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切邊機,具體的涉及一種雙向切邊機。
背景技術:
近年來,市場上對板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且為了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對板材的規(guī)格型號也提出了更細的要求,且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簡工序,少勞力的低成本生產也變得至關重要,為此,以前的一些粗放加工模式也向著規(guī)?;?、精細化、集約化的流水線作業(yè)方向發(fā)展,這就要求一個設備能夠完成幾道工序,且設備能夠隨板材規(guī)格尺寸方便可調;而這正是目前板材流水線設備所欠缺的,比如:目前,壓花,切邊還是兩套設備,且切下的碎邊為節(jié)約空間還需要單獨搬運去粉碎,工序繁瑣且耗時費力。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向切邊機,該雙向切邊機使用方便,操作簡單,省時省力。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雙向切邊機,包括機架,設置于機架前部的兩根第一橫梁和設置于機架后部的兩根第二橫梁,以及設置于兩根第一橫梁上的定位裝置和設置于兩根第二橫梁上的切邊裝置,所述定位裝置包括兩個分別滑動設置于所述第一橫梁左右兩端的定位底座,設置于所述定位底座上的至少一個定位輥,以及設置于兩個定位底座之間的輸送輥組,所述輸送輥組包括設置于所述第一橫梁上的兩個側板,以及設置于兩個側板上的若干輸送輥;所述切邊裝置包括兩個分別設置于所述第二橫梁左右兩端的底板,兩個所述底板上均設置有的支架和電機,兩個底板上的電機相對設置,電機的輸出軸位于所述電機的內側,所述輸出軸上從外到內依次設置有粉碎刀組和切邊鋸;所述支架上通過氣缸設置有高度可調的壓板槽,所述壓板槽內設置有若干壓輪,所述底板上與所述粉碎刀組和切邊鋸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開口,所述開口的上方與所述底板間隙設置有上防塵罩,所述上防塵罩固定設置于所述電機上,所述開口的下方與所述底板間隙設置有下防塵罩,所述下防塵罩固定設置于所述機架上;所述上防塵罩和下防塵罩分別通過管道與負壓收塵袋相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底板包括固定設置于所述第二橫梁上的內底板和滑動設置于所述第二橫梁上的外底板,所述電機和所述支架設置于所述外底板上,所述外底板的底部還設置有驅動所述外底板滑動的第一絲杠和螺母,所述螺母固定設置于所述外底板的底部,所述第一絲杠一端穿過所述螺母與所述螺母螺紋連接,另一端穿過所述機架后設置有轉動手柄,所述第一絲杠與所述機架通過軸承轉動連接。
進一步的,兩個所述定位底座的內側均設置有齒條,兩個所述齒條相對設置,且兩個所述齒條之間設置有分別與相對應齒條嚙合的齒輪。
更進一步的,所述齒輪通過轉軸轉動設置于所述機架上,所述齒輪的轉軸外套設有控制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與所述齒輪固定連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與所述機架固定連接,所述扭簧外設置有遮蓋所述扭簧的箱體。
進一步的,所述機架上定位裝置的前方設置有壓花裝置,所述壓花裝置包括設置于所述機架左右兩端的兩個側架,轉動設置于兩個側架上的下壓花輥,兩個分別滑動設置于相對應側架上的滑塊,以及轉動設置于兩個滑塊上的上壓花輥,所述滑塊的頂部設置有螺紋孔,所述螺紋孔內設置有第二絲杠,所述第二絲杠一端穿過所述螺紋孔與所述螺紋孔螺紋連接,另一端穿過所述側架后設置手輪,所述第二絲杠與所述側架通過軸承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在電機輸出軸上從外到內依次設置粉碎刀組和切邊鋸,切下的碎邊膠料同時進行粉碎,且防塵罩直接與收塵袋相連通,節(jié)儉了工序和勞力;本實用新型底板包括內底板和滑動設置的外底板,且電機設置于外底板上,從而方便了兩個電機之間的距離調節(jié),從而可以適用于不同寬度要求的板材;本實用新型上防塵罩和下防塵罩分別固定設置于電機和機架上,且與底板間隙連接,從而避免了防塵罩影響電機移動,也避免了電機移動時,影響防塵罩的防塵效果;本實用新型定位裝置的設置,避免了板材進入切邊裝置時發(fā)生偏移,影響切邊的準度和精度,本實用新型定位底座的內側設置齒條,并在兩個齒條之間設置齒輪,通過向內或向外推動一側定位輥,該側的齒條帶動齒輪轉動,齒輪則帶動另一側齒條向內或向外位移,從而完成兩側定位輥的同時等距離移動,距離調節(jié)更方便;本實用新型轉軸上套設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與齒輪盤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機架固定連接,從而使位于兩邊的定位輥行進過程中自動將板材卡住,操作更簡單,定位更方便;本實用新型在定位裝置的前方設置了壓花裝置,集壓花、切邊、粉碎為一體,一機完成,節(jié)約了空間和人力成本;本實用新型下壓花輥規(guī)定設置于側架上,上壓花輥通過滑塊設置于側架上,方便了上下壓花輥之間的間距調節(jié),適用于不同厚度的板材。本實用新型集壓花、切邊、粉碎為一體,一機完成,節(jié)約了空間和人力成本;且寬度厚度可調,可適用于不同規(guī)格的板材要求,使用更方便、更靈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電機的位置關系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齒條和齒輪的位置關系圖。
