變墨接受層涂布液的濃度來調節(jié)。吸收速度的行為還依賴于干燥條件而變化。優(yōu)選采用盡可能強的干燥條件,但過度干燥趨于劣化顯色性。在涂布后,可以使用砑光機如機械砑光機、超級砑光機或軟砑光機進行整飾處理。然而,由于這樣的處理導致存在于墨接受層表面中的空隙被壓碎,所以優(yōu)選進行調節(jié)以致吸收速度不脫離該規(guī)定范圍。
<第二至第四發(fā)明> 在上述項(12)中所述的第二發(fā)明中的吸收速度測定方法與第一發(fā)明中的方法相同。在第二發(fā)明中,優(yōu)選V1、V2和V3滿足關系0<V2<V3<V1。
將第一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a設定為不小于1.5μl且不大于2.0μl的值,將第二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b-qa)設定為不小于0.3μl且不大于1.0μl的值。此吸收特性促進固-液分離并確保墨充分擴散。
在第二發(fā)明中,重要的是第二階段中的墨吸收適中地進行。這意味著在墨著色劑要固著的部分中墨吸收的正確進行。
在上述項(15)中所述的第三發(fā)明中,吸收速度測定方法與在第一發(fā)明中的方法相同。在第三發(fā)明中,優(yōu)選V1、V2和V3滿足關系0<V2<V1和0<V2<V3。將第一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a設定為不小于1.0μl且不大于2.0μl的值,將第二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b-qa)設定為不小于0.3μl且不大于1.0μl的值。
通過滿足此吸收特性,可以促進固-液分離并確保充分的墨擴散。
同樣在第三發(fā)明中,重要的是第二階段中的液體吸收適中地進行。這意味著在墨著色劑要固著的部分中墨吸收的正確進行。以數(shù)值計,優(yōu)選在此期間的吸收量(qb-qa)在0.3至1.0μl,更優(yōu)選在0.5至1.4μl的范圍內(nèi)。在實際應用中優(yōu)選0.3(或0.5)至1.0μl的范圍。
在上述項(18)中所述的第四發(fā)明中,吸收速度測定方法與在第一發(fā)明中的方法相同。在第四發(fā)明中,將第一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a設定為不小于1.3μl且小于2.0μl的值,將在第二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b設定為大于第一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a的值并小于2.5μl。此外,將第二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b-qa)設定為不小于0.3μl且不大于1.4μl的值。通過滿足此吸收特性,可以促進固-液分離并確保充分的墨擴散。
同樣在第四發(fā)明中,重要的是第二階段中的液體吸收適中地進行。這意味著在墨著色劑要固著的部分中墨吸收的正確進行。以數(shù)值計,優(yōu)選在此期間的吸收量(qb-qa)在0.3至1.4μl,更優(yōu)選在0.5至1.4μl的范圍內(nèi)。在實際應用中優(yōu)選0.3(或0.5)至1.0μl的范圍。
第二至第四發(fā)明著重墨吸收行為,且除含陰離子著色劑的水系墨和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具有含無機顏料和對于墨著色劑為反應性的物質多孔層之外,不進行特別地限定。合適的已知基體、無機顏料、陽離子性化合物和粘合劑是可利用的。多孔層主要起墨接受層的作用。
優(yōu)選多孔層的pH大于5且不大于7,多孔層具有作為墨接受層的下層紙漿層,紙漿層的pH小于多孔層的pH。此外,優(yōu)選紙基體的Stckigt施膠度不小于5秒且不大于50秒。
實施例 下面將通過其操作實施例更詳細地描述本發(fā)明,但很明顯本發(fā)明不限于此。除非另有說明,在以下實施例中份和%是除水以外的固體的,并分別表示質量份和質量%。
在以下實施例和比較例中獲得的紙基體的Stckigt施膠度,以及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打印濃度和打印耐水性通過以下方法來評價。
為了評價,借助市售的使用顏料墨的噴墨打印機(商標Image PROGRAF W6200,Canon Inc.的產(chǎn)品,打印模式厚涂布紙/高質量)和市售的噴墨打印機(商標PIXUS ip8600,CanonInc.的產(chǎn)品,打印模式無光相紙/高質量)進行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打印。
[Stckigt施膠度] 各紙基體的Stckigt施膠度根據(jù)JIS P 8122來測定。
[打印濃度] 將由財團法人Japanese Standard Association發(fā)表的圖像(″ahigh-definition color digital standard image XYZ/JIS-SCID,″識別符號S6,圖像名稱Color Chart)使用兩種打印機ImagePRO GRAF W6200(使用顏料墨)和PIXUS ip8600(使用染料墨)打印,打印濃度借助RD-914(Guretag Macbeth Co.的產(chǎn)品)由黑色和品紅色的最高色調部分來測定。
