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單鍵兩用式可變號碼按鍵掛鎖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256739閱讀:194來源:國知局
單鍵兩用式可變號碼按鍵掛鎖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fā)明涉及按鍵式掛鎖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單鍵兩用式可變號碼按鍵掛鎖。



背景技術:

目前,按鍵式掛鎖通常包括有鎖殼、滑動塊、掛鉤及若干按鍵等,其鎖殼上露設有若干標示號碼的按鍵,例如0-9的不同號碼,其預定的開鎖號碼一般是不能改變的,后續(xù)每次開鎖就按壓相應開鎖號碼的按鍵即可,在實際應用中,往往容易出現(xiàn)開鎖號碼被他人得知,而導致鎖具失去防盜作用。以及,現(xiàn)有技術中,一個按鍵只能設定為一個密碼數值,若需設置靈活變換多組密碼數值,往往需要設置更多的按鍵,導致整個掛鎖的體積較大,其零件數量多,整個掛鎖的制作成本也大幅增加,不利于掛鎖的市場推廣應用。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單鍵兩用式可變號碼按鍵掛鎖,其具有可靈活改變設定號碼的功能,尤其是,利用同一個按鍵的前、后端可靈活選擇兩個不同號碼設定,增加了掛鎖的密碼設置元素,豐富了更多密碼組合可能,大大提高了掛鎖的防盜性能,也縮減了掛鎖的體積。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一種單鍵兩用式可變號碼按鍵掛鎖,包括有

一鎖殼,該鎖殼包括有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其中,該第一殼體上形成有若干個后按鍵孔,于第一殼體上端兩側部位分別形成有左后鎖槽、右后鎖槽,該第一殼體內側左端部位凹設有后容置槽;該第二殼體上形成若干個前按鍵孔,該第二殼體與第一殼體組配,其前按鍵孔和相應后按鍵孔組合形成可供按鍵穿入的按鍵孔;于第二殼體上端兩側部位分別形成有左前鎖槽、右前鎖槽,其與前述左后鎖槽、右后鎖槽相應組合形成可供掛鉤兩端穿設的左鎖槽、右鎖槽;以及,于第二殼體內側左端部位凹設有前容置槽,該前容置槽和后容置槽組合形成供下述滑塊定位彈片容設的容置槽;

一滑塊,該滑塊設于鎖殼內,該滑塊上開設有一個以上的上、下相通的第一通孔,該第一通孔前后貫通,且第一通孔與前述按鍵孔相對應;該第一通孔側內壁上對應各個按鍵孔分別凹設有滑塊半弧凹槽;該滑塊的左側外表面對應前述鎖殼的容置槽設置有自上而下布置的第一滑塊定位凹槽、第二滑塊定位凹槽、第三滑塊定位凹槽,前述容置槽內安裝有自上而下布置的第一滑塊定位彈片、第二滑塊定位彈片,該第一滑塊定位彈片、第二滑塊定位彈片均朝向滑塊左側凸設有定位凸部,兩者的定位凸部分別適配于相應第一滑塊定位凹槽、第二滑塊定位凹槽內,或者,兩者的定位凸部分別適配于相應第二滑塊定位凹槽、第三滑塊定位凹槽內;以及,該滑塊右側部位形成有上下延伸的的第二通孔,該第二通孔與前述右鎖槽對應設置;

一掛鉤,該掛鉤具有彼此連接的左鎖桿和右鎖桿,其左鎖桿穿入前述左鎖槽,該右鎖桿分別穿入前述右鎖槽及第二通孔,該右鎖桿相對滑塊固定式設置;該右鎖桿相對鎖殼可旋轉式設置;以及,若干按鍵,該按鍵具有本體部和分別一體連接于本體部兩端的前側標示端、后側標示端;該按鍵穿設滑塊相應第一通孔,其前側標示端、后側標示端對應露于前述相應前按鍵孔、后按鍵孔處;該按鍵的本體部內部左側形成有珠孔,該按鍵的本體部內部右側凹設有卡栓槽,該珠孔和卡栓槽彼此貫通,該珠孔內配置有一滾珠,該卡栓槽內設有一卡栓,該卡栓槽的前后長度比卡栓長,該卡栓左側相對滾珠形成有前后依次布置的第一滾珠半弧凹槽、第二滾珠半弧凹槽及第三滾珠半弧凹槽;

