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墨盒、閥裝置和噴墨記錄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墨盒、用于該墨盒的閥裝置和配備了該墨盒的噴墨記錄設備。
背景技術:
通常通過把墨盒安裝到噴墨記錄設備中來把墨盒裝入噴墨記錄設備。一個橡膠塞子安裝到墨盒上并且防止空氣、墨或任何其它物質進入或流出墨盒。噴墨記錄設備包括具有尖銳尖端的空心針。當推墨盒并且把墨盒安裝到噴墨記錄設備中時,空心針穿透塞頭,從而墨盒的內部與空心針連通以向噴墨記錄設備供墨。但是,空心針的尖銳尖端用向用戶伸出的尖銳尖端形成。因此為了避免用戶接觸到尖端有必要使用安全措施。
例如在日本待審專利申請公開H3-197052中,噴墨記錄設備配備了防護裝置以在空心針暴露時保護用戶不受空心針的傷害。為了覆蓋空心針,防護裝置具有安裝在空心針和插入墨盒側之間的防護板。當安裝墨盒時,在防護板處于遮蔽位置時解開防護板的鎖并且空心針暴露出來。另外,空心針穿透塞頭并且由此墨盒裝入噴墨記錄設備。另外,當拆除墨盒時,利用卷簧把防護板放置在遮蔽位置并且利用鎖部件使得防護板保持在那個位置。因此,防護板保護用戶使之不受空心針的傷害。
如日本待審專利申請公開No.2001-113723所披露的,還存在一種墨盒,當把墨盒從噴墨記錄裝置上拆下時,能夠防止墨從墨盒中泄露出來。這樣的墨盒設有一個存儲墨的墨室,一個向外提供存儲在墨室中的墨的供墨口,和一個形成在墨室和供墨口之間的墨引導室。
墨引導室中包括一個閥單元,并且把圓柱形密封件插入供墨口。為了堵塞墨流動通道,壓縮彈簧在彈性接觸圓柱形密封件的方向上推動閥單元,并且閥單元防止墨從墨室側泄露出來。墨室的結構使得當連接到噴墨記錄裝置上時,供墨針穿透圓柱形密封件并且抵抗壓縮彈簧的驅動力向墨室壓閥單元。這樣就形成了供墨的墨流動通道。
如日本公開專利申請No.9-20018所披露的,還存在一種能夠很容易地辨別出存儲在墨盒中的墨的顏色的墨盒。這種墨盒包括容器體和蓋件,容器體包括其中能夠吸收墨的多孔材料,蓋件覆蓋容器的頂部開口。蓋件用與多孔材料所吸收的墨的顏色一樣的材料形成。因此,即使安裝多種顏色的墨盒,由于能夠利用辨別那些墨盒的蓋件顏色來執(zhí)行安裝,就能夠避免把多種顏色的墨盒裝錯。另外,為了辨別墨盒中的墨顏色,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來形成墨盒也是已知的。
如日本公開專利申請11-58775所披露的,還存在一種墨盒,為了存儲脫氣的墨對墨盒執(zhí)行脫氣過程。把墨盒包括在一個包裝體中,并且包裝體保持在減壓狀態(tài)。包裝體保持在減壓狀態(tài)是為了在輸運墨盒的過程中防止脫氣墨變質。
還利用分隔壁把墨盒的內部分成兩個空間。在分隔壁分隔的兩個空間中,一個空間用作供墨室,它暫時存儲要從供墨孔提供的墨,另一個空間用作墨室,它充滿能夠存儲墨的多孔件。為了存儲大量的墨,墨室需要比供墨室更多的空間。這樣所布置的分隔壁所處的位置非常靠近供墨室的一個相對端壁。
發(fā)明內容
例如,在日本待審專利申請No.2001-113723所披露的、能夠如上所述防止墨泄露的墨盒中,設有一個能夠打開和阻塞墨流動通道的轉換閥單元和一個驅動閥單元的壓縮彈簧。因此為了連接閥單元需要一個墨引導室。另外,壓縮彈簧必須形成在供墨口和墨室之間。這樣形成墨流動通道的結構變得復雜。由于閥單元和壓縮彈簧連接在墨引導室中,連接操作變得困難,需要額外的制造步驟。因此,生產墨盒需要較高的制造成本。
另外,使用了用金屬制造的壓縮彈簧。當再利用時,不能把金屬壓縮彈簧和樹脂材料構造的墨盒一起拋棄。因此,當處置墨盒時,首先要拆開墨盒并且去掉壓縮彈簧。這樣,使用金屬壓縮彈簧引起的問題在于丟棄墨盒的復雜性增加了,并且處理成本也變得很高。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墨盒,該墨盒能夠減少制造成本和降低處理費用。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該墨盒的閥裝置和安裝了上述墨盒的噴墨記錄設備。
在典型的實施例中,一個墨盒包括一個墨室;一個連通室,它能夠與墨室連通;一個閥,它是可移動的;一個支撐件,它位于連通室中,支撐件包括一個閥座和一個開口,開口在近似中心部分暴露閥的底部,其中閥座在開口的外周鄰近閥;和一個推壓裝置,它從閥座伸出,推壓裝置直接接觸閥并且向閥座推壓閥,其中當預定的力施加到閥上時,閥與閥座分離,并且支撐件和推壓裝置形成為一個整體件。
在典型的實施例中,一個閥裝置包括一個閥,它是可移動的;和一個整體支撐件。整體支撐件包括一個具有開口的閥座,開口在近似中心部分暴露閥的底部,其中閥座在開口的外周鄰近閥,和一個推壓裝置,它從閥座伸出,推壓裝置直接接觸閥并且向閥座推壓閥,其中當預定的力施加到閥上時,閥與閥座分離。
在典型的實施例中,一個墨盒包括一個墨室,它能存儲墨;一個連通室,它具有和墨室連通的第一開口和能夠容納抽取部件的第二開口;一個閥,它位于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之間;和一個支撐件,它支撐閥的一個底表面,并且向第二開口推壓閥的頂表面。
在本實用新型的眾多特征中,其中允許各種尺寸,使得能夠穩(wěn)固地把墨盒安裝在成像裝置中。
在典型的實施例中,一個墨盒包括一個墨室,它能存儲墨;一個開口,它位于墨盒底表面中,墨經過這個開口能夠從墨室提供給一個成像裝置;和一個上表面,它與底表面相對;其中從上表面到底表面之間的距離小于約48mm。
在典型的實施例中,一個墨盒包括一個墨室,它能存儲墨;一個開口,它位于墨盒底表面中,墨經過這個開口能夠從墨室提供給一個成像裝置;一個第一側壁;一個第二側壁,它與第一側壁相對;一個前壁;一個后壁,它與前壁相對;其中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之間的第一距離大于前壁和后壁之間的第二距離;并且第一距離小于約48.5mm。
在典型的實施例中,一個墨盒包括一個墨室,它能存儲墨;一個開口,它位于墨盒底表面中,墨經過這個開口能夠從墨室提供給一個成像裝置;一個第一側壁;一個第二側壁,它與第一側壁相對;一個前壁;一個后壁,它與前壁相對;其中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之間的第一距離大于前壁和后壁之間的第二距離;并且第二距離小于約22mm。
在典型的實施例中,一個墨盒包括一個墨室,它能存儲墨;一個開口,它位于墨盒底表面中,墨經過這個開口能夠從墨室提供給一個成像裝置;一個第一側壁;一個第二側壁,它與第一側壁相對;一個前壁;一個后壁,它與前壁相對;其中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之間的第一距離大于前壁和后壁之間的第二距離;并且第二距離小于約31mm。
在典型的實施例中,一個墨盒包括一個墨室,它能存儲墨;一個開口,它位于墨盒底表面中,墨經過這個開口能夠從墨室提供給一個成像裝置;一個第一側壁;一個第二側壁,它與第一側壁相對;一個前壁;一個后壁,它與前壁相對;其中第一側壁包括一個伸出區(qū)域,它相對于第一側壁的鄰近區(qū)域向外伸出;伸出區(qū)域具有第一邊沿和第二邊沿,第一邊沿離前壁比離后壁近,第二邊沿離后壁比離前壁近;并且從第一邊沿到第二邊沿的第一距離小于約4.5mm。
在典型的實施例中,一個墨盒包括一個墨室,它能存儲墨;一個開口,它位于墨盒底表面中,墨經過這個開口能夠從墨室提供給一個成像裝置;一個第一側壁;一個第二側壁,它與第一側壁相對;一個前壁;一個后壁,它與前壁相對;其中前壁包括一個第一底邊,后壁包括一個第二底邊;和從第一底邊到第二底邊的第一距離小于約20mm。
在典型的實施例中,一個墨盒包括一個墨室,它能存儲墨;一個開口,它位于墨盒底表面中,墨經過這個開口能夠從墨室提供給一個成像裝置;一個第一側壁;一個第二側壁,它與第一側壁相對;一個前壁;一個后壁,它與前壁相對;其中前壁包括一個第一底邊,后壁包括一個第二底邊;和從第一底邊到第二底邊的第一距離小于約29mm。
在典型的實施例中,一個墨盒包括一個墨室,它能存儲墨;一個開口,它位于墨盒底表面中,墨經過這個開口能夠從墨室提供給一個成像裝置;一個第一側壁;一個第二側壁,它與第一側壁相對;一個前壁;一個后壁,它與前壁相對;其中第一側壁包括一個第一底邊,第二側壁包括一個第二底邊;和從第一底邊到第二底邊的第一距離小于約43mm。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的方面,當墨盒安裝到噴墨記錄裝置中時,閥件抵抗推壓件(即伸出部件)的推壓力。因此建立了墨室和設在噴墨記錄裝置中的流動通道之間的連通。當從噴墨記錄裝置中去掉墨盒時,推壓件使得閥件與閥座直接接觸,這樣就防止了墨經過開口的泄漏。
另外,為了起到支撐件的作用,用橡膠等彈性材料整體形成推壓裝置和閥座。因此,當需要清除墨盒時,如當需要對墨盒進行焚燒處理時,無需進行任何處理就可以直接焚燒,也就是說不需要拆散墨盒并且去掉金屬壓縮彈簧,而如果使用壓縮彈簧就不能直接焚燒,所以就增加了操作效率,減少了處理花費。
另外,閥件保持在支撐件和該裝置之間。這樣,通過將支撐件以保持閥件的狀態(tài)布置在連通室中時,就能夠實現墨室和噴墨記錄裝置側的流動通道之間的連通或阻塞。因此,不需要進行連接推壓裝置這些麻煩的操作過程,在這里推壓裝置用來在設有閥件的區(qū)域中推壓閥件,所以最終減少了制造墨盒的成本。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的方面,利用推壓裝置使得閥件與閥座直接接觸,這樣就可靠地阻塞了墨流動通道。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的方面,閥件連通通道的一個開口形成為非圓形,這樣就避免了墨的表面張力能夠形成彎月面,從而避免阻塞所述的開口,這樣就能夠保證墨的平穩(wěn)流動。如果連通通道的開口形成為近似圓形,很容易形成彎月面,這樣就有阻塞墨流動的危險。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的方面,向墨室側移動閥件時,這樣推壓裝置的升起部分就能夠很容易地伸長或收縮,以利于閥件的打開/關閉操作。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的方面,在閥件外周邊處的那部分推壓裝置的厚度比在閥座空心件穿透方向上的厚度薄,這樣當閥件移動時,閥座的變形很小,推壓裝置在墨室側經歷很大彈性變形,所以能夠可靠地提供墨室和噴墨記錄裝置側的流動通道之間的連通。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的方面,形成密封裝置的空心件的穿透側的邊沿內周邊所具有的結構使得直徑從穿透側向閥件側逐漸減小,這樣的結果是空心件的外徑大于密封裝置的內徑,從而能夠平穩(wěn)地穿透,并且可靠地產生卷邊。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的方面,避免了密封件隨著密封裝置的內周表面的彈性變形產生的傾斜,并且還避免了阻礙連通墨室和空心件的流動通道。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的方面,當利用推壓裝置使得閥件與閥座直接接觸時,能夠利用伸出件可靠地阻礙墨室側和密封裝置側之間的連通。這樣就更可靠地避免了墨泄漏。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的方面,當閥件與閥座分開時,利用凹凸配合能夠避免閥件與推壓件的伸出部分脫離。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的方面,用連接部分和臺階狀表面更可靠地確定支撐件的插入位置,并且在墨盒制造過程中提高了操作效率。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的方面,避免了液體表面張力所形成的彎月面,這樣就保證了液體的平穩(wěn)流動。