[墨污染] 對于使用兩種打印機Image PRO GRAPH W6200和PIXUSip8600獲得的打印件,目測評價在黑色-紅色邊界部分中打印件的墨污染。
標準 ◎無打印墨污染,優(yōu)良等級 ○少許墨污染,但在實際使用中不產(chǎn)生任何問題 △少許墨污染,在實際使用中輕微產(chǎn)生問題 ×顯著墨污染,在實際使用中產(chǎn)生嚴重問題 [圖像均勻性] 目測檢查來自兩種打印機Image PROGRAF W6200和PIXUS ip8600的黑色打印部分并根據(jù)下列標準評價 ◎優(yōu)良的實心均勻性,具有深度感的圖像,高級 ○良好的實心均勻性,良好級 △略差的實心均勻性 ×差 <實施例1> [紙基體I] 將10份煅燒高嶺土加入100份闊葉木漂白牛皮紙(打漿度400ml,CSFJIS-P-8121)中,進一步加入1.0份陽離子淀粉、0.7份松香膠和2.0份礬塊,接著充分混合,以制備用于造紙的原材料。然后,使用長網(wǎng)多筒型造紙機進行造紙,隨后干燥至水含量10%。然后,使用施膠機,將氧化淀粉的7%水溶液以4g/m2施涂在紙的兩面,接著干燥至水含量5.0%,從而提供具有重量190g/m2和Stckigt施膠度15秒的紙基體I。
[墨接受層用涂布液的制備] 將100份來自借助砂磨機將作為顏料的濕法二氧化硅(商品名NIPGEL AY603,TOSOH SILICA Co.的產(chǎn)品)處理到重均二次粒徑6.6μm,再處理到具有重均二次粒徑不大于2μm的顆粒數(shù)量占總二氧化硅量的47%的二氧化硅、35份甲硅烷基改性的PVA(商品名R-1130,KURARAY Co.的產(chǎn)品)作為粘結劑、5份PVA(商品名PVA 135,KURARAY Co.的產(chǎn)品)、10份苯乙烯-丙烯酸類共聚物樹脂、20份丙烯酰胺-二烯丙基胺共聚物(商品名SR1001,Sumitomo Chemical Co.的產(chǎn)品)作為墨固著劑、10份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銨(商品名CP101,SENKA Co.的產(chǎn)品)和水混合并分散,以制備涂布液。
[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制備] 將墨接受層涂布液施涂于紙基體I的一個表面以給出涂布量12g/m2,然后干燥,生產(chǎn)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同時設定直到干燥開始的時間為5秒。記錄介質的重量為202g/m2。
對于因此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進行前述各種評價,其結果示于表2。在記錄介質各吸收階段的吸收速度、吸收時間和吸收量為如表1和圖2中由附圖標記A表示的關系。
<實施例2> 除了將在實施例1中制備的紙基體I中的外部施膠劑(external size)改變?yōu)檠趸矸邸肞VA∶苯乙烯-丙烯酸類樹脂=4∶0.5∶0.5(5%溶液)并將Stckigt施膠度改變?yōu)?0秒之外,以與實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產(chǎn)水系墨用記錄介質。
對于因此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進行前述各種評價,其結果示于表2。在記錄介質各吸收階段的吸收速度、吸收時間和吸收量為如表1和圖2中由附圖標記B表示的關系。
<實施例3> 除了將包含于墨接受層涂布液中的顏料改變?yōu)閬碜越柚澳C和隨后的分級將濕法二氧化硅粉碎到重均二次粒徑7.0μm,再粉碎到具有重均二次粒徑不大于2μm的顆粒數(shù)量占總二氧化硅量的20%的二氧化硅之外,以與實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產(chǎn)水系墨用記錄介質。
對于因此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進行前述各種評價,其結果示于表2。在記錄介質各吸收階段的吸收速度、吸收時間和吸收量為如表1和圖2中由附圖標記C表示的關系。
<實施例4> 除了將在實施例1中的紙基體I中的重量改變?yōu)?20g/m2之外,以與實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產(chǎn)水系墨用記錄介質。記錄介質的重量為232g/m2。所得結果示于表1。
對于因此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進行前述各種評價,其結果示于表2。在記錄介質各吸收階段的吸收速度、吸收時間和吸收量為如表1和圖2中由附圖標記D表示的關系。
<實施例5> 除了將在實施例1中的在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制備中直到干燥開始的時間改變?yōu)?0秒之外,以與實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產(chǎn)水系墨用記錄介質。
對于因此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進行前述各種評價,其結果示于表2。在記錄介質各吸收階段的吸收速度、吸收時間和吸收量為如表1和圖2中由附圖標記E表示的關系。