所述卡栓右側形成鎖止梢,前述滑塊的第一通孔右側內壁上凹設有上下延伸的解鎖凹槽,該第一通孔右側內壁上對應按鍵孔分別凹設有前側鎖止凹槽、后側鎖止凹槽,該前側鎖止凹槽、后側鎖止凹槽分別位于解鎖凹槽前、后側,且該前側鎖止凹槽、后側鎖止凹槽的上方分別橫向貫通解鎖凹槽;前述鎖止梢則相應伸入解鎖凹槽、前側鎖止凹槽或后側鎖止凹槽內;所述第二滾珠半弧凹槽與相應卡栓的鎖止梢位置正對,前述第一滾珠半弧凹槽與第二滾珠半弧凹槽的圓心距、第二滾珠半弧凹槽與第三滾珠半弧凹槽的圓心距相等;若按鍵的前側標示端被按壓設定為密碼值時,相應卡栓的鎖止梢位于前側鎖止凹槽內;若按鍵的后側標示端被按壓設定為密碼值時,相應卡栓的鎖止梢位于后側鎖止凹槽;而任一端均未被設定為密碼值的按鍵,其相應卡栓的鎖止梢位于解鎖凹槽內;該按鍵上凹設有前后順序布置的第一按鍵定位凹槽、第二按鍵定位凹槽及第三按鍵定位凹槽,針對按鍵設置有按鍵定位彈片,該按鍵定位彈片具有按鍵限位凸部,該按鍵限位凸部相應適配于第一按鍵定位凹槽、第二按鍵定位凹槽或第三按鍵定位凹槽。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前側鎖止凹槽或后側鎖止凹槽的內底面向上分別凸設有前限位凸臺、后限位凸臺,該前限位凸臺、后限位凸臺分別位于鎖止凹槽與相應前側鎖止凹槽或后側鎖止凹槽的交界處;并且,所有前限位凸臺的前側面保持齊平,所有前限位凸臺的后側面保持齊平,所有后限位凸臺的前側面保護齊平,所有后限位凸臺的后側面保護齊平。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右鎖桿上設有第一卡槽,前述滑塊上對應第二通孔下方設置第二卡槽,通過設置一夾片一同夾設于第一卡槽、第二卡槽;所述第二通孔的內壁面沿徑向進一步凹設有用于限制掛鉤之右鎖桿的旋轉范圍的C形槽,所述C形槽向上貫通滑塊頂端面,所述C形槽與第二通孔同圓心;前述右鎖桿上裝設有水平延伸設置的限轉銷軸,所述限轉銷軸一端凸伸出右鎖桿表面并伸入C形槽內,所述C形槽內沿周向的兩個端面為防止右鎖桿旋轉過度的限位面。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按鍵頂部、底部均凹設有前述第一按鍵定位凹槽、第二按鍵定位凹槽及第三按鍵定位凹槽;前述按鍵定位彈片亦相應針對按鍵頂部、底部分別設置。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按鍵呈排布置,所有按鍵沿上下分布為若干排;前述按鍵定位彈片分為針對最上排按鍵頂部設置的第一按鍵定位彈片、針對最下排按鍵底部設置的第二按鍵定位彈片,以及,針對相鄰兩排按鍵的相鄰底部、頂部共同設置的第三按鍵定位彈片;所述第一按鍵定位彈片具有第一安裝基板和自第一安裝基板底端向前斜向彎折延伸而成的第一彈片部;所述第二按鍵定位彈片具有第二安裝基板和自第二安裝基板頂端向前斜向彎折延伸而成的第二彈片部;所述第三按鍵定位彈片具有第三安裝基板和分別自第三安裝基板頂端、底端向前斜向彎折延伸而成的第三彈片部、第四彈片部;所述第一安裝基板、第二安裝基板、第三安裝基板上均開設有若干第一定位孔,前述第一殼體內側凸設有相應第一定位柱,該第一安裝基板、第二安裝基板、第三安裝基板通過第一定位孔安裝于第一定位柱上;以及,該第一安裝基板頂端、第二安裝基板底端分別往前彎折形成有水平折板。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第一滑塊定位彈片、第二滑塊定位彈片均呈橫臥式U形結構設計,所述橫臥式U形結構包括有第一彈性臂和第二彈性臂,該第一彈性臂和第二彈性臂的銜接部位為前述定位凸部;前述容置槽內設置有便于滑塊定位彈片定位的限位槽,該滑塊定位彈片裝設于限位槽內,且滑塊定位彈片內設置有用于為滑塊定位彈片提供彈力的彈簧,該彈簧一端連接于鎖殼,彈簧另一端連接于滑塊定位彈片的定位凸部背側。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上均相應設置有軸孔,兩者的軸孔通過相應的固定銷組裝鎖固,以及,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上分別設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二定位柱、第二定位孔,其第二定位柱伸入第二定位孔內單鍵兩用式可變號碼按鍵掛鎖;所述滑塊前側和/或后側凸設有上下延伸的定位塊,該定位塊與前述第一通孔相鄰設置;前述第二殼體和/或第一殼體上相應凹設有上下延伸的定位槽;該定位凸塊適配于相應定位槽內。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滑塊半弧凹槽與相應鎖止凹槽斜向相對設置。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按鍵的本體部大于前側標示端、后側標示端,于本體部的前、后端分別形成防止按鍵脫出按鍵孔的前肩部、后肩部;前述前按鍵孔的前端開口處形成有相適配的前擋緣,前述后按鍵孔的后端開口處形成有相適配的后擋緣,前述前肩部受限于前擋緣,前述后肩部受限于后擋緣。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掛鉤的右鎖桿下端延伸形成有凸片,前述第一殼體、第二殼體相應設有橫向凸片槽、縱向凸片槽,該橫向凸片槽、縱向凸片槽彼此呈垂直關系設置,該橫向凸片槽、縱向凸片槽彼此貫通且均貫通前述第二通孔。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過鎖殼、滑塊、掛鉤及按鍵的特殊結構設計及相應配置零部件的設計與配合,巧妙實現(xiàn)本發(fā)明之按鍵式掛鎖具有可靈活改變設定號碼功能之目的,尤其是,利用同一個按鍵的前、后端可靈活選擇兩個不同號碼設定,增加了掛鎖的密碼設置元素,豐富了更多密碼組合可能,大大提高了掛鎖的防盜性能,也縮減了掛鎖的體積。