如上所述,例如在日本待審專利申請公開H3-197052中,保護裝置需要保護板、鎖緊部件和卷簧。這樣為了安裝每個部件需要在噴墨記錄設備中保證空間。由于部件數目的增加,噴墨記錄設備變大并且制造成本增加。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這樣提供的墨盒不需要任何安裝在噴墨記錄設備中的特殊安全裝置就能夠安全供墨。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的方面的墨盒包括一個墨室,它能存儲墨;一個連通室,它具有能夠容納抽取部件的開口;一個薄膜部件,它阻礙連通室和墨室之間的連通;和一個刺穿部件,它位于連通室中,并且當把抽取部件移動到連通室中時它能夠刺穿薄膜部件。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的方面的墨盒包括一個墨室,它能存儲墨;一個連通室,它具有與墨室連通的第一開口和能夠容納抽取部件的第二開口;一個閥,它位于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之間;和一個支撐件,它支撐閥的底表面,其中當把抽取部件插入連通室時在閥和支撐件之間形成墨通道。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的方面,不需要使得抽取部件的尖端很尖銳。因此,從噴墨記錄設備中伸出的抽取部件不會傷害用戶,這樣就提高了安全性。同時,不需要在噴墨記錄設備側安裝防護裝置來防護抽取部件,這樣就降低了生產成本。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的方面,縮短了在制造墨盒后把薄膜部件粘在上面的工作過程。在這點上,有提高制造操作的效率的作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的方面,還能夠不使用薄膜部件。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的方面,朝向薄膜部件形成了一個形狀尖銳的刺穿部件,因此當利用抽取部件把刺穿部件推向薄膜部件一側時,它能夠可靠地刺穿薄膜部件。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的方面,形成了槽來形成使墨在刺穿部件和薄膜部件之間流動的通道。這樣就利用槽可靠地形成了連接墨室和連通室之間的墨通道。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的方面,形成了多個槽,并且這多個槽以大致相等間距形成在刺穿部件的外壁上。因此就能夠形成更多連接墨室和連通室的墨通道。因此墨能夠不斷地提供給抽取部件。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的方面,能夠進一步拓寬連接墨室和連接室的墨通道并且不斷地供墨。另外,當安裝和拆除墨盒時,能夠防止刺穿部件不能從薄膜部件移走。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的方面,閥部件位于連通室中,與刺穿部分相比,它更靠近開口側,這樣在刺穿部件刺穿薄膜部件并且墨室和連通室之間的連通打開后,閥部件能夠連通或關閉墨通道。在這一點上,在安裝和拆除墨盒時,有防止墨泄漏的作用。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的方面,由于閥部件和刺穿部件彼此形成為一個單元,這樣就能減少部件數目并且因此減少制造成本。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的方面,當把墨盒裝入噴墨記錄設備中時,在空氣吸入部件側的第二薄膜部件首先破裂后,第一薄膜部件破裂,這樣空氣提供給墨室,墨平穩(wěn)地提供給記錄頭。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的方面,第二閥部件利用空氣吸入部件有選擇地連通或阻塞墨通道,由于第二閥部件位于空氣吸入室的開口側而不是第二刺穿部件側,所以一旦薄膜部件破裂并且墨室和空氣連通室之間的連通打開后,第二閥部件能夠有選擇地連通和關閉墨通道。這樣在安裝和拆除墨盒時,能夠防止墨泄漏。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的方面,由于第二閥部件和第二刺穿部件彼此形成為一個單元,這樣就能減少部件數目并且因此減少制造成本。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的方面,由于偏置單元能夠從墨室側在閥座單元的方向上偏置閥部件,所以在安裝和拆除墨盒時能夠可靠地防止墨從連通室中泄漏出來。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的方面,由于偏置單元能夠從墨室側在第二閥座單元的方向上偏置第二閥部件,所以在安裝和拆除墨盒時能夠可靠地防止墨從連通室中泄漏出來。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的方面,用橡膠等彈性材料制造彼此作為一個單元的管單元、偏置單元和閥座單元。因此,當清除墨盒時,例如利用焚燒來清除墨盒時,可以直接焚燒而不必拆開墨盒以取出金屬制造的壓縮彈簧,這樣就能夠提高操作效率并且降低清除成本。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的方面,能夠通過定位一個在連通室中保持閥部件的支撐部件來打開或阻塞一個連通室和外部的連通。因此,就不必進行復雜的操作過程,如安裝一個偏置裝置以在閥部件所處的位置偏置閥部件,并且因此能夠減少制造墨盒的成本。
另外,如在日本公開專利申請No.9-20018中所披露的墨盒,使用與所存儲的墨顏色一樣的材料形成蓋件來避免墨盒在噴墨記錄設備中的安裝錯誤。但是,由于用與不同的墨顏色對應的不同顏色來形成這樣的蓋件,增加了制造墨盒所需部件的數目,并且在制造中必須包括選擇與墨盒中所使用的墨的顏色對應的蓋件這一步驟,所以制造過程復雜。因此制造墨盒的成本增加。
當使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形成墨盒時,在觀察這些墨盒時能夠辨別出存儲的墨。但是,如果在這樣的墨盒中收集了預定容積的墨,墨的顏色會變暗。所以,很難準確地辨別出存儲在這些墨盒中的墨顏色。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包括墨盒,其中在制造這些墨盒時通過使用更少的部件來降低制造成本,并且能夠準確地辨別出這些墨盒中所存儲的墨的顏色。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一步包括噴墨記錄設備,墨盒能夠安裝到噴墨記錄設備中。
在典型的實施例中,墨盒包括一個存儲墨的墨室。墨室包括一個上部和一個下部,下部存儲墨,上部包括一個不含墨的空間。在典型的實施例中,至少一部分上部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并且在至少一部分的內壁表面上設有槽,槽設計為利用毛細管作用留住內壁表面上的墨,使得墨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散開。
在典型的實施例中,墨盒包括一個能存儲墨的墨室,其中墨室的上端敞開并且一個蓋蓋住上端。在典型的實施例中,在蓋的內壁表面和所存儲的墨之間可以具有一個不含墨的空間,至少一部分蓋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形成。在典型的實施例中,能夠在內壁表面上設有槽,設計槽使之能夠利用毛細管作用留住內壁表面上的墨,使得墨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散開。
在典型的實施例中,墨盒包括一個能存儲墨的墨室和一個從蓋向外伸出的抓緊部分。在典型的實施例中,在抓緊部分的內壁表面和墨之間可以存在一個不含墨的空間,至少一部分抓緊部分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形成。在典型的實施例中,能夠在內壁表面上設有槽,設計槽使之能夠利用毛細管作用留住內壁表面上的墨,使得墨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散開。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典型的方面,當把墨盒安裝到噴墨記錄設備中時,所形成的墨室能夠在其下部存儲墨,并且在其上部留有一個不含墨的空間。在墨室中,至少一部分上部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形成,其中在該至少一部分上部形成空間。另外,在透明或半透明部分的內壁表面上設有網格狀的分散槽,設計分散槽使之能夠利用毛細管作用留住內壁表面上的墨,使得墨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散開。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典型的方面,當把墨盒移動或安裝到噴墨記錄設備中時,墨移動到墨室的內部并且總是粘在其上形成了分散槽的內部表面上,而且利用毛細管作用將墨留在那里,使得墨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散開。因此,通過其上形成了分散槽的透明或半透明材料,能夠準確地辨認出沿著分散槽在內表面上散開的墨的顏色。這樣就能辨別出墨的顏色,并且能夠避免墨盒在噴墨記錄設備中的安裝錯誤。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典型的方面,對于墨盒來講,由于其上形成了分散槽的至少一部分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構成,每種顏色的墨都可以分別存儲在用同樣方法制造出的墨盒中。因此,由于能夠共享制造墨盒的部件,能夠省略復雜的制造過程,如根據墨的顏色來選擇蓋的這類制造墨盒的過程,這樣就能夠降低制造成本。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典型的方面,分散槽形成在蓋的內壁表面上,蓋所具有的結構能夠覆蓋墨盒上部的開口端并且密封墨盒的內部。因此,在把墨盒安裝到噴墨記錄設備中時,用戶能夠通過從頂部觀察蓋來辨別墨,這樣就準確地避免了墨盒的錯誤安裝。