<實施例6> 除了將在實施例1中的在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制備中直到干燥開始的時間改變?yōu)?5秒之外,以與實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產(chǎn)水系墨用記錄介質。
對于因此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進行前述各種評價,其結果示于表2。在記錄介質各吸收階段的吸收速度、吸收時間和吸收量為如表1和圖2中由附圖標記F表示的關系。
<實施例7> 除了將在實施例1中的在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制備中直到干燥開始的時間改變?yōu)?0秒之外,以與實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產(chǎn)水系墨用記錄介質。
對于因此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進行前述各種評價,其結果示于表2。在記錄介質各吸收階段的吸收速度、吸收時間和吸收量為如表1和圖2中由附圖標記G表示的關系。
<實施例8> 除了將在實施例1中的在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制備中直到干燥開始的時間改變?yōu)?5秒之外,以與實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產(chǎn)水系墨用記錄介質。
對于因此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進行前述各種評價,其結果示于表2。在記錄介質各吸收階段的吸收速度、吸收時間和吸收量為如表1和圖2中由附圖標記H表示的關系。
<實施例9> 除了將在實施例1中的在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制備中直到干燥開始的時間改變?yōu)?0秒之外,以與實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產(chǎn)水系墨用記錄介質。
對于因此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進行前述各種評價,其結果示于表2。在記錄介質各吸收階段的吸收速度、吸收時間和吸收量為如表1和圖2中由附圖標記I表示的關系。
<比較例1> [紙基體II] 將輕質碳酸鈣和高嶺土的75∶25的混合物加入100份闊葉木漂白牛皮紙(打漿度400ml,CSFJIS-P-8121)中,進一步加入1.0份陽離子淀粉、0.04份鏈烯基琥珀酸酐類中性施膠劑和0.5份礬塊,接著充分混合,以制備用于造紙的原材料。然后,使用長網(wǎng)多筒型造紙機進行造紙,隨后干燥至水含量10%。然后,使用施膠機,將氧化淀粉、PVA和苯乙烯-丙烯酸類樹脂的5.2∶1.3∶0.6混合物的7%溶液以4g/m2施涂在紙的兩面,接著干燥至水含量5.0%,從而提供具有重量190g/m2和Stckigt施膠度300秒的紙基體II。
[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制備] 除了將在實施例1中使用的紙基體I改變?yōu)榧埢wII之外,以與實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產(chǎn)水系墨用記錄介質。
對于因此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進行前述各種評價,其結果示于表2。在記錄介質各吸收階段的吸收速度、吸收時間和吸收量為如表1和圖2中由附圖標記J表示的關系。
<比較例2> 對于市售的無光型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商品名ThickCoated Paper,Canon Inc.的產(chǎn)品)進行前述各種評價,其結果示于表2。在記錄介質各吸收階段的吸收速度、吸收時間和吸收量為如表1和圖2中由附圖標記K表示的關系。
<比較例3> 對于市售的無光型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商品名Photo MatPaper/Pigment Type,EPSON Co.的產(chǎn)品)進行前述各種評價,其結果示于表2。在記錄介質各吸收階段的吸收速度、吸收時間和吸收量為如表1和圖2中由附圖標記L表示的關系。
<比較例4> 對于市售的無光型記錄介質(商品名PM Mat Paper,EPSON Co.的產(chǎn)品)進行前述各種評價,其結果示于表2。在記錄介質各吸收階段的吸收速度、吸收時間和吸收量為如表1和圖2中由附圖標記M表示的關系。
表1 表2 觀察實施例和比較例中的實心打印部,發(fā)現(xiàn)對于顏料墨和染料墨兩者,在實施例1至9中圖像無光澤不均勻且清晰,但比較例1至4中,圖像光澤不均勻且不清晰。將實施例1至9和比較例1至4中的記錄介質的墨接受層用剃刀去除,使用SEM觀察在各記錄介質的紙基體和墨接受層之間的邊界區(qū)域存在的二氧化硅,發(fā)現(xiàn)在實施例1至9中,在相對于墨接受層和紙基體之間的邊界界面區(qū)域的紙基體側和墨接受層側,均存在二氧化硅顆粒。