為更清楚地闡述本發(fā)明的結構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之實施例的組裝立體示圖;

圖2是本發(fā)明之實施例的另一角度組裝立體示圖;

圖3是本發(fā)明之實施例的分解示圖;

圖4是本發(fā)明之實施例中滑塊的立體示圖;

圖5是本發(fā)明之實施例中滑塊的另一角度立體示圖;

圖6是本發(fā)明之實施例中按鍵、滾珠、卡栓及按鍵定位彈片的結構示圖;

圖7是本發(fā)明之實施例中按鍵、滾珠、卡栓的組裝結構示圖;

圖8是本發(fā)明之實施例中第一殼體的立體結構示圖;

圖9是本發(fā)明之實施例的第一截面示圖;

圖10是本發(fā)明之實施例的第二截面示圖;

圖11是本發(fā)明之實施例的第三截面示圖;

圖12是本發(fā)明之實施例的第四截面示圖。

附圖標識說明:

1、第一殼體 2、第二殼體

3、滑塊 4、第一通孔

5、滑塊半弧凹槽 6、第一滑塊定位凹槽

7、第二滑塊定位凹槽 7′、第三滑塊定位凹槽

8、第一滑塊定位彈片 8′、第二滑塊定位彈片

9、定位凸部 10、第二通孔

10′、C形槽 11、掛鉤

12、左鎖桿 13、右鎖桿

13′、限轉銷軸 14、按鍵

15、珠孔 16、卡栓槽

17、滾珠 18、卡栓

19、第一滾珠半弧凹槽 20、第二滾珠半弧凹槽

20′、第三滾珠半弧凹槽 21、鎖止梢

22、解鎖凹槽 23、前側鎖止凹槽

23′、后側鎖止凹槽 24、第一按鍵定位凹槽

25、第二按鍵定位凹槽 25′、第三按鍵定位凹槽

26、第一按鍵定位彈片 26′、第二按鍵定位彈片

26〞、第三按鍵定位彈片

27、按鍵限位凸部 28、前限位凸臺

29、后限位凸臺 30、第一卡槽

31、第二卡槽 32、夾片

33、第一定位孔 34、第一定位柱

35、水平折板 36、第一彈性臂

37、第二彈性臂 38、限位槽

39、固定銷 40、第二定位柱

41、第二定位孔 42、定位塊

43、定位槽 44、本體部

45、前側標示端 46、后側標示端

47、前肩部 48、后肩部

49、前擋緣 50、后擋緣

51、凸片 52、橫向凸片槽

53、縱向凸片槽 54、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至圖12所示,其顯示出了本發(fā)明之實施例的具體結構,該種變號碼的按鍵式掛鎖,包括有鎖殼、滑塊3、掛鉤11及若干按鍵14。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下面的描述中,一些術語 “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技術方案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該鎖殼包括有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所述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上均相應設置有左右延伸設置有軸孔,兩者的軸孔通過固定銷39組裝鎖固,以及,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上分別設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二定位柱40、第二定位孔41,其第二定位柱40伸入第二定位孔41內;

