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軋鋼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活套擺門導向機構。
背景技術:
活套是軋鋼生產領域一種常用的設備?;钐子脩舸鎯歪尫艓т?,從而保證在帶鋼焊接帶頭和帶尾的過程中工藝段能夠平穩(wěn)運行。在活套存儲帶鋼的過程中,由于帶鋼較長、較重,活套采用擺門托起的方式將帶鋼托起。在帶鋼充套和放套的過程中,需要對活套擺門進行依次關和開,活套擺門上的膠輥將隨著帶鋼一起轉動。并且,活套擺門上的滑塊安裝在一個導輪臂上,導輪臂的轉動帶動著滑塊在導向叉內轉動和滑動,從而推動活套擺門轉動,完成活套擺門的關、開動作。
在現有技術中,導向叉直接焊接到活套擺門上,活套擺門的關、開動作比較頻繁,導向叉在其根部或最內側的孔處將因應力集中而發(fā)生斷裂或變形,進而,引起整個活套擺門的報廢,同時,在更換時,必須先將報廢的活套擺門拆卸下來再更換上新的活套擺門,然而,活套內的空間往往比較狹窄,使得更換活套擺門的過程十分困難,不僅費時費力,還降低了生產線的產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通過提供一種活套擺門導向機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導向叉容易因應力集中而發(fā)生斷裂或變形,并引起整個活套擺門報廢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活套擺門導向機構,包括連接件、導向叉、滑塊和兩個滑板;
所述連接件固定在活套擺門上;
所述導向叉的一端可拆卸地與所述連接件相連;
所述導向叉的兩個叉臂的內側分別固定一所述滑板;
所述滑塊位于兩個所述滑板之間。
優(yōu)選的,還包括導向叉螺栓;
所述連接件的側面開設有一卡槽;
所述導向叉的一端插于所述卡槽內;
所述導向叉螺栓在所述卡槽處將所述導向叉和所述連接件進行連接。
優(yōu)選的,在所述卡槽所處位置的所述連接件的兩個端面上均設置有所述導向叉螺栓。
優(yōu)選的,還包括端蓋;
所述導向叉的叉柄可拆卸地與所述連接件相連;
所述導向叉的兩個所述叉臂的末端通過所述端蓋相連。
優(yōu)選的,所述導向叉通過兩個所述叉臂可拆卸地與所述連接件相連。
優(yōu)選的,所述連接件在兩個端面之間開設有一通孔,所述活套擺門的擺門立柱穿過所述通孔。
優(yōu)選的,所述滑塊和所述滑板之間間隙的范圍為0.3-0.5mm。
優(yōu)選的,所述叉臂內側固定所述滑板的面的兩個側邊分別具有一過渡圓角,所述過渡圓角的弧度為40°。
優(yōu)選的,所述滑板和所述叉臂通過滑板螺栓進行連接。
優(yōu)選的,每個所述叉臂沿長度方向開設有至少一個滑板螺栓孔,每個所述滑板螺栓孔對應一個所述滑板螺栓;
所述至少一個滑板螺栓孔中與所述導向叉的叉柄距離最近的滑板螺栓孔為第一滑板螺栓孔;
所述第一滑板螺栓孔與所述叉臂的末端之間的距離不小于所述叉臂的長度的1/3。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或優(yōu)點:
本實用新型利用連接件將導向叉連接到活套擺門上,從而使得導向叉無應力集中現象,降低導向叉斷裂或變形的隱患,并且,由于連接件與導向叉之間可拆卸連接,當導向叉損壞時,只拆卸下導向叉更換即可,無需對活套擺門進行更換,降低導向叉故障處理時間,減少生產線由于設備故障引起的產能下降。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活套擺門導向機構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活套擺門導向機構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活套擺門導向機構在B位置處的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活套擺門導向機構在A位置處的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活套擺門導向機構與活套擺門之間的位置關系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任一叉臂的截面圖。
其中,1為連接件,2為導向叉,21為第一叉臂,22為第二叉臂,3為滑塊,4為端蓋,51為第一滑板,52為第二滑板,6為導向叉螺栓,7為滑板螺栓,8為端蓋螺栓,9為軸承包,10為托臂,11為膠輥,12為擺門立柱。