從實施例和比較例可見,在實施例1至9每一者中,第二階段的吸收速度不低于0.12μl/sec且不高于0.23μl/sec,其高于附圖標記J和K的吸收速度0.01μl/sec且低于附圖標記L的吸收速度0.32μl/sec。也可見當?shù)谝晃针A段的吸收量qa不小于1.6μl時,第二吸收階段中的吸收時間(tb-ta)因為吸收量相對大而不短于2秒,但是其是相對短的時間。此外,在每一實施例中的第二吸收階段的吸收量(qb-qa)不小于0.39μl且不大于0.80μl,其是與第一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a相比為一半以下?,F(xiàn)在給出墨吸收方面的解釋。在第一吸收階段中,在短時間內(nèi)吸收相對大量的墨,但推定吸收的墨進行適當?shù)谋A艉鸵苿樱瑤缀鯚o墨污染,因此確保能夠同時保證打印濃度的提高和圖像清晰度的平衡。這從對所得圖像的觀察中顯而易見。更特別地,第二吸收階段中的時間tb在滴下之后2.5至6.1范圍秒內(nèi),第二吸收階段中的時間(tb-ta)不短于2.3秒且不長于5.8秒。
在上述實施例中,紙基體和墨接受層二者的總重量不小于180g/m2且不大于300g/m2,即,那些操作實施例對于所稱的厚紙是有效的。另一方面,以下另外的實施例表明本發(fā)明對于普通厚度的記錄介質也有效。盡管在以下實施例中使用薄紙基體,但本發(fā)明的技術思想與厚度和重量無關,已確信如果本發(fā)明的每一前述方面中定義的結構條件得到滿足,其效果可以獲得。
在這方面,給出下列實施例作為典型實施例。
[紙基體III] 以與紙基體I的制備中相同的方式,將10份煅燒高嶺土加入100份闊葉木漂白牛皮紙(打漿度400ml,CSFJIS-P-8121)中,進一步加入1.0份陽離子淀粉、0.7份松香膠和2.0份礬塊,接著充分混合,以制備用于造紙的原材料。然后,使用長網(wǎng)多筒型造紙機進行造紙,隨后干燥至水含量10%。然后,使用施膠機,將氧化淀粉的7%水溶液以4g/m2施涂在紙的兩面,并干燥至水含量5.0%,從而提供具有重量150g/m2和Stckigt施膠度10秒的紙基體III。
<實施例10> 除了將在實施例1中的紙基體I改變?yōu)榧埢wIII之外,以與實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產(chǎn)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因此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重量為162g/m2。
對于上述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進行前述評價,其結果示于表4。在記錄介質各吸收階段的吸收速度、吸收時間和吸收量如表3和圖3中由附圖標記N表示。
<實施例11> 除了將在實施例1中的紙基體I改變?yōu)榧埢wIII且將直到干燥開始的時間改變?yōu)?0秒之外,以與實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產(chǎn)水系墨用記錄介質。
對于上述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進行前述評價,其結果示于表4。在記錄介質各吸收階段的吸收速度、吸收時間和吸收量如表3和圖3中由附圖標記O表示。
<實施例12> 除了將在實施例1中的紙基體I改變?yōu)榧埢wIII且將直到干燥開始的時間改變?yōu)?秒之外,以與實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產(chǎn)水系墨用記錄介質。
對于上述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進行前述評價,其結果示于表4。在記錄介質各吸收階段的吸收速度、吸收時間和吸收量如表3和圖3中由附圖標記P表示。
<實施例13> 除了將在實施例1中的紙基體I改變?yōu)榧埢wIII且將直到干燥開始的時間改變?yōu)?秒以及將干燥溫度改變?yōu)?60℃之外,以與實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產(chǎn)水系墨用記錄介質。
對于因此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進行前述評價,其結果示于表4。在記錄介質各吸收階段的吸收速度、吸收時間和吸收量如表3和圖3中由附圖標記Q表示。
<實施例14> 除了將在實施例1中的紙基體I改變?yōu)榧埢wIII且將干燥溫度改變?yōu)?60℃之外,以與實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產(chǎn)水系墨用記錄介質。
對于因此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進行前述評價,其結果示于表4。在記錄介質各吸收階段的吸收速度、吸收時間和吸收量如表3和圖3中由附圖標記R表示。
<實施例15> 以與紙基體I的制備中相同的方式,將10份煅燒高嶺土加入100份闊葉木漂白牛皮紙(打漿度400ml,CSFJIS-P-8121)中,然后進一步加入1.0份陽離子淀粉、0.7份松香膠和2.0份礬塊,接著充分混合,以制備用于造紙的原材料。然后,使用長網(wǎng)多筒型造紙機進行造紙,隨后干燥至水含量10%。此外,使用施膠機,將氧化淀粉的7%水溶液以4g/m2施涂在紙的兩面,隨后干燥至水含量5.0%,從而提供具有重量127g/m2和Stckigt施膠度9秒的紙基體IV。
除了將在實施例1中的紙基體I改變?yōu)榧埢wIV之外,以與實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產(chǎn)水系墨用記錄介質。該記錄介質的重量為139g/m2。