該第一殼體上形成有若干個后按鍵孔,于第一殼體上端兩側部位分別形成有左后鎖槽、右后鎖槽,該第一殼體內側左端部位凹設有后容置槽;該第二殼體上形成若干個前按鍵孔,該第二殼體與第一殼體組配,其前按鍵孔和相應后按鍵孔組合形成可供按鍵穿入的按鍵孔;于第二殼體上端兩側部位分別形成有左前鎖槽、右前鎖槽,其與前述左后鎖槽、右后鎖槽相應組合形成可供掛鉤兩端穿設的左鎖槽、右鎖槽;以及,于第二殼體內側左端部位凹設有前容置槽,該前容置槽和后容置槽組合形成供下述滑塊定位彈片容設的容置槽。

該滑塊3設于鎖殼內,該滑塊3上開設有一個以上的上、下相通的第一通孔4,該第一通孔4前后貫通,且第一通孔4與前述按鍵孔相對應;所述滑塊3前側和/或后側凸設有上下延伸的定位塊42,該定位塊42與前述第一通孔4相鄰設置;前述第二殼體2和/或第一殼體1上相應凹設有上下延伸的定位槽43;該定位凸塊42適配于相應定位槽43內;

該第一通孔4左側內壁上對應按鍵孔分別凹設有滑塊半弧凹槽5,所述滑塊半弧凹槽5與下述相應鎖止凹槽23斜向相對設置;該滑塊3的左側外表面對應前述鎖殼的容置槽設置有自上而下布置的第一滑塊定位凹槽6、第二滑塊定位凹槽7、第三滑塊定位凹槽7′,前述容置槽內安裝有自上而下布置的第一滑塊定位彈片8、第二滑塊定位彈片8′,該第一滑塊定位彈片8、第二滑塊定位彈片8′均朝向滑塊左側凸設有定位凸部9,兩者的定位凸部9分別適配于相應第一滑塊定位凹槽6、第二滑塊定位凹槽7內,或者,兩者的定位凸部9分別適配于相應第二滑塊定位凹槽7、第三滑塊定位凹槽7′內;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塊定位彈片8、第二滑塊定位彈片8′均呈橫臥式U形結構設計,所述橫臥式U形結構包括有第一彈性臂36和第二彈性臂37,該第一彈性臂36和第二彈性臂37的銜接部位為前述定位凸部9;前述容置槽內設置有便于滑塊定位彈片8定位的限位槽38,該滑塊定位彈片8裝設于限位槽38內,且滑塊定位彈片8內設置有用于為滑塊定位彈片8提供彈力的彈簧54,該彈簧54一端連接于鎖殼,彈簧54另一端連接于滑塊定位彈片8的定位凸部9背側。以及,該滑塊3右側部位形成有上下延伸的的第二通孔10,該第二通孔10與前述右鎖槽對應設置。

該掛鉤11具有彼此連接的左鎖桿12和右鎖桿13,其左鎖桿12穿入前述左鎖槽,該右鎖桿13分別穿入前述右鎖槽及第二通孔10,以及,該右鎖桿13相對滑塊3固定式設置,該右鎖桿13相對鎖殼可旋轉式設置;具體而言:所述右鎖桿13上設有第一卡槽30,前述滑塊3上對應第二通孔10下方設置第二卡槽31,通過設置一夾片32一同夾設于第一卡槽30、第二卡槽31;以及,所述掛鉤11的右鎖桿13下端延伸形成有凸片51,前述第一殼體1、第二殼體2相應設有橫向凸片槽52、縱向凸片槽53,該橫向凸片槽52、縱向凸片槽53彼此呈垂直關系設置,該橫向凸片槽52、縱向凸片槽53彼此貫通且均貫通前述第二通孔10。