圖中,1、機架,2、第一橫梁,3、第二橫梁,4、定位裝置,5、切邊裝置,6、定位底座,7、定位輥,8、側板,9、輸送輥;10、支架,11、電機,12、輸出軸,13、粉碎刀組, 14、切邊鋸,15、氣缸,16、壓板槽,17、壓輪,18、開口,19、上防塵罩,20、下防塵罩, 21、內底板,22、外底板,23、第一絲杠,24、轉動手柄,25、齒條,26、齒輪,27、底板, 28、壓花裝置,29、側架,30、下壓花輥,31、滑塊,32、上壓花輥,33、第二絲杠,34、手輪。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
如附圖1~4所示的一種雙向切邊機的一個實施例,包括機架1,設置于機架1前部的兩根第一橫梁2和設置于機架1后部的兩根第二橫梁3,以及設置于兩根第一橫梁2上的定位裝置4和設置于兩根第二橫梁3上的切邊裝置5,所述定位裝置4包括兩個分別滑動設置于所述第一橫梁2左右兩端的定位底座6,設置于所述定位底座6上的至少一個定位輥7,以及設置于兩個定位底座6之間的輸送輥組,所述輸送輥組包括設置于所述第一橫梁2上的兩個側板8,以及設置于兩個側板8上的若干輸送輥9;所述切邊裝置5包括兩個分別設置于所述第二橫梁3左右兩端的底板27,兩個所述底板27上均設置有支架10和電機11,兩個底板上的電機11相對設置,電機11的輸出軸12位于所述電機11的內側,所述輸出軸12上從外到內依次設置有粉碎刀組13和切邊鋸14;所述支架10上通過氣缸15設置有高度可調的壓板槽16,所述壓板槽16內設置有若干壓輪17,所述底板27上與所述粉碎刀組13和切邊鋸14 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開口18,所述開口18覆蓋所述粉碎刀組13和切邊鋸14;所述開口18 的上方設置有上防塵罩19,所述上防塵罩與所述底板27之間設置有間隙,所述上防塵罩19 固定設置于所述電機11上,所述開口18的下方設置有下防塵罩20,所述下防塵罩與所述底板27之間設置有間隙,所述下防塵罩20固定設置于所述機架1上;所述上防塵罩19和下防塵罩20分別通過管道與負壓收塵袋相連通。本實用新型在電機11輸出軸12上從外到內依次設置粉碎刀組13和切邊鋸14,切下的碎邊角料同時進行粉碎,且防塵罩直接與負壓收塵袋相連通,從而使粉碎后產生的碎末直接通過收入收塵袋內,節(jié)儉了工序和勞力。
進一步的,所述底板27包括固定設置于所述第二橫梁3上的內底板21和滑動設置于所述第二橫梁3上的外底板22,所述電機11和所述支架10設置于所述外底板22上,所述外底板22的底部還設置有驅動所述外底板22滑動的第一絲杠23和螺母,所述螺母固定設置于所述外底板22的底部,所述第一絲杠23一端穿過所述螺母、與所述螺母螺紋連接,另一端穿過所述機架1后設置有轉動手柄24,所述第一絲杠23與所述機架1通過軸承轉動連接。進一步的,所述開口18一部分設置于內底板21上,另一部分設置于外底板22上。本實用新型底板包括內底板21和滑動設置的外底板22,且電機11設置于外底板22上,從而方便了兩個電機11之間的距離調節(jié),從而可以適用于不同寬度要求的板材;本實用新型上防塵罩 19和下防塵罩20分別固定設置于電機11和機架1上,且與底板間隙連接,從而避免了防塵罩影響電機11移動,也避免了電機11移動時,影響防塵罩的防塵效果。
進一步的,兩個所述定位底座6的內側均設置有齒條25,兩個所述齒條25相對設置,且兩個所述齒條25之間設置有分別與相對應齒條25嚙合的齒輪26。通過向內或向外推動一側定位輥7,該側的齒條25帶動齒輪26轉動,齒輪26則帶動另一側齒條25向內或向外位移,從而完成兩側定位輥7的同時等距離移動,距離調節(jié)更方便。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雙向切邊機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齒輪26的通過轉軸轉動設置于所述機架1上,所述齒輪26的轉軸外套設有控制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與所述齒輪26固定連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與所述機架1固定連接,所述扭簧外設置有遮蓋所述扭簧的箱體(圖中未標出)。當板材行進過程中,向外側頂住定位輥7時,定位棍受到向外側的力,從而帶動帶動齒條25向外移動,齒條25帶動齒輪26轉動,而齒輪26在扭簧回彈力的作用下,給齒輪26一相反方向的力從而限制齒輪26的轉動,使板材緊緊卡于兩邊的定位輥7之間,行進過程中板材的定位更方便,更簡單。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雙向切邊機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機架1上定位裝置4的前方設置有壓花裝置28,所述壓花裝置28包括設置于所述機架1左右兩端的兩個側架29,轉動設置于兩個側架29上的下壓花輥30和兩個分別滑動設置于相對應側架29上的滑塊31,以及轉動設置于兩個滑塊31上的上壓花輥32,所述滑塊31的頂部設置有螺紋孔,所述螺紋孔內設置有第二絲杠33,所述第二絲杠33一端穿過所述螺紋孔與所述螺紋孔螺紋連接,另一端穿過所述側架29后設置手輪34,所述第二絲杠33與所述側架29通過軸承固定連接。此外,所述兩個側架29還可以滑動設置于所述機架1上,方便了調節(jié)兩個側架29之間的間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