對于因此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進行前述評價,其結果示于表4。在記錄介質各吸收階段的吸收速度、吸收時間和吸收量為如表3和圖3中由附圖標記S表示的關系。
<實施例16> 除了將在實施例1中的紙基體I改變?yōu)榧埢wIV且直到干燥開始的時間改變?yōu)?0秒之外,以與實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產(chǎn)水系墨用記錄介質。
對于因此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進行前述評價,其結果示于表4。在記錄介質各吸收階段的吸收速度、吸收時間和吸收量為如表3和圖3中由附圖標記T表示的關系。
<實施例17> 除了將在實施例1中的紙基體I改變?yōu)榧埢wIV且直到干燥開始的時間改變?yōu)?秒之外,以與實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產(chǎn)水系墨用記錄介質。
對于因此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進行前述評價,其結果示于表4。在記錄介質各吸收階段的吸收速度、吸收時間和吸收量為如表3和圖3中由附圖標記U表示的關系。
<實施例18> 除了將在實施例1中的紙基體I改變?yōu)榧埢wIV且直到干燥開始的時間改變?yōu)?秒以及將干燥溫度改變?yōu)?60℃之外,以與實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產(chǎn)水系墨用記錄介質。
對于因此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進行前述評價,其結果示于表4。在記錄介質各吸收階段的吸收速度、吸收時間和吸收量為如表3和圖3中由附圖標記V表示的關系。
<實施例19> 除了將在實施例1中的紙基體I改變?yōu)榧埢wIV且將干燥溫度改變?yōu)?60℃之外,以與實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產(chǎn)水系墨用記錄介質。
對于因此生產(chǎn)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進行前述評價,其結果示于表4。在記錄介質各吸收階段的吸收速度、吸收時間和吸收量為如表3和圖3中由附圖標記W表示的關系。
表3 表4 從上述實施例可見,在本發(fā)明第一吸收階段中的qa(不小于1.3μl)小于1.60μl的情況下,第一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相對小,因而相應于圖像濃度的著色劑固著可通過將第二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b-qa)設定為相對長時間的且緩和的吸收而受到影響。更具體地,優(yōu)選作為第三吸收階段中的開始時間的tb的出現(xiàn)不短于9.5秒,第二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速度V2不低于0.01μl/sec且低于0.12μl/sec。在N、O、P、Q、R、S、T、U、V和W中,第二吸收階段中的tb不短于9.6秒且不長于13.5秒,吸收速度V2不低于0.05μl/sec且不高于0.09μl/sec。該條件對于本發(fā)明更有效。特別地,該范圍表明本發(fā)明對于具有重量不小于130g/m2且小于180g/m2,即具有普通厚度的記錄介質有效。
從上表1至4可見,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第二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速度V2高于J和K的吸收速度0.01μl/sec且低于L的吸收速度0.32μl/sec。更特別地,A、B、C、D、E、F、G、H和I的吸收速度是J和K的吸收速度的十二至十七倍,并約為L的吸收速度的一半。在N、O、P、Q、R、S、T、U、V和W中,第二吸收階段的吸收速度是J和K的吸收速度的五倍至八倍,并約為L的吸收速度的六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即,本文所指的″適中″的速度為不低于0.05μl/sec且不高于0.23μl/sec。該條件對于本發(fā)明更有效。
如上所述,當?shù)卧谀邮軐颖砻嫔系?μl蒸餾水液滴在滴下后的一秒內(nèi)以第一吸收速度V1(μl/sec)吸收該液滴的第一吸收階段、在第一吸收階段之后以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吸收該液滴至少2秒的第二吸收階段和在第二吸收階段之后以第三吸收速度V3(μl/sec)吸收該液滴的第三吸收階段中被吸收,在第一至第三吸收階段的液滴吸收滿足下列關系 0<V2<V1 0<V2<V3, 并假定第一至第二吸收階段的拐點為a,第二至第三吸收階段的拐點為b,第三吸收階段的終點為c,在該點a、b和c的吸收量分別為qa、qb和qc,到達該點a、b和c的時間分別為ta、tb和tc,則在拐點a的吸收量qa為不小于1.3μl且小于2.0μl,在拐點b的吸收量qb大于第一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a且小于2.5μl,在第二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b-qa)不小于0.3μl且不大于1.4μl時,與厚度和重量無關地獲得本發(fā)明的效果。