該按鍵14具有本體部44和分別一體連接于本體部44兩端的前側標示端45、后側標示端46;該按鍵14穿設滑塊3相應第一通孔4,其前側標示端45、后側標示端46對應露于前述相應前按鍵孔、后按鍵孔處;所述按鍵14的本體部44大于前側標示端45、后側標示端46,于本體部44的前、后端分別形成防止按鍵14脫出按鍵孔的前肩部47、后肩部48;前述前按鍵孔的前端開口處形成有相適配的前擋緣49,前述后按鍵孔的后端開口處形成有相適配的后擋緣50,前述前肩部47受限于前擋緣49,前述后肩部48受限于后擋緣50。

該按鍵14的本體部44內部左側形成有珠孔15,該按鍵14的本體部44內部右側凹設有卡栓槽16,該珠孔15和卡栓槽16彼此貫通,該珠孔15內配置有一滾珠17,該卡栓槽16內設有一卡栓18,該卡栓槽16的前后長度比卡栓18長,該卡栓18左側相對滾珠17形成有前后依次布置的第一滾珠半弧凹槽19、第二滾珠半弧凹槽20及第三滾珠半弧凹槽20′;所述卡栓18右側形成鎖止梢21,前述滑塊3的第一通孔4右側內壁上凹設有上下延伸的解鎖凹槽22,該第一通孔4右側內壁上對應按鍵孔分別凹設有前側鎖止凹槽23、后側鎖止凹槽23′,該前側鎖止凹槽23、后側鎖止凹槽23′分別位于解鎖凹槽22前、后側,且該前側鎖止凹槽23、后側鎖止凹槽23′的上方分別橫向貫通解鎖凹槽22;前述鎖止梢21則相應伸入解鎖凹槽22、前側鎖止凹槽23或后側鎖止凹槽23′內;所述第二滾珠半弧凹槽20與相應卡栓的鎖止梢位置正對,前述第一滾珠半弧凹槽19與第二滾珠半弧凹槽20的圓心距d1、第二滾珠半弧凹槽20與第三滾珠半弧凹槽20′的圓心距d2相等;若按鍵的前側標示端45被按壓設定為密碼值時,相應卡栓的鎖止梢位于前側鎖止凹槽23內;若按鍵的后側標示端46被按壓設定為密碼值時,相應卡栓的鎖止梢位于后側鎖止凹槽23′;而任一端均未被設定為密碼值的按鍵,其相應卡栓的鎖止梢位于解鎖凹槽22內;該按鍵14上凹設有前后順序布置的第一按鍵定位凹槽24、第二按鍵定位凹槽25及第三按鍵定位凹槽25′,針對按鍵14設置有按鍵定位彈片,該按鍵定位彈片具有按鍵限位凸部27,該按鍵限位凸部27相應適配于第一按鍵定位凹槽24、第二按鍵定位凹槽25或第三按鍵定位凹槽25′。

此處,所述按鍵14頂部、底部均凹設有前述第一按鍵定位凹槽24、第二按鍵定位凹槽25及第三按鍵定位凹槽25′;前述按鍵定位彈片亦相應針對按鍵14頂部、底部分別設置。本實施例中,所述按鍵14呈排布置,所有按鍵沿上下分布為若干排;前述按鍵定位彈片分為針對最上排按鍵頂部設置的第一按鍵定位彈片26、針對最下排按鍵底部設置的第二按鍵定位彈片26′,以及,針對相鄰兩排按鍵的相鄰底部、頂部共同設置的第三按鍵定位彈片26〞;所述第一按鍵定位彈片26具有第一安裝基板和自第一安裝基板底端向前斜向彎折延伸而成的第一彈片部;所述第二按鍵定位彈片26′具有第二安裝基板和自第二安裝基板頂端向前斜向彎折延伸而成的第二彈片部;所述第三按鍵定位彈片26〞具有第三安裝基板和分別自第三安裝基板頂端、底端向前斜向彎折延伸而成的第三彈片部、第四彈片部;所述第一安裝基板、第二安裝基板、第三安裝基板上均開設有若干第一定位孔33,前述第一殼體1內側凸設有相應第一定位柱34,該第一安裝基板、第二安裝基板、第三安裝基板通過第一定位孔33安裝于第一定位柱34上;以及,該第一安裝基板頂端、第二安裝基板底端分別往前彎折形成有水平折板35。