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典型的方面,蓋設有從蓋向外伸出的抓緊部分,以把墨盒安裝到噴墨記錄設備中,并且分散槽形成在抓緊部分的內壁表面上。由于用戶通過抓緊抓緊部分來安裝墨盒,在安裝墨盒時,通過觀察抓緊部分,用戶能夠準確地辨認出墨盒中的墨。這樣,就更準確地避免了墨盒的錯誤安裝。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典型的方面,分散槽形成為長方形網格形狀、平行四邊形網格形狀或大致橢圓形的網格形狀。通過在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或近似橢圓形中布置突出部分,并且在突出部分之間沿垂直和水平方向形成槽來形成分散槽。因此,由于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或近似橢圓形具有簡單的形狀,所以能夠很容易地實現分散槽的形成。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典型的方面,墨盒安裝到噴墨記錄設備中,其中利用這種墨盒能夠準確地辨別出墨盒中的墨顏色。因此就準確地避免了墨盒的錯誤安裝。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典型的方面,在側壁的大致中間位置設有分隔壁,并且一個蓋固定在一個側壁上。因此墨盒能夠承受從墨盒外部向其內部施加的壓力。這樣,即使為了抑制墨盒的脫氣程度,墨盒在減壓狀態(tài)下包裝在包裝體中,墨盒也能夠避免損壞和變形。因此,能夠避免墨盒中的墨由于墨盒的變形和損壞而泄露。同時,也能夠避免發(fā)生墨盒由于變形和損壞而不能安裝到噴墨記錄設備中的情形。
如上所述,為了避免脫氣的墨變質,例如在日本公開專利申請11-58775中,墨盒在減壓狀態(tài)下容納在包裝體中。壓力從墨盒的外部向其內部施加。為了避免脫氣的墨變質,必須使得包裝體的內部保持真空或接近真空。這樣就從墨盒的外部向其內部施加了很大的壓力。
如上述墨盒所述,形成了兩個空間。因而使用多個平坦件在墨盒中創(chuàng)建了兩個空間,排列了墨室和供墨室,其中它們的相應頂表面敞開,并且墨室具有更大的空間。這樣,由于在減壓時所受到的力,墨盒很容易變形。當使用相對小的滑架安裝型墨盒時,平坦件的區(qū)域小并且因此能夠承受壓力減小時所受到的力。但是,如果傳統的墨盒較大,墨盒就不能承受壓力。如果墨盒形狀受到損壞或變形,那么墨就從墨盒內部泄露到外部,并且不能把墨盒正常地安裝到成像設備中。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墨盒,其結構能夠在包裝體內的減壓狀態(tài)下抑止墨盒的變形和損壞。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提供一種包含一個墨盒的墨盒包裝體。
在典型的實施例中,一個墨盒包括一個側壁;一個分隔壁,它在第一開口和與第一開口相對的第二開口之間的大致中間位置分隔側壁所圍繞的內部空間,其中一個能存儲墨的墨室形成在第一開口和分隔壁之間,一個第二室形成在第二開口和分隔壁之間;和一個蓋,它覆蓋第一開口并且固定到側壁的端表面上。
在典型的實施例中,一個墨盒包括一個側壁,它的兩個相對端表面分別敞開;一個分隔壁,它在第一開口和與第一開口相對的第二開口之間的大致中間位置分隔側壁所圍繞的內部空間,其中一個能存儲墨的墨室形成在第一開口和分隔壁之間,一個第二室形成在第二開口和分隔壁之間;一個蓋,它覆蓋第一開口并且固定到圓柱形側壁的端表面上;一個供墨口,它形成在分隔壁中并且能夠保證墨室和第二室之間的連通;和一個閥裝置,它布置在第二室中與供墨口相對,并且能夠有選擇地使得墨室和墨室外部的一個區(qū)域連通。
在典型的實施例中,一個墨盒包括一個側壁,它的兩個相對端表面分別敞開;一個分隔壁,它在第一開口和與第一開口相對的第二開口之間分隔側壁所圍繞的內部空間,其中一個能存儲墨的墨室形成在第一開口和分隔壁之間,一個第二室形成在第二開口和分隔壁之間;一個供墨口,它形成在分隔壁中并且能夠保證墨室和第二室之間的連通,其中第一圓柱形部分伸入第二開口并且環(huán)繞供墨口;一個空氣吸入開口,它形成在分隔壁中并且能夠保證墨室和第二室之間的連通,其中第二圓柱形部分伸入第二開口并且環(huán)繞空氣吸入開口;和一個壁,它在第一圓柱形部分和第二圓柱形部分之間延伸。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典型的方面,一個壁在第二室中與開口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因此,即使壓力從外部施加到第二室一側,也能夠避免變形和損壞。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典型的方面,能夠提高第二室側和供墨口附近的側壁的剛度,并且能夠提高墨盒和噴墨頭等裝置的連接精度。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典型的方面,在圓柱形部分中與供墨口相對的位置布置一個閥裝置,閥裝置能夠有選擇地允許墨室和墨室外部區(qū)域的連通。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典型的方面,圓柱形側壁成形為使得在周向布置了多個大致為部分圓柱形的曲壁并且在曲壁之間形成凹部。因此能夠提高側壁的剛度,并且墨盒能夠承受上述的外部壓力。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典型的方面,一個側壁、一個分隔壁、和一個在交叉方向上延伸的壁在第二室內用樹脂材料整體模制形成。因此,能夠很容易地模制出具有很高剛度的墨盒。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典型的方面,由于提高了墨盒的剛度,即使執(zhí)行減壓包裝,也能夠避免變形和損壞。另外,由于利用第二室安裝了閥裝置,整個裝置能夠做得更小。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典型的方面,可以利用第二室安裝空氣吸入的閥裝置,從而整個裝置能夠做得更小。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典型的方面,能夠提高第二室側和供墨口附近的側壁的剛度,并且能夠提高噴墨頭等裝置與供墨口的連接精度。另外,利用圓柱形部分能夠以很好的精度很容易地安裝閥裝置。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典型的方面,進一步提供一個在中間連接兩個圓柱體的連接件,所以能夠進一步提高第二室側和供墨口附近的側壁的剛度。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典型的方面,能夠抑制變質程度,并且即使內部包含在減壓狀態(tài)下的包裝件中,也能夠避免墨盒的變形和損壞。
下面將參考下面的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各個典型的實施例,在附圖中圖1是示意圖,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墨盒,圖中還示出了一個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墨盒安裝在其上的典型噴墨記錄設備;圖2是剖視圖,示出了在把墨盒裝入噴墨記錄設備前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墨盒的結構;圖3是斜角透視圖,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閥件;圖4是斜角透視圖,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墨抽取管的一個尖端部分;
圖5A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墨抽取管的剖視圖,其中示出的狀態(tài)是在墨抽取管進入引導通道和接觸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閥件之前;圖5B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墨抽取管的剖視圖,其中示出的狀態(tài)是在墨抽取管接觸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閥件并且向墨室推該閥件;圖6A、6B和6C是側視圖,示出了一個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典型閥件刺破薄膜件的情況。圖6D、6E和6F分別是與圖6A、6B和6C對應的頂視圖;圖7是剖視圖,示出了在墨盒裝入噴墨記錄設備前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墨盒的結構;圖8A-8E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閥件圖8A是平面圖,圖8B是側視圖,圖8C是沿圖8A的線I-I的剖視圖,圖8D是沿圖8A的線II-II的剖視圖,圖8D是底視圖。
圖9A-9B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閥件圖9A是平面圖,圖9B是側視圖。
圖10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閥件的固定件的剖視圖;圖11A和11B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墨盒的剖視圖圖11A示出了安裝前的狀態(tài),圖11B示出了安裝后的狀態(tài);圖12A-12C示出了圖11A和11B的閥件圖12A是平面圖,圖12B是剖視圖,圖12C是底視圖;圖13是剖視圖,示出了在墨盒裝入噴墨記錄設備前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墨盒的結構;圖14A-14C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墨盒圖14A是前視圖,圖14B是側視圖,圖14C是底視圖;圖15A是從上方觀察時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墨盒的透視圖圖15B是從下方觀察時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墨盒的透視圖圖16是沿圖15B的線III-III的剖視圖;
圖17是在包裝墨盒的狀態(tài)下圖16的墨室的剖視圖;圖18是沿圖16的線IV-IV的剖視圖;圖19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墨盒的剖視圖圖20A是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墨盒的內壁表面的放大視圖;圖20B是示出圖19中部分D的放大剖視圖;和圖21A-21D是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各個典型分散槽的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是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墨盒1的示意圖,圖中還示出了墨盒1安裝在其上的噴墨記錄設備2。
所形成的墨盒1能夠相對于噴墨記錄設備2是可拆裝的,噴墨記錄設備2設有噴射墨I的記錄頭7。墨盒1存儲要提供給記錄頭7的墨I。在墨盒1中充滿了多種顏色的墨I,如青色、洋紅色、黃色、黑色等,并且充滿了不同顏色墨的多個墨盒1安裝在噴墨記錄設備2上。這樣就能夠形成彩色打印。
噴墨記錄設備2設有安裝部分3、墨槽5、記錄頭7、滑架8、滑架軸9、傳輸機構10和清洗裝置11,其中安裝部分3可拆卸地安裝在墨盒1上,墨槽5存儲從墨盒1通過供墨管4提供的墨I,記錄頭7把存儲在墨槽5中的墨I噴射到記錄紙張6上,墨槽5和記錄頭7安裝在滑架8上,滑架8能夠在兩個直線方向上移動,滑架軸9是一個引導件,滑架8利用滑架軸9的引導在兩個直線方向上移動,傳輸機構10傳送記錄紙張6。
安裝部分3由基底部分3a和引導部分3b構成,其中引導部分3b把基底部分3a夾在中間,并且引導部分3b設置在基底部分3a的兩側??招哪槿」?2抽吸存儲在墨盒1中的墨I,空心外部空氣吸入管13把外部空氣引入到墨盒1中。墨抽取管12和空氣吸入管13是抽取部件的例子。
供墨管4與墨抽取管12的一端連接,墨抽取管12通過供墨管4與墨槽5連接。外部空氣吸入管15與空氣吸入管13的一端連接,外部空氣吸入管13通過外部空氣吸入管15與外部空氣連接。
從一個與安裝部分3垂直的方向(箭頭X的方向)安裝墨盒1。這時,墨抽取管12和空氣吸入管13與設在墨盒1內側的各個閥裝置18、19的一個閥件32(見圖2)接觸,朝向墨室16向上推各個閥件32,并且與墨室16的內側連通。
在記錄頭7中要與記錄紙張6相對的表面上設有多個噴嘴孔。通過驅動由壓電元件構成的致動器,存儲在墨槽5中的墨I從噴嘴孔噴射到記錄紙張6上。另外,如果實際執(zhí)行記錄操作,當安裝了記錄頭7的滑架8往復移動時在記錄紙張6上執(zhí)行記錄。
另外,記錄頭7布置在安裝部分3的上面。由于安裝在安裝部分3中的墨盒1和噴嘴孔之間存在的壓力頭差,對噴嘴孔中的墨I施加了負壓(背壓)。
清洗裝置11位于記錄區(qū)域外部,布置它使之面對記錄頭7。清洗裝置11設有清洗帽11a,它覆蓋記錄頭7的噴嘴孔形成表面;廢墨管11b,它與清洗帽11a連通;和泵11c,它通過廢墨管11b從噴嘴孔中吸墨。
當執(zhí)行清洗操作時,滑架8移動到清洗操作執(zhí)行位置,并且用清洗帽11a覆蓋住記錄頭7的噴嘴孔形成表面。在這個狀態(tài)下,通過驅動泵11c,抽吸質量不好的墨,這些墨中含有留在記錄頭7內部的氣泡、灰塵等。然后把質量不好的墨通過廢墨管11b存儲在未示出的廢墨槽中。用安裝在噴墨記錄設備2上的中央處理器(CPU)(未示出)來控制記錄操作和清洗過程。
墨盒1包括容器壁1a,其中上/下端表面是敞開的,還包括一個蓋1b,為了覆蓋和密封在容器壁1a頂表面處的開口,蓋1b是固定的。另外,容器壁1a和蓋1b由樹脂材料形成。將要提供給記錄頭7的墨I存儲在形成在墨盒1內部的墨室16中(見圖2)。
下面參考圖2和圖3解釋安裝在噴墨記錄設備2中的墨盒1的結構,特別是圖1的A部分。圖2是剖視圖,示出了在把墨盒裝入噴墨記錄設備前墨盒的結構,圖3是斜角透視圖,示出了放大的閥件。
如圖2所示,分隔壁1c把墨盒1的內部分成兩個空間,并且分隔壁1c與容器壁1a整體形成。在這兩個空間內,分隔壁1c與蓋1b覆蓋的頂部開口之間的空間(即頂半部分)形成為存儲墨的墨室16,分隔壁1c和下部開口之間的空間(即底半部分)形成為第二室17。
在分隔壁1c中形成了連通墨室16和第二室17的供墨孔21。由樹脂材料形成的薄膜件31在圓柱形壁22的下端部分與容器壁1a整體形成,當關閉供墨孔21時它能夠破裂,而圓柱形壁22從分隔壁1c延伸出來并且環(huán)繞供墨孔21。另外,連通墨室16和第二室17的空氣吸入開口26形成在分隔壁1c中,圓柱形壁24從分隔壁1c下垂下來并且環(huán)繞空氣吸入開口26,由樹脂材料形成的薄膜件51在圓柱形壁24的下端部分與容器壁1a整體形成,當關閉空氣吸入開口26時它能夠破裂。因此,當運送墨盒1時,薄膜件31、51密封墨室16,并且能夠防止墨室16內的墨通過供墨孔21和空氣吸入開口26泄漏到第二室17中。
另外,布置一個管狀件25使得它從空氣吸入開口26伸入到墨室16中。外部空氣通過空氣吸入開口26和管狀件25引入到墨室16的上部中。
在分隔壁1c上連接并且形成一個作為連通室的桶形體30,它向第二室17的開口延伸,從分隔壁1c伸入到第二室17中并且環(huán)繞圓柱形壁22。另外,在分隔壁1c上連接并且形成一個作為連通室的第二桶形體50,它向第二室17的開口延伸,從分隔壁1c伸入到第二室17中并且環(huán)繞圓柱形壁24。
為了使得下述的尖銳部分72和薄膜件51之間的空間小于尖銳部分72和薄膜件31之間的空間,所形成的圓柱形壁22和24使得圓柱形壁24從分隔壁1c伸出的量大于圓柱形壁22從分隔壁1c伸出的量。
閥裝置18固定在桶形體30的內部,閥裝置19固定在第二桶形體50的內部。閥裝置18、19有選擇地連通墨室16的內部和外部并且切斷墨室16的內部和外部之間的連通。
在這里解釋閥裝置18。固定在第二桶形體50中的閥裝置19與閥裝置18具有相同的形狀。所以只提供對閥裝置18的詳細解釋。
閥裝置18設有一個用橡膠彈性件整體制造的支撐件46和由樹脂材料構成的閥件32。支撐件46的形狀大致為圓柱形并且整體模制,它包括一個在軸向中間部分的閥座部分46a、比閥座部分46a離墨室16近的推壓部分46b、從閥座部分46a向推壓部分46b相反側延伸的圓柱形部分35、和一個與圓柱形部分35的外周平行延伸并且分開的外周壁33。換言之,閥座部分46a和推壓部分46b整體形成為一個件。閥件32位于推壓部分46b內,并且推壓部分46b把閥件32向閥座部分46a推壓。
閥裝置18具有定位部件33a,它從外周壁33向外周外部方向朝向桶形體30伸出。所形成的桶形體30使得桶形體30的一部分的外徑比定位部件33a的外徑小。這樣在桶形體30中與定位部件33a接觸的地方形成了臺階狀。
如圖2中的放大視圖所示,在圖中放大了閥裝置18的固定部分和桶形體30,桶形體30具有一個表面44,它的直徑向外遞升增大以容納定位部件33a。在表面44上形成了伸出部43,它位于定位部件33a上面。還設有保持壁42,它環(huán)繞容器壁1a的桶形體30的開口向內伸出。當把閥裝置18插入桶形體30時,保持壁42保持定位部件33a并且把定位部件33a壓向伸出部43,同時受熱的影響保持壁42變形并彎曲。保持壁42和伸出部43組合在一起從而相對于桶形體30固定并密封閥裝置18。這樣就防止墨從閥裝置18的外壁和桶形體30的內壁之間所形成的空間內流出。
閥座部分46a具有在軸向穿過中心的開口41。當墨盒1安裝在噴墨記錄設備2上時,圓柱形部分35密封插入其中的墨抽取管25。圓柱形部分35設有把墨抽取管12插入其中的引入通道40,墨抽取管12從噴墨記錄設備2伸出。作為內周壁一個例子的圓柱形部分35整體連接閥座部分46a,其連接形式使得引入通道40連接開口41。與閥座部分46a接觸的閥件32通過開口41和引入通道40暴露在外部,并且面對插入到其中的墨抽取管12。所形成的引入通道40比墨抽取管12的外徑小,從而緊密地配合插入的墨抽取管12。所形成的開口41比墨抽取管12的外徑大。引入通道40的一端形成為錐形,其中直徑朝向外部逐漸增加,并且墨抽取管12從這一端插入。
作為外周壁例子的圓柱形部分35和外周壁33用環(huán)形槽34分開預定距離。圓柱形部分35在垂直于引入通道40的中心軸方向的平面上相對于外周壁33能夠彈性變形。這樣圓柱形部分35很容易隨著墨抽取管12插入引入通道40而擴展(在圖5的Y方向),從而改善了引入通道40和墨抽取管12之間的配合。并且由此避免了墨的泄漏。另外,即使墨抽取管12傾斜地或偏移地插入引入通道40,由于圓柱形部分35的變形,墨抽取管12能夠插入引入通道40。另外,隨著把墨抽取管12插入引入通道40,把引入通道40的內壁部分略微推向閥件32并且因此彈性變形。但是,具有較大直徑的開口41中的空間能夠吸收這樣的變形,因此不會推動閥件32。
另外,所形成的圓柱形部分35其長度不能到達外周壁33的下沿。換言之,插入了墨抽取管12的邊沿。因此,當把閥裝置18放置在平坦表面上時,圓柱形部分35中留下的墨不會污染平坦表面的表面。
推壓部分46b由側壁部分36和伸出部分37形成,側壁部分36以圓柱形狀從閥座部分46a的外周在墨室16側突出出來,伸出部分37從側壁部分36延伸出來并且向內延伸以接觸閥件32的墨室16側。推壓部分46b在伸出部分37的中心還設有開口37a。推壓部分46b利用側壁部分36和伸出部分37的彈性推壓閥件32。在墨盒1安裝到噴墨記錄設備2前的正常狀態(tài),閥件32接觸閥座部分46a。當墨盒1安裝到噴墨記錄設備2上時,墨抽取管12進入引入通道40并且向上朝向墨室16推動閥件32,使得側壁部分36延伸,伸出部分37傾斜,并且在閥件32和閥座部分46a之間形成作為墨流動通道的間隙。
所形成的側壁部分36的徑向厚度t1(見圖5A)(垂直于上述的軸向)比閥座部分46a在墨抽取管12插入到引入通道40的插入方向上的厚度t2(見圖5A)以及外周壁33的徑向厚度薄。所以如果墨抽取管12向上推動閥件32,與閥座部分46a和外周壁33相比,推壓部分46b允許更大的彈性變形,這在閥件32和閥座部分46a之間形成了一個間隙。
下面解釋圖3的閥件32。閥件32設有與支撐件46的閥座部分46a接觸的底部70、以圓柱形從底部70的外周向墨室16延伸的閥側壁部分71、和尖銳部分72,尖銳部分72在底部70的大致中心部分向墨室16伸出,并且在尖銳部分72上,在墨室16側的尖端形成為尖銳形狀(如尖形)。與閥側壁部分71的延伸相比,尖銳部分72更靠近墨室16。
底部70具有伸出部件39(見圖2),它向閥座部分46a伸出并且在與閥座部分46a相對的表面邊緣上形成為圓形。伸出部件39也位于側壁部分71內部、引入通道40的外部。當閥件32含于支撐件46中時,閥側壁部分71與推壓部分46b的伸出部分37的下表面緊密接觸,并且閥側壁部分71受壓。由于這個受壓狀態(tài),伸出部件39使閥座部分46a彈性變形并且緊密接觸閥座部分46a的上表面。
在底部70中,相對于閥側壁部分71周向向內、相對于開口41周向向外形成了多個連通通道38,連通通道38連通閥件32的墨室16側和閥件32的閥座部分。在這個例子中,形成了8個連通通道38,但是,這個數目不受到特別地限制,可以形成任意數目的連通通道38。
尖銳部分72包括四個板部件73a-73d,它們定位在底部70的大致中心處并且以近似十字形結合。在彼此相鄰的板部件73a-73d之間,板部件73a-73d形成沿著軸線平行延伸的槽77。每個板部件73a-73d在從尖端76到底部70的方向上配備有第一傾斜單元74a-74d和第二傾斜單元75a-75d,第一傾斜單元74a-74d以第一角度(如這個例子中近似“45度”)相對于在同一方向延伸的中心軸線傾斜,第二傾斜單元75a-75d挨著第一傾斜單元74a-74d,在從第一傾斜單元74a-74d到底部70的方向上還具有第二角度(如這個例子中近似“10度”),與第一角度相比,第二角度尖銳一些。
尖銳部分72穿過伸出部分37的開口37a伸出并且與薄膜件31相對,尖端76與薄膜件31分開一定的間隔。當墨盒1安裝到噴墨記錄設備2上時,由于墨抽取管12向上推閥件32的底部70,薄膜件31破裂,并且形成了一個穿過供墨孔21、開口37a、連通通道38和墨抽取管12的墨流動通道。
當把墨盒1從噴墨記錄設備2上拆下時,底部70和閥座部分46a利用推壓部分46b的推壓力連在一起,并且切斷墨流動通道。
另外,當墨盒1安裝到噴墨記錄設備2上時,布置為從噴墨記錄設備2中伸出的空氣吸入管13插入閥裝置19。與上述的供墨形式一樣,穿過空氣吸入開口26、開口37a、連通通道38和空氣吸入管13形成了外部空氣流動通道。當把墨盒1從噴墨記錄設備2上拆下時,幾乎與此同時,推壓部分46b的推壓力切斷了外部空氣流動通道。
下面參考圖4解釋墨抽取管12和空氣吸入管13。圖4是斜角透視圖,示出了在墨抽取管12一側上尖端部分附近區(qū)域的結構。另外,墨抽取管12和空氣吸入管13具有一樣的結構和尺寸,所以只解釋墨抽取管12,而略去了對空氣吸入管13的解釋。
墨抽取管12在閥件32一側的尖端邊緣是敞開的,并且和閥件32接觸的區(qū)域包括形成在近似平面上的端部80a-80d。在墨抽取管12的外壁上形成了槽切口形狀的連通通道81a-81d。這些連通通道81a-81d在墨抽取管12的外壁上以大致相等的間隔形成。注意在這個例子中,形成了四個連通通道81a-81d,但是也可以形成任意的數目。
墨抽取管12具有形成在大致平面上的端部80a-80d,并且當它與閥件32接觸時,它能夠基本均勻地擠壓閥件32的接觸表面。因此,就能夠避免閥件32的傾斜,而且閥件32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恒定保持墨通道。切出并且形成連通通道81a-81d,使得即使墨抽取管12與閥件32接觸,仍然能夠可靠地得到穿過連通通道81a-81d的墨通道。
另外,由于墨抽取管12的尖端形成在近似平面上,即使以從安裝單元3中伸出的狀態(tài)安裝墨抽取管12,用戶也不會在接觸墨抽取管12時受到傷害,這是由于不再像以前那樣形成尖銳的形狀。
位于空氣吸入側的第二桶形體50內的閥裝置19使用與上述供墨側的閥裝置18正好一樣的部件,以類似的方式固定。墨抽取管12的每個部分都與空氣吸入管13的相應部分具有類似的尺寸,所以略去了對它的詳細描述。
下面參考圖5A和5B描述當把墨盒1安裝到噴墨記錄設備2中時,閥裝置18的運動。當把墨盒1安裝到安裝部分3中時,墨抽取管12插入引入通道40(圖5A),并且與引入通道40的內側緊密接觸從而阻塞墨向外流出。當墨抽取管12和閥件32彼此接觸并且向墨室16推閥件32時(圖5B),通過抵抗推壓部分46b的彈性,閥件32與閥座部分46a分開。另外,當向上推閥件32時,尖銳部分72的尖端76接觸薄膜件31并且穿破薄膜件31。這樣,當墨在閥裝置18的頂端進入開口37a時,墨室16中的墨提供給桶形體30,在閥件32的下表面和閥座部分46a的上表面之間穿過閥件32的連通通道38,進入墨抽取管12的連通通道81a-81d(墨通道B),并且提供給記錄頭7。關于尖銳部分72穿破薄膜件31的運動,下面將給出進一步的說明。
基本與插入墨抽取管12同時,空氣吸入管13進入第二桶形體50側的閥裝置19并且向上推閥件32。由于薄膜件51和尖銳部分72的尖端76之間的空間小于薄膜件31和尖銳部分72的尖端76之間的空間,與墨抽取管12側的薄膜件31相比,薄膜51首先被穿破。一般來講,為使墨盒1中的墨保持在脫氣狀態(tài)以及使墨室16保持在減壓狀態(tài),在減壓狀態(tài)下包裝墨盒1。如上所述,通過很快穿破空氣吸入管13側的薄膜件51,在空氣經過管狀件25已經進入墨室16的上部后,穿破墨抽取管12側的薄膜件31。這樣就保證了對墨抽取管12的供墨。如果過早穿破墨抽取管12側的薄膜件31,空氣進入墨抽取管12的墨通道將阻礙平穩(wěn)供墨。
當把墨盒1從安裝單元3中向上拉出以便把裝好的墨盒1從噴墨記錄設備2上卸下時,墨抽取管12和空氣吸入管13分別與各個相應的閥件32分開。同時,由于推壓部分46b的偏置作用,每個閥件32恢復到與閥座部分46a緊密接觸的狀態(tài)。這時,由于圓形伸出部件39安裝在與閥座部分46a相對設置的表面上,能夠可靠地密封墨室16以防止墨泄露。另外,留在墨抽取管12側的閥座部分46a的開口41附近的墨I保持在那個位置,形成了彎月形,并且不會泄露到外面,因為閥件32阻礙了上部并且引入通道40的直徑較小(直徑大約2mm),大氣壓力不施加到上側的墨上。
下面,圖6A-6F示出了尖銳部分72怎樣穿破薄膜件31。由于以與薄膜件31同樣的形式穿破薄膜件51,所以就略去了對穿破薄膜件51的具體描述。
圖6A示出了這樣一個狀態(tài),朝向墨室16向上隨著閥件32推尖銳部分72,并且尖端76緊密接觸薄膜件31。在這個狀態(tài)下,還沒有穿破薄膜件31(圖6D的狀態(tài))。
圖6B示出了這樣一個狀態(tài),進一步向上推尖銳部分72,第一傾斜單元74a-74d穿破了薄膜件31。于是薄膜件31只接觸尖銳部分72的第一傾斜單元74a-74d。由于薄膜件31沿著其上表面接觸第一傾斜單元74a-74d,在這個狀態(tài)下阻塞了槽77,很難形成墨通道(見圖6E)。
圖6C示出了墨盒1完全裝入噴墨記錄設備2中,并且尖銳部分72的第二傾斜單元75a-75d推起并且拓寬了薄膜件31。因此,如圖6F所示,就把各個板部件73a-73d之間的槽77釋放出來,并且形成了連接墨室16和墨抽取管12的墨通道C。墨通道C也以大致均勻的間隔環(huán)繞尖銳部分72的周邊。因此能夠大致均勻地給墨抽取管12供墨。
當不是用第一傾斜單元74a-74d而是用第二傾斜單元75a-75d推起并且拓寬薄膜件31時,改變了薄膜件31破裂部分的彎曲角,并且破裂部分與板部件73a-73d之間的槽77分開,從而形成了如上所述的墨通道。另外,由于薄膜件31與板部件73a-73d之間的接觸量減少了,當卸下墨盒1時,利用推壓部分46b的偏置能夠可靠地使得尖銳部分72和薄膜件31分開。
如上所述,根據上述的墨盒,支撐件46保持住閥件32,閥件32具有尖銳部分72,其尖端形成為尖銳形狀以穿破薄膜件31,并且這個支撐件46固定在桶形體30中。所以當把墨盒1裝入噴墨記錄設備2時,墨抽取管12朝向墨室16向上推閥件32。同時,穿破薄膜件31并且形成了連接墨室16和墨抽取管12的墨通道B和C。因此,無需把墨抽取管12的尖端形成為尖銳形狀,這樣就可以避免墨抽取管12傷害用戶,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另外,由于無需把墨抽取管12的尖端形成為尖銳形狀,也無需重新定位一個防護裝置來覆蓋墨抽取管12。因此能夠避免噴墨記錄設備的尺寸過大,同時由于沒有增加部件數目,能夠避免增加生產成本。
已經根據上述的例子解釋了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例子,它可能有各種改善和改進。
例如,在上述的例子中,把閥裝置18和19的外部尺寸設定得比桶形體30和50的內部尺寸略小,并且利用保持壁42的擠壓來固定它們。但是,使得閥裝置18和19的外部尺寸比桶形體30和50的內部尺寸略大并且通過把閥裝置18和19推入桶形體30和50也是可行的。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通過切割在墨室16側包括尖端的墨抽取管12和空氣吸入管13來形成連通通道81a-81d。但是,通過在墨抽取管12和空氣吸入管13的側壁上形成連通內部和外部的連通通道81a-81d也是可行的。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閥件32形成為具有尖銳部分72、底部70和閥側壁部分71的單元,其中尖端形成為尖銳形狀。但是,分別形成穿破薄膜部件的刺穿單元和閥也是可行的,它們連通墨室16側和容器壁1a的外側或切斷之間的連通。
圖7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個實施例的墨盒。應該注意用類似的標號表示與第一個實施例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因此為了簡潔略去了對它們的描述。
第二個實施例的墨盒1包括具有敞開頂部的墨室16、容器壁1a和覆蓋底部區(qū)域1e的蓋1f。墨盒1還包括兩個壁1g和1h,它們形成了兩個向下敞開的桶形體30和50。閥裝置18放置在桶形體30中,閥裝置19放置在桶形體50中。閥裝置18和閥裝置19完全一樣,當把它們裝入噴墨記錄裝置時,墨抽取管12插入桶形體30,空氣吸入管13插入桶形體50。
與第一個實施例類似,閥裝置18和19具有橡膠等彈性材料制成的支撐件46和樹脂制成的閥件32。支撐件46的結構與第一個實施例的支撐件46結構基本一樣,但是不象第一個實施例,其外周壁33伸出不和圓柱形部分35一樣遠。所形成的外周壁33和定位部件33a都基本與閥座部分46a在同一水平。定位部件33a固定在圓柱形壁1g和1h的下端,位于形成為一部分桶形體30和50的表面44和蓋1f之間。利用這種布置,閥裝置18和19固定在容器壁1a上。
圖8A-8E詳細示出了閥件32。閥件32包括底部70和閥側壁部分71,閥側壁部分71從底部70的外周在垂直方向上延伸。在底部70的外周和閥側壁部分71中的多個位置連續(xù)地形成了連通通道38。在每個連通通道38的一側,從底部70以直角伸出一個大致為長方形的伸出部分59,伸出部分59的一側接觸閥側壁部分71。如果連通通道38的敞開部分為圓形,由于圓形傾向于形成基于墨表面張力的彎月形,所以圓形不利于墨的平穩(wěn)流動。為了避免彎月形的形成,敞開部分可以不是圓形。另一個有效的辦法是用多個表面形成敞開區(qū)域。
如圖8C所示,連通通道38的脊線形成為弓形,它還覆蓋兩個表面,這兩個表面以直角與底部70和閥側壁部分71相交。
另外,長方形的伸出部分59沿著連通通道38的一條脊線形成,在垂直方向上從相連的連通通道38的敞開部分伸出。因此連通通道38的敞開部分包括由伸出部分59形成的表面、由底部70形成的表面、和由閥側壁部分71形成的表面。利用這種結構,敞開部分變得復雜并且由此避免形成彎月面。在底部70接觸閥座部分46a的地方,伸出部件39形成為環(huán)形,其形成區(qū)域比連通通道38靠近底部70的中心,但是在開口41的外部。當關閉閥件32時,閥件32壓緊閥座部分46a。
在第二個實施例中,空氣吸入開口26包括桶形體50上面的錐形部分。管狀件25從底部1e的錐形部分向墨盒1的上端延伸。管狀件25包括位于上端的開口91。當墨盒1充滿墨并且處于豎直對齊的狀態(tài)時,開口91定位在墨室16中的墨表面水平之上。在各個典型的實施例中,包括開口91在內的管狀件25的上表面95相對于水平方向是傾斜的。在一些這樣的實施例中,上表面95具有階梯狀的結構,使得上表面95包括多個表面,這些表面限定了至少兩個不同的平面。由于管狀件25的上表面95是傾斜的,在傾斜的上表面95處得到的管狀件25的開口91的橫截面面積比管狀件25的內部93的水平橫截面面積大。另外,優(yōu)選管狀件25的內部93在水平方向的直徑至少大約為0.8mm。
管狀件25的開口91的傾斜或臺階狀結構以及管狀件25的內部93的直徑能夠在墨盒1不是定位在豎直對齊的位置等情況時,當墨室16中的墨接觸開口91時防止形成墨彎月面。在開口91中避免形成這樣的墨彎月面是有利的,這是因為如果形成墨彎月面,在操作圖像記錄設備2的過程中,供墨過程會使彎月面反復地破裂和再次形成。這樣的彎月面的破裂和再次形成會導致墨盒1的內壓反復變化。這樣的變化對打印質量有不利的影響。
在各個典型的實施例中,管狀件25與墨室16的其它部分整體形成。這樣的整體結構能夠避免使用多個制造步驟來形成和連接墨室16和管狀件25。因此如這里所披露的,能夠減少制造墨盒所需的時間和成本。
供墨孔21在供墨側具有防逆流閥60。防逆流閥60包括傘形柔性隔膜部分60b和紡錘部分60c,其中隔膜部分60b面對供墨孔21的下表面,紡錘部分60c支撐隔膜部分60b的一端。隔膜部分60b和紡錘部分60c利用合成樹脂材料形成為一個外形。穿過供墨孔21插入紡錘部分60c,使得流動閥60能夠上下滑動。通常隔膜部分60b定位在離供墨孔21一定距離的位置,并且延伸部分60a接觸底壁1e的頂表面。因此墨能夠平穩(wěn)地從墨室16流向閥裝置18。當墨開始從墨抽取管12流向墨室16時,隔膜部分60b升起并且堵塞供墨孔21,這樣就終止了墨流動。
如前所述,在減壓條件下包裝墨室16。這樣,當把墨盒1裝入噴墨記錄設備2時,如果閥裝置18在閥裝置19之前打開,那么在墨抽取管12中已經存在的墨就可能會從墨抽取管12流向墨室16。這樣的朝向墨室16的墨流動還會把與墨抽取管12連接的記錄頭7中存在的墨抽向墨室16。把記錄頭7中存在的墨抽向墨室16可能破壞記錄頭7的噴嘴孔中存在的墨彎月面。彎月面的破壞對打印質量會有不利的影響。如果當墨抽取管12中有空氣時閥裝置18在閥裝置19前打開,這些空氣會從墨抽取管12流向并且可能流入墨室16。這種流入墨室16的空氣流動對墨室16中墨的脫氣狀態(tài)會產生不利影響并且可能降低打印質量。為了避免空氣或墨的回流,使用了防逆流閥60。
在安裝時,當把墨盒1安裝到安裝部分3時,墨抽取管12插入引入通道40并且向上推閥件32。而閥件32向上推推壓部分46b的伸出部分37。隨后側壁部分36延伸并且閥件32脫離閥座部分46a。這樣,墨室16中的墨通過閥件32的連通通道38和墨抽取管12的連通通道81a-81d提供給墨抽取管12。同時,空氣吸入管13連接桶形體50,使得外部空氣流進墨室。
與第一個實施例不同,不使用薄膜件31、51,由此也不使用尖銳部分72穿破薄膜件31、51。這樣,當向上推閥件32時,墨存在于桶形體30,50中。但是,由于伸出部分37把圓形伸出部件39推向閥座部分46a,墨室16和桶形體30、50的頂部得到可靠地密封,這樣就防止了墨泄露。
圖9A和9B示出了示于圖8的閥件32的一種變化。如上所述,當把墨盒1安裝到安裝部分3上時,墨抽取管12和空氣吸入管13向上推閥件32,并且閥件32又去推安裝在支撐件46中的推壓部分46b的伸出部分37。
另一方面,由于墨抽取管12和空氣吸入管13的長度不同,并且從墨盒1的底部到閥件32之間的距離依賴于很多其它部件也是不同的。整個不同會因此變得相對較大。當這種不同很大時,當把墨盒1安裝到安裝部分3上時,可能把閥件32向上推到離伸出部分37的開口37a很近的位置,閥件32也可能卡在開口37a中。當在這種狀態(tài)把墨盒1從安裝部分3卸下時,閥件32不與閥座部分46a接觸,從而導致墨泄露。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在這個變化中,如圖9所示,在閥件32的閥側壁部分71上安裝了一些尖銳突起71a,從而增加了閥側壁部分71的頂部和伸出部分37之間的摩擦,并且即使推壓部分46b延伸它們也保持連接。
圖10示出了支撐件46的伸出部分37上的環(huán)形伸出部分37b,把它加上是為了實現與上述結構同樣的效果。這個環(huán)形伸出部分37b安裝到閥件32的圓形閥側壁部分71上。
根據這種結構,并且通過在閥件32和伸出部分37上加入與之匹配的凸部件或凹部件,都是為了防止這兩種部件作相應的圓周移動,從而避免閥件32不返回關閉位置。
圖11A和11B是第三個實施例的墨盒1和安裝部分3的剖視圖。在這個實施例中,噴墨記錄設備2的閥裝置19和安裝部分3與圖7中示出的第二實施例不同。由于閥裝置18是相同的,就略去了對閥裝置18的描述。
閥裝置19配備有支撐件46和閥件32。與第一和第二個實施例中的支撐件46一樣,用橡膠等彈性材料制造支撐件46,并且在頂部配備了閥座部分46a和推壓部分46b。這些部件的結構與第一和第二個實施例中的閥座部分46a和推壓部分46b一樣。
在閥座部分46a的中間形成了開口41,它把閥件32的中心暴露給外部,在下部,環(huán)繞開口41的密封部件63向推壓部分46b的相反側伸出。
圖12詳細示出了閥件32。類似于圖8的閥件,閥件32配備了由底部70和閥側壁部分71構成的閥68。由于已經參考圖8A-8E說明了包括連通通道38和伸出部件59在內的詳細結構,這里就略去對其的說明。
在這個例子中,底部70上安裝了圓柱形部分66,圓柱形部分66從頂表面上在垂直方向上伸出。當以正常方式把墨盒1安裝到安裝部分3上并且把閥件32從閥座部分46a向上推時,圓柱形部分66的上沿位于與管狀件25的內表面分開的位置,這樣就保證了墨室16和閥座部分46a的開口41之間的通道。
底部70上配有在暴露側從開口41沿垂直方向延伸的操作件67。在操作件67的外周上形成有幾個凹部67a和凸部67b,它們沿著軸線方向延伸。與操作件67和閥件32分開的結構相比,這種把操作件67連到閥件32上或與閥件32整體形成的結構具有很明顯的優(yōu)點。例如,為了使操作件67能夠操作閥,操作件67必須與閥件32一起定位。在操作件67和閥件32分開的結構中,由于操作件67相對于閥件32的錯位可能導致泄露和/或損壞閥件32,必須仔細控制操作件67相對于閥件32的位置。而在操作件67連到閥件32上或與閥件32整體形成的結構中,就無需這種控制了。
另外,當包括兩個或更多個閥的設備(如一個具有空氣閥和墨閥的墨盒)與一個與閥連通的裝置(如成像裝置)一起使用時,提供不同類型的閥可能是有利的,即一個或更多個閥的結構中操作件連接到閥件上,而一個或更多個閥的結構中操作件不連接到閥件上。當提供的閥的結構中操作件不連接到閥件上,操作件可以在特定的位置連接到裝置上。由于至少一個閥包括一個連接的操作件,這個閥就不能在特定的位置與該裝置連通,這是由于那里將出現兩個操作件。這樣的布置能夠保證當把設備裝到裝置中時,每個閥能夠正確地與裝置的一個對應區(qū)域連通。
圖11A示出了把墨盒1安裝到噴墨記錄設備2的安裝部分3之前的狀態(tài),并且使得操作件67的下沿定位在比密封部件63的下沿略高的地方。在這種狀態(tài)下,閥裝置18的閥件32和閥裝置19的閥件32都壓向支撐件46的閥座部分46a,因此每個閥裝置都沒有釋放。
類似于第一和第二個實施例,相對于噴墨記錄設備2的安裝部分3,墨抽取管12在供墨部分突出,并且環(huán)繞墨抽取管12安裝一個如海綿等的多孔體3c使得能夠吸收露出的墨。在外部空氣吸入部分,形成凹部3d使得它與密封部件63對應;并且空氣吸入管13連接到凹部3d的底表面。
如圖11B所示,類似于第一和第二個實施例,當安裝墨盒1時,墨抽取管12的尖端推動閥裝置18的閥件32,從而釋放閥裝置18。
在外部空氣吸入部分,操作件67的尖端接觸凹部3d的底部,并且在閥件32固定的同時閥座部分46a向下移動,釋放閥裝置。同時,密封部件63的底沿連接凹部3d的底部,并且在空氣吸入管13和墨室16之間形成了穿過獲釋閥裝置19的通道。
在第三個實施例中,配備了操作件67的閥件32只安裝到閥裝置19中。但是,配備了操作件67的閥件32也可以安裝到供墨部分中,從而墨抽取管12不伸出安裝部分3。
圖13是第四個實施例的墨盒1的剖視圖。在這個實施例中,蓋1f覆蓋圖2的墨盒的容器壁1a的底部區(qū)域。墨盒1還包括類似于圖7的墨盒1的兩個壁1g和1h,它們形成向下敞開的桶形體30和50。閥裝置18放在桶形體30中,閥裝置19放在桶形體50中。閥裝置18和閥裝置19與圖2的閥裝置一樣。蓋1f位于與閥裝置18和19的定位部件33a相對的位置,包括覆蓋閥裝置18的密封部件63和覆蓋閥裝置19的密封部件64。
墨盒1還包括形成在分隔壁1c中的開口86,開口86使得在制造過程中能夠把墨I提供給墨室16。在把墨I提供給墨室16后并且蓋1f放到容器壁1a上前,緊靠分隔壁1c放置一個塞子88以蓋住開口86。
墨高度探測裝置90位于墨室16中。墨高度探測裝置90包括從分隔壁1c伸出的支撐件100、連接到臂98上的阻擋件92、連接到臂98相對端上的平衡件96、和連接到支撐件100上的樞軸94。
墨室16充滿墨I后,當墨盒1保持在豎直位置時,阻擋件92留在伸出部110中。當阻擋件92留在伸出部110中時,一個傳感器(未示出)能夠探測到阻擋件92的存在,從而用戶知道墨室16是滿的。
當墨室16排空時,臂98繞樞軸94轉動,使得平衡件96最終向分隔壁1c轉動并且與之接觸。這樣,阻擋件92最終轉動到示出的方框區(qū)域外面的位置。因此傳感器可以探測到阻擋件92不在了并且通知用戶墨室16空了。
圖14A-14C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五個實施例的墨盒1的視圖。在圖14A-14C中,示出了墨盒1的外部結構。圖14A示出了墨盒1的側視圖;圖14B示出了墨盒的端視圖;圖14C示出了墨盒的底視圖。墨盒1的外部結構能夠包括在圖2、7、13等圖中示出的、本申請所述的各個其它實施例的墨盒的內部特征。
如圖14A-14C所示,墨盒1包括容器壁1a、位于容器壁1a頂部的蓋1b和位于容器壁1a底部的底部1f。
蓋1b包括位于容器壁1a頂部的平坦表面1j和從平坦表面1j伸出的伸出部1i,這樣用戶能夠很容易地抓住墨盒1。伸出部1i為錐形,這樣它最靠上部分的長度和寬度小于它基底的長度和寬度,伸出部1i的基底鄰接平坦表面1j。
如圖14A所示,底部1f在其右端包括緣100。緣100包括一個最下端表面,它從底部1f的底表面102伸出并且與密封部件63的最下端表面對齊。底部1f還包括一個傾斜部分104,它相對于底部1f的上部平坦表面105向上傾斜。底部1f進一步包括一個緣112,它位于表面102、105之間的底部1f中心。
如圖14B所示,容器壁1a包括一個上部106和一個下部108。下部108包括一個容器突起110,它沿著并且離開容器壁1a的一個端表面在垂直方向上延伸。容器突起110的每一側有槽部116和118。底部突起111位于容器突起110的底端附近,底部突起111沿著并且離開底部1f的端表面在垂直方向上延伸。
如圖14C所示,底部1f包括配合突起120和122,它們位于緣100處,并且在每個配合突起120和122之間存在一個空間。如圖14C所示,底部1f包括一個開口123,其中設有墨口124。底部進一步包括一個開口125,其中設有空氣連通口126。這樣可以把墨盒1穩(wěn)固地安裝在成像裝置中。當把墨盒1安裝在成像裝置中,圖14A-14C示出的上述特征,特別是和位置、結構和尺寸相關的那些特征用來保證墨盒1的穩(wěn)定性。穩(wěn)固地安裝能夠防止在操作過程中墨盒的移動,由此避免泄露、把雜質引入墨盒和其它可能最終對打印質量有不利影響的情況。
圖15A和15B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六個實施例的墨盒1的視圖。圖15A是從上方觀察時墨盒1的透視圖,圖15B是從下方觀察時墨盒1的透視圖,圖16是沿圖15線III-III的剖視圖。
墨盒1中存儲的墨是脫氣的墨,已經對墨進行了脫氣處理,并且墨密封在墨盒中。對墨進行脫氣處理是為了減少由于墨室16中的墨存在氣泡引起的噴射失敗。
墨盒1包括容器壁1a,其中上/下端表面敞開,還包括固定的蓋1b,它用來覆蓋容器壁1a的頂表面的開口。蓋1b設有向外突出的抓緊部分1d,當把墨盒1安裝到噴墨記錄設備2或從噴墨記錄設備2上拆卸下來時,抓緊部分1d用以提高可操作性。另外,容器壁1a和蓋1b由樹脂材料形成。
如圖16所示,分隔壁1c把墨盒1的內部分成兩個空間,并且分隔壁1c和容器壁1a整體形成。在這兩個空間內,在分隔壁1c與蓋1b覆蓋的上部開口之間的空間(即上部)形成為存儲墨的墨室16,分隔壁1c和下部開口之間的空間(即底部)形成為第二室17。分隔壁1c在上部開口和下部開口之間的大致中間位置沿垂直于容器壁1a的中心軸線方向延伸。所以分隔壁1c在墨盒1的大致中間位置從內部支撐墨盒1。因此提高了相對于從墨盒1外部向內部所施加的壓力的抗壓性,并且抑制了墨盒1的變形和損壞。
另外,容器壁1a在其水平剖面上大致形成為長方形,但是所形成的四個角具有大致圓柱形的曲壁1k,并且曲壁1k之間的側表面形成為面向外的凹部11。這樣就進一步提高了墨盒1相對于上述壓力的剛性。
在分隔壁1c上連接并且形成了向第二室17的開口延伸的桶形體30,它從分隔壁1c伸入第二室17并且環(huán)繞圓柱形壁22。另外,在分隔壁1c上連接并且形成了向第二室17的開口延伸的第二桶形體50,它從分隔壁1c伸向第二室17并且環(huán)繞圓柱形壁24。
桶形體30的外表面和第二桶形體50的外表面分別連接容器壁1a的一對側表面。桶形體30和第二桶形體50都連接一個連接件1m。另外,連接件1m通過連接件1n連接一對與上述那對側表面不同的側表面。這樣,相互連接的桶形體30、第二桶形體50、連接件1m、連接件1n就把第二室17分成了四個空間10a、10b、10c、10d(見圖15B)。也就是說,桶形體30、第二桶形體50、連接件1m、連接件1n起到支撐件的作用,它們從內部支撐容器壁1a,因此提高了容器壁1a相對于從墨盒1外部向內部所施加的壓力的抗壓性,從而能夠抑制墨盒1的變形和損壞。
下面參考圖17和18解釋把墨盒1裝入包裝件82的過程。圖17和18是剖視圖,示出了制造完墨盒1的包裝體的狀態(tài)。
包裝件82包括在其內部存儲了脫氣墨的墨盒1。包裝件82由圓柱形密封材料組成,并且設有防止?jié)駳夂涂諝鉂B入的防護層。防護層是片層結構,其中層壓了多層膜片。在其中含有墨盒1的狀態(tài)下,包裝件82的兩個端部(今后稱為“熔融部分”)83a、83b熔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袋形。為了保持墨盒1足夠程度的脫氣狀態(tài),在墨盒和包裝件82之間減少壓力。
例如,構成包裝件82的片層材料按照層壓的順序包括在鋁合金層一側上的一個粘結層和一個尼龍層(外部表面層);和在鋁合金層另一側上的一個粘結層、一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層、一個粘結層和一個聚丙烯層(內部表面層)。
在制造其中包含有墨盒1的墨盒1的包裝體時,在一個壓力減小的空間里把其中存儲有脫氣墨的墨盒1插入包裝件82,用真空泵等使得該壓力減小的空間處于真空或接近真空狀態(tài)的氣壓下。首先熱融合包裝件82的一個熔融部分83a,而另一個熔融部分83b敞開。然后熱融合包裝件82的另一個熔融部分83b。當形成并且密封熔融部分83b時,就完成了包裝(圖17和18的狀態(tài))。這樣墨盒1就密封在包裝件82中。
因此持續(xù)地從墨盒1的外部向其內部施加壓力。但是,在墨盒1中,在容器壁1a的兩個開口之間的大致中間位置布置分隔壁1c,使得墨盒1能夠承受施加給墨盒1的壓力。這樣就能避免墨盒1的損壞和變形。分隔壁1c、固定在上端開口的蓋1b和曲壁1k增強了墨室16的剛性。另外,相對于第二室17,桶形體30和第二桶形體50連接相應容器壁1a的一對側表面并且還通過連接件1m、1n連接另一對側表面。因此能增強墨盒1的第二室17的抗壓性。這樣就可靠地避免了墨盒1的變形和損壞。
因此能夠可靠地抑制墨盒1的損壞和變形,墨盒1的損壞和變形會使得墨從墨室16中泄露,并且會由于損壞和變形導致墨盒1的形狀不能安裝到噴墨記錄設備2上。
另外,盡管在上述的例子中閥裝置18和19的外部形狀比桶形體30和50的內部形狀略小,并且利用來自保持壁42的壓力固定閥裝置18和19,閥裝置18和19的外部形狀也可以比桶形體30和50的內部形狀略大并且利用把它們推入通室來固定閥裝置18和19。
圖19-20B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七個實施例的墨盒1。圖19是墨盒1的剖視圖,圖20A是示出內壁表面的放大視圖,圖20B是示出圖19中部分D的放大剖視圖。
如圖19所示,墨盒1包括大致圓柱形的容器壁1a,其中上/下端表面敞開,還包括固定的蓋1b,它覆蓋并且密封容器壁1a的頂表面上的開口。蓋1b設有向外突出的抓緊部分1d,當把墨盒1安裝到噴墨記錄設備2或從噴墨記錄設備2上拆卸下來時,抓緊部分1d用以提高可操作性。抓緊部分1d的內部形成空心形狀,并且在蓋1b的內壁表面上形成網格狀的分散槽14,當墨在第一方向和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散開時(見圖20A和20B),利用毛細管作用分散槽14能夠容納這些墨I。將在后面解釋分散槽14。如圖19所示,容器壁1a和蓋1b用樹脂材料制成。提供給記錄頭7的墨I存儲在形成于墨盒1內部的墨室16中。容器壁1a和蓋1b用透明或半透明的樹脂材料制成,并且其結構使得能夠辨認出存儲在墨室16中的墨I的顏色。
如圖19所示,分隔壁1c把墨盒1的內部分成兩個空間,并且分隔壁1c和容器壁1a整體形成。在這兩個空間內,在分隔壁1c和蓋1b覆蓋的上部開口之間的空間(即上部)形成為存儲墨的墨室16,分隔壁1c和下部開口之間的空間(即底部)形成為第二室17。
存儲在用分隔壁1c分割開的墨室16中的墨I提供到一個靠近容器壁1a的頂表面的位置。這樣當墨盒1安裝到噴墨記錄設備2中時,在墨室16的頂側形成了不含墨I的空間20。在空間20中,還包括由抓緊部分1d內部的空心形狀所形成的空心部分。
下面參考圖20A和20B描述形成在抓緊部分1d內表面上的分散槽14。圖20A和20B是示出分散槽14結構的視圖。圖20A是示出抓緊部分1d的內壁表面的放大圖,圖20B是示出圖19中部分D的放大剖視圖。
在蓋1b的一些或所有內壁表面上,如圖20A所示,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以彼此間距相等的形式定位正方形伸出部分,并且在正方形伸出部分之間形成了槽。這些槽以正方形網格狀布置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以形成分散槽14。粘在蓋1b的內壁表面上的墨I進入這些分散槽14并且保留在這些槽中,使得墨I利用毛細管作用在垂直和水平方向散開。這個階段在圖20B中示出。
如圖20B所示,毛細管作用把分散槽14中的墨I留住。即使由于用戶抓住抓緊部分1d以把墨盒1安裝到噴墨記錄設備2中時,并且容器壁1a在下側而蓋1b在上側,以致在抓緊部分1d的內部形成不含墨的空間20,毛細管作用仍然能留住墨I。在這種情況,墨I不從分散槽14中流出。
在正方形網格形狀中很細的槽形成了分散槽14,并且墨I留在這些分散槽14中。因此,當用戶從外部觀察墨盒1時,由于粘在蓋1b內側的墨I形成了一層薄膜,用戶能夠辨別出墨I。
用與蓋1b相同的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形成容器壁1a。但是,如果預定容積的墨I聚集在墨室16中,墨I的顏色變暗并且具有變黑的顏色。例如,當存儲青色或品紅色的墨I時,墨I的顏色幾乎變成黑色。當存儲黃色的墨I時,墨I幾乎變成紅黑色。因此,用戶要精確確定墨I的顏色就變得很困難。
但是,由于墨盒1形成有空間20,而空間20又不含墨I,并且蓋1b的內壁表面上的分散槽14形成了空間20的一部分,而墨I又以幾乎為薄膜的狀態(tài)保存在分散槽14中,所以就能夠準確地辨別出存儲在墨室16中的墨I的顏色。
如上所述,根據上述的墨盒1,所形成的蓋1b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并且墨I流入形成在抓緊部分1d的內壁表面上的分散槽14中,使得墨I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散開。在正方形網格形狀中,以很細的槽形成了分散槽14,并且不含墨I的空間20形成在抓緊部分1d的內部。因此,用戶能夠準確無誤地辨別出墨盒1中墨I的顏色。因此在把分別存儲了不同顏色的墨I的墨盒1安裝到噴墨記錄設備2中時,就不會把墨盒1安裝在錯誤的位置。
另外,由于墨盒1用透明或半透明樹脂材料制成,就不要象傳統方法那樣給每種顏色的墨I都制造一個不同的蓋件。因此就能夠分享制造墨盒1的部件。這樣就可以省略通過選擇與墨I的顏色對應的蓋1b來制造墨盒這樣的復雜制造過程,從而簡化了制造墨盒1的制造過程,最終減少了制造墨盒1的成本。
參考圖21A-21D描述分散槽14的改進例子。圖21A-21D示出了分散槽14的各種形式。
示于圖20A和20B的分散槽14形成在正方形網格形狀中。但是,如圖21A所示,分散槽14可以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以改變了形狀的長方形網格形狀展開,或以圖21B示出的平行四邊形網格形狀展開。另外,分散槽14還可以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以圖21C所示的三角形網格形狀展開,或以圖21D示出的近似圓形網格形狀展開,在最后一種情況中,分散槽14能夠形成在很多很細的突出部分之間,而這些突出部分則大致為圓形。粘在內壁表面的墨I也能夠保留在圖21A-21D示出的分散槽14中,其狀態(tài)是墨I在每個槽中散開。也就是說,只要分散槽14具有能夠保留粘在其上的墨I的槽就可以,而對其形狀沒有特別的限制。
應該理解,很多改進是可行的。例如,在上述的實施例中,分散槽14形成在蓋1b的內壁表面上。但是,分散槽14可以只形成在抓緊部分1d的一部分上。另外,分散槽14可以只形成在容器壁1a的上部或容器壁1a的整個內壁表面。另外,分散槽14可以形成在墨盒1側壁的內壁表面上用戶能夠看到的區(qū)域。
另外,在上述的實施例中,所使用的墨盒1所具有的結構使得當墨盒1安裝到噴墨記錄設備2中時蓋1b成為上部。但是,也可以使用其它結構的墨盒,使得當墨盒安裝到噴墨記錄設備中時,墨盒在側壁上具有蓋或者墨盒形成為沒有蓋的大致盒狀。因此不限制墨盒的結構。這樣分散槽14形成在墨盒的側壁的內壁表面上,當墨盒1安裝到噴墨記錄設備2中時,該內壁表面至少成為上部。
另外,在上述的實施例中,容器壁1a和蓋1b都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樹脂材料制成。但是,可以只有蓋1b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樹脂材料制成,或者只有抓緊部分1d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樹脂材料制成。另外,只要透過材料能夠觀察墨的顏色,例如具有奶白顏色的材料也包括在本實用新型中所描述的“透明或半透明”材料中。
盡管已經參考上面典型的實施例和例子描述了本實用新型,對本領域專業(yè)人員來講,很明顯本實用新型存在各種替代物、變型、變化、改進和/或等效體,它們既可能是已知的也可能是目前無法預見的。因此,上述的本實用新型各個典型的實施例只是說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無須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就能夠作出各種變化。因此,本實用新型意圖包括所有已知的或以后發(fā)展出來的替代物、變型、變化、改進和/或等效體。
權利要求1.一種墨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個墨室;一個連通室,它能夠與墨室連通;一個閥,它是可移動的;一個支撐件,它設置在連通室中,支撐件包括一個閥座和一個開口,開口在近似中心部分處暴露閥的底部,其中閥座在開口的外周處鄰近閥;和一個推壓裝置,它從閥座伸出,推壓裝置直接接觸閥并且向閥座推壓閥,其中當預定的力施加到閥上時,閥與閥座分離,并且支撐件和推壓裝置形成為一個整體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閥能夠隨著抽取部件的移動而移動,抽取部件設置在連通室中,并且當預定的力施加到閥上時抽取部件接觸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支撐件和推壓裝置由諸如橡膠的彈性材料形成。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抽取部件是空心件,它從噴墨記錄裝置伸出,并且當閥與閥座分離時,形成一個通道使得墨能夠從墨室流出并流進空心件。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支撐件包括密封裝置,當抽取部件與閥接觸時,密封裝置密封抽取部件的外周。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支撐件包括一個密封裝置,它引導抽取部件使得抽取部件接觸閥,并且形成一個通道使得墨能夠從墨室流出并流入抽取部件。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閥包括至少一個開口,使得當預定的力施加給閥時墨能夠從閥的頂部流到閥的底部。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閥的開口是非圓形的。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閥包括一個基底和一個閥側壁,基底鄰近閥座,閥側壁從基底的外周向墨室延伸,和閥的開口形成在基底和閥側壁處。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單獨的邊沿線限定了閥的開口并且位于兩個或更多個彼此相對傾斜的平面上。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閥包括一個伸出部,該伸出部從閥開口靠近墨室側的一側伸出,并且伸出部的邊沿線和開口的邊沿線位于該兩個或更多個平面上。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閥包括一個基底和一個閥側壁,基底鄰近閥座,閥側壁從基底的外周向墨室延伸,和推壓裝置沿著閥側壁的外周延伸。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當預定的力施加到閥上時,在墨室和墨盒外部的區(qū)域之間產生了一條通道。
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在閥外周處的推壓裝置的寬度小于閥座的長度。
1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支撐件包括一個內周壁和一個外周壁,外周壁位于內周壁外部,外周壁固定在連通室的內周壁上,當抽取部件位于支撐件處時,內周壁密封抽取部件的外表面,一部分內周壁所處的位置離開外周壁預定的距離,和內周壁能夠相對于外周壁彈性變形。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內周壁限定了支撐件的開口,并且一部分開口的尺寸朝向鄰近閥的一個端部減小。
17.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內周壁限定了支撐件的開口,并且一部分開口的尺寸朝向鄰近閥的一個端部增加。
1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閥包括一個環(huán)形伸出部,它鄰近閥座。
1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推壓裝置包括一個伸出部,它與閥接合并且阻礙閥在徑向的相對運動。
2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支撐件包括一個連接部分,它在徑向向外伸出,連通室包括一個具有臺階狀表面的外殼,和當把連接部分插入外殼時,臺階狀表面保持支撐件相對于連通室的位置。
2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一個空氣連通室,它能夠與墨室連通;一個第二閥,它是可移動的;一個第二支撐件,它設置在空氣連通室中,第二支撐件包括一個第二閥座和一個第二開口,第二開口在近似中心部分處暴露第二閥的底部,其中第二閥座在第二開口的外周處鄰近第二閥;和一個第二推壓裝置,它從第二閥座伸出,第二推壓裝置直接接觸第二閥并且向第二閥座推壓第二閥,其中當預定的力施加到第二閥上時,第二閥與第二閥座分離,并且第二支撐件和第二推壓裝置形成為一個整體件。
22.一個閥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個閥,它是可移動的;和一個整體支撐件,包括一個具有開口的閥座,開口在近似中心部分處暴露閥的底部,其中閥座在開口的外周處鄰近閥,和一個推壓裝置,它從閥座伸出,推壓裝置直接接觸閥并且向閥座推壓閥,其中當預定的力施加到閥上時,閥與閥座分離。
23.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閥裝置,其特征在于閥包括一個密封件,密封件從閥座伸向與推壓裝置相反的一側。
24.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閥裝置,其特征在于當抽取部件從噴墨記錄裝置伸出并且接觸閥時,形成一個通道,使得墨能夠從墨室流進抽取部件。
25.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閥裝置,其特征在于閥包括一個開口,開口位于與閥座接觸的那部分閥和與推壓裝置接觸的那部分閥之間。
26.根據權利要求25所述的閥裝置,其特征在于閥的開口是非圓形的。
27.根據權利要求25所述的閥裝置,其特征在于閥包括一個基底和一個閥側壁,基底鄰近閥座,閥側壁從基底的外周向墨室延伸,和閥的開口形成在基底和閥側壁處。
28.根據權利要求25所述的閥裝置,其特征在于單獨的邊沿線限定了閥的開口并且位于兩個或更多個彼此相對傾斜的平面上。
29.根據權利要求28所述的閥裝置,其特征在于閥包括一個伸出部,該伸出部從閥開口靠近墨室側的一側伸出,并且伸出部的邊沿線和開口的邊沿線位于該兩個或更多個平面上。
30.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閥裝置,其特征在于閥包括一個基底和一個閥側壁,基底鄰近閥座,閥側壁從基底的外周向墨室延伸,和推壓裝置沿著閥側壁的外周延伸。
31.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閥裝置,其特征在于在閥外周處的推壓裝置的寬度小于閥座的長度。
32.根據權利要求24所述的閥裝置,其特征在于支撐件包括一個內周壁和一個外周壁,外周壁位于內周壁外部,外周壁固定在連通室的內周壁上,當抽取部件位于支撐件處時,內周壁密封抽取部件的外表面,一部分內周壁所處的位置離開外周壁預定的距離,和內周壁能夠相對于外周壁彈性變形。
33.根據權利要求32所述的閥裝置,其特征在于內周壁限定了支撐件的開口,并且一部分開口的尺寸朝向鄰近閥的一個端部減小。
34.根據權利要求32所述的閥裝置,其特征在于內周壁限定了支撐件的開口,并且一部分開口的尺寸朝向鄰近閥的一個端部增加。
35.根據權利要求25所述的閥裝置,其特征在于閥包括一個環(huán)形伸出部,它鄰近閥座。
36.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閥裝置,其特征在于推壓裝置包括一個伸出部,它與閥接合并且阻礙閥在徑向的相對運動。
37.根據權利要求23所述的閥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整體支撐件由諸如橡膠的彈性材料形成。
38.一個墨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個墨室,它能存儲墨;一個連通室,它具有和墨室連通的第一開口和能夠容納抽取部件的第二開口;一個閥,它位于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之間;和一個支撐件,它支撐閥的一個底表面,并且向第二開口推壓閥的頂表面。
39.根據權利要求38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以大致均勻的間隔在閥的外周邊上形成多個槽。
40.根據權利要求39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在第二開口容納抽取部件之前,墨提供到閥的頂表面。
41.一種噴墨記錄設備,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個安裝部分,它安裝根據權利要求1的墨盒;和一個記錄裝置,它接收來自墨盒的墨并且在記錄介質上記錄圖像。
42.一種噴墨記錄設備,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個安裝部分,它安裝根據權利要求37的墨盒;和一個記錄裝置,它接收來自墨盒的墨并且在記錄介質上記錄圖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墨盒,包括一個墨室;一個連通室,它能夠與墨室連通;一個閥,它是可移動的;一個支撐件,它位于連通室中,支撐件包括一個閥座和一個開口,開口在近似中心部分暴露閥的底部,其中閥座在開口的外周鄰近閥;和一個推壓裝置,它從閥座伸出,推壓裝置直接接觸閥并且向閥座推壓閥,其中當預定的力施加到閥上時,閥與閥座分離,并且支撐件和推壓裝置形成為一個整體件。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用于該墨盒的閥裝置和安裝了上述墨盒的噴墨記錄設備。
文檔編號B41J2/175GK2803706SQ200420117428
公開日2006年8月9日 申請日期2004年11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11月25日
發(fā)明者佐佐木豐紀, 服部信吾, 神戶智弘, 高木淳宏 申請人:兄弟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