此外,結果是,當?shù)诙针A段出現(xiàn)在液滴滴下后的9.5秒后,且到達第三吸收階段中的終點的時間tc出現(xiàn)在滴下后的14.5秒內(nèi),即使在具有薄紙基體的體系的情況下,也獲得令人滿意程度上的本發(fā)明的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包含紙基體和形成于所述紙基體表面上的墨接受層,該墨接受層包括含無機顏料并還含對于墨著色劑為反應性的物質的多孔層,該記錄介質使用含墨著色劑的水系墨進行記錄,其特征在于
滴在墨接受層表面上的4μl蒸餾水液滴在滴下后的一秒內(nèi)以第一吸收速度V1(μl/sec)吸收該液滴的第一吸收階段、在第一吸收階段之后以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吸收該液滴至少2秒的第二吸收階段和在第二吸收階段之后以第三吸收速度V3(μl/sec)吸收該液滴的第三吸收階段中被吸收,在第一至第三吸收階段的液滴吸收滿足下列關系
0<V2<V1
0<V2<V3,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高于0.01(μl/sec)并低于(0.32μl/sec),并假定第一至第二吸收階段的拐點為a,第二至第三吸收階段的拐點為b,第三吸收階段的終點為c,在點a、b和c的吸收量分別為qa、qb和qc,到達該點a、b和c的時間分別為ta、tb和tc,則在拐點a的吸收量qa不小于1.3μl且小于2.0μl,在拐點b的吸收量qb不小于2.0μl且小于2.5μl。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該拐點a在滴下后0.5秒內(nèi)出現(xiàn)。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在第二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b-qa)不小于0.3μl且不大于1.4μl。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在第二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b-qa)不小于0.5μl且不大于1.0μl。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在拐點a的吸收量qa不小于1.5μl。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該記錄介質的重量不小于180g/m2且不大于300g/m2,拐點b在滴下后8秒內(nèi)出現(xiàn)。
7.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該紙基體具有Stckigt施膠度不短于5秒且不長于50秒。
8.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該墨接受層具有滿足下列關系的pHB
5<pHB≤7。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該紙基體具有pHA且該墨接受層具有該pHB,二者滿足下列關系
1<(pHB-pHA)<4。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該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高于0.05(μl/sec)且低于0.23(μl/sec)。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該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高于0.12(μl/sec)且低于0.23(μl/sec)。
12.一種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包含紙基體和形成于紙基體表面上的墨接受層,該紙基體具有Stckigt施膠度不短于5秒且不長于50秒,該墨接受層含有無定形二氧化硅、粘結劑和對于墨著色劑為反應性的物質,其特征在于
滴在墨接受層表面上的4μl蒸餾水液滴在滴下后的一秒內(nèi)以第一吸收速度V1(μl/sec)吸收該液滴的第一吸收階段、在第一吸收階段之后以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吸收該液滴至少2秒的第二吸收階段和在第二吸收階段之后且滴下后的8秒內(nèi)以第三吸收速度V3(μl/sec)吸收該液滴的第三吸收階段中被吸收,在第一至第三吸收階段的液滴吸收滿足下列關系
0<V2<<V3<V1,
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高于0.01(μl/sec)并低于0.32(μl/sec),并假定第一至第二吸收階段的拐點為a,第二至第三吸收階段的拐點為b,第三吸收階段的終點為c,在點a、b和c的吸收量分別為qa、qb和qc,到達該點a、b和c的時間分別為ta、tb和tc,則在拐點a的吸收量qa不小于1.5μl且不大于2.0μl,在第二吸收階段的吸收量(qb-qa)不小于0.3μl且不大于1.0μl。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該墨接受層具有滿足下列關系的pHB
5<pHB≤7,
該紙基體具有pHA且該墨接受層具有該pHB,二者滿足下列關系
1<(pHB-pHA)<4,
該墨接受層具有厚度不小于25μm且不大于35μm,該紙基體和該墨接受層的重量在不小于180g/m2且不大于300g/m2的范圍內(nèi)。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該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高于0.12(μl/sec)且低于0.23(μl/sec)。
15.一種使用含陰離子著色劑的水系墨進行記錄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該記錄介質在其表面上具有墨接受層,該墨接受層包括含無機顏料和對于墨著色劑為反應性的物質的多孔層,其特征在于
滴在墨接受層表面上的4μl蒸餾水液滴在滴下后的一秒內(nèi)以第一吸收速度V1(μl/sec)吸收該液滴的第一吸收階段、在第一吸收階段之后以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吸收該液滴不短于兩秒的第二吸收階段和在第二吸收階段之后以第三吸收速度V3(μl/sec)吸收該液滴的第三吸收階段中被吸收,在第一至第三吸收階段的液滴吸收滿足下列關系
0<V2<V1
0<V2<V3,
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高于0.01(μl/sec)并低于0.32(μl/sec),并假定第一至第二吸收階段的拐點為a,第二至第三吸收階段的拐點為b,第三吸收階段的終點為c,在該點a、b和c的吸收量分別為qa、qb和qc,到達該點a、b和c的時間分別為ta、tb和tc,則在拐點a的吸收量qa不小于1.3μl且不大于2.0μl,在第二吸收階段的吸收量(qb-qa)不小于0.3μl且不大于1.0μl。
16.根據(jù)權利要求15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該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高于0.05(μl/sec)且低于0.23(μl/sec)。
17.根據(jù)權利要求16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該紙基體具有Stckigt施膠度不短于5秒且不長于50秒。
18.一種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包含紙基體和形成于該紙基體表面上的墨接受層,該墨接受層含有無定形二氧化硅、粘結劑和對于墨著色劑為反應性的物質,其特征在于
滴在墨接受層表面上的4μl蒸餾水液滴在滴下后的一秒內(nèi)以第一吸收速度V1(μl/sec)吸收該液滴的第一吸收階段、在第一吸收階段之后以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吸收該液滴至少2秒的第二吸收階段和在第二吸收階段之后以第三吸收速度V3(μl/sec吸收該液滴的第三吸收階段中被吸收,在第一至第三吸收階段的液滴吸收滿足下列關系
0<V2<V1
0<V2<V3,
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高于0.01(μl/sec)并低于0.32(μl/sec),并假定第一至第二吸收階段的拐點為a,第二至第三吸收階段的拐點為b,第三吸收階段的終點為c,在該點a、b和c的吸收量分別為qa、qb和qc,到達該點a、b和c的時間分別為ta、tb和tc,則在拐點a的吸收量qa不小于1.3μl且小于2.0μl,在拐點b的吸收量qb大于第一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a且小于2.5μl,在第二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b-qa)不小于0.3μl且不大于1.4μl。
19.根據(jù)權利要求18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在第二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b-qa)不小于0.38μl且不大于1.0μl。
20.根據(jù)權利要求19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在拐點a的吸收量qa不小于1.5μl。
21.根據(jù)權利要求18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第二吸收階段出現(xiàn)在滴下該液滴之后不短于2.0秒且不長于13.5秒以內(nèi)。
22.根據(jù)權利要求21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在第三吸收階段中的時間tc在滴下該液滴之后14.1秒以內(nèi)。
23.根據(jù)權利要求20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第二吸收階段出現(xiàn)在滴下該液滴之后6.1秒以內(nèi),到達第三吸收階段中的終點的時間tc出現(xiàn)在滴下該液滴的8秒以內(nèi)。
24.根據(jù)權利要求19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第二吸收階段出現(xiàn)在滴下該液滴之后9.5秒內(nèi)或9.5秒后,到達第三吸收階段中的終點的時間tc出現(xiàn)在滴下該液滴之后的14.5秒以內(nèi)。
25.根據(jù)權利要求17至24任一項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該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高于0.05(μl/sec)且低于0.23(μl/sec)。
26.根據(jù)權利要求23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該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高于0.12(μl/sec)且低于0.23(μl/sec)。
27.根據(jù)權利要求24所述的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中該第二吸收速度高于0.05(μl/sec)且低于0.09(μl/sec)。
28.一種測定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墨吸收特性的方法,該記錄介質包含紙基體和形成于該紙基體表面上的墨接受層,該墨接受層含有無定形二氧化硅、粘結劑和對于墨著色劑為反應性的物質,該方法包括測定
滴在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墨接受層表面上的4μl蒸餾水液滴在滴下后的一秒內(nèi)以第一吸收速度V1(μl/sec)吸收該液滴的第一吸收階段、在第一吸收階段之后以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吸收該液滴至少2秒的第二吸收階段和在第二吸收階段之后以第三吸收速度V3(μl/sec)吸收該液滴的第三吸收階段中被吸收;
該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高于0.01(μl/sec)且低于0.32(μl/sec);和
第一至第二吸收階段的拐點a、第二至第三吸收階段的拐點b和第三吸收階段的終點c,假定在該點a、b和c的吸收量分別為qa、qb和qc,到達該點a、b和c的時間分別為ta、tb和tc,則在第一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a不小于1μl且小于2.0μl,在第二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b大于第一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a且小于2.5μl,在第二吸收階段中的吸收量(qb-qa)不小于0.3μl且不大于1.4μl。
29.根據(jù)權利要求28所述的測定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墨吸收特性的方法,其中該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高于0.05(μl/sec)且低于0.23(μl/sec)。
30.根據(jù)權利要求28所述的測定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墨吸收特性的方法,其中該紙基體和該墨接受層的重量在不小于180g/m2且不大于300g/m2的范圍內(nèi),該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高于0.12(μl/sec)且低于0.23(μl/sec)。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水系墨用記錄介質,其包含紙支承體上的多孔層。該水系墨用記錄介質的特征在于,滴在墨接受層表面上的4μl蒸餾水液滴滴下時,在其第一吸收階段,在滴下之后的一秒內(nèi)立刻以第一吸收速度V1(μl/sec)吸收該液滴,在第一吸收階段之后在其第二吸收階段至少2秒,以第二吸收速度V2(μl/sec)吸收該液滴,在第二吸收階段之后在其第三吸收階段,以第三吸收速度V3(μl/sec)吸收該液滴,在第一至第三吸收階段的液滴吸收滿足關系0<V2<V1和0<V2<V3,當從第一吸收階段至第二吸收階段的過渡中的拐點為a,第二吸收階段至第三吸收階段的過渡中的拐點為b,第三吸收階段的終點為c,在各點的吸收量分別為qa、qb和qc,到達各點的時間分別為ta、tb和tc時,吸收量qa不小于1.3μl且小于2.0μl,吸收量qb不小于2.0μl且小于2.5μl。
文檔編號B41M5/50GK101253050SQ20068003208
公開日2008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06年8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8月31日
發(fā)明者松浦諭, 石田菜穗, 山口研一, 永島齊, 須釜定之 申請人:王子制紙株式會社, 佳能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