于本實施例中,所述前側鎖止凹槽23或后側鎖止凹槽23′的內底面向上分別凸設有前限位凸臺28、后限位凸臺29,該前限位凸臺28、后限位凸臺29分別位于鎖止凹槽23與相應前側鎖止凹槽23或后側鎖止凹槽23′的交界處;并且,所有前限位凸臺28的前側面保持齊平,所有前限位凸臺28的后側面保持齊平,所有后限位凸臺29的前側面保護齊平,所有后限位凸臺29的后側面保護齊平;通過前限位凸臺28、后限位凸臺29的設置,前限位凸臺28與相應鎖止梢21的距離、后限位凸臺29與相應鎖止梢21的距均保持一致,使得按鍵外側端面高度保持一致,向下按壓按鍵活動的距離也一致,有效防止他人探測出開鎖密碼。

接下來,簡單介紹一下本發(fā)明之單鍵兩用式可變號碼按鍵掛鎖的大致工作原理如下:

需改變開鎖號碼(也就是開鎖密碼)時,得在開鎖狀態(tài);因此,先按壓原開鎖密碼的相應按鍵后,再向上拉動掛鉤11,掛鉤11聯(lián)動滑塊3一起向上運動,掛鉤11的左鎖桿12向上脫出鎖殼,上拉過程中,掛鉤11一直處于與鎖殼位于同一豎向平面;然后,旋轉掛鉤11的右鎖桿13,到可變號碼的位置,此時,掛鉤11與鎖殼彼此呈垂直關系,再向下按壓到底,此過程掛鉤11聯(lián)動滑塊3一起向下運動,此時,按壓按鍵14設定想要的密碼排列即可,需要說明的是,本發(fā)明之按鍵14具有前側標示端45、后側標示端46,例如,前側為1~6,后側為A~F,那么6個按鍵標示依次為1/A、2/B、3/C、4/D、5/E、6/F;對于每個按鍵而言,用戶在設定密碼時,可以設定阿拉伯數字或者英文字母;被設定為密碼值的按鍵之滾珠17則位于滑塊半弧凹槽5內,其相應鎖止銷21位于后限位凸臺29的前側面或前限位凸臺28的后側面;而未被設定為密碼值的按鍵之滾珠17則一直位于珠孔15與第二滾珠半弧凹槽20內,其相應鎖止銷21位于解鎖凹槽22內;

在設定密碼后,拉動掛鉤11持續(xù)受力保持不動, 掛鉤11帶動滑塊3向上,被設定為密碼值的按鍵之滾珠17則相應位于珠孔15與第一滾珠半弧凹槽19內,或者相應位于珠孔15與第三滾珠半弧凹槽20′,此時,滑塊3會被按鍵14內鎖止銷21擋住,鎖止銷21位于相應的后側鎖止凹槽23′內或前側鎖止凹槽23內,鎖止銷21受限于后限位凸臺29的后側面或者前限位凸臺28的前側面;如此,在未按壓正常開鎖密碼的情況,無法向上拉動掛鉤11,而且,不管是從鎖殼的前側還是后側看,前側上所有按鍵外側端面高度保持一致,向后按壓按鍵活動的距離也一致,同樣,后側上所有按鍵外側端面高度保持一致,向前按壓按鍵活動的距離也一致,別人無法試探出開鎖密碼。

本發(fā)明的設計重點在于,其主要是通過鎖殼、滑塊、掛鉤及按鍵的特殊結構設計及相應配置零部件的設計與配合,巧妙實現(xiàn)本發(fā)明之按鍵式掛鎖具有可靈活改變設定號碼功能之目的,尤其是,利用同一個按鍵的前、后端可靈活選擇兩個不同號碼設定,增加了掛鎖的密碼設置元素,豐富了更多密碼組合可能,大大提高了掛鎖的防盜性能,也縮減了掛鎖的體積。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fā)明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發(fā)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