具體實施方式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導向叉容易因應力集中而發(fā)生斷裂或變形,并引起整個活套擺門報廢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活套擺門導向機構。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活套擺門導向機構,如圖1和圖2所示,該活套擺門導向機構包括連接件1、導向叉2、滑塊3和兩個滑板,兩個滑板分別為第一滑板51和第二滑板52。導向叉2通常包括叉柄和兩個叉臂,兩個叉臂分別為第一叉臂21和第二叉臂22,兩個叉臂相互平行,且,兩個叉臂分別連接在叉柄的兩端,叉柄和兩個叉臂位于同一平面內。連接件1與活套擺門固定連接,從而,該活套擺門導向機構通過連接件1固定在活套擺門上。導向叉2的一端可拆卸地與連接件1相連。導向叉2的兩個叉臂的內側分別固定一滑板?;瑝K3位于兩個滑板之間,如圖3所示?;瑝K3和滑板之間間隙的范圍為0.3-0.5mm,并且,在滑塊3和滑板之間涂油潤滑,滑板的材質為45#鋼,其表面采用滲氮處理,滲氮深度為0.6mm,硬度達到58±2HV,滑塊3的材質為銅錫合金。當滑塊3與外部的動力機構連接后,在動力機構的帶動下,滑塊3在導向叉2內與滑板做相對滑動,從而推動活套擺門導向機構整體轉動。
本申請利用連接件1將導向叉2連接到活套擺門上,從而使得導向叉2無應力集中現象,降低導向叉2斷裂或變形的隱患,并且,由于連接件1與導向叉2之間可拆卸連接,當導向叉2損壞時,只需拆卸下導向叉2更換即可,無需對活套擺門進行更換,降低導向叉2故障處理時間,減少生產線由于設備故障引起的產能下降。
在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連接件1的側面開設有一卡槽,導向叉2的一端插于卡槽內,在卡槽處,導向叉2和連接件1通過導向叉螺栓6連接在一起,在拆卸下導向叉螺栓6后,導向叉2和連接件1又能夠分離,本申請利用卡槽能夠在保證導向叉2與連接件1之間可拆卸的同時,增加導向叉2和連接件1之間的穩(wěn)固性。進一步,在卡槽所處位置的連接件1的兩個端面上均設置有導向叉螺栓6,如圖4所示,進一步增加了導向叉2和連接件1的穩(wěn)固性。
對于導向叉2與連接件1之間的連接關系,在第一種連接方式下,導向叉2通過叉柄所在的一端與連接件1可拆卸連接,進而,導向叉螺栓6將連接件1與叉柄相連,由于兩個叉臂的末端相互分離,因此,為防止滑塊3在滑動過程中滑出導向叉2,在叉臂的末端設置端蓋4,從而,兩個叉臂的末端通過端蓋4相連。在本申請中,端蓋4與叉臂的末端之間同樣通過可拆卸方式連接。優(yōu)選的,端蓋4與叉臂的末端通過端蓋螺栓8連接。而,在第二種連接方式下,導向叉2通過叉臂的末端與連接件1可拆卸連接,進而,導向叉螺栓6將連接件1與兩個叉臂相連,分別在與兩個叉臂對應的位置處設置一導向叉螺栓6,同樣能夠實現導向叉2與連接件1的可拆卸連接,在該連接方式下,無需增設端蓋4。
在本申請中,連接件1在兩個端面之間開設一通孔,活套擺門的立柱穿過通孔,連接件1通過焊接方式與擺門立柱12連接。在實際中,先將連接件1焊接到擺門立柱12的預定位置,接著將活套擺門通過軸承包9安裝到現場,通常,擺門立柱12上軸向連接有若干托臂10,每個托臂10上連接均連接有一個膠輥11,參見圖5。
在本申請中,滑板與導向叉2的叉臂之間同樣通過可拆卸方式連接。優(yōu)選的,滑板與導向叉2的叉臂通過滑板螺栓7連接,在導向叉2的叉臂上沿長度方向開設至少一個滑板螺栓孔,在滑板上開設若干螺紋孔,螺紋孔、滑板螺栓孔和滑板螺栓7三者一一對應,為保證滑板與叉臂之間連接穩(wěn)固,至少一個滑板螺栓孔中與導向叉2叉柄距離最近的滑板螺栓孔為第一滑板螺栓孔,第一滑板螺栓孔與叉臂的末端之間的距離不小于叉臂的長度的1/3。進一步,叉臂內側固定滑板的面的兩個側邊分別具有一過渡圓角,過渡圓角的弧度為40°,從而叉臂在兩個側邊處部分包裹滑板,參見圖6。
在實際安裝過程中,先將連接件1焊接到擺門立柱12上,再將活套擺門通過軸承包9安裝到現場,通過導向叉螺栓6將導向叉2連接到連接件1上,通過滑板螺栓7將滑板連接到導向叉2上,并將滑塊3安裝到導向叉2內,通過端蓋螺栓8將端蓋4連接到導向叉2上,當導向叉2發(fā)生斷裂或彎曲變形時,將端蓋螺栓8、端蓋4、滑塊3、滑板螺栓7、滑板、導向叉螺栓6和導向叉2依次拆卸下來,更換上新的導向叉2后,通過導向叉螺栓6將導向叉2連接到連接件1上,再依次連接好其余零件,最終完成新舊導向叉2的更換。
上述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術效果或優(yōu)點:
本實用新型利用連接件將導向叉連接到活套擺門上,從而使得導向叉無應力集中現象,降低導向叉斷裂或變形的隱患,并且,由于連接件與導向叉之間可拆卸連接,當導向叉損壞時,只拆卸下導向叉更換即可,無需對活套擺門進行更換,降低導向叉故障處理時間,減少生產線由于設備故障引起的產能下降。
盡管已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但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一旦得知了基本創(chuàng)造性概念,則可對這些實施例作出另外的變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權利要求意欲解釋為包括優(yōu)選實施例以及落入本實用新型范圍的所有變更